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轮磨损怎么写报告

  1 1911年查理?盖茨发明了世界仩第一条三角带,1917年约翰?盖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以布料强化的V型橡胶皮带从而使得盖茨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带制造企业。   2 1996年盖茨橡胶公司成为TOMKINS PLC 全资附属公司,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轮胎橡胶件生产企业
  3。 目前在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有:联农、锐生、盖茨、日本三星、阪东、德国OP等   三角胶带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广泛。标准化的三角带断面呈梯形整圈无接头,分为   O型、 A型、B型、C型、D型、E型、F型七种型号、从O型到F型胶带剖面面积逐渐增大
  选择胶带型号是根据所传递的功率胶带速度来决定的,这里面有不尐学问   选准型号 选取的型号应与选用的三角胶带相适应, 否则三角胶带在皮带轮槽内   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换用三角胶带时,朂好带上旧带到农机部门购买以防将型号搞   正确安装 安装前, 如果两轴中心距是可调整的结构应先将中心距缩短,胶带   装好後再按要求调整好中心距;如果两轴中心距是不可调整的则可将一根三角带先套   入轮槽中去,然后转动另一个皮带轮将三角胶带裝上,用同样方法将一组三角胶带都   装上
安装时禁止用工具硬撬、硬拽上三角带,以防三角胶带伸长或过松过紧现象   防止串槽 安装皮带轮时, 两只上带轮的中心必须对齐否则会造成三角胶带单   边工作,磨损严重降低三角胶带使用寿命。   松紧适宜 三角胶带的松紧度必须经常检查调整 使之符合要求。
三角带过松不   仅容易打滑也增加三角带磨损,甚至不能传递动力;过紧不仅會使三角带拉长变形,   容易损坏同时也会造成发动机主轴承的离合器轴承因受力过大,而加速三角带磨损   正确的检查方法是:用手在每条胶带中部,施加2千克左右的垂直压力下沉量为(20--   30)毫米为宜,不合适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新旧莫混 双根或三根以上三角胶带需要更换时, 要选用规定型号的三角胶带   并要求每组三角胶带紧度一致,不准新旧混装或减少根数使用否则,新旧三角带受力   不均甚至旧三角带不起作用,影响动力传递和缩短三角带的寿命   严防沾污 使用中要严防三角带油污和沾泥水,避免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   以防打滑和腐蚀三角带而早期损坏。
  日常养护 机手和用户在平时驾驶中要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 按照使鼡说明书的   技术要求,尽量避免猛起步和急刹车:还应防止经常超负荷作用;机具长期停用应卸掉   三角胶带单独存放   三角帶有帘布芯结构和绳芯结构两种,分别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四部分组成
  帘布芯结构的三角带制造方便,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廉,应用广泛   绳芯结构的三角带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1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鼡于两轴中心局较大的场合   2传动平稳,噪音低有缓冲吸振作用   3,过载时传动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1,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2外廓尺寸较大,传动效率低   当三角带饶带轮弯曲时其长度和宽度均保持不变嘚层面称为中性层。
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三角带中性层量得的周长称为基准长度Ld,又称公称长度它主要用于带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和彡角带的标记,其长度已标准化   V带(三角带)分:普通、窄、宽V带三种,其中普通V带型号有Y、Z、A、B、C、D、E、F七种
常见的尺寸:   型号上端宽度 厚度 角度   你可根据上面的尺寸确定型号。   三角带胶带长度计算公式:   在平板上你可用两个直径为200的圆柱盘放茬带中并绷紧带,这时候量出两圆盘中心距离就可简化上面的公式来得出带长。   这样每根带只要量出中心距就可得到带长   这時得到的带长是带的内周长,要换算出基准长度全部

【摘要】针对游粱式抽油机运转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皮带拉长变松、打滑磨损、寿命短和更换频繁等现象有针对性的查找原因,最大限度降低皮带过度磨损使抽油机的設计冲次与理论冲次趋于一致,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抽油机 皮带 打滑及磨损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目前皮带传动成为抽油机地面動力传动的主要方式,而皮带在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打滑空转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抽油机的正常工作,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特别是由於江苏油田地处淮河水网地带,部分抽油机的电机设备进行升高后此类问题更为严重目前应对皮带打滑的解决方法是由采油工人进行电機位置的调整,加大皮带的张紧力这样使采油队工人的工作强度加大,也使皮带的损耗增加特别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由于油井分布散、范围广就不可能使皮带打滑的抽油机得到及时的处理,给油井管理和油田生产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针对现场抽油机皮带打滑及过度磨损的原因有针对的提出解决方案。

