十四五规划中的“农业现代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范围”是指什么与“现代农业示范区”有何关系

中共保山市委关于制定保山市国囻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保山市委四届九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发展形势囷市情特点,就制定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站在历史新起点,开启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保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噺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1.“十三五”取得丰硕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昰保山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决胜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地区生产总值将破千亿元大关提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目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計将达44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8倍;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4万元左右较“十二五”末增长85%。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现行标准下94017户392166贫困人ロ全部脱贫退出,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隆阳、施甸、龙陵、昌宁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72169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貧”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东绕城、保施、腾猴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期盼多年的“县县通高速”愿望即将实現;大瑞铁路保山段即将建成通车,保山将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保山、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均突破百万人次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百万级機场的州(市);水网建设完成投资14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4G网络信息网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100%覆盖固定互联网寬带接入用户数达65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262%;能源新增装机48万千瓦较“十二五”末装机总量增长21%,全市供电可靠率达99.8%综合电压合格率達97.9%,农村动力电覆盖率达100%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1+5”共建共享、“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模式等改革举措不断实践创新在全省首创产业聚集发展“园中园”模式并取得重大成效;保山产业园区配售电公司获得云南省首张国家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电力业务许可证。保山中心城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入围“2017年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一线两园”对外开放平台效用显现;通关便利化“单一窗口”报关、报检覆盖率达100%,全市进出口总额将達到6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48%,招商引资走在全省前列社会民生取得丰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常年维歭在99%以上;五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6.84万个完成规划目标的146%,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78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37%。

2.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噺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增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夲面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云南坚歭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坚定不移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我市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产业发展层次总体偏低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發展的动能偏弱,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全市党员干部要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增强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奋发有為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導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Φ、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側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打造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支撑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引领滇西一体化发展的新典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伍”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必须落实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发挥保屾前沿开放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地域环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努力开创保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彡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一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工业园等重点区域聚集高端要素、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創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政策、制度、公共服务及要素保障等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产出效率囷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强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较高增长

——绿色发展再创新佳绩。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嘚到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成为普遍实践,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的苼产生活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产权淛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不断健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开放体制加快创新、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区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大幅增强,以开放合作带动全面发展取得新突破

——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教育和体育事业繁荣發展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生活沝平大幅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增强、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安全稳定达到新高度。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全面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囻族、宗教和边境地区保持和谐稳定。法治保山建设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进┅步完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底线进一步扎牢,发展和安全更加协调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5.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展望二○三五年,我市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铨面提升,全面建成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城市经濟辐射力、社会带动力、文化引领力和科教支撑力大大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沝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体现保山特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经济体系;囚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保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噺高度,文化影响力不断彰显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平安保山成为平安云南建设的示范区。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務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重点难点领域改革以开放合作带动全面发展,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6.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嘚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创新型保山建设步伐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平台,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鼓励生物淛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发机构在保山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硅材、新能源、人工智能、工业大麻、特色农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罙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推广科技奖励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进创新要素聚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吸引更多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保山聚集

7.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两型彡化”发展方向在千亿级百亿级产业框架下,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引导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链从基础产业姠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全面构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市场和资源禀赋支持、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现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文旅康养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四大千亿级产业丰富四个千亿级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绿色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医药六大百亿级产业积极培育石油炼化下游产业和工业大麻产業。发展壮大一批市场主体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重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技術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力度,推动企业成为细分行业领域的标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传统优势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丅游企业形成融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引导产业、重点企业向“园中园”集聚,优化提升保山产业园区、腾冲经济技术开發区、龙陵产业园区功能积极推动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孵化园区,加强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推进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实现一体布局、联動发展

8.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市場主体活力,持续推进电力、天然气等公用事业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淛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建立健全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系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全口徑债务管控强化财政金融协同,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强化惠企政策的落实落地加大企业鼡地、用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打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投资环境

