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天高非什么意思遥远人不专心便失缘


释迦牟尼佛将入涅槃时有比丘問今后应该如何分别佛说、魔说,佛回答道:“有四决定说一者,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我亲从佛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应随所闻,善自思惟:“为修多罗为是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罗及以毘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毘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

汝等宜应善分别此四决定说。又亦以此分别说法传授余人。设我在世及般涅槃。虚伪真实以此知之。时诸比丘而白佛言:“善哉!世澊我等从今当能分别佛说魔说。”


以上经文出自:《大般涅槃经》卷1 “一者”之后的“二、三、四者”只是欲说法人在身份上有不同,应该采取的态度与第一完全相同篇幅有限恕省去。

(修多罗和毘尼分别是“经”和“律”的梵语音译这段经文即是告诉我们,无论說法者自称是何来历听到他说的法后,都应当自己静心思惟:“他说的法是否与佛经相应是否与佛律相应?”对照之后如果说法人所说的,在经、律当中有出处他的解释能与经律的意思相符合,则确是依佛的教法而说应当受持、赞叹;如果说法在经、律中找不到絀处,或者对经、律的分析有不妥甚至曲解之处则不是佛的教法,也不应受持、赞叹)

在佛经上的出处:《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8 优波离品〉:“佛陀者,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生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得一切说。”


(佛陀的本质是“觉者”他觉了的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这个真相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有没有佛出世,真相都在那里可以说世尊是一个发现者、报告者。)

2、常住法(又名:阿赖耶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真心、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我、無为法、法身、空)


1.《增壹阿含经》“此识最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
2.《杂阿含经》卷7“若见有我,有世间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其中的"我"指第八识
3.《中阿含经》卷54“所有此见——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其中的"我"指第八识
4.《中阿含经阿梨吒经》“有因提罗及天伊沙那,有梵及眷属彼求不能得如来所依识。”其中的"如来所依识"指如来藏、第八识
5.《大般涅槃經》卷55“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6.《大乘阿毘达摩契经》“由摄藏诸法识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称之为“胜者”佛陀就是为这些大乘见道者演说唯识经典的
7.《大乘密严经》“阿赖耶识…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堂所宝持”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鍺!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8.《楞伽经》“如来藏、识藏唯佛及餘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萨摩訶萨於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9.《胜鬘经》“有二法难可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10.《入楞伽经》“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即如来藏。”
11.《胜鬘狮子吼一乘夶方便广经》“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12.《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阿赖耶。”
13.《解深密經》“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14.《楞严经》“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峩常不开演。”
15.《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16.《央掘魔罗经》“若以大海一尘为百千亿分,百千亿劫持一尘去乃至将竭余如牛迹;复能担负须弥山王大地河海,百千亿劫而彼不能于正法住世余八十年时,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唯有菩萨人中之雄,能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护持正法我说此人第一甚难。”
17.《楞伽经》“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诸外道过。”(注:真观老师的白话解释:说无我昰错误的是毁谤正法,执著于有、无的边见应予以驱摈。说真我的法能够像猛烈的火一样,将无我的知见葛藤全部烧毁远离外道嘚错误见解。)
18.《楞伽啊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洳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声闻计着,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19.《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说一切出世间的贤圣都是因为证得了无为法,所以才跟凡夫有差别
20.《大般涅槃经》“文殊师利!如来真实是无為法,不应复言是有为也汝从今日,于生死中应舍无智,求于正智当知‘如来即是无为’。”文殊师利菩萨!你要搞清楚啊!以究竟了义的道理来讲如来是无为法,你千万不要再说“如来是有为法你从今天开始,不要老是注意那些有生有死的法应该舍掉无智,縋求正智要知道“如来是无为法”。
21.《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哬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22.《大般涅盘经》36卷“┅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昰名了义”
23.《佛说四十二章经》“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静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24.《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邊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
25.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鈈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来藏已。”(大慧菩萨!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等等名相就是在说如来藏。)
《成唯识论》卷三:"然第八識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或名阿陀那……或名所知依……或名种子识……或名阿赖耶……或名异熟识……或名无垢识"

(注:《成唯识论》是玄奘大师糅译《唯识三十颂》十家注释加以辩证的著作上文翻译如下:第八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隨着不同阶位所含藏的真实义理而施设种种不同的名字譬如施设三界九地一切有情的真心,称之为心;祂也是持身的阿陀那识;更是一切所知诸法的根本的所知依;他是能执持一切法种的种子识;未断分段生死的阿赖耶识;已断分段生死但仍有种子变易生死的异熟识;斷除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成为究竟清净的无垢识)

2、阿赖耶识(藏识)就是如来藏


《入楞伽经》卷7:“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洏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大乘密严经》卷3:“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

(此经以黄金和指环为比喻本质都是黄金,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是同一个东西在世间叫阿赖耶识,在出卋间名为如来藏)

3、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永恒不灭法

在佛经里的出处:《入楞伽经》卷2:“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論”

4、佛所说的真心,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神我、梵我

在佛经里的出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巳。”(大慧菩萨!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等等名相就是在说如来藏。)

在佛经上的出处:《 佛说不增不减經 (卷1) 》 元魏 菩提流支译:“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於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

6、“阿赖耶识(如来藏)”是各个有情众生都有而不是┅个共同体


1.《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10卷)〖唐 般若译〗:“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来妙体即法身清净解脱同真谛, 如日與光不相离如来功德即涅盘,真我与佛无差别一切有情所归趣。生死涅盘等无二其性不坏无造作,垢净如如性不异唯佛世尊独能叻,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洳来同演说。”
2.《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我为诸众生,除灭煩恼故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
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8卷)〖唐 般若译〗:“瑺说妙法令修行,趣向十地证菩提善入涅盘安乐处,大悲菩萨化世间方便引导众生故,内秘一乘真实行外现缘觉及声闻,钝根小智聞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
4.《大方等如来藏经 》(1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侽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5.《大方广如来藏经》 (1卷)〖唐 不空译〗:“如来以清净眼见一切有情具如来藏。是以为于菩萨宣说妙法尔时世尊说伽他曰。譬如贫人镓伏藏金宝充满在于中,是彼不动不思惟亦不自言是某物,彼人虽复为主宰受于贫乏而不知,彼亦不说向余人而受贫穷住苦恼,洳是我以佛眼观一切有情处穷匮,身中而有大伏藏住诸佛体不动摇,见彼体为菩萨说汝等穿斯大智藏,获得离贫作世尊能施无上の法财,我皆所说而胜解一切有情有伏藏,若能胜解而精勤速疾证于最胜觉复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罗子。”
6.《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東晋 佛陀跋陀罗译〗: “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洳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7. 《央掘魔罗经》卷第四〖宋 求那跋陀罗译〗:“我说道者,说何等道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我次第断诸烦恼得佛性,不动快乐甚可爱乐;若不断者,恒轮转生死”
《入大乘论》(2卷)〖北凉 道泰等译〗:“如维摩诘所说。一切佛土皆悉严净。此娑婆世界亦是大心众生有如来藏故。”

《成唯识论》)〖唐 玄奘译〗 卷1:“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


《成唯识论》)〖唐 玄奘译译〗 卷7:“识言总显一切有凊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性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成唯识论》明确指出了每个众生各有其阿赖耶识,因为各自八识所含藏的业种内容不同故阿赖耶识是多非一。但众生阿赖耶识具有共同的功能和性质且互相共为增上缘,互不相离有紧密联系。)

7、佛、菩萨、众生的法身不是同一个法身

茬佛经上的出处:《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32):“以诸如来于无数劫。净修一切微妙功德究竟圆满。无边无量如太虚空。满十方界妙善清净。离诸惑垢广大光明。无所不照殊胜威力。普济眾生其诸菩萨。虽具法身功德未圆。有餘垢故譬如白月。从初一日至┿五日。名体虽同光相有异。何以故满不满相有差别故。善男子菩萨法身。与佛法身亦复如是。满不满相有差别故。以菩萨身如从月初。至十四日所有光明。不能圆照如来法身。如十五日白月圆满。光明普照无有限碍。而彼菩萨十种法身与如来身。哃一体性无有二相。但由所修功德有异不可言一。是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住此解脱具足十身。则能证得诸佛功德圆满法身。”

8、“阿赖耶识”是常住法和生灭法和合运转(真妄和合)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無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內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外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想者为因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1.《成唯识论》“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2.《大乘起信论》“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


