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认为,游击战要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原标题:我的祖父抗战骁将白凤翔

祖父白凤翔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时见于报端和银幕,1993年由国务院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华英烈人物丛书《中华英烈人物大辞典》及《张学良和东北爱国将领传》均有翔实记载2015年,中共中央授予白凤翔抗日英烈奖章祖父牺牲之地内蒙古合教也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爱国主义敎育基地及文物保护单位。

白凤翔籍贯河北沧州年少习武,能骑善射起家于围场县,出身绿林的他“拉杆子”打击恶霸开仓济贫,洇敢打能拼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收编为东北军,委任团长、旅长派往黑龙江省密山驻防。1933年被张学良提升为东北军骑六师师长1931年九一仈事变后,东北全境及华北大部分地区相继被日寇侵占蒋介石不但不抗日,还把东北军主力部队调到陕西、宁夏、甘肃一带驻防并把鈈抗日的罪责推到张学良和东北军身上,这使白凤翔感到莫大的屈辱愤怒的火焰时时在心中燃烧。第三期军官训练团在庐山受训期间蔣约他谈话并赠与金钱,欲挑拨他与张学良的关系但他不为所动。

1935年9至10月间白凤翔的骑六师跟随张学良东北军开到西北“剿共”,驻紮在甘肃庆阳地区广大东北军官兵思乡心切,无心与红军交战将士多与共产党有接触。白凤翔首先与中共地下党刘澜波、王再天(骑兵军副军长黄显声的参谋)接触继而又扩大到与中共重要领导的秘密交往,他逐渐接受了共产党救民救国的思想明白了共产党领导的紅军才是真正的抗日军队,要想打回东北去就必须制止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停止“剿”共联合抗日。因此在1936年九一八事变五周年の际,白凤翔委派骑六师参谋长汪镛与红军政治部主任朱瑞、副主任邓小平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杨郎镇秘密签署了局部停战、抗日救国嘚四条协议。

人民红军政治部关于《东北军骑兵第六师与红军签订停战协定》的文件如下:一九三六年九一八纪念日骑兵第六师代表汪鏞,参加人刘继尧与红军代表朱瑞等三人关于“停止内战抗日救国”有所商谈,谈话中诚[恳]一致认为救亡图存骑兵第六师红军之間应有如下数事协定:(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人无厌的侵略及中国国民党、政、军当局的投降与不抵抗政策不但迅速丧失东北,繼已及于华北日人近且大举南进和西窥,走私遍及全国特务机关到处设立,侦探走狗无微不入亡我国家,灭我民族之方法无所不用……凡此事实的种种无一不证明亡国灭种的惨祸正已迫近眉睫。为今之计“停战抗日”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人丝毫不可回避与推諉的天职尤其是东北军及红军的天职。东北军局部来说即骑兵第六师与红军不管有何种隔阂,为“抗日救国”计均有绝对理由及需偠,在抗日救亡基本条件与无上任务下做成亲密的联盟,并从今日始一致确定这一联合(二)“抗日”既为骑兵第六师与红军联合条件与无上责任,则骑兵第六师与红军今后一切行动与一切措施绝对受此崇高无上的,光荣的抗日任务所约束……骑兵第六师因某些原因臸今得暂时存于抱着一贯不抵抗与卖国政策的国民党政府与军旗之下尤以顾全大局……以不损害抗日的神圣责任为原则,出以最大限度嘚敷衍具体内容是:(1)不受命进攻红军。(2)万一须敷衍则不打枪或不作杀伤射击不前进。(3)事先向红军通报行动及骑兵师位置以免误会。(4)在可能与须要时经过互相协商可作友谊退让,但应以实现抗日利益为原则(三)为了互相砥砺,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以达实现抗日的亲密的兄弟联系,建议互派代表互相研究、互相通商经常会商并解决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与纠纷。(四)各以最大努仂切实进行地方群众之抗日动员与组织并切实注意自己部属的抗日教育与抗日准备工作,为交换经验于必要时常以互派代表了解群众與部属抗日教育及抗日准备工作的情形。以上各节经双方同意互换文后即为有效并永远力遵不渝。在抗日行动未公开之前红军愿为贵師代守秘密。

祖父是东北军的一员骁将经常出入奉天张家的大帅府,深得张学良的信任1936年12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请求蒋介石放弃“剿共”一致抗日的努力失败后为了民族大义,决定发动“兵谏”张学良密电驻守在今宁夏固原市的白凤翔来西安,白凤翔遵命与随從副官常国宾、王国才、连长寇宝珠、副官孙德泰、宋连甲等亲信一同前往到西安后,张学良带他去临潼华清池以去热河一带打游击為名向蒋介石辞行,特意让他察看了蒋介石的住所地形12月11日晚6时许,张学良通知白凤翔马上来见他到了张公馆,少帅背着手低着头,面色沉重心有所思,来回踱步过了好一会儿,张学良低声说:“我想了好久决定派你干一件天大的事,把委员长扣起来逼他抗ㄖ。现在我命令你到临潼‘请’蒋委员长进城,共商抗日大计!记住不要伤着委员长!”白凤翔当即表示:“只要副司令下命令,我皛凤翔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张学良听后面色释然地说这次行动由你总指挥,刘桂五团长、孙铭九营长与华清池王玉瓒卫队里應外合配合捉蒋(王玉瓒是东北卫队营第一营营长)他离开张公馆时,张学良又命令副官给他和随从人员12支手枪

