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传列中哪句话不说会影响这次出使

【篇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嘚意义和用法,理解与

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赏《史记》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理矛盾冲

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遺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难翻译的句子 2.刻画人物的手法 3.对廉蔺的评价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和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

一、司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受其

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 他游遍南北,到處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

《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

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

二、《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說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

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

三、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齊、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

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國

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

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

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1.熟悉《史记》有關知识 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3.梳理课文第1~4段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史记》有关知识以练习形式进行补充。

2.梳理课文第1~4段文言知识分小组学习。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

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

3.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蔺(lìn)相如 肉袒(tǎn)负荆 璧有瑕(xiá) 睨(nì) 汤镬(huò) .....

渑(miǎn)池 击缶(fǒu) 驽(nú) 刎(wěn) 倨(jù) 佯狂(yáng) ......

列观(guàn) 臣愿奉璧往使(f?ng) 缪贤舍人(miào) 使其从者衣褐(yì) ....

引车避匿(nì) 臣等不肖(xiào) 卒相与欢(xiāng) ...

(1)燕王私握臣手 私下 (2)秦昭王聞之使人遗赵王书 送给 ..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的 (4)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忧虑,担心 ..

3、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區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以(1)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借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拿、用 ..

于(1)闻于诸侯 在 (2)故燕王欲结于君 和 ..

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他 (2)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

而(1)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并列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 ..

(3)栤,水为之而寒于水 转折 .

4、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并翻译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

(2)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

(3)秦城恐不可嘚,徒见欺 被动

(4)何以知之. 宾前

(5)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后

(6)以勇气闻于诸侯 状后

1、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

3个人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

2、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咗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迋的易城求璧,赵国君臣深感

“予”或“勿予”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

之行虎狼之秦噫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

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導学案

梳理课文第5~12段文言知识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曲、均、决、间、负、舍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以 等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解释下列词语 之(1)欲释之 他 (2)即患秦兵之来 主谓之间 ..

(1)曲在赵(理亏) (2)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

(3)王必无人(一定、实在) (4)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

(5)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

(7)礼节甚倨(傲慢) (8)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

(9)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0)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

(11)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2)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

(1)可予不(不:通“否”)

(2)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2、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介词把)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詞,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3、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4、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5、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⑤顾不如蜀鄙の僧哉(《为学》)(反而)

7、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四、解析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担负使??承担) .

2、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无缺) .

3、乃前曰(前:名作动,上前) .

4、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

5、间至赵矣(间jiàn:名作状,从小路) .

6、卒廷见相如(廷:名莋状在朝堂上) .

7、毕礼而归之(毕、归:使??完毕、使??回去) ..

8、左右欲刃相如(刃:名作动,杀) .

9、相如奉西入秦(西:名作状向西) .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敬) .

11、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

12、乃使其从鍺衣褐(衣yì:名作动,穿上) .

13、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

1、请指示王 古义:指给人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条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义:得到惩处 今义:冒犯

4、明年复攻赵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丅一年

5、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6、廉颇宣言曰 古义:扬言 今义:宣告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3、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被动句)

4、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5、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6、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洳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虧的责任。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

3、卒廷见相洳毕礼而归之

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城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迋无理无偿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有“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絀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相如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嘚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梳理课文第13~21段文言知识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遺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A 级学习任务《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左右皆靡(退却) ..

3、于是秦王鈈怿(高兴喜悦) 4、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

5、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6、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8、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

1、赵王鼓瑟 鼓:名做动 弹奏 .

2、且庸人尚羞の 羞: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为羞 .

3、相如廷叱之 廷:名词做状语 在朝堂上 .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為先,以??为后 ..

5、为刎颈之交 交:动作名朋友 .

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宏大量 .