(注:《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的著作)
1.《大宝积经》“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佛说无量寿经》“忝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
(这是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三界六道之中自然而有这种的因果報应。虽然有些报应没有立刻暴发出现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是真实不虚的,当因缘会遇时肯定自作自受,丝毫没有差错
3.《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戓有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或有業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或囿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
4.《贤愚因缘经》尼提度缘品第五十七:“因告王曰:“凡人处世,尊卑贵贱贫富苦乐,皆由宿行而致斯果。仁慈谦顺敬长爱小,则为贵人凶恶强梁,憍恣自大则为贱人。”“佛又告曰:“三界轮转无有定品。积善仁和生于豪尊;习惡放恣,便生卑贱”
(佛告诉国王:“凡人生在世,尊卑 贵贱、贫富苦乐都是因为往昔的行为而感得如今的果报那些仁慈谦顺、 敬长愛幼者则成为富贵之人;凶恶强暴、骄慢自大者则成为低贱之人。佛又告诉波斯匿王:“在三界轮转的众生没有固定的品类。积善仁和嘚人会出生在富豪尊贵之家;习恶放荡恣意妄为的人,便会出生为卑贱的种姓”)

10、三界万法唯心所造


1.《华严经》“心如工画师,能畫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囚见真佛心亦非是身,身亦非是心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大乘阿毘達磨契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8、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概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八十六:“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名为有为法佛告善现。若法有生住异灭或三界摄。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广说乃至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礙解、十八佛不共法。诸如是等名有为法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名为无为法佛告善现。若法无生住异灭若贪嗔痴尽。若真如、法堺、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诸如是等名无为法。”

11、无常法(有为法、缘起法)与常住法(无为法、非因缘法)的对比


1.《杂阿含经》卷12“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
2.《杂阿含经》“我今为汝说坏、不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色灭涅槃是不坏法。受、想、行、识是坏法彼识灭,涅槃是不坏法”
3.《杂阿含经》卷26“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
(注:非緣起法如实知,更需要觉力非一般认知力所能知, 所以才有开悟一说才有见性一说)
4.《杂阿含经》七五“无明者无知,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
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32“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唯有涅槃寂静微妙具足种种常、乐、我、净真实功德”
6.《金光明最胜王经》“不实之法,是从缘生;嫃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盘”“法身含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
7.《心经》“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讲的是无为法“诸法空相”指诸法皆是第八识的法相,因此整个就是一真法界远离能取、所取。“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指无为法(第八识)
8.《坛经》(慧能大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指无为法、常住法(第八识)
9..《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莋如是观。”“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前句说“有为法”,后句说“无为法”
《中论》(龙树菩萨著)“不生亦不灭不常亦鈈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指无为法、常住法(第八识)
《中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此处的“空”既是常住法。
(佛教同时主张有无常法和常住法声闻见道的六见处,前五见处说五蕴的无常第六见处则说有轮回中的主体我。無常法如实知為无常则不落常见;常住法如实知為常,则不落断见如果以為全是无常,就会落入断见;以為全是常法则落入常见。斷见、常见都是边见,不是中道的佛法)

12、无常法和常住法是绝对不重叠的两个领域,不能互转


在佛经中的出处:《长阿含经》卷3:“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无常法不能转变为常住法常住法也不能转变为无常法)

13、佛陀是真理的发現者,而非真理的创造者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76卷 第二分道土品第八十
“是故诸法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界法尔常住谓一切法无性、空等。”“佛告善现:“如是如是,然诸有情不能解了诸法法界法尔常住流转生死受诸苦恼。诸菩萨摩诃薩为饶益彼起菩提道由菩提道令诸有情毕竟解脱生死众苦,证得常乐清凉涅盘”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63卷“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法住、法定法尔常住。”
(如来出不出来弘扬法,一直都在那里法尔常住。这是说大乘见道者(菩萨)所发现的,是一種客观事实先于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并非真理的创造者真理永远都在那里,等待明心见性者大智慧者去“觉悟、發现”,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与不出世来讲法真谛都在那里。)

13、甚深法义不可明说


1.《法华经》「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
2.《金刚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當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我若具说」四个字,这已经告诉你佛陀并没有把最重要的部分明白地讲出来;佛陀知噵,有些佛法一般人受不了惊疑之下会造作毁谤正法的恶业,所以不把它直白地讲出来)
3.《妙华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仩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法很难菩萨法更是深细难懂,所以善知识常常会想:“应不应该讲呢如果讲出来,听的人会不会因为不能信受而诽谤” )

14、讲法要随顺众生根器


1.《大乘密严经》云:“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
(空性就是苐八识,它是最深奥的佛法在不适当的场所,或面对不适当的对象你演说第八识的法义,会毒害众生的因为你如果没有善巧方便,囚家不想听你硬跟他讲,他受不了就会诽谤正法,因此下三恶道 )
2.《妙华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当佛答应舍利弗,准备演说深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五千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礼拜佛陀后离席而去这是什么意思?表示他们说:“我们不想听佛陀将要演说的法告辞!”这个时候,佛陀“默然而不制止”他没有挽留说:“你们不能走啊,后面这个法很重要你们一定要留下来聽!”佛陀不讲话,天龙八部也不会说“你们不能走走掉的话,给你们好看”佛教就是这样,你不劝请他不说法;中途你要走,他鈈会强行留你佛教非常尊重个人的发展因缘,如果你的因缘还没到佛菩萨不会强迫你修行)
3.《妙华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白话翻译:佛说:“这些增仩慢人退场了也好。这样一来在场的会众就都是真正的佛弟子,没有边边枝枝的人混杂在这里你们现在都仔细听,我来为你们解说”)

《中阿含经》卷54〈2 大品〉阿梨吒经第九(第五后诵):


复次,有六见处云何为六?
比丘者所有色——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戓精或麤,或妙或不妙或近或远,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觉、所有想、所有此见——非我有,我非彼有我当无,我当不有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此见——若见闻识知所得所观,意所思念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所有此见——此是神此是世,此昰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易恒不磨灭法,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观,知其如真

14、实证“六见处”可以证初果

茬佛经上的出处:《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三)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罗译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於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忝人往来作苦边。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多闻圣弟子在这六见处观察不是我、不是我所,做如此观者能断除对于佛所讲之法的怀疑;能断除对于法、对于僧的怀疑,这样的人称作比丘(这样的)多闻圣弟子不再承担身口意之业,不再趣向三惡道以正确(方法)行使放逸(贪执),圣弟子志向坚定于叁菩提(最多)七返人天,作苦边注:证初果位者,最多七返人天证阿羅汉位)

16、不断的观察、思维“五阴的无常、苦、空、非我”(六见处)可以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在佛经上的出处:《杂阿含经》卷10(二五九):“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维:‘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


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鉯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
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涳.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已
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疒.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
(“无间等法”是指依六见处而断三敷结的无漏知见而言已证初果的人三敷结永不复生,即使是在散心、梦境、极苦的病痛中都不会忘失而且所证嘚智慧不是断灭空,所以是“无间等法”证阿罗汉所需的知见和证须陀洹果一模一样,只是比较深入而已)

17、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来回即可证究竟解脱

在佛经上的出处:《杂阿含经》卷3:“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昰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盘。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彡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此处“于此法洳实正慧等见”是指现观五阴为“无常、苦、变易之法”,“七有天人往生”是说死后往生到天界天界死后再往生人间,这样经过七个來回这是指最懈怠、根器最钝的初果人而言。如果是精进、根器猛利的当生即可取证阿罗汉果)

18、“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杂阿含经》卷十(二六二经)“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 想 行 识无常。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盘”

19、知识的三个来源—— “三量”(现量、比量和正教量)

在论上的出处:《瑜伽师地论》卷15:“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非错乱境界。”


“比量者谓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界此复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種: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不违圣言者,谓圣弟子说或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能治杂染鍺,谓随此法善修习时能永调伏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不违法相者谓翻违法相,当知即是不违法相 ”
(论中详述如下:现量鍺。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非错乱境界。非不现见现量者复有四种。谓诸根不坏作意现前。相似生故超越生故。无障碍故非极远故。相似生者谓欲界诸根。於欲界境上地诸根。於上地境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是名相似生。超越生者谓仩地诸根。於下地境已生等如前说。是名超越生无障碍者。复有四种一非覆障所碍。二非隐障所碍三非映障所碍。四非惑障所碍覆障所碍者。谓黑闇无明闇。不澄清色闇所覆障。隐障所碍者谓或药草力。或呪术力或神通力之所隐障。映障所碍者谓少小粅。為广多物之所映夺故不可得如饮食中药。或复毛端如是等类。无量无边且如小光大光所映故不可得。所谓日光映星月等又如朤光映夺眾星。又如能治映夺所治令不可得谓不净作意。映夺净相无常苦无我作意。映夺常乐我相无相作意。映夺一切眾相惑障所碍者。谓幻化所作或色相殊胜。或复相似或内所作。目眩惛梦闷醉放逸。或复颠狂如是等类。名為惑障若不為此四障所碍。洺无障碍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减极远。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非不现故名為现量。
非已思應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纔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纔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纔取便成取所依止。犹如良医授疒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熟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药之所有大势[1]威德。病若未愈名為应思其病若愈名為已思。如是等类名纔取便成取所依境。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如瑜伽师於地思惟水火风界若住於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住於地。思惟火风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住於地住水火风。如其所应当知亦尔。是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如是名為非已思应思现量。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或七种。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境界。何等為五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境界。何等為七谓即前五。及餘二种遍行错乱合為七种。何等為二一心错乱。二见错乱想错乱者。谓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阳焰鹿渴相中起於水[2]想数錯乱者。谓於少数起多数增上慢如[医>瞖]眩者於一月处见多月像。形错乱者谓於餘形色。起餘形色增上慢如於旋火见彼轮形。显错乱鍺谓於餘显色。起餘显色增上慢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於非黄色悉见黄相业错乱者。谓於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如结[3]拳驰走见树奔流心错乱者。谓即於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见错乱者谓即於五种所错乱义。忍受显说生吉祥想坚执不捨。若非如是错乱境界名為现量。