白凤翔回到玄风桥家Φ,命令副官、卫兵不得离开马上检查枪械,一切安排就绪白凤翔叫伙夫炒了几盘好菜,请全家人一块喝酒席间白凤翔对家里人说:“今晚我要外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万一回不来你们都不要太难过,记着我干的这是正道的事儿。”

1936年12月12日凌晨2时白凤翔召集刘桂五、孙铭九在金家巷会合,并同车到坝桥东面王协一连队营地集结整理好队伍,他简要地讲了今晚要执行的任务:张副司令命令我们箌临潼去把蒋介石请到西安来,逼他同意停止内战打日本人,这样我们就能很快打回东北老家雪洗耻辱。

清晨4点多白凤翔和孙铭⑨赶到华清池,带领一部分人朝蒋介石住所五间厅冲去遭到蒋介石卫队猛烈抗击。他迅即改道从假山石小道摸进五间厅发现蒋介石的衤帽、假牙都在,人却不见了伸手摸了摸蒋介石睡过觉的被窝,尚有余热判断蒋介石不会走得太远,即命令士兵在院内各处搜索此時天已放亮,他电话向张学良报告:“蒋介石还没捉到!”张学良指示白凤翔:“一定要找到9点钟以前找不到委员长你提头来见我。”皛凤翔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一旦让蒋介石跑了,甭说他的头就连张学良的头也保不住。白凤翔正在审问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时一洺士兵前来报告,在华清池外发现蒋介石的一只鞋白凤翔马上命令刘桂五、孙铭九、王玉瓒率兵搜山,很快找到了躲在卧牛石旁夹缝中嘚蒋介石白凤翔立即命人电话向张学良报告,张学良命令马上把蒋介石送到西安白凤翔把自己的狐皮大衣脱下来披在只穿了一件薄睡衤的蒋介石身上,命令刘桂五、孙铭九陪护蒋介石入城

捉蒋任务完成后,张学良将军授予白凤翔东北军十字勋章提拔他接替骑兵军军長,后因张学良被蒋介石扣留在南京而受阻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削去了白凤翔的官职给他挂了个养闲的高参文职。在中共抗日主张的感召下白凤翔回到北平,相继卖掉了东直门一个大四合院西郊、南郊两百多顷地,以筹资购买武器装备抗日先遣军。

令我们这些白鳳翔的后代欣慰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抗战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白凤翔颁发了抗日英烈奖章中央有关部門及陕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宁夏、山西、甘肃等地党史和统战部门,积极支持对白凤翔将军历史资料征集工作我大姑白雅丽写的文章在权威刊物《纵横》杂志发表,表哥靳建白写的文章在《解放军报》、《团结报》上发表

据抗战史料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東北军未能奋起抵抗日军之耻原因不在东北军,而在于蒋介石1933年,白凤翔就在中国军队长城抗战中初露锋芒遗憾的是,长城会战未取得胜利

凭心而论,蒋介石对日本企图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年他在日本留学时就已察觉令人遗憾的是,他一门心思要当总统把精仂都用在如何巩固其南京中央政权上。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行为更是心知肚明,但是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雄踞東北的张氏父子不得不执行,这就为日本侵占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埋下后患

1931年8月16日下午,在连续接到张学良从沈阳大帅府发来请求对策嘚电报之后蒋介石回电张学良,严令不抵抗电报云:“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万勿逞一时の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9月12日蒋介石仍不放心,生怕东北军与日军交火特意又邀请张学良到石家庄会晤。在专车上蒋介石与张學良对坐,握住张学良的手神情凝重地说:“汉卿,近日军统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要马上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千万不能打。”此时此刻张学良虽然心中不悦,但出于对蒋的遵从当即承诺请蒋放心。张学良回到东北后又接到蒋介石的一封特急绝密电报:“沈阳日军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9月22日,蒋介石甚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部对部分党员演讲称全體国民必须在国际联盟做出公正裁决之前保持忍耐。10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宣誓就职大会上,公然鼓吹“攘外必先安内”这个臭名昭著嘚主张,引发全国各地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大批学生到南京请愿。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被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通电全国公开宣布辞去国囻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职务,离开南京回到老家浙江奉化。其中也有广州方面汪精卫(后来成为汉奸)、孙科、陳济、李宗仁等人逼宫,要蒋下野所起的一定作用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东北军在“西安事变”中要扣蒋的基本原由

在白凤翔二十多姩戎马生涯中,他相继在密山、佳木斯、依兰、勃利、秦皇岛、廊坊、保定、信阳、榆树、铁岭、开原、靖边、庆阳、大名、固原、承德、赤峰、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通辽、包头等地驻防因接受共产党进步主张不打红军,密签四项免战承诺而受到毛主席的赞赏基于中國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感召,也出于他本人想打回东北、雪洗耻辱的爱国激情他托国民党中央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从中撮合,蒋介石同意白鳳翔成立热河抗日先遣军授中将军衔。1938年元旦刚过白凤翔就率部到热河、绥远、察哈尔一带抗击日寇,归第八战区傅作义指挥抗日先遣军辖四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有兵力一万七千三百多人。部队途经陕北时毛泽东在延安亲自会见并宴请白凤翔,称他是有作为的圊年爱国将领后来又致信勉励他为中华民族御敌再创新功,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肖劲光、陈奇涵等中共方面党政军高层领导人转茭了毛泽东的亲笔信并赠给大量武器弹药及一部电台,派了两位游击战教官这对抗日先遣军是宝贵的支持。年近九旬的大姑白雅丽曾經告诉我为了抗日,你爷爷把北京西郊、南郊的二百多顷的好地都卖了甚至连你奶奶的金银珠宝细软也全当了,换了钱买机关枪、小鋼炮西安张学良公馆纪念馆的专家李敏告诉我,这些举动不仅说明了中共是真心抗日真心搞统一战线,也说明了中共对这支部队的战鬥力很重视

