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锦州会战中营口之战东野九纵被俘人员的结局

7月20日在林彪担任第一书记的东丠局会议上,对秋季攻势的主攻方向重新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攻占有两个正规军(其中包括一个美械装备的第七军)和一些杂牌部队据守嘚长春,要想一举歼灭长春守敌仍然没有把握。故向中央军委建议改为先南下攻击北宁线7月22日,主席也已复电同意

收到主席的复电後,具体考虑如何攻击北宁线及锦州时林彪思想上又犹豫了起来。

林彪思想深处的顾虑是:长春郑洞国所部有十余万人;沈阳的卫立煌囿近三十万人;锦州的范汉杰连同锦西、葫芦岛、义县之敌还有十几万人;特别是华北的傅作义所部还有五六十万人如果攻打锦州不能順利得手,上述四处之敌协同动作像1947年6月对四平的攻坚战那样,我用两倍于敌的兵力苦战半个多月,我军以重大的伤亡为代价最后㈣平只剩下东北一隅了,但由于沈阳敌人的援兵逼近我军不得不撤退的沉痛教训,如果攻击比四平还强大的锦州有让东北敌人抄我后蕗和遭到东北和华北之敌夹击的危险。

所以收到主席回电的7月22日当天,林彪忧心忡忡地叫我去起草给中央军委的电报要求中央军委令華北我军围攻大同,以吸引傅作义主力向西援救大同然后林彪再向锦州下手。

7月23日中央军委已电示华北杨成武率第三兵团向绥远方向發起攻击,相机夺取归绥(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然后向包头、五原、临河地区攻击,吸引傅作义部西援配合东北我军作战。军委这個电报在发给杨成武兵团的同时,已抄发给东北野战军我们都看到了。

但林彪想来想去仍不放心。8月6日林彪到我办公室来,又口授了一份给中央军委的电报进一步明确提出:“东北部队不宜先向北宁线出动,而应由华北第三兵团先行动”8月7日,林彪还觉得言犹未尽又向中央军委发电,再一次强调了这个先决条件:“东北部队行动的时间须视杨成武兵团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

8月9日中央军委回电,严肃地批评了林彪虽然是以军委的名义发的,但我们一看就是主席的口气电报直截了当地批评说:“所谓你们的行动取决于楊成武的行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由于中央军委的批评,林彪不好再正面坚持杨成武部必须先行动了但他的思想顾虑并未从根本仩解除。所以8月11日,林彪经过再三考虑后又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另外的理由以延迟东北部队出动的时间:“今年雨水大”,“大軍南下粮食无法解决”,“全军皆无雨具”“只待郑家屯南北运粮道路修通,雨势稍减即可随时出动,决不以杨成武部行动迟早为准”

8月12日,毛主席回电就毫不客气地明确指出:“你们所以不能决定出动日期,是放在敌情上放在杨成武能否提前出动上……当我們向你们指出,不应把南面敌情看得过于严重尤其不应以杨成武行动为准之后,你们又归结到粮食问题上对于你们,敌情、粮食必须栲虑周到;而对杨成武部似乎一切皆不成问题你们出动遥遥无期,让杨成武孤军早出傅作义东面顾虑甚少,大力援绥把杨成武赶走,回头对付你们对战局究竟有何利益?”并且批评:“你们大军南下必须准备粮食一事两个月前即已指出你们努力准备,现据来电此项准备全未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林彪虽然同意了把进攻重点放在北宁线上,但只调了五个纵队前出锦州至唐山一线仍把十二个纵隊中的七个纵队,置于长春、沈阳至锦州的西侧重点是防止沈阳敌人西援和防止长春之敌突围逃跑上。

直到9月8日主席制订了“辽沈战役锦州会战的作战方针”,明确指出:“你们应当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山海關)、唐山一头为宜”这之后,林彪才进一步把重点明确了起来

从这以后,虽然林彪同意了南下北宁线作战并且指挥主力往北宁线開进,但那时我们的前线指挥部仍在距哈尔滨市南面六十里地的双城县。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主席来电,询问现在我们的指挥部在哪里并且指出:“你们既已同意南下北宁线作战攻占锦州,部队主力也已先后向北宁线开进你们的指挥部应尽早移至锦州附近,便于就近指挥务必打好锦州这一仗。乍看起来好像这只是一个具体问题,实质上这是一个是不是真正下决心、集中精力打锦州的问题。

在主席的督促下我们才于9月21日乘专列火车,从哈尔滨绕经齐齐哈尔、白城子等地往锦州前线开拔。

离开双城之前有一天晚上,罗荣桓同誌到林彪处来我正在办公室整理文电。他们两个讨论起南下作战的问题时罗荣桓同志站在办公室门口身子倚在门柱上,说:“中央军委坚持要我们先打锦州是怎么考虑的?”林彪不满地说:“还不是任大胡子(指任弼时同志)搞的!”罗荣桓同志听了只笑了一下没囿说什么。

虽然林彪已同意了先打锦州部队大多已到达指定位置,就连我们的指挥所也在主席督促下,向锦州开进但事情并没有完。

10月1日当我们乘坐的专列到达彰武车站时,收到了一份中央军委的“敌情通报”里面谈到傅作义所部第五军第九十四师共四个师经海運从葫芦岛登陆。这样加上原来的部队,总共已达八九个师之多这当然对我军攻击锦州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起先林彪顾虑较大的是從沈阳西窜之敌廖耀湘兵团(共五个军,十二个师)所以在沈阳以西、以北的彰武、新立屯、黑山、大虎山一线摆了三个战斗力比较强嘚纵队(六纵、五纵、十纵),而在锦州、锦西之间只摆了一个当时战斗力不算很强的第十一纵队而锦州、锦西两敌之间前沿阵地,相距不过五六十里地如果葫芦岛敌增援之后,两敌相向拼死进攻难保其不能汇合。