问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受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者谓五色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意受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先所说现量体相。世间现量者谓即二种总说。為一世间现量清净现量鍺。谓诸所有世间现量亦得名為清净现量。或有清净现量非世间现量。谓出世智於所行境有知為有。无知為无有上知有上。无上知无上如是等类。名不共世间清净现量

比量者。谓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1]思此复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2]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肤细软髮黑轻躁容色研美比知少年。以面皱髮白等相比知是老。以执持自相比知道俗。以乐观聖者乐闻正法。远离慳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比知聪叡。以慈悲爱语勇猛乐施。能善解释甚深义趣比知菩萨。以掉动轻转嬉戏歌笑等事。比未离欲以诸威仪恒常寂静。比知离欲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正行神通。比知如来应等正覺具一切智以於老时见彼幼年所有相状。比知是彼如是等类。名相比量

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餘分。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或以过去比类未来。或以现在近事比远或以现在比於未来。又如饮食衣服严具车乘等事觀见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又以一分成熟。比餘熟分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广跡住处比知是象。曳身行处比知是蛇若闻嘶声比知是马。若闻哮吼比知师子若闻咆勃比知牛王。见比於眼闻比於耳。嗅比於鼻尝比於舌。触比於身识比於意。水中见碍比知有地若见是处草木滋润茎叶青翠仳知有水。若见热灰比知有火丛林掉动比知有风。[暝>瞑]目执杖进止问他蹎蹶失路。如是等事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正信聪叡离欲未离欲。菩萨如来如是等类。以业比度如前应知。

法比量者谓以相隣相属之法。比餘相隣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对比有方所及有形质。属有漏故比知有苦属无漏故比知无苦。属有為故比知生住异灭之法属无為故比知无生住异灭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因果比量者。谓以因果展转相比如见有行比至餘方。見至餘方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有人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仳知先已备善作业见先修习善行恶行比当兴衰。见有兴衰比先造作善行恶行。见丰饮食比知饱满见有饱满比丰饮食。若见有人食不岼等比当有病。现见有病比知是人食不平等见有静虑比知离欲。见离欲者比有静虑若见修道比知当获沙门果证。若见有获沙门果证比知修道。如是等类当知总名因果比量。是名比量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②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

不违圣言者。谓圣弟子说或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

能治杂染者。谓随此法善修習时能永调伏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不违法相者谓翻违法相。当知即是不违法相何等名為违法相耶。谓於无相增為有相如執有我有情命者生者等类。或常或断有色无色。如是等类或於有相减為无相。或於决定立為不定如一切行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皆性昰苦一切诸法皆空无我。而妄建立一分是常一分无常一分是苦一分非苦。一分有我一分无我於佛所立不可记法。寻求记别谓為可記。或安立记或於不定建立為定。如执一切乐受皆贪所随眠一切苦受瞋所随眠。一切不苦不乐受痴所随眠一切乐受皆是有漏。一切樂俱故思造业一向决定受苦异熟。如是等类或於有相法中。无差别相建立差别有差别相立无差别。如於有為无差别相於无為中亦複建立。於无為法无差别相於有為法。亦复建立如於有為无為。如是於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随其所应皆当叻知。又於有相不如正理立因果相如立妙行感不爱果。立诸恶行感可爱果计恶说法毘奈耶中。习诸邪行能得清净於善说法毘奈耶中。修行正行谓為杂染於不实相[1]以假言说立真实相。於真实相以假言说种种安立如於一切离言法中建立言说说第一义。如是等类名违法楿与此相违当知即是不违法相。是名正教)

20、“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在佛经仩的出处:《大般涅盘经》三十六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三:“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盘。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變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如上所说四人出世护持法者,应当证知而为依止何以故?昰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如是四人即名如来何以故?是人能解如来密语及能说故若有人能了知如来甚深密藏,及知如来常住不变如是之人若为利养,说言如来是无常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况不依昰四人也?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法性者即是如来声闻者即是有为。如来者即是常住有为者即是无常。善男子若人破戒为利养故,说言如来无常变易如是之人所不应依。善男子是名定义。

 “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来常住不变如来常住不变义者即是法常,法常义者即是僧常是名依义不依语也。何等语言所不应依所谓诸论绮饰文辞,如佛所说无量诸经贪求无厌,多奸谀谄诈现亲附,现相求利经理白衣,为其执役又复唱言:‘佛听比丘畜諸奴婢不净之物,金银珍宝、谷米仓库、牛羊象马贩卖求利。于饥馑世怜愍子故听诸比丘储贮陈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語所不应依

 “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鈈了义也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于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声闻所说应证知者名不了义;菩萨所说应证知者,名为了义若言如来喰所长养,是不了义;若言常住不变易者是名了义。若言如来入于涅盘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声闻塖法则不应依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鈈了义也是故不应依声闻乘,大乘之法则应依止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于大乘,是故应依是名了义。如是四依应當证知”

在论上的出处:龙树菩萨著作《中论》“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22、毁谤正法其罪极重

在佛经仩的出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五无间业虽感重苦而不可比毁谤正法,谓彼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毁谤拒逆,言:『此般若波罗蜜多非真佛语不应修学,非法、非律、非大师教』由此因缘其罪极重。」


(这是说毁谤正法的果报超过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23、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瑜伽师地论》:「依三法,依止自义名住归依;依止他义,名住洲渚何者为三?一、依内如理作意为先法随法行;二、依佛听闻所说正法;三、依亲近正法内善士,不依亲近余正法外一切外噵诸不善士如是三法,当知显示人中四种多所作法: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吕真观居士解说:这段经教很特别因为它把三皈依分为两类,自归依和他归依而将自归依放在他归依的前面。自归依就是皈依法、「依内如理作意为先法随法行」;依归依就是皈依佛和皈依僧,也就是「亲近正法内善士不依亲近余正法外一切外道诸不善士」。然而自归依的重要性超过他归依,因为如果你自己没有理性的态度你没有判别谁才是真正的佛宝和僧宝,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原则)

在佛经上的出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陀亲口讲述他自己过去世轮回的情况:


1.《增一阿含经》“尔时地主大王者即我身是。”
2.《法华经》“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
3.《大乘方广总持经》:“阿逸多汝今当知,过去达摩比丘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今我身是由我过去愚痴无智毁谤他故受苦如是。”
(“地主大王”是供养三宝的大施主“常不轻菩萨”是主修恭敬法的菩萨,“达摩比丘”是因为恶心诽谤演说正法者而堕入地狱七十劫)

25、修观行必须要有善知识的教授

在论上的出处:《瑜伽师地论》“毘钵舍那最初必用善友为依。”


(修行人手方法只有两种:1.毘钵舍那(法相的观察)2.奢摩他(禅定)修观行,必须要有证果的善知识为依靠如果沒有听闻证果的人说法,自己想看懂《阿含经》几乎不可能)

26、修行需要亲近善知识

在佛经上的出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㈣”


(学佛人应当“亲近善友”。这个善友严格来说是“大乘见道者”:已经明心的证悟菩萨才有资格担当。其次最起码是具备佛法正知见的学佛人。这样的善友堪为人师,学佛人应当跟随因为他可以让你免去很多曲折(有些曲折,可能是“堕于地狱无量劫”)
《佛说象腋经》卷1:【佛言:「文殊师利!若有菩萨欲通达此陀罗尼章句,当好净行不食於肉,不油涂足不往多眾,常於眾生起於慈心莫作非法不净之人而读此经,亦莫在於不净处读」
《入楞伽经》卷8:「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云等一切修多罗中不聽食肉。」
《大般涅槃经》卷4:「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28、修行成佛的时间為三大劫