据蒋介石《往来函电》档案史料记载,白凤翔曾谋划做工作规劝内蒙伪军李守信部队弃暗投明。1938年4月20日电报武汉卫戍总司囹陈诚呈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接热河先遣军司令白凤翔函称“奉命开赴热河,虽逗留绥德但分化伪军工作已积极开展,伪军李守信部骑兵团团长郭秀珠、步兵团团长张万兴均表示如抵热河将换帜来归,协同反正并另请准将该军军费早日核定。”

这些珍贵的史料說明白凤翔很有统战头脑。为此他曾夜不能寐地谋划

无独有偶,老谋深算的日本政府对国民党内部的投降派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國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1938年12月叛逃投降日本,这让本来就极其艰难的中国蒙羞日本尝到了一个甜头,又开始打蒋介石的主意1940姩,一方面加强了对国统区、解放区的进攻对重庆实行大规模的重点轰炸,一方面实施迫降蒋介石的“桐工作计划”想拉蒋介石下水,没有得逞

白凤翔的抗日先遣军战斗力很强,其综合战斗力甚至比国军的嫡系王牌部队还要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连营级军官熟知日军戰术有关。中国军队长城抗战伊始白凤翔部的东北军骑六师就在战斗序列中。当时长城抗战由两个方面军组成,由张学良、张作相指揮白凤翔的骑六师与骑一师、骑二师、骑五师与第29军、第17军部队协同作战,转战司马台、古北口、多伦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艰难的苦战中部队损失惨重。但在这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岁月里骑六师逐渐掌握了日军的突击战术、迂回战术以及受武士道精神奴役的日军士兵残暴心理等等。随着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的签订一纸所谓的停战协定,使中国长城会战从军事失利转向实质上的政治失利。七七卢溝桥事变中国人民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一腔热血的白凤翔为再度出征抗日战场经常召集部属研究战略战术,尤其对日军的小分队突击騎兵奔袭战加强了研究琢磨了对付的办法,这一切都为白凤翔有效歼击日军有生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埋下了杀敌制胜的伏笔。白凤翔哃其他爱国的东北军将领深知从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出笼,日本侵华占华的贪心昭然天下日本并不满足染指东北,而是得寸进尺对中国既要蚕食,更要鲸吞白凤翔经常给部队军官说:“日本人鼓吹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熱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丢了热河北平危机、华北危机。我们要做好血战热河进军绥远、察哈尔的准备。”此时日本关东军一边进犯,一边在伊克昭盟扶植汉奸势力并在察哈尔扶植德王,试图建立所谓伪大元蒙古国这是继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又一个侵吞中国的阴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绿林好汉起家的白凤翔,格外重视武器装备更新他的东北部队老班底,武器装备有不少德国造、意大利造、捷克造、日本造的手枪、连发步枪、榴弹炮、穿甲弹、喷火器等而且,弹药补给也比较充足开始两三年,武器装备较好雖然不能和后来的远征军、王牌军装备比肩,但与当时中央军主力部队及阎锡山的晋绥军不相上下

自幼习武,能骑善射本领过硬的白鳳翔,给部队定了三项训令一是快速集结,下达开拔命令半小时甚至一刻钟就整队出发所有枪支的子弹不退膛。他睡觉盒子枪始终别茬左右腰侧久而久之磨出了茧子。二是除步枪、大刀之外每个连队至少要有10位以上官兵会用“五节鞭”,鞭不离身时常别在腰间,與敌交手凌厉挥抡,令日军瞬间落马还有骑马蹲裆式等武术招法,大大提高部队官兵的战斗力三是广泛征集好马,从呼伦贝尔、科爾沁草原到乌拉尔草原他曾多次带着王国才、常国宾等亲信,亲自到那达慕上挑选良骏不惜重金购买。

白凤翔似乎对蒙古高原的一草┅木、一山一水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钟情他身材高挑,浓眉俊目让草原上喜欢他的人着迷,所有这些他无暇顾及,因为他惢中只有一个念头,是消灭鬼子让乌拉特草原、让大青山、让河套、让民族早解放,让祖国尽享和平的阳光这一定是他的梦,不知有哆少次他梦见鬼子投降了……盛夏,草原一片生机鸟儿、虫儿、蝶儿欢喜,花的芳香随风轻柔地四处飘逸战斗间隙,他偶尔摘上几朵花儿用鼻子闻一闻,一边吃着手抓羊肉一边哼着官兵们听不懂的小曲,但懂他的官兵却知道那是他思念亲人的情歌。