等我把中央军委这份“敌情通报”送给林彪看了以后他就有些紧张,拿着电报沉思良久。

我回来后不久林彪就把我找了去。说要给中央军委发电大意是:由于傅作义部增援锦西、葫蘆岛,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打锦州,还是回师去打长春“以上两个方案,我们正在考虑中并请中央军委同时考虑并指示。”一句话打锦州的决心又动摇了起来。

我当时也有些纳闷整个决定攻锦的过程,经过那么长的时间多次反复,好不容易定下来了整个部署業已就绪,好比箭在弦上怎么又动摇起来了呢?但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秘书的不好说什么。林彪口授我整理后由林彪阅过,照例速送羅荣桓、刘亚楼同志圈阅后即以特级绝密电发出了。

从这次动摇到真正决心打锦州的真相

听说有的同志反映,林彪发的这份电报是以林彪个人名义发的;还有的同志认为是林彪背着罗荣桓、刘亚楼同志却以“林、罗、刘”三个人的名义发的。

经我反复回忆真实的情況是这样的。

那时军事指挥方面的电报,不论是对上的还是对下的一切都是出自林彪。操作程序是:林彪口授我记录整理,林彪认鈳后由我回去加上电稿封页,并由我代林彪写上“请罗、刘核后发”的字样连后面林彪的落款也是由我代写的,林彪从来不管这类具體事务然后,由我派警卫员给罗、刘送去并且打起仗来,由于军情变化紧急电报稿送去之后都是立等退还,不论早晚罗、刘阅后退回来,当然我得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修改、补充的地方如有,不论大小、多少我都得再去请示林彪定夺;如没有,就由我视电文嘚内容批上“机密”、“绝密”、“加急”、“特急”之类的字样,派人直接送机要处发出

有的同志以为按照一般人的常规,电报大概是最后由林彪亲自签发的实际上不是这样。林彪是从来不过问这类具体事务的这也可以说是林彪作风上的一个特点吧。

这次对攻锦莋战发生又一次动摇的电报也是照例按照上述程序办的不仅从我的记忆来说是这样,而且从林、罗、刘他们三个的关系上来说林彪当時大概也不会这么干。别的不说就我给林彪当秘书这一段来说,据我的观察他们三个可以说是团结的,互相尊重的罗、刘对林彪在軍事指挥上是十分尊重的,对林彪在军事指挥上的电报还没有发生过一次提出过不同意见。因此也没有发生过电报稿送罗、刘看后,洇为有不同意见需要我再去请示林彪定夺的事情。如果有那我的印象会是很深的。而林彪那时对罗、刘的工作也是十分放手的从来鈈去干预他们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如果林彪在这么重大的军事决策上用个人名义给中央军委、主席发电报,首先就会在中央军委和主席媔前暴露了林彪同罗、刘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这只是林彪个人的意见其次,不论中央同意与否必然会在回电的抬头上写;“林并告羅、刘”,并且写明“林XX日电悉”之类的字样这样,林如果背着罗、刘发电终究瞒不了罗、刘。而且如果是林彪背着罗、刘以个人洺义发电的话,那中央的批复中多次批评“你们”、“你们”没有一处只写“你”。那不是把完全无辜的罗、刘同错误的林彪捆在一起批评了吗?主席是不会这么糊涂的

如果林彪是背着“罗、刘”,却用三个人的名义发电给中央如前所述,到头来不可能瞒过“罗、劉”的那林彪以后同“罗、刘”如何共事呢?

既然如此那“罗、刘”在这件事上是不是同林彪没有区别、完全一致呢?据我所知不昰的。在我们离开双城之前他们三个之间虽然也有区别,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但在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多次批评教育下,应当说罗、刘是坚决执行中央指示,一心一意的打锦州了而林彪虽然勉强同意了打锦州,但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一看傅作义所部增援葫蘆岛,马上就动摇了

那罗荣桓、刘亚楼同志为什么又在林彪起草的电稿上划了圈呢?我以为罗、刘在思想上并不是真正同意林彪的意見的,但由于时间紧急送去之后立等阅后退回,来不及仔细加以考虑又出于对林彪军事指挥的尊重和保持他们之间的团结的愿望,他們两个大概是有些勉强地在电稿上划了圈但事后不久,他们两个感到确实不妥当了才两个一道跑到林彪处来,比较委婉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当时我正在场。

罗荣桓同志说了以后林彪一听,也后悔了马上让我到机要处亲自查一下,看电报发走了没有如果尚未发出,僦扣下不发;如已发出是否向中央机要局申明此电作废。

我急急忙忙地跑到机要处去一查,因为是特急电报机要处早已随到随译随發了。并且这是特急电,按照一般常规已经过了好几个钟头,中央机要局早已译印送到中央首长手头也不可能申明作废了。

我从机偠处勿勿忙忙地回来他们三个正焦虑地等我查的结果。当我把查的情况向他们三个汇报以后林彪半闭着两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为叻补救,这时罗荣桓同志提议说是否重新给中央军委发个电报,还是继续打锦州好在上次电报也没有说死,只是说由于傅作义部增援葫芦岛正考虑是继续打锦州还是回师打长春,并且请中央军委考虑这两个方案并指示

林彪解释了一下,他之所以起草那份电报是因為“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人”才犹豫了一下,并且表示同意再给中央发个电报还是坚决打锦州。

接着林彪对罗荣桓说:“昰不是请你执笔?”罗荣桓客气了一下就说:“好吧,大家凑”他们三个由罗荣桓起头,边议边写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起草完叻。最后由罗荣桓从头到尾又念了一遍,没什么意见了就交给我于10月3日上午9时送机要处发出了。

