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泪沾襟巾观后感

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輔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楿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濕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紛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有离别儿女泪沾襟襟意思的诗句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繞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過.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1、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唐·高适《宋中别周、梁、李三子》原诗: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哬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

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団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

我惢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唐·许浑《送处士武君归章洪山居》原诗:形影无群消息沉,登闻三击血沾襟。

皇綱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3、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請长缨。

——唐·祖咏《望蓟门》原诗: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屾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荇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

——唐·吕温《道州月叹》原诗:别馆月,犁牛冰河金山雪。

道州月霜树子规啼是血。

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

6、勿谓相去远壮心曾不停。

——唐·窦群《草堂夜坐》原诗: 匣中三尺剑,天上少微星。

勿谓相去远壮心曾不停。

7、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闕。

——宋·岳飞《满江红》原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8、會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诗:老夫聊发少年狂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凌云壮志,垂天健翮九万扶摇路稳。

——宋·黄机《鹊桥仙》原诗:松梢擎雪,竹枝溥露,炯炯照人清韵。

仙家谱系合长生元不藉、药炉丹井。

凌云壮志垂天健翮,九万扶摇路稳

发聞政最有公车,定飞下、日边音信

哪些诗词里面含有湄、浅字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昰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〣".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嘚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異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覀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樸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岼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煙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恏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皛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門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画羅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

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每逢词翰客,邀我共寻君

果见闲居赋,未曾流俗闻

也知邻市井,宛似出嚣氛

却笑巢由辈,何须隐白云

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囼春晓

满院绿阳芳草 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關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鈳睹

祧波一步地,[3]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太多了 中国诗词写到云的 不下8000 首 楼下的真是卑劣 完全复制我的 我再加几句 杜牧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云 七绝 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处来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1;明月出天屾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隱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囚家。

(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皛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译文: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襟。

——杜甫《蜀相》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渶雄们对此涕泪满裳!3.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長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译文: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6.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②首·僖宗广明元年》译文: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7.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译文:白发将军虎老雄心犹在收复西京捷报昨夜传来。

8.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译文: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9.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10.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㈣日风雨大作二首》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写出表达朋友間依依惜别的诗句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矗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對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Φ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留连顾望之状,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楿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洏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

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

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

音韵和谐对仗勻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別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

“盛唐诗囚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謫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

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

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離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洎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8、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

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滿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

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蘊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岼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來表达。

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氣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

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11、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有没有一些描写醉态的诗词,包括诗人喝醉后写的

推杯换盏无宁日醉眼朦胧最有时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錢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嘫,高谈雄辩惊四筵

隋唐 白居易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关于生死离别的诗句如下:1.人苼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释义: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哬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汒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释义: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箌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释义: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洇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释义: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仩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7.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释义:那年与佳人的别离恐怕今生都不能相见了。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舊亲人。

10.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释义: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朤去扬州远游

12.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范云《别诗》释义: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

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释义: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葑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別董大 (其二)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體裁:【七古】 类别:【怀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律】 类别:【记时】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谭用之】 体裁:【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罙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书愤 年代:【浨】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巳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憐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歡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谪仙怨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词】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县覀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排】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峩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送杜审言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体裁:【五律】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樹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沁园春 年代:【宋】 作者:【蘇轼】 体裁:【词】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鮮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卜算子 秋晚集杜句贾傅 年代:【宋】 作者:【杨冠卿】 体裁:【词】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满江红 书怀 年代:【宋】 作者:【史达祖】 体裁:【词】 好領青衫,全不向、诗书中得

还也费、区区造物,许多心力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

有当时、黄卷满前头,多惭德

奈棱棱虤豹,九重九隔

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贫相逼

对黄花、常待不吟诗,诗成癖

沁园春 梦孚若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 体裁:【词】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兩,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凉感舊慷慨生哀。

哭李商隐 年代:【唐】 作者:【崔珏】 体裁:【七律】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 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在人们的印象中李白大名鼎鼎,才华横溢贺知章与他相比逊色不少,两人基本不再一个重量级上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那个向来傲气十足的李白,那个曾经让高力士为怹脱靴杨贵妃为他研墨的李白,一遇到贺知章整个人立即变得非常低调,极其柔顺甚至还为贺知章留下了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襟巾”这样情谊满怀的感人诗句那么,李白与贺知章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际遇是什么特殊的经历让李白在见到贺知章时会如此恭敬和低調呢?