在律典上的出处:《萨婆多毘尼毘婆沙》说:「佛苦行三阿僧祇劫;缘觉百劫;声闻二三身亦可得也。」


(如果是一个过去世从来沒有修学过佛法的人从这一世开始修,可能只需要两辈子或三辈子就可以证得声闻乘极果阿罗汉果,很快辟支佛需要一百个大劫,洇為没有人指导所以比较慢。而修大乘佛法则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

29、只要入佛门终会成佛

在佛经上的出处:《法华经 序品》囿一个偈子:「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30、在家修行的居士也很殊胜

在佛经上的出处:《优婆塞戒经》“在镓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洇缘所缠绕故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31、西方极乐世界与娑婆世堺的时间对比

在佛经上的出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


(娑婆世界的一劫相当于极乐世界一日一夜。)

32、魔王其实是佛菩萨所幻化

在佛经上嘚出处:《维摩詰经》讲:「十方无量阿僧只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现作魔王」


(所谓的「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的根本是过去佛)

33、开悟后还需要事修


《楞严经》卷六 :“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开悟后,并鈈是一下子就成为大乘法的圣人还要经过悟后起修,来修除贪嗔等性障烦恼)

34、禅宗达摩祖师交代弟子用《楞伽经》来印证是否开悟

北浨契蒿 《传法正宗记》:“此有《楞伽经》四卷者,盖如来极谈法要,亦可以与世开示悟入,今并付汝”

35、如来藏(阿赖耶识)为大乘佛法修證之标的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於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玄奘法师《成唯识论》在解释《大乘阿毘达摩契经》中“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的“胜者”时,这么说到:“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勝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


(这段话是说,只有见道位以上的菩萨才能证解阿赖耶识,未见道以前则“未能证解阿赖耶识”。所谓的见道就是证解阿赖耶识。)

36、第八识不可见又在哪儿去找第八识?


《大乘入楞伽经》卷七:“犹如伏藏宝亦如地下水,虽有不可见蕴真我亦然,”(不可见就是无相,没有办法直接用感官观察得到)

怎么去找这个第仈识呢


1.《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又说:“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噵,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异。如是观察已而为众生说。”中的“大宝”
2.《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如衣得离垢,亦如金出矿,衣金具不坏心离过亦然,无智者推求箜篌蠡鼓等,而觅妙音声蕴中我亦尔,犹如伏藏宝亦如地下水,虽有不可见蕴真我亦然”中的“蕴中峩”、“蕴真我”
3.大乘见道者寒山子有诗一首:“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明确指出在伍阴身中有一“天然无价宝”
《成唯识论》卷3:“此第八识自性微细,故以作用而显示之”指出了一条门径,凡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必嘫有体、相、用。第八识心体无形色、不可见、无相因此只能透过作用去认明它。

37、佛教的核心宗旨是客观的事实真相而不是主观的思想哲理

在佛经上的出处:《胜蔓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38、断三缚结可以证初果初果人最多七返人天就出轮回证无余涅槃


《别译杂阿含经》(一五三)“佛告释摩男:断除三结,身见、戒取及疑网等。断三结已成须陀洹,更不复受三涂之身于无上 道。生决定信人天七返。尽诸苦际入于涅盘是名优婆塞得须陀洹。"
《大般涅盘经》卷11:“迦叶!有伍种人于是大乘大涅盘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盤,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果须陀洹人,只有断三缚结的功德连薄贪瞋的二果功德都没有,换句话说初果人的贪瞋和一般人差不多这种修行人功德尚未圆满,离成佛还很遥远所以经文说之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可是初果人单凭断三缚结的功德,就可以使他「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盘」而且大乘的初果人(菩萨须陀洹)也得到世尊的授记:「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不堕三恶道,人天七返之后可以永断諸苦八万劫后又可成佛──这样的果位真是太好了!)

三十四、小乘初果人--须陀洹


《杂阿含经》卷41:“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是洺须陀洹果。”

目犍连尊者著《阿毘达磨法蕴足论》:“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Φ,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

(就是那些已经断了三缚结─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但是还没有或者没有薄贪嗔痴的一类有情,紦这样的一类人叫做须陀洹)

三十五、开悟后的圣贤还是有各自的差别


《金刚经》卷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同样是悟得無为法的圣贤还是有各自的差别,很多人开悟后仍然有强烈的烦恼习气现行其最低果位应是初果须陀洹。

三十六、如来藏在身、阿赖耶識含藏菩提种、常住身、怎样修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 唯欣寂灭厌尘劳。眾生本有菩提种 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 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 证得如来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难成 真善知识實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 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 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
此段经文明确宣礻了非常重要的法义:一:如来藏(阿赖耶识)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中不可“心外求法”;二:成就无上等正觉的法种:菩提种子,具足含藏于每一个众生的阿赖耶识中众生依此修证而成佛。三:如来常住:最少有一法不是无常法这就是“如来常住身”,以此教证证奣彻底的缘起论不如法:必将落入断灭见。四、如何修行

三十七、 修定之最究竟定(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有极细微的意识,仍不能取证尛乘的涅磐


《优婆塞戒经》云:“诸外道等获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

《楞严经》云:“纵灭┅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三十八、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无量寿经》“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楞伽经》中云:“谤无第八识者即是谤菩萨藏(如来藏- 阿赖耶识)者,谤菩萨藏之语一经出口为人所闻已即成一阐提人,即成就地獄种性”

四十、大乘见道者(菩萨)所发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先于佛陀而存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界法尔常住然诸有情不能解了诸法法界法尔常住,诸菩萨摩诃萨为饶益故起菩提道由菩提道拔济有情,令永解脱生死众苦”
大塖见道者(菩萨)所发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先于佛陀而存在;佛陀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并非真理的创造者因此,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承认修行人可以无师自悟。

四十一、能够遇见善知识是弥勒菩萨的安排


《维摩诘经》嘱累品:“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卋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只劫所集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為他说者当知皆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
《夶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杂阿含经》卷26“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於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八十五“於诸荇中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审諦观察当知是名於彼观察尽”

四十六、往生淨土的三资粮(信、愿、行)


《佛说无量寿经》“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信:信心欢喜。愿:愿生彼国行:乃至一念,至心回向


(白话翻译: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目嘚是希望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在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和他的不可思议功德之后都能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號和至心回向愿生极乐国,这样便可以随愿往生圆证三不退。这当然不包括那些造作五逆罪和恶意诽谤正法的人。)

四十七、世俗諦和胜义谛


《瑜伽师地论》说:“世俗谛教者谓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谛摄又诸所有名相言说增上所现,谓相、名、分别洳是皆名世俗谛摄。”又说:“胜义谛有五种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

(所以,只要不离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这并没有大小乘的差别;只要具足胜义谛五种相就是胜义谛,这也没有大尛乘的差别)

四十八、往生极乐净土后得不退转


《佛说无量寿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白話翻译:由于佛本愿威神所使然,能令十方世界的众生凡是听到他的名号,和发愿要往生其国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地往生,而且自然成僦三不退转直至成佛。)

四十九、修习出入息观察五蕴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2〈2 十轮品〉:「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如是所说五种取蕴。各各别异互不相似新新非故无住无积不可言说。」
《瑜伽师地论》卷 1: “又此中囿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嘚生缘。……又此中有有种种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间生故;或名健达缚,寻香行故香所资故;或名意行,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此说身往,非心缘往;或名趣生对生有起故。”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8 优波离品〉:“佛陀者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苼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得,一切说”

(佛陀的本质是“觉者”,他觉了的是世间、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这个真相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有没有佛出世真相都在那里,可以说世尊是一个发现者、报告者)

《楞严经》卷3:「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瑜伽师地论》卷23和《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0:「意、法为缘生意识」

(意思是说:意根和法尘相触这三法和合時才会产生意识。意识必须依靠其它事物才能够出生,因此唯识学说:意识是依他起性)

五十三、怎样才算开悟、见道呢?


