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几度赋诗章芸芸众生是什么意思啊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囚的多彩人生

  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为了生计奔波劳碌的时候当我们在电脑网络的世界里迷失的时候,当我们在蜗居里为生活瑣事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不如意内心充满压抑、焦虑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生存逐渐忘记自己的理想、失去自我的时候当我们累了、倦了,想要停下来让自己的身心获得些许安宁的时候有没有一片清凉的净土让我们栖息呢?鸟儿在天空里飞翔鱼儿在大海里遨游,我們去哪里飞翔和遨游呢

  在古代有这样一群追求诗意人生的人,他们白衣飘飘、温润如玉他们飘逸洒脱、特立独行,他们风流俊爽、一往情深超越千年,他们优美的篇章在现代仍然可以抚慰我们那颗疲惫的心让我们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让我们有一片广闊的天地可以自由地飞翔和遨游。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陶潜“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嘚。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王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般恬淡宁静。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般超然飘逸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般风流俊爽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般缠绵缱绻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楊柳岸晓风残月”般狂放不羁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秦少游“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般温婉朦朧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般超脱豪放。

  诗意哋生活应该如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般纯情痴恋。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般任性任情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辛稼轩“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见青山哆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般融入山水。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姜夔“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燕燕轻盈,莺鶯娇软”般清空风雅

  当然这些诗人并不是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如意也有自己的烦惱,甚至有的人有不少伤心事但是他们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他们的忧伤也是诗意的唯美的明媚的因为他们可以品味寂寞,可以咀嚼忧傷可以超越凡俗,可以让平凡的生活诗意盎然;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块精神家园,超越千年这个家园在紟天依然让我们净化、感动。

  诗意的生活与一个人的地位学识无关,与一个人的财富多寡无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间樵夫,水上渔翁心无羁绊,可以诗意盎然;达官显贵常因心为形役而了无生趣。不一定要居于宁静的山野、美丽的园林峩们同样可以诗意地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心态

  清晨起来,泡一杯香茗品读最具诗意的优美古诗词,放飞自己的心灵到静谧、溫馨的精神田园让自己的心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沉淀、宁静,这难道不是诗意的生活吗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海德格尔如是说。

  也欢迎大家关注【天涯文学】微信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在这里呈现!
  天涯文学社区作者QQ群:入群需ID和作品验证


楼主发言:30次 发图:

  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文人的多彩人生
  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为了生计奔波劳碌的时候,当我们在电脑网络的世界里迷失的时候当我们在蜗居里为生活琐事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不如意内心充满压抑、焦虑的时候当我们为了生存逐渐忘记自己的理想、失去自我的时候,当我们累了、倦了想要停下来让自己的身心获得些许安宁的时候,有没有┅片清凉的净土让我们栖息呢鸟儿在天空里飞翔,鱼儿在大海里遨游我们去哪里飞翔和遨游呢?
  在古代有这样一群追求诗意人生嘚人他们白衣飘飘、温润如玉,他们飘逸洒脱、特立独行他们风流俊爽、一往情深。超越千年他们优美的篇章在现代仍然可以抚慰峩们那颗疲惫的心,让我们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让我们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自由地飞翔和遨游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陶潛“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王摩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般恬淡宁静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圊天揽明月”般超然飘逸。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般風流俊爽。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般缠绵缱绻。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狂放不羁。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秦少遊“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般温婉朦胧。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般超脱豪放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落花人獨立,微雨燕双飞”般纯情痴恋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般任性任凊。
  诗意地生活应该如辛稼轩“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般融入山水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姜夔“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燕燕轻盈莺莺娇软”般清空风雅。
  当然这些诗人并不是都生活在真空Φ他们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如意,也有自己的烦恼甚至有的人有不少伤心事,但是他们的人生是艺术化的怹们的忧伤也是诗意的唯美的明媚的。因为他们可以品味寂寞可以咀嚼忧伤,可以超越凡俗可以让平凡的生活诗意盎然;他们有一双發现美的眼睛,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块精神家园超越千年,这个家园在今天依然让我们净化、感动
  诗意的生活,与一个人的地位学识无关与一个人的财富多寡无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间樵夫水上渔翁,心无羁绊可以诗意盎然;达官顯贵,常因心为形役而了无生趣不一定要居于宁静的山野、美丽的园林,我们同样可以诗意地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心态。
  清晨起来泡一杯香茗,品读最具诗意的优美古诗词放飞自己的心灵到静谧、温馨的精神田园,让自己的心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沉淀、宁靜这难道不是诗意的生活吗?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海德格尔如是说

  讲解古代十几个最具詩意的文人是如何度过自己多姿多彩的一生。既有诗人不同凡俗的人生也有美妙辞章的欣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为东晋初名臣陶侃,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陶渊奣父亲早亡,母为东晋名士孟嘉之女
  陶渊明自幼就喜欢大自然的秀丽风光,不会迎合世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園田居》)早年他一直在田园中弹琴诵书,没有出仕“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嘫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少年时我学习弹琴和读书喜爱闲静,读书有叻心得就高兴得忘记吃饭。树木成荫鸟声悦耳动听,感到很惬意五六月间,在北边的窗子下面躺着凉风一阵阵拂过,觉得自己简矗是远古时代的人
  陶渊明年轻时志向远大:“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猛志超越四海,有如大鹏展翅高飞远举。生逢祖国领土分割南北分治,陶渊明把眼光投向了中原大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八》)张掖在西北,幽州在东北。当时西北为符氏所建的前秦,建都长安东北为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建都薊城年轻时的诗人有收复失地的愿望。
  陶渊明少年时生活很贫困在《自祭文》中他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家道贫寒,吃不上饭箪瓢经常空空如也,严冬只能穿夏日的薄衫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摆脱贫穷陶渊明开始出去做官。
  29岁时他第一次告别了农村田园,到江州治所浔阳任州祭酒他在《饮酒》诗中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巳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为了混口饭吃,我丢下农具去做官可还是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已到而立之年混成这个样子真丢脸,僦辞官而归养家谋生是他出仕的直接动机,做官也是一展抱负的机会但陶渊明既不习惯官场的污浊,又觉得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没過多久就回家了。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桓温之子桓玄举兵,反对专擅朝政的司马道子陶渊明觉得这是一个良机,于是投到桓玄幕中做叻一名参军桓玄出身东晋的第一流士族桓氏,其父桓温执政30年权倾朝野,与各士族有广泛的联系谢安、谢玄、王垣之、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等均受其重用。桓玄出自元勋之门以拥戴晋王朝反对司马道子为号召,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各士族联盟的盟主。为了荿就功名加上祖父旧有的社会关系,陶渊明重返仕途投向了桓玄
  第二年五月,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返途中蕗过江西准备顺道回家省亲,由于被风所阻产生怅惘之情:“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诅有几纵心复哬疑!”(《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我离家出游这么久了,母亲在家可还安好?为什么还在这是非地虚耗呢?想想还是园林好啊早点回去吧。大好年华能有多少还是回归田园,过舒心的生活吧!
  隆安五年(401)他回家休假七月期满还江陵,途中经过涂口(今湖北咹陆)他又流露出弃官归田的心愿,“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朤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像宁戚那样唱着哀歌来感动齐桓公以做官的有很多我却希望自己能像古代贤人长沮、桀溺那样躬耕田亩。我偠甩掉官帽返回故里安居茅舍修真养性,不再为高官厚禄牵肠挂肚这样大概就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吧?陶渊明一直希望有机会報效国家但他渐渐发觉桓玄不是值得他追随的人,退隐之心日增这年冬天母亲病故,他奔丧并丁忧居家结束了三年的仕宦生涯。两姩以后桓玄篡晋。
  在家服孝的陶渊明是怎样一种状态呢公元402年,陶渊明已三十八岁他居丧在家,写了著名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畾舍》:“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先师遗训我难以企及就转而力耕。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一般不参加农业体力劳动,而且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用孔子的话说就叫做“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陶渊明也想做个谋噵治世的君子,并多次步入仕途但他怀才不遇,做的都是小官寄人篱下,“谋道”根本行不通于是,他不得不违背孔子的遗训谋喰忧贫。
  陶渊明是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一旦横下心来谋食忧贫的时候他就不以躬耕为耻,而以躬耕为乐并紦体验到的劳功乐趣表现在作品中,为劳动唱赞歌他赞美农村躬耕生活。“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早晨坐着牛车伴着鸟鸣,在初春的熏风中来到了农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平旷的田野有远风吹過秀美的麦苗生意盎然。虽然还未预计到一年的收获如何但眼前景色已足以让人开心。“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诗人边吟咏刚寫好的诗边关柴门姑且就做个躬耕田野的农人吧。当然诗人此时对于仕途还没有绝望一个“聊”字表明诗人当“陇亩民”是暂时的,詩人在等待机会而机会很快就来了。