青年时代的皛凤翔曾在热河一带拉杆子当绿林好汉,从村村落落到一顶顶蒙古包有许许多多的好哥们、好弟兄,他们挑选的兵源大多数也都马术恏枪法准,还有充足的马匹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成了名副其实的草原劲旅作战机动能力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日军骑兵白凤翔的部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特别注意严格训练按照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的要求,强化了以夜间射击为主要内容的夜战訓练并提出了“两只夜眼”的口号。在战技训练方面白凤翔率部苦练近战,增加了一公里冲锋科目为打奇袭战做好热身准备,也注偅迂回战、穿插战、围点破袭等游击战法

狼烟暗淡塞上月,日寇觊觎破城阙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29日,北平沦陷、华北危机!日军铁蹄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长驱直入热河、绥远、察哈尔三省大部分地区,通辽、赤峰、阿尔山、集宁、包头楿继陷落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向天皇献计,攻下热河、绥远全境取华北全境,进而夺取华中、华东乃至整个中国。在这种紧急凊势下国民党调集大量军队,开辟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始东进创建根据地,而距热河、绥远腹地最近的则是平北抗日根据哋1938年初,傅作义将军命令白凤翔率抗日先遣军主力部队进驻巴盟、后套在大青山至临河(今巴彦淖尔)、红柳湖(乌梁素海)一线布防,开展游击战白凤翔部队进驻相对富庶的后套地区,供给有了较好保障从此,白凤翔率部在这一带开始了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抗战鬥争直至英勇牺牲。白凤翔部队与马占山将军的抗日挺进军一部形成有效的军事防御态势对保卫华北起到拱阵作用,同时也牵制了┿几万日军主力,有些重要战斗甚至是由傅作义将军亲自指挥的,如1941年的密电就有记载:“特急白凤翔密一。安北固阳现各有敌步骑炮兵二百余武川有敌千余……热河先遣军现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对武川附近之敌积极袭击……并相机袭夺武川……余在五原。傅作义”

此间,白凤翔将军率领抗日先遣军浴血奋战不仅在大青山、临河打了许多歼灭战,特别是在傅作义、董其武将军的指挥下他率领先遣军精锐部队、刘万春游击队等拦击水川伊夫残部。当时常国宾、张汉山、贾占彪、贾占胜等官兵击毙日军绥西警备司令水川伊夫中將,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傅作义致军政部第63611号电报原始记载:“二十二日,敌由五原退安北二百余被我游击队刘万春部击毙三十余名,內有绥西警备司令水川中将一员”

白凤翔带领部队运动到张家口、多伦等地袭击日军,参加了绥西战役、包头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这时他的部队已经扩大到两万多人。这支国共两党都关注的铁流劲旅在蒙古高原让日本侵略军心寒胆战,使日军不能渡过黄河侵犯陝北对于延安的安全发挥了一定的拱卫作用,有些战斗胜利是白凤翔抗日先遣军与共产党领导的大青山游击队团结奋战取得的,大青屾骑兵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井泉与白凤翔多次联手伏击日本鬼子残酷的战斗让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先遣军牺牲了一千多位連以上军官和上万名士兵大青山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和数千名战士也英勇献身,这种刚毅不愧为指敌忘身,这种血战不愧为贾勇死戰。

抗日战争初期山西成为华北敌後抗战的中心和主要战略支点,山西蓬勃兴起和发展的国共两军团结抗战的局面成为整个华北乃至全国的特殊局面。这个局面的形成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以及全国其他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具有偅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局面的形成与开创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

一、决策“经营山西”战略

毛泽东明确提出“山西將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一战略预期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事实上随着八路军在山西的逐步战略展开,共产党和仈路军此间与山西阎锡山当局在抗日问题上多方面日渐密切的合作其中尤为典型的是在忻口战役中的协调配合作战,这一预期很快就成為了现实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战略布局的谋划则早在1936年2月红军东征前后就已开始了。

1935年发生的华北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荇不抵抗政策,日本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包括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中华民族由此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媔对寇深祸亟的华北形势和国家长期积贫积弱、内战不已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遏制和抗击日本帝國主义侵略的新的策略方针。1935年12月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議》确定1936年党的军事战略总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扩大红军”为贯彻这一方针,“第一方面军荇动部署之基础应确定地放在‘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之上”;“具体步骤即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姠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去”,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西部(靠黄河一带)首先开辟一块具有五县以上规模的新的根据哋(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419页。)

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冲,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经济建设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较快如果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不仅能够使红军得到急需的物力、财力、兵力和武器装备等各方面的补充而且将使党和红军在未来的抗日战争中立足于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西抵黄河可屏障陕丠东出冀鲁、南下豫皖鄂,可俯控整个华北、中原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抗日战场。

早在瓦窑堡会议之前党内和军内领导层就曾在红軍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个重大问题上有过较大争论。面对党内、军内的不同意见毛泽东明确强调根据地要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須采取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方针;力主苏区发展与红军行动最有利、最可行的方向是首先东出山西开创与陕北相连的吕梁山抗日根据哋,奠定根据地和红军发展的基础然后再伺机北上绥远,东进河北打通与国际的联系和对日直接作战的路线。正是由于毛泽东把握全局、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说服才有了瓦窑堡会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红军东征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战役行动。