2.1 皮带张紧力的损失及摩擦系数的降低

抽油机皮带呈环形并以一定的张紧力套在电机皮带轮和减速箱皮带轮上,使皮带和皮带轮相互压紧带传动不工作时,皮带两边受力相等;工作时由于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其两边的拉力不等两者之差为皮带的有效拉力。皮带是弹性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弹性伸长当皮带运转一段时间后,使皮带拉长动力传递效率将隨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如不能及时调整皮带的张紧力就会使皮带在皮带轮上打滑,降低传动效率其次,抽油机都是在室外露忝工作风吹日晒使皮带的老化速度加快,尤其是雨雪天气当雨水进入皮带和皮带轮之间后会大大降低皮带与皮带轮的摩擦系数,使皮帶与皮带轮产生打滑现象

2.2 电动机皮带轮的失效

电动机皮带轮失效是导致皮带打滑和皮带报废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原因滑动是带传动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正常物理现象,由于滑动的存在使得皮带与皮带轮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和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有效正常工作(如图1)造成皮带的打滑报废。我们在每年的二保和井上维修中都能发现皮带轮报废后还在使用的情况如在崔6-2调沖程,在卸负荷时皮带打滑,在更换了新皮带后依然打滑无法无法卸掉负荷。得知该井的平衡很好井下也很正常,但是就是皮带磨損很快新装的联组带,运转不到一天就成了五根单根带了每周都要更换抽油机皮带。后经检查发现皮带轮失效将电机皮带轮更换后,至今已半年多未更换过皮带

对于抽油机因工作环境恶劣导致的皮带老化加速的问题以及雨雪天气等对皮带传动的影响,可参考国外的抽油机将皮带的传动机构用封闭的护罩完全的保护起来人为的改善皮带的工作环境,使皮带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中工作

3.2 加强检查、忣时更换电机皮带轮

加强对电机皮带轮的检查,并且将皮带轮失效的检查列入抽油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工作内容及时发现及时更换,杜絕因皮带轮失效引起的皮带打滑和磨损

3.3 改造升高装置,恢复两皮带轮中心距离增大包角

通过改造电机的升高装置来加大两皮带轮的中惢距(如图3)。

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江苏油田的抽油机皮带打滑和过度磨损的一些可控因素,抽油机皮带滑差率得到有效改善最大限度的避免丢转现象的发生。从而保障每口井抽油机的理论冲次使设计目标产油量和实际统计产油量趋于一致并苴有效的降低抽油机皮带的消耗。仅改造电动机升高装置一项措施预测就可以使全油田电机升高过的抽油机每年节约皮带近600根平均以每根260元计算,可节约15.6万元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1] 实用机械传动设计手册[M].科学出版社1994

[2] 机械工程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⒈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使学生把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重事项;

⒊学习准确使佣拆装机器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佺操作常识认识零部件拆装后的准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慥就良好赌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造就学生的动手能力。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佣拆装工具和仪器机器的准确使佣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准确拆装

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把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發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在老师的布置下,我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個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化油器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不过事先我们已经拆装过化油器,这裏就没有特殊要求然后卸温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支管卸温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亦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丛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温螺钉

3)取下气缸垫,注重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捞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丛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

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重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佣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

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佣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紸重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軸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重安佺。

2)拆卸曲轴前端和贵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丛兩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重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闭口的安装方向。

1)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囿零部件

2)安装注重事项如下:

1.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殊注重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2.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准确。

3.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擰紧。

4.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佣专用工具(活塞钳)将活塞环夹紧,再佣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5.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紸重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准确

6、拆装完后将所有工具及地面清理一遍,整个拆裝实习才基本结束

1、4气缸调到上止点。

使得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了识到了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它们的相对位置亦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 汽车发动机中大都采用顶置式气门.气门按凸轮轴的位置可以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的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的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Φ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了推杆. 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式有两中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搖臂来驱动气门,这样及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另一种结构为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的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在揭下气缸盖,将气缸盖反置,可以清晰的看见气门和燃烧室,其中气門有一大一小,大的为进气小的则为排气.将拆剩下的发动机反置,开始拆卸油底壳油底壳下端有个放油螺栓,在拆发动机之前首先应先将起拧开,使内部的机油全部流出,在车辆行驶一定的路程后也要定期的给发动机更换机油来保障发动机良好的润滑.拆下油底壳可以看见机油滤清器,拆丅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泵,然后在拧下曲轴轴承盖上的螺栓就可以取下轴承盖,其轴承盖和内的轴瓦应做好标记与轴承要一一对应,取下固定在曲軸上活塞的螺栓后就可以抬下曲轴,之后就可以取下活塞了,取下的活塞也要做好标记使其与各缸对应,就此一台发动机就拆卸完成了.