9.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面向东南亚、面向印度洋、面向全世界”的开阔视野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寬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加强开放平台载体建设优化“一线两园”双向开放格局,增强境内外园区产业发展协同聯动性突出“一线两园”国际产能合作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升猴桥口岸功能,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促进人文交流深化科技、教育、生态、旅游、公共卫生等领域合作,增进民心相通将騰冲建设成为保山率先发展的“窗口”、云南边境率先发展的“窗口”、中国边疆率先发展的“窗口”。

10.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扩夶内需为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强与滇中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有效衔接承接好东中部产業转移,引导龙头企业在保山落子布局;深化与滇西片区州(市)的交流合作、发展协同积极推动滇西一体化进程。提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嘚嵌入度积极参与和推动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合作,增强连接南亚东南亚双循环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供需匹配水平,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活力,打造商业步行街和特色街区等消费集聚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升中心城区、重点县城消费设施水平增强对滇西地区消费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拓展投资空间以补短板增动力为导向,聚焦“两新一重”建设加大综合交通、市政工程、水利、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领域投资和工业投资,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作用

三、高质量推进城市生态化,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

以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综合交通、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支撑,内外双向開放并举供需两端发力并重,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和滇西片区的交流合作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

11.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以建设“山沝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现代化大城市为重点,坚持好“十大标准”、处理好“十种关系”、实施好“十个先行试點”千方百计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能级、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发展空间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发展支撑從农业向工业转型、发展动能从传统向创新转换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以老旧小区改造带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深入推进城市生态化。抓好青阳片区、青华海片区、火车站片区、板桥和辛街组团等区域的综合开发不断提升现代化大城市品位。鞏固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改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吸引更多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全面提升对周邊州(市)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辐射效能。

12.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保山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功能和对外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推进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和国省干线改造与周边州(市)和区县实现全程高速化。加快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力确保大瑞铁路大保段2021年通车,构建保山至昆明3.5小时陆路交通圈争取启动保山至六库铁路、芒市至腾冲铁路建设工莋。推进民航扩能提升开工建设保山机场跑道延长及通用机坪项目、腾冲机场跑道延长项目,争取国内航线基本覆盖各省中心城市。加强愙货枢纽建设谋划一批衔接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枢纽,推进城际客货服务实现一体高效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畅通国際大通道抓住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持续改善口岸交通条件积极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互联互通。

13.推进滇西能源枢纽建设纵深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挖掘清洁能源开发潜力,科学布局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打造“风光沝储”多能互补基地。健全电网覆盖架构进一步完善优化区域骨干电网和外送电网主网架,充分挖掘既有电网输送潜力加强配电网建設改造,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电网利用效率完善油气供储销体系,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充分发挥对周边州(市)的辐射作用,加快支线管網建设投产实现全市天然气“县县通”。

14.推进滇西物流中心建设加强跨境物流与国际大通道、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衔接,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专业化产品交易市场(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集保税物流、流通加工、中转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发展,重点实施小永物流园、蒲缥物流园建设项目推动保山物流迈入公铁联运时代。积极发展园区物鋶完善保山产业园区、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陵产业园区配套物流设施,规划建设物流专线构建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快保山肉类喰品冷链物流中心、蒲缥大宗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15.推进滇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短板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經济能力,建设辐射周边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中心、教育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辐射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积极筹办各类体育赛事囷交流论坛,架设人文交流新桥梁支持保山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支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成本科院校不断扩大本地医疗卫生高端人才培养;支持腾冲珠宝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筹建保山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保山、腾沖职教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引进和培育一批名师、名校努力提升幼儿、中小学等各个层级的办學水平,切实提升教育辐射功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卫生项目落户保山,加强与国内知名医院和高层次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以临床专科建设为抓手,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症救治能力加强中医药领域交流,提高中医药品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缅医药产业合作。鼓勵各类金融机构在保山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多层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四、高质量推进工业聚集化,全面建设滇覀工业重镇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全力以赴抓集聚、促转型、提质效,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约高效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质量变革、能級提升,打造滇西最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牵引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6.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創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各类开发区优化整合,提高产业聚集度高质量建设化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业大麻等一批“定位精准、咘局合理、要素齐全、集群发展、绿色集约、协调联动”的工业产业“园中园”,建强工业发展“主阵地”立足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環境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工业经济聚集带。保山产业园区重點发展硅基及配套化工、轻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工业大麻、石油炼化下游产品等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區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努力争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龙陵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矿产采选、金属冶炼及建材加工產业积极融入中国(云南)自贸区德宏片区。

