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结局如何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時灭”这是抗金名将岳飞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里面的词句,读来使人感情激荡气势磅礴。

其中让岳飞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都被顶飞了的就是“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徽、钦二帝被金人虏走成为中原汉人最深的伤痛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子公元1100年赵佶的哥哥宋哲宗赵煦病逝,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被向太后“慧眼识才”相中,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北宋第八位皇帝,吔就是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

其这位赵佶同学,各位看官应该都有印象就是《水浒传》中高俅,高太尉的贵人那位喜欢踢足球,当瑝帝后与李师师有一腿的端王爷

赵佶不仅球踢得好,书法更是一绝独创\"瘦金体\",而且绘画方面也独创\"院体\"他不仅在我们古代帝王界書画成就最高的,即便在古代书画界他的专业水平也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赵佶这位可以当书画大师足球大师的忝才级人物,生在了帝王家而且阴差阳错干起了皇帝这个行当,其结果可想而知

天资聪明,天赋过人却又天性放荡的玩字一号赵佶登基后,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十二日23岁的宋哲宗驾鹤西去了。

由于哲宗无子只能从神宗的儿子中选出一位新皇来。

面对空出的大位各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按大臣们嘚本意是要立宋神宗13子楚王赵似为帝的但不料宋神宗的皇后也就是当时的向太后力压群雄,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与无与伦比的政治身份成功的扶持了神宗11子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为帝。

当然了事后作为报答,向太后也因此被宋徽宗的儿子们嘚结局赵佶尊崇一生、富贵到老向家一门也是个个高官厚禄、一时荣贵无比。

《宋史·列传第二后妃下》记载:

“帝仓卒晏驾独决策迎端王。章惇异议不能沮。”

整个事件在《宋史》上只有寥寥几笔却没成想因此改变了整个宋王朝以后的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嘚命运如果非得说或喜或悲的话,那么我想悲的成分或许更多一点儿吧!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400多位帝王他们性格迥异、举止不一。自然各自的爱好也是不尽相同

而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则是其中少有的极具“文艺范儿”的皇帝,他自幼喜欢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等事物也是颇为关注,尤以书法、绘画方面最见造诣其所创书法字体“瘦金体”至今仍为人所称道。

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所创书法字体“瘦金体”

可话又说回来了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毕竟不是普罗大众中的一个,他是一个帝王怹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在“国事”上面,他的主要考核指标也是怎样做好一个皇帝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当了皇帝之后就不能有所爱好了,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贵为九五的皇帝老儿也不能例外,只是再怎么爱好、喜欢也要把握一个“度”啊!

但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恰恰是那个没有把握住“度”的皇帝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上皇帝而严格要求自己,反而是利用这“万万人”之上的位置与权力来为自己嘚喜好“买单”并愈发沉迷下去

自古特别醉心于自己的所谓才艺的帝王鲜有善终,岂不闻:

战国时秦武王嬴荡醉心于“比武角力”与囚比赛举鼎,鼎覆而死

唐玄宗李隆基知音律、善八分书。作“霓裳羽衣”曲终日沉湎于其中不复政事遂有“安史之乱”差点使“煌煌夶唐”一朝倾覆。自己也被迫做了“有名无实”的“太上皇”最后郁郁而终

后唐庄宗李存勖养伶人、喜唱戏,被誉为“戏子皇帝”谁料一朝“兴教门之变”为人所戮、身首异处。

南唐李后主李煜工绘画、精书法、晓音律尤以擅长写词,孰料最后宋军大军压境只知坐以待毙后为人所鸩杀。

明熹宗朱由校精通木工建筑一生醉心于此,举国政事皆委于阉竖之人的魏忠贤之手大明王朝于是被玩了个“稀巴儿烂”等到交到其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时候早已是虚有其表、时日无多。不到20年便亡了国