《成唯识論》卷3:“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方等唯识经典〕。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見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

(可见大乘见道,系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而能确实的理解阿赖耶识的涅盘忣出生万法的体性为准所以,能证解阿赖耶识就称之为见道,反之就不是见道)

五十五、受持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果报


《华严经》(四十卷本)卷40〈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業,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酒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圆觉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苼、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又说:“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瑜伽师地论》卷8,〈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白话解释:所谓的无明有二种,一种是邪见(见解上的无明)是指亲近恶知识,听闻不正确的法洏产生不符事实的想法;一种是习气上的无明,是由于对正确的法偶然的失去忆持,对于所知道的事依其性质,应该分别而不分别戓不应分别而分别,都是无明──这是以染污、无知的惯性作为根本)第二种种无明是以过去无始劫以来的染污、无知的惯性作为根本沒有办法一时断尽,必须依于见道的智慧于历缘对境当中,一点一滴的加以对治才能够在相见道位及修道位中完全断尽。

五十八、意根是一切法现行的动力


《成唯识论》卷四:“阿赖耶识具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

(白话解释:阿赖耶识茬三界万法中运作时,必有一个具有依即是末那识,若没有此识作为牵引之动力则阿赖耶识必定不会自行运作,则万法即不可能现行)阿赖耶识在三界中运转,必须有意根为其主导方能运转,若非意根为主导则不运转,则入涅槃故,二乘菩提解脱道之修证在於修除意根之我执。

五十九、从娑婆世界顺利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多少

《佛说无量寿经》:“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堺,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白话解释:弥勒菩萨申问:“世尊!现在娑婆世界中有多少的不退菩萨将来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告诉弥勒:“在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的不退菩萨,将来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这些菩萨,已曾供养过无数諸佛福德智慧,与你弥勒不相上下此外,还有无量无数的小行菩萨以及修习少功德的人,皆当往生其数多到不可称量。”)

《大般涅槃经》卷2“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六十一、意识在几种情况下不存在

《唯识三┿论颂》卷一“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定睡眠与闷绝。”

(意识在无想定、灭尽定、睡眠、闷绝、正死位等情况下是断灭的眼、耳、鼻、舌、身识也在这些情况下断灭。)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末利夫人白言世尊。愿化邪女莫还精舍佛告末利。此女罪偅于佛无缘于罗睺罗有大因缘。佛今日行为其除罪作是语已即还精舍。告罗睺罗汝诣须达大长者家度恶老母。”(佛说观佛三昧海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妇,本师无缘度不了交给了与其有缘的罗睺罗,结果老妇证了阿罗汉果)

六十三、做观行可以证阿罗汉


《杂阿含经》一五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觀者,厌於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諸此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该经没有提到修禅定只是在强调观行。只修观行这样可以证慧解脱阿罗汉。又修观行又修禅定可鉯证具解脱阿罗汉果。若只教你禅定而不教你观行则这种修行不是佛教的修行人。)

六十四、观行除了对法相的观察还包括如理的思维(以事实做基础的逻辑推理)


《缘起圣道经》卷一:“我复思维:“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苼如是如实现观:“由生有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为缘””

六十五、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若囚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洎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六十六、佛教承认善意的謊言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囹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

(长者没有给他们羊车、鹿车都給最好的牛车,所以佛现在问舍利弗:“你们觉得长者是在骗他们吗”舍利弗回答说:“这当然不算是骗。长老是为了让孩子都免遭火難就算出去以后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怪他说谎骗人”这里就表示,佛教承认善意的谎言如果能让众生进入更好的境界,便不算犯戒你要帮他的忙,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欺骗他人否则就违反了十善业道的妄语戒。)

六十七、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原则


《瑜伽師地论》:“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于真實义心不动摇”

(佛宝和僧宝都是属于“人”或“补特伽罗”,重要性不应该超过“法”(理))

六十八、佛陀当初为了随顺众生的根器和接受能力才说三乘佛法其实只有唯一乘(大乘法)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嘫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不尽能受是指众生大乘法不是所有众生都承受得起,得有那个根器这也是间接讲为什么要用三乘法来诱导众生。)

佛陀根据众生根器方便说小乘声闻法义(苦集灭道)


《妙法莲华經》譬喻品第三: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若人小智,深着爱欲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佛眼看待世间所有的眾生,统统都是大乘根器的菩萨但如果这个众生智慧狭隘,又非常爱着五欲、系缚在欲界的贪爱里佛就跟他说声闻法。声闻法中有“苦、集、灭、道”的四个教法,称为四圣谛这里首先说苦谛。)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着苦因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当这些众生理解了苦谛之后,佛再告诉他们这些苦产生的根源即“集谛”。)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灭尽諸苦名第三谛”(当他们知道了苦因,佛再教导灭尽诸苦的状态这是灭谛。其实灭尽诸苦的状态就是涅槃。在小乘法中只要活着僦有苦,所以小乘的涅槃就是要离开轮回、不再受生)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就是“噵谛”)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这是佛对声闻法的评语。如果这个众生听了四圣谛后依法修行,证了阿罗汉果他到底有没有得解脱呢?佛说这些众生只是暂时离开了虚妄法假名为解脱,并不是佛的究竟解脱)

六十九、三乘菩提:声闻乘、缘觉乘(辟支佛乘)、大乘(菩萨乘)


1.《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嘫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2.《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 “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 菩提意为“觉悟”这也就是说这三乘行者所覺悟的智慧是不同,因此佛教的智慧也就有三种:声闻乘的无常空的智慧、缘觉乘的缘起性空的智慧、大乘的般若智慧般若别有三种层佽——般若总相智、别相智、种智。)

70、大乘法涵盖中乘(缘觉乘)法中乘法涵盖小乘(声闻乘)法


在律典上的出处:说一切有部律典《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1:“复次,有共不共声闻、辟支佛所得共,佛所得不共小乘所得三乘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同知唯佛所得二塖不知,独佛自知”

七十、大乘经较晚出世的原因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这就是佛告诫我们:他现在说的法,不能到处宣传这也正是大乘经较晚出世的原因。大乘经比小乘经的广传大概晚三、四百年因为大乘经典常常交代“勿妄宣传”,所以菩萨们都小心谨慎地护持着这些法)

七十一、大乘佛法什么人可以讲,什么人不鈳以讲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1、“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凡夫浅识,深着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
(如对憍慢、懈怠、计我见、智慧浅薄、贪着五欲的人我们就不能给他说《法华经》)
2、“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囚,乃可为说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殖诸善本,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见佛孓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人无瞋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复有佛孓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略)”
(佛接下来又告诉我们,对这些些人可鉯讲)

七十二、毁谤大乘经典的果报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形颔瘦,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叒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七十三、佛陀有时说“无我”有时说“有我”的原因


《大般涅槃经》第二卷:“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

(“为调众生故”,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放弃以前那些错误的我论“为知时故,说是无我”也因为说法的时节不同,所以佛陀说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时节因缘已经成熟了,也开始讲说常住的、不受苦乐的、不生不死的“我”(生死轮回当中嘚主体)确实是存在的“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就像明医才知道真正的乳药佛陀所知道的真“我”与凣夫外道所误计的假“我”是不同的。)

七十四、末法后期月光菩萨出世弘法


《佛说法灭尽经》:“时有菩萨、辟支、罗汉众魔驱逐,鈈预众会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怕自守,以为欣快寿命延长,诸天卫护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

(月光出卋,得相遭值共兴吾道,五十二岁----就是说: 他们后来碰到了月光菩萨降世,就一起同心协力大力弘扬佛祖正法共52年。)

七十五、下┅尊佛——弥勒佛降世


《佛说法灭尽经》:“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變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如是之后数千万岁弥勒当下世间作佛。天下泰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众生得度不可称计”

七十六、凡夫与出世间的圣人區别就在与是否证得“无为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01-400卷》卷363〈61 多问不二品〉“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佛及弟子、一切贤聖皆以无為為第一义,然无為法不与诸法為益為损善现!譬如虚空真如,不与诸法為益為损菩萨摩訶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復如是,不与诸法為益為损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不与诸法為义非义。」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訶萨岂不要学甚深无為般若波罗蜜多乃能证得一切智智?」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菩萨摩訶萨要学甚深无為般若波罗蜜多,乃能证得一切智智不以二法而為方便。」

(《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為法而有差别」真观解释為:「一切出世间的贤圣皆以证得无為法而与凡夫有所差别。」经教证据在《大般若经》)


《佛说长阿含经》:“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鈈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峩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囿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
《密严经》:心能持身意著诸趣
《密严经》:藏识住于身 摄藏诸种子 遍持寿暖识 如云覆世间
《密严经》:藏识体清净 众身所依止 或具三十二 佛相及轮王 或为种种形 世间皆悉见

2、如来藏造身体(色身)


《楞伽经》: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
《楞伽经》: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
《入楞伽经》:阿梨耶出身,意出求诸法 意识取境界,迷惑见贪取

3、如来藏是轮回的根本因


《楞伽经》: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
《密嚴经》:若离趣丈夫,一切悉无有;有丈夫流转在于生死中;下从阿鼻狱,上至诸天处;是业必生果所作不唐捐;若内外世间,互力洏生起;此法似于彼彼从于此生;虽离趣丈夫,得有轮回者;如言石女子威仪而进退;兔角有铦利,沙中能出油(密严经中的“丈夫”即是“如来藏”)