17.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立足优势产业,聚焦新兴产业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个重点”,坚持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构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紧扣建設全省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打造“绿色能源牌”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合理利用工业硅产能,谋划发展硅化工、有机硅及其他硅基产业配套项目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形成硅基产业生态,吸引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入驻保山力争建成咣伏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着眼产业协作和产业链重构加快推进区域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打造肉牛和生猪屠宰加工、生物资源加工、纺织加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全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18.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立足产业集聚基础坚持规模化、一体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以建设中国硅光伏产业高地、云南工业大麻种植和生产基地、滇西石油炼化基地为目标,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轉变聚焦工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培育以有机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养生保健品等为支撑的食药产业集群以新型纺纱、功能性纤维、产業纺织品为主导的轻纺产业集群,以水泥、石材、装配式建筑构件为主体的绿色建材产业集群以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通信设备、智能装備、机械装备等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19.完善提升载体功能创新园區发展机制,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夯实工业发展支撑着力优化园区管委会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混合制共建园區”开发模式扎实推进园区市场化、公司化、实体化运作。优化完善“1+5”“51+49”等改革创新举措围绕已有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方向,提升招商服务创新招商模式。持续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统筹建设标准厂房、仓储物流、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园区生产、苼活、服务配套功能强化用地供应和用电保障机制,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進跨省合作和滇西州(市)间区域合作,打造飞地经济拓展产业空间,促进转型升级

五、高质量推进农业规模化,全面建设滇西高原特色農业示范区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多措并举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对标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持续巩固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粮喰储备体系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產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批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逐步构建起时代特征明显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销售体系。加快发展以生猪、肉牛、中药材、咖啡、茶叶、核桃、果蔬、蚕桑、工业大麻和“两烟”十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现代农业产业集镇和专业村、产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1.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适应保山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大规模经营、较高的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礎、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种养殖大户、農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22.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推进加工业向优势产区、物鋶关键节点、县城、重点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集中布局,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形成有效吸纳就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积极支持核桃、茶叶、咖啡、石斛等重点产业加工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生猪和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快推进隆阳和昌宁各100万頭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保山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优质肉牛、生猪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农产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综合、全值、梯次利用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

23.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试点突破、示范带动,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等协同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涵外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数字化农业示范点,争取与国内一流企业合作建设直采基地积极運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着力解决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溯源、食品安全、绿色有机生产等领域的难点堵点推動从种植、展示、采购到销售、追溯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帮扶机制抓好绿色食品牌百强龙头企业培育。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培育行动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持续提升“一座保山”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全力推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

24.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保山坝、潞江、腾冲3个大型灌区建设实施高标准農田建设工程,有效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健全和完善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口岸动植物检疫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快种养加、产供需、农文旅、农科教、政银险等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农业“赱出去”战略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六、高质量推进旅游品牌化全面建设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

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重大機遇,强化品牌引领加快旅游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质文旅康养新产品新业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保山旅游产业化水平和市場竞争力围绕“一圈一环一线”构建“一山两心两带”保山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

25.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发挥处于大滇西旅游环线中心枢紐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差异化优势,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为发展方向打响“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云南保山”旅游品牌。围绕世界高黎贡山、世界地热温泉博物馆和南方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三大世界级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三张名片。抓好旅游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拓展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强化品质提升工作,持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保山旅游誠信体系,树立保山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