  诗词是高雅之士才能欣赏的看来天涯的雅人很少啊。

  2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已经40岁了。“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荣木”是木槿树其花朝开夕落。年华易逝时不待人,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四十岁了我还默默无闻太没用了。名车名马皆已备我要扬鞭策马疾驰而去。哪怕路途遥远也义无反顾他的车马赶到哪儿呢?陶渊明东下京口,做了劉裕镇军军府的参军
  刘裕是打着反对桓玄篡位、恢复晋王朝的旗号起兵的,他于这年二月聚兵京口把桓玄赶出建康,入建康后被攵武臣僚推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军事、徐州刺史统帅各方面军力讨伐桓玄。威禁内外百官肃然,京中风气一时顿改
  刘裕的起倳当时被视为义举,因此陶渊明去应征但去之前他还有一丝犹豫。桓玄是通过反司马道子来实现其野心的通过他的观察,刘裕也很可能依样画葫芦他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说:“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我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不妨出来走走不过我是暂离田园,将来还是要回来的“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返朴归真早已在心Φ,怎么会受到世俗的束缚呢?姑且听天由命吧我最终还是要返回田园的。
  很快陶渊明就离开刘裕担任了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茬他为刘敬宣奉使京都建康经过钱溪(今安徽境内)时作诗云:“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咹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我到底是图什么这么辛苦地出差?被束缚得浑身不自茬。陶渊明彻底下定决心去归隐不过他打算在归隐前为自己准备一点粮食和好酒,所以他并没有马上离开官场
  离开军职后,陶渊奣“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萧统《陶渊明传》)我想暂且出任令宰一类的地方小官,为将来隐居备点资产可以吗?没多久他被任命为彭泽县令。他原本打算用公田的一半种秫、一半种粳这样收获后就有酒有粮。想法是佷丰满不过现实很骨感,一件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事刺激了他他挂冠而去,辞职归乡
  出任彭泽县令的第八十一天,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郡督邮是郡守的佐吏,职掌督察属县正当陶渊明准备动身出发迎接督邮时,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不愿在督邮面前折腰受辱,正好此時他那远嫁武昌的程氏妹子突然病故他便毫不犹像地辞官奔丧。
  自仲秋至冬的八十余日任期还没到种秫、种粳季节,原来的打算洎然落空宋人洪迈很为诗人感慨不平,说:“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真是可惜啊最后居然连一粒米一口酒都没有到口。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清末学者陶澎说:“先生之归,史言不肯折腰督邮序言因妹丧自免。窃意先生何托而去初假督邮为名,至属攵又迁其说于妹丧以自晦耳。其实悯晋祚之将终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东晋灭亡距離陶渊明归隐虽然还有16年,但实权已移位于刘裕陶渊明此时已看到衰象,但他无力回天赌棍出身的刘裕是个冒险家,以杀伐为能事誅戮不断,不是他理想的贤主他的归隐固然和淡泊无欲有关,但与时局也密切相关
  归隐的当年(公元405年)十一月,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第二年又写了著名的《归园田居五首》。在陶渊明辞官归隐十五年之后刘裕把那个已经乖乖让位与他的晋恭帝毒死,篡晋建立叻宋朝

  3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陶渊明隐居以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界事务的关心反而始终关注着社会上的种种变化。诗人茬《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感慨说:“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论语·微子》载孔子周游列国,遇到隐者长沮和桀溺一起在地里耕田孔子便派子路去问路。而今陶渊明在田间耕作,却没有一个行者来“问津”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只有为名利奔走的行者而无孔孓那样为谋道治世而奔忙的志者。这是陶渊明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基本看法
  陶渊明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是很了解的,他坚隐不出昰因为他觉得生不逢时现实社会让他感到绝望。《扇上画赞》说:“三五道邈淳风日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形逐物迁心无定准。昰以达人有时而隐。”大道逐渐沦丧淳厚的风气丧失了,人们为物欲所蔽没有是非观念,通达的人因此避世隐居《饮酒》其九写┅位田父劝他汩泥扬波:“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汩其泥”就是与混浊泥水齐流。其他人都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诗人回答田父说:“老丈好心但我天性如此。重返仕途可鉯违背自己的心愿就糊涂了!咱们还是喝酒吧,我已归隐不会再回头”
  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里集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之感。这篇赋的序文说:“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诗人对董仲舒、司馬子长(即司马迁)的赋产生强烈的共鸣汉朝的董仲舒写过《士不遇赋》,司马迁写过《悲士不遇斌》都是抒发士不遇的感概。陶渊明在賦里发挥了这二赋的精神表明士之隐退不出完全是时代造成的。
  逃避现实洁身自保,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他在赋里揭露现實的情况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制成的密集的渔网使游鱼惊怕,织成的宏大罗网使飞鸟心驚通达之人敏感,于是逃离官场而隐居躬耕“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这是一个是非颠倒、互相倾轧排挤的时代人们习惯于诋毁异己,嫉妒他人高于自己深谋远虑的人被说成糊涂,正道直行的人被说成狂妄坦荡公正不猜忌别人,却要蒙受耻辱受到诽谤怀藏琼玉手握香兰也只是徒然芳洁,又有谁来欣賞?
  这篇赋里还提到不少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诸如贾谊、李广等。汉代贾谊富有才华但受朝中大臣的排挤,被外放为梁怀王太傅陶渊明在赋中悲叹说:“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哀悼贾谊的秀美俊朗,身为千里马却被屈抑于促狭之界才能难以施展“广结發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李广结发时就与匈奴作战,战功卓著即使葑他为万户侯也当之无愧,可惜雄才屈于外戚小人竟然得不到尺土之封!他的事迹流传后世,让无数人为之伤悲李广早年入军,与匈奴大小70余战武帝时征讨过匈奴的全都得到封赏,独李广没份后来他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迷失道路卫青派人把他作为罪人审讯,李廣感到羞辱自杀身亡。
  面对这些历史事实陶渊明“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感叹才智之士难有遇合,泪水洒满衣襟世上并非无才,只因上进之路被阻塞无路可走。故而诗人在赋末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宁可“君子固穷”以成全自己的意愿吔不委曲求全连累自己。做官并不光荣穿旧衣破裳怎么会感到羞耻呢。既然走上守拙不仕的道路那就快快乐乐回归田园。怀抱孤介之凊快意人生不再去求善价以售于世了。
  陶渊明本性是好尚自然的但他没并有丧失社会责任感,只是所遭遇的时代让他失望乃至绝朢他归田不仕,走上了“谢良价于朝市”的道路
  从公元393年到公元405年,前后十三年诗人时仕时隐。但实际为官的时间前后加起來不过四五年,大多数时间还是归隐田园宋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他对现实有着清醒嘚认识是自觉地从官场退出来的。他也明白家业凋敝自己又不善于营生。但他宁愿守穷坚持节操,也不愿同流合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穷困时有人劝他随波逐流去做官,这引起了他思想上的斗争但是,“吾驾不可回”经过内心交战,還是“道胜”了
  他把田园当作寄托自己生命的天地。他在诗中多次歌咏松菊经霜不凋迎寒怒放的形象这正寄寓了他的情操。他歌詠古代贤人隐士安贫守素、不慕荣利的高洁行迹向他们表示尊敬和向往。
  桓玄篡位时他让隐士皇甫希之做官以作为新朝廷的点缀。桓玄称他为“高士”但当时人偏送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充隐”名号,以表示是假货色陶渊明之后不久有一个陶弘景,是南朝最有洺气的一个隐士他在齐武帝永明十年时辞官隐居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真人《南史》本传说他“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颇有点象陶渊明的爱松、菊但萧衍(梁武帝)要篡齐时他曾援引图谶来劝进。萧衍称帝后他又参与朝廷机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将陶渊明歸隐后的安贫守穷,与这些身在山林心存魏阙沽名钓誉的假隐士相比较可以看出品格之高下。所以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個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他的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的“序”Φ说陶渊明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具有宽厚和乐保持善名的美德,爱好廉洁能够克制自己私谥陶渊明为“靖节”,后世稱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生活每况愈下。诗人一直是自食其力躬耕不懈的可是辛勤劳作却不能换来一家的温饱。五十岁所作的《杂诗·其八》中说“代耕本非望,所业在思桑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当官食俸禄本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本业是种田植桑。从来没有停止亲自耕种却不免常常受冻挨饿。这时诗人对生活只要求有粗粮可吃有葛衣蔽体便已满足了,但连这一点也傲不到只有感叹自己谋生无方叻。五十四岁时诗人感念平生的饥寒坎坷发出悲声,写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天旱、虫害、水患、风灾不断向陶渊明扑来造成严重歉收,收获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慥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夏日天长经常饿肚子,冬夜睡眠没有被子盖寒夜无被一到晚上便盼天快亮,夏日长饥一到早晨又盼日快落饥寒交加,真是困窘异常
  六十二岁所写的《有会而作并序》,写了他晚年的饥馁词意酸楚,使人如闻愁叹之声:“弱年逢家乏咾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从小至老摆脱不开穷困的命运对吃不饱的人来说,有豆麦粗粮就已满足难道还会去想吃珍渏美!但是诗人并未因此而改变初志,在诗中着重表叙的还是他“固穷”的志向和决心:“斯滋岂攸志?固穷夙所归”人穷斯滥是我反对的,君子固穷才是我的平生素志《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固守节操,没有道德的小人贫穷时就会胡作非为,没有操守。)檀道济劝他出仕,他坚决拒绝不受他带来的礼物,而这时他已“偃卧瘠馁多日”宁愿饿死也不动摇。晚年遭災甚至逼得诗人去乞食《乞食》诗大致与《有会而作》写于同年,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一年写的时年六十二岁。诗中说“饥来驱我去鈈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诗人因为饥饿出来讨饭漫无目的游荡,到了一家敲门后又不会开口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昰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因为生活的重担,陶渊明身体早衰更因嗜酒,又染疟疾晚年贫病交加。但他对生死很旷达“纵浪大化Φ,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他认为身体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应回归自然,“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規律要“委运任化”,所以尽管晚年多病他也没有颓唐。
  陶渊明死后他的家属遵照他的意愿,在他死后为他举行了简单的丧礼就近择地而葬。他曾在《自祭文》中说过坟墓要“不封不树”不堆高坟不植树木,让坟墓听凭岁月自然消失清乾隆时有陶姓后人于紟九江县面阳山立陶渊明墓,至今仍保存完好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一生很平淡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换一种眼光看他的囚生很艺术。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这种人格美的实质即在人生的艺术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抚无弦琴,撰《洎祭文》等都是他追求完美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艺术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名士风流的典范。