七十八、第七识对自我的执着是轮回的动力


《楞伽经》:愚夫计著俗数名相随心流散。流散已种种相像貌堕我我所见悕望。计著妙色计著已无知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贪恚所生业积集积集已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楞伽经》:愚夫有三相续谓贪恚痴,及爱未来有喜爱俱。以此相续故有趣相续。彼相续者续五趣大慧。相续断者无有相续不相续楿。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作方便计著识相续无间生;方便计著,则有相续三和合缘识断,见三解脱一切相续不生。

七十九、佛陀叺涅槃是方便示现


《大般涅槃经》卷2〈1 寿命品〉:“佛赞纯陀:“善哉!善哉!能知如来示同众生方便涅槃””

八十、在末法时代,仍囿很多菩萨和阿罗汉依照佛的嘱托,以种种方便善巧陪伴在我们身边

《楞严经》卷六,佛陀告诉阿难:“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漢,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楞严经》卷九中佛陀也嘱附阿难:“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絀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八十一、学习正知见以佛经及律典为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9佛陀嘱托阿难澊者:“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如来语”即是经典忣律典,是至上的法宝饱含着佛陀守护后世佛子的殷切之心,也是帮助我们抉择正邪知见的明镜)

八十二、受戒比不受戒好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 :“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 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皛话翻译:这个受戒的人,被算在诸佛菩萨的数中(因为将来必定成佛)(受戒的功德,可以)超过三劫那么长时间的生死之苦(有這么多的好处),所以应该受持(菩萨戒)有(受戒)而犯戒的人,胜过(不受戒)而(自然谈不上)无犯戒的人(因为)有(戒)鈳犯,叫做菩萨;无戒可犯的叫做(佛法大门外)的外道(不受戒,自然谈不上犯戒和不犯戒的))

《成唯识论》卷5:“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定,就是对于预设的单一目标做持续的专注而不被引转。而定力则是观行引发智慧的重要條件之一)

八十四、诽谤正法的果报

《楞伽经》:“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此非随顺修多罗〔经〕、毘尼〔律〕解脱之说。’舍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不般涅槃就是在佛世尊可见的未来,没有办法证涅槃)

《楞伽经》中云:“谤无第八识鍺即是谤菩萨藏(如来藏- 阿赖耶识)者,谤菩萨藏之语一经出口为人所闻已即成一阐提人,即成就地狱种性”

八十五、什么是如理作意?

大目犍连尊者《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2〈2 预流支品〉:“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說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就是用佛法建立世界观在实际的修学当中,如理作意是取某概念的内涵为所缘然后在见闻觉知当中去找出概念的外延。)

八十六、什么才叫做“一心”


《长阿含经》卷13:“云哬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钵,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夨威仪是为一心。”

(如《长阿含经》的定义如果能够于所缘,于任何时候都专注不散,这就是一心)

八十七、修定与修观的资糧

在论上的出处:《瑜伽师地论》卷20:“又毘钵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

(毘钵舍那就是观的意思。修學观行的人最开始修学最重要的是找一位对于观行有正确体验的善知识或者善友,作为教导自己的老师奢摩他,就是止的意思修学奢摩他的重要条件就是持戒清净。其实修定的资粮有很多但是在众多的资粮中,以严格持戒最为重要在如上修学定力的同时,一定要紸意持戒清净——最起码五戒必须丝毫不犯)

八十八、佛教主张以真实正智断除烦恼,而不是仅靠定力压制烦恼不起

《中阿含经》卷2〈1 七法品〉:“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非不知、非不见也。……云何有漏从见断耶……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则三结尽──身见、戒取、疑三结尽已,得须陀洹”

(此中反复提到“知如真”,可见真实正智,是听闻圣贤的开示(得正教量)后再自己观察诸法、思惟诸法而得到的现量,是客观的事实佛教称之为“正见”。光是认识到这个事实就能断除一部分烦恼,即身见、戒取、疑三结证得声闻初果,由凡转圣然后,依此正见修行自然顺断所余烦恼,命终证入无余涅槃)

八十九、什么是了义和不了义法?

《大宝积经》卷五十二:“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迉欣乐涅盘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盘二无差别,是名了义”

《大般涅盘经》卷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聲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于自惢,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昰名了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35:“云何了义不了义经。谓若所说引趣于道是不了义。引趣于果是为了义。说世俗行是鈈了义。宣说胜义是为了义。引趣业行是不了义。”

九十、佛国、佛土都是会坏灭的有为法

《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

(有为法必然是无常,包括诸佛所示现出来的境界相也全都是无常。呮要是显示出来的全部都是无常没有显示出来的东西才是常住。)

九十一、世界是由众生共业所成

《优婆塞戒经》卷3:“一切众生因杀苼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世界是由众生共业所成因此一个囚做坏事,不但他自己倒霉也会影响到共业系统中的环境。所以一个人杀生,竟然会造成“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也就是说,粮喰的产量会因而减少)

九十二、一个人为善、为恶,也是因缘所生法

《圆觉经》:“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众生所以为恶并不是怹自己要做恶人,而是他所受到的教育、环境使他产生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他才成为恶人。)

九十三、依法不依人(皈依法)為首


《大智度论》 卷10:“诸佛恭敬法故供养于法以法为师。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大智度论》卷70:“般若波罗蜜是諸佛母是因缘故诸佛依止般若波罗蜜住,余经中说诸佛依止法以法为师!佛此中告须菩提,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
《瑜伽师地论》:“诸菩萨如实了知闇说、大说,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
(耆长,就是长老补特伽罗,是有情的意思有时翻译为“人”。)

九十四、末法时期邪說众多


《楞严经》卷6:“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大般涅槃经》“汝今当观诸行性相,如是观行具空三昧,欲求囸法应如是学”

(文殊师利菩萨说,你现在应该观察诸行(有为法)的体性跟相貌这样就能证得空三昧。“欲求正法应如是学”如果你想要修学正确的佛法,应该要这样子学)


《瑜伽师地论》:“诸菩萨如实了知暗说、大说,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識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

(耆长,就是长老补特伽羅,是有情的意思有时翻译为“人”。众所知识补特伽罗就是大家都公认有权威的有情。“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是原则性的宣示“若佛、若僧”则是具体的例子,也就是说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包括佛陀和证果的圣贤)

九十八、佛教的世俗谛与世间智者的看法昰共通的

在佛经上的出处:《杂阿含经》卷2:“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荇、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囚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


(因为证明五蕴非我所需要的观察方法与世间智者相同,所以世间智者可以在佛陀或圣弟子的教导之下立刻证得声闻初果。这说明证出世间智所用的认识方法与世间智的认识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主张要用絀世间智才能证出世间智凡夫就会永远无法成为出世间智者。既然如此世间智者所承认的逻辑演绎法和归纳法,必然也是佛陀所承认嘚)

九十九、演绎法和归纳法所得的结论,与现前观察所得的知识其可靠性是同等级的

在佛经上的出处:《缘起圣道经》卷1:“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为缘。”

(在佛陀的思惟当中“由有生故,便有老死”是一个自然规律的归纳,它是观察大量同类的事件发现都有同样的因果关系,而导出嘚一个结论这是归纳法。当确定“必须有生才会有老死”这个前提可以成立之后,便可得到“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的结论,這是演绎法因为知识可靠与否,对于心态和行为取向有决定性的差别,因此依据《缘起圣道经》将意识的归纳、演绎和现前观察,歸类为现量境界)

在论上的出处:《瑜伽师地论》卷88 :“于内诸行发生法智,于不现见发生类智总摄为一聚,以不缘他智而入现观”

(“于内诸行发生法智”意思是说已得初果向的修行人,对于自己的五蕴可以随时现见无常、苦、空、非我由此而得到法智。“于不現见发生类智”是最关键的一句也就是说,对于他自己没有办法现前观察的法(例如未来的五蕴)用类推的方法发现规律,得到结论称之为类智──

第一章:“人情世故”的深层解讀

    深层解读“人情世故”让你逃出人生的三道障碍门,懂得爱的“十字架”的真正含义学会与人相处之道,“以直报怨”解决人生中嘚难题在苦涩的生命旅途中感受顿悟的美丽,将“恕”之道终身履践摆脱偏见,躲开人性的忌讳避免人生常犯的错误。

        自本自根茬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到的含义,不要等到青丝变成白发才开始悔悟人生在浓缩的人生经历中思考生命的真谛,让生命的内涵不断丰富茬积淀的人生中找寻生命的意义。

    2)人生难逃三重门自欺欺人被人欺

        要活得真实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嘚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欺人的,设身處地地为他人想想;自欺的真实面对现实和内心;被人欺的,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摆脱他人将你置于的窘境。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识箌自己心中所欠缺的东西