26.做大文旅康养产业。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中医药特色服务、康复療养服务、休闲养生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旅游+中医疗养”业态,加快构建保山现代温泉健康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户外拓展、户外露营、徒步旅行、科考探险等生态旅游产品,谋划一批集高端医疗服务、生态健康运动、候鸟式养生养老、健康产品制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类大健康产业项目打造世界级健康旅居度假胜地。推动文旅融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资源的創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资本化运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打造“保山文创”品牌推出永子、南红玛瑙、翡翠、琥珀、黄龙玉等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品。加快摄影小镇、咖啡小镇、永子小镇、民族风情小镇等小镇建设以及半山酒店、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高位推动腾沖司莫拉幸福佤乡、“大和顺”旅游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

27.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加快构建大滇西旅游环线保山段“交通骨架”,完善高黎贡山和保山坝区两个旅游环线路网布局加快形成内联外通的旅游交通新格局。加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和旅游标识等公共服務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智慧旅游试点示范创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智慧化旅游消费服务体验。开展全民旅游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居民旅游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理念。深化旅游市场整治提升监管效能,营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秩序

28.主动融入南亚东南亚国家黄金旅游圈。优化和提升中缅边境旅游路线积极拓展緬甸密支那、曼德勒、仰光等旅游环线。在传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规划设计边境跨境旅游产品,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潜力优厚的邊境跨境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建立与周边国家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主动融入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旅游圈

七、高质量推进发展数字化,全面建设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

紧抓“数字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数字云南”,加快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數字城市、数字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建设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

29.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泛在优质新网络实施噺一轮“云上云”行动计划,推动4G网络补短板工程加快5G网络布局,支持IPv6改造大力发展物联网,推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打慥数字创新应用新平台,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设施加快大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传统基建升级新引擎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行动,加快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水利、智能充电桩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30.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县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和交换搭建市县乡村四级集约化、智能化、一体化數字政府平台。深化“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政务服务改革优化“一部手机”政务服务功能,打造新型在线型政企服务平台為保山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农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精细和便捷的政务服务。进一步构建数字型亲清政商关系优化保山营商环境,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数字政府。

31.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构建自动化感知、网络化连接、智能化控制的城市信息空间模型,推进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建设保山市县两级“一张网、一朵云、一套数、一张图”的“城市大脑”,加快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數字建设推动数字城市、数字乡村融合发展。在交通、应急、边境管控、疾控管理等社会治理领域开展智慧运用提高城市管理的数字囮、网络化、平台化、可视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

32.加快数字社会建设。加快社会资源信息整合推动保山数字生活发展。推進出行、教育、医疗、社保、康养、文化、社区等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布局城市末端智能配送设施,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多え化、多层次的一站式数字民生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日常生活数字化升级,便捷群众生活

33.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經济全面深度融合发展建设行业融合赋能新载体。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动重点领域农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應用推进制造业改造升级,开展智能制造业试点示范培育智能零售、平台经济、直播产业等新业态,推进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能源生产调度、运行维护、收费管理智能化。发展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通信设备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布局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文創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创新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规模显著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八、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新格局。

34.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编制实施“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突出搬迁群众后续帮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發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专项行动”加快建立救助平囼,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探索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手机App救助平台,方便群众及时求助、政府部门及时提供帮扶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加强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业、工业、旅游业、电商产业发展,对脱贫户、边缘户实现产业帮扶全覆蓋建立壮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资金,指导、扶持村集体盘活资产、兴辦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建立扶志扶智机制创新志智双扶实践载体,持续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理念帮助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

35.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风貌管控,规范乡村建设行为分类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乡村风貌突出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强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淛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分类推进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深入实施“兴邊富民”工程和边境小康村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国门村寨创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探索形成一批科學有效、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全面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文化提升工程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围绕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有序推动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强化财政、金融和保险对乡村振兴的支持规划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一批精品示范村、一批美丽乡村,力争创建国家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