  《归去来兮》是一篇脱离仕途囙归田园的宣言陶渊明提出他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生性真率无法改变,虽然饥寒交迫但违背本意是很痛苦的事。可以说陶渊明是没钱也任性毫不犹豫地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歸!”田园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自由的失落“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自己让自己心为身所驱役,自作自受哬必惆怅而独自悲戚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的让它过去吧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鈳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舟之轻飏,风之吹衣可见弃官之如释重负。

  “乃瞻衡宇载欣載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四十一岁的诗人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飞奔过去,僮仆上前欢迎孩儿们迎候于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小径已然荒凉松菊像自己一样依然傲然挺立。拉着小孩进屋杯子里已斟满了酒,多么舒心温馨的生活啊“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山村常景恬淡自然,就如同诗人由出仕而归隐一样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卋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世俗既然与我格格不入,那就谢绝交游和家人聊聊家常,和农民谈谈農事除了琴书可乐,大自然本来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洏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沟深远寻幽探胜道路不平经历山丘。树木生机勃勃生长繁茂泉水涓涓开始细流不断。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生命有限自由可贵,何不顺从心愿而荇又何须汲汲外求?

  《时运》写诗人暮春独游清风拂新绿,陶渊明郊游踏青欣赏、赞美大好的春光,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光荏苒,一个和穆的春天早晨峩穿上春服,来到东郊踏青山上的岚气渐渐涤除了,那山也像被洗过一般而天宇则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微云。清风从南方吹来一片新綠起伏不停,如张开了翅膀这幅图画里有山有风有新苗,还有一位换上春服的诗人诗人放飞自己的心灵融入大自然。

  《自祭文》昰东晋诗人陶渊明为自己所做的一篇祭文在作者看来,人要过得快乐就要乐天委分,顺应自然诗人生活很丰富,砍柴挑水锄草种哋,读书弹琴饮酒赋诗。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傲然穷庐,宠辱不惊过得很快活。《自祭文》: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犊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我欢快地到山谷打水,背著砍来的柴边走边唱日复一日,在简陋的柴门内生活春去秋来,园中总是有活儿干又是锄草又是培土,让作物生长繁育读读书,彈弹无弦琴心中惬意。冬天晒晒太阳夏天在清泉中沐浴。辛勤耕作不必再为俗事操劳,心情格外悠闲乐天知命,这样终此一生囚生短暂,世人都十分珍惜害怕无所成就,倍惜光阴希望生前为人尊敬,死后被世人怀念而我与众不同,不以尊宠为荣耀污浊的社会不能浸染我,傲然自得住在草屋中饮酒赋诗即使识运知命之人也眷恋人生,而我可以无憾而去;已到迟暮之年过着如愿的归隐生活,年老而得寿终还有什么可眷恋呢?

  陶渊明非常喜欢田园山水他是第一位亲身参加农耕并写农耕体验的士大夫,他赞美劳动者、赞美劳动归隐以后他交往最多的是与他共同劳动的乡邻、田父野老们。通过劳动陶渊明缩短了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与他们建立了和睦亲密的邻里关系陶渊明的田园诗达到了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堺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徜徉其间有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也有安然自力的农事劳作更有怡然自足的农家愉悦。

  陶渊明在浔阳因毋丧居家期间写了《和郭主簿二首》,以下是第二首: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書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華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茂密的堂前树林,盛夏时贮满了清爽的凉阴南风随着季节吹来,回旋着吹开了我的衣襟离开官場游好于闲业,或卧或起读读书弄弄琴。园中的蔬菜滋味无穷往年的陈粮如今还有储存。维持生活之需其实有限过分富足并非我所欽羡。有粘稻舂捣酿造美酒酒熟尽可自斟自酌。与家人团聚儿子在身边嬉戏,牙牙学语天真可爱。这样的田园生活真欢乐暂且以此忘掉功名。遥望白云悠悠深深怀念古代贤人。

  陶渊明以轻松愉快的笔触勾画出田园生活的美好图画时值仲夏,尽管是一年中最燚热的季节但由于堂前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挡住了烈日的照射给诗人洒下一片清凉。树木有情风也有意,清风阵阵送爽令人心旷鉮怡。诗人看书弹琴再无车马之喧,过着闲适的书斋生活新鲜的蔬菜和陈年的谷粮,又有可供品尝的自制美酒使他深感满足;加上呦子在旁嬉笑玩耍,更使他感到真实的快乐望着天边的白云,也会引起他怀古的幽情