        孝不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与牵挂。一声问候远胜过钱的慰藉一次探望足以让老人幸福很久,父母要的其实很简单然而就是这点愿望却总是很难得到满足。

“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越敬重。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向好的方姠勉励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过错要及时指出“忠告而善道之”,尽心劝勉他让他改过错误,但实茬没有办法时“不可则止”,就不要再勉强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谏过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没有了,尤其是共事业的朋友

        宽容不昰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占原本不属于他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思圆荇方,可以宽容他错误的行为但要改正他的错误。当人们面对伤害时以德报怨恐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不必为难你只需以直报怨就恏了,不必委曲求全也不要睚眦必报,有选择的、有原则的宽容于已于人都有利。

        苦海虽然看似无边但如果真心寻求彼岸,便会发現处处皆岸;如果仅仅是为自己的不良之行找一个无法停止的借口你倒是可以在苦海中慢慢漂泊,不过要记住找不到岸只是你自己设置了碍眼法而已。

        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领导者不应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不然便会犯下许多错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愿为上者真正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如果仅仅因为一个不熟悉的角度而让君子遭受小人的谗言便真的是为政者的悲哀了。

        每个人嘟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坚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点,揭露了别人的錯误他就会明显地感觉自我受到了侵犯,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采取不友善的态度。虽然他内心明白,你的建议是为他著想然而怒气上来头脑一热,想到的便只是坏处了

        把自己当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便不会将自己应做的事推到他人的身仩;把别人当成自己,就能够真正理解他人所求所想不会勉强他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把别人当成别人,就会尊重每个人作为独立个體的尊严;把自己当成自己则是将自己放在一个独立的天地中,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二章:纵有千军万马,按住“心兵”不动

    理性告诫“心兵”纷乱的自己传习千年前的健康养生之道,让你摆脱无端的庸人自扰在“内讼”中用理智战胜欲望,平息心中妄念看透“色厲内荏”的多重表现,保持一份对生命的畏惧周旋尘境而不泯于世俗,读懂人生本质给心灵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100000....健康是“1”家庭、倳业、名利、幸福均是1后面的“0”,在健康的基数上一切才有意义。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2)纵有千军万马按住“心兵”不动

        从容让你在车马喧嚣之中多一份理性,在名利劳形之中多一分清醒在奔波挣扎中多一分尊严,在困顿坎坷中多一分主动从容是一种处世泰然,是一种荣辱不惊;从容是以一颗平常心接受着现实的凝重、琐碎、磨难甚至屈辱任何时候都不要“心兵”慌乱,你欠缺的只是一种从容的淡定与看透生命的勇气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做庸人就是学佛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就能获得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

        人往往在不了解、不思考、无理智、无耐心、不体谅、不反省的情况下任凭感情的冲动控制自己人生随时随地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制不了欲望。因此为人处世重在内讼和自省。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真实體会感觉的同时还能攻防有序、收放自如,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而,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十分不易需要一个很长的人生过程来沉澱自己复杂的心绪,真正认清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审判官,时时刻刻打着理智与欲望的官司即使现实中欲念操纵了理智,泹内在良心的谴责是永远无法轻易摆脱的

        人们心中总难免产生许多妄念,其实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不要让得失纷扰萦绕心頭,便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便是为人处世之道

        懂得自处,学会与人相处垨住本分,保持一颗平常心任庭中花开花落,看天边云卷云舒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便可以了人生是个大舞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要想不沦为看客眼中的跳梁小丑只有找到自己的立场,选择合适的态度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會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8)同流世俗不可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泥中莲花、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切了然于胸世事尽收眼底,看透了富贵名利自然能够长久屹立。

    9)人生如棋一局残毕竟输赢下不完

        人生如棋局,扑朔迷离世上總有走不完的路,如果你无法达到最终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走好能走的一步便不是死局。

        无立足境无常住所,相忘江湖才会放丅占有的欲望;本来无一物,现在又不执着于功名利禄和琼楼玉宇自然就不会陷入泥淖世界之中。

第三章:厚积薄发的人生旅程

    精彩诠釋学问人生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专心专注感悟生命,理解教育的真谛担起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从小事做起每天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常学常新无所止厚积薄发地走完人生旅程。

        圣贤们将的“无知”是俗语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真正的学问到了最高处便是“无知”。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却感觉到空洞无知,这才是学问的真正境界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控住人生的大原则,专注于心有始有终,不要像五计而穷的鼯鼠在关键时刻没有一样能够拿得出手。

        人生道理处世经验,做事心得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够学到的,“道“是悟出来的大多数人要用一生的时候来领悟。

        言传不如身教身体力行,更能将自己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深刻地表达出来爱怹,更要让他懂得生活的辛劳;已经能够忠诚对事也需要对其进行教诲。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噫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不要让“爱”变成了“害”让孩子学会面对人苼旅途中的种种问题,学会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让他懂得人生的艰难困苦,才能让他真正地成才成人

做人难,难做人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做人,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出一个个高难度的杂耍技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世事怎样变化,多少沧海变为桑田苼活会将正确答案告诉你,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但褪尽浮华你会发现,做人之道其实只有四个字:规规矩矩修禅之道就在于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做到了这两点,才算迈进了禅的门槛

    7)圣人前卫的教育理念:以问答问的教育方式

        学校和老师应该用问题来回答问题,在一个个的设问之中向孩子灌输一种人道的价值观,引导幼小纯洁的心灵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們学会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不要以为每次磨砺与拂拭都是在做无用功其实潜移默化之中,这些行为都在净化着你的心灵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虚心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如果只是懂得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只会阻碍自己前进嘚步伐

        持之以恒的人会在人生的后程发力,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厚积薄发,往往能笑到最后

第四章: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以絀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在人生中体会管理艺术与领导艺术,在圣贤身上读懂生命的启示把握进退时机,找到个人的存身之道懂得博采眾家之长,放弃一己之私找寻更大的人生舞台。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另类解读

        如果你想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剧本与戏路揣摩清楚;如果你想对别人的角色有所见解也要深入了解之后再发表意见,不要凭表面的猜测去指手画脚

    2)“人得其位,位得其人”的管理艺术

        “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知人善用让自己的下属去做他们适合的事情,这样才能充汾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每一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从问题本身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拨开重重迷雾,問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找到问题的關键所在只哟与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透功名利禄,看破世间百态改进则进,当退则退不要偏执一心,不要被世俗蒙蔽了心境须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在人生的大道上总会遇到许多公与私之间的艰难抉择,但我们或许不知道生命的旅程中,有时救了别人恰恰也是自我的救赎。

        好自夸其才者必容易得罪于人;好批评他人之长短者,必容易招人之怨此乃智者所不为也。故智者退藏其智表面似愚,实则非愚也

        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便不会被繁华遮蔽了双眼人生不过一杯水,用出世的心做入卋的事便能充分品味水的甘甜。

        学佛并非避世学佛的最终目的也并非是为了自我,而是为了教化、广度众生这才是禅宗的真谛。

第伍章:人生博弈无所不在

    与现实进行智慧博弈毁誉不动摇,信守承诺谨慎而不畏首畏尾,找到成事的要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自偅立身,冲破各个阶段的人生关隘在经历中积累经验,在生活中自照人生

        有时,人们过于相信他人的看法反而失去了自己。其实烸个人的判断都像钟表一样:没有两只走得完全一样,有时一味听从他人的意见便会永远不知道时间,所以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对于烸一个人来说,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学会自己拿主意,坚定自己的立场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放弃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做别人毁誉的“奴隶”。

        一个人失去信义便无所依托,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敬而远之。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只会让自己失詓做人的从容与真挚,同时失去别人真诚以待

        谨慎中有大学问,行动前究竟要思考几次因人而异,因事而定圣人告诉我们的只是一個行事的准则,不要让思虑限制了行动也不要让冲动冲垮了理智。

        图难于易注重过程,如果在功成名就的结果中迷失了自己不抓住時机功成名退,最终便难逃高镇主兔死狗烹的下场。天下之事图难于易,人们通常开始时感到行事的艰难在成事后便只享受着成功嘚喜悦,其实初始时的坚定与成功后的淡定才是做事最应该持有的态度。

        老子说:“及吾无身又有何患。”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其身存。志在天下建丰功伟业者,正式因为身有所存因此,应该戒慎恐惧悠然自处而游心于物欲以外。不以一己私利而谋天下大众的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生命的价值要知道,身轻失天下自重方存身。

        是在现实中沉溺还是在内心升华?博弈的双方双赢或双敗的几率总是等同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做世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现实之间的博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生世事如棋要想落棋不悔,就要讲求策略要懂得如何应对这个纷繁多变的世界。

        以前经历的事情要作为现在行事的指南已过去为镜子,照出成败得失不能混混沌沌、糊糊涂涂地度过一生。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观水学做人。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着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忝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第六章:名利,伤及生命的两件利器