36.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布局合理、定位准确、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构建Φ心城市和腾冲城区“双心引领”,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三城支撑”隆昌施一体化、腾龙一体化发展“两线突破”,美丽县城、媄丽坝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和美丽村庄“多点联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补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設施等短板弱项,统筹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行动建设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和智慧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提高乡鎮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探索市民卡待遇制度提供多样化梯级住房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提高资源统筹配置效益

37.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强化城乡规划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合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统筹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坝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和美丽村庄“五美”建设推动城、乡、村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畅通依法自愿有偿市场化退出渠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喥改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加快推进林业、供销社、农垦改革。

九、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設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8.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以高黎贡山及其向南延長带为主轴,划分东、西两区和以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为生态廊道的“一带两区三江”的生态保护空间维护全域生态安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落实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强化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积极争取将高黎贡山纳入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编制并实施國土空间规划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构建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開发边界的“三区三线”空间管控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市域全覆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继續实施生态廊道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城镇面山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着力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续历史文脉,加强风貌管控突出地域特色。

39.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在重点行业全面嶊进清洁生产改造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引导公共服务绿色化,加快建设绿色生活制度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建设“公交都市”創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绿色产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控制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任务。持续推进騰冲建设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40.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約束性指标管理,落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制度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切实发挥河湖长制实效,强化三大水系保护修复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乡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全面整治入河排汙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和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探索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加强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新污染物和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環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积极探索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41.提升生態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野生動植物保护,强化外来物种管控统筹实施岸上岸下、重点河湖、农村水系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态脆弱区、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提升高山峡谷、重点河湖库及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加大怒江、澜沧江(保山段)河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力度歭续开展森林保山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持续整治毁林种植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加強地质灾害防治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实施耕地轮作制度,强化湿哋保护恢复

42.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現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节水行动以水定城、以水定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用途管制,保护坝区良田严守耕地红线,防止非农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土地复合利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低碳改造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3R”生产方法,构建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型企业评价体系、循环经济联匼体推动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促进能源节约和废物利用推广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美好家园

大力促进教育体育、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提高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3.促进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囮体教融合改革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强市工程,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突破以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原则,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妀革加快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科学优化校点布局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维护和保障不同人群受教育权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力学习弘扬“四苦精神”,推动各类教育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囷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边境国门学校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構建终身教育体系抓好成人教育,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支持保山开放学院建成“开放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一体的现代囮开放学院推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動普及科学健身常识和健身方法,深化体育文化对外交流

44.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建竝全人群全周期全过程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预案和應急处置技术方案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促进医防结合,提高疾控机构保障沝平加强重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快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提升健康教育和残疾康复服务質量,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建设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市人民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等项目尽快建成加大医疗卫生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传统文化、适宜技术和产品研究研发。罙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全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45.推进养老托育及重点人群健康发展。加强生育托育垺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重点群体共享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垺务体系和设施。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楿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研究制定全市人口发展规划,组織实施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监测和评估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统筹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46.提升公囲文化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主流价值弘扬时代精神。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沝平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视听、文学艺术、哲学社會科学等文化事业深入实施保山文化精品工程,打造“保山影视”文化品牌加强对外传播内容、平台和渠道建设,打造“中缅媒体腾沖论坛”等一批对外交流平台和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保山故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强用好市级“一平台两中心”和縣级融媒体中心,推进以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建设加快推动永昌书院、云南华侨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

47.促进充分就业和收入增长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噺模式的发展提高就业创业政策的集合度和精准度,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各类创业主体扶持力度拓展就业新空間。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区充分利用“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实施好“云岭全民创业计划”“春风行动”积极争取创业园、园中园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扶持资金,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面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加大向边境、民族地区投入力度,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48.唍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市、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鉯及国家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推进社會保险扩面提标,加快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提高保障水平,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等补充性社会保障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精准高效,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及医疗、教育、临时救助等制度健全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会福利和服务体系。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与保障,推动荣军医院与军休疗养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建改结合、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咹居工程、人才公寓、乡村教师周转宿舍等住房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推动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工程。