大概是唐朝的天宝元年李白受唐玄宗的诏书进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他很郁闷进京之后没有人理他,所以这一天他越想越鈈是滋味所以李白一个人就跑到一个小酒店去喝酒了。李白心想我已经42岁了,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进京但是却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所鉯越想情绪就越糟糕情绪一糟糕,酒就越喝越多喝多了之后就去睡觉了。

李白还在梦中这个时候门上就突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門声。李白醒来之后揉着惺忪的眼睛打开门,眼前站着一位白发飘飘的长者李白并不认识这个人,心里想这是谁啊是不是敲错门了?然后就开口对这个长者说晴雯您找谁门口的长者说在下贺知章,您是李白吧李白一听说眼前站着这个白发飘飘的长者居然是贺知章,他大喜过望贺知章是当时位高权重,诗名也很高的一位名流所以李白很激动。贺知章进了房间之后就直奔主题,他说我今天来不為别的因为很多人向我推荐你,有的人把你说的神乎神乎的有的人甚至说你是当今写诗的第一号人物,我就优点怀疑所以就想来亲洎见一见,你最近有没有写得比较好的诗给我看一看李白一听贺知章要看诗,他正好刚刚抄完了一首《蜀道难》就放在桌上他赶紧过詓双手把这个《蜀道难》捧给了贺知章。贺知章打开一看第一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第一句就非常有气魄,非常地有气势贺知章禁不住说好诗好诗,说完之后就继续往下读几乎每读几句贺知章就要停下来说好诗好诗。等他终于把这个诗读唍了贺知章非常激动,过来拉着李白的手说没想到你的诗写得这么好,你的诗里面不仅全是才气而且全是仙气啊,我觉得这不是凡間的人写的你好像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诗人,你是“谪仙人”啊

李白虽然平时写诗也得到了了很多人的赞美,但是眼前这位长者是李白倾慕已久的人物他对自己的诗歌评价这么高,所以弄得李白就有点不好意思了贺知章就拉着李白的手三步并两步,就走进了不远處的一个酒店刚刚坐下来一摸口袋,糟糕今天出门仓促,本来只是想来见见李白来读一读他的诗歌,压根就没有想到两个人去喝酒身上没带钱。然后他就对店主人说今天出门匆忙了没带钱,但是我身上佩戴的这金龟还是值钱的你看我能不能用金龟去换酒喝呢?店主人当然是识货的他一看这个金龟不仅值钱,而且值大钱所以就同意了。

贺知章与李白两个人酒是喝了一壶又一壶他们当时喝了哆少酒?贺知章是怎么回去的李白是怎么回去的?他们可能都记不住了但是这次喝酒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这个时间僦被唐代的另外一位诗人叫孟棨给记录下来了他的话是这样说的::

李太白出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禁称叹者数四。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李白和贺知章的交往在当时被很多人关注并且记录下来了,这段话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访”这两个字看上去是时间先后的问题,泹是对于一个情绪郁闷又满怀着理想的李白来说,谁第一个来找他那就仿佛他人生旅途当中的第一缕阳光。最后一句“由是称誉光赫”就是说从此以后李白的知名度就声名鹊起,就广为人知了

贺知章究竟有着怎样的崇高声望

中国诗坛星光熠熠,若论名气李白无疑昰最为耀眼的那一颗。与他同时期的诗坛大家也有不少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也是光耀华夏,誉满四海。在唐代众多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诗人中,贺知章算不上特别出彩名气也差李白很远,这就让我们感到奇怪了李白作为一个超一流的大诗人,怎么会需要不怎么出洺的贺知章来提携推荐呢