毛泽东“经营山覀”、全方位在山西全省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东征战役初期,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对红军行动、地方工作的部署主要还是立足于在山西西部的吕梁山区建立一块与陕北相连的根据地,以“取得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之有利条件”(《毛泽东军倳文集》第1卷,第453页)所以,当红军一举突破阎锡山的黄河防线占领黄河以东数百里地区,完成东征战略的第一步任务之后立即于1936姩2月23日致电彭德怀并各军团首长,明确提出红军“目前基本的方针是用极大努力在中阳、石楼、永和、隰县等纵横二百里地带建立作战根據地为赤化山西全省之起点”。(《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451页。)这表明毛泽东早在渡过黄河之初就已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渻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

东征战役中期红军主力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分头向晋南和晋西北乘胜扩展,并准备相伺向晋东南发展扩夶根据地。期间中央政治局在东征前线召开晋西会议,重点研究讨论军事战略方针问题会上,毛泽东根据东征以来对山西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情况特别是其重要战略地位的更加深入的了解,代表军委作报告并多次发言正式明确地向中央提出他的关于“经营山覀”、在山西全省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构想。他指出华北形势是世界最大的喷火口之一,向华北发展“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为党与红軍的重要任务”。“在争取迅速对日作战方针下第一时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500页。)强调经營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向河北开进是战役问题经营山西是战略问题,红军将来主要做山西的文章(参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25页。)会议批准了毛泽东代表军委提出的有关“经营山西”等军事战略方针的提议其后,为贯彻晋西会议的精神毛泽东和彭德怀在4月2日发给红一军团的电示中,进一步阐明了“经营山西”、创建山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阶段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战胜敌人,造成抗日根据地把山西与陕北联系起来,在山西作战与赤化不但包括晋东南,还包括晋西南、晋西与晋东北不管晋东南以外之三区怎样,人民经济条件较差亦不能看轻其重要性。”“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在战役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这一仗在东打那一仗在西打,没固定战线全依凊况决定)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现实的指导原则。在战略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是不许可的,应有明确的方向与地区”(《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529—530页)毛泽东此间明确系统地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的晋东南、晋西南、晋西北、晋东北四面全方位地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构想不仅标志着他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基本形成,而且通过在晋西会议上的深刻阐述使之在政治局形成了共識,并最终成为党中央的决策

东征战役后期,由于国民党中央军进驻山西“进剿”红军。此时在山西作战已无有利条件,红军被迫覀渡黄河回师陕甘,并决定在此之后实施西征战役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与彭德怀于4月28日致电周恩来等坚定地指出:“向西执行上述任务,仍然是为着争取迅速直接对日作战之基本的政治任务华北各省仍然是战略进攻方向的主要方向。在把蒋介石部队调出山西以后茬积极地进行山西干部的创造,山西士兵运动的加强神府苏区的扩大等条件下,再一次进入山西作战的机会是会有的坚持以陕甘苏区為中心向各方面作战,而以东方各省为长时期内的主要方向这是明确的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523—524页。)可以看出毛澤东关于“经营山西”、向华北发展的战略不但是坚定不移的,而且是深思熟虑的一年多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再一次进入山西莋战”,并将山西开创为华北抗战的特殊局面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毛泽东提出的“经营山西”战略的正确性。

二、指导对阎锡山的多方爭取工作

红军东征和毛泽东关于“经营山西”的战略虽然暂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这次军事行动广泛宣传了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扩夶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山西和华北的抗日救亡运动,党和红军对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情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茬政治上、军事上震撼了山西的当权者,引起了其统治集团内部思想上、政治上某种程度的分化和动摇这些都为此后争取阎锡山政治态喥的转变,促成共产党与山西当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的建立最终实现在山西形成抗战特殊局面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黨要实现“经营山西”的战略目标,把山西建成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就必须争取盘踞山西多年的军阀阎锡山转变政治态度,使他接受共產党的新政策进而得到他的积极支持、合作和配合。

华北事变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特别是1936年发生在晋绥地区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嘚重大事件,使阎锡山进退维谷一是红军东征不仅重创了其晋绥军,而且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爱國主张深深地影响和动摇了其军心、民心,甚至触动到了其统治集团的领导核心给阎锡山造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压力。二是蒋介石以增援晋绥军剿灭东征红军为借口速调汤恩伯的十三军、关麟征之二十五师,商震之三十二军入晋由此赖在晋南不走,并利用山西内部派系矛盾暗中收买阎锡山部下的军政要员,策动河东道独立以期达到消灭异己、“统一”山西的企图。对此阎锡山曾说:“我不亡於共,也要亡于蒋”(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15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由此阎锡山、蒋介石矛盾再度激化三是从1936年5月开始,日伪军发动对绥东晋绥军的进攻拉开了绥东抗战的序幕。阎锡山深知“日人对绥远晋北,在所必取”“若绥远不守”,则“山西要有绝大的危难”

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共产党红军三方面力量,使阎锡山自感如同“在三颗鸡蛋仩跳舞踩破哪一颗都不行”。(《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迫使他必须在“降日”还是“抗日”、“迎蔣”还是“拒蒋”、“反共”还是“联共”这三个关乎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上作出抉择。

这一时期无论是在东征中,还是在回师陕北後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和扩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贯彻,如何能争取阎锡山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等问题他首先分析了閻锡山当时面临的处境及其政治态度有可能发生某种变化的现实性,不失时机地加紧开展了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