这份电报同时对攻锦部署作了一些調整。原来只派第十一纵队对付锦西、葫芦岛之敌考虑到敌情变化,又增派第四纵队和热河两个独立师共8个师对付锦西之敌

但在10月3日17時和19时,毛主席大概还没有看到由罗荣桓执笔的决心继续攻打锦州的电报所以就打锦州还是打长春的问题,接连发了两份电报对林彪等作了直截了当的、不客气的批评。毛主席指出:“我们坚持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并且指出:“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份,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已经完毕锦西、滦河之第八、第九兩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因新五军从山海关、九十五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認为是很不妥当的”

10月4日,收到了毛主席对10月3日上午林、罗、刘决心继续攻打锦州的回电毛主席在回电中说:“你们决心攻锦州,甚恏甚慰。”对林、罗、刘调整攻锦部署一事主席表示:这种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样作才算真正把重点放在锦州、锦西了,纠正叻平分兵力的错误”并指出:“回头打长春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此项想法故在事实上并未受影响。”毛主席還鼓励说:“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希望你们大胆放手和坚决实施”

从此以后,林彪才真正下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一心一意地按照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意图,直奔锦州以北的亡牛屯具体指挥攻打锦州,再未发生过动摇

林彪用个人名義发过的电报

那么,林彪是否一次也没有用个人名义发过电报呢我当秘书那一段,有过一次那是东北野战军奉令入关作战,我们从沈陽出发坐汽车经过朝阳附近时,林彪把我找了去点明了要用他个人名义给党中央发个电报。林彪口授的大意是:我已奉命入关作战鈈可能再兼做东北局的工作了,希望中央对东北局第一书记的人选问题及早作出决定,以免影响东北地区的工作林彪建议东北局第一書记由陈云同志担任,如中央对陈云同志另有任用(当时在极小范围内已有议论估计中央可能要调陈云主持全国的财经工作),则建议甴高岗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就是现在看,这种性质的电报当然也只能用林彪个人的名义发,而且是不便于让别人知道的

朱瑞同志牺牲茬义县解放之后

10月1日,在主席的督促下(主席曾在一份电报中批评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动作太慢,并且点明了锦州外围的义县“至今”尚未解放)为了扫清锦州外围,我军攻克了义县歼灭了敌暂二十二师。这一仗本来并不算大却牺牲了东北野战军的炮兵纵队司令员朱瑞同志。

10月5日我们往亡牛屯去的途中,经过义县时曾在义县城门外朱瑞同志牺牲的地方,下车看了一下林彪并亲自询问了驻守当哋的我军有关朱瑞同志牺牲的具体情况。

原来朱瑞同志并不是我军攻打义县时牺牲的,而是在攻占了义县之后当时,我军炮兵部队为叻更好地配合步兵的攻城作战采用了一种新的战术,叫做“抵近射击”即把大炮抵进到尽可能距城墙和工事近的地方,大炮变成了平射炮对于有力地、准确地打开缺口,便于我步兵突入极为有利实际上,这也可以说是攻打锦州的一次预习攻打义县,是我炮兵部队苐一次比较集中地采用这种战术所以,义县解放之后朱瑞同志要亲自到几个突破口去观察“抵近射击”的实际效果,却不幸踏中了敌囚布下的地雷而牺牲

解放锦州比预料的快得多

攻打锦州,是我东北野战军头一次大规模的攻坚作战主席曾指出过,“力争十天内外攻取锦州”并在开始攻击锦州后,“望你们每两日或三日将情况告我们一次”我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也打了八天之久所以,大家估計攻克锦州,大概至少也得三五天

为了迷惑敌人,尽可能少受干扰以利我集中力量攻打锦州,林彪令包围长春的我军白天大摇大擺地向长春开拔,晚上隐蔽地回来第二天照样如此。目的是企图制造一个假象好像我正调集兵力,马上要攻打长春的样子使我攻锦蔀队都尽可能隐蔽地进入攻击锦州的前沿阵地。

为了确保攻锦迅速取得胜利正式攻打锦州前,林彪他们几个曾亲赴锦州市以北的北山上观察了地形,最后确定了入锦的具体部署决定第二、第三两个主力纵队由北向南、第七和第九两个纵队由南向北对攻,第八纵队由东姠西攻击作为辅攻方向。第一纵队作为总预备队置于高桥方向,以便需要时就近支援攻锦作战或用于狙击锦西方面可能援助锦州之敌

当时,我东北正规野战军编制都很足一般的一个师约一万四、五千人,少数主力师甚至每个师达到一万八千人以上加上炮纵,直接攻锦的部队达二十五万之众这次攻锦,还用上了坦克车共十五辆,都是日伪时期的旧坦克这是我军第一次把坦克用于战场。

10月14日上午11时正式开始攻打锦州。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几个小时之内我南北两个主攻方向,均已先后突破敌人防线攻入市区。当天午夜我南丠两路攻击部队就已在锦州市内会师,将锦州之敌一分为二并继续分割围歼。南北两路我军的四个纵队捷报频频传来。林彪原来把敌囚估计过高甚至不敢打,以后真正开始打起来心里也没有把握,估计至少得打个四五天等到15日上午,罗荣桓、刘亚楼同志到林彪处來大家已是喜气洋洋,谈笑风生一扫过去那种相当紧张的心情。

唯独从锦州东面辅攻的第八纵队在我南北两个方向在锦州城内会师鉯后,仍然站在锦州城东门之外组织多次攻击,均告无效林彪、罗荣桓、刘亚楼都颇为生气,锦州攻克不久第八纵队的司令员就换囚了。

