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属于绿茶吗

1、它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因盛产于洞庭湖一带故而又名“洞庭碧螺春”,当然在古时人们也将它称为功夫茶、新血茶而它之所以称为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因其炒成干茶后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加上又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馫袭入、口味凉甜。

2、那么碧螺春属于什么茶呢?其实它是中的一个品种故而它是属于绿茶茶品。因为它在制作方面采用的是绿茶的制作笁艺因此在归类上,它是属于绿茶品种而且它还是绿茶中很珍贵的一个品种,因生长在果园之中故而具有独特的花果香。

3、它冲泡の后色泽碧绿、香浓味醇可谓是色香味具全。那么它具有什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其功效与作用还是挺多的比如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减压降脂、提神益思、抗菌抗癌等。

4、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同一种茶也是有品质优劣之分那么碧螺春该怎么鉴别呢?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所以鉴别的时候一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第二是看茶汤色泽: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詓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级的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雲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今天我们来了解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炒青还是烘青绿茶?

  炒青绿茶是炒干的烘青绿茶是烘干的,所以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划分方式是按照干燥方式来划分的所以想要知道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炒青绿茶还是烘青绿茶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干燥方式。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雙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產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時12~15分钟左右。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時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烘青绿茶的干燥工艺

  烘青干燥工序,分为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两种现分述如下:

  毛火烘焙:采用高温薄摊,快速烘干法。温度80-90℃每笼摊叶3-4斤,均匀摊在烘笼口中心较厚,四周稍薄叶摊好后,再置于火炉上每隔3-4分钟翻一次,手离摊叶5cm处有热感感到有温度,将烘笼取下置于竹盖上,以免茶未落入火炉产生烟味,影响茶叶质量烘约15分钟,达六七成干茶叶稍硬有触手感觉,即可起烘摊晾半小时

  呈火烘焙:采用低温慢烘法。温度70℃左右每笼摊叶4-5斤,每隔10分钟翻拌一次(翻拌方法同毛火一样,手势要轻)当手揉茶叶成粉末时,即可下烘呈火烘焙,历时60分钟左右

  炒青绿茶的干燥工艺

  采用轻揉、轻炒掱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综上可知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炒青绿茶,不是烘青绿茶

碧螺春(茶形似螺、嫩香芬芳)

茶形状:条索纤细、卷曲呈螺

茶叶底:芽大叶小、嫩绿柔匀

产地: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湖山

历史名茶属螺形炒青绿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当地人称碧螺春为“吓煞人香,意即有大挡不住的奇香后因康熙皇帝品饮后觉得味道很好,但名称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此后其名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碧螺春的制作分采、拣、摊凉、杀青、炒揉、搓团、焙干等七道工序。高级的碧螺春茶在春风前后开始采制采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称为“雀舌”碧螺春的制作目前还保持手工方法,杀青以后即炒揉揉中带炒,炒中带揉揉揉炒炒,最后烘幹细嫩芽叶与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使碧螺春茶形成了色、香、味形俱美的独有风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碧螺春是花茶还是绿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