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中的簪缨散乱字和散字表达效果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作者朱敦儒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所作,金陵城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 ,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李白曾在这里写下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抒发的是对南齐诗人谢朓的怀念,那朱敦儒面对滚滚长江水,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朱敦儒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嘫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 金遂退师同年十一月,宗望与宗翰又合师进围汴京,一举攻克。至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刮掠夺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の祸”、“靖康之耻”。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4分)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茬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12.(1)A('清秋'应为'深秋)

  (2)夸张(1分)'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1分)。(意近即可)

出处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资料
5 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见欢中的簪缨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