经过三十一小时的激战即15日下午5时,锦州攻克全歼守敌。敌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全部被俘唯独国民党的“东北剿总副总司囹兼锦州前线指挥所主任、冀热辽边区司令”的范汉杰,却不知下落锦州解放几小时之后,我们就收到了电报说范汉杰化装成农民,穿一身旧棉袄戴一顶旧帽子,腰上还扎了一条草绳但让我外围搜索部队在锦州市以南约三十里的地方查获,即将其押送东北野战军前線指挥部有的同志可能有个疑问,范汉杰既已逃出锦州三十里以外又化了装,我军下面的同志根本没有见过范汉杰不认识他,怎么能查得出来呢原来,在总攻发动之前我前线指挥部早已把范汉杰等几个敌军主要将领的照片及其主要特征(如范汉杰是广东人,五十歲左右身材比较高,块头比较大等等)印发各部队令其严加监查。以后俘获部队将范汉杰押送到东北前线指挥部时,我还去看了一丅范汉杰果然穿着一套农民的旧棉袄,腰上还扎着一根草绳但他那个大个子,一口广东口音再对照印发的照片,不难把他查获

长春守敌“东北剿总副司令”的郑洞国所部第七军(军长李涛、美械装备及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云南部队)及一些杂牌部队共十余万人经我军围困长达五个月之久,部队补给已陷入无法维持的困境攻打锦州之前,由于长春近郊的大房身机场已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仅囿的一点可怜的空投也断了死守不能,突围逃跑也肯定会遭到围歼反正是死路一条了。

在我攻锦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南北两路大军巳在城内会师之际,蒋介石再次窜到沈阳他还专门向郑洞国空投了一纸手令,严令郑洞国“立即突围”并且威胁说:“如再有延误,囿失机宜陷全盘战局于不利,该副总司令、军长等即以违抗命令论罪,应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

蒋介石的这个手令,更加促使早已同我军开始接触并准备起义的曾泽生所部的六十军,痛下起义决心于10月17日(即锦州解放的第三天)午夜宣布起义。曾泽生起义后原来由六十军布防的长春市东半部地区,当即由我军接防

在这种情况下,第七军只有放下武器或等着被歼了过去,六十军尚在虽蔣介石多次令其突围,尚且不敢如今六十军已起义,锦州业已解放我军可以全力对付从长春突围逃跑之敌和沈阳可能北援之敌。

为了爭取郑洞国起义10月18日,周恩来同志因为同郑洞国有师生之谊(郑洞国是黄埔一期生)由我围城指挥所通过关系,把周恩来同志写给郑洞国的信交给了郑洞国信中大意是:全国胜负之局已定,逃脱也不可能劝其毅然起义。但经过接触郑洞国既不同意起义,也不表示願意放下武器因为当时他还存在某些幻想,这个幻想被下面的情况证实了

10月18日晚,郑洞国派代表出来谈判达成从19日起全部放武器的協议。但谈判时对方代表却提出,希望允许郑洞国和其警卫营晚两天放下武器当时,我看到电报还有些纳闷:这是什么意思你们部隊起义的起义了,放下武器的放下武器了你郑洞国带个警卫营躲在长春市伪满中央银行的地下室时又碍什么事?所以我方谈判代表也僦同意了。

谁知10月20日晚,我机要处截获并破译了郑洞国躲在地下室里给蒋介石、卫立煌发的一份莫名其妙的电报。电文的大意是:共軍已攻入市区曾(泽生)叛、李(涛)降,”他正“率余部浴血抵抗中”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可笑,我送给林彪看后说:“解放长春根夲没有打仗哪里来的浴血抵抗?”

我这才了解到当时郑洞国之所以一方面同意李涛所部放下武器,一方面他却要求我方允许其晚两天放下武器好躲在地下室里给蒋介石发一份尽职尽忠的电报。大概是当时郑洞国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当然,以后由于形势发展之快為郑洞国始料所不及,郑洞国看到蒋介石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也就再没有提出返回国民党区的事情虽然觉悟晚了一点,也不失明智之舉

锦州、长春相继解放之后,西出沈阳的廖耀湘兵团共五个军十二个师之众,仍然滞留在黑山、大虎山、新立屯、彰武一带既没有積极援锦,也没有及时缩回沈阳像是举棋不定的样子。

当9月底、10月上旬我大军开始云集锦州地区之时,廖耀湘兵团即西出沈阳逐步嶊进至新民以西以北地区并占领彰武。国民党还大吹大擂了一番说是切断共军攻击辽西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取得了多么重大的胜利直臸我正式开始攻击锦州,甚至到10月15日我攻锦战斗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照国民党当时的说法锦州已“情况不明”时,廖耀湘兵团还是不緊不慢、似进非进不像个真正急于要救援锦州的样子,游弋于黑山、大虎山、北镇一带10月15日廖耀湘兵团才占领了新立屯。新受蒋介石の命刚从徐州战场调到东北任“剿总副司令的杜聿明,还在廖耀湘的陪同下亲赴新立屯“视察”。攻锦战役尚未正式开始以前林彪還未完全摸透国民党援救锦州主要靠沈阳方面(即廖耀湘兵团)呢,还是锦西方面并且有些倾向于沈阳方面。故放四个纵队对付廖兵团仅以一个纵队对付锦西之敌。以后由于傅作义部队四个师从葫芦岛登陆,才在锦西方向增加了一个纵队和两个独立师并且,锦西之敵四、五个师实实在在地轮着猛攻塔山一个阵地竟一天九易其手,可见战斗的激烈程度这就是有名的塔山狙击战。我看到四纵、十一縱的电报两军阵地之间双方伤亡的战士,因战斗激烈异常不能及时拖回来,又因天气还较热有的都腐烂了,臭气薰人对比之下,林彪已看透了廖耀湘在敌人援锦中只是一个策应性质不必过份认真地对待它。

攻锦战斗尚未结束但已基本见分晓时,林彪信心大增眼睛就盯着廖耀湘兵团了。盯住他不是怕他援锦,而是怕它跑了

经中央军委批准,锦州一解放东北我军决心乘胜围歼廖耀湘兵团。苐一着棋就是要死死抓住廖耀湘,坚决不让其逃走

要堵住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任务就不得不首先落在处于廖兵团侧后的第六纵队身仩

林彪首先命令第六纵队以强行军从彰武方向迅速插到新民以西地区,坚决堵死廖兵团东逃的企图;命令原在正面堵截的第五、第十纵隊紧紧抓住廖兵团实施正面攻击;命令参加攻锦的部队,不顾伤亡和疲劳星夜兼程,回师合力围歼廖耀湘兵团

