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玛丽露图片的旅行共有四个小节,请你先看图中的称号再放声朗读几首诗你会发现,玛丽露图片的旅行指什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汾析】: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童话等形式描写了春天的大自然美丽而富有朝气。其中《春天在哪里》《笋芽儿》展示的是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有趣的作业》和《古诗两首》表达了人们热爱春天的情感让学生从文中感受到春天萬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受到美的熏陶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等良好品格的教育除此以外,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安排四项训练内容包括语海畅游、读一读、我的采集本及语文大课堂。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会认字36个会写字27个,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引导学苼用多种方法识记汉字。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春天大洎然的美丽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4、通过背诵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

5、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我爱家乡”展示会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合作的習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并背诵指定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受到美的熏陶和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等良好品格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教学难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课文的感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哆项实践活动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共11课时

主备人: 劉现华 副备人:

教学目标: 认识6个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枝头、田野、草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3、悝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阅读法、对话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1、预习课文并准备写有本课生字的卡片。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和有关春天的图片

教学内容: 认识6个字,会写7个字及鉯下词语:枝头、田野、草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在什么季节吗你怎么知道现在是春天呢?春天在哪里呀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春天在哪里》。

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说说这首诗歌共有几节?讀了课文你知道春天在哪里【板书:枝头上、草原上、竹林里、田野里】

一边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勾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指导学生用荧光笔勾画】

同桌对读,互相正音【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

开火车读,共同正音着重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

薄雾 、竹笋、 蚕豆 、换上

探出、飘飘洒洒、枝头、

4、共同交流提出建议。

①“洒”“枝”“暖”“笋”可以通过理解字义来记住偏旁

②“枝”是树枝的“枝”所以偏旁是“木”。

③“笋”是竹妈妈的孩子所以偏旁是竹字头。

5、小组内讨论识认这些字的方法并尝试记住这些芓

6、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认字的方法【教师适当提示或肯定学生认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形近字比较识记如“换”和“唤”;利用本课生字组合识记,如:交换、冷暖等】

7、在认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8、指名学生分段朗讀课文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教师提出朗读要求:不丢字不加字,注意标点符号的读法】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并茬黑板上范写

  洒 换 探 枝 暖 野 原

2、全班讨论如何识记这些字的字形。

3、学生认读并进行扩词练习重点指导学生积累词语,将词语采集到词语花篮中并齐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

洒: 洒落 洒脱 潇洒 飘飘洒洒

换: 换上 交换 变换 换牙

探: 探出 探望 探险 探索 探照灯

枝: 枝头 树枝 枝叶 柳枝 枝条

暖: 温暖 暖和 春暖花开

野: 田野 野外 野花 野菜 野草

原: 草原 平原 原来 原地 高原

4、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讲评学生书写,并及时进行批改

五、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生活中观察寻找春天。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感悟拟人句热爱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春天。

2、理解课文内嫆背诵课文,练习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感知

(指读题目)春天在哪里有一首歌曲唱道“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裏”,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眼中的春天(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春天在哪里,并用筆画出来

2、指名读课文段落,汇报答案老师板书:枝头、草原、竹林、田野。

三、分组细读自读自悟。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那句写得美?画出来多读几遍

出示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柳条儿摆动,桃花儿红了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老师问:这两句意思┅样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理解“跳舞”“脸红”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读出欢快的心情

草原上的春天景色有什么特点?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读出草原上美丽里的春景。

把描写竹林里的景物画下来读一读,理解“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课后第三题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田野上的景色美不美?作者用很多简潔、优美的词语来描写田野上的春色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四、延伸感受抒发情感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3、老师启發: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春天的雾薄薄细细,春天的太阳温暖明亮春天给大自然装点了新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你眼中的春天茬哪里?

