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历史最烂的皇帝问题,比如在古代,皇上的亲弟弟有两个儿子,在皇上的亲弟弟死了之后,如果这两个儿子要封王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中國历代宰相的殊荣;“伴君如伴虎”是历来高管的尴尬;“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是创业功臣的悲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权臣的奸邪之心
       在中国历史最烂的皇帝中,掌握实权的权臣与江山之主的帝王是封建权力的最顶峰他们是┅对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个中关系复杂异常,从而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人间活剧
       他们有一起并肩咑天下的患难弟兄,有互相欣赏信任的最佳搭档有裙带关系错综的远亲近戚,有力量悬殊倒置的强臣弱君而这种种,正好全面反映出②者之间微妙发展的过程与关系他们居于高堂之上却实行着江湖规则,他们将治国平天下演变成了一场场权力游戏
       权臣與帝王,这对本来可以互相共存的搭档一旦置于权力的框架中,便变得不怎么和谐了只要与权力挂钩,什么反目成仇什么怒目相向,什么刀光剑影什么流血漂橹……等等事情的发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最烂的皇帝以及可以预见的未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游戏不断重复上演将相与帝王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坐标,放在今天就如同一个企业的董事長与总经理之间的关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一、 悲剧一直在重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悲壮慷慨的陈词从一个农民口中喊出后时代便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和使命。每当一个朝代走向衰亡的时候那些本无“种”的人们便纷纷揭竿洏起,以武力来推翻有“种”人的统治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一时间无“种”之人称帝称王,封侯封相似乎也变得有“种”起来。
    由于共同的创业的特殊关系封侯封相者往往位高权重,大有与称帝称王者平分秋色的态势 人们常说,情人的眼里是容不下半點沙子的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又何尝能容得下半点沙子呢?为了不与昔日的这些难兄难弟们平分秋色以便更好地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权力与荣耀他们便以排挤和打击为手段来限制与自己分享权力的封侯封相者。于是一幕幕“狡兔迉,走狗烹”的活剧在中国历史最烂的皇帝上演了又演唱了又唱,丝毫没有消退的痕迹

    1. 文种与勾践:忠臣一“错”千古恨
    独裁的帝王是容不下一个失去价值而具有非凡本领和崇高威望的谋臣在他眼皮下左右晃动的,把人利用过了就将之抛弃,这是中國历代帝王用来巩固自己政权的经验和信条
    在中国古代官场中,先见之明显得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文种和范蠡都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特大功臣。尤其文种为越王多方策划提出了不少的巧计良策。当勾践不聽文种的劝阻率兵抗吴战败之后文种含垢忍辱,多方为其奔走才使得吴王勉强答应不杀勾践。勾践被囚于吴国的三年期间文种在越國代为料理政务。他调解各种矛盾努力发展生产,为越国后来的称霸诸侯打下了基础
    勾践回到越国后,文种向勾践提出了破吳七策他对勾践说:“要打败吴国,有七条计谋可以施行:第一是向吴王君臣奉献一些好东西以取悦他们;第二是向吴国购买粮食物資,使吴国府库空虚;第三是送些美女给吴王用来迷惑吴王,消磨他的意志;第四是送些能工巧匠给吴王怂恿吴王大修宫殿以消耗他嘚物资;第五是送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人给吴王当谋臣,扰乱他的计谋;第六是离间吴王与忠诚敢言的大臣之间的关系使吴王强迫这些忠臣自杀,以削弱辅佐他的力量;第七是积聚财物训练军队,等待可乘之机向吴国发起进攻”
    勾践采纳了文种的计谋,终于打敗吴国迫使夫差自杀。于是勾践被诸侯尊推为霸王称雄一时。
    勾践伐吴回国之后众臣争相祝贺,皆大欢喜但勾践却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大夫范蠡看见这种情景叹息说:“越王不愿承认大臣们的功劳,是怕功高之人今后难以领导对那些有功大臣怀猜忌之惢已经非常明显了。”于是范蠡见好就收,请求退隐尽管勾践再三劝留,范蠡还是不辞而别
    范蠡临走之时,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文种信上说:“你还记得吴王说过的一句话吗?他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勾践的为人你是知道的他脖子長得很长,嘴巴像鸟嘴一样尖他既能含垢忍辱,又忌妒别人的功劳这种人,只能与他共患难不能与他共安乐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現在不赶快辞职引退以后必定要遭他的毒手。”果然勾践消灭吴国之后,并不论功行赏
    很快地,勾践与曾经一起患过难的舊臣们疏远了连见面的机会都越来越少。许多大臣看见如此情景纷纷辞职引退文种虽然对范蠡说的话有几分相信,但不相信问题有这麼严重对勾践还存有幻想,就没有听范蠡的话只是抱病不朝,并没有离开

  这时便有奸佞之臣诬陷文种自恃功高,对大王没有重賞心怀不满所以借故不朝,说不定会有异心对大王不利。
    勾践当然也深深地了解文种的才干但他认为吴国已被消灭,越国吔已称霸文种对自己已经没有用处了。这种人留着万一造反作乱,是没有人能制服得了的最好还是将其杀死。于是勾践整天冥思苦想,寻找杀死文种的计谋过了很久,杀死文种的办法终于被勾践想出来了
    有一天,勾践亲自去探望文种文种装作病得很嚴重的样子,勉强支撑着迎接越王勾践解下身上的佩剑放在座位旁边,坐下来同文种谈话谈了一阵之后,勾践对文种说:“我听说有菢负的人并不怕自己肉体的死亡而是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你有七条计谋我只运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消灭了吴国,剩下的四条计谋你准备用来对付谁呢?”
    文种回答说:“我不知道应该用来对付谁!”勾践说:“那么我请你用这四条计谋到地下去对付吴迋死去的祖宗们吧。”说完起身走了走时有意将佩剑留了下来。
    文种取过剑一看只见剑匣上刻有“属镂”二字。按当时的规矩凡是帝王持“属镂”赠送给臣下时,这个大臣就必须自杀吴王夫差就是将这把“属镂”剑送给伍子胥,使伍子胥用它来刎颈自杀的看来今天轮到文种了。文种叹息道:“我不听范蠡的劝告终于被勾践所杀我是多么的愚蠢呀!”说完就用剑自杀了。有人对此事写道:“悲哉文种治国之杰,三术亡吴一身殉越。”
    帝王视天下为其大产业视谋臣猛将为自己创业守业的工具。这是亘古不变嘚真理作为谋臣猛将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本领在帮助帝王达到了创业、守业的目的后,他们的价值也就喪失了
    独裁的帝王是容不下一个失去价值而具有非凡本领和崇高威望的谋臣在他眼皮下左右晃动的,把人利用过了就将之抛棄,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用来巩固自己政权的经验和信条此时,如果没有范蠡那样的先见之明就只能落个文种似的结局。

  2. 韩信与刘邦:魆魆死亡路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人生也是这样当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否则不被别人当靶子咑才怪呢!因此,无论有怎样出众的才能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要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们时常谈及政治家的气度,的确对于政治家来说,宽容博大的气度博大的胸怀是必备的素质,恃才傲物我行我素,势必会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韩信是大家熟知的历史最烂的皇帝人物,他的被杀固然有其“兔死狗烹”的必然性,但他的太过自大有时甚至目无君臣间礼仪等的缺点,为他命运的结束起了催化和加快作用
韩信曾对刘邦说:“用天下的城邑来分封给功臣,怎么会有人不服呢”做皇帝的可以这么想,但做臣子的却不能这么说做臣子的,为君王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索要封賞的份!韩信此语,实际上是在与刘邦做交易非人臣所宜言。刘邦当时听了并未因此而不满,反而非常高兴用司马迁的话说:“于昰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表面看来,刘邦对韩信的这句话不怎么在意实际上已经在暗暗地痛恨韩信了。
  后来韩信在为刘邦汾析项羽的失策时又说了很多这样无礼的话,他开口就说刘邦在“勇、悍、仁、强”方面比不上项羽刘邦听了,肯定不怎么受用继而,韩信又向刘邦暗示若他将来有功得不到封赏,就不会继续为刘邦卖命刘邦即使当时没有流露出不满的神情,未必就不心怀芥蒂可鉯肯定的是,自从刘邦与韩信初次会面到灭掉项羽天下大定,刘邦就一直没有给予韩信以充分信任比如,无论韩信征战到哪里刘邦嘟要将其丰沛老友曹参、灌婴等安插到韩信部下为将,很可能就是为了让他们监视韩信使韩信不得心怀异志。
  再如刘邦在韩信所率人马的数量上也严格予以控制。韩信袭取三秦之后刘邦利用东进攻打彭城的借口,将兵权抓到手而且不让韩信跟随;在韩信每攻下┅地,刘邦都立即将韩信的精兵抽走
   刘邦公开流露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则是在韩信平定燕地之后刘邦知韩信取赵定燕,实力一定夶增心中喜忧交集,竟只与夏侯婴两人偷偷潜入韩信的营地自称是汉王使者,直入韩信的营帐从韩信的卧室内夺得大将军印符,然後召集诸将议事当时韩信尚在梦中,及醒后才知刘邦突然到来“大惊”!惊魂既定,才发觉刘邦已夺其军权
   如果刘邦不是因为滎阳战事吃紧,急需兵员补充的话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下令,从韩信所部抽调人马又何必做贼一般地搞突然袭击呢?
   这说明韩信初见刘邦时的一番对话,肯定有令刘邦不满的地方刘邦对韩信,既用之又时刻防备之,一直未将韩信引为心腹股肱
   尽管如此,韩信还是服从刘邦的调遣率军开始了伐齐之役。
   齐王田广本来起兵与项羽叫板得知项羽在彭城一举歼灭刘邦三十万大军的消息,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吓得连忙归附项羽。此时韩信已经扫平黄河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只剩齐地尚未易帜。如果攻下齐地那么,整个黃河流域皆为刘邦所有项羽就只剩下长江中下游的地盘了。届时韩信挥军南下可与荥阳以西刘邦的大军构成对楚军的夹击之势,战争嘚胜负就不言而喻了
  齐王田广虽然有兵20万,但此人并无多少谋略根本不是韩信的对手。所以当韩信大军压进临淄时,齐王田广呮有率众逃走的份
  韩信轻而易举地攻下了临淄,随后分兵几路,于潍水再败齐兵俘虏田广而杀之。齐相田横得知田广已死遂洎立为齐王。韩信立即派兵击溃之田横逃走。至此齐地全境已告平定。韩信收编败降的齐兵之后实力大增,估计兵员己达三十万之眾
  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人往往难以保持清醒此时,韩信犯了一个大错误即向刘邦邀功,请求刘邦封他做齐之“假王”即“玳齐王”。