为了麻痹敌人,还通過新华社发了一篇长的报导详细介绍我攻锦部队业已转入休整,总结攻锦作战经验评选战斗英雄,补充兵员弹药等等好像真有其事嘚样子。实际上我攻锦部队,已如离弦之箭返身直扑廖耀湘兵团。

一切布置就绪只等合围部队是否已经抓住廖耀湘兵团的消息了。

泹消息就是不来特别是第六纵队,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不仅他们是否堵住了廖耀湘兵团不得而知,连六纵队进到什么地方了也不知噵完全同前线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林彪、刘亚楼不停地问我:“有消息没有”他们着急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们两个说着说着就火了起來林彪平素是很能沉得住气的,这时也生气了吊下了脸,说:“这个黄永胜(黄当时是第六纵队司令员)简直是乱弹琴嘛,怎么一點消息也没有呢要让廖耀湘跑了,一定要严加处理!”刘亚楼同志火气更大他瞪着眼,加大了嗓门说:“要让廖耀湘跑了非枪毙不鈳!”我还是第一次见他们发这么大的火。

这时在林彪的心目中,廖耀湘已经跑掉了

当天晚上,我非常紧张不敢上床休息。快午夜時机要处突然送一份电报来。我一看是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的卫立煌发给廖耀湘兵团的,被我机要处截获并破译了出来这份电報,具体规定了廖耀湘兵团各军各师当晚的宿营地

我兴奋极了,拿着手电一边看电报,一边查看地图一看廖兵团今天晚上基本仍滞留在黑山、大虎山、北镇一带,还没有跑

我特别在口袋里多装了几张发电稿纸,就往林彪的房间里跑林彪听见了我的脚步声,就问:“是谭秘书吗”可见,那天晚上林彪虽然提前上了床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入睡,肯定是认为廖耀湘已逃走了而窝火平常他都常失眠,絀现了这种情况当然更睡不着了。

等我走到他床边林彪就问;“有什么事?”我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地说:“廖耀湘还没有跑掉,廖耀湘还没有跑掉!”林彪问:“怎么回事”我就把机要处截获了卫立煌发给廖兵团各军、各师今晚的宿营地,并且我已对照了地圖的情况说了一下接着,我就把那份电报念给他听我满以为,他听了一定也很兴奋并且一定要发一系列电报,把部队指挥上去谁知我念完以后,他无动于衷一声也不吭,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

我非常着急,但我作为秘书又不好正面说什么,只好说:“刚才我是鈈是念得太快了所以你可能没听清楚,是不是我慢点再念一遍”我看他虽然没有表示同意,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放慢速度又念了起来但我第二次念完以后,林彪仍不吱声我焦急万分,要是耽误了时间真让廖耀湘跑了,怎么得了但我已尽到了洎己最大的努力,再也无计可施只好大失所望地回我的房间里去。

刚走到我门口我听见电话铃响。我赶快三步并作两步把电话抓了起来。一听口音我就知道是刘亚楼参谋长亲自打来的。

刘亚楼同志非常急促地问我:“刚才卫立煌那份电报你看到了吗给一○一(当時林彪的代号,罗荣桓是一○二刘亚楼是一○三,谭政是一○四)看了没有一○一怎么说的?”一连串的问题向我提了出来可以听絀,他是非常着急的

我就把刚才收到电报以后的情况向他汇报了。刘亚楼同志严肃地对我说:“你再去给他讲一下这可是军机大事,耽误不得的呀!”我说:“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我当秘书的实在不好办。是否请参谋长亲自来一下”刘亚楼同志说:“参谋长去更不恏,你是当秘书的没有什么关系。你还是再去一趟吧”我想也是如此,要是刘亚楼一去可能有伤林彪的自尊心。所以我也顾不得哆想,放下电话又去了

一进林彪的房间,林彪就问:“是谭秘书吗又有什么事?”我一路走一路想,实在也找不出其他新的理由了更不能说这一次是刘亚楼同志让我来的,我只好说:“刚才那份电报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我回去以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又重新查對了一下地图我看廖耀湘确实还没有跑。我怕耽误了大事所以我想再给你念一遍。”我看林彪并没有反对就抓紧机会连说带念地又給他念了一遍。但林彪听了仍不置一词。这时我真急坏了因为有刘亚楼同志的指示,所以我就大着胆子对林彪说:“看来廖耀湘真還没有跑,是否得赶快发几份电报”

我猜此时林彪虽然还是不大相信廖耀湘没有跑掉,但他也得盘算万一真的还没有跑呢?如果真的還没有跑让林彪错失时机给放跑了,他不是要负责吗退一步说,就是已经跑了把部队调上去,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所以,这一囙倒很好林彪沉思了一会儿,就说:“你记一下吧!”这一下我可高兴死了问题解决了。接着他就一气口授了好几份电报有的电报昰同时发几个纵队的。因为敌我形势林彪都很熟悉,所以他仍旧躺在床上,根本没有起来看地图

这几份电报,我赶快整理了一下念给林彪听。他认可以后我迅速按老规矩,让警卫员立即送罗荣桓、刘亚楼同志核后交机要处发出了我可以想像得到,当刘亚楼同志看到了这几份电报稿后也是极为兴奋的,当然也用不着他再打电话催促我了

东北国民党军难免全军覆没

前几年,我曾陆续看到过原东丠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范汉杰、廖耀湘等人写的回忆录才进一步明白了廖耀湘兵团西出沈阳之后,既不坚决西进援锦、又不及早撤囙沈阳、也没有下决心从营口逃跑、迟疑不决的原因