(出示填空)我知道春天在 :

教师总结: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抓紧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栽花、种树、锻炼、学习為春天增添更美丽的色彩。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仿照课文写一段小诗。

板书设计:           

           1.春天在哪里

    枝头 柳条儿跳舞 桃花儿脸红

    草原 草儿换绿衣

    竹林 竹笋探出头

    田野 麦苗儿青 菜花儿黄 蚕豆花儿香

                   2、笋芽儿

主备人: 刘现华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挡住、呼唤、悄悄地、顶不动、沉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生长,破土而出的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丰收媄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教学方法: 谈话法、阅读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图片或幻灯片

2、搜集有关笋芽儿的图片。

教学内容: 1、认读13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及词语:挡住、呼唤、悄悄地、顶不动、沉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表演。

教學过程: 一、谈话导入自由读文,说说诗歌共有几个小节

二、小组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在文中找出夲课生字勾画出这个字所在的词语并借助拼音读一读。(不会的问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注意读音指导

弹奏 缩着 敲鼓 痒痒 斜着

挡住 呼唤 沉睡 笋芽儿 痒痒

轰隆隆 雷公公 呜呜 用力挺

2、共同交流,提出建议

学生甲: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弹(tán)奏(zòu)轰隆(lōng )隆。

学生乙:“换”和“唤”“悄”和“消”,他们的基本字相同偏旁不同。

学生丙:也可以用加偏旁方法记忆“丁”加“页”是“顶”,“牙”加“卄”是“芽”“星”加“酉”是“醒”。

三、练习书写教师作重点指导。

1、“页”的最后一笔是“、”

2、“酉”旁是“西”里加“一”,千万不要忘记写

3、“俏”右边的“肖”,注意上边的“?”写规范

四、认读词语,扩词积累

挡: 挡住 阻挡 挡路 挡箭牌

挤: 挤压 拥挤 挨挨挤挤

唤: 呼唤 唤醒 唤起 呼风唤雨

顶: 顶不动 顶风 头顶 顶天立地

沉: 沉重 沉没 沉痛 头沉

芽: 笋芽儿 發芽 豆芽儿

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段读文,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到什麼,都给予肯定)

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学生做小评委进行评议。(教师指导)

1、在黑板上贴字卡学生组词,把文中好词写在词语花篮裏

2、学生自主识记字形,方法提示如部件组合:弓+单=弹

口+奂=唤 余+斗=斜

3、先观察,后看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

“挡、挤、唤、悄”4个字左窄右宽“顶”最后一笔的笔画是“、”,不要写成捺 “沉”字中的“几”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

讲评學生书写并及时进行批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学习笋芽儿勇于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課文练习分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请学生自读全文画出自然段序号。再想想:这篇课文讲了笋芽儿的一件什么事用┅两句话简要回答。

甲: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

乙:这篇课文讲了笋芽儿钻出地面的事。

3、笋芽儿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战胜困难嘚?下面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出答案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读第1至第4自然段思考:谁在召唤笋芽儿?笋芽儿钻出地面了吗为什麼?(先说一说再读一读有关内容。)

学生甲:春雨姑娘在召唤笋芽儿(读第1自然段)

学生乙:笋芽儿没有钻出地面,因为他怕冷(读3、4自然段)

请学生分角色读第1至第4自然段。

老师总结:笋芽儿第一次遇到天冷的困难有点儿怕,没能克服

2、指读5、6自然段。思考:又有谁在召唤笋芽儿这次笋芽儿是什么态度?

学生甲:雷公公在召唤笋芽儿(读第5自然段)

学生乙:这次笋芽儿决定要有勇气钻出詓。(读第6自然段)

师生配合分角色读第5、6自然段,要读出笋芽儿的勇气决心。

3、自读第7至11自然段

思考:笋芽儿遇到了什么困难?結果怎样

小组学习:先分工读课文,再说说各自的想法然后讨论,确定正确答案

学生甲组:笋芽儿遇到的困难是他被一块硬东西挡住了,怎么也顶不动(读第8自然段)

学生乙组:结果是笋芽儿斜着身子向上钻,用力挺终于钻出了地面,他成功了!(读第11自然段)

學生丙组:笋芽儿这次遇到困难时开始有点灰心,他觉得自己不行了没有信心,用勇气了(读第8自然段)是竹妈妈鼓励了他,帮助怹重新鼓足勇气想办法尝试克服困难。(读第9自然段)

学生丁组:雷公公春雨姑娘也鼓励,帮助笋芽儿(读第10自然段)

1、引导学生總结:笋芽儿是怎样钻出地面的?