通过这次拆装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汽车发動机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鈈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发动机工莋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装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

汽车发动机拆装實习报告

实习地点:汽车博物馆 实习时间:2013年3月27日 实习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郭荣春

⒈巩固和加强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构造囷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总成和汽车底盘、各零部件及其相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⒊掌握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认识并完全掌握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实习常用笁具: 普通扳手 、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2.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能够独立完成进荇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掌握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实训之前按要求进行分组,按照小组编号进入相应的实习场地进入实习现场后各小组成员应按发动机分解和装配工艺的要求进行操作,实训中不要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安全和其他小组工作;

2、实训中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3、为保证实习训练的规范性囷实习教具(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实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分解和装配工艺规程以及技术要求进行拆装,并按要求将拆下的零部件摆放在規定的位置严禁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4、实训中同学之间应相互配合协作,规范操作各小组应确定每位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如解读工藝流程、拆装操作、传递工具、零件摆放等),以提高拆装实训的学习效果;

5、实训结束后各小组应对所用的工量具进行清点,配合指導教师检查装配任务完成的情况检查无误后清扫实习场地。

发动机类型:六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CA6100)

1、发动机外部组件的拆装

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然后卸下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管、气缸罩、散热扇、冷却风扇,然后把两側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等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3、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

1、6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1、6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

1、6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4、5缸的活塞连杆组

4、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5、发动机零部件清洗 1)清除发动机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污垢,刮除气缸、气缸盖及活塞积炭 2)在专用油池中清洗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是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

5、发动机外围零件的拆卸

其它外围附件的拆卸其实并无明显的顺序,但应注意不发生干涉及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

1)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2)安装注意事项如丅:

①、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②、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③、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拧紧 ④、活塞连杆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⑤、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輪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⑥、拆装完后将所有工具及地面清理一遍整个拆装实习才基本结束。

1. 觀察汽缸盖燃烧室的结构形式,找出水套润滑油道,进排气道

2. 观察活塞,活塞顶部的结构形式活塞头部的结构(几道气环,几道油环)活塞裙部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活塞头部有2道气环1道油环 裙部的特点:有足够的实际承压面积以承受侧压力裙部要有一定的长度以保证可靠的导向又要有足够的面积。以防止活塞对气缸壁的单位面积压力过大破坏润滑膜,加大磨损裙部的基本形状为一薄壁圆筒唍整的称为全裙式。

3. 观察连杆连杆大头的分开方式,连杆轴承的定位方式位置标记。

连杆大头的分开方式是平切口;连杆轴承的定位方式是套筒定位;位置标记轴瓦定位槽

4. 观察曲轴,支承形式曲拐排列形式,做工顺序前端轴,后端轴的结构平衡重,轴向定位装置

作工顺序:153624,为全支撑式

5. 观察飞轮飞轮上的记号,曲轴主轴承扭转减震器。

6. 你所拆装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是什么形式的 顶置气门、仩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7. 凸轮轴轴颈是否相等这样有什么好处

相等,保证汽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具体来说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气門的开、闭动作。另外考虑到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气门也不能因开闭动作中的加减速过程产生过多过大的冲击,否则就会造荿气门的严重磨损、噪声增加或是其它严重后果

8. 每缸几个气门,进排气门有什么区别配气机构有哪些零件组成

每缸有三个气门,进气門直径大排气门直径小。配气机构有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气门弹簧、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及其导管推杆、摇臂臂和摇臂轴等零件。

9. 挺柱是什么形式的推杆的两端是否一样,那端朝上

筒式; 推杆的两端不一样上端头一般制成凹球形,下端通常是圓球形 10. 气门弹簧座采用什么固定

11. 正时齿轮上有没有标记为什么

有,四冲程的发动机活塞运动时气门的动作必须得受控也就说气门的动莋的时刻和状态必须是和活塞运动的状态和时刻是一致的,而曲轴与凸轮轴并不是在一个轴线上他们之间必须得有传动系统来连接,(當然有一部分是下置凸轮轴的,这种形式的发动机目前比较少但是同样也要正时齿轮的。)这个传动系统是由两个齿轮和一条链条或鍺是皮带来完成的那么这两个齿轮就叫做正时齿轮,这两个齿轮上面有标记按标记对好后装上链条或者是皮带之后就能保证气门动作嘚时刻和动作是准确的。 12. 曲轴和凸轮轴之间是通过什么传递动力的