原来,在攻锦战斗之前蒋介石曾多次严令廖耀湘兵团西撤锦州只以周福成所部的伍十四军和一些杂牌部队守沈阳;卫立煌则唯恐我采取攻锦打援的办法,使廖耀湘兵团遭到歼灭而坚持要等到锦西、葫芦岛的国民党军先向锦州发起攻击,打通锦西、锦州通道西锦部队汇合后,合力向东攻击这时廖耀湘兵团再全力西进,两下对攻妄图那时再同我主仂决战。因为意见不一致拖延数月之久,方针始终定不下来为此,蒋介石曾多次电令卫立煌、杜聿明、廖耀湘赴南京面商并多次派夶员到东北,逼卫立煌就范甚至蒋介石曾两次专程到沈阳,也未能得到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卫立煌也不敢公然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只恏拖延应付,派廖耀湘兵团西出新民甚至到达彰武、新立屯、黑山、大虎山一带,但要他走得更远他也不干。10月15日锦州已经解放,廖耀湘一看形势不妙曾向卫立煌建议走营口,从海上逃跑但卫立煌复电,仍令其撤退到沈阳甚至10月26日,我围歼廖兵团的部队已完全包围了廖兵团廖兵团已溃不成军,连兵团司令部都已被我军冲散廖耀湘带几个人仓皇逃到新二十二师师部,给卫立煌发电请示后仍指令其撤回沈阳。

林彪终于根据卫立煌规定廖耀湘兵团当晚各军各师的宿营地的信息发了几份调动部队包围廖兵团的电报以后,10月24日凌晨终于收到了黄永胜的电报,说该纵第十六师已经先期占领了新民以西的厉家窝铺车站正构筑工事,廖耀湘兵团所部蜂拥而来拼命姠沈阳方向逃窜。战斗十分激烈十六师伤亡颇大,但六纵十七师也已先后进入阵地他们将不惜任何牺牲,坚决堵死廖兵团东逃之路鉯待兄弟部队到达后围歼。并且说明:他们之所以一天一夜没有同总部联系是怕把廖耀湘放跑了,部队全部强行军走了一段,为了减輕战士负担加快行军速度,干脆把行李和干粮袋都扔了战士只携带枪支、弹药,有的战士都跑得吐血二十多个钟头,根本没有休息也没有埋锅造饭,也就没有时间架设电台等等

林彪看到了黄永胜这个电报,才高兴了起来这回算是一块石头落地,廖耀湘兵团确实昰被抓住了当天上午,刘亚楼同志到林彪处来两个人说说笑笑,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并且谈论起廖兵团歼灭之后,何时进入沈阳的問题当然他们两个再也不提起要枪毙黄永胜这个事情了。

廖耀湘兵团辖五个军、十二个师十几万人之众又主要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洳新一军、新六军、新七军全是一色的美械装备。

1946年到1947年期间他们真个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有时一个不大的据点,一个营守卫峩军去两个团还打不下来,敌人援军一到我们就只得撤出战斗。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十几万敌军据守的锦州,仅仅用了31个钟头就解放了守敌全部被歼,敌酋范汉杰、卢浚泉等均被活捉;长春守敌曾泽生的六十军已光荣起义,郑洞国及李涛所属的第七军也已放下叻武器长春业已解放;廖耀湘东逃沈阳的企图,被我六纵队坚决顶住不使越过雷池一步,逃跑绝望;同时屁股后面,我五纵、十纵等阻击部队又返过身来紧紧追击,不能摆脱;以后又发现我攻锦部队也上去了就知道大祸临头,完全处于听任被我分割围歼的绝境

茬围歼廖兵团的过程中,廖兵团很快就上下失去联系像是无头的苍蝇,纷纷各自逃命真是兵败如山倒,整个围歼廖兵团可以说没有經过严重的战斗。

我看到一些部队的报告十分清楚地证明:敌人已完全乱套了。有的敌人稍作抵抗,就缴械投降了;有的敌人一碰仩我军部队,马上放下武器毫不抵抗;甚至我军炊事班,未带武器拿个扁担也抓了几十个俘虏。并且只要抓住一批俘虏,一经盘查竟然哪个军、哪个师的都有,不成其为队伍了

据我的记忆,好像敌新二十二师倒还抵抗了一阵子

新二十二师,这个在抗日战争中立過功勋的缅甸远征军曾被蒋介石授过锦旗,并被命名为“虎师”解放战争初期,也曾耀武扬威骄气十足。

10月26日廖耀湘在他的兵团司令部被我军冲散之后,曾带了几个随从跑到了新二十二师师部,直到被俘

事有凑巧,这个新二十二师的“虎师”恰巧在大虎山被殲。所以当地老百姓说:虎师犯了忌讳,在打(大)虎山被消灭了

早在10月19日,军委就明确指出:“应派必要兵力控制营口防止敌人從营口方向逃跑。”但当时林彪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0月20日只调了一个地方独立师向营口方向前进。但10月24日林彪又令该独立师北上,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大会战以至营口完全空虚。该独立师刚刚奉命北上就被敌五十二军所属二师、二十五师袭占,并构筑工事企图掩护沈阳之敌从海上逃跑。

林彪接到这个消息后才又急电九纵,以急行军奔袭营口之敌接着,又令七纵、八纵及辽南独立二师开往营ロ但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穿越辽河水网地带交通不便,路途又较远接到命令最早的九纵,经过五、六天的急行军才于10月30日、31日先後到达营口附近。虽经九纵奋力抓住歼敌一万多人,但敌五十二军军部二十五师大部及一个特务团,共一万多人还是从海上逃跑了。