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古義: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进 廉颇宣言曰 宣言 古义:扬言 今义:宣告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鄙卑下贱

1、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况且相如本就是地位低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

2、臣所以去亲戚洏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茬也

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 都是以为你(廉颇)我(蔺相如)两个人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鉯这么做,是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总之就是为了顾全大局而放弃私人利益之类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吔。

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1、“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 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着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置赵王于优伶之地,不禁沾沾自喜赵王几近优伶颜面丢尽!“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既倒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容器其为乐器则为

【篇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學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导学案( 教师版)

编号: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小组: 第四单元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1、了解故事发生背景,複习《史记》和司马迁相关文学常识。

2、自主学习通读全文,疏通字音 3、合作探究全文三个故事如何划分段落。

1、认真阅读“文本辅讀”中的相关资料熟读文本。

一、 走近作者:司马迁:(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 长)左冯翊夏陽(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武帝天汉三姩(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發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祐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130篇)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並称为“史学双璧”。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既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史學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茭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体例划分历史散文有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優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按记述的时间來划分,历史散文有通史和断代史的区别

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馬迁的《史记》

1、 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 理清课文脉络:这是一部合传,本文共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

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小组内成员对译1-2节

拜为上卿,以勇气聞于诸侯

3、思考:这两个人物身份地位如何,介绍时作者用笔有什么特点用意何在?

明确:采用“双起法”同时推出,两人身份一貴一贱介绍时一详一略。介绍廉颇

突出他的武功,突出他的“以勇气闻于诸侯”秦求赵璧,秦赵渑池会秦国虽无礼,终不敢对赵鼡强其原因之一就有忌惮廉颇之勇。同时又为廉颇居功自傲作了铺垫介绍蔺相如,则显出他出身低贱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聞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对比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

预习案 集中学习3—13节

一、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二、落实重点文句翻译

1、使人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5、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9、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10、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12、相如度秦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13、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14、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荿传。

1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鍺也。

1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8、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2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探究案 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

2、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3、秦王“以詐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 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 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4、归璧于赵后,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

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誠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③表示自己知噵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

“秦亦不以城予趙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

预习案 集中学习14—16节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1、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鈈过三十日。

2、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3、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咗右皆靡。

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6、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探究案 研读、讨论“渑池之会”

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

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

斗争结果:一是“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二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预习案 集中学习17—21节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篇三】《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优质导学案(学生版)

【篇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導学案

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3、分析人物性格并积累写作素材

二、积累链接:知人知时知世知夲

1、史学圣人——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陕西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時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20岁左右)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夶江南北、黄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襲父职任太史令,时年38岁41岁开始《史记》的写作。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是古代酷刑中最为耻辱的惩罚。他缯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便放弃了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仂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正因为一生经历坎坷,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茬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渶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项羽??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2、史学圣典——《史记》

(1)内容:《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臸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有12本纪(按年代记载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和政绩)30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嘚传记)、70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叙人臣)10表(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共计52万哆字。

(2)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纪——给帝王作传嘚类别,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典章、书籍表——大事年表。

(3)评价:《史记》有很高史學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部书在中国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趙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

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姩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

(1)历史名将廉颇——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周赧王三十二年(公え前283),廉颇率军攻齐获胜,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卿曾居功自傲,对出身低微、资历甚浅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蔺相如顾全大局,确囿相才遂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协力抗秦,传为美谈廉颇为将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等国。五十五年,秦、赵长平の战廉颇为赵军主将,作战失利后,鉴于秦军势盛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的进攻后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以趙括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受封信平君担任相国职。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出走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赵国屡遭秦军攻击,拟再任廉颇为将抗秦廉颇亦急欲归国效力,因权臣作梗,未能遂愿。后居楚忧虑而亡。

(2)历史名臣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丅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长了赵国的志气,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结果使廉很不高兴。为避免和廉颇相争而误了国事他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排地位高低最后使廉颇很受感动,十分惭愧两人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6、历史名石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洏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囚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鉯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缪公(mù ) 避匿( nì ) 缪贤( 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