  刘邦正在荥阳与项羽对峙战事颇为吃紧。一日他正在召开军事会议,韩信的使者到了转达韩信的话说:“齐人反复哆变,一会儿背叛楚一会儿归降汉如果不封韩信做‘假王’来威慑他们的话,恐怕齐地局势很难平稳刘邦闻言大怒,道:“我被困于此地日夜盼望他来救我,他竟想自立为王!”张良和陈平正坐在刘邦的左右见刘邦发怒,两人急忙踩刘邦的脚刘邦何等聪明,随即住口张良、陈平悄悄提醒刘邦:“我们这里战事不利,大王能禁止韩信称王吗不如顺水推舟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为大王守卫齊地。不然的话恐怕要发生变故。”刘邦立即醒悟接着刚才的语气说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是真王为什么要做‘假王’?”
  由于刘邦随机应变在韩信的使者听来,刘邦的话听来虽说怒气冲天却像是在为韩信鸣不平了。在与项羽争斗的关键时刻刘邦必须偠稳住韩信,必须要得到韩信的支持因此,刘邦派张良为特使前往齐地立韩信为齐王。张良负有的更重要的使命是征调韩信的兵马箌荥阳与项羽决战。
  韩信得以封王自以为平生志愿足矣,当然兴奋不已为报答刘邦的慷慨封赏,他于公元前202年10月亲率大军南下鉯风卷残云之势击破项羽的老巢彭城,然后掉头而东一路上势如破竹,如一柄利刃从项羽的背后插来直至在垓下将项羽一举全歼。垓丅会战刚刚结束大概只过了两三天时间,刘邦即采取上次突然夺取韩信军权的故伎“驰入齐王信壁(军营),夺其军”又过了几天,刘邦将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
  从韩信请求刘邦封他为齐之假王这一举动来看,可以确认韩信并无谋反意图韩信不过是想通过自己嘚才能与功劳,得到自己应得的封赏以使自己扬眉吐气,一扫过去的耻辱韩信也明白,他虽然被刘邦任为大将但并非刘邦的心腹和親信。如果不趁刘邦用人之际主动提出要求待天下平定之后,刻薄寡恩的刘邦就不会痛痛快快地将王爵封给他了而这正是韩信的失策の处。当时刘邦正与项羽的主力在荥阳一带鏖战并且屡战屡败。若没有刘邦将项羽的主力部队紧紧牵制在荥阳韩信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僦席卷北方。韩信平定北方后应率大军南下支持刘邦,而不该拥军自重、要挟刘邦
  韩信对改封楚王一事好像仍未引起警觉。在韩信看来因功被封为王爵,这已是最高的荣誉了至于什么王倒无所谓。韩信衣锦还乡特地到淮阴寻找到曾给他饭吃的那个洗衣老人,賞老人千金以报答她的施饭之恩。即可见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清朝诗人包彬曾有诗云:“鸟尽良弓勢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是啊,一饭之恩尚思报何况刘邦的知遇大恩呢?
  后来韩信位高權重,刘邦采纳萧何之计伪游云梦擒获韩信后,也知道韩信冤枉所以只将韩信降为淮阴侯了事。韩信无辜被贬当然牢骚满腹,常常稱病不上朝曾是韩信部下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也是列侯,与韩信平级这令韩信心中很不平衡。韩信曾到樊哙家做客樊哙对韩信极為恭敬,跪拜送迎说:“大王竟能来看望臣!”仍将韩信当作王爷。韩信出门时自嘲道:“我竟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樊哙虽说昰一介勇夫但是刘邦的老乡,也曾为刘邦立下过大功如在鸿门宴上,樊哙便有救驾之功韩信公开表示瞧不起刘邦的这些故友和功臣,令众人侧目是必然的了
  一日,刘邦与群臣闲聊问诸将能带多少兵,诸将便各自表白自己能够统帅兵力的数量刘邦问:“我能帶多少兵?”韩信回答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刘邦反向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韩信的回答令刘邦颇为不快:“臣多多而益善聑”刘邦心中虽然不快,但表面上还带着笑容又问:“多多益善,你为什么被我所擒”韩信也发觉自己失言,忙说:“陛下不会带兵但却善于统帅将领,所以我才会被陛下所擒啊”并吹捧刘邦道:“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别人学的会的”
  刘邦听了這几句话,还算比较受用但韩信自称带兵“多多益善”,更令刘邦对韩信不放心了韩信虽然挂了个淮阴侯的头衔,却没有自己的封地既无兵将,亦无实权只能在长安闲居。这样赋闲的日子没过多久一张大网已经在向韩信撒来。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阳夏侯说起怹也是刘邦的开国功臣,被任命为巨鹿守公元前197年任代相。不久他自称代王,联合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燕王绾联合赵代之兵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征讨,留吕后和太子以及萧何守卫国都长安刘邦走后,吕后突然将相国萧何召来告诉萧何一个惊人的消息:韓信要造反!
  听了吕后的话,萧何也觉事态严重经过密谋,两人想出了个主意:由萧何去见韩信诈说叛军己经被刘邦平定,诸侯與群臣皆入朝祝贺也请韩信入朝致贺。韩信到时则立即逮捕之。萧何去跟韩信一说韩信果然跟着萧何到了长乐宫的钟室。
  钟室昰个陈列宫廷乐器的地方韩信还以为,到钟室里来则为了听宫廷乐师们演奏乐曲以庆贺平叛胜利谁知一进钟室,却不见别的王侯大臣只有吕后阴沉着脸在此等候。
  韩信正在纳闷只听吕后一声尖利刺耳的大喝,立即从两面窜出几个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未等韩信质问缘由吕后即下令将韩信就在钟室之内斩首。韩信想找萧何说明究竟但为时已晚,只见寒光闪过鲜血四溅。一代名将就这么身首两处了。
  在专制社会里多数功臣的结局都很可悲。韩信的悲剧最具典型意义他的一些言行实在是超出了君臣之间的界限,换叻谁做皇帝都难以忍受这种行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个皇帝心里想的就是自己如何才能保住天下第一的位置在他的眼里连自己嘚亲生儿子都不可完全信任,别说是手下的大臣了像韩信这样完全不注意和帝王说话的礼节和态度,连同僚都看不过眼更何况是刘邦呢?

  作者:卓夫人 回复日期: 16:22:00 
    韩信是将而非相文不对题.
  不好意思,本来是写权臣因为出现的多数都为相位所鉯借用了宰相与帝王这两个对等词语。:)

  3.彭越与刘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身为皇帝,很少能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他看來,天下既为他所统治当然天下的一切也就属于他,那么助他成功的良将谋臣不过是帮他追逐天下的猎犬看护天下的良驹而已,一旦忝下太平猎犬总是逃不了被“烹”的结局。
  刘邦得了天下大行封赏,致力于大后方的萧何被其推为功在首位众将不服者甚多。劉邦知道后就问道:“你们知道狩猎的事吗”
  “知道!”众将答道。
  “那么猎犬呢?”
  “很好狩猎的时候,猎犬负责縋捕猎物但必须有人的指引;你们就像骁勇的猎犬,而萧何就是指点迷津的人”
  这里,我们抛去别的不论应注意的是刘邦的态喥。在刘邦看来所谓的臣下不过是追逐猎物的良犬,这虽不过是比喻但身为人君的骄色却也显而易见。就此点而言刘邦与许多中国瑝帝并无两样。
  身为天子很少能视天下为天下之人的天下。在刘邦天下既为其所统治,当然也就属于刘氏那么助其成功的良将謀臣不过是帮他追逐天下的猎犬,看护天下的良驹而已一旦天下太平,猎犬总是逃不了被“烹”的结局
  楚汉相争时,彭越长期在楚地坚持游击战争项羽每次眼见快要取胜,但是由于后方不稳屡次前功尽弃,直到垓下败亡彭越的功劳虽不及韩信,但是足以称为開国功臣张敖被降,韩信被贬同病相怜,彭越惟恐大祸及己因而小心翼翼,格外谨慎
  陈豨叛乱,刘邦亲征到了邯郸,下令彭越派兵彭越称病,只派手下将领带兵协助刘邦刘邦大怒,派使责备彭越彭越惊恐,准备亲自前去谢罪
  部将劝说道:“大王開始的时候不去,而等到被责备的时候才去难免会有韩信的下场。不如乘机起兵西进关中,大事可成”
  彭越说:“刘邦待我不薄,起兵叛汉有失忠信。”
  彭越手下有一太仆获罪于彭越,准备斩首太仆私下逃往长安,向刘邦告密
  刘邦听了太仆之言,急忙问计于陈平
  陈平说:“彭越看到韩信被诛,物丧其类谋反之心难免不生。为了谨慎行事可派一名使者,宣召他进京如果他来了,就是没有反心废置不用可矣;如果他不来,就是谋反派兵征讨,师出有名”
  于是,刘邦叫大夫陆贾去召彭越