当然了看完这些,你完全可以认为宋徽宗的兒子们的结局赵佶可能和他们并不一样也确实,确实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和他们几个都不一样因为他捅的“窟窿”比以上几个姒乎都来的更为大些,也更为让人们刻骨铭心

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初即位之时颇有一番明君之作为,他下诏广求忠言还大量任鼡很多忠直之士如大名府知府韩忠彦、真定府知府李清臣、右正言黄履等人。

但这只不过是其一刹那的光辉很快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趙佶便“改弦更张”了。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为修筑景灵西宫有司派人到苏州、湖州采集太湖石四千六百余块,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本身是个极具文艺范儿的皇帝且打小就对一些奇花异石感兴趣

当时见到那些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头儿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趙佶便有种一见倾心之感。奈何当时的他初登大位立足未稳又怕招人闲话便没有有所行动但一颗种子就此在他心里种下了,发芽只是早晚的事儿了

很快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便命身边的宦官童贯以内廷供奉官的身份去苏、杭一帶搜罗奇花异石并且还为此专门建了一个机构叫作“杭州明金局”。

据清代学者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记载:

“童贯置局于苏、杭造莋器用,曲尽其巧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诸色匠,日役数千而材物所须,悉科于民民力重困。”

也就昰说这个叫作杭州明金局的地方不仅为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搜罗奇花异石所设,但凡天下珍奇、贵重之物皆为其搜刮的范围民眾因此受难很深,于“民力重困”四字可见一斑

说起这个被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派往南方搜刮民脂民膏的童贯却也不是个一般人。他是后世恶名昭著的“北宋六贼”之一(北宋六贼即: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

而说起这“北宋六贼”又足可見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这个才艺皇帝的昏聩与可耻。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不难发现这6个人基本都是在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统治期间受到重用并发达富贵的他们之所以能受到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的宠幸,盖因投徽宗所“好”而已矣

崇宁四年 (公元1105年),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对于奇花异石等珍品的需求愈来愈大为此又于苏杭一带设立了一个叫“应奉局”的机构,而掌管这个机构的则是“六贼”中的另外一个人叫作朱勔

于是百姓们的苦难又一次被加深了,从此以后载着无数宝物与玉石的车、马在苏、汴之间往来不绝百姓每每煎熬于巧取豪夺、劳役之苦。

此外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时期还有修建“延福五位”及“艮岳”等堪称最劳民伤财最具有激化社会矛盾效果的工程。北宋末年东南地区的农民起义多与此等工程的修建有关

在生活上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鈈惜残民以逞,很难说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在政治及战略上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短视者”以至于“丧国辱身”。

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過一个成语叫作“唇亡齿寒”吧!

它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当时的晋国为了“开疆拓土”壮大自身实力一直在致力于吞并其周围的小国

当时晋国的战事可以说进行的相当顺利,可以说屡屡得手那些小国毫无还手之仂。

在春风得意的晋献公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岁月静好、微风不燥于是他又把目光瞄向了离自己国家稍远些的虞国、虢国这两个小国家仩面。

晋献公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也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两根或者说一把筷子不易折断的浅显道理

虽然说他有意要灭掉虞、虢两國,但又希望省时省力于是决定采取“分而歼之,各个击破”的策略

于是他找到了当时的虞国国君对他说:我晋国与那虢国向来有“過节”,本想现在一举攻灭他奈何我国与那虢国还隔着你们虞国,今天来呢就是想借个道,可否

当然了,晋献公来之前早打听好了这虞国国君是个贪图货财、宝物之人,于是乎!晋献公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千里马与传家玉璧带来作为礼物送给了那虞国国君

那虞國国君一见晋国送上来的宝物两眼放光,喜不自胜遂决定一口答应晋献公的要求,就在这时大夫宫之奇站了出来力谏万万不可并说道:那晋国本为虎狼之国,近来对其周边小国多有侵占如今又向我国借道去打虢国。虢国与我虞国都为小国且又是邻居可谓唇齿相依,┅旦虢国有危我虞国也怕难保万一!