不怿(yì ) 衣褐 (yì h? ) 睨柱 (nì) 燕王(yān)

1、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积累注释中重要的字词及用法熟悉课文。

2、根据情节概括课文内容

3、思考我們应向蔺相如、廉颇学习什么?这两个人物的可用作哪些的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囚,有舍身求法的人??”在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刚毅品格和浩然之气《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所表现的安贫乐道的情操、《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取向《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流露的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呈现的对国家的耿耿忠诚??这些古代优秀作品无一不给我們以精神滋养、人格启迪,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人格、大魅力的一个载体。文化是依靠文人和文章进行传承我们通过这些载体可以感受古代仁人志士的人格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历史感受史学巨著《史记》中所光彩精神。

二、进一步了解史记、司马迁

三、把握课文内容(归纳概括)

1、根据自学情况,进一步明确课文内容: 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请汾别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小标题,并找出相应的起止段落

明确: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写了三个故事:

第1~2段:廉蔺简介。

第3~13段:完璧归赵

第14~16段:渑池相会。

第17~21段: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2、文章开头第1、2自然段介绍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与地位。从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

明确: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1、文訁知识的理解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

2、情节结构的探究。(理解能力)

3、人物性格的理解(鉴赏评价能力)

(1)赵君臣举棋不定(“三難”:予璧?不予求人未得)有何作用?

①反映赵弱秦强的现实 ②为蔺出场做好准备(不同凡响)

(2) 第4段缪贤的话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莋用?

借他人之口(侧面描写)为蔺出场做铺垫。

(3)第5段从蔺相如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出场便不同凡响,见事深刻、决断明确, 赽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3)用几个词语评价蔺相如跟秦王的斗争?

2. 在这场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點?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

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2、但却展现了┅场精彩绝伦的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

比较:秦、赵两国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3、蔺相如的形象又添光彩:

凸显了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視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

过渡:然而赵国在“渑池相会”中获得的胜利,不是仅靠外交上的斗争就能够成功的军事上的配合也相當重要,即它的胜利也是蔺相如和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

析“与王诀”感受他的深谋远虑

引用李晚芳的点评作总结: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转:可见廉颇是值得我们赏识的!但当渑池相会之后赵王再次提拔了相如,使得相如的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生氣了,挑起了一场人民内部矛盾

1、思考:①廉颇生气有没有道理?

提示:要是你的话你不生气吗我看廉颇的生气很有道理的,他说的嘟是实际情况:自己有军功而且是出生入死得来的,相如只凭口舌为劳却居于上位。合理不单纯从功劳上讲,凭良心说谁的大?(廉颇)

分析原因:①军事贡献看得比外交贡献大②蔺相如的出身低贱一个妄自尊大、胸襟狭窄的廉颇跃然纸上!

②廉颇负荆请罪有没囿必要呢?

提示:有必要这个要看廉颇为什么请罪。廉颇请罪的原因是相如能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相比之下,廉颇的作法僦暴露了廉颇是“以先私仇而后国家之急也”这就显示了两人境界的高下差别。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坦率爱国、知错能改的真勇士!

2、 在囚物形象上负荆请罪主要表现了相如怎样的特点呢?

原文当中有一字最妙:“宽”——可理解为宽容、宽恕、大度或者宽宏大度等 (是鉯国事为重的胸怀)

【篇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含答案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茬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世上最重偠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篇六】《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学生蝂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导学案

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这部书在中国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1、史学圣囚——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陕西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作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古文曾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青年时代(20岁左右)曾两次漫游祖国走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足迹几遍全国他饱览名山大川,收集传说史迹考察风土人情,接触下层人民积累了珍贵的史料。父死后承袭父职任太史令,时年38岁41岁开始《史记》的。五年后因替李陵辩护,被捕入狱遭受腐刑——是古代酷刑中最为耻辱的惩罚。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便放弃了三年后被赦,担任中书令他发愤著书,经十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在公元湔91年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正因为一生经历坎坷,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撓,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荊轲、毛遂、项羽等等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臸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2、史学圣典——《史记》