  彭越只得跟着陆贾进京,刚来到城门边上只见大夫扈彻悬门而谏。彭越见了忙令人解下。
  彭越说:“大夫何必如此苦谏”
  扈彻流着泪说:“我今天有倒悬之苦,大王见而救之大王若去,必有倒悬之危谁去救呢?我如今不容大王像韩信那样说‘悔不听蒯彻の言’也!”
  彭越致谢说:“大夫之言虽为至论但是我也只凭此心去见皇上。大夫之言虽善但是我无法听从你的建议。”
  彭樾说罢仍与陆贾同行,扈彻嚎哭而去
  彭越来到京师,刘邦召入相见
  刘邦责问:“我亲征陈豨之时,召你出师你为何不至?”
  彭越说:“我的确有病不是抗旨不遵。”
  “你的太仆告你谋反你有何说?”
  “此人不理政事我正要处罚他,因而懷恨在心诬言陷害,望皇上明察当面对质,不要被小人所欺”
  刘邦下诏叫廷尉勘问彭越谋反一案,尚未得到回报忽然有一人候于朝门,要见皇帝刘邦叫人领进。
  刘邦问:“你是什么人”
  来人说:“我是梁王大夫扈彻。”
  扈彻说:“皇上被困荥陽如果不是梁王断绝楚军粮道,开展全面的游击战争皇上会有今天吗?梁王屡建大功而皇上如今听到一个逃奴的无稽之谈,就要杀戮有功之臣惟恐天下人人自危!”
  刘邦思考一会说:“彭越谋反,本该斩首看你说得有理,姑且废彭越为庶民徙居蜀地青衣县居住。”
  彭越本无反意如今落得如此下场,难免伤心落泪但也只得奉诏前往蜀地。
  吕后正从长安来到洛阳在路上碰上了彭樾。
  彭越拜伏路旁落泪哀求,哭诉自己忠于汉室绝无叛意,乞请吕后说情求皇上开恩,放他回到故乡昌邑吕后假装安慰,当媔应允一同返回洛阳。
  吕后赶到洛阳对刘邦说:“彭越是天下壮士,如今既然调来就当除之,以绝后患岂可让他去蜀,这是放虎归山后来必然伤人。我在途中与他相遇一起带了回来,可以暗中令人告发彭越谋反皇上因而杀之,以绝后患!”
  刘邦认为鈳行就让吕后去办理这件事情。不久彭越舍人状告彭越“谋反”,刘邦下令捉拿彭越交给廷尉王恬审理。此时的彭越才知道他本来鈳以活下去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王恬说:“过去皇上命你起兵征陈豨你听韩信之言称病不来,皇上就有杀你之心昨日皇上圉贬你入蜀,此是莫大皇心但是你贪心不足,又随皇后来见皇上皇上因此又生猜疑,知你定要作乱不如杀之,以绝后患祸福本无門,惟人自找之不是皇上与皇后寡恩不仁,实在是你咎由自取你是虎入牢笼,绝无生还之望不若老老实实招来,不过一死免受酷刑。”
  彭越说:“你的话说中了我的毛病但是可恨我不听好人之言,果有今日你既然明白地开导我,我也不会麻烦你你要我承認什么,我就承认什么任皇上处罚。”
  王恬不费吹灰之力一份彭越“谋反”的卷宗,很快齐备于是一张彭越“谋反”的奏章送箌了刘邦手中。
  刘邦下令照韩信之例斩首、夷三族。
  吕后说:“天下诸侯都因皇上仁慈所以玩火自焚之人很多,应该将彭越煮成肉酱分赐诸侯,让天下震恐看谁还敢谋反?”
  刘邦点头并下诏:“有收尸者,辄捕之”
  刘邦斩了彭越,灭了彭越三族竹竿悬首洛阳示众,旁边还挂着刘邦告示:“有收尸者辄捕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彭越的“谋反”完全是刘邦自导自演嘚一出悲剧作为事件的受害者,彭越实在是太冤了可是,他要是不死又怎样消除人君的心病呢?
  在人君专横、权谋纷杂的仕途仩谋臣良将不察时势,不能远谋而慎择其处常使其毕生功业毁于一旦,不仅官位为之不保对生命也往往会有致命的伤害。

  怎么這篇文章自动缩短了以前都讲到了高毬与宋徽宗

  4.石守信与赵匡胤:没有流血的军事政变
  开国皇帝,个个都是好猎手驱使着┅帮走狗,捉兔杀鹿大忙一阵,得到了偌大的猎物——江山后就觉得走狗们碍眼了,心里就对那些走狗们讨厌起来欲除之而后快。於是一幕幕血淋淋“屠狗”剧便被搬上了历史最烂的皇帝舞台……
  历朝历代开国的皇帝,个个都是好猎手驱使着一帮走狗,捉兔殺鹿、大忙一阵得到了偌大的猎物——江山后,就觉得走狗们碍眼了心里就对那些走狗们讨厌起来,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一幕幕血淋淋“屠狗”剧便被搬上了历史最烂的皇帝舞台……
   与那些功成杀“狗”的皇帝比起来宋太祖赵匡胤算是比较仁慈的,他不但没有殺“狗”而且还让“猎狗”们成了富家翁,所不同的只是削弱了“猎狗”们手中的权力而已
其实,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也像其他开國皇帝一样,对宋朝的命运产生了担忧如何使新建的宋王朝不重蹈覆辙,不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革除藩镇专横骄姿嘚习性,如何实现宋王朝的长治久安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赵匡胤的心头,使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惟恐大乱和不幸即刻降临在自己的頭上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相继叛乱,进一步证实了危及宋王朝及皇位安稳的危险因素——藩镇势力必须及时清除
   怎样清除呢?岼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之后不久赵匡胤召来臣相赵普商议此事。
   赵匡胤问赵普:“天下自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共换了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炭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消灭天下战争的火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呢”
   赵普听到赵匡胤提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激动他说:“陛下考虑到这个问题,真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那些战争和动乱的发生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昰由于藩镇权势太重君弱臣强造成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奇巧之谋,只需要削夺他们拥有的权力控制他们拥有的钱粮,收夺他们拥有的精兵做到了这几点,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还没有等赵普把话说完,赵匡胤就连忙接过话茬说:“你不必再往下講了,我完全明白了”
  接着,赵匡胤花了相当大的精力来实现赵普所提出的削夺兵权、控制钱谷、收夺精兵的战略策略其中最为緊迫的是兵权问题。
  五代乱世谁拥有实力最强盛的兵力,谁就可以当皇帝其中禁军的向背,往往成为政权兴亡的决定性因素后唐明宗李嗣源、末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都是由于得到禁军的拥戴登上皇位的赵匡胤即位前,曾协助郭威夺取政权后来由于战功卓著,军职步步高升直至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禁军最高指军权他利用自己的威信和所处的优越位置,轻而易举地取代了后周政權当上了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兴亡以兵”对于赵匡胤而言,算是亲身体验了一番赵匡胤不愧为义气之辈,即位后不久为了酬谢蔀下的拥戴之功,特地晋升了一批亲信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但赵匡胤是个明白人。这些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终究是自己皇位的潜在威脅在即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听说节度使尤其是边镇节度使有“谋反”的迹象他都要派人前往侦察,探听虚实看是否有谋反迹潒,以便采取措施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赵匡胤对手握兵权的武将很不放心。
  怎样安排才能即使这群当初与自己逐鹿天下的猎狗们心悅诚服地拥护统治,又不至于引起怀疑而发生意外和变乱呢赵匡胤对此心里一直没有个底。倒是赵普曾一再就这些问题提醒赵匡胤建議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重蹈前代“兴亡以兵”的覆辙

  一开始,颇重义气的赵匡胤一直认为掌管禁军的功臣宿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赵普多次建议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改授其他官职赵匡胤始终没有同意。他向赵普解释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我你不必多虑了!”
  后来,赵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就此话题开导赵匡胤说:“峩的意思并不是害怕他们本人会背叛你。我仔细观察过这几个人都缺乏统御部下的才能,恐怕不能有力地制服所率军队万一他们手下嘚士兵作乱生事,率意拥立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
  经赵普这样直接的点拨和提醒赵匡胤终于联想起五代以兵权夺取天子嘚事例,尤其是不久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陈桥兵变不正是对赵普劝诫的最好注脚吗?赵匡胤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解除禁军統帅的兵权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年七月初的一天赵匡胤如同往常一样,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打发走侍从人员不无深情地对功臣宿将们说:“我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绝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说到这儿,赵匡胤口气一转感慨万端,说:“然而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长年累月夜里都不能咹安稳稳地睡觉啊!”
  众将领不知赵匡胤的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
  赵匡胤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緣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宝座谁不想坐一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到昔日的结义兄弟、今日的天子说出这番话来不禁惶恐万分,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赵匡胤接过话头平静地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如果出现一些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伱们身上到那时,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可这事能由得了你们吗?”
  与会将领这才转过弯来终于明白了赵匡胤的真实意图,于是┅边涕泣大哭一边叩头跪拜,说:“我们大家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见状知道时机成熟,趁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笑着说:“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就像白驹过隙,那些梦想大富大贵的人不过昰想多积累些金钱,供自己吃喝玩乐好好享受一番,并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不至于因缺乏物什而陷入贫穷。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伎舞女天天饮酒欢乐,与の一起愉快地欢度晚年到那时候,我再同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逐渐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再次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可谓生死之情骨肉亲情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宿将纷纷上书称身体患病,不适宜领兵作战请求解除兵权。赵匡胤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們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统帅禁军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命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湔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侯、镇安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節度使。这些功臣宿将都罢黜了军职只剩下一个徒有虚名的荣誉头衔——节度使。
  赵匡胤在赵普的谋划下实施的这一成功解除功臣宿将统帅禁军权力的事件史家称之为“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没有沿用历史最烂的皇帝上一些帝王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昰因为他对那些同自己一道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的友情尚未泯灭,不好遽然对他们大开杀戒
  采取这种和平方式让他们交出兵权,是各位将领在感情上愿意接受的既有利于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军权的集中,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从體制上断绝了唐末五代那种将领和士兵长期结合而形成的“亲党胶固”的关系,有效防止了武将发动兵变的可能性无论是将领个人,还昰有关权力机构都不能拥兵自重,也不能凭军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韩信和石守信都不是宰相,但是是大将军,如果楼主是要说权臣和帝迋的争夺博弈,也可以了.
  楼主没有举出吕不韦和秦始皇的例子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中国历代宰相的殊荣;“伴君如伴虎”,是历来高管的尴尬;“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是创业功臣的悲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权臣的奸邪之心。
  我主要讲的是权臣但是因为主要的人物都官居相位,所以起了这个题目稍微有点偏颇,不好意思
  吕不韦是不可少的,只不过茬这里还不该他出场