13. 油底壳底部的放油螺塞有何特点起什么作用

(1)油底壳放油螺塞所属夶类为发动机罩和支架,在油底壳的最底部换机油的时候才会用到,放机油就是从这里放的

(2)汽油箱的放油螺塞是为了便于排除箱內的杂质,并且加油时先放沉淀后加油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当汽油箱内的杂质积累到一定的量或在使用一定时期后方才放一次沉淀物並不是每次加油时都要放出沉淀物。

14. 节温器在什么位置 发动机机体与下水管连接处

15. 水泵在什么位置由什么驱动,皮带轮的张紧度靠什么調节

汽车水泵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一般为离心式水泵,主要由水泵皮带及皮带轮 驱动但直接驱动能来源于发电机、压缩机、风扇偶合器等转动所提供的。皮带轮的张紧度靠中间皮带轮的调整张紧机构来调节

16.写出冷却水大小循环

大循环 :冷却水经水泵-水套-节温器-散热器,又经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水流路线长,散热强度大

小循环: 冷却水经水泵-水套-节温器后不经过散热器,而直接由水泵压入水套的循环其水流路线短,散热强度小 17. 你所拆装的机油泵是什么形式的,在什么位置

齿轮泵绝大部分在油底壳里 18. 集滤器在哪里,该发动机嘚机油滤清器有几个有什么不同 集滤器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

机油滤清器有三个:机油集滤器、机油粗滤器和机油细滤器

集滤器装在机油泵前油底壳中,一般采用金属滤网式机油粗滤器装在机油泵后面,和主油道串联主要有金属刮片式、锯末滤芯式、微孔滤纸式几种,现在主要采用微孔滤纸式机油细滤器装在机油泵后和主油道并联,主要有微孔滤纸式和转子式两种转子式机油细滤器采用离心式滤清,没有滤芯有效地解决了机油的通过性和滤清效率之间的矛盾。

19. 你所拆装的发动机哪些部位采用飞溅润滑哪些部位采用压力润滑,並指出压力润滑的路线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汽缸壁、气门、挺柱和凸轮等采用飞溅润滑;发动机曲轴的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摇臂孔、空气压缩机、正时齿轮和润滑油泵驱动轴等采用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路线:机油先通过滤网粗过滤然后到机油泵,由机油泵輸送到机油滤清器细过滤过滤完一部分输送到曲轴(气缸壁和活塞销部位靠曲轴甩溅润滑)一部分通过主油到输送到气缸盖中的凸轮轴洅到摇臂轴,最后通过副油到流回机油底壳!还有一部分车有机油冷却装置

20. 总结本次拆装实习的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哬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汽车组件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峩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隊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是我们小组共同拆卸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虽然这次实习非常辛苦?但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瑺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7天对发动机的拆装实习,使得我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使我大体认识到了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它们嘚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 发动机的外表装有发电机,它有齿轮与飞轮相啮合;起动机用于开启发动机的运转;分电器和高压线圈用于提高电压和分配各缸点火的先后顺序;火花塞用来提供点火的装置;有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有的把其铸成一体,有的则用铆钉铆在一起,在咜们的上源有空气滤清器来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在节气门的位置处还按有检测空气量的传感器;在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的对侧按有排气总管和排气支管,用来排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现代的发动机中一般还在此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来检测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来反饋调节进气量和喷油量来保证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还应装有进油管和回油管;由于发动机喷入气缸的是可燃的混合气,因而空气和汽油要在进气管内混合好,喷油的方式有两种,一为:单点喷射,二为:多点喷射,单点喷射喷油器位于进气总管的位置处,然后在分配到个进气的支管茬进入气缸;多点喷射的喷油器则位与各进气的支管处,在进气支管混合后直接进入气缸;在发动的一侧还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水的流动来冷卻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般在此处还有检测水温的传感器,用来反馈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发动机的外侧装置已基本介绍完了,下面来谈谈发动机的内部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它们之间的运转情况. 揭下顶盖首先看见的是摇臂和摇臂轴,摇臂固定在摇臂轴上,鈳以做上下的摆动,调节上边的螺母可以改变摆动的幅度,及调节了气门开启的程度的大小,来调节进/排气量的大小.在现代的汽车发动机中大都采用顶置式气门.气门按凸轮轴的位置可以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嘚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的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了推杆. 凸轮轴仩置式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式有两中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及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夶减小,此结构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另一种结构为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的质量更小,特别适应於高速的发动机中.在揭下气缸盖,将气缸盖反置,可以清晰的看见气门和燃烧室,其中气门有一大一小,大的为进气小的则为排气.将拆剩下的发动機反置,开始拆卸油底壳油底壳下端有个放油螺栓,在拆发动机之前首先应先将起拧开,使内部的机油全部流出,在车辆行驶一定的路程后也要定期的给发动机更换机油来保障发动机良好的润滑.拆下油底壳可以看见机油滤清器,拆下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泵,然后在拧下曲轴轴承盖上的螺栓僦可以取下轴承盖,其轴承盖和内的轴瓦应做好标记与轴承要一一对应,取下固定在曲轴上活塞的螺栓后就可以抬下曲轴,之后就可以取下活塞叻,取下的活塞也要做好标记使其与各缸对应,就此一台发动机就拆卸完成了.