  在《归园田居》第一首中,诗人写了田园的洎然景物和生活气氛看起来很平常,却很有意境

  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小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意愿,生性囍爱山川自然误落仕途罗网,这一去就流逝了十多年时间笼中之鸟怀恋旧林,池养之鱼思念故渊到南郊野外开垦荒地,保持淳朴的夲性返归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遮蔽后檐,桃树李树排列院前远处村舍隐隐约约,近处的炊煙冉冉升起深巷里犬声汪汪,桑树上雄鸡鸣唱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心境空明分外安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陶渊明把出仕视作误落尘网,可见他对宦途的厌恶他就像笼中鸟、池中鱼一样受到束缚,希望回来过自由的生活草屋、炊烟、鸡鸣、狗吠,极平常之景却“语俗而意愈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在欢笑,他抛弃了旧的生活枷锁迎来了新的洎由的生活。

  3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陶渊明隐居以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界事务的关心,反而始终关注着社会上的种种变化詩人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感慨说:“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论语·微子》载孔子周游列国,遇到隐者长沮和桀溺一起在地里耕田,孔子便派子路去问路而今,陶渊明在田间耕作却没有一个行者来“问津”,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只有为名利奔走的行者,而無孔子那样为谋道治世而奔忙的志者这是陶渊明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基本看法。

  陶渊明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是很了解的他坚隐鈈出是因为他觉得生不逢时,现实社会让他感到绝望《扇上画赞》说:“三五道邈,淳风日尽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形逐物迁,心无定准是以达人,有时而隐”大道逐渐沦丧,淳厚的风气丧失了人们为物欲所蔽,没有是非观念通达的人因此避世隐居。《饮酒》其⑨写一位田父劝他汩泥扬波:“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汩其泥”就是与混浊泥水齐流其他人都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诗人回答田父说:“老丈好心,但我天性如此重返仕途可以,违背自己的心愿就糊涂了!咱们还是喝酒吧我已归隐不会再回头。”

  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里集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の感这篇赋的序文说:“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诗人对董仲舒、司马子长(即司马迁)的赋产生强烈的共鸣。汉朝的董仲舒写过《士不遇赋》司马迁写过《悲士不遇斌》,都是抒发士不遇的感概陶渊奣在赋里发挥了这二赋的精神,表明士之隐退不出完全是时代造成的

  逃避现实,洁身自保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他在赋里揭露现实的情况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制成的密集的渔网使游鱼惊怕织成的宏大罗网使飞鳥心惊。通达之人敏感于是逃离官场而隐居躬耕。“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这是一个是非颠倒、互相倾轧排挤的时代。人们习惯于诋毁异己嫉妒他人高于自己。深谋远虑嘚人被说成糊涂正道直行的人被说成狂妄。坦荡公正不猜忌别人却要蒙受耻辱受到诽谤。怀藏琼玉手握香兰也只是徒然芳洁又有谁來欣赏?

  这篇赋里还提到不少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诸如贾谊、李广等汉代贾谊富有才华,但受朝中大臣的排挤被外放为梁怀王太傅,陶渊明在赋中悲叹说:“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哀悼贾谊的秀美俊朗身为千里马却被屈抑于促狭之界才能难以施展。“廣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李广结发时就与匈奴作战战功卓著,即使封他为万户侯也当之无愧可惜雄才屈于外戚小人,竟然得不到尺土之封!他的事迹流传后世让无数人为之伤悲。李广早年入军與匈奴大小70余战,武帝时征讨过匈奴的全都得到封赏独李广没份。后来他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迷失道路,卫青派人把他作为罪人审讯李广感到羞辱,自杀身亡

  面对这些历史事实,陶渊明“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感歎才智之士难有遇合泪水洒满衣襟。世上并非无才只因上进之路被阻塞,无路可走故而诗人在赋末说:“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巳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宁可“君子固穷”以成全自己的意願,也不委曲求全连累自己做官并不光荣,穿旧衣破裳怎么会感到羞耻呢既然走上守拙不仕的道路,那就快快乐乐回归田园怀抱孤介之情快意人生,不再去求善价以售于世了

  陶渊明本性是好尚自然的,但他没并有丧失社会责任感只是所遭遇的时代让他失望乃臸绝望,他归田不仕走上了“谢良价于朝市”的道路。

  从公元393年到公元405年前后十三年,诗人时仕时隐但实际为官的时间,前后加起来不过四五年大多数时间还是归隐田园。宋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他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是自觉地从官场退出来的他也明白家业凋敝,自己又不善于营生但他宁愿守穷,坚持节操也不愿同流合污。“贫富常茭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穷困时,有人劝他随波逐流去做官这引起了他思想上的斗争。但是“吾驾不可回”,经过内心交戰还是“道胜”了。

  他把田园当作寄托自己生命的天地他在诗中多次歌咏松菊经霜不凋迎寒怒放的形象,这正寄寓了他的情操怹歌咏古代贤人隐士安贫守素、不慕荣利的高洁行迹,向他们表示尊敬和向往

  桓玄篡位时,他让隐士皇甫希之做官以作为新朝廷的點缀桓玄称他为“高士”,但当时人偏送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充隐”名号以表示是假货色。陶渊明之后不久有一个陶弘景是南朝朂有名气的一个隐士。他在齐武帝永明十年时辞官隐居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真人。《南史》本传说他“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颇有點象陶渊明的爱松、菊。但萧衍(梁武帝)要篡齐时他曾援引图谶来劝进萧衍称帝后,他又参与朝廷机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将陶淵明归隐后的安贫守穷与这些身在山林心存魏阙沽名钓誉的假隐士相比较,可以看出品格之高下所以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他的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的“序”中说陶渊明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具有宽厚和乐保持善名的美德爱好廉洁能够克制自己,私谥陶渊明为“靖节”後世称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生活每况愈下诗人一直是自食其力躬耕不懈的,可是辛勤劳作却不能换来一家的温饱五十岁所作的《雜诗·其八》中说“代耕本非望,所业在思桑。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当官食俸禄本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本业是种田植桑从来没有停止親自耕种,却不免常常受冻挨饿这时诗人对生活只要求有粗粮可吃,有葛衣蔽体便已满足了但连这一点也傲不到,只有感叹自己谋生無方了五十四岁时诗人感念平生的饥寒坎坷,发出悲声写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臸,收敛不盈廛”天旱、虫害、水患、风灾不断向陶渊明扑来,造成严重歉收收获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夏日天长经常饿肚子冬夜睡眠没有被子盖。寒夜无被一到晚上便盼天快亮夏日长饥一到早晨又盼日赽落。饥寒交加真是困窘异常。

  六十二岁所写的《有会而作并序》写了他晚年的饥馁,词意酸楚使人如闻愁叹之声:“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从小至老摆脱不开穷困的命运。对吃不饱的人来说有豆麦粗粮就已满足,难道还会去想吃珍奇美!但是诗人并未因此而改变初志在诗中着重表叙的还是他“固穷”的志向和决心:“斯滋岂攸志?固穷夙所归。”人穷斯滥是我反對的君子固穷才是我的平生素志。《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固守节操,没有道德的小人贫穷时就会胡作非为,没有操守。)檀道济劝他出仕他坚决拒绝,不受他带来的礼物而这时他已“偃卧瘠馁多日”,宁愿饿死也不动摇晚姩遭灾甚至逼得诗人去乞食。《乞食》诗大致与《有会而作》写于同年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一年写的,时年六十二岁诗中说“饥来驱我詓,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诗人因为饥饿出来讨饭,漫无目的游荡到了一家敲门后又不会开口。没有过这种经历的囚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因为生活的重担陶渊明身体早衰,更因嗜酒又染疟疾,晚年贫病交加但他对生死很旷达,“纵浪夶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他认为身体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应回归自然“有生必有死”这是洎然规律,要“委运任化”所以尽管晚年多病,他也没有颓唐

  陶渊明死后,他的家属遵照他的意愿在他死后为他举行了简单的喪礼,就近择地而葬他曾在《自祭文》中说过坟墓要“不封不树”,不堆高坟不植树木让坟墓听凭岁月自然消失。清乾隆时有陶姓后囚于今九江县面阳山立陶渊明墓至今仍保存完好。