  5.宋濂与朱元璋:兔死狗烹的悲剧总是在重复
  权位的“棘杖”内外都是刺,去了外刺内刺犹在,刺是无論如何也去不完的此杖弃之不得,握之扎手就是历史最烂的皇帝,对之也是无可奈何!
  朱元璋朱元璋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哆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的负担。以后他又招集流亡农民,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的劳役和赋税;要各地驻军屯田垦荒,做到粮食自给他还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所以,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發展
   新建立的明王朝统治也巩固下来。
   但是朱元璋总不放心那些帮助他开国的功臣。他设立一个叫做“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专门监视、侦察大臣的活动。大臣在外面或者家里有什么动静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谁被发现有什么嫌疑就有牢狱之灾甚至杀头的危险。
   朱元璋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有的甚至当场就被打迉这种做法弄得大臣们个个提心吊胆,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地向亲人告别。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亲人就高高兴兴哋庆幸他又活了一天
   1380年,丞相胡惟庸被告发叛国谋反朱元璋立刻把胡惟庸满门抄斩,还追究他的同党这一追究,竟株连文武官員一万五千多人朱元璋一发狠心,把那些有胡党嫌疑的人全杀了
  大学士宋濂,是明朝开国初期跟刘基一起受朱元璋重用过的后來,又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谨慎小心,但是朱元璋对他也并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怹昨天喝过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备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你没欺骗我!”
  原来那天宋濂家请客的时候,朱元璋已暗暗派人去监视了
  后来,朱元璋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伺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宋濂68岁那年告老回乡,朱元璋还送他一匹锦缎说:“留着它,再过32年做件百岁衣吧!”
  胡惟庸案件发生后,浨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揭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宋濂。朱元璋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
  这件事让马皇后知道叻马皇后劝朱元璋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好来好去,何况是皇帝家的老师呢再说,宋先生一向住在乡下怹孙子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朱元璋正在火头上不肯饶恕宋濂。当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沾酒,也不吃菜朱元璋感到奇怪,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马皇后难过地说:“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十分难受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後是跟朱元璋年青时候共过患难的夫妻朱元璋平时对她比较尊重,听她这么一说也有点感动,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罚充军茂州(紟四川茂县)。七十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场惊吓,再加上路上劳累没到茂州就死了。
  过了10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往來密切,明知胡惟庸谋反不检举揭发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李善长是第一号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亲家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曾经赐给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券这一年,李善长已经77岁了可是朱元璋仍然翻脸,借此机会把李善长和他的全家七十几口全蔀处死。
  接着又一次追查胡党,处死了一万一千多人这次大狱史称“胡狱”。

  自从胡惟庸案件发生以后朱元璋觉得把军政夶权交给大臣不放心,就取消了丞相职位由皇帝直接管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的尚书(官名,部的长官);又紦掌握军权的大都督府废了改设左、右、中、前、后五个都督府,分别训练兵士需要打仗的时候,由皇帝直接发布命令这样一来,奣朝皇帝的权力就大大集中了
  事情到这里并没结束,过了3年锦衣卫又告发大将蓝玉谋反。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封为凉国公但他居功自傲,骄横跋扈他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并仗势侵占民田北征时,私占珍宝驼马无数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吏没有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他的所作所为引起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总想找个机会整治蓝玉
   在这种情况下,蓝玉竟还率性而为一点也不检约自己。他出征西番擒得逃寇,且捉住了建昌卫的叛帅愈觉得意洋洋,本以为回朝后定会大有封赏没想到朱元璋根本就不理他。到册立皇太孙时他满以为会让自己做太子太师,却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子太傅反倒让冯胜、傅友德两人做了太子太师。蓝玉十分愤怒扯着袖子大喊道:“难道我还做不得太子太师吗?”他这一番闹腾弄得朱元璋更不高兴
   自此以后,蓝玉上朝奏事没有一件能够获准,但蓝玉不仅不知收敛还更肆无忌惮,即使陪皇上吃饭也出言不逊。┅次他见朱元璋乘舆远远经过,便指着说:“那个乘舆的人已经怀疑我了!”
   此语一出口大祸即来。其实蓝玉并未像胡惟庸那樣谋逆,只是作为赳赳武夫时常由着性子,管不住嘴罢了锦衣卫听到了这句话,立刻告发蓝玉谋反欲劫皇上车驾。朱元璋听了正想杀人而找不到借口,便不问青红皂白一齐拿到朝廷,并亲自审问再由刑部制造谋反卷宗,以假作真全部杀死。
   仅此还嫌不足凡与蓝玉偶通迅问之人,也不使漏网四面构谄、八方株连,朝廷中的勋旧几乎一扫而空。此次前后共杀一万五千余人与胡惟庸案殺人并算,共计近五万人
至此还不罢休,蓝党之狱过后年余颖国公傅友德奏请批准土地,不仅不准反予赐死。宋国公冯胜在缸上設板,用碌碡打稻谷以作打谷场,声响远震数里有仇人状告冯胜私藏兵器,朱元璋把他召入廷内赐以酒食,说是决不相信别人的谣訁冯胜喜不自禁,谁知刚刚回到家里即毒发而死。定远侯王弼在家里曾叹息说:“皇上春秋日高,喜怒无常我辈恐怕很难活下去叻!”这一句话,立即被锦衣卫探知并告密最终,王弼也难逃被杀的结局
   这样一来,开国功臣已所剩无几早年帮朱元璋打江山嘚“二十四将”,除花云等少数将领战死沙场汤和主动交出兵权,请求归乡养老之外其他都被毒、被杀而亡。太子朱标眼见父皇大杀功臣心实不忍,曾几次进谏相阻都被拒绝。
   朱元璋为了让儿子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便在一天带太子到朝外出游的路上,将一根尽昰棘刺的木杖扔在路旁转身对太子朱标道:“你把那根刺杖给我拿过来!”太子不知其意,上前一看木杖上全是刺,不知从何拿起媔有难色。
  朱元璋见后遂令随从上前把木杖上的刺全部去掉,使其变成一根很光滑的木杖又令太子朱标去拿。这次朱标上前很嫆易地拿了起来递给父皇。朱元璋问太子道:“你知道现在这根木杖为什么好拿了么”太子道:“因为木杖上的刺都去掉了。”朱元璋聽后微微带笑而又语重心长地对太子道:“大杖有刺,你不好去拿今天的一些功臣,他们自恃有功日益变得骄横,将来你同样不好控制他们;如今我把他们一个个杀掉,就是为你刨去那些刺使你将来稳操权杖。”
   协同帝王出生入死建立基业的那些有功之臣,无疑是开国之君的重要手杖一旦江山已稳,天下太平这些手杖变成了手杖上的刺了,很是扎手所以除去这些刺,在君王看来也就悝所当然了

  建议楼主把标题改为“功臣与帝王的博弈史”更为贴切。

  其实功臣也只是刚刚开始讲的这部分罢了
  主要还是宰相,或者说权臣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一直也想换成“权臣与帝王”但是有觉得不对等,权臣是一个泛概念渧王是一个特指。

  二、左右逢源的“真本事”
  在衡量宰相能力的问题上我们往往看重的是这个人的政治能力,常常把他与忠君愛国、体察民情、抚慰百姓等等联系起来因此,给人的结论是某人与百姓关系融洽,他能力就强反之,则弱对于这样的结论,只偠我们静下心来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它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人的能力分为很多类型,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能力的驾驭也不一样拿宰相来说,有的宰相身居高位却从不体贴民情,但与帝王的关系却极为融洽我们说他也是有能力的,他能力的长处就在与帝王间微妙關系的处理上;而有的宰相关心民间疾苦敢为百姓做牛马,但与帝王的关系闹得很僵他也是有能力的,他能力的长处在于治理国家上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呢?答案是宰相的能力——官场生存能力。官场生存能力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洞悉了其中的玄机,并坚定不移地认定他执行他的人,才真正算是开窍可以入局了,开始在这个名利生死游戏中成为参赛者并开始游刃有余地进荇个人奋斗。

  1. 李林甫与唐玄宗:有舌如簧游戏官场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正是李林甫做官保位的秘诀。尽管这种做法不足为范但却发人深思。因为古代从政而取高位者,有许多这样的人而且,采取这种手段谋取高位往往事半功倍;那些以德从政而取胜的臣相反属凤毛麟角。不过历史最烂的皇帝自有公论。
  在英国人崔瑞德所编的《剑桥隋唐史》中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被描绘成┅个做事干练,很有治世才能的人而他的对手张九龄则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这种定性似乎与我们熟知的情况刚好相反使初涉历史最烂的皇帝的人一头雾水,不知何往细想想,出现这样的结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每个人的官场生存能力是不一样的。不管李林甫用什么手段得到了皇帝的宠幸乃至重用,其稳居相位19年不能不说他有着较强的官场生存能力。
   李林甫这个中国历史最烂嘚皇帝上的知名人物在中国官方的史书中是一个不学无术、什么事都不会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本领的人他的这种本领正好迎合了呔平天子唐玄宗的心理。
  唐玄宗在做皇帝的初期励精图治,孜孜以求是个有作为的皇帝,等到天下太平百姓相安时,骄傲怠惰嘚情绪在他心里渐渐滋长起来他想,天下太平无事政事有宰相管,边防有将帅守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便声色犬马,縋求享乐这时,李林甫适时地进入了玄宗的视线他开始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麼他都先摸清底数。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挺舒服,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聽话,比那个只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腐儒张九龄强多了
  后来,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升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昰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
  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对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办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

  囿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道:“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做主吗!”自此之後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张九龄讨厌,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找个借口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李林甫一当上宰楿,第一件事就是把唐玄宗与百官隔绝开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旨意办事,用不到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看到仪仗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只要哪一匹马叫了一聲,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哋去做县令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仳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到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辦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嘚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泹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口蜜腹剑”,还有人说他“腹有鳞甲”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了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了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旺转向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消失了接着出现的就是“安史之乱”。
  虽然唐朝的衰亡多少与李林甫有点關系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太多。不能一方面要求他爱国爱民另一方面又要求他在仕途上游刃有余,如果那样就近于完美了。是的拋开他的治国方法不论,单论与玄宗关系的处理李林甫是成功的宰相,不然他怎么能居相位19年而不倒呢?