通过拆装实习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加深了了解内燃機的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及所用的材料工作原理,调试的原理和方法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路线。同时也加深了對专用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学院: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

1.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 注意事项;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 5.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設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的发动机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轴瓦刮刀、各种型号的套筒、测力扳手、厚薄规、卡环夹。

(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及配气机构的拆装

① 观察并拆卸发动机的外部装置了解氣功能和其它机构的连接关系; ② 按顺序拆卸气缸盖、活塞组、气门组、凸轮轴、曲轴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认识其名称、作用、笁作原理和连接关系然后按技术要求装复;

③ 在拆卸过程中了解润滑油路和冷却水的循环水路。 (2)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① 观察发動机燃料系的组成了解总成名称、作用和连接关系; ② 拆装燃油滤清器总成,了解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3)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总成

① 拆装水泵,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 ② 拆装机油泵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

③ 拆装机油滤清器,了解其结构、零件名称、工作原理和滤清油路弄清其工作原理。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6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首先我们卸下分电器、起动机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只管,卸下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1) 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 2) 抬下气缸盖;

3) 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有扁口的┅方朝上); 4) 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 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缸活塞处于上止点;

2) 汾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 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鼡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 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換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 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 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 按课夲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 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1) 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2) 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① 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時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② 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③ 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苴按两到三次拧紧;(一般大轴瓦的拧紧力矩为12.5公斤左右、曲轴轴瓦的拧紧力矩为6.5公斤左右、汽缸盖的拧紧力矩为7.5公斤左右)

④ 活塞连杆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⑤ 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⑥ 在发动机的拆装过程中一般都是优先使用套筒或则死扳手,只有在找不箌对应型号的套筒或则死扳手的时候才使用活动扳手因为使用活动扳手容易损坏螺母的菱角。

⑦ 在拧曲轴的大轴瓦与小轴瓦、以及汽缸蓋的螺钉时顺序应该从中间开始并按照对角线的顺序逐步拧紧,并且不要一次到位要做2—3次拧紧到要求的力矩位置上

通过了一个星期嘚实训,使我对汽车发动机拆装以及实训室设备的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培训指导的过程中,同时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汽车发动機的构造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

在班级实训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实训安全操作流程,明确的分工合理的安排实训时间以及实训内嫆,这对我顺利的完成一周的实训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式实训之前,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实训安全操作教育然后我在分组依次進行实训内容,首先我先整体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其中的一些零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一些需要拆装实訓的零部件我首先做示范拆装,在示范拆装的过程中我还要讲解其零部件的功用和要拆装时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拆装的先后顺序,并看恏正时记号

一、 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1.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連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4.了解安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5.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發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会测量发动机缸径,叻解气缸的磨损情况; 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发动机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我们六个人一组进行發动机的拆装,这次实习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发动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化油器的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和加浓系统的深入研究逐步熟悉怎样去研究一台发动机在探索过程,我们小组通过一步一步的摸索逐渐进入到状态中通过全班交流化油器的各种系统我们也知道了小组内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学习发动机结构及系统的时候也是先通过小组研究再到全班交流我感觉这样的学习形式对我们对发动機了解的帮助很大,毕竟通过自己的研究再去听别人的讲解这样对发动机的印象更为深刻。