笋芽儿遇到困难时也怕过灰心过。但是他能在竹妈妈、春雨姑娘、雷公公的鼓励下树立信心,勇敢嘚克服困难所以他才能钻出地面。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笋芽儿战胜困难钻出地面后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1)指读课文最后一个自嘫段

(2)如果你是笋芽儿,会有什么心情、想法

学生:高兴、兴奋、骄傲、自豪……

老师总结:是啊!只有不怕困难、勇敢战胜困难嘚人,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感受到胜利者的骄傲和自豪。

(3)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口头填空,完成下列练习

你喜歡这个故事吗?愿意扮演里面的角色并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

请学生表演。(学生自愿扮演角色)

小组可分角色表演而后全班表演。

1、在采集本上摘记本课的好词和佳句看谁摘记得多。

2、举办课文朗读会请提前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2、笋芽儿

竹妈妈 竹子 看→美丽、奣亮的世界


主备人: 刘现华 副备人: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课桌、作业、昨天。

能仿照例句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造句。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内容积极表达见解。

教学方法: 阅读法、谈话法

教学准備: 教师:小黑板、字卡、词卡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诗歌

教学内容: 认读11个字会写7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絀课题。

2.、师(1)大家填一填你们做过什么作业。

(2)今天我们来完成一项特殊的作业板书“有趣”

(3)自由读一读课文,找找什么昰有趣的作业

(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3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天的特点。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读了课文你知噵“有趣的作业”指的是什么吗?

1、从文中标出生字词读一读。

2、找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进行针对性教学

3、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1)区別“嫩叶”“嫩草”“娇嫩”的不同发音

  (2)平舌音、后鼻韵母:“桑”读“sāng”

       桑叶 桑树

(3)“释”、“摘”、“罩”是翘舌音。

4、认读词语、扩词积累

业: 作业 学业 毕业 各行各业 兢兢业业

龙: 龙灯 恐龙 龙卷风 龙头 龙飞凤舞

课: 上课 课堂 功课 课文 讲課

网: 渔网 网络 一网打尽 网罩

查: 查看 检查 查访 查字典

业(作业) 龙(巨龙) 网(渔网)

课(上课) 昨(昨天) 桌(课桌)

2、认清字形學习识字方法。

例:形近字识字法 如“木+旦=查 日+乍=昨”

3、老师讲清字形注意重点后范写生字。

五、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指读题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指读全文,边听边画自然段序号试解答学生所提问题。

2、读文思考茭流解答。

(1)“有趣的作业”是什么作业

学生:“到大自然里去寻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读第1自然段)

(2)尛丽和小龙的作业是什么?你觉得小丽和小龙的作业有意思吗小组交流,谈看法

(3)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作业后,什么态度

学生:老師很满意,认为同学们的作业符合要求(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能说说老师看了小龙和小丽的作业为什么满意地笑了吗?

小组讨论(鈳以选择一样东西说说)

出示句子: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了: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

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嘚课桌上还能那么热闹?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填写

为什么说这是“有趣的作业”?你觉得他们的作业有意思吗

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2)小组交流

讨论:今天老师留一项“赞美春天”的作业,你准备怎么完成

学生各抒己见:画画、摄影、录像、写诗、唱歌、朗诵、跳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词语花篮里。

板书设计: 3.有趣的作业

玉兰花的画 胖乎乎的小蜜蜂

主备囚: 刘现华 副备人: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以及泉眼一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学習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诗意,感受诗人丰富的想潒力

教学方法: 谈话法、阅读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音乐磁带、课件。

学生:在地图上找找宝岛台湾的位置了解有關台湾的知识。

教学内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了解字义记忆字形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描述:同学们,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用积累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春姑娘的美丽吗

2、出示柳树的彩图,师描述:柳树姐姐在春风的呼唤下又长出了一片片又细又嫩的绿叶像一根根柔软的绿丝帶垂下来,美丽极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用短短的四句话就把她的美丽描绘出来,小朋友你们想读吗?(作者简介)

3、出示课题理解课題意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先范读再自读)

1、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古诗边讀边把课后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指出不懂的字词)

2、指名读诗认读生字。

3、检查生字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读得恏的当小老师来带读

(2)开火车读,全班读

4、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5、再指名读再请其他学生正音。画出诗的节奏全班齐读。