  在今天如果你没有在單位里面左右逢源的本事,那么要想有比较好的发展恐怕一样会比较艰难。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如此你要是做到了高层管理者,那麼和老板之间的博弈一样会是精彩纷呈的
  怎么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那就要学会这种生存能力只有明白了其中的猫腻,才不臸于像王志东、吴士宏那样狼狈

  2. 张全义与朱温:风光墙头草,一吹两边倒
  成功的道路是曲折艰辛的在成功之前,有时难免会說一些违心话做一些违心事,甚至还会屈己事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纯粹的个人能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呢我们惟一所能做的就是期盼,期盼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
  在古代官场上,做官看起来是一门极其高深而又十分神秘的学问其实,说白了只隔一层纸,一旦戳破人人皆会。无怪乎清末重臣李鸿章曾说:“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当官如果这人连官都当不了,那就太无能了”
  唐末的张全義无疑是深谙此道的高手,要不然他怎么会历任三个朝代,侍奉过八个皇帝并都为各个皇帝所宠幸呢?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餘其任官经历简直可以称为奇迹。
  据记载张全义的出身十分贫苦,为了生存便到当地的县衙里当了仆役,在哪里他曾多次遭箌县令的欺压和侮辱。不堪忍受欺凌的他后来参加了王仙芝的军队王仙芝失败后,又加入了黄巢起义的大军在军中,张全义作战勇敢又精明能干,在起义军攻占长安后他被任命为大齐农民政权的吏部尚书兼水运使。在当时吏部尚书主管政府的官吏考核与任免,权仂大职位也十分重要;而水运使更是担负着为长安百万义军从水陆筹集粮饷的重任。从这两个职务可以看出张全义在黄巢起义军中所占嘚重要位置
  不久,黄巢起义失败张全义也像许多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一样,投降了唐朝当时,张全义见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较有势仂就投靠了他,诸葛爽屡次派他剿杀起义军残部和袭击其他军阀张全义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胜利。诸葛爽对他也是倚重有加还保举怹出任唐朝的泽州(今山西高平县)刺史。
  不久诸葛爽病死,其部下李罕之与刘经相互仇杀都希望能占领洛阳。当时张全义是劉经的部下,刘经就派他去抵抗凶悍的李罕之张全义带着刘经给他的兵马来到前线,发现李罕之的势力很大而且战斗力很强,不仅自巳就是刘经亲来也无法抵敌,势力悬殊无可奈何之下,他就投靠了李罕之反过来与刘经为敌。刘经见张全义背叛了自己只得向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求援。在诸葛仲方的支持下刘经打败了李罕之。李罕之见刘经求救于人也不甘示弱,就向沙陀军阀李克用求救叒反败为胜,占领了许多地方这样,张全义被李罕之保荐为河南尹
  河南尹的官虽比泽州刺史的官权大了些,但却很不好当李罕の是个只懂得杀人剽掠的军阀,根本不懂得安顿流民组织生产,因此总是接二连三地向张全义催逼军需物品。当时军粮极难筹集尽管张全义努力供应,还是无法满足李罕之的要求加上李罕之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对送粮官员大肆责罚,弄得无人敢去送粮因此,怹的许多部下都劝张全义反叛可张全义总是好言劝慰,不露声色
  张全义自己也深深地知道必须早作打算。于是他一面假装顺从李罕之,在军需方面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李罕之不起疑心;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准备窥伺时机。
  888年李罕之再起战端,率兵攻打晉、绛二州张全义见时机来临,就带领本部兵马占领了李罕之的河阳自封为河阳节度使。李罕之大怒立刻向李克用求援,前去收复河阳张全义早已做好准备,同军阀朱温联系求他帮助,朱温也正想扩展势力便欣然接纳,派兵帮他守住河阳当李克用的军队来到時,朱温的援军已严阵以待李克用的军队只好撤走。朱温帮了张全义的大忙从此,张全义就投在了朱温的门下
  然而,朱温对张铨义并不放心不敢给他兵权,生怕他在什么时候反过来咬自己一口于是,给了他一个没有实际兵权的检校司空的军衔并仍让他做河喃尹,去河南洛阳一带组织生产

  3、高毬与宋徽宗:无论什么,总得有点真“本事”
  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必须善于识别时机并把握住时机外,拥有真本事也显得格外重要只有那些拥有真本事而又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并在以后的历程中如鱼嘚水,游刃有余
  北宋哲宗即位之后,天下太平四方无事。东京开封府有个破落户高毬胸无点墨,更不知仁义礼智为何物但能踢一脚好球,所以东京人都管他叫高毬后来有人状告他诱导少年犯罪。高毬被开封府打了20大棍驱逐出境。3年过后遇赦高毬回到东京,经人介绍几经辗转进入驸马府。驸马王晋卿一见高毬就有故交之感,高兴得很便要高毬做自己的亲随。从此高毬在驸马府随意出叺如同家人一般。
  一天王晋卿打发高毬往端王府中送玉制玩器。那端王姓赵名佶神宗之子,哲宗之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端王虽是个花花公子但琴棋书画,吹弹歌舞倒也十分精通;踢球走马更是爱不释手。
  当高毬被领进端王宫中时正赶上端王赵佶茬庭院里同小太监们踢球。高毬不敢冒失便在人群里观看。也是高毬合该发迹时运到来。只见那个球腾空而起端王没有接着,直落箌高毬身边
  高毬勇从胆边生,顿时使出个鸳鸯拐把球踢给了端王。端王大喜便问道:“你是什么人?”
  高毬走上前跪下禀報自己是王都尉的亲随特受命来向大王进献玉器的。端王收下玉器便问高毬:“你原来会踢球?你叫什么名字”
  高毬拱手跪禀說道:“小人叫高毬,胡乱能踢得几脚”
  端王说:“好!你上场来踢着玩会儿吧。”
  高毬拜谢说:“小人是何等样人敢在大迋面前献丑。”
  端王说:“这里就是‘齐云社’名字叫做‘天下圆’,不分尊卑贵贱踢几脚何妨?”
  高毬再次拜道:“怎敢!”
  端王三番五次地要他上场高毬禁不住他的执意要求,便只好叩头谢罪进入球场才踢了几下,端王就不住地喝彩起来
  高毬见状,愈发精神抖擞把看家本领都使出来奉承端王。只见那球在高毬的脚上、膝上、腹上、胸上、肩上、臀上、背上、头上高起低落,上下
  3.翻飞不离左右,就像是用胶粘在他身上一样端王看得如痴如醉,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当晚,端王留高毬在宫里歇宿次日请来王都尉饮宴。席上端王说:“这高毬脚下功夫过人,我想要他来做亲随”王都尉同意,端王欢喜执杯相谢。从此高毬吃住在端王宫中,给端王做伴形影不离。
  未及两个月哲宗驾崩,端王即位他就是徽宗。徽宗一心要抬举高毬所以那高毬不箌半年功夫就官至殿帅府太尉。高毬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便把自己的名字删去毛旁添作立人,变成“高俅”了
  高俅借助脚下功夫平步青云,官至禁军统帅无人望其项背。高俅飞黄腾达的故事在官场学上是有一定价值的。它告诉人们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必须善于识别时机并把握住时机外拥有真本事也显得格外重要。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不走运似乎运交华盖,却不知机遇在人们面前是平等嘚只有那些拥有真本事而又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并在以后的历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4. 蔡京与宋徽宗:命运的稻草捏在自己手中
  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对于为政者而言,更是如此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无論在宦海、还是在商海,或是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让自己站在前排,主动一点将命运的稻草紧紧地捏在自己手中,这样成功的机率就會大很多
  对于为政者而言,牢牢掌握时势发展的主动权是权力运用中的重要环节。
   上可以进下可以退,进与守的转换在于洎己也就是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宋朝宰相蔡京的发迹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传说蔡京小时天资聪明,过目不忘在学馆里,他不但跟随先生熟读经书而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蔡京24岁时和弟弟蔡卞一起来到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科举栲试结果,蔡京、蔡卞兄弟中了同榜进士蔡京的名次比弟弟靠前,为甲科第九名兄弟俩甲及第,真是春风得意高兴无比。
  按浨朝的规定对进士授官,官职低一点的可授县尉、主簿高一点的可授县令。蔡京被派往钱塘(今浙江钱塘)任县尉随后升为起居郎。
  蔡京官拜起居郎不久朝廷便命他到辽国出使。对于这次小试牛刀的差遣蔡京不但没辱使命,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回朝之后,旗开得胜的蔡京就被拜为中书舍人
  在朝廷中,蔡京的字是写的最好的这也给他带来了升迁的机会,很快便被拜为龙图阁侍制、知開封府就在蔡京青云直上的时候,赏识他的宋神宗死了其子赵煦即位,这就是宋哲宗由于哲宗即位时还不到10岁,宋神宗之母高氏便鉯太皇太后 的身份垂帘听政高氏反对变法,所以她垂帘听政之后立即重新启用守旧派大臣,任命过旧派领袖司马光为宰相并把神宗時期的变法派纷纷逐出朝廷。变法派的失势使蔡京不免惊慌起来,唯恐自己费尽心机得来的高官厚禄化为乌有于是不失时机地摇身一變,又成了守旧派
  司马光上台之后,要求在五天之内废除募役法重新实行原来的差役法。当时朝廷内外议论纷纷,都认为不可能实现但蔡京认为这是他讨守旧派欢心的一次好机会,岂能放过于是蔡京不遗余力地在开封府境内推行差役法,将新法中的募役法全蔀废除并亲自到政事堂对司马光说:“在下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全部实行差役法”
  司马光听后,非常高兴地称赞蔡京说:“如果囚人都像你那样奉法而行那天下的事情有什么办不成的呢?”司马光的夸奖使蔡京受宠若惊心中满以为这下可以保住自己从变法派那裏得到的高官厚禄了。但好景不长台院,谏院便弹劾蔡京说:“蔡京心术不端想破坏差役法,应当罢黜”就这样,蔡京被排斥出中央政府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这是蔡京入仕以来第一次尝到贬官的苦涩滋味,心中怏怏不乐到成德军不久,又接到朝廷改派怹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的命令不得已,蔡京又出发赴瀛州赴任
蔡京自从任瀛州知州以后,日子有了转机闲暇之时,蔡京一边寫字作画一边琢磨进身的机会。在瀛州蔡京只字不提变法之事,别人如果敢谈起“变法”二字他便大加斥责,甚至于陷害时间一長,守旧派中的一些大臣认为蔡京可以任用将他升迁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知府。但对于蔡京是否可用守旧派内部意见不一。在范祖禹的竭力反对下蔡京的成都知府一职随即被免去,改任江淮荆浙发运使蔡京听说是范祖禹坏了他的好事,心中十分怨恨此后,蔡京一直在地方上做官始终受守旧派的排挤,郁郁不得志
  宋哲宗即位后8年,太皇太后高氏死去哲宗亲政。由于哲宗年幼即位守舊派都看高氏的脸色行事,把小皇帝哲宗根本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连宋哲宗说话,守旧派大臣也置之不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哲宗越来越不满守旧派大臣目中无君的傲慢态度高氏一死,守旧派失去了靠山宋哲宗便把那些对自己不恭敬顺从的守旧派大臣一一逐出朝廷,把原来遭受排挤的变法派召回朝廷并表示要“绍述先圣(即宋神宗)”,恢复变法因而改元“绍圣”。蔡京由于在熙宁变法时投靠变法派后来又屡受守旧派的排斥,自然也在被召之列回朝后位列翰林学士之列。
   蔡京自从初任县尉以来在变法派与守旧派の间投机钻营,练就了一套欺下媚上的本领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钻营老手。虽然蔡京已身居翰林学士但他仍不满足,又想捞个副宰相當当知枢密院事曾布对蔡京嫉妒不已,非常害怕他官居自己之上便乘机上奏哲宗说:“蔡卞已经是副宰相了,兄弟不可以同升”于昰,宋哲宗便拜蔡京为北门承旨仍兼任翰林学士等职。

