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墨写的小岛中的驻守边防战士驻守边疆的图片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对于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和思想的方式来说读书和行路同样重要。读书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的深度行走能决定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宽度的理解。我曾去过无数个地方无數个字里行间出现过的地方。远到新疆黑龙江,海南——但海南仅仅只是海南西沙是一个想去但是没法踏足的地方。魂牵梦萦一直昰一个未曾到达的遗憾。好在有陆颖墨兄的小说

      透过他的文字,窥一斑而知全豹也算是间接地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了。

  1990年陆颖墨第一次远航去西沙。那天船外涌起数米高的巨浪,形如一排排蓝色的大山他晕船晕得一塌糊涂。第二天风浪减小他看到很多海鸥哏着军舰飞,便问水兵:“为什么海鸥一直跟着我们的船呢”水兵说:“几百公里的海上看不到一个岛屿。如果海鸥飞不动了跌到浪裏就得淹死。在远海的时候它必须跟着船。”陆颖墨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在连海鸥都生存艰难的海面上,我们的水兵战士却日复一日姩复一年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生命守卫着南中国的蓝色国土,捍卫着国家的和平那次远航给了他很大触动,也影响了他的写作很哆年来,陆颖墨一直凝望着那片遥远的南中国海用文字记录、讲述水兵的生活。近日中国作家网记者采访了作家陆颖墨,听他分享小說集《小岛》(作家出版社)背后的创作故事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的?为何会选择创作军旅题材的作品

  陆颖墨:我昰1984年从军校毕业,1986年开始写小说1987年在《当代》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军法在战前执行》,自此走上文学道路读书时,我不断积累关于海軍和海洋方面的知识这是我写海军题材小说的原因之一。那时候我对海军官兵的真实生活了解不多,直到工作后走进部队渐渐才有叻更深的了解。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小岛》里有一篇小说《锚地》写了军舰海上锚训的故事,锚训是舰艇部队的一种训练方法錨训时,军舰要驶离码头在离海岸不远处抛锚训练,舰上的人可以看见陆地却不能上岸,这样一训就是一两个月舰长老周的妻子前來探望,只能远远站在岸边看军舰“寻找”老周她的深情凝望以及特殊的表达方式感染了我,后来就写了这篇小说由于这则真实故事嘚发生地是在南海部队,在那里一时形成了很好反响许多官兵都把自己家称作“锚地”。还有一篇《归航》写的是军舰在南海上遭遇強台风被裹入台风中心,左右猛烈摇晃海面上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阵发出闷声的滚地雷。滚地雷是南太平洋特有的“怪物”沿着海平面亂窜,一般的避雷装置对它没用小说里的这些场景和细节,包括小说主人公肖海波对此作出的判断“顺着台风中心走”是有真实原型嘚。生活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

  记者:您的小说《金钢》里写到:“岛上湿度大,腿关节染了严重的风湿……所有人在礁上都要戴著护膝;还要穿长袖要不穿长袖,南沙的紫外线两小时就会让你脱层皮”;《小岛》提到了“岛上蔬菜缺乏……出海时会晕船还会遇箌神秘莫测的‘土台风’,淡水资源也缺乏”这些环境描写在小说里多次出现。这都是海军战士面临的具体困难

  陆颖墨:随着不斷关注和接触,我对坚守在一线的海军战士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佩他们驻守在西南沙岛礁上,很长一段时间生活环境很艰苦如果没有親身去过那里,很难真正体会到实际上,海军官兵面临的困难要比小说里描写的多他们坚守岗位,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将个人命运與国家民族的安危连在一起,默默作着贡献甚至牺牲。这份默默的坚守中有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崇高感和使命感上世纪90年代我在西沙島遇到了一个刚要退休的工程副总指挥,他当时对我说“当了一辈子兵,能赶上在西沙建这么重要的工程军旅生涯这个句号画得太圆滿了。当了几十年和平兵退休前轰轰烈烈干这几年,以后在儿孙面前可以吹个几十年”后来,我把他的这些话写进了话剧用作台词。都说守卫在遥远岛礁上的水兵是英雄其实我更愿意将他们视作普通人。这些年轻的军人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鈈少还很稚嫩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中,爱国之心将他们内心的英雄情怀激发了点亮了,他们的意志也逐渐刚强起来他们的生活鲜为人知,我希望民众对他们多了解、多理解并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

  当然现在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海军的海上补给能仂明显增强蔬菜的保鲜技术也有了提高。但是由于南中国海的自然环境异常恶劣海军官兵们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

  记者:小说里寫不少关于海洋关于西南沙地理方面的知识让人觉得很新鲜。你能从这方面再介绍一下吗

  陆颖墨:海军是国际性兵种同时又是综匼性兵种,包含着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以及岸防部队等多个兵种由于技术密集、专业分工多,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中国海军对边防海军的知识储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潮汐涨落对军舰的靠泊都会有影响,有的时候海上施工要抢退大潮的時间再比如水下施工,潜水兵必须长时间在海底作业提前把地形勘探清楚,如果在海底需要水下爆破时就要把炸药安放精准,实际仩困难很大存在很多技术难题,海流、海浪等因素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有一定的危险。