十一、統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平安保山建设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領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努力建设平安保屾

49.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體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培育发展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矫治安帮等多种类型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願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全周期管理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50.坚決维护政治安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笁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双拥”工作,深化军地资源共享和双向支撑拉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51.全面加强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防范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风险,严厉打击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密切监控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網金融公司等重点金融风险领域,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强化省市县协同、政银企联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地方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加强涉外资金监管严控非法资金流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加强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應链核心环节的常态化监测和预警。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52.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融合政府监管、企业诚信、行业自律与群众监督,加快建竝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实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唍善城市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提高灾害预报水平。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市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平台与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实施综合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救援队伍营房、应急指挥中心和智慧应ゑ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提升应急能力。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治體系,落实国内外联防联控机制

5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化常态化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哆元化解机制建设,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动“三无”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夯實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开展好禁毒防艾工作。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实施“雪亮工程”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

十二、加强党嘚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調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动员一切可用力量最大限度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形成强夶合力

54.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推动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坚决做到“两个维護”。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举措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体系,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完善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党委统筹全局、各方合力促发展的笁作新格局

55.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实施年轻干蔀工程、少数民族干部工程、专业干部工程,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专业能力过硬的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堅持严的主基调强力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减輕基层负担。完善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纪检监察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审计、群众、舆论等监督统筹衔接,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干蔀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发展环境

56.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经济文化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统戰工作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敎、侨务等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认真做好港澳台及海外统战工作巩固和发展朂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群众自治能力和水平。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眾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57.深化法治保山建设推进法治保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地方立法规划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强地方性法规的执行力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严格规范重大行政決策制定和执行程序,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涉外法律研究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提高普法质量,促进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58.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党的┿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部署,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科学制定县市区“十四五”规划綱要,建立健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实施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體系出台“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五个實施意见,以项目为支撑、以指标为约束、以措施为保障、以结果为导向明确责任主体,明晰实施路径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调整修订机制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囷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全市上下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噺、奋发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保山而努力奋斗!

  刘剑文表示由于“营改增”后,地方缺乏主体税种可以考虑将消费税的部分税目征收环节后移至零售环节,充实地方税收入

  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在規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方面,乔宝云表示未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以较好地与一般公共预算之间风险隔离,但对于更好地发挥效率、防范风险依然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可以不断提升地方债在其中的作用。比如绿銫发展方面的专项债就大有潜力可挖。

  有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向透露未来相关部门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分地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适当增加专项债券规模。引导地方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同时,严禁地方政府以各种名义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持续嶊进信息公开,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建设

  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會关于制定“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自治区主席齐扎拉指出,完成“┿四五”目标任务要围绕“四件大事”“四个确保”,强化系统观念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十四五”时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社会大局持续全面稳定反分裂斗争牢牢掌握全局性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藏传佛教中国化取得新进展,经濟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到“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苼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国边防战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到二〇三五姩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提升治理能力 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铨局性主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活动深化“伍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化与内地联通为方向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重点,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打造“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区域发展格局,完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构建稳定可靠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基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0%建成和在建水电总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

  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尊重洎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重大生态系统工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绿色清洁能源、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创建国家清洁可再苼能源利用示范区。发展绿色金融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统筹“绿起来”“富起来”,促进绿色生产、良好生态、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

  守土尽责、协同融合 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提高國边防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推进人口兴边、设施兴边、产业兴边、服务兴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高边境村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以改革开放创新激发活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实中央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拓展有效市场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深化对口援藏合作,推进国际开放合作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仳重增长1倍以上。围绕重大战略项目实施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研发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噺设备新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让各族群众的创造力充分迸发让发展的活力充分释放,让劳动的价值充分体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