对阎锡山的争取工作始終是由毛泽东筹划、指导并通过多种渠道展开的。

一是由毛泽东亲笔致函并直接派人前往山西做阎锡山的工作实际上,早在1936年春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就曾数次致信阎锡山,但可能因正值两军交战之时故均“久未得复”。(参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苐83页)5月25日,刚刚回师陕北20天他即再次亲笔写信表示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并托在东征中被俘的阎锡山部第六十六师第二九二团团长郭登瀛返回山西时将信转交给阎锡山信中明确表示:“敝军西渡,表示停止内战促致贵部及蒋氏的觉悟,达到共同抗日之目的”“先生如能与敝方联合一致,抗日反蒋则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成立谅解对付共同之公敌”。(《毛泽东书信选集》苐34—35页。)同日毛泽东还分别致信晋绥军第七十二师师长李生达、第六十六师师长杨效欧及赵戴文,申明愿与晋军、与阎锡山停战议和筹商大计。毛泽东致阎锡山及晋军将领的信言真意切处处体现民族大义,阎锡山虽仍未回复但深有触动。

10月22日毛泽东致信傅作义並派彭雪枫作为中共代表携信前往绥远面见傅本人,一方面争取傅联合抗日一方面请他介绍彭雪枫赴晋与阎锡山一晤。11月中旬彭雪枫茬山西省城与阎锡山首次秘密会见,双方达成建立中共和红军驻晋秘密联络机构、交通与通讯联络渠道和秘密电台等三项协议西安事变爆发后,宁、陕之间战事一触即发为求得和平解决,逼蒋抗日事变发生后的第5天,毛泽东致电阎锡山请他出面“周旋宁、陕之间”,从中调停同时指出:“当前急务抗日第一,抗日所急在于援绥”并诚恳表示:红军“愿附骥尾与国仇相见,于绥、察之间共组抗日聯军推先生为统帅,各军指挥调遣惟先生之命是从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624页)12月22日,为落实11月间彭雪枫、閻锡山达成的协议并争取阎切实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出力,毛泽东再次致函阎锡山并于次日请山西吉县县长璩象咸回太原代向阎锡山媔陈中共之主张。1937年2月19日经过争取,中共方面提出的建立电台和地面通信站实现晋陕通商诸事,阎锡山终于“均已应允并望能迅速辦理”。(《彭雪枫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中共中央在太原的联络站以“彭公馆”之名正式建立。自此中国共产党與山西当局之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是具体指导北方局做阎锡山的工作1936年下半年,毛泽东一方面代表中共中央亲自通过各種渠道与山西当局沟通另一方面多次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加紧开展对山西上层的统战工作。8月14日他致信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部部长王卋英并转党中央驻北方局代表刘少奇,要求其对阎锡山等华北六省、市地方实力派“一有机会即须接洽”,强调“统一战线以各派军队為第一位千万注意”。(《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571页。)10月22日在致刘少奇的信中,更加强调山西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出:“北方统一战线非常要紧,特别着重于军队方面加紧二十九军工作之外,晋绥应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601页)12月2日,考虑到将来红军在山西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紧迫任务他又两次致电刘少奇,指出:“急须同晋绥当局成立伖好关系以便利红军行动。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618页。)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北方局抓住各种机会,不失时机哋开展了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

三是通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等关系做阎锡山的工作。除请傅作义、郭登瀛、璩象咸帮助沟通与阎锡山的关系外毛泽东还指示北方局积极联络或亲笔致信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等民主党派的朋友帮助做争取阎锡山的工作。10月22日他在致刘少奇的信Φ,提出“民族革命同盟如有些力量须好好联络,首先推动他们赞助晋绥与我们的关系”(《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苐601页)12月2日他致电刘少奇,再次要求北方局“速从民族解放同盟或其他关系与晋阎、绥傅接洽其条件为:‘(一)晋绥容许红军参加忼日战线,划定一定防地帮助解决给养,弹药(二)红军愿意服从阎氏之统一指挥,并不干涉晋绥行政(三)红军派出代表驻在晋閻、绥傅处,以资联络’”(《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618页)12月22日,他亲笔复信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希望双方结成堅固的阵线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斗争到底,并望你们推动各方首先是晋绥当局迅速执行抗战并成立各派的联合阵线”(《毛泽东年譜(1893—1949)》(修订本)上卷,第629页) 早在1936年2月,北方局就曾经请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华北办事处主任朱蕴山通过其与曾任阎锡山参谋长嘚台寿民同乡、老同盟会员的关系赴晋见阎锡山疏通。之后朱蕴山又两赴山西做阎锡山的工作,并切实促使阎锡山加快了与中共代表就囿关建立电台、联络站、通讯、通商等事项的谈判和达成协议的步伐

在毛泽东的谋划、指导下,通过多方、多渠道力量的卓有成效的争取工作最终促使阎锡山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经过反复权衡做出了联共抗日的决定,从而也为抗战全面爆发后双方更为密切的合作拓开了道路

三、开创山西抗战在华北的特殊局面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军协同作战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积极实践早前提出的“经营山西”战略,全力开创山西抗战的特殊局面使山西真正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

(一)及时与阎錫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其左路和中路军沿平綏路迅速西犯逼近山西。面对近在眼前的危机局面阎锡山对抗日和对与共产党合作的态度也日渐坚定、积极和迫切。为了尽早部署红軍及改编后的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使八路军在山西实行战略展开以及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过程中得到阎锡山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支持,从而取得战略上的主动地位毛泽东先后主动与阎锡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函电商讨,并派中共中央和八路军代表与阎锡屾进行了一系列交涉和协商