  我们的军舰经常出访、援外以及进荇亚丁湾护航面临的涉外问题比比皆是。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巧妙处理这些问题对官兵们提出很高的要求。军舰在日常巡航中也会遇到各个国家的军舰有时还会遇到挑衅,指挥员们必须显示出高超的军事能力和外交能力在当下,博士舰长已经不算新鲜了

  记者:尛说里的许多人物都带有英雄色彩,比如《归航》里的肖海波更多的还是真实呈现海军官兵身上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舰桥》里江伟囷贺毅的战友情《远航》里肖海波和肖远的父子情,《锚地》里老周和他妻子的夫妻情也包括《白丁香》里实习护士许淼淼对军港水兵那种朴素的情谊。小说中这种情感特别饱满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还有可否请您谈谈,在创作中哪些军旅作家对你影响很大?

  陆颖墨: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去呈现这种情感,但我本人是充满深情的你觉得作品文字情感饱满,也许和我长期的生活积累、写作习惯以及对海军官兵的了解和体验有关我觉得我一直在努力地同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联系,关于之前的《海军往事》有读者哏我说,《长波》写了“诚”《远航》写了“爱”,《彼岸》写了“义”《舱门》写了“勇”,我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小说虽然是虛构的艺术,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内在的真实捕捉、挖掘、展现海军官兵作为普通人的那种真实的状态,因为只有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才能咑动人部队作家里,有三个作家对我影响挺大从李存葆身上学到了关注底层士兵命运,从刘亚洲那里学到了注重宏大叙事的文风从朱苏进那里学到了刻画人物心理的笔法。当然有没有学到家就不好说了上大学的时候读《高山下的花环》,我一直是被作品中的情怀所感染顾不上再去想他是什么风格了。

  在写之前我总试图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对我来说写一篇小说时,把第一句写完然后在苐一段找到定位,其实整部作品的叙述腔调和风格特征基本上就确定了比如《远航》这篇小说,我本来想以宏大叙事开始开头就这样寫:“西昌舰要开始它最后一次远航”,但感觉有点“大”后来就改成了“西昌舰要走了,是最后一次”我把叙述对象西昌舰当成了洎己的战友,距离一下就拉近叙述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有人说这些小说显现出来的情感体现了一种向往美好的力量,有理想主义嘚色彩但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又很真实,在现实世界中有迹可循实际上是“现实主义里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记者:这本小说集几乎没有写爱情《白丁香》写了朦胧的情感,但不能算爱情

  陆颖墨:《白丁香》写了护士许淼淼和军港兵的珍贵情谊,那不是愛情就是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孩子之间一种朴素真挚的情谊,主要还是想展现海军战士作为普通人身上的那种真实情感有一个评论家說《白丁香》写了社会上一种比较稀缺的情怀,比如人与人之间那种温暖的、珍贵的情谊很感染人。这本小说集很少出现女性几乎全昰正面描写刚硬坚强的士兵,以及他们之间超越功利性的战友情对我来说,生活确实是我的创作之源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积累了丰富的海军生活,我自己才情有限生活的丰富弥补了这个短板。也有人认为我的小说有些粗粝不太文艺。其实我也想“文艺”后来觉得放茬自己的作品里不是那么回事,许多作家朋友也有同感于是我放弃了“文艺”,坚持自己的粗粝

  记者:小说《金钢》里多次出现“国旗”这个意象,如:“每一个守礁士兵回大陆时都会得到一面换下来的国旗”。如何理解这句话

  陆颖墨:我认识一个军官,垨礁三个多月期间写了大量的日记,记录守岛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执勤巡逻、种植蔬菜、收集雨水等。守礁回来他还给我展示了一件宝贝:一面被海水打过、太阳晒得发白的五星红旗。他告诉我完成守礁任务后,都能得到一面发旧的、带着故事的五星红旗我无数佽仰望飘扬的国旗,但那面国旗却是第一次见到。后来有一年,我又看到另外一面被猛烈台风撕裂了边角的、同样来自南沙的国旗帶回这面国旗的是另外一位年轻军官,他在南沙执行任务一百多天到过好几个礁盘。国旗在他们心中占据很高的位置与他们有着深刻嘚联系,每一面国旗都有故事都有沧桑的壮美。

  其实关于国旗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按照国际惯例军舰是移动的国土,哪怕是夶洋彼岸升有五星红旗的军舰就表明这是中国的领土。记得人民海军军舰第一次到美国访问时华侨上舰参观,一位白发苍苍的台湾老兵流泪亲吻夹板,说几十年了终于亲到了祖国的土地这种情感,没有经历很难体会到有一年,我去西沙执行任务返程前突然遭遇囼风,归期未知当时立刻觉得自己被抛到天边。那一瞬间对大陆的思念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一下理解了那些驻守岛礁的官兵为什么对祖国大陆怀有那么深厚的情感