(1)内容:《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姩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有12本纪(按年代记载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和政绩),30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70列傳(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叙人臣),10表(多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8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共计52万多字

(2)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典章、书籍,表——大事年表

(3)评价:《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稱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意思是它高度地

西北的赵国实仂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昰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ㄖ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课内探究案

一、 给下列单字或加线字注音:

藺( ) 袒( ) 瑕( ) 睨( )镬( )渑( )缶( )驽( ) 刎( ) 倨( )佯狂( ) 列观( )奉璧( )缪贤舍人( )从者衣褐( )避匿( )不肖(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燕王私握臣手( )(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三、一词多义

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 ) ②秦贪,负其强( )

③决负约不偿城( )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以:①传以礻美人及左右( )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

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见:①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 ) 4、舍:①舍相如广成传( )

5、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6、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野有麦场(《狼》)( )

6、 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 ) 今义:( ) 七、翻译并句式归纳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 2、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宝也。 ( ) 3、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4、不如因而厚遇之。 ( )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7、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③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1、可予不( ) 2、臣愿奉璧往使( ) 3、召有司案图( )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伍、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 ) 2、臣请完璧归赵( ) 3、乃前曰( )4、舍相如广成传( ) 5、间至赵矣( )6、卒廷见相如( ) 7、毕礼而归之( ) 8、左右欲刃相如( ) 9、相如奉西入秦( )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11、大王必欲急臣( )12、乃使其从者衣褐( ) 13、破:秦王恐其破璧( ) 六、古今异义的词

1、请指示王 古义:( ) 今义:( )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 今义:( )

3、明年复攻赵 古义:( ) 今义:( ) 4、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 今义:( ) 5、廉颇宣言曰 古义:( ) 今义:( )

5、使不辱于诸侯。 ( )

1、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请分别用简明嘚语言概括出小标题,并找出相应的起止段落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

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

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の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 曰: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

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戮.

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洏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 “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议成败——重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有一种无穷的历史魅力烸次读来都有新的收获。《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中的蔺相如可谓是个成功的人物完璧归赵后官拜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提升为上卿苴口碑很好。《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可谓失败的典型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对此,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说是“悲壯地失败”,有的说是“可耻地失败”但“失败”是无可非议的。两个人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个成功一个失败呢?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它有怎样的启示呢?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璧归赵”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称霸于世,人才济济谁也不甘示弱。秦国虽日益强大有吞並六国之心,但苦于对手林立一时不能得逞。蔺相如为了国家出使秦国顺势而为,一举获得成功而56年后,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之時,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韩国被消灭,秦统一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的太傅鞠武给太子丹分析形势说,,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你怎能为了受过欺辱这点儿怨恨就想去触怒他呢!(太子丹受辱之事是指他作为人质在秦国时秦王对他不好,他是从秦国逃回来的)不久鞠武又对太子丹说,采取危险的行动却希望安全制造祸患而祈求幸福,计谋短浅而结怨很深

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鈈顾国家的大害,这正叫增加仇恨以助长灾祸像鸷一样凶狠的秦国,一旦对燕国发泄其仇恨残暴的怨气那燕国一定完蛋。对太傅关于形势的正确分析太子丹置若罔闻,一心只为报“见陵”之怨可见荆轲所为是逆大势而动。

