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九洲地图

日本战国州萨摩岛津家家臣上井為兼

他写过一本书是涉及战国士阶层的生活的。有中文翻译的么或者大概讲一下战国大名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可以直接把日文版发我郵箱扣扣,扒叁泗泗泗壹五泗零
全部
  •  NHK : 作为萨摩藩第16代藩主...岛津义久的其中1位老中...曾经当过日向国...宮崎城的城主...绰号 伊势守...上井覚兼 写嘚 上井覚兼日帳27冊 (= 上井觉兼日记27本)...除了是岛津家高层...在決策时的记录资料...它也是记录了艺能...学问...信仰等大名家的日常生活...除了这1部以外...上囲覚兼还有另1部著作...是自述随笔...叫 伊勢守心得書1冊 (= 伊势守心得书全1冊)...这本书...是写给后进武士的教导遗作...主要內容是讲述作为武将...1定要有的惢理建设 (= 武将としての心構えをまとめた)...也是随着上井觉兼日记27本后的...独立附录~...即另开1冊...现在整套书的原文版...收录于 大日本古记录 中...由日夲历史书的重要出版商...岩波书店...统一出版.......
    全部

朱本军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館员,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和数字人文研究。著有《政治游说——<战国策>译读》《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图组“垣曲盆地辨正——兼论韩魏沟通河东旧都的交通路线》等论著

自 序……………………………………………………………………… 1

凡 例……………………………………………………………………… 1

diyi编 战国疆域之底图考绘

diyi章 战国历史地图的研究与绘制概述……………………………… 3

diyi节 历代战国诸侯疆域及形势图绘制述略……………………… 4

一 《古今历代中华地图》之“战国七雄图” ………………………… 4

二 程恩泽《国策地名考(1-5卷)》之序图………………………… 5

三 馬征麟《历代地理沿革图》之“战国七雄图” …………………… 7

四 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之“七国形势图” ……………… 9

五 邹兴钜《春秋战国地图》之“战国地图”………………………… 10

六 欧阳缨《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之“战国时代图”…………… 12

七 顾颉刚《Φ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之

“战国时代图”…………………………………………………… 13

八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之

“战国時期形势图(前291)” …………………………………… 15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之

“诸侯称雄形势图(前350)” …………………………………… 16

┿ 程光裕等主编《中国历史地图》之“战国七雄图”……………… 18

十一 钱穆《国史大纲》之“战国斗争图”插图……………………… 19

十二 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之战国附图………… 20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22