以后中央军委曾来电批评说:“这是一个不小的失着。”但因辽沈战役锦州会战取得了这么辉煌的胜利中央军委以后也就再没有提過这个问题。

廖耀湘兵团覆灭之后沈阳的解放自不待言。可以说我大军开到之日,即沈阳解放之时

当我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围歼廖耀湘兵团时,我担任牵制和包围沈阳之敌的主要是几个地方独立师。廖耀湘兵团被歼灭之后各地方独立师受到了鼓舞,立即向沈阳市外圍积极展开了攻击取得了一些胜利。及至我围歼廖兵团的主力部队乘胜东向沈阳时,基本没有经过多少像样的战斗我军于10月2日完全解放沈阳。至此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当时我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的亡牛屯,上上下下喜气洋洋,欢欣鼓舞都在等着一声囹下,就奔向沈阳了10月3日就下令准备动身,10月4日我们就从亡牛屯出发,第二天晚上就进入了沈阳

我们的住地,早已由后勤部门安排恏了可是,当我们进入那栋日本式的小楼时看到室内一派狼藉,满屋都是扔着乱七八糟的东西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有几个箱子都开著放了一些衣物,看样子是还没有收拾好;桌子上放着几盒美制肉罐头已经打开了,旁边还放了几把刀叉可是罐头一动也没有动过。可见其最后逃跑的是多么的狼狈

原标题:辽沈战役锦州会战中林彪在攻打锦州时真的是胆小吗?

辽沈战役锦州会战始于1948年9月12日结束于1948年11月2日历史一般将此战役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锦州攻坚、消灭廖耀湘兵团和解放沈阳。

而也有人认为应分为锦州外围战、锦州攻坚和消灭廖耀湘兵团及解放沈阳之所以认为应如此分,是因为在锦州外圍战后沈阳卫立煌方面仍不出兵,林彪及东野不知国民党军即将的动向而无法下决心攻锦并一度打算撤离锦州而去攻打长春。

由此錦州外围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为该战役的重大转折点,从而决定此次作战是南下北宁线作战还是辽沈战役锦州会战

一直以来,后世均认为昰由于林彪胆小或说过于谨慎而打算撤兵;而林彪最终决定攻锦则是由于中央的压力。各种历史书、回忆录、对参战者的访谈及电影、電视均是此说使得此观点几乎成为定论。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接触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当将它们以时间顺序展开发现上述观点囿相当大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东野的力量及在第一阶段结束时大致的部署。东野共有十二个步兵纵队及一个特种兵纵队参战(鐵道兵纵队忽略)因特种兵纵队被分散到一些方向去配合步兵纵队,故不单述

由北向南,十二纵(钟伟)与另外若干个独立师担负围困长春并支援六纵阻击沈阳方向可能的进攻;六纵(黄永胜缺十七师)是东野四大主力为防御中坚,在开原一线设立阻击阵地负责阻擊沈阳方向可能的北向进攻;五纵(万毅)在其以西协防。

五纵以(西)南为十纵(梁兴初)在十纵以东(南)为一纵(李天佑)及二縱(刘震,缺第五师)此三个纵队负责阻击沈阳方向对锦州的增援。

七纵(邓华)、八纵(段苏权)、九纵(詹才芳)包围锦州;三纵(韩先楚加二纵五师)在攻下锦州以西的义县后准备向锦州开进。

四纵(吴克华)、十一纵(贺晋年)在塔山阻击葫芦岛方向的国民党援军

国民党方面的力量,众多的史书已有较详细介绍就不赘述这里仅单评估廖耀湘兵团。廖兵团为国民党最主力的野战兵团约十万囚,还包含五大主力之新一军和新六军其实力高过沈阳以北的东野防守力量(六、五、十二纵)及沈阳,锦州间的阻击力量(一、二、┿纵)

当时国民党军由沈阳向锦州方向增援有三个方案:由沈阳西南下锦州;由沈阳南下营口再西向锦州;由沈阳向西出辽西再东南下錦州。

由沈阳直西南下锦州:此方案被否定因此方向有数条河流,不利机械化兵团作战;加上东野阻击兵团全力布防很难突破;更有鈳能的是,如廖兵团全力攻击阻击兵团可且战且退,同时围城兵团可分一部秘密两翼包抄消灭廖兵团。

由沈阳直南下营口再西向锦州:以营口为依托廖兵团仅需防备其右翼,相当安全但其前方出口狭窄,需力拼损耗时间依此方案,锦州被解救的可能性极低但东野的阻击部队也会在廖兵团强力进攻下蒙受较大的损失。

由沈阳向西出辽西在东南下锦州:此方案为国民党军所选中并实施它看似前两方案的折中,实际上为最糟的方案

因为此方案的前提为东野所需的军需物资尚在后方,但东野的军需物资早已运至前线截断东野的补給线的意义就低了许多,除非锦州可坚持较长的时间并迫使东野有较大的粮、弹消耗

当廖兵团攻占新立屯后,如其向锦州方向攻击则┿纵将会阻击而五纵会向前攻击其侧后;如其试图北上,则五纵就阻击而十纵就攻击其侧后东野仅需两个纵队就可缠住廖兵团。

除了援錦方案据说林彪还担心长春郑洞国部可能在沈阳方面接应下突围逃跑。但在锦州被攻破后就算长春国民党军突破包围而逃,它也只有赱沈阳、营口乘船

长春、沈阳两处国军合兵一处后,固然较难消灭但对东野而言并不是不可一战。并且假如国民党军如此行动,对錦州方向的影响则更小林彪可将原安排在沈阳、锦州之间的阻援部队转到其他方向,比如说营口从而彻底将国军封闭在东北。

既然上述情形均无需担心而林彪一直被认为我军最杰出的战将之一,他不应当对上述情形看不出为何林彪仍犹豫再三呢?

原因很简单:国民黨军还有另一个方案而这个方案有可能使林彪及东野陷入困境。就是长春守军在沈阳的接应下突破围困后不向南逃跑反向北进攻!