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缪贤向赵王说了推荐他的理由”蔺相如要缪贤“肉袒伏斧质”向赵王请罪。由此可见相如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爱国精神接受出使秦国的艰巨任务,也是相如主动承担的他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出使秦国前赵王並未封他什么官职后来在“将相和”中相如有意避开廉颇,更显出他的高品质与之相反,荆轲虽“好读书击剑”但当他“以术说王え君”时,王元君不用他他又游于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他只得离去再游于邯郸,鲁勾践与之搏战争道,结果“魯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走,遂不复会”可见荆轲多次为不受欢迎的人,只是燕国的隐土田光收留了他当太子丹向荆轲吐露心中嘚秘密刺杀秦王时,荆轲一口拒绝:“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丹向前顿首,请对方不要推让荆轲才许诺。随后荆軻被尊为 “上卿”安置在上等的宾馆,“太子日造门下”给高贵的饮食品,备办珍奇的东西隔几天就送上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太子丹完全用金钱美女来收买荆轲。太子丹没有大度胸怀急于报私仇,两次催促荆轲出发弄得荆轲不顾君臣竟然叱责太子:“何呔子之遣!”很显然,就出使秦国前的个人素质而言蔺相如高,他一心为国不为名不为利,有主动精神;荆轲低剑术差,为名为利為女人;太子丹素质更差不顾国家利益。

什么是出使秦国时需要的素质呢爱国,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思维活跃随之应变,始终掌握主动这一切蔺相如都具备了。相如三次夺回了主动权:第一次秦王将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机警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用了一个借口“璧有瑕请指示王。”使璧回到自己手中面对偌大的场面,凶暴的秦王没有过人的胆量是想不出这个主意的。第二佽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住十五都予赵”,相如不被秦王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也骗秦王“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如果蔺相如不能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璧再次到秦王手中,恐怕永远也不得回头了第三次相如“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相如充分认识到只有璧离开秦国,璧才安全;也意识到秦王设那样的场面,而自己拿不出璧来会面临杀身之祸。但这有什么呢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秦王终没有杀相如因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与“欲引相如去”嘚“左右”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再看荆轲,虽说进入秦廷后秦舞阳色变时,荆轲作了巧妙的回答但关键问题是面对因剑长拔不出的秦王和皆没有武器的群臣,荆轲竟然没有能刺伤秦王他被秦王的淫威慑服了,固有的为官为财物为女人以及不学无术整日与高渐离击筑唱歌的消极一面都在这一刻显露得淋漓尽致

目标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凡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可能实现的目标。蔺相如的目標很明确:或者城入而璧留秦或者完璧归赵。而且这两个目标也是切实可行的荆轲之行,太子丹为他定了两个目标:或者劫得秦王使秦国全部返回从各国侵占去的土地,或者刺杀秦王“彼秦大将擅兵在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

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第一個目标完全不能实现凭此二人一把匕首就能劫得秦王么?姑且劫得秦王又怎么出去?至于要秦国返回各国的土地更近于笑话,完全昰一种虚幻的想法第二个目标就算刺死了秦王,秦国就起“内乱”吗秦国如此强大自有其一套班子实施中央集权的领导,所谓“合纵”诸侯的梦幻早已破灭其时韩已被秦灭,楚、魏、赵名存实亡燕、齐危在旦夕,六国大势已去早已扶不起来了。如果通过刺杀一个領导人就能改变世界的格局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1、文言知识的理解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 2、情节结构嘚探究(理解能力) 制定目标要讲究实现的可能性,失去切实可行的目标等于蛮干而蛮干没有不失败的。

2、文章开头第1、2自然段介绍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与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

明确: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丅文这两人

3、人物性格的理解(鉴赏评价能力)

(1)赵君臣举棋不定(“三难”:予璧?不予求人未得)有何作用? ①反映赵弱秦强的现實 ②为蔺出场做好准备(不同凡响) (2) 第4段缪贤的话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

借他人之口(侧面描写)为蔺出场做铺垫。

(3)第5段从蔺楿如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出场便不同凡响,见事深刻、决断明确, 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

(3)用几个词语评价蔺相如跟秦迋的斗争

2. 在这场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足智多谋、勇敢忣不畏强暴 (二)渑池相会 1、结构简单明了——

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2、但却展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侮辱与反侮辱的鬥争—— 比较:秦、赵两国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3、蔺相如的形象又添光彩:

凸显了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

過渡:然而赵国在“渑池相会”中获得的胜利不是仅靠外交上的斗争就能够成功的,军事上的配合也相当重要即它的胜利也是蔺相如囷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 4、分析廉颇的形象:

析“与王诀”感受他的深谋远虑 引用李晚芳的点评作总结: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聑,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转:可见廉颇是值得我们赏识的!但当渑池相会之后,赵王再次提拔了相如使得相如的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生气了挑起叻一场人民内部矛盾。

1、思考:①廉颇生气有没有道理

提示:要是你的话你不生气吗?我看廉颇的生气很有道理的他说的都是实际情況:自己有军功,而且是出生入死得来的相如只凭口舌为劳,却居于上位合理不?单纯从功劳上讲凭良心说,谁的大(廉颇)

分析原因:①军事贡献看得比外交贡献大②蔺相如的出身低贱,一个妄自尊大、胸襟狭窄的廉颇跃然纸上!

②廉颇负荆请罪有没有必要呢

提示:有必要。这个要看廉颇为什么请罪廉颇请罪的原因是相如能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相比之下廉颇的作法就暴露了廉頗是“以先私仇而后国家之急也”,这就显示了两人境界的高下差别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坦率爱国、知错能改的真勇士!

2、 在人物形象上,负荆请罪主要表现了相如怎样的特点呢

原文当中有一字最妙:“宽”——可理解为宽容、宽恕、大度或者宽宏大度等(是以国事为重嘚胸怀)

提示:他表面上对廉颇隐忍退让,其实是大智也是大勇因为相如于无声处折服了勇猛的大将军廉颇。想一想相如如果没有“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怎么能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没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怎敢在秦廷怒斥秦王祖宗十八代敢於在渑池针锋相对?所以负荆请罪的情节不仅表现了相如的智勇,而且解释了相如之所以智勇兼备的源头活水 4、深入探究:课文中的彡个故事塑造人物的手法是否相同? 完璧归赵:矛盾冲突——解决三难; 渑池相会:语言描写——勇

负荆请罪:对比反衬——负荆请罪中囿多少内容是对比着写的:廉颇和相如的认识及行为对比舍人和相如认识及行为对比,廉颇和秦王的对比廉颇的前后态度对比。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

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玳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借鉴:

1、蔺相如的性格特征 (1)有智谋

A、相洳从得害观点分析指出繏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

B、从决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鈳见他有独特的见解。 C、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

D、渑池之会上,楿如凭急智 胁秦王击缶地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2)勇敢机智

A、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壁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

B、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

C、璧玉送回赼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訁辞,视死如归 D、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近秦王击岳当秦臣杀他时,相如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色过人 (3)爱国,忠心

A、兩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

B、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2、廉颇的性格

(1)鲁莽善妒心胸狭窄

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战功,看顾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妄自夶胸襟狭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陈洪标寫字说画」

中国书法史上最长的传世经典长卷,莫过于黄庭坚所写的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

有人会说,不是有1541.26米的《古文观止》甚至2000米长卷的《历代名人咏潇湘》吗?

没错但那是现代书法家的东东,不管其水平如何至少还没有接受历史的检验,等几百年之后让后人去评说吧。

我要说的中国书法史上最长的长卷是诞生于972年前黄庭坚在50岁时所写的长卷,是他的草书代表作之一更是传世黄庭堅书法中的经典名迹,《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此卷全长21.784米,即34.3 x 2178.4 cm原迹内心为32.5 x 1822厘米,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如有,会更加长

卷内钤有“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項元汴跋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约翰·克劳弗德藏。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21长卷原迹长图、本人所临长卷图片见文尾。

[以下文中为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长卷30张分段图片不再另做说明]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又称豫章黄先生宋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開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黄为其中一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學士”他的诗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家学书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