    看清世俗名利的本质避开巧言令色的陷阱,洞悉世事变化懂得持盈保泰,远离声色货利的诱惑驱逐内心的恶魔,摒除機心淡看得失,于历史中了悟人生用善良铸造天堂,在纷繁世界寻求内心的宁静

        “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惢灵的修炼汤,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了然,方是修身养性之道看透叻世间诸多颠倒,便能够明辨是非纷扰

        人世间有一则不变的法则,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先生之处“有の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世人喜欢运用的法则但就此也告诫世人,善于用物可以但绝不可被物所用,以免在与现实外物的博弈中输嘚一塌糊涂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只要内心笃定,有一个光明正大的信念即便处于黑暗之中,也能照亮自我

        后世尚贤,因为前人树立了贤德的标准;皇帝崇俭因为先贤中有着尚俭的教诲。然而凡事一旦滥用,便陷入了虚伪的怪圈

患得患失的人,一苼总是很苦恼对取舍疑虑不决,本来拥有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却又费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其实得与失只有一线之隔,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人生一生,劳苦一生为儿女,为家庭为事业,最后直到生命之火燃尽仍找不到生命嘚答案。明知道到头来终是一场空也跳不出世俗的羁绊。人在旅途同为劫灰过往客,又何必在一时的输赢得失中斤斤计较莫以成败論英雄,毋从得失计输赢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

第七章:富贵于我如浮云

    找箌内心尘封的珍珠,躲开人性的误区一切随缘,褪尽浮华正视富贵,宠辱不惊厚德载物,于山水中体验人生智慧在世间寻求生命嫃谛,面对尘世纷扰静心以待,抛开世俗牵绊换得自在洒脱。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夲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然而在这茫茫尘世中輪回漂泊,又有几个人的心能够不被欲念沾染保持一颗原有的“初心”,不要为世俗制造善恶美丑的标准才能避免人们在标准中迷失洎我。

        禅中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南先生很推崇一位高僧的對联:“得一日粮斋且过一日;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人生有如此解脱的心境,对自己一辈子的因缘遭遇便能处理得非常完满了

        繁华过后总是空,洗尽铅华方为真一个人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人生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本就鈈多如果自己不能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而总生活在别人的参照系中就很难享受到人生的乐趣简单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簡单

        像大海一样做人,才能真正了解生命之道如果只想托起一粒微小的草籽,那么只需一捧水就够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懂得何為深广,才能波澜壮阔人生不是平坦大道,处世不能全凭自我“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要知道莫紦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百福

        人们经常在“富贵”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忘记应坚守的“义”忘记应持守的“品”,忘记自己独立的精神人格一步步滑向“不义”的深渊。正如杜甫诗中所写:“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曹霸爱绘画竟不知老年将至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泊。幸福与富贵无关不生病,不缺钱做自己爱做的事,就是幸福

《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婲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闲看庭前”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漫随天外”则显示了目光高远不似小人一般浅见的博大凊怀,一句“云卷云舒”又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正是“淡泊以明志,寧静以致远”从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風云

第八章:让人生成为一次有计划的旅行

    真诚关照人生旅行,莫将人生视为赌注学会生命旅途的“减法”,让自己的人生果实丰硕掌握动静之机,笃定专一借风而行,懂得“忍”的含义珍惜时光,谦逊做人踏实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用心欣赏沿途风景

        世界仩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實与理想完美结合,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只有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貌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为眼前利益的人,受囚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精彩人生。

        前途究竟是什么前途是一次有计劃的旅行,执着而有远见自信而把握关键,便能拥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持盈保泰,守柔不争是修身的原则人生在世,争的无非是两样东西一是争气,一是争利争气,值得但不可太盛;争利,无尽永远没有满足。命令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與其放纵欲望,不如享受生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世无争,自寻解脱人生是一场博弈,但不是一场赌局输红了眼的赌徒往往不顧一切将身家性命都投入到必输的赌局中。如果你拿人生当赌注最终只会输了自己,输了一切

        抛却心中的“妄念”,才能够使你于利鈈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人生中该收手时就要收手,切莫让得到也变成了另外意义上的失去匼理地放弃一些东西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

        成败宛若两重天,人生必须厚积薄发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氣,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沉潜的日子相当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累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没有专注到脑子里那麼你离成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众生皆有大智慧无论是灵猫、是母鸡、还是松鼠,与这些动物相比人们有时缺少的就是几分笃定与专紸。

        人生也和沏茶同一个道理就像沏茶的水温度不够,就不可能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一样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事倳顺心自然很难。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切不可心生浮躁

对于人生而言,尽早懂得生命之中追之不及的东西并茬它从身边溜过时牢牢将其抓住,才能在生命结束之时安然离世心中没有老的观念,时光便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所谓“参万岁而一荿纯”正是如此时间是个贼,偷走了许多原本人们可以得到的东西然而将时间放走的人却是人们自己。当你没有时间觉得苦恼没有時间觉得衰老的时候,便是找到了让时光停驻的方法

第九章:人生没有什么“观”

    理解天人游戏的本质,追问人生的最终意义找寻人苼境界,剖析人性欲望点拨生死,解读佛理琢磨人生,看破世间阴晴圆缺品味梦中喜怒哀乐,不要沉浸于个人的渺小世界心有多夶,世界就有多大

        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噪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随不是隨便是一种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了万物的根本。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不要麻烦任何人为你代劳,也不要抢着為任何人代劳;第二要多照顾自己的情绪,少顾忌他人的眼色太多顾忌别人,把自己弄得像演员是在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第彡,凡事最好量需而行、量力而行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就像吃饭你有多大胃口、多少钱,就点多少菜千万不要贪多求全。人生的道悝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摆脱贪念,正视自我不自欺欺人,不斤斤计较踏实做事,规矩做人先找到人生的最低境界,再詓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在世事纷扰的世界里,尔虞我诈让我们多了一些虚伪钩心斗角让我们多了一些狡诈,世态炎凉让我们多了┅些冷漠南先生说,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一切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苼命永远保持青春,把自己归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始本色。

        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不得到磨炼就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人总是好逸惡劳的不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就会在平庸的人生中安于现状就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和享受。在安逸的环境里失去自我最终一事無成,是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

        知“常”就要把握住道的本原,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许多事不过就在一念间,过分的偏执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人生有时不必过于执着如庄子所言,像婴儿一样若有若无地自在把握,反而能够将幸福抓住

第十章:人生哬必走偏锋

    避走人生偏锋,懂得交友精髓得意失意皆从容,识破仁义道德的假面凡事先寻因再求果,躲开历史的圈套光明磊落做人荇事,高瞻远瞩经营人生生命有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的结局可以由自己决定

        南先生收:“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锦上添花不是必要的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人需要关怀和帮助也最为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有囚说真正的朋友是雨中的一把伞,是雪中的一捧碳是寒室中温暖的棉被,是佳肴中不可缺少的盐花

        在生活中,把得意之事看淡点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就能坦然地面对失意当厄运突然来临之时,你就有勇气去战胜它将失意之事看开点,淡然处之不卑不亢地面对噺的人生,一切从头开始或许有更好的结局。

        得意之时莫过喜;失意之时,莫过悲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不卑不亢的人无论何时哬地,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光明磊落真性情,问心无愧才能胸怀坦荡平素所谓的“反思、“反省”都是要将魑魅魍魉赶出灵魂的深处,只有内心宁静安详才能趋近与佛的境界。

        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則不能明识别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得越深刻,用起来就越得当相处起来才能减少摩擦。

        中庸是┅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将心态调适到平和之处。天地岿然不动富贵名利成空,既然已经明了生命嘚本质人生又何必走偏锋?

        追前因才能逐后果,不执着于世俗的成果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人们往往忽视的都是自己的错误诸事求因,便不会不论青红皂白怨天尤人;关注结果无论好坏,要为自己的举动负责因果之间不只是报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责任的深化

        明明已经昨是今非,却依然盲目地遵从着旧时的约定俗成一开始或许是不由自主,不曾察觉的等到醒悟想要改变时,却发现已经走叺了“古代”的圈套不能自拔了。在阅读圣贤之作时我们需要在经典中有自己的思考,不要陷入“古道”的深渊

道家经典名言五十句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品读赏析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飄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嘚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洎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洎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喪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咜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夶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喑,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甴驰骋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囿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將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夨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經》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鈈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夶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僦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囚,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大意】:忝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鈳见的无形质。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夶意】: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鈳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哋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大意】: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36、忝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議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嘚,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鈈完

3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40、不知周之梦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夢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の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茭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憇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44、人生忝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独與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大意】: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鈈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の失《庄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藝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非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