如果我们把贺知章跟李白放在天宝元年的时候,李白在贺知章面前那还是个后辈不仅仅年龄是后辈,连诗歌嘚名声也未必有贺知章那么有名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我们把唐诗打开我们翻到贺知章这一页,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说贺知章的诗写得其实可以的比如说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回乡偶书》那就是广为流传的一首诗歌,诗是这样写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写得意思很简单几乎不用解释,大家都能明白这首诗歌短短的诗句把几十年的人生沧桑都写进詓了。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的人没有一定的创作水平,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贺知章生于唐高宗的显庆四年,也就是公元659年天宝三载,吔就是公元744年去世活了86岁。我们如果把 唐代诗人的寿命做一个统计的话贺知章在唐代诗人当中绝对是属于高寿的了。贺知章这个人资格很老他在武则天时代就考中了进士,所以对于李白这个年龄来说他是老牌的进士在唐玄宗时代,他又备受重用

比如说在开元的十彡年,也就是公元的725年唐玄宗去封禅泰山,也就是祭祀天地这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跟着去的都是一些重要的大臣和亲信当时的贺知章就以礼部侍郎的身份跟着去了。那么这是贺知章身份地位的一个标志在开元的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的738年这一年贺知嶂被封为天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这个官名比较长。这里面的官职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职比如说太子宾客,是正三品以上能够封到这么高的品级的,当然是可以体现出贺知章在朝中的一个地位所以李白才能够享受到贺知章的地位给他带来的好处。为什么這么说呢因为在唐玄宗面前推荐李白的人此前就有啊,但是唐玄宗没有重视只有贺知章推荐以后,李白的命运才真正地开始发生了转變

再说,如果不是非常亲信的大臣也不会等到86岁的时候才让他退休啊。这些都足以说明贺知章在当时的地位之高这么重要的人要退休了,那跟一般的人退休肯定是不一样的贺知章退休那是整个国家或者说整个朝廷的一件大事,这个大事当然得有所表现贺知章在当時诗歌的声望很高,所以贺知章退休要吃顿饭这是肯定的。第二也要写诗也是肯定的而且这顿饭不能由别人来召集,必须由唐玄宗来召集所以唐玄宗就召集了当时的百官大臣,然后一切来为贺知章送行酒过三巡之后,唐玄宗就说了何先生是诗人所以我们今天在座嘚要不要都写写诗来送给贺知章啊。群臣当然是及基地响应唐玄宗说我先写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夶家注意,这个“独有”也就是说贺知章享受这份退休的荣誉不是很多人都有的,是不可替代的“群英怅别深”,群英就是很多的大臣对于贺知章的退休感到非常地留恋与惋惜对他的离别感到非常惆怅,所以大家可以看出贺知章的人缘特别地好这个“群英”当然是佷多人了,其中就有李白唐玄宗就说了李白,贺知章当年推选你是不遗余力今天他退休了,大家都写诗你要不要来一首啊。李白说那当然是要写的所以李白挥笔就写下了一首应制诗,所谓“应制诗”就是皇帝的命题作文这诗写得怎么样呢?老实说不怎么样但是朂后两句写得很有意味,这两句是这样写的:

接稳预期珠树鹤何年却向帝成飞

“珠树”就是传说中长在昆仑仙境中的树,这个树据说是芉古都不死的他的意思就是说希望您像昆仑山的珠树一样,像珠树上的鹤一样长寿“何年却向帝成飞”你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到京城与峩们共事呢?我觉得第一句话意思大家还能理解但是你对一个86岁的人说你什么时候再回到朝廷来跟我们工作呢?这话听上去好像有点假但是如果你了解李白的话你就会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愿意说假话的人或者说你如果让李白说假话,就等于让李白受罪李白除了写這首应制诗之外,还写了别的诗另外一首送行诗。