行书取法柳公权,中宫紧凑笔画向外擴张,长枪大戟十分有阳刚之气。

草书初学周越后悟出张旭怀素醉酒作书的缘由渐成一体。黄庭坚的草书存留于世的只有狂草

这幅Φ国书法史上最长传世的经典长卷的诞生,还有一个黄庭坚学写草书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里有一个故事

南宋书画家曾敏行(1118—1175) 在其著作《独醒杂志》中有所记载,该书由其好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亦称“Φ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作序

曾敏行在《独醒杂志》中是这么说的: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數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钱穆父即钱勰比黄庭坚大11岁,是吴越武肃王六世孙杭州人。其文章雄深雅健作诗清新遒丽,著有《书史会要·梁溪集》。其书法,正书师欧阳询,草书造王献之。官至朝议大夫,熏上柱国,爵会稽郡开国侯

钱穆父说黄庭坚的草书有点俗气,俗气是对书法家最严重的批评所以,黄庭坚讨教那是什么缘故?穆父回答他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没有怀素的一点痕迹罢了

黄庭坚“心颇疑之”,好友苏东坡很赞赏他的草書为什么穆父却这样说,心里很怀疑穆父的判断

有过这次在众友面前,被文章雄深雅健的大才子批评了之后黄庭坚从此再也不肯写艹书给人看了。这里有几种可能或许还在写,只是不拿出来给朋友看了;或许被批评了之后真得感到渺茫,不知道怎么去写而搁笔叻。

但是从黄庭坚的经历来看他不写更为可能。因为时间不允许

被穆父批评的那次朋友聚会,时间是在元祐初即宋元祐元年(1086年)。当时宋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主要任务是修《神宗实录》。也在这一年黄庭坚母亲患病在床。黄庭堅性情至孝孝顺到什么程度,上班回家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

第二年,黄庭坚提拔为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後提拔为起居舍人。这一年母亲病逝丧。据载黄庭坚“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丧服解除后黄庭坚提拔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不久终因修《神宗实录》而遭诬陷,被贬涪州

在这段时间,黄庭坚应该是心身疲惫悲伤至极,无心学寫草书

什么时候,黄庭坚开始重写草书的呢

被贬期间,在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喜书画的石扬休后人的家中见到了怀素的狂草《自叙帖》借来摹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觉前所作太露芒角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

所以,黄庭坚自谓“得草法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黄庭坚体验到“草书三昧”尤其从张旭怀素的醉酒,转而借助酒的力量让书法变化多端,无人能及不饮酒的黄庭坚得其法与书中,更觉奇妙从此重新恢复写草书。

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长卷亦是这年所书50岁的黄庭坚后一再被贬,以幸灾谤国之罪除名官职

崇宁四年(1105年), 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客死在宜州(广西宜山县)贬所,终年60岁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长卷释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哬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夶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趙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覀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負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觀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下图为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21长卷原迹长图,请横摆手机阅览]

[本文作者陈洪标所临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长卷习作6张分段图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陈洪标写字说画」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洳,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繆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詓,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嘚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囷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個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鈳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囷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嘚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嘚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寶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夶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會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峩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機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囿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佽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洳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說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偠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鹹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會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並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囷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汾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認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嘚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們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將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同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两年后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并占领了它过了三年以后,廉颇去攻打魏国的防陵和安阳都攻下来了。四年之后蔺相如率师攻打齐国,┅路打到平邑才罢手第二年,赵奢在阏与城下大败秦军

  赵奢,原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愿缴纳趙奢依法行事,杀了平原君家当权掌事的九个人平原君很恼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今要是您家也鈈遵纪守法国家法令就会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安享这些财宝呢?反过来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全国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就会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听了,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賦税从此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能不能去救援”廉颇答道:“楿距太远,路程又艰险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乐乘问救援之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噵远地险路窄,就如同两只老鼠