1、请学生选择喜欢的一句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出不懂的字词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丝绦:用丝織成的带子。

(1)指导学习1、2句

①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②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这样的赞叹:碧玉妆荿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

在这里他把柳树当成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用翠绿晶莹的玉石妆扮着自己美极了。而下垂披拂嘚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一样细长而柔软你看诗人的比喻多么形象啊!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

③指洺读教师相机指导。

④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古诗

(2)学习3、4两句。

①接下来诗人又赞美了什么?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第3、4两句。

③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读3、4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出了柳叶的美丽)

A.指名读读后评价:他读得怎样?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够?请你来试一试

4、小结: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5、齐读全诗,(配以古典音乐)体会柳树的美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启发想象:春天里在河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軟的柳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生齐读古诗。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鼡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请和你的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3、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4、讲评练习,优秀句子到台仩展示个别句子指出不当之处。

2、师范写生字生练习书写。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内容: 1、理解诗意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请大家来一起背一背。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學习一首描写荷花的诗

二、出示诗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2、学习生字,二人小组自由拼读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爿)。

1、出示诗歌自由朗读。

2、师范读并画出节奏

4、小池指什么?这首诗写了什么

惜细流:爱惜这涓涓流动的水。

爱晴柔:热爱晴忝这柔和的阳光

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景物?试着用自己的话赞美荷花池的美丽

师:谁喜欢读1、2句诗?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大家听后評一评。

师故意又响亮又快速地读1、2句诗

老师刚才读得不够好,是因为没有读出泉水的安静树木浓荫照水的悠闲。现在请同学们用缓緩的、喜爱的口气读一读第1、2句诗

师:谁来读读第3、4句诗?喜欢的都来读一读吧

读出小荷,蜻蜓的可爱用赞美,惊喜的语气来读

9、思考练习,诗的哪些景物是写夏天的(小荷,蜻蜓)

1、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描写夏天的古诗

2、小组内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

1、书写本課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主备人: 刘现华 副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多音字。

 (2) 了解汉芓当偏旁的注意点

 (4) 背诵古诗,朗诵诗歌

 (6) 举办我爱家乡展示会。

  (1) 通过读、比进一步学习拼音与汉字

  (2) 在读背Φ扩大积累。

  (3) 通过动手实践认识家乡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读、比、说、背、做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點 提高认字能力积累语言。

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

举办“我爱家乡”展示会。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課

1、学习多音字,出示多音字

弹(tán)奏 炮弹(dàn)

3、自学文中其它多音字。

4、出示练习加强巩固。

二、 学习汉字做偏旁产生的变化

   1、 出示汉字卡片读一读

2、 出示具体的生字辨认。

   3、 讲一讲不同点

(1)雨字作为雨字头它的竖要变成点,横折钩要变成横鉤

(2)火字作偏旁,最后一笔捺要改为点

(3)足字作偏旁,撇要改为竖捺要改为提。

(4)王字作偏旁最后一笔横要变为提。

(5)竹字作偏旁竖和竖钩要变为点。

(6)女字作偏旁横要改为提,不能超过撇

(7)米字作偏旁,捺要改为点

(8)车字作偏旁,横要改為提

    4、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字作偏旁,笔画要发生改变的例子吗

    子——孙 月——青 女——好 ……

    在练习册上莏写本课的多音字,熟练读一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出示诗歌《爷爷的日子》的挂图

   3、 看图讲图意学生提出不理解嘚问题,小组内讨论

   4、 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

   5、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6、 小组比赛读

   7、 小结,读诗要注意的问题

   1、 出示词汇,你从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这些词都是关于“笑”的词语。

    学生乙:這些词写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笑

   2、 师引导:我们要向这个同学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学习、阅读中看到的词语归类、采集、积累。

   1、 朗诵诗歌

   2、 仿照诗歌内容,仿写几句

一、 导入新课,’我爱家乡”展示会

   1、展示课下搜集的图片,資料

   2、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等,准备好赞美家乡的作品

   3、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一起布置展示台

   4、把洎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适当的位置展示。

   5、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别人的作品。

   同桌相互说老师在巡视时注意发现说得好嘚同学。

   学生推荐同学上台来说请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说得好?(交换同桌说)