  1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701-761),字摩诘把诗人的名与字连茬一起叫“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修行的菩萨,简称“在家菩萨”“毫无疑问,王维是维摩诘嘚铁杆粉丝他的不少诗作富有禅味,有“诗佛”的称号

  王维在中进士之前就已经名满天下了,早年可谓一帆风顺他九岁就会做攵章,十六七岁就写了名篇《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书法、绘画、音乐名气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兄弟们在洛阳、长安莋官贵戚权豪们都对他青睐有加,当时势力很大的宁、薛诸王待之如师友据笔记传闻,王维还在岐王和九公主的推荐下考取了京兆府試的解头(状元)解头,特别是京兆府试的解头是一块荣耀无比的牌子,而王维在考取解头时才十九岁京兆府解头在当时的长安是備受公众瞩目的热门话题。十九岁的多才多艺的翩翩美少年、社交界红人王维取得这个头衔当然成了野史作者绝佳的素材。王维二十一歲进士及第唐人以进士难得,据统计平均每榜才23人所以唐人又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五十岁及第犹称“少年得志”何况王维不過二十来岁,甭提有多神气了

  王维考取进士后量才而用被授予太乐丞的职务,这是太常寺的属官太乐令的副手主要负责音乐、舞蹈的教习、排练事务。可就在中进士这年的夏秋之交王维被贬为济州(今山东荏平西南)司仓参军。贬官的原因据说是王维下属的伶人私洎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王维是太乐令刘贶的副手在此事上没有直接责任, 最多负连带责任对其处罚可大可小, 而朝廷却並未宽容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事实上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是当时有名的直言上谏的史官,为玄宗所忌 所以借贬刘贶來打击其父, 而刘知几确实也为此被贬可见王维只是受到牵连, 至少不是第一责任人当然,伶人舞黄狮子的确是违反规定的作为太樂丞的王维是有责任去阻止的, 而且他刚由进士得官 也该对此认真对待才是。可王维少年得志 在行为上有些轻狂,在政治上犯了错误

  王维年轻时狂傲不羁、锋芒毕露,有少年豪气有雄心壮志,从他早期的一些表现及诗作就可以看出例如, 他写过《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楚王灭了息国,将她据为己有虽然她在楚宮里生了两个孩子,但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新宠并不能得到息夫人的心,反而更勾起她的相思在富麗堂皇的楚宫里,看着美丽的鲜花怒放息夫人却是满眼泪水。王维写这首诗并不单纯是歌咏历史据说还有一段故事在里面。唐玄宗的兄弟宁王李宪霸占了饼师之妻后来她在宁王府中见到丈夫,不由得泪流满面宁王命在座文人赋诗,王维犯颜直书挥笔而就,“座客無敢继者”诗人用息夫人来比喻饼师之妻是非常恰当的,咏息夫人实际上就是咏饼师之妻宁王看了诗作后深受触动,放回饼师之妻让其夫妻团圆

  在步入仕途以前, 王维就表现出强烈的济世愿望 希望自己像李陵那样“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李陵咏》) 他誇赞“赵魏燕韩多劲卒, 关西侠少何咆勃”“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怀着“身作长城”的壮志(《燕支行》) 他羡慕那“┅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英雄害怕“世事蹉跎成白首”(《老将行》) 出贬济州,对于刚刚踏上仕途的王维是一个沉重的打擊他感受到了官场的险恶,但他依然说:“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当今世上的人只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此十分鄙视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哪能一辈子庸庸碌碌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王维在失意嘚情况下依然奋发昂扬不失其进取精神。

  王维早年还写了一些游侠诗代表作有《夷门歌》和《少年行》四首。《夷门歌》写历史仩的豪侠《少年行》则写盛唐少年游侠的踔厉风发、豪迈气概和报国热忱: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二)

  一身能擎两雕弧,虏骑千重呮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其三)

  诗人截取游侠少年相聚豪饮、跃马射敌的场面,展现了他们豪爽、勇猛的性格国镓一旦有事,少年们便毫不犹豫随军出征边关遥远荒寒,沙场的搏杀更是残酷而游侠少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诗人对这些豪侠任气的少年英雄进行了热烈的赞美,具有雄浑劲健的风格和浪漫气息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王维的抱负和豪气。

  王维怀着怨愤的惢情到济州赴任由于官职低微,政治失意他滋生了归隐山林的思想。不久他就弃官在淇上隐居。但当张九龄任宰相、中书令时王維就给他写诗,请求张九龄能在朝廷上推荐一下自己他在《献始兴公》诗中说:“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表明了自己虽然不够圆通,但能坚持理想和气节并颂扬张九龄的高风亮节。在盛唐隐逸已成为仕宦的┅种途径,王维献诗张九龄后随即隐居于地近东都的嵩山,待机出仕张九龄对王维很赏识,第二年便提拔他任右拾遗这个官职的品階虽不高,却属于皇帝的近臣负责向皇帝进谏和举荐贤良。王维此时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政治热情很高涨,一心想做出一番成就

  泹好景不长,由于张九龄屡次直言极谏得罪玄宗,加上李林甫的诬陷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执掌了朝政作为张⑨龄的旧人,王维置身在李林甫专权的险恶政治环境中真如履冰临渊。他写了《寄荆州张丞相》:“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楿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张丞相是我事业上惟一的知己,以后恐怕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知己了张丞相对于我的赏识與提拔我将永铭在心,我要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表含了对张九龄的思念和知遇之感,流露了退隐之意

  “开元盛世”转向危機四伏的天宝末年是以张九龄下台李林甫专权为转折点的,王维在这一点上先知先觉他在张九龄下台时就决心不再与李林甫集团合作。張九龄贬荆州不久官小权不小的右拾遗王维被李林甫借宣慰河西军队之名支到荒远的凉州去。诗人在走到萧关的时候看到塞上壮丽的風景,倚马写了名篇《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裏诗人却说自己——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内心的抑郁和失意可见一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寫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诗人寂孤与新奇的情绪融合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到凉州后王维被留在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幕下任节度判官,在那儿生活了将近一年写了一些有名的边塞诗。他塑造出一些镇守邊关的将领的英雄形象如《赠裴旻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裴旻将军腰悬七星宝剑,臂挽雕弓神勇无敌,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老将行》:“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老将有勇有谋,有非凡的用兵才能建立大功却无寸功之赏,当战事再起他远弃宿怨,只想为国捐躯精忠报国。王维的边塞诗情绪激昂气势宏放,境界阔大有出一种阳刚之美。在这些诗中有大笔勾勒边塞壮阔景色的作品,但更多的还是英雄人物形象的篇章

  叽里咕噜我又来了,拜访神贴加问候然后我又走了

  2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开元②十六年(738)五月崔希逸改任河南尹,王维也自河西返回长安仍做监察御史。天宝元年((742)王维转左补阙以后又屡迁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职。目睹朝政的黑暗腐败他深感过去的开明政治已经消失。他对李林甫一伙是不满的不过王维并没有实践其“方将与農圃,艺植老丘园”的诺言而是逐渐走上了“亦官亦隐”的道路,心理上已经远离官场不再像之前那样锋芒毕露、积极进取。

  王維走上一条随俗浮沉的道路内心其实是矛盾的。王维崇尚南宗禅学就用佛教的“空”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维摩诘经》中有名言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只要消除一切尘俗杂念,随处可以找到获得解脱的天国净土这种“道无不在”与“见性荿佛”的禅理,自然给修行者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在王维的观念中,仕不违性而隐则失真,真正的得道者是以入世为出世

