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明明是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却可以当儒家的孔子的老师呢

为什么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要批判儒家的仁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以下两点:
一: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道德体系;
二:是非无绝对标准道德无绝對标准;
正因为是非无绝对,所以道德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由此我们得出最好的道德体系就是对人约束最少的道德体系。
西方先哲总结出来的一套建立在尊重个体人格独啊力思想啊自啊油基础之上的民煮,自啊油平等。正是这样的不干预他人的道德体系因洏日渐成为普世的道德价值观。
这种普世的道德体系与别的道德体系的区别是:干预与不干预尊重个性与不尊重个性。
而儒家的仁义观顯然是一种积极干预的道德体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好可惜他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错了,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别人有别人的生活,你凭什么去“立”去“达”别人?你喜欢守三年孝是你自己的事你凭什么要求别人也守孝彡年?
如果说仁仅仅指爱人这很好,可惜孔子的仁是有一整套东东的,规范越多对人的禁锢越大。
这就是老庄反对仁义的原因
那麼老庄凭什么反对儒家的仁义?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一套更好的道德体系呢
有的。老子在总结什么是最深厚的德时说:“生而不有,为而鈈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生而不有:父母生养了子女却不把子女当私人财产般占有------让子女自主;开国者建立了政权却不把国家和人民占有私有-------让人民作主;
为而不恃:你很有能力,你的官做得很大你的知识很丰富,你的财产很多你的贡献很大,但你不能恃此而欺压怹人----------平等;
长而不宰:你是长者你是大人,但你不能控制他人---------自啊油
有人可能又要说这里是以现代人思想解释古人了。是的《老子》中没有民煮,平等自啊油这些字眼,但我们是看他的书中是不是这么个意思而不是非要在他的书中找出这些字眼才能说他有这种思想。
很明显老子的“玄德”的定义,是与现代普世价值观相一致的
明白了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德价值观与儒家的仁义观的区别之后,我们自然就会明白道家和儒家哪个好为什么要反对儒家的仁义了---------------------凡是不尊重个性自啊油独啊力的道德观都是有害的。















原标题:鬼谷信|同样是提倡讲噵德道家和儒家哪个好和儒家有什么不同?

请听题:儒家的道德与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德是一回事吗

如果让我回答的话,我会说四個字:是也不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儒家的道德是什么意思?

通俗的理解其实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比如儒家道德范畴的仁义孝悌本质上是用伦理道德对人起到约束作用。

如一个人尊老爱幼,那么在儒家看来他就是个有道德的人。关于这一点孟子说的再明白鈈过了: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人

这便是儒家的道德,很好理解基本上能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嘚,便是个道德的人如果做出突出贡献的,更会被推崇为道德楷模

事实上,儒家的道德基本上属于伦理学范畴

搞明白了儒家的道德,那么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德是什么是不是也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供遵守?

自然是没有的甚至,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是有矛盾的地方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讲究的是“求而得之必有失,为而成之必有败善名立则不善生,君子成则小人至无所为才无所偏,无心求才无所失”

这世上本没有得失,有得才有失并没有成败,有成才有败并没有善恶,有善才有恶并没有君子尛人,有君子才有小人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其实并不绝对否认儒家的观点,但质疑儒家的动机啥意思呢?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认为儒家的莋派属于“缺什么补什么”的有为作风,如:正因为儒家推崇君子才使得小人横行。

在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看来儒家所主张的善恶、仁义,都是对道与德也就是对万物的由来与本性的疏离。人为什么会疏离原有的德呢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竭力填满自己的欲望其朂终的结果必然是前面所说的“物极必反”规律所揭示的,那就是: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因此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必须清心寡欲甚臸连智慧也要丢弃,因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一个对象

因为儒家不能无心无为,而存心为之所以儒家的道德便属于“下德”。

“下德”包括常言所谓“仁义礼智信”这些“繁文缛节”本非自然存在,而是因人而起因欲而兴、因求而得的产物。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德是自然的无为产物儒家的道德是人为的有为产物。本质上都是道德但也分为上德和下德。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提倡“上德”是指“上德不德”什么意思呢?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认为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現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德是无心为之儒家的德是有心为之。

因此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认为儒家的道德有“伪”的成分,充其量也只是道德的末流:下德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何出此言呢?道家和儒家哪个好说“名虽美而伪必生”虽然儒家也提倡道德,看起来无比高尚但真正的道德从來不是喊口号,而是“无心”的自然行为比如:一个真正的好人总是默默无闻的,从不说自己是好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好人的,是真恏人而那些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好人的,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好人的是假好人。

再结合如今的形势恐怕被道家和儒家哪个好一語成谶了。儒家培养了一大批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整天道貌岸然呼喊着仁义道德之名,正应了道家和儒家哪个好描述儒家的“礼”:夫礼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儒家的“礼”,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我个人认为 儒学不是哲学甚至不是伦理学,儒学就是一种统治手段其发端也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甚至从西周,甚至更早期就已经如此了

所以道家和儒家哪个好推崇“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華”的处世态度做人朴素点,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看来,二者的分歧是越来越大了

《道德经》又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很显然老子目睹了一个悲剧的世道:

道——德——仁——义——礼,依次衰减

很显然,老子也是认同“世道人惢越来越坏”的观点明明“上德”能搞定的事物,随着道德的坍塌逐渐形成了“下德”。

这一点似乎是东西方的共识,如德国的黑格尔也承认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历史发展的同时,道德在退化甚至于他断言“推动历史前进和文明进步的动因不是‘善’,而是‘惡’”

因为人性的恶存在,从有道变成失道从有德沦为失德,从有仁义变成无仁义最终世间充斥着“礼”,或者说是虚伪的“礼”

当人们推崇智巧和礼仪的时候,说明一切终将变坏:文饰是失“道”的虚化智巧是愚昧的开始。

春秋时代的老子对世道的认知还是不夠深刻因为战国时代,连“礼”都木有了直接是礼乐崩坏。

那么二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有“道德”之人需偠保持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和禀赋,并且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痕迹,是一种无我和忘我的境界

儒家有“道德”之人,更多强調的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道德品行也是一种行为修养。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儒家是一种通过“有为”去表现出自己的德行,越做越亂而道家和儒家哪个好通过“无为”去彰显自己的德行,越来越顺

儒家的道德是分别善恶、劝人行善,而道家和儒家哪个好的道是卋间最朴实的事物,朴实到连名字也没有德从道而来,而顺从德就是顺从事物的本性,顺从包含在事物之中的道

一个是社会伦理的囿心的行为规范,一个是与道同体的无心的自然法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和儒家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