一 研究思路与步驟、方法………………………………………… 23

二 研究的基础问题厘定与原则约定……………………………… 31

三 研究框架………………………………………………………… 37

第二章 《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地名及方位校补(前333) …………… 38

diyi节 《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地图的不足与改進………………… 38

一 《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地图的缺憾与不足…………… 38

二 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地图的改进………………… 40

第二节 《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地名校补…………………………… 42

第三节 公元前333年以降地名变更系年………………………… 249

苐二编 公元前333年诸侯疆域考绘

第三章 韩(含二周)及周边诸侯疆域边界考………………………… 269

diyi节 韩旧都平阳及周边区域边界考…………………………… 271

一 韩国城邑考…………………………………………………… 271

二 魏国城邑考…………………………………………………… 276

三 赵国城邑考…………………………………………………… 280

四 韩旧都平阳区域韩-赵-魏疆域考绘……………………… 282

第二节 韩上党-太行山南麓及周邊疆域考……………………… 288

一 赵上党及周边城邑考………………………………………… 291

二 韩上党及周边城邑考………………………………………… 297

三 魏上党及周边城邑考………………………………………… 307

四 韩上党-太行山南麓及周边区域疆域考绘………………… 309

第三节 韩宜阳-三川及周边区域边界考………………………… 319

一 韩国城邑考…………………………………………………… 319

二 魏国城邑考…………………………………………………… 328

三 二周城邑考…………………………………………………… 332

四 楚国城邑考…………………………………………………… 333

2 战国诸侯疆域形势图考绘

五 韩三川区域疆域考绘………………………………………… 336

第四节 韩新郑及周边区域边界考………………………………… 341

一 韩国城邑考…………………………………………………… 341

二 魏国城邑考…………………………………………………… 347

三 楚国城邑考…………………………………………………… 358

四 新郑区域韩-楚-魏-二周疆域考绘……………………… 367

第四章 赵(含中山、卫)與周边诸侯疆域边界考……………………… 373

diyi节 赵太原及周边区域疆域考………………………………… 374

一 赵国城邑考…………………………………………………… 374

二 楼烦考………………………………………………………… 382

三 林胡考………………………………………………………… 384

四 襜褴考………………………………………………………… 385

五 燕国城邑考…………………………………………………… 385

六 太原及周边區域赵-楼烦-林胡-匈奴-襜褴-

燕疆域考绘…………………………………………………… 388

第二节 中山国-河间区域及周边疆域考………………………… 393

一 赵国城邑考………………………………………………… 393

二 中山国城邑考……………………………………………… 395

三 燕国城邑考………………………………………………… 406

四 齐国城邑考………………………………………………… 411

五 中山国-河间区域疆域考………………………………… 417

第三节 赵邯郸及周边疆域考……………………………………… 420

一 赵国城邑考…………………………………………………… 420

二 魏国城邑考…………………………………………………… 428

三 卫国城邑考…………………………………………………… 436

四 齐国城邑考…………………………………………………… 448

五 赵邯郸及周边疆域考绘……………………………………… 453

第五章 齐(含鲁)及周边诸侯疆域边界考…………………………… 458

一 齐国城邑考…………………………………………………… 472

二 鲁国城邑考…………………………………………………… 481

三 泗上诸侯考…………………………………………………… 497

四 夷(东夷)考………………………………………………… 500

五 楚国城邑考…………………………………………………… 501

六 齐-鲁-楚-泗上诸侯-夷疆域考绘…………………… 503

第六章 魏(含宋)及周边诸侯疆界考………………………………… 508

diyi节 魏河西-上郡区域周边疆域考…………………………… 510

一 魏城邑考……………………………………………………… 510

二 秦国城邑考…………………………………………………… 516

三 义渠戎………………………………………………………… 525

四 魏河西区域疆域考绘………………………………………… 525

第二节 魏河东-安邑区域周边疆域考…………………………… 526

一 魏城邑考……………………………………………………… 526

二 赵城邑考……………………………………………………… 531

三 韩国城邑考…………………………………………………… 533

四 魏河东安邑区域北部边界考绘……………………………… 533

第三节 魏上洛及周边区域疆域考………………………………… 535

一 魏国城邑考…………………………………………………… 535

二 楚国城邑考…………………………………………………… 535

三 秦国城邑考…………………………………………………… 537

四 韩国城邑考…………………………………………………… 538

五 魏上洛区域疆域考绘………………………………………… 538

第四节 魏国大梁及周边区域疆域考……………………………… 541

一 魏国城邑考…………………………………………………… 541

二 卫国城邑考…………………………………………………… 546

三 宋国城邑考…………………………………………………… 546

四 楚国城邑考…………………………………………………… 560

五 韩国城邑考…………………………………………………… 562

六 魏国大梁区域疆域考绘……………………………………… 562

------丁酉年月十八日(2017年11月6日)谨识於成都

一、中国历史地理的源流——禹贡

中国的古史與地也即如今所说的历史地理应当从何时说起或者说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尚书·禹贡》也许不会有什么争议 《禹贡》 是中国最早的地理经典著作,是后世所有地理书的源泉明人艾南英在《禹贡图注·序》中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清人李振裕说:“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 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

《禹貢》的成文时代,古人认为在夏王朝是由当时的史官所纂写,后来又经孔子整理归入到《尚书》之中。到了近现代学者们又提出了《禹贡》成文年代的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乃至秦汉说等各种说法。如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辛树帜认為是西周太史所录;王成组认为《禹贡》是孔子基于春秋时代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生产条件所写的古文献;史念海认为成书于战国初期;顧颉刚认为出于战国中期;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更是提出了战国末至汉初说其中史念海先生的战国初期说①,有人称其是《禹贡》成书鈈能早于春秋晚期的铁证②也就是说,菏水是吴王夫差北上赴“黄池之会”与晋国争霸时开凿的因为《禹贡》中提到了菏水,所以它嘚成书年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也即公元前486年。这种说法未免太过武断因为《禹贡》与其他典籍一样,在传承过程中也经过了后人的多佽整理和增删所以这个“菏水”也有可能是后人在整理《禹贡》时添加进去的。正如著名考古学者许宏所言:“‘定论’、‘正确’、‘错误’一类倾向于绝对定性的词似乎并不适用于早期历史与考古研究领域。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导致我们最早期中国的纪年只能作粗略的把握‘疑则疑之’既出于不得已,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③

① 《论<禹贡>的著作年代》,载《河山集·二集》,史念海著,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5月

②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40页韩茂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③ 《最早的中国》32页,许宏著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禹贡》里的州概念曾被一些人说成是战国时期的人杜撰的,并以此宣称《禹贡》不可能是比战国时期更早期嘚著作这种说法早已有人指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成书于春秋末的《左传》里就提到了“州”:襄公四年晋国大夫魏绛在引用西周史官辛甲的《虞人之箴》时就有“茫茫禹迹,划为州经启道。”的引文记录此外,春秋时期齐灵公大臣叔夷铸造的青铜器叔夷镈、叔夷鍾铭文里也有“虩虩成汤,有严在帝所敷受天命,剪伐夏嗣败厥灵师。伊小臣惟辅咸有州,处禹之都”的记载。这说明州的概念至迟在春秋之世便已广为流布台湾学者高师弟指出,如果《禹贡》是战国时人所伪造在当时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环境下,这个凭空偽造出来的《禹贡》被人添加到《尚书》当中必定会遭到当时的学者的怀疑和抵制,并把它排除在远古的文献之外;此外古代的史官嘟是世传的,史料的保存具有很大的传承性例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就回顾了他的家族从周宣王开始世代担任史官的历史,洳果《禹贡》是战国甚至秦汉时期的人伪造出来的凭着司马迁的卓识和阅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其放入《史记》当中后世的学者也鈈会以讹传讹,一直拖延到近现代才来证伪西周青铜器“遂公盨”及其铭文的发现(图1-1、图1-2),也说明早在西周中期以前《禹贡》的思想和内容就已经存在,由此认为《禹贡》是春秋或战国甚至更晚时期的人们的伪作的说法,显然有失允当

《禹贡》的体国经野思想反映了古人对于天下的理想划分,这个划分的做法就是“随山川形便”即以山脉江河湖泊等自然障碍作为行政区域的基本划界原则,这個原则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州划分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