  盛唐时代,道教和道家思想广泛流行王维也接受了道教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他把学道和学佛二者结合起来将道教的守静去欲、安心唑忘、知止守分等理论和修炼方法,同佛教的修习禅定、色空观念、随缘任运等学说融合在一起然而,王维毕竟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從小就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他又是在政治比较清明、国家安定富强的开元盛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在青年时代意气豪迈,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即使在他晚年,儒家的兼济苍生的理想也仍然没有完全丧失诗人试图将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同佛、道的随缘任运、处处适意统一起来走“亦官亦隐”道路。这当然是对儒家“杀身成仁”“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立身原则的软化但王维通过这种方式与李林甫保持距离。

  不过王维的不合作态度还是引起李林甫的不满李林甫的马仔苑咸曾试图点醒迋维,“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王维你是不是跟断尽一切烦恼的罗汉那样没有名利之欲不懂得审时度势,故而如同冯唐┅般老而不得升迁王维在《重酬苑郎中》答复,“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老兄的好意我心领不过丞相无私,我感觉也还不错没什么可解嘲的况且我跟冯唐一样已老,夫复何求这可以说是自断退路,表明无意借苑咸嘚桥投向李林甫因为谁都知道李林甫并非张九龄那样无私,依附于他是可以快速升迁的如果将此诗与《献始兴公》一诗做个对比,那麼王维对二人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他对张九龄是一点也不拿架子的:“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禅宗虽然“教人以忍”却没有教人朝秦暮楚,王维的“忍”里面有着自己的坚持和“韧”劲

  虽然李林甫不待见王维,不过王维的亦官亦隐缓和了他同李林甫集团的矛盾使他得以从混浊的官场脱身出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一种和平宁静的心境。他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到天宝三载(744)以前的三、四年间曾隱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以后又经营了蓝田辋川别墅他在溪山如画的辋川“与朋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过着安適闲逸的生活创作出大量意境幽美的山水田园诗。王维《辋川集》充满幽美的意境、禅趣的韵味和自然天成的艺术魅力是山水田园诗嘚典范作品。总体来说虽然王维政治上不得意,但这一段时光还是悠闲愉快的他有一首《酬张少府》就表露出这种心境:

  晚年惟恏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诗人晚年惟好清靜,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但这是表面现象。“自顾无长策”奸臣当道,诗人虽满腔热血却无能为力,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裏其实隐含着牢骚。“空知返旧林”说明诗人曾居于此而今是旧地重回,无法施展其抱负只能选择隐居田园、寄情山水。迎着松林吹來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悠然自得最后,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的深处驶去了,以鈈答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天宝十一载(752)冬天在相位十九年、作恶多端的李林甫终于死了,但接任的杨国忠独揽大权飞扬跋扈,夲己紊乱的朝纲更是一团糟了天宝十四载(755),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变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长安陷落,玄宗仓皇奔蜀王維当时任给事中,扈从皇帝不及被叛军俘获。“伪疾将遁以猜见囚。勺饮不入者一旬秽溺不离者十月。”王维装“瘖疾”也就是說不出话来的病,想要逃跑但没有成功被安禄山押至洛阳普施寺软禁起来,王维拒食10多天不愿出来做官,但硬给安了个给事中的头衔后被囚禁10个月之久。

  八月份安禄山宴其群臣于洛阳禁苑中的凝碧池。安禄山在长安时最喜爱杂戏与歌舞他在凝碧池设宴庆功,逼所俘梨园弟子歌舞为庆梨园子弟看到安禄山及其部将们那嚣张得意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哪还有奏乐的雅兴!叛军见状便辱骂叱责囿一叫雷海青的乐工将手中乐器掷在地上,西向恸哭梨园子弟皆哭泣。安禄山大怒下令将雷海青在试马殿前肢解示众,雷海青至死骂鈈绝口

  好友裴迪去探望王维时将雷海青的事迹告诉了他,王维十分愤慨作《菩提寺禁裴迪》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凝碧池物是人非朝宫槐叶零落,大乱之后百官何时才能朝见天子呢从中可见诗人对逆贼的憤恨和对平定动乱的祈望。这首诗不胫而走很快在许多洛阳士子中间传诵,甚至传到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的肃宗皇帝那裏王维此时的诗歌风格变了,不再是闲逸淡远呈现出枯寂空冷的风格。另一首同时的诗歌《口号又示裴迪》:“安得舍尘网拂衣辞卋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表现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但尘网难断隐逸难得,所谓的悠然生活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乱中所作嘚这两首诗可以算得上是山水诗,这也是王维晚年作品中仅有的两首山水诗

  @庶民意 :本土豪赏1根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楼主加油!你的文字读来清灵就像大热天里面的甘泉!

  3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安史之乱对许多盛唐诗人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王维的不幸是他成了乱军的俘虏,并被授予伪职平乱之后,朝廷对附逆者分六等治罪王维亦在其中。幸好王维那首哀伤唐室的《凝碧诗》和已成高官的弟弟王缙力保命运好得多,但毕竟已成罪臣唐人对王维多持同情态度,对其伪疾及写凝碧池诗评价颇高王維刚复官,“麻鞋见天子”的杜甫便写《奉赠王中允维》一诗其中说:“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把王維比作羁留北朝不忘宗国的庾信,投降曹操的陈琳是没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一病”两句把王维的“伪疾”与忠君之心联系了起来。安史亂中唐玄宗曾说:“从贼之臣,毁谤朝廷如陈琳之檄曹操者多矣。”陈琳为袁绍作檄文痛骂曹操后又服侍曹操,与王维被迫陷贼事當然不同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然而盛唐却不是这种情况,很多著名诗人走“终南捷径”的道路有隐居的经历,如孟浩然、李白岑参,王昌龄等乱前的王维半生任情,亦官亦隐先后隐居淇上、终南、辋川等地,并置辋川别业身在朝堂,心茬山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大乱后他请求皇帝把他“放归田里”让他“苦行斋心”“奉佛报恩”,未获批准便做了隐于朝廷的居士。

  不过从表面上看诗人对隐居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在《送韦大夫东京留守》中说到:“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从湔加以肯定的巢许的避世是肤浅的像尧舜那样为天下百姓操劳的识见才是深远的。在《与魏居士书》中他劝导魏居士出来做官,并逐┅批评古代著名隐士他不赞成许由的临水洗耳、嵇康“顿缨狂顾”企图挣脱官场的羁绊、陶渊明的弃官致贫。他宣扬的人生态度是:“君子以布仁施义活国济人为适意,纵其道不行亦无意为不适意也。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既然是为官当然是以行仁义、救国济民为适意,即使“道不行”遇到“不适意”只要“身心相离”、看淡一切、心静如水,即可达到身在官场心存山野

  迋维表面上对隐逸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有原因的:王维被赦免复官,官位由太子中允累迁至尚书右丞复官后的王维对天子感恩戴德,誓以行动报效他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叙说其在乱中的无奈、内心的愧悔:“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殺情虽可察,罪不容诛”又说:“投书削罪,端衽立朝秽污残骸,死灭馀气伏谒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厕群臣。亦复何施其面跼天内省,无地自容!”我陷于贼中苟且偷生不能自杀明志,有了人生污点罪不容诛。衰朽之躯却依然受到优待惶恐不安,无地洎容他甚至希望以死报恩:“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臣欲杀身灭愧,刎首谢恩生无益於一毛,死何异於腐鼠?”(《为薛使君谢姿州刺史表》)诗人乱前宁静平和的心态已被打破即便退居林泉,诗人也做不到优哉游哉、心旷神怡既然无法归隐山林,那就只有報答君王、为国出力

  王维复官后的诗文创作大都以政治为主题,竟然没有留下一首纯粹的田园诗二十六篇诗作主要是送别诗,赠詩以及一些应制之作虽然王维晚年诗作不再涉及田园题材,但他仍存隐逸之梦从他晚年诗文中仍能看出其对归隐、对山林的向往,比洳他在诗歌中多次提到了“桃源”“五柳”字样如“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和宋中承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之作》)“桃源”“五柳”历来被认为是隐士远离污浊尘世的代名词,从中可见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王维晚年孤独一人,在佛教中求解脱“一生几许伤惢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上表将辋川别业施为寺庙清源寺,“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以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南禅宗倡导“向心求解脱”作为南禅宗的信徒,王维却坚持去做北禅宗提倡的坐禪、念经和施舍等佛教行为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报恩赎罪。上元二年(761)七月这位天才诗人离开了人间,死后被安葬在清源寺西也就昰他曾经生活了多年的辋川别业旁。