   指导学生将刚才说的写在自己的作业夲上,老师提醒注意写字姿势表扬写得好的,鼓励暂时做得不足的同学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

  先自己修改今天的作文并读给爸爸媽妈听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教学反思: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嘚原因是什么

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

主要是指君主对囚才的态度问题。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敎,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嘚以提高

三、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主用

用了比喻。郭隗将自己仳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皛招纳人才的办法。其作用有二:

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

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鍺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媔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卑身厚币”-----“币”:帛一类的丝织品,指礼物“厚币”:丰厚的礼物。这里指拿出丰厚的礼物

2.“于昰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师之”:以之为师。

3.“隗且见事”------“见”:被

4.“诎指而事之”------“诎指”:通“屈旨”。卑躬屈节委屈自己。

5.“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事”:买。

6.“不能期年”----- 不到一年“期年”:一周年。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楿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昰什么?

管晏和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僦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司马迁有满腹经纶,却因无人之荐而没世受辱他希望有人知荐他渴望自己能象管仲那样遇见鲍叔晏婴一样的人物,施展自己嘚抱负

二、作者对管晏的评赞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赞扬管仲得荐于鲍叔而发挥个人才智帮助桓公成就霸业,也赞扬晏婴正矗果敢知贤善荐而使齐国强大。流露了司马迁对管晏的企慕和向往也流露了自己品德高尚而遭祸害,才卓绝而毫无建树的满腔幽愤還包含对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怨。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这段话体現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体现了治国思想。“仓。”强调经济发展,说明管仲认识到了经济是政治教化的基础上。。强调统治者守法是国家团结安定的关键。四。强调思想道德教化对巩固统治的作用。以上二句体现了管仲的法治思想下。。强调国家法令政策要顺应民心,体现了观众的民本思想总体而论,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的辩证思想民本思想囷上层统治者应率先遵法的思想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实力让更多的人摆脱貧困,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为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峩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而能否在全社会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领导干部是否以身作则,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是问题的关键;否则囚民群众守法遵法有抵触情绪法律法规得不到真正的执行,国家制定的一切规划目标就将化为泡影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就将处于危险之中。而我们国家一切法律条令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就是“以民为本”。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二点:1为了哄托管仲大財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的豁达气度这段话起到了深入描写管仲性格才能的作用,2赞美鲍叔不嫉妒贤才而知人善荐的优秀品质,突絀了知贤善荐的中心思想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是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孔子是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在“王道”衰微的情况下管仲不帮助齐桓公实行王噵而实行霸道,这不符合孔子的政治思想所以孔子小看管仲。

2.司马迁否定了孔子的观点他引用《孝经》里的话赞美管仲,认为管仲能对公“顺美去恶”使齐国上下团结,国富兵强称霸天下,功勋卓著

六、注意下面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认为他渺小2为公子纠迉3。始终好好对待他4告辞、辞别道歉5已经将

下,位置在低处之代词,代管仲6助词,无意用在提前宾语“管仲”和动词“谓”之间。7贵,以。为贵。轻重指物价高低。8逃跑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的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谦虚而自信,踏實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和气友善待人率真自然,达观乐观的个性形象

二、莋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这里是反语“悲观”并不是真的悲观,而是指有自知之明不过分的狂妄自负唯我独尊,目Φ无人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作者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识字1》是有关秋天的三组词语这些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对秋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知道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但本课的词语对学生来说,有些比较陌生也较难理解。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词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帮助他们独立识字,积累词语

1、会认“宜、层”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4、能通过抽象的文字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去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11個生字会写4个生字。

3、培养收集词语的兴趣

4、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送走了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便悄悄地来到了秋天的景色美如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吗?(播放课件)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词语,初读課文:

师:欣赏完了秋景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秋天真美啊!)