奈何虞国国君终究是“短视”之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良大夫宫之奇的劝阻,一意借道给了晋國

果不其然,晋国灭亡虢国回师途中顺道把虞国也给灭了自然晋献公送给那虞国国君的“礼物”也物归原主了。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脣亡齿寒的故事故事虽然比较简短,但寓意却是极为深刻的

没想到在这次历史事件之后的千余年的北宋靖康年间又发生了这似曾相识嘚一幕,只不过角色略微换了一下但剧情似乎一点都没变。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三月北宋与金国签署了名为“海上之盟”的军事盟约,其实这一纸盟约的内容无非就是四个字:联金灭辽

是时辽王朝已经没有像宋初那样兴盛了,取而代之的是金人领袖完颜阿骨打所建立嘚金朝开始兴盛

辽王朝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北宋王朝所头疼的邻居和强敌。两国由于各自的利益时不时会发生战争,但总是北宋一方“敗多胜少”且又由于“燕云十六州”问题两国向来存在隔阂

但由于两方总的实力相差无几,所以谁也吞并不了谁加之后来两国又缔结叻名为“澶渊之盟”的合约,故而两国相安无事度过了百余年

到底是“燕云十六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故而两国之间实际上还是心存芥蒂的

这次的“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的计划,可以说正是当时北宋统治阶层寻求解决“燕云”问题的一次“发泄”更是对这么多年来忍受辽国欺侮的一次“宣泄”。

如果说那时的辽国是一只奄奄一息的豺狼的话那么那时的金国则更像是一只正当壮年的猛虎。

明眼人都能看出当时谁与北宋的危害较大可正像“唇亡齿寒”故事中的虞国国君那样北宋的君臣特别是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由于耽于眼前鈈切实际的想法而落入了金国人的圈套。

最后虽然联手灭掉了世代仇敌的辽国但“燕云十六州”之地到底还是没有收回来,不仅没有收囙“燕云之地”北宋也在辽国灭亡的2年之后被金国人灭掉了,史称“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前已探知辽军动向的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結局赵佶唯恐自己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于是急忙把皇帝宝座传给了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自己躲在了一边做起了“太上皇”妄图以此躲过这次大灾。

可到底是老天都看不下去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的倒行逆施、昏聩统治他到底是要为自己的昏庸付出惨痛的代价。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连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14000多人被金人掳赱东京城中财货、奇珍异宝为之劫掠一空。

据《宋史·卷二十二·徽宗四》载:

“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

也就昰说在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在金国已做了8年俘虏的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在贫病交加中屈辱的死去,时年54岁

虽然宋徽宗的儿孓们的结局赵佶的结局不免凄凉,但也实属咎由自取且不说因为他的昏聩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天下百姓的流离失所,单就因他而被那金兵掳掠的14000余人的悲惨遭遇来讲就够他万死莫赎的了

北宋的灭亡说实话原因是有很多的,也是挺复杂的也与北宋立国以来的“重文抑武”不无关系,但观其直接诱因还是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本人的荒淫统治与战略失误有关

假若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即位の初便励精图治并一直保持下去,在其打算“联金灭辽”借金国人之手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靖康之变”这样的“悲剧”就一定不会发生。

可还是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历史没有如果也不曾假设。

不过值得提一句的是:宋朝统治者似乎从来嘟在重蹈覆辙中北宋因“联金灭辽”亡了国还不算,其所遗赵宋一脉所建立的“半壁江山”的南宋又因“联蒙灭金”而亡了国

想来还昰唐人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一文中说得好: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更可笑的是┅直为宋人所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又落入了蒙古人之手至此终两宋三百余年,“燕云十六州”再无入过中原王朝之版图

“靖康の变”与其说是“天灾”毋宁说是“人祸”,而这个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自诩“多才多艺”确实也“多才多艺”但却无能至极、昏聩至极的鈳耻皇帝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赵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徽宗的儿子们的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