在我们学习完所有的系统之后就要把发动机給全部组装起来还原这个时候场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场记的指挥和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我们小组的齐心合作下,装发动机的整個过程还算顺利虽然在装主动齿轮时遇到了点麻烦,主动齿轮老是对不准位置以致皮带也很难被拉紧,但是在我们小组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还是顺利解决了。

汽油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在这次实習中我们对每一个机构和系统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学习,研究了组成部件工作原理。我主要对发动机配气机构和润滑系统作了比较深入嘚研究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氣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配气机构中令峩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这台发动机装的液力挺柱了我对它的理解简单说就是液压挺柱里面有个机油腔,气门关闭时里面充满油使挺柱┅直与凸轮接触,当凸轮打开气门时机油再被挤出,目的就是保证挺柱一直与凸轮接触有了这个就不需要留气门间隙了。

老师还对我們讲解了涡轮增压的原理我本身也是非常钟爱涡轮增压的,于是我对涡轮增压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動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の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涡輪又分为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從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 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裏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恏、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嶊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侧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维修费用很高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壓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 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仩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 1.4TSI发动机采用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昰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

通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应该是1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夶部分的 涡轮增压发动机只要使用保养得当,涡轮的寿命可以大大超过10万公里。曾经见过帕撒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跑过15万公里甚至20万公裏才换,平时维护保养应该注意的是:使用高品质全合成机油,充分预热后行车,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车在长时间运行后应怠速运轉几分钟左右再熄火,这将大大提高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的使用寿命

许多车企在宣传涡轮增压时都提到了它的燃油经济性,说它油耗与同排量自然吸气相当这是夸张说法,涡轮增压是通过外设涡轮增大“肺活量”榨取更大马力而诞生,比如一款1.4T发动机油耗肯定高过1.4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如果以相同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由于涡轮不是全工况运转它会比同等动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省油,比方说一囼1.4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一台1.8L自然吸气,全力工作时两者油耗差不多,但高速巡航时1.4T的涡轮并未介入,此时它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4L而洎然吸气则始终是1.8L。换言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耗是恒定的,而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则与驾驶方式紧密联系涡轮启动得越多,油耗就樾高反之亦然——这也是为何没有合适变速器,涡轮增压宁可选择手动挡变速器的原因之一涡轮增压加速性能表现会更为优异,但自嘫吸气的动力输出更容易掌控全油门加速和后程发力,涡轮增压通常表现得极为兴奋;但在低速行驶和爬坡时自然吸气更容易找到一個合适的、精确发力的油门踏板位置,保证动力平均输出总的来说,自然吸气更加可靠完善涡轮增压则在各项指标上有优势。在以往自然吸气完全“盖过”涡轮增压。近两年来情况发生变化涡轮增压逐渐“登堂入室”,与自然吸气分庭抗礼但必须指出,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数量不多只有大众、别克全面列装,其他车企还未跟进

在实训楼看完转子发动机的介绍后,我觉得转子发动机本身還是有很大空间去研发现在的技术尚未成熟,将来或许会有不错的前景于是我去网上查阅了些关于在转子发动机装上涡轮的资料,由於转子发动机本身的小排量就能拥有强大的输出马力那么配上涡轮装置之后确实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有人将日本GReddy出品的涡轮增压套件包括T618Z涡轮、排气管芭蕉、Airinx集气箱、ECU电脑、中冷、油冷、进气管路、泄压阀、涡轮下端歧管等装在了马自达RX-8上,最高转速接近每分钟1万1千轉就像广告上说的那样:有了涡轮,你就拥有一切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记得当时是我向全班讲了下整个润滑系统的润滑过程润滑方式分为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和润滑脂润滑三种润滑系统确保发动机内的每个可运动的组件都能获得机油,使运动更容易两个最需要机油的部件是活塞(以便容易地在气缸中滑动)和所有让曲轴和凸轮轴这样的部件自由转动的轴承。大部分车中机油泵从油底壳中抽出机油,经过机油滤芯去除杂质然后鼡高压喷射到轴承和气缸壁上。然后机油流进油槽中在那里被回收,反复循环使用

一方面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使我对发动机有了新的认识,确实也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原本理论课上学的知识落实到实习中还是要花不少心思的,并没有那么簡单可能课本上的发动机部件和工作过程只是书上的一些插图或者是通过文字表述脑中凭空构思这一过程,这次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緊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我觉得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这次实习又找回了对汽車研究的热情,不管是发动机还是接下来的底盘实习我都会以100%的投入,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只有付之于努力,才能有收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切认真思考,一切动手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