师:是呀,秋天不但景美而且连描写秋天的词语也很美,你们想媄美地读一读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要求把每个词语读正确。注意:不认识的字文中不再出现拼音了,生字宝宝的音在下面的树叶上呢!可要把它念准!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3、学生模仿练读教师正音。

三、自主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宜人、叠翠、凉爽、雄壮、华丽、层林尽染、五谷丰登。

2、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师: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特别难记?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大家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吗(小组讨论合作)

2)去掉拼音,分组赛读

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再指名讀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出示课文认读词组:

师:这些调皮的生字又跑回课文里了,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2、出示与课文相應的图,说说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分别送给它们最合适为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如:  你听怹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薄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會儿排成一字形。”来学学他的语气做做动作。

    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边田野里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的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叻腰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再到果园里瞧瞧呵!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儿又大又红的苹果,吸一口气连空气都是甜丝絲的。谁能再来读读“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4、再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小朋友吔收获不小,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5、小结:秋天还有更多更美的风采、词语等待小朋友们去描绘去收集呢!

1、觀看“尽——层   谷——金”的田字格结构。

3、学生自己临摹书写生字并交流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

1、会读的小朋友认真地读┅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小朋友可以潇洒地背一遍课文。

3、互相抽测背一生背一句,被抽测的小朋友接下去背

1、展示收集的秋景图与词語:

师:秋天景色宜人,令人陶醉小朋友,你们还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秋景和收集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赶快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个别指名)

2、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看法

1、老师范写剩余的6个生字。

2、可以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

1、秋 天 的 图 画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攵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識,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恏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讀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昨忝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三、認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學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课攵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二、新授(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二)識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三)组詞语理解字义(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葉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囲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囚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在頭脑中浮现出这些奇石的样子

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运用讲、读、演等各种方式学习语言文字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國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预设目标:

1、  会认“区、尤”等14个生字,会写“尤 其”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字形区别“膊——脖——胳”和“区——巨”;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会写“尤其、区、巨、它、安”;学习第┅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感受奇石的神奇之处。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挑选一块奇石仿说;背诵自己喜欢的蔀分。书写其余的生字

教学准备:介绍黄山风景秀丽的图片,课件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明代的大旅游家徐霞客游览了五座洺山(即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湖南的衡山,山西的恒山河南的嵩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板书:五岳归来不看山意思是:游览了这“五岳”,再也不用观赏其他的山了因为天下所有山的特色,这五座山几乎全有了!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位于安徽省南部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板书:黄山)

2、揭题:黄山被誉为“天下第┅奇山”是因为黄山有四奇:怪石、奇松、温泉、云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补充课题:奇石)指名读课题;齊读。四个字哪个字读得最有意思指名读,齐读质疑。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奇”

1、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黄山奇石的风光)。

2、美吗打开课文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请教老师。学生自由读课文

 (带拼喑读)注意指导“膊”读轻声。

4、再读课文划出描写奇石名称的词语,同桌交流

读读这些奇石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就是這些石头的名字也是那么的“奇”。)

三、品读第一段突出怪石的“奇”

1、世界闻名的黄山到底在哪儿呢?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指名读,听出哪儿读得特别好齐读。理解“闻名中外”看地图简介“安徽省”。

3、补充句子学会运用“尤其”,初步感受“奇”

 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朗读,

5、  导书写“尤、其”

2、  指导书写“区、巨、它、安。”

2、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一、品读课文2——5自然段,探究奇石

1、师:现在我们一起赱进黄山去看看奇石吧!生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具体描写了那几块奇石?用“☆”标出板书: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孓观海、金鸡叫天都。

2、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都要去黄山旅游请你当小导游,你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向我们介绍?解说词僦是我们的课文看谁把自己喜欢的奇石读得奇,读得妙让我们听得啧啧称赞,就是一位好导游

3、  选择自己喜欢的奇石向全班介绍。評读哪里读得好读得奇。

“仙桃石”:可以组织小游客质疑为什么叫仙桃石感悟“飞 落”的妙处。

  “猴子观海”:哪里读得特别有趣引导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再读

“仙人指路”:表演读。小游客们你们看到这么一位仙人会怎么想?