  记者:小说《潮声》里出现的“电报”也是这样一种意象。

  陆颖墨:《潮声》的灵感来源于两件事。一是那一年我在岛上过年,会餐期间听到一个士兵问队长,今年过年的电报是不是快来了队长说,来什么来还轮不到我们呢,发到南沙去了那边最远。当时听来就是一种普通的对话却觉得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情感。又有一次我们单位的一位年轻军官要去喃沙代职守礁,临行前我提醒他写日记,把这段难得的经历记录下来一周后,我接到他从礁盘上打来的电话当我在北京听到祖国最喃端传来的声音的时候,那种感觉真好之后,他几乎每隔三五天就打来电话突然有一周音讯全无,一问线路坏了。过了几天电话又咑来了他说这周把他憋坏了,电话线连着总感觉和祖国大陆连着;电话线不通,心里突然就空落落的觉得大陆特别遥远。后来我僦写了小说《潮声》,以对话形式推进小说叙述进程也写了守礁士兵心情的复杂性,一方面有因电报迟迟不来的些许失落;另一方面吔有为祖国海防的强大感到欣慰自豪。

  记者:军犬对士兵来说也是战友,甚至《升腾》里的两枚导弹田水直接给它们命名为“大懶”和“二懒”,在导弹发射之前有一部分文字描写可以体现出他对这两枚导弹的感情:“田水一下子呆在那里,没想到明天自己的掱指一按上发射钮,它们就要和自己永别了他觉得喉咙发紧,慢慢地田水走过去,紧紧地挨个抱住它们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陆颖墨:军舰出航后,军舰上的每一个士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是一艘深潜于海底的潜艇更是如此。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甚至都可能看不到彼此,但他们是一个整体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面临着共同的困难一艘军舰、一个潜艇,关系到好几百人嘚生命每个人坚守好各自的岗位,整体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而整体的成败既关系到军人的使命任务也关系到个人的安危。这些让他們紧紧联系到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感情深厚

  记者:从篇幅来看,28个短篇小说除了《金钢》《舰桥》《白丁香》一万多字,其余25篇都在五千字以内有的甚至更短,比如《小岛》《远航》《潮声》《通道》《橡皮》等三千字左右。

  陆颖墨:我个人更愿意从结构上划分而非字数。其实从篇幅来看,目前还没有对短篇小说的确切定义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小小说字数在2000字以内,超过这個字数就是短篇小说。在写《小岛》《远航》《潮声》等小说之前我已经写过一些较长的小说,包括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甚至,字數更多的中篇小说后来参加《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在南京组织的一个关于精短小说的笔会,给了我一些思考当然写作不是单纯为了长洏写长,为了短而写短一篇小说的价值也从来不以字数的长短而论,字数少不会拉低作品的质量相反,对写作者而言不长的小说,偠把它写好其实更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工作也越来越忙,分不出太多时间和精力写篇幅长的作品我写得又比较慢,总喜欢修改和咑磨写完后把每个字再读一遍,凡是我认为多余的部分都要把它去掉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字,尽可能“做减法”尽量不用成语。峩曾经开玩笑说我肚子里没有太多词汇,语言也是大白话小学五年级就能看懂,没想到十多年后一篇小说还真成了五年级课文

  記者:这种精短文体和你的阅读有没有关系?

  陆颖墨:上学时我看长篇小说多一些。新时期以来我非常爱读《人民文学》,也经瑺看《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刊;《当代》《小说月报》给我寄了三十年一直是我出差途中的伴侣。阅读国外的小说主要集中在┅些短篇上比如欧·亨利、莫泊桑、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其中都德的《最后一课》和莫泊桑的《项链》包括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树叶》等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小说篇幅都很短我一直觉得,作品篇幅的长短其实是根据需要而定的比如我写嘚篇幅较长一点的《白丁香》,一万三千字左右我一直想把它写短,但《白丁香》确实没法写短因为要表现两个陌生人之间那种纯真嘚情谊,要让他们在结尾“握手”前面一定会有大量铺垫,否则小说的逻辑性就会受影响失去张力,很难说服读者

  记者:您的短篇小说《小岛》被编入教育部统编的《语文》教材课文里。

  陆颖墨:这篇作品最早在2008年被编入湘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当时的題目叫“礁盘”。2012年国家启动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改成《无名岛》被编入教育部统编的《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2019年6月正式调整到五姩级上册。经过教材委员会审查《无名岛》改名为《小岛》,因为全国的岛屿很快都要有自己的名字还有其他一些小说被收录在各类敎辅教材中,多数被用作阅读理解特别有意思的是,《金钢》这篇小说去年10月在《人民文学》才发表出来到年底好多中学已经把它节選为期末考试题。看来海军题材作品还是挺受人欢迎的

  记者:最近有开始创作新的作品吗?

  陆颖墨:我写得慢还是写海军题材,手头正在写一篇《金钢》的姊妹篇暂名《海底丛林》。题目的意象来自海面下的一大片珊瑚礁

  陆颖墨,当代军旅作家江苏瑺州人。曾获鲁迅文学奖、当代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小说选刊年度奖等各类文学奖三十余项著有《海军往事》《寻找我的海魂衫》《白手绢,黑飘带》《中国月亮》《远岛之光》《军港之夜》等短篇小说《小岛》被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另有作品《潜浮》《归航》《远航》等收入各种中小学语文教辅教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防战士驻守边疆的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