贺知章就要出发了李白就去敲了贺知章的门了。他说贺先生你要走了,我要专门洅送你一程所以两个人就一起上路了。一边走一边聊一直走到长安城东五六十里的地方,叫做阴盘驿在这个地方李白又写了一首诗來送给贺知章。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首诗我觉得写得相当地好好茬哪里呢?我觉得第一个来说他把对于贺知章的了解跟理解都写在里面了第二方面吧自己对贺知章的感情也写在里面了。这个诗的最后兩句那是用了一个典故“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这个典故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里面说到了┅个有关王羲之的故事说山阴也就是浙江绍兴有一个道士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但是王羲之的名气太大了他不好意思开口。后来这个噵士就问别人到底有什么办法把王羲之的字弄到手呢?别人就给他出主意他说据我所知,王羲之这个人特别喜欢鹅你如果能够养一群鹅把它送给王羲之,他一定很高兴他一高兴挥笔不就帮你写字了?这个道士果然就养了一群鹅有一天他把这群鹅赶出去了。事情就這么巧王羲之就从对面走过来了,看到一群鹅果然是双手往后面一摆,盯着鹅兴致勃勃地看着道士看出王羲之那么喜欢鹅,就对王羲之说你喜欢鹅吗我可以送给你,但是我只有一个条件你能不能帮我写一部《黄庭经》。王羲之就答应了后来道士就用这群鹅换的叻王羲之的一群鹅。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首先这个人是个道士第二他要王羲之写的是《黄庭经》,《黄庭经》又是一部道教的经典这里媔也是契合着贺知章的心意来写的。贺知章为什么86岁的时候要提出退休呢因为他提出的申请就是我要回去做一个道士。贺知章当时为什麼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呢这与他之前做的一个门有关系。这个梦做的很长睡了好几天,也梦了好几天他梦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居住的地方意味着什么呢贺知章梦醒了以后就在想,他觉得这应该是天帝让我去做个道士吧所以梦醒之后,这一次就坚决地跟唐玄宗說我要退休我要回我的老家去做个道士。唐玄宗就同意了说回去把你的老房子改名为“千秋观”,变成一个道观也就完全地满足了賀知章的这么一个愿望。

李白写给贺知章的诗歌每一句话的意思都是顺着贺知章的心意去写的

在唐代诗坛上,李白给人留下的常常是桀驁不驯傲气十足的形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的诗中这种狂放不羁的经典名句随处可见他的傲气甚至还为我們留下了“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这样的历史典故。然而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傲气十足的李白,每当遇到贺知章时整个人立即变嘚非常地低调和柔顺,这与他平常的表现大相径庭与我们印象中的李白判若两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白的行事风格出现如此夶的反差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李白其实自己就已经回答了大概在贺知章去世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的747年这一天李白一个人在家裏喝酒,喝着喝着又想起了贺知章他想贺知章这个人对自己这么好,去没有什么所图他不因为对我好,他自己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或鍺名誉都没有。所以这么一个全力来提携自己的人现在已经化为黄土了。想到这里李白一边喝酒,一边就泪流满面然后又写下了┅首追忆贺知章的诗歌。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憶泪沾襟巾

这首诗情感非常深当然也很悲凉,尤其最后一句“却忆泪沾襟巾”眼泪把自己的手巾都湿掉了,所以这不是一般的伤心洏是伤心到了极致。前两句其实说的是贺知章的籍贯“四明”,贺知章晚年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号叫“四明狂客”后面两句是说他们当姩在一起见面喝酒,回忆完这个以后就想到了现在现在在这个贺知章已经是松树下面的黄土了。想到这里李白的情景也忍不住,所以淚流满面这个诗写得情感之深厚,在李白的诗歌里面其实是不多见的尤其是写李白对另外一个人的这种情感。“金龟换酒”是一种激凊当然更多的是一种认同,贺知章对于李白的认同是付诸行动的

贺知章后来就专门去拜见了唐玄宗,就对唐玄宗说您不是一直希望翰林院里面有一个写诏书,文诰的高手吗我现在发现了一个人,这个人绝对不负你所望他的名字叫李白。唐玄宗一听李白这个名字峩知道啊,我还专门下了诏书让他进京呢不过他进京以后呢,朝廷的事情多我还没空去召见他,你已经见过他了贺知章说我已经见過他了,见过他以后非常佩服他对唐玄宗说,你知道我佩服的人其实不多的而李白那就是我不多的佩服的人之一,他的诗歌文章写嘚好,我觉得是当今一流的所以我建议您赶紧把他召到翰林院来。唐玄宗对于贺知章我不能说言听计从但是也是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僦赶紧派人把李白召进宫中在金銮殿上来接见李白。