  蔡京对曾布的做法非常憎恨但他并不放弃要做副相的野心,乘机发挥自己能写善画的特长将其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按宋朝惯例翰林学士要给皇帝、皇后等人献词,蔡京为了献媚于哲宗与皇后特意撰写了㈣首,其中一句深得哲宗欣赏那就是:“三十六宫人第一,玉楼深处梦熊罴”蔡京知道后非常高兴,又画了两个扇面作为凉扇进献給哲宗和皇后。宋哲宗夸奖蔡京说:“蔡爱卿书法天下第一。”这句话使蔡京兴奋得彻夜不眠,以为自己升官的机会又要到了
   泹是,蔡京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弄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台、谏两院大臣便借此弹劾蔡京吓得蔡京提心吊胆。由于蔡京曾对后宫給过好处这时,遇有危难后宫自然不能不理,在皇帝面前对蔡京多有美誉,因此宋哲宗并没有罢黜蔡京使这位钻营老手又侥幸成叻漏网之鱼。从此蔡京在朝廷之中地位日益巩固,他对权力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其奸诈狡猾的本性也逐渐原形毕露。
  哲宗亲政刚剛6年就病死由于哲宗无子,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又出现了分歧,经过一番强烈的争吵后以皇太后向氏为首的守旧派占了上风,拥立端迋为帝他就是历史最烂的皇帝上有名的昏君——宋徽宗。
  皇太后向氏是个守旧派政治野心很大。宋徽宗即位之后向氏模仿太皇呔后高氏的做法,和宋徽宗一起处理朝中政事在向氏的要求之下,宋徽宗召回了一批被贬官的守旧派大臣让他们担任要职,并任命守派大臣韩琦之子韩忠彦为门下侍郎不久把他升为右相。在韩忠彦的活动之下司马光、刘挚等人都恢复了官爵,守旧派势力又开始得势
  守旧派的再次抬头,对于蔡京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由于他曾依附变法派徽宗即位不久,就把他从翰林学士降为端明殿学士和龍图阁学士这仅是两个虚衔,一点实权也没有不久,宋徽宗又下诏让蔡京以端明殿学士身份,出任太原(今山西太原)知府这时,皇太后向氏发下话来说:“让蔡京修完国史,再行赴任”蔡京虽然暂时留在了京城,但往日的威风一扫而尽谏官陈瓘乘机弹劾蔡京,说他与内侍太监来往密切徽宗大怒,贬蔡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
  蔡京被逐出京城不久,朝中形势发生了变化皇太后姠氏归政,宋徽宗全面亲政宋徽宗为了调和变法派和守旧派之间的矛盾,便任命韩忠彦为左相并将拥戴自己即位的曾布拜为右相,两派并用并且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表示要大正至公消除朋党之争,平息两派之间的互相打击报复实际上,变法派和守旧派之间积怨已深根本不可能调和。就在曾布任右相不久便和韩忠彦产生了权力之争。曾布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便又向宋徽宗建议“绍述先圣”,鼓动宋徽宗排斥守旧派蔡京闻知朝中形势的变化,心中窃喜觉得自己回朝有望了。
  蔡京为了能够重返朝廷竭力讨好奉玄宗の命来江南搜集民间书画和奇巧之物的宦官童贯,每当童贯来到杭州便陪他日夜玩乐,并将自己画的屏风、扇面和写的条幅奉送给童贯让他献给徽宗。童贯对蔡京的字画非常欣赏便每天派使者送一幅到京城,并附上一些吹捧之词使得宋徽宗龙颜大悦,对蔡京赞赏不巳蔡京为了进一步取得宋徽宗的欢心,便投其所好日夜不停地书写、作画真可谓用心良苦。
  就在蔡京巴结童贯以字画讨取宋徽宗欢心的时候,朝廷中的权力之争日益激烈曾布为了打击韩忠彦,想让蔡京入朝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当时恰逢宋哲宗的皇后为了排遣涳虚寂寞一时竟迷恋上道士作法。于是太常博士范致虚把自己的至交、道士徐神翁推荐给哲宗的皇后,这样一来徐神翁便可以经常絀入后宫。
  范致虚又按照曾布的意思让徐神翁借作法之机,在后宫为蔡京多说好话并散布非蔡京为相不足以有所作为的言论,徐鉮翁全部照办过了不久,后宫嫔妃乃至于宫女都在宋徽宗面前夸赞蔡京。宫中宦官则在童贯的影响下也纷纷说蔡京的好话。宋徽宗茬嫔妃、宦官的言语蛊惑下再加上他又非常赏识蔡京的字画,于是决定重新起用蔡京,让蔡京任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
   没过哆久又改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知府。这时曾布与韩忠彦的权力之争正闹得不可开交。宋徽宗则在曾布“绍述先圣”的鼓动之下开始考虑重新实行熙宁政事。
  起居舍人邓洵武是曾布一派的极力劝说徽宗“绍述先圣”,他煽动说:“陛下乃神宗之子现任左相韩忠彦乃韩琦之子,神宗实行熙宁新法韩琦表示反对。今韩忠彦变更神宗之法是忠彦为人臣尚能绍述其父乏志,陛下为天子反不能绍述先圣吗要想继承先圣遗志行事,没有蔡京万万不行”他还画了一幅《爱莫能助之画》呈给徽宗,一再表示满朝文武大臣均欲祸乱朝政洏不欲绍述先圣非以蔡京为相不可。
  在曾布和邓洵武等人的煽动下宋徽宗也改变以调和变法派和守旧派的做法,把年号改为“崇寧”(表示要追崇熙宁新法)并罢免了韩忠彦左相一职。曾布将韩忠彦排斥出朝廷目的在于独揽朝政,不料宋徽宗也把蔡京召回,並拜为尚书左丞蔡京在曾布的眼里,不过是驱逐韩忠彦的一个棋子达到目的后就没了利用价值,却料不到弄假成真反而引狼入室。缯布与蔡京实质上只是暂时的盟友他们一旦失去共同的敌人,争权夺利在所难免
  蔡京几经起落,又比曾布狡猾无耻所以他一到朝廷,就投徽宗所好经常进奉自己的字画博取徽宗喜欢。蔡京绝不满足于尚书左丞他有更大的野心,眼睛早就盯住了宰相的宝座上
  经过蔡京不断的献媚和取悦,宋徽宗最终决定拜蔡京为右相下诏之日,宋徽宗在延和殿宴请蔡京并亲切地说:“自先圣神宗创法竝制以来,先帝哲宗继承先圣新法中间发生了两次变更,国事至今未定朕欲绍述父兄之志,扬我大宋国威蔡爱卿有何良策?”
  蔡京见宋徽宗如此看重自己受宠若惊。听见徽宗问自己便赶忙起身离席,跪在一旁磕起头来,口中说道:“谢陛下知遇之恩臣愿盡死效力。”宋徽宗听他说得诚恳心中欢喜,更加看重蔡京
  一年后,蔡京又被宋徽宗拜为左相成为真正的位极人臣的显赫人物。但是对于北宋王朝来说,却进入到历史最烂的皇帝上最为黑暗腐朽的时期亡国的阴影正在来临。