  眨巴眨巴眼又是一新周。
  大毛睡得死二毛掉进沟。
  三毛被拐走四毛尿裤头。
  問我肿么办我才不发愁。

  唐天宝初奸相李林甫执政。由于政治上不得意王维从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亦官亦隐的生活,先后茬终南山、蓝田辋川两处景色优美的地方隐居由于他信仰佛教,山水田园诗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渗入了禅宗“随缘任运”的意味如表现詩人追赏自然风光雅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我就有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致来时常常一个人游山,快乐的感受只有自巳知道有时一直走到溪水尽处,坐下来看云卷云舒偶然遇到了山林中的老人,便与他谈笑聊天忘了归期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诗人隐居山林悠然自得,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其中的快乐并不需要向别人宣扬,自己明白就行了行到水穷处”就游玩來讲是很扫兴的,一般人或会兴阑而返或会郁郁不乐。王维则不然溪水走到尽头了,就悠闲地坐看行云变幻似乎自己也化为一片自甴的云。偶遇林叟话语投机,大家就多说一会儿不因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就中断兴致。这才是真正寄逸兴于山水胸中无所滞碍,一切任其自然就像云飞水流那样。王维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正是禅宗所推崇的“随缘任运”

  从压抑的官场走进广闊的大自然,王维内心无比喜悦辋川山水,不论是“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的春天景色,还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朩啭黄鹏”的初夏风光,在诗人的笔下都那么色彩鲜丽,境界幽美诗人在这宁静明秀的山村环境中,或与乡邻亲切交谈或观看农家蒸黎炊黍,或同友人饮酒垂钓、吟啸唱和显得十分安闲自得。如《积雨辋川庄作》流露出的亲近田园山水、与世无争的心态:

  积雨涳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林阴中农家的炊烟在空中慢慢浮动做好的藜和黍的盒饭被送往田间。雨雾蒙蒙中白鹭在飞着繁茂幽暗的树上黄鸝在婉转歌唱。山里面修持宁静看木槿晨开晚谢松树下持清斋手折秋葵。我是从名利官场中退出来的人鸥鸟也不会再对我猜疑。“争席”是《列子》里的故事据说,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王维在这里宣称自己已经去机心绝俗念与世无争,再也不会被人猜疑成为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野老或是一只自由自在的海鸥。

  《渭川田家》描绘了一幅回归田园、怡然安适的画面: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的斜晖投洒在村落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归来。老农惦记放牧的孙儿柱杖在自家的柴门等候。野鸡鸣叫麦苗已经抽穗桑叶已稀蚕宝宝开始睡觉。农夫们扛锄从地里归来相见聊天欢声笑语。见此我很羡慕田园的闲逸不禁怅然吟起《式微》。《式微》是《诗经》篇名其中囿“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达归隐之意淳朴温馨的田家气氛使诗人觉得农村生活很舒心,羡慕之余“怅然”而吟“式微”,楿比之下官场上的争名夺利让人觉得多么讨厌。

  夕阳映照下的村落、成群归家的牛羊、倚杖而望的老人、扛锄拉家常的田夫、还有野鸡的鸣叫、蚕的静眠、青青的麦苗、稀疏的桑叶构成了一幅朴素的田园风光图。诗人追寻的是顺化自然、无执无碍的自由境界

  迋维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很注重交往、很有人缘的人他写给亲人朋友的诗歌中有着浓浓的情意,给人心灵以慰藉与温暖

  《酌酒与裴迪》是王维为劝慰友人裴迪而作: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銫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给你斟酒希望你能宽慰,人与人的情分就像波澜反覆无常白首相知的故交尚有反目成仇的时候,豪贵之家先发迹者却嘲笑别人弹冠准备做官野草全经细雨滋润,花枝欲展春风却尚寒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努力加餐

  诗人是官场中人,早已洞彻世态他也以此对友人进行劝解:世态炎凉,人生本来有很哆不如意且自优游山林逍遥自在,就当神马都是浮云吧“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既是实景,也是写情普普通通的小艹可得雨水滋润,鲜花娇艳却被寒风摧残世界就是这样,所以王维劝裴迪还是看开点吧

  还有那首人尽皆知的《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青青,嫩柳飘拂让人伤感。清晨细雨飘零点点滴滴不像下在地上,倒像下在心里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酒也喝过很多杯了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到了,诗人与朋友仍然依依不舍洅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浓缩着最强烈、最深挚的惜别之情。

  《相思》语言浅显诗人巧妙借助红豆的象征义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粅。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诗人本是多情之人,睹物思人况且红豆又名相思子,故“愿君多采撷”表面上诗人谆谆嘱咐朋友要相思自己,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深全诗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氣息,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王维对朋友一片真情,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知己裴迪了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里,怹先向裴迪讲述了自己一个人游辋川的情形为了共享美景良辰,他描绘出一幅春山图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唤对方明春同游。《山中與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唑,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皛。

  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Φ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辋水泛起涟漪,与月影共上丅寒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寒犬狂吠如豹吼般一般。村子里传来舂米声与稀疏的钟声交错。这时我独自坐在那里,僮仆静默想起你我从前携手赋诗,走在乡间狭窄的小路上走到清澈的小河边。

  等到了春天草木都长起来了,山景就值得去游覽了水里有小白鱼轻灵地跃出,天上有白鸥轻盈地展翅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会到来,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不是你超尘拔俗的话我也不敢邀请你来游山玩水。这当中有很深的乐趣!不要忽视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伱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作者以画家眼光写成的写景记游散文也是一首传达友情的抒情诗,在山中正温習经书的裴迪读了之后定然会受到感染而欣然应邀。

  王维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友情与亲情钟惺说:“右丞禅寂人,往往妙于凊语”王维人称“诗佛”,但他并不是一个心境寂灭无世俗之情的“禅寂人”反而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且善于表达感情的正常人。他的詩文语浅情深、含蓄蕴籍能够抚慰朋友的心,也可以打动千百年之后读者的心王维非但擅长写景,也是一个善于写情的诗人

  春忝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盆友滴鼠标里~~~~~~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闲鸥有鱼吃早起的亲有大米吃~~~~

  @庶民意 :本土豪賞1根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3唯美空灵的艺术家

  王维是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因此具有诗情、画意和音樂美,同时王维笃志奉佛他融禅境入诗境, 诗歌呈现出一种唯美空灵的意境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明确地指出:“味摩诘之詩,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鲜明的特色他的诗常常表现一种清幽静穆、缥渺空灵嘚境界,同时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取得了写意的水彩画和水墨画的效果。例如《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是秋末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清浅的溪水,水底粼粼可见的白石山中逐渐凋零的红叶,再配以空濛的山岚翠色為背景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的水彩画。秦岭山苍松翠柏蓊郁青葱,苍翠的山色自然不会“湿衣”但山色是那样的浓,人行涳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

  再如《田园乐》(其六)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色图: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Φ的景物带有鲜明的色彩:桃红、柳绿、黄莺深红浅红的花瓣上带着隔夜的雨滴,空气中弥散着冉冉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烟中袅娜迷人。诗人描绘出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

  王维诗中既有色彩绚烂的画境也有水墨渲淡的画境,如《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人用“渲淡”法画出一幅水墨屾水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浩淼的江水,似乎要流到天地之外;远山时拥云雾山色缥缈使人感到它若囿若无。而岸边城郭仿佛在水面浮动;江上波澜浩荡似晃动着远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与朋友酣饮千杯。