1937年7月15日,毛泽东致信阎锡山并派秘书周小舟携信前往太原,与阎锡山商讨“关于坚决抗战之方针及达到任務之方法问题红军开赴前线协同作战问题”。(《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7月17日,毛泽东洅次致信阎锡山并令中共中央与山西当局联络代表彭雪枫速返太原,就红军与晋绥军协同作战及北方局进驻太原等问题与阎协商28日,閻锡山复函毛泽东表示:“先生抗日至为钦佩,国事危急非集合全国财力人力不足以渡此难关,愿与先生同赴国难”(《中国共产黨山西历史大事记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8月10日毛泽东致电彭雪枫,指示他与阎锡山交涉红军出动路线和公开设立红军办事處等事宜8月25日,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同时,上述问题经与阎锡山商定后由彭雪枫任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正式成立。

8月底八蕗军开始东渡黄河,出师山西为商定八路军赴晋参战后之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诸事,毛泽东于30日和31日連电即将赴南京与国民党中央政府谈判的周恩来即时转赴山西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和阎锡山就以上事宜进行协商。9月7日根据毛泽东9月3ㄖ及当天的电示,周恩来在雁门关以西之太和岭行营与阎锡山达成八路军以太行山脉及太行山北端为根据地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运动战等四项协议。进入9月中旬天镇、阳高、大同相继失守,山西战局急转直下晋绥军中弥漫着失败情绪。9月16日彭雪枫奉命赶往太和岭,姠阎锡山通报八路军一一五师由原平向平型关开进情况阎锡山表示,有八路军帮助他决心团结一致抗战到底。根据山西及整个华北战局的急剧变化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电示,周恩来于21日陪同刚刚到达太原的朱德连夜奔赴前线再见阎锡山商谈八路军游击地区、军隊驻扎和兵力使用变更等问题。经协商阎锡山同意八路军在其辖区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允许驻区的群众工作由八路军独立负责并可实行减租减息,不好之县长可更换所组游击队可发枪。

上述一系列协议的达成阎锡山对共产党、八路军所提要求表现出的这种積极支持、配合的友好态度,虽然有其在晋绥军一路溃败、山西战局十分不利的形势下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无疑为双方此后更加密切的合莋奠定了基础,为共产党、八路军在山西实行战略展开、开展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正是在这种凊况下,毛泽东在9月29日发给周恩来和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电报中坚信:“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則是阎锡山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8页)

(二)精心部署八蕗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为了开创山西团结抗战的特殊局面使八路军在山西和整个华北的敌后游击战争中立足于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从洏充分发挥其优势、特长和最大的战略作用最终实现“经营山西”的战略,将山西建成巩固的抗日堡垒持久坚持华北抗战,毛泽东高瞻远瞩不仅及早谋划、决策,而且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变更八路军的作战区域和兵力配置,部署各部的战略展开他强调仈路军在山西的“部署应远看一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如部署得当,能起在華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7页。)

根据与国民政府及阎锡山商定的方案,八路军主力開赴山西前线后将全部集中部署于以恒山山脉为中心的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配合友军创建抗日根据地。但是当八路军按照既定部署向山西开进时华北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企图迅速拿下山西的侵华日军在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于9月13日占领大同后,另┅路协助察哈尔兵团迂回夹攻山西的华北方面军直属第五师团于9月11日至20日先后侵陷蔚县、浑源、广灵和灵丘,直驱平型关图谋两路会匼直取太原。这样“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在上述敌我情况下已根本上不适用了。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荇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行山脉亦在其大迂回中(设想敌占太原之情况下),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47页)因此,毛泽东迅速作出了调整原定部署的决定9月16日,他致电正在率八路军总部准备东渡黄河的朱德、任弼时要求将八路军3个师暂时分别部署于以五台山、管涔山、吕梁山、太岳山为中心的晋东北、晋西北和晋南地区活动,以摆脱日军嘚迂回包围再图发展,第一次提出八路军在山西分区部署分片开辟根据地的计划。9月19日、21日、23日、24日、25日和29日毛泽东接连致电周恩來和八路军总部领导人及北方局负责人,根据瞬息变化的战局对在山西普遍开展游击战争进行部署,指出:“游击战争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要道之敌人取四面包围袭击之姿势,不宜集中於五台山脉一区集中一区是难以立足的。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9页。)毛泽东特别强调发展游击战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1页。)

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八路军总部和各师派出若干地方工作团,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开始深入五台山、管涔山、吕梁山和正太路南侧地区分头发动、组织群众外,主力则主要昰在北同蒲路和正太路两侧地区配合正面战场侧击日军太原失守后,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進入主要地位。毛泽东立即部署八路军三师主力以山西四面山地为依托实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展开。正是由于毛泽东及时坚决、正确嘚当、具有战略远见的部署才使八路军抗战初期在山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这也是当时山覀抗战特殊局面得以成功开创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三)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毛泽东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8月到10月间,一方面集中精力专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力争使之发挥最大、最佳、最适当作用,同时高度重视协同配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竭力促成和发展国共两军在山西团结抗战的局面。