  5、严嵩与明世宗:千穿万穿馬屁不穿,地位一窜再窜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细细想来实在很有道理,只要行之有效这个法宝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显出神奇嘚效力。现代人为了升迁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抱负,为了生命能量充分释放为了更幸福的生活,也都求助于它……
  了解封建官場历史最烂的皇帝的人都知道拍马屁必须无耻,否则拍不起来便是拍起来也是硬邦邦的,被拍之人也不受用过去有小吏与长官在一起,长官忽然放了一个响屁小吏心道:“大人此屁味如兰桂,声如丝竹两山走气惠泽一方百姓。”长官大喜赏银10两。这虽说有些儿誇张但是却也说出拍马屁的人嘴脸来,好不让人恶心可是,恶心却让人收到实惠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马屁繁衍不衰的真正原因吧!
  明代宰相严嵩无疑是拍马屁的高手,他的马屁之道除了具有前人的一般特点之外还根据明世宗的性格,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摸索絀适合于世宗的一大奉迎方法,使得他入阁20年擅权20载,直到87岁高龄才因病死去虽不能说寿终正寝,好歹也没身首异处他最后虽遭罢官,但总体上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官场经营者。
  严嵩生于1480年25岁时考中进士,先是以庶吉士的资格授为翰林院编修后又为南京翰林院国子监祭酒。但直到六十多岁碰上了世宗即位这一机遇,他才倍受宠幸飞黄腾达。
  世宗是继承了他的堂哥武宗的皇位因武宗荒淫嬉戏,中年身亡没有子嗣,也无其他的兄弟所以皇太后与大臣们商量之后就迎立了世宗。
  世宗即位之初还是一不谙世倳的少年,朝政委于一些较为正直的大臣尚无大过,在年龄渐长之后渐渐露出了他昏聩的本色。因为世宗是继承了堂哥武宗的皇位洇此,武宗之父孝宗就不是世宗的皇考(皇父)按照封建正统观念,皇考是不能变的世宗只能以孝宗过继子的面目出现,继承皇位后當然要尊孝宗为皇考但因世宗在即位前并未行过继礼,所以他不愿承认孝宗为自己的皇考而要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尊为皇考,谥為兴献帝这引起了一班正统大臣的恐慌,他们争相劝谏阻止世宗。
  这时的严嵩也站在反对世宗的行列里因反对者势力强大,世宗未能成功一年之后,世宗脚跟已经站稳一些善于揣摸世宗心意的大臣又复提此议,并且专门写了一篇《明堂或问》给众臣看并把極力阻止他改尊皇考的吏部侍郎唐胄逮捕下狱。严嵩一见风向不对便立即转向,变为坚决支持世宗改尊皇考并寻出根据,引经据典極力证明世宗改尊皇考的正确性。如果仅是这样并不能引起世宗的特殊好感,他还积极主持策划制订了迎接世宗的亲生父亲兴献王的神主入太庙的仪式兴献王神主入太庙后,被谥为睿宗此后,世宗对严嵩青睐有加不仅赏赐了他许多钱帛,更重要的是世宗从此看中了怹
  严嵩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崭露头角,但他知道要想飞黄腾达,仅此一次献媚还不够更当抓住这个机会,继续小心谨慎地努力莋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这时的严嵩已当上了礼部尚书他在神主入庙仪式结束后还特意写了《庆云赋》、《大礼告成颂》,这兩篇文章的确写得富丽堂皇再加上严嵩奏请世宗接受群臣拜贺,世宗口里读着严嵩的屁颂文章耳里听着严嵩的媚辞,自然是通体舒泰第二年,严嵩便升任为太子太保赏赐也与辅臣(即内阁大臣)。
  真正取得世宗的信任和好感还是从趋奉世宗信仰道教开始。世宗崇信道教其迷恋与狂热,在中国封建皇帝之中是极其少见的。他设醮坛信方士,服丹药中年以后,竟至不问朝政专事玄修。廷臣为了博得皇上的恩宠在战争过后,竟不去慰劳守边的有功将士反而说是鬼神保佑,是道士的祷告之功给持祭道士加官晋爵。翰林院的文官们也不去读圣贤之书多把《道藏》翻来阅去,不写针砭时弊的宏文却写那些莫名其妙的玄文。一时间京师几乎成了一个夶道场。严嵩看到这种境况当然不会去劝谏世宗,只会对其迎合奉承
  明代的冠制,皇帝和皇太子用乌纱折上巾沿习唐朝所谓的翼善冠,但世宗因崇信道教而不戴普通的皇冠改戴香叶道冠,成天把自己打扮成道士的模样世宗还命人刻制了五顶沉香冠,送给夏言、严嵩等五个大臣夏言是内阁首辅大臣,为当朝第一重臣为人正直,不奉曲邪他不肯戴世宗给他的沉香冠,认为这有违祖制况且君臣都戴着这样的帽子上朝议事,成何体统岂不把朝廷变成了一群道士做法事的道场?夏言就私下里对世宗进谏要他远离道教。
  夏言的做法自然引起世宗的不高兴慢慢地,世宗也就疏远了夏言但严嵩却恰恰相反,在世宗召见他时他不仅戴上世宗赐给他的沉香噵冠,还在道冠之外笼上了一层轻纱以示珍惜。世宗见了自然大为高兴。觉得严嵩不仅公忠体国还公忠体我。
  严嵩见夏言逐渐夨宠于是就精心设计了一套取夏言而代之的方案。他首先是对夏言表示极其尊重不论什么场合,他都不对夏言有一句微辞有一次,怹请夏言到自己家里吃饭夏言拒绝了。严嵩回府后不仅没有怨言,还对着夏言的座位跪拜良久这件事被夏言知道了,夏言也觉得很感动认为严嵩真是对自己佩服和尊敬,也就不再提防严嵩了这就给严嵩留下了可乘之机。

  严嵩对待皇帝派去的使者与夏言的态度截然相反世宗派内臣到大臣家里去传达诏令,夏言总是摆出一副大官的架子把他们当奴仆对待,而严嵩则对他们毕恭毕敬袖子里藏著黄金,每次都慰劳他们因此,这些内臣常在世宗面前褒严嵩而贬夏言
  世宗猜疑心很重,他虽不像明朝的前代皇帝那样大搞特务統治和恐怖统治但还是对群臣不放心,经常派一些内臣到一些重要的大臣家里或明或暗地察看动静严嵩知道世宗的使者到来时,总是伏案翻看或写作青词青词是道士的祭文,因用青藤纸朱字书写故曰青词,尤其严嵩经常得到太监的报信在有人来监视时,他总是在審阅修改世宗的青词手稿常常到深夜还不休息。而夏言则不同一则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再则是因为他对道教不感兴趣所以,在严嵩發愤努力地为世宗撰写青词时夏言往往是酣然大睡。这些情况一汇总到世宗那里世宗当然会得出了一个孰勤孰懒,孰优孰劣孰忠孰奸的印象来。
  世宗对祭醮道场的青词文章非常重视由于严嵩加倍用心,所写青词往往能花样翻新多能博得世宗的欢心;而夏言则懶惫无趣,经常让手下人代写写完了也不审阅就交了稿,因此多有重复卑陋之处世宗见了,愈加对夏言不满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莋用之下,严嵩觉得动手的机会成熟了于是,他找到了夏言的对头、锦衣卫都督陆炳找了个罪名,奏告世宗加以诬陷。这可以说是沝到渠成之事世宗不问是非就将夏言罢了官。后来夏言曾又复出但最后还是遭到严嵩的陷害,在议复河套一案中受了牵连终于被杀。严嵩补了夏言的缺从此大权独揽,专擅二十多年
  严嵩在排除了最大的异己之后,就广植私党严嵩之子严世藩聪明能干,严嵩當然依为爪牙广收鹰犬。严嵩收了十几个干儿子朝廷各主要部门的官吏大多出于其门。除此之外严嵩父子又骄奢不法,卖官鬻爵┿分猖獗,不仅朝中的官员对他大行其贿外官若想升迁,也必须重贿严嵩父子因此,内外官员的转迁进退不以贤否而定,均以贿赂哆少而定
  严氏父子的这种胡作非为自然引起了朝廷正直大臣的极端愤慨,其中最著名者当数沈炼和杨继盛的劾奏
  1551年,锦衣卫經历沈炼上书世宗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其中主要包括废弛边防、卖官鬻爵、陷害忠臣等要求杀严嵩以谢天下。
  2年后兵部侍郎杨继盛又上书世宗,列举了严嵩的五奸十大罪希望世宗能依此罢免严嵩。
  面对这些劾奏严嵩自有应付之道。每当有劾奏入内嚴嵩都装出一副诚惶诚恐而又十分可怜委屈的样子。世宗因崇信道教而委政于臣偶而处断一事,却要显出十分英明的样子特别是他的哆猜疑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断事之时好标新立异以此震慑群臣。严嵩日侍左右自然摸透了世宗的这一性格、遇到有人弹劾他,他就跪在世宗的面前显出孤立无助的样子,自认有罪未能尽职,以至得罪臣僚请求罢官归去。他越是这样世宗越是不允,反倒说:“嚴嵩曲谨附我赞我玄功而得罪于朝臣,我自当保护他”
  这样一来,劾奏之人可就遭难了沈炼被贬到保安,但沈炼并不屈服他紮了三个草人,标上“唐代奸相李林甫、宋代奸相秦桧、明代奸相严嵩”字样用箭射之以泄恨。严嵩知道后当即予以杀害。杨继盛一案更是轰动一时杨继盛自知上书必死,还是毅然而决后杨继盛果然被严嵩诬陷杀死。至于其他遭受迫害的言官那就很难数得清了。
  严嵩因趋奉世宗崇信道教而兴也因世宗崇信道教而败。有一个叫兰道行的方士善于扶乩,世宗十分信任一次,世宗问谁是当朝朂大的奸臣兰道行扶乩的结果竟是严嵩,世宗不能不信这时,严嵩的妻子病故严世藩在家守母丧,不能到朝中办事过去朝中每有緊急奏章,都由严嵩交给严世藩让他揣摸上意,写好意见再由严嵩送上去,一般说来世宗都很满意现在严世藩不在,就得由严嵩亲寫严嵩老眼昏花,不仅文辞不通还多忤上意,世宗就开始讨厌严嵩了
  此时,御史邹应龙上书弹劾严嵩世宗就罢了他的官,同時贬严世藩守戍边地但严世藩胆大包天,半路而回又到京城抢劫民女,搜罗财物甚至私通倭寇,当然又遭御吏弹劾世宗阅奏大怒,下令将严世藩处死严嵩消籍为民。
  严世藩行刑之时京师百姓如庆节日,多有把酒庆贺者往观的人塞街堵巷,足见民愤之大
  家败人亡的严嵩,寄食墓舍2年后,87岁的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严嵩的做官之术确有独到之处,沈炼、杨继盛等人总结出严嵩的為奸道确实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其不够全面深刻之处不在于言官总结不到,认识不深而是因不敢触及皇帝所致。今天看来就很清楚了。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细细看来,实在很有道理只要行之有效,这个法宝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显出神奇的效力如果你欠缺这方面的能力,用不起这个法宝就怨不得别人了。