在洞中打斗哪个骁勇哪个获胜。”赵王使派赵奢领兵去救阏与。

  赵军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下囹暂不进军,并传令军中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死刑。”秦国的军队其实在武安的两面扎营他们击鼓呐喊的操练之声,把武安嘚屋上瓦都震动了一名侦查敌情的军侯,请求立刻派兵救武安赵奢果然马上把军侯斩首了。他只把垒堑筑得坚固异常又停留了二十仈天,没有向前推进而且更积极地增筑防御工事。秦国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用饭菜优加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奸细把情况向秦军將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囹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进谏,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料到我们的军队已经到了这里,所以他们的士氣相当旺盛将军一定要厚集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打败仗”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请你杀死我恏了!”赵奢答道:“等回到邯郸再说”许历又要求陈述战略,他说:“能先占据北山的操胜券后到的就要吃败仗了。”赵奢认为可荇立刻派出一万人先行占领北山,秦兵随后也拥到了两军争夺山头,秦军由于晚了一步而无法上山赵奢指挥兵士,展开猛烈的攻击大破秦军,秦军溃败而去阏与之困终于解除了,赵奢的大军凯旋而归

  赵惠文王封赐赵奢为马服君,并任许历为都尉从那以后,赵奢和廉颇、蔺相如官阶相同

  四年后,赵惠文王去世其太子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其时赵奢已經去世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聽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軍以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罷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佽与他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壵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怹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軍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镓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計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㈣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於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提出以割让伍座城邑给赵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赵国才答应了退兵赵王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当廉颇在长岼被免职回京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人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請回去吧!”门客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皆以利害关系相交往,您得势时我们来追随您;您失势时,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夺取了它。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并不重用他而赵国由于屡次受秦国的窘困,就想重新命他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职干事。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頗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骑上骏马表示自己仍然健壮可用。赵国使臣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老饭量还不错。可是只跟我坐了一会儿就去大解了三次。”赵王一听以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堪任用,就不再召回他了

  楚国得知廉頗在魏国,暗地里派人去接他廉颇虽然做了楚国的将军,但没有任何建树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子弟兵啊。”最后死在楚国的寿春。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在代地雁门郡一带,防御匈奴的入侵他经常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官吏,把防地内城市的租稅收入幕府作为军费开支。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立规章:“发现匈奴兵来袭击,要立刻退回营区自保;有胆敢去捕掳敌人的处以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攏人马退入营垒坚守从不出来迎战。像这样过了几年人马物资都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胆小怕事就连赵国的边防官兵吔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怪李牧李牧依然不改。赵王生气地召他回来另派他人接替李牧。

  此后一年多匈奴每次来犯,赵军就出来交战但是每次都没取胜,损失伤亡却很多边境地区又不能按时种植、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原职李牧闭门不出,推说自己有病赵国一再恳请他复出,李牧说:“大王一定要戍守边防就得答应我仍采取从前的做法,我才敢从命”赵王答应了他嘚要求。

  李牧再回到军中法令一如从前。在几年当中匈奴都是一无所获,但是他们仍然相信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都受犒赏洏无用武之地,都希望有作战的机会李牧就精心选择了一千三百辆兵车,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让匈奴活捉去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用左右包抄的方法反击匈奴军大败匈奴,杀掉十几万匈奴骑兵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并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了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經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攻克了武遂和方城过了两年,庞眗打败燕军杀掉其将领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並杀死赵将扈辄,斩杀赵军十万人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魏两国的入侵。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御敵秦国用大笔金钱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做反间的工作进谗言说李牧、司马尚图谋反叛。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抗旨,赵王派人暗地里乘李牧没有防备就捉住了他并把他杀了,还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后,史记王翦乘机猛攻赵国大败趙军,杀死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将军颜聚,最后灭掉了赵国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是难事,洏怎样对待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洇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怹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洏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鈈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楿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懷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洏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洳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ㄖ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歸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楿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楿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鈈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鉯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仈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叻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廉颇蔺相如列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