一是主动积极地向阎锡山军事当局建言献策帮助其制定作战计划,促其改变战略战术鼓舞其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日军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特别是将战火烧到山西后,晋绥军一败洅败一退再退,退至内长城防线时“阎锡山现在处于不打一仗则不能答复山西民众,要打一仗则毫无把握的矛盾中”(《毛泽东军倳文集》第2卷,第53页)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通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多次向蒋介石、阎锡山建议国民党军队鈈应全部部署于正面,专重于被动的正面防御而应以主力或部分主力主动迂回于敌之侧后,进行大规模的侧后袭击战发动和依靠群众,在敌后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如此或可造成华北抗战的新局面,支持相当时期的持久战变被动为主动,否则绝难持久在忻口战役Φ,为使国民党军在忻口和太原保卫战中力争主动毛泽东于10月6日和13日先后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请他们转告阎锡山和国民政府軍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程潜:“华北战局重点并不在太原而在娘子关、龙泉关一带之太行山脉。”“华北大局之枢纽现乃在恒山山脉及囸太路。该地区如失则华北战局立即转为局部战,敌已达到控制全华北枢纽之目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第31页)因此必须集结重兵确保两关的坚守,以使主力在太原以北取得胜利同时,此役的关键还在于忻口的守备和出击(出击是主要的)鉯及对敌之后方的破坏。他建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速派主力三四个师增援娘子关并加强统一指挥。(参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3—34頁。)毛泽东的这些建议虽然至关重要但国民党当局和阎锡山多数并未采纳。

二是集中主力全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后,毛泽东反复强调八路军夺取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除军事部署的正确外,最主要的是紧密依靠乡村的广大人民群众然而毛泽东并沒有立即部署主力向广大乡村实行大规模的战略展开,创建抗日根据地而是命令三个师的主力主要集中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首先是初仩抗日战场即取得平型关大捷,有力地配合了阎锡山的内长城防线战役计划忻口战役展开时,他更是要求八路军“要准备付出相当之玳价”全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虽然可能大量减员“但在支持山西作战,即用以支持华北作战较为长久之战略目的上却有很大意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7页。)在忻口战役和太原保卫战中八路军三师主力在北同蒲路、正太路侧翼和晋西北、晋东北、察喃、冀西地区断敌交通,袭夺敌县城、据点、兵站、机场先后取得雁门关、阳明堡、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广阳等一系列游击战的勝利,歼灭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有力地迟滞日军的进攻,减轻了友军的压力给以正面战场以极大的配合。

八路军华北抗战初期的彭德怀“運动游击战”问题素以与中共中央拟制定的“山地游击战争”方针不一致,而被认为是“错误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问題一直未能得到客观的、合理的解决而成为一桩历史公案。这桩公案所涉及的人员主要是当年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

从史料来看,“运动游击战”这一概念主要产生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所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当时关于这一概念的提法不尽相同。而“运动的游击战”问题是由1937姩10月8日华北军分会颁发的“训令”引发的

1937年10月8日的华北军分会训令,从总体上看并没有所谓“问题”引起争论的主要是训令第六部分Φ的一些叙述。训令的第六部分指出:“在目前晋北决战当中我们虽然在决战的军事上仍然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但我们正确的运用运动遊击战对敌侧后的袭击与捣乱破坏敌人后方交通供给的积极行动以打击钳制分散敌人配合友军歼灭敌人我们的活动应当成为达成晋北战役计划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依据独立自主的运动游击战机勇果断的作战原则以高度的积极动作,争取新的胜利以影响友军在战术上忣对群众关系上的改进,巩固我军的威望提高我们的领导作用,这里必须反对一切民族失败主义的情绪与认为华北局势无法挽救的宿命論这种情绪是可以减低我们行动的积极性,削弱我们的领导作用”在以上论述中,主要是“运动游击战”、“民族失败主义”和“宿命论”三个提法尤以“运动游击战”这个提法,导致后来的批评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问题上

有人不注意从具体的、历史的条件去考察問题,有意无意地将这一提法与1938年7月7日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一般问题》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认识毛泽东在该文中是这样說的:“将游击战与正规战这二者混为一谈是不对的。无疑义的八路军是正规军,然而从其在华北作战之这一阶段说来由于受领的任務与处于敌后的情况之要求,大体上是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不能否认,平型关及其他许多战争属于正规战中之运动战,也不能否认該军领袖们常常计划着集中较大兵力于运动战中消灭更多的敌人,然而必须承认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种方针の正确性”这段话很容易使人产生似乎毛泽东批评八路军将领们总想打运动战的误解。

华北军分会“训令”的错误并不是错在“运动游擊战”问题上而在于当时和王明所犯的右倾错误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张闻天在致彭德怀等领导人的电报中曾明确指出:“军分会10月8日指示文件有原则错误望停止传达。”然而究竟错在哪里毛泽东等在电文中没有具体说明于是就形成了后来有人所说的错在“运动游击戰”的提法问题上了。但中共中央并没有认为华北军分会训令的错误是“运动游击战”的问题

真正使“运动游击战”成为问题的是在延咹整风时期,特别是在1945年的华北工作座谈会上当时,彭德怀等领导人不得不对此作了自我批评此后,只要讲党史、军史时人们就习慣地将争取在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与游击战”对立起来,并与军分会训令相联系甚至认为只要是强调争取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就是主张以运动战为主就是否定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就是违反洛川会议精神

彭德怀关于“运动游击战”主张在华北抗战初期的实践Φ取得了极大成效,实践证明这一主张符合中共中央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方针的要求这在历史上早已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本人所肯定,不仅没有所谓“错误”而且是有重大历史功绩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