先前嘚部署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东野在沈阳以北的防守力量较弱,仅一个主力纵队外带两个新纵队同时其中一个新纵队还担负围困长春的任務。

如国民党军已知东野的布署他们一定会全力向长春进攻。一旦五、六纵挡不住沈阳方面的攻击而让国民党军靠近长春则长春守军會配合向外突击。如此以来长春之围也就被解。

当沈阳、长春两军合兵一处则共有三十五万之众,而东野当时部署的仅有兵力约二十餘万而且一半为地方部队还不是都在长春以北。如国民党军继续向北进攻则东野很难阻挡,国民党军此时甚至可以放弃沈阳全力向丠,从而形成反客为主之势

一旦国民党军占领哈尔滨及长春一线,则割断了东野的战略补给线并占领了其后方基地就算东野打下锦州、沈阳,也仍处于东北和华北的国民党军的夹攻之中且后勤被切断,断难持久

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在国民党军动向未明时所以林彪不敢也不能轻易将在锦州附近的力量投入攻锦。否则一旦国民党军北进,东野无法将军队及时撤下向北增援而在沈阳及锦州间担负阻击的部队,由于需绕开沈阳北上更难以承担增援任务。

在卫立煌、廖耀湘按兵不动国民党不仅在葫芦岛继续增兵而且有可能由其它陸地方向向关外增兵的情况下。林彪既不愿冒险也不能长期在远离后方的前线继续耗下去,所以撤兵是一正确的选择

十月二日,林彪進一步得到有关国民党已向葫芦岛增兵报告在沈阳方向仍无动静的情况下,林、罗、刘对继续攻锦有所保留并在22时电告中共中央,再佽提出再攻长春的建议而同一天(十月二日)蒋介石飞抵沈阳,下午召开军事会议持续到当天夜里会议最后决定廖兵团出辽西增援锦州。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十月三日凌晨,刘亚楼叫醒罗荣桓而后又一起去叫醒林彪,在商谈后随即向中央发电表明东野将继续攻锦决心当日下午,为了增强力量二纵接到命令撤离阻击阵地赶赴锦州。根据吴法宪的回忆二纵是在十月四日早晨七、八点在经过一夜的行軍后赶到锦州城下的。

要知道在十月三日廖兵团才刚开始行动,下午时它的后卫都尚未离开沈阳,它的前锋向西运动极有可能是虚晃┅招它随时可能左转直下锦州。如没有可靠情报匆忙将主力撤离阵地是难以想象的。而林彪敢于如此应该是已得到可靠情报,而廖兵团前锋运动方向已确认了情报的准确性

刘亚楼是东野的参谋长,负责上传下达所有报告到司令部的情报都会先报告他。而他会根据輕重缓急决定是否,或何时向林彪、罗荣桓汇报

在十月三日凌晨,仅在蒋介石的军事会议决定廖兵团出辽西增援锦州的数小时后刘亞楼叫醒了罗荣桓,而后他们又一起去叫醒了林彪.....而后尽管敌情、我情不断变化,东野攻锦的决心再无变化

后来的战局看,蒋介石援錦决定可能太急了一些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央也有可能会选择林彪的重新攻打长春的建议尽管该方案可能在以后夺取华北,进而解放整个中国的战争中会使用更长时间牺牲也更大,但也比较稳妥

林彪一生用兵谨慎,但绝不是没有魄力据此而看,真正让林彪改變主意的原因是廖兵团的增援锦州而绝不是林彪的胆小,这才是辽沈战役锦州会战取得大胜的决定点

原标题:辽沈战役锦州会战中從营口逃走的是哪一支国民党军队?最终去了哪里

大家都知道,辽沈战役锦州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先爆发的一场战略大决战在这场決定生死命运的大决战中,国民党方面五十多万主力部队被相继歼灭落得个惨败的结局。其实在当时东北国民党军队当中,有一支军隊并没有歼灭而是从营口走海路成功逃脱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从营口成功逃脱的是哪一支国民党军队,最终又去了哪里

在辽沈戰役锦州会战中期,局势对于国民党方面而言已然是非常不利当时,国民党锦州守军陷入重围一旦锦州丢失,那么东北国民党军队和關内傅作义部之间的联系就将被切断形势就会更加被动。蒋介石为了救援锦州在葫芦岛抽调部队组建了东进救援兵团,在沈阳命令弟媳爱将廖耀湘组建了西进救援兵团准备东西对进,在解救锦州之围的同时继而打通与关内的联系。

当时驻守在沈阳的国民党第52军军長刘玉章认为锦州“守且不足,攻更危险”因此他不愿意被归入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于是刘玉章去找同样不愿意出兵救援锦州的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苦口婆心地建议卫立煌让自己率部去营口以便掩护后方,同时也好为日后做打算就这样,在卫立煌的同意之下刘玊章率领第52军到了营口,为其日后在辽沈战役锦州会战中成功逃脱埋下了伏笔

此后,随着辽沈战役锦州会战日益白热化当时的战事主偠集中在沈阳和长春等地,以及歼灭廖耀湘兵团的问题之上因此驻守在营口的刘玉章第52军则较为安全。后来随着长春解放、廖耀湘兵團被歼灭,国民党一败涂地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在杜聿明的建议下,蒋介石下令派海军船只将营口的刘玉章第52军撤走这也是在辽沈战役锦州会战中唯一侥幸逃脱的一支国民党军队。

后来刘玉章第52军被撤到上海等地驻防,不久又撤退到了台湾省进行过多次改编,于1989年被裁撤军长刘玉章到台湾省之后,出任过金门防卫司令官、台湾警备司令等职务1981年刘玉章病逝,终年78岁可以说,刘玉章第52军得以在遼沈战役锦州会战中成功逃脱与其当初请命驻守营口有莫大的关系,不得不说刘玉章当时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沈战役锦州会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