   明太祖功臣最后仅剩长兴侯耿炳文及武定候郭英两人

  我不是研究历史最烂的皇帝的,所以我对于细节问题还是处在比较肤浅的地步我只是试图通过一种粗犷式的历史最烂的皇帝人物和事件的梳理囷归纳,找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权力文化规律以便警示今天的人。

  看了稍微有些失望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更合适的标题是:君臣博弈故事集。^_^

  作者:六州铁 回复日期: 17:28:06 
    看了稍微有些失望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更合适的标题是:君臣博弈故倳集。^_^
  不好意思了本来就是一个故事集,发贴得时候起了一个看似深沉得标题希望故事讲完之后大家来挖掘吧。:)

  6.和绅与乾隆——顺着毛摸老虎也变猫
  玩弄权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然不可取,但没有政治经验与手段如求生存似的,出于本能的对待政治实在也是无能的表现。对政治战略和手段的运用是宰相获得事业成功的有效辅助,就像掌握了一门技术一样它的效果往往是鈈可估量的。
  想当好官就不要整天想着发财当官发财只能是贪污腐败。在乾隆、嘉庆两朝最成功的大臣大多是两袖清风的廉吏,劉统勋和刘墉父子是典型的代表官大遭人妒,财多遭人嫉弄不好还要让皇帝亲自出马,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下场悲惨。然而也有例外,就在乾隆朝鼎盛时期出了一位有名的贪官,他凭着自己与皇帝的特殊关系一贪再贪,其家产是清王朝15年国库收入的总和他又官位不倒,一人同时兼任清王朝数十个重要官职此人就是极富传奇色彩的第一贪官——和珅。
  和珅在发迹之前只是一名御前侍卫,怹的发迹得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天,乾隆看奏报得知要犯逃亡,心中生气随口说出《论语》中的“虎兕出于柙”,众侍卫都不知何意和珅则说,“皇上是说管此事者,当负此责”乾隆很是高兴,问和珅是否读《论语》又问他的家世年岁,和珅皆奏对称旨于昰受到提拔,从此飞黄腾达官职一升再升,成为乾隆所倚重的左臂右膀
   乾隆帝退位两年之后,记忆力明显减退常常是刚用过早飯,又传令送早膳而且往往是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早上的事情晚上就不记得看来显然是得了老年健忘症。八十多岁的乾隆帝退位之後不久说话也变得含混不清,除了和珅就没有人能听懂这位太上皇(乾隆帝)在说些什么,因此和珅自然也就成为乾隆帝的“贴身翻譯”太上皇对他则是寸步难离。
   有一天早朝之后乾隆帝单传和珅觐见。和珅进殿后太上皇面南而坐,嘉庆皇帝西向凭几而坐這与平时每天召见大臣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和珅进殿跪拜良久太上皇紧闭双眼,像熟睡一样但口中喃喃自语。嘉庆皇帝极力辨听泹终不能清楚一个字。
   过了许久太上皇突然睁开眼睛,问道:“那个人是何姓名”和珅应声回答道:“高天德、苟文明。”(高、苟均为白莲教首领)太上皇又闭上眼睛吟诵不止。过了一个时辰才挥手让和珅出殿,不再多问一句话
   对此嘉庆皇帝十分惊骇,有一次他暗中召来和珅问道:“你前日回答太上皇太上皇是在说什么?你所对的六个字又作何解释?”
   和珅回答说:“太上皇所吟誦的是一种西域秘咒诵此咒时,所恶之人虽在数千里之外也必定会无疾而死,或有奇祸奴才听太上皇诵此秘咒,猜想所咒的一定是敎匪悍酋所以以二教匪首领的名字对答太上皇。”
   尽管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但从乾隆帝晚年对和珅的依赖和倚重来看,虽然乾隆渧已经退居太上皇但他仍旧大权在握,而包括嘉庆在内的骨肉都不能与他沟通这就意味着和珅俨然是这位太上皇的代言人,是隐藏在乾隆背后的一个影子也就是英国使团一位官员所说的“二皇帝”。
   这位英国官员名叫乔治·斯当东,他当时任使华团副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描绘和珅说:
   “和中堂紧随着皇帝御驾后面当皇帝停下轿子,差人走过来向特使慰问的时候几个官员跳过沟去,走到和中堂轿前下跪致敬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和中堂之外没有其他大臣和皇室亲人等跟随着皇帝陛下,由此可见和中堂地位之特殊
   “他是皇帝惟一信任的人,掌握着统治全国的实权……这位中堂大人统率百僚管理庶务,许多中国人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如果将乔治·斯当东这几段描述和历史最烂的皇帝中的和珅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言辞是非常符合和珅的实际的,而且和珅与此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珅得到乾隆帝的异常恩宠之后,对权力的欲望和渴求表现得日益明显于是就利用皇帝对自己的宠愛,为所欲为大肆擅权,俨然以“二皇帝”自居
   和珅的擅权,首先是表现在培植私党打击异己分子等方面。
   得到权势以后嘚和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到处网罗党羽培植亲信,大搞裙带关系并且充当这些人的保护伞。
和珅的弟弟和琳只是生员出身按当时朝廷选拔官吏的标准,和琳根本就没有资格入朝为官但是在和珅这棵大树的荫庇之下,和琳竟然在官场中平步青云先后担任过杭州织造、湖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当贵州、湖南两省苗民于1795年爆发起义时和琳又以云貴总督的身份前往镇压,于次年病死在军营中死时身兼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四川总督等数职,成为和珅家族的第二号权仂人物而他的这一切权力的获取,都无不是与他那位在乾隆帝御前当红的兄长和珅有密切关系
   和珅青年时期的老师吴省兰、舅父奣保也因为有了和珅这座大靠山,而被安排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吴省兰在和珅得势之后,被任命为学政担任乡试主考官。嘉庆皇帝即位时和珅为了探察新主子的举动,竟胆大包天地将吴省兰安排到皇帝身边记录诗稿实际上为自己充当密探。
   此时的嘉庆皇帝因為太上皇乾隆还活着自然不敢得罪和珅,因此对和珅派来的吴省兰也是礼遇有加有时还要违背心愿地称赞和珅几句,说他忠心为国、勤勉可嘉等等

  如果说吴省兰入朝为官还算是凭借了自己的一点学问的话,那么明保能够当上朝廷大员则完全是靠自己外甥和珅的┅手提拔罢了。明保既没有学识也没有任何资历,却当上了汉阳知府上任之后,明保为非作歹无所不为,弄得当地民怨沸腾据说奣保出任之前,乾隆帝曾接见过他对他十分不满,后来又向和珅打听他的出身情况深知乾隆帝心意的和珅不知编了些什么花言巧语,乾隆帝居然被他蒙混过去
   与和珅有直接关系的人只要愿意依附和珅,和珅就没有不帮的而那些通过间接渠道来找和珅的,只要能為已所用和珅无不加以援引,推荐为官
   和珅之弟和琳的女儿亲家苏凌阿,为人贪婪无耻只因与和珅攀上了亲,就得到了和珅的特别提拔曾担任兵部、工部和户部三部侍郎,后又升为户部尚书、两江总督
   在两江总督任上,苏凌阿接见属员时竟然厚颜无耻地說:“蒙皇上圣恩我这老头儿到这里来捞点儿棺材钱。”
   由于对和珅惟命是从苏凌阿得到和珅的特别眷顾。1797年苏凌阿被和珅推舉为东阁大学士,而这时的苏凌阿已经年过80两眼昏花,两耳不聪不辨亲友,连一举一动都需要别人扶掖被人笑称为“活傀儡”,但囷珅为了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就是不向嘉庆皇帝禀明真相,而嘉庆皇帝忌讳太上皇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和珅去摆布
   对于和珅的大权独揽和胡作非为,一些正直大臣非常气愤有些人宁愿冒杀身之祸对也要他进行弹劾。但是和珅依仗乾隆帝这个后台对这些异己分子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必欲除之而后快
   1786年,监察御史曹锡宝将弹劾的矛头对准和珅的管家刘全
刘全早在和珅发跡之前就跟随在他左右,成为和珅最得力的管家当年刘全为了替主子寻求资助,只身前往河道总督嘉谟的任所求见在寒冬腊月只穿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因此和珅对刘全也另眼看待在他得势发财的同时,也没有忘了这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奴才刘全也仗着和珅嘚势力为非作歹,营私谋利到处招摇撞骗,平常的衣食住行都逾越了封建礼制此外,刘全还在京城私开当铺、购置房产家产达到了20餘万两白银。
   对刘全这种不符合封建礼制的行为负有监察权的曹锡宝愤然上疏;但是陪侍乾隆帝在承德避暑的和珅早已得知消息,巳经通知刘全拆除房屋并转移其钱财,所以当乾隆帝责问此事时和珅一面请罪,一面又要求皇上严查重惩结果乾隆命曹锡宝等人前往核查时,却一无所获于是指责曹锡宝参奏不实,是想打击和珅
   曹锡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得承认自己道听途说一再谢罪。乾隆帝下旨将其革职留用曹锡宝受此打击,两年后郁郁而死
   另两位挺身而出弹劾和珅爪牙仗势欺人的监察御史谢振定、尹状图,也因为触犯了和珅的利益和珅怀恨在心,借乾隆帝之手罢免了谢的职务,又将尹状图收捕入狱
   和珅对敢于直言的官员进行打擊报复的阴险手段,使许多大臣对他敢怒而不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最烂的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