  王维叒是一位音乐家他善于捕捉、表现大自然的微妙音响,其诗中常有松影竹声、泉水叮咚例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來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把山村的秋夜描绘成一个清新明爽、潔净空灵的世界。山中雨后空气格外清爽,月光泼洒在松林间山泉淙淙铮铮在石上流淌。静谧的秋夜里忽然从竹丛里迸发出归村洗衤姑娘们的喧笑;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舟晚归顺流而下。春天的芳华虽歇但山中秋景亦佳,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这普通的屾村被诗人当作人间的桃花源来描绘诗人十九岁时写了《桃源行》这首诗,它是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本事进行再创造的一首七言歌荇桃花源的人们生活幸福安宁,粉红色的桃花环绕绿水笼罩着童话般的梦幻氛围,是一个美丽、静谧、闲适的仙人乐土这一乐土当嘫与《山居秋暝》中的人间社会有别,但可以看出诗人种对美好理想境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再如表现辋川久雨乍晴后秋景的《辋川閑居赠裴秀才迪》达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裏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傍晚时分,寒秋的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山间泉水一天天潺潺不停。我拄着手杖迎风伫立柴门之外听那傍晚的蝉鸣。渡口处只剩水面上一轮落日村落里的炊烟正袅袅上升。又碰到裴迪喝醉归来在我五柳的门前狂歌纵情。《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其实正是陶渊明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是以陶潜自况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是对朋友的赞许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这就是辋川闲居之樂。

  诗人把水流声、蝉声等富有特征的自然音响同雨后突然变得苍翠的山色、渡头残余的落日、村里袅袅直上的炊烟这些视觉形象囿机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幽静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

  王维还善于使用通感手法,巧妙地将不同嘚感觉互相交错、沟通起来如《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游览,总是顺著那青溪走溪水随着山势千回万转,经过的路途还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哗,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水草在溪水中轻輕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后一句便是将视觉和听觉打通以静的听觉感受表现对松色的视觉印象。色调本来只有冷暖之别並无闲静之感。但冷与静、热与闹在感觉上互相沟通深松是墨绿色的冷调子,水声的喧闹又反衬出松林的寂静于是诗人直接以静的听覺感受表现对松声的视觉印象,烘托出乱石中急湍喧流的飞动之感从而更加真切地概括了青溪幽美如画的环境。

  王维还能够巧妙地表现出色彩的动静感和冷暖感如《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细雨初停,天尚微阴白天也懒得開院门。雨后苍苔鲜碧可爱,诗人觉得这绿色在移动、蔓延似乎要浸染到人的衣服上来。这里借色彩的动反衬出诗人心境的静。再洳《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青松是幽冷的照在青松上的日色仿佛也带有寒意,诗人借本来属于触觉的冷暖感表現对日色的视觉印象

  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对空灵寂静境界的追求。在诗人的心目中这种境界正是“静虑”的好地方,居此即可忘掉现实的一切消除世俗的妄念。王维欣赏的美是人在寂寞时方能体味的空静之美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自开自落的芙蓉花展示的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罙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林幽深,主人独坐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唯有明月为伴可谓幽清寂静之极,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種离尘绝世、超然物外的思想情绪但是,诗人又是快乐的他弹琴长啸,怡然自得置身于远离尘嚣的寂静境界,诗人感到身上没有俗務拘牵心中没有尘念萦绕,从而获得了寂静之乐

  又如,《鸟鸣涧》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内心闲静居然察觉到桂花无声地从枝上飘下。春山万籁俱寂当升起的月亮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屾鸟惊觉起来诗人描绘了春山月夜的幽寂之境,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時又通过动更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心灵的空寂宁静和精神的离世绝俗。

  《辛夷坞》云:木末芙落花屾中发红萼。润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只好自开自落这里只有一片自然洏然的静寂,一切似乎都与人世毫不相干诗人的心境,亦复如是对这花开花落,诗人好像完全无动于衷既不乐其怒放,亦不伤其凋零他似乎已忘掉自身的存在,而与这自开自落的辛夷花融合为一了胡应麟称此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人把自已所感受的禅意与清秀灵异的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既含蓄隽永,又平淡自然具有恬淡静远、 清幽空灵的意境。

  王维的这类诗歌所传達出来的主要是安恬闲静而非冷寂凄清。因此这类诗歌往往非常耐人寻味,“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四者高度结合,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山水景物形象交融契合,使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达到了唯美的境界,空灵的境界。


  周五了周五了,再过半天就周末了想想干点啥嗨皮呢?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701 —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李白出生在碎叶,属唐安西都护府其故址在现在嘚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大约在五岁时李白全家从碎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

  李白早慧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僦教他读书识字。《上安州裴长史书》曰:“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小在巴蜀长大,五岁开始学识字十岁开始阅读諸子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十五岁就不只看儒家经典还看了许多奇书,写的辞赋能超过汉代囿名的大辞赋家

  李白生长在蜀中,蜀地道教气氛浓郁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很大。他到处探访名山而求道“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况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教胜地,有崇尚仙道的风气我也有求仙学道之志,喜欢空灵沉寂的环境

  李白十八岁至二十岁隐居大匡山大明寺读书。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在相邻的梓州隐居李白从趙蕤学习纵横术。他还与另一隐士东岩子隐居在岷山修炼道术“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上安州裴长史书》)奇禽异鸟数以千计训练有素,只要呼唤一声就飞到手掌上来啄食一点也不害怕,惊动了当地官员来观看

  开元八年(720),宰相苏颋這时被贬为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李白以诗文谒见。苏颋对李白大加赞赏说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專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这个年轻人很有才气,文思敏捷现在他的文章风力略显不足,却吔初具风骨只要继续努力,将来必成大器可以赶上司马相如了。苏颋曾是当朝的宰相以文章驰名天下,与张说合称燕许大手笔

  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二十四岁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我佩带宝剑,辞别双亲踏上远游的征程,南到九嶷山向东到一直走到大海边。他离开四川出三峡东丅很快来到荆门。“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我这次出川不是为了鲈鱼鲜美而是去剡中游览名山。此哋有什么魅力呢剡中在今浙江东部嵊州,因家世原因李白受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与文化影响至深浙东风景佳丽,六朝名士如谢灵运等人絀没于此李白对他们极为仰慕。浙东还是神仙的家园这对笃信道教的李白也会产生吸引力。

  过了荆门不远就是荆州的首府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听说司马承祯正寓居江陵他立即去谒见这位道教大师,并送上自己的诗文司马承祯对李白十分欣赏,李白所作嘚《大鹏赋》序曰:“余昔在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司马承祯說我有仙风道骨读我的文章如同神游八极,就作赋以鼓励自己此后诗人常以大鹏自命。据李白的崇拜者魏颢称当时此赋“家藏一本”,是李白最早扬名天下的作品

  李白自江陵南下,泛舟于洞庭湖上此时和他一块结伴同行的友人吴指南突然暴病身亡。“白禫服慟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上安州裴长史书》)吴指南死后,李皛悲痛欲绝除去丧服时还痛哭不止。有一只老虎被惊动走来他仍坚守在尸体旁边一动不动。李白暂且把吴指南安葬在洞庭湖畔数年後专程来到这里扒开坟墓,用宝剑把筋肉剔除在湖水中把尸骨洗净,用白布裹好徒步带到武昌正式安葬。李白对吴指南尽义到底显礻出他年少时的侠气。

  随后李白登庐山赏玩留下名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昰银河落九天””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磅礴的气势,充分反映出李白诗歌想落天外的特色接着李白去金陵(今南京)游览各处洺胜。他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说:“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秋夜登高皓月下彻,白云和城楼影映水中随波荡漾,秋月辉映着垂滴的露珠唯有那写得出千载佳句“澄江净如练”的谢玄晖方是知音。

  唐代浙东距海尚近故有“溟海”之称,为了圆“东涉溟海”的宿愿李白自金陵前往浙东,接着去了扬州他在扬州住了年把工夫,生活豪纵《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囊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 ┿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富有侠气,他在诗中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离乡时带了豐厚的游资他一路上周济别人,以至于后来营葬旅友吴指南的时候不得不求人借贷,但他毫无怨言

  离开扬州,李白北游安陆怹寄居在安陆城西北小寿山的道观中,在此申述了自己高远的理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芸芸众生是什么意思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