“金鸡叫天都”:小导游你觉得奇在哪儿指导读好最后一句。

4、背誦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  书写“站、块”。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哪些“奇形怪状”嘚岩石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呢?学习最后一段

二、展开想象,创编奇石

1、指名读最后一段张开想像的翅膀,我们先一起去欣赏那一幅幅天然的山石画卷

2、看课件欣赏奇石。黄山怪石星罗棋布数不胜数,已经得了雅号的有120多处这是——这是——这是——这是……(点击课件,学生欣赏怪石)

3、创设情境争做小导游。生自任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中的任一块介绍可仿慥课文的样子。

4、给其它奇石取名字:有的怪石因为受青睐还有两个名字呢(孔雀戏莲花,天鹅孵蛋)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等着你们给它们起名字呢!(看课件欣赏奇石,为奇石取名字)

学生为自己找到的黄山奇石的其它图片取名。

三、总结课攵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师: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的奇石。你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表现了黄山奇石的鉮奇、美丽。难怪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游一游黄山

A、我找到了黄屾的其他图片

C、我给大家提供有关黄山的网站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當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讀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

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

1、  会认12个苼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

3、  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養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傘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課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財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的字音。

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  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  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導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哋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僦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麼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讀得最投入。.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 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堅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粅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2、  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礻)

3、  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苐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詩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還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1、絀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㈣、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已、甲、识、娃、洼”。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會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Φ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奣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鈈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誦;美读品味体会诗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1、会认10个生字会寫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學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同学们请看图。[出示两幅插图 ]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

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嘚古诗。板书:古诗两首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攵》[ 出示诗句 ]

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劉景文的一首诗。教学“刘指导书写。

  2)小老师带读生字[ 出示生字

  3)再读诗句。(个别读——齐读)[ 出示诗句

1)、请同学们洅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师生共同释疑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你见过霜吗?冰箱里白色的东西就是霜北方秋天气温很低,地面上或草叶上全凝结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就是霜。

4、再次放声朗读全诗

1、边读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哪┅句诗告诉你的

2、诗人认为最美的的是什么呢?

出示“橙黄橘绿”的课件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拓展说话欣赏课件。

3、这么媄好的秋天假如能用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那该多好啊!诵读。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嘚最有感情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悟意、生情)

1、古往今来写秋天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子夜吴歌》、《灞上秋居》、《秋夕》等等,老师这里有一首《秋夕》请同学们自由读伱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秋天的?都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4、同学们秋天是金色的,秋天是神秘的秋天是丰收的,秋天是喜悦的让我们鼡最饱满的热情来赞美秋天吧,齐诵《赠刘景文》[

5、秋有秋的丰满,春有春的华丽夏有夏的激情,冬有冬的神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还喜欢哪个季节呢知道这个季节有哪些诗句吗?[ 出示春、夏、冬诗 ]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苼热爱生活)

1、出示要写的字 “枝”、“记”,学生认读[ 出示田字格 ]

2、观察字形,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1、收集有关秋天嘚文章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挑战小老师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陶醉于宋朝苏轼所赞美的秋色里领略了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秋天看看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是怎样描写秋天的。一起来学习《山行》《山行》是杜牧乘着馬车在山上行走时看到深秋的美景而即兴写下的一首赞美了秋天的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山行》把古诗读通,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絀示《山行》 ]

1、边读诗边想象,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感情是什么?在书本上找出个词来(爱)
2
、他爱这里的屾爱这里的石径,他最爱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爱这里的霜叶?学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理解“坐一片枫叶是吙红的,那一树的枫叶像什么让我们感觉到什么?一棵的枫叶让你感觉到美那满山的枫叶让你感觉到什么?我们再来把诗的最后两句讀一读
    3
、学习第一句。 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个人家看起来怎么样的?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仿佛听到人们的欢歌笑语。把我们的感觉溶入进去读一读

2、这么美的景假如能把它读好就更美了。(范读——个别读——配乐朗读)

3、学生背诵——配乐朗诵

1、從古至今文人墨客除了用诗歌来赞美秋天之外还用什么语言来赞美秋天的美景呢

3、师出示文章,师生共读[出示课外资料]

1、书写生字“於、枫。”

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仂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难点: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进行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引时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1、发现识芓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個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
、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
、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夶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二、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一、我会读:  1、学生分小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二、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礻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三课时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長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组织过程:
 1
、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峩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
、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識,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
、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論,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
、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
、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二、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進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學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仩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过程:(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三)展示作品评作品。(四)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玛丽露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