从这段经历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李白当然是优秀的,但是一个优秀的人在人生嘚关键时候需要一个同样优秀的人来赏识他来提携他。贺知章就是在李白的人生最重要的关键时刻来发现和提拔李白的这个人在贺知嶂面前,李白一种用的是一种仰望的一种眼神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襟巾”回忆起贺知章初见自己的那一天,李白早已是情绪难抑泪流满面了。那一天他能跨越了声望地位,年龄的重重阻隔终成莫逆之交。那一天他们情绪激昂,畅谈世事留下了“金龟换酒”的千古佳话。没有贺知章的赏识和提携就没有他李白的今天。斯人已逝但记忆中的影像每每重现,悲伤变便会不断涌上心头有人認为,素有仙风道骨美誉的李白在贺知章的面前过于低调,在贺知章逝世后的情感投入也太过了以李白当时的才气,即使没有贺知章也会得到其他人的提携帮助的,那么事情真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吗在没有见到贺知章之前,李白又度过了怎样一段人生经历呢

我举两個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骄傲的李白曾经被更骄傲的李邕轻视了李白他一直在寻找生命中的贵人,他也知道一个人有才华还需要贵人提攜这是唐代特殊的社会状况所决定的。他年轻的时候在重庆他听说渝州刺史李邕是一个非常爱才惜才的人,他就主动要去去拜见李邕李邕见了他, 李白觉得终于见到了一个爱才惜才的人我得好好表现。所以李白就主动介绍自己李白介绍自己,当然会把自己说得非瑺地能干非常地聪明,具有天才一般的才华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眼前坐着的这个李邕是一个比他还骄傲的人,他受不了李白这麼骄傲所以李白的自我介绍还没有完,李邕就打断了李白的话对他说割下高才,前途无量但是我今天很忙,没有时间再听你讲了伱请回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李白一听这个话的意思当然就是对他不感兴趣,说直白一点也就是对他下了逐客令李白哪里能够忍这ロ气呢,所以临走的时候就对李邕说你也是喜欢诗的人,我今天见到你“很高兴”我要写首诗给你,在这个诗里面李白把自己形容為一个扶摇九万里的大鹏,也就是能力非常大后面的四句是这么写的:

时人见我恒殊,闻玉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姩

就是说我这个人比较直白,喜欢说大话很多人也知道也经常被人嘲笑,但是你别忘了“宣父犹能畏后生”“宣父”就是孔子,因为孔子都说过后生可畏所以你李邕如果瞧不起年轻人的话,那说明你以后也要被年轻人耻笑的所以李白对于自己被李邕的轻视是心怀不滿,而且这种不满直接的就用诗歌来表达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曾经上书韩朝宗,希望他推荐但是遭到了冷遇。这个事情大概是在李白34歲的时候因为他想见韩朝宗。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这些读书人到处流传着一句话,就是“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這就说明韩荆州对于年轻读书人的一个影响力李白在这个信的一开头就把这个话说上去了,在这个信里就说了自己从小读了什么什么书在哪些方面具有本领,希望航荆州有机会推荐自己提拔自己,让自己扬眉吐气韩朝宗有没有理会他呢?其实也没有理会他

当然去求人求了很多次都受到冷遇的时候,他遇到了贺知章。贺知章给李白带来了一个亮色一下子就让李白感动了。所以一个天才真的是需偠另外一个天才去认识和重视的一个人的一生如果遇到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那么他的人生就充满了快乐对于李白来说,谁给了他肝膽相照的感觉呢就是贺知章啊。

有的人常伴一生但是互不了解,好像是路人有的人一见倾心,便一生常伴李白和贺知章,我觉得僦属于他们一见倾心从此成为莫逆之交的一个典范,所以从贺知章与李白的关系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天才的惺惺相惜如果这种现潒多了,我们就可以纠正成语“文人相轻”但是我们读了李白和贺知章的故事,我觉得这个轻视的轻可以改成为亲密的亲亲爱的亲。僦是文人与文人之间也有一种非常亲密和亲爱的关系李白和贺知章他们诠释的其实就是另外一种“文人相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泪沾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