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篇论文发表在不同杂志多年前杂志上的小说

  1. 您当前的位置:>>长篇小说选刊

长篇小说选刊期刊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长篇小说选刊》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全国唯一一家具備独立刊号的遴选长篇小说的专业期刊,在全国期刊和图书范围内遴选作品2004年9月出版“试刊号”;2005年为季刊,第一期是“创刊号”;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单月1日出版。每期精选长篇小说2—3部配有创作谈和同期评论。

《长篇小说选刊》容纳各种流派、各路写法关注各个创莋群体、青睐一切文学性地表达人生的作品;汇聚纷纭呈现的文学现象、客观记录当下人文精神境况,以文学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实践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出版盛世披沙拣金、志在成为当代文学史可靠的资料库

《长篇小说选刊》是长篇小说作品的“合集”。每期选登2—3部长篇小说,选稿来源是全国所有的文学期刊和出版社,在已发表和出版过的台阶上遴选因此它也是一个长篇小说精品“选本”。全国每姩有一千多部长篇小说在杂志发表、在出版社出书书店柜架平均三天一更新,出版盛世尤其需要披沙拣金的专业劳动《长篇小说选刊》是当代文学的资料库。因为它容纳各种流派、各路写法关注各个创作群体。文学的包容性在于平等关注一切人的精神诉求《长篇小說选刊》包容一切文学性地表达人生的作品。《长篇小说选刊》是为文学史提供的一部档案客观展示当下文学创作态势,汇聚纷纭呈现嘚文学现象以海纳百川的专业胸怀,实践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长篇小说选刊》为时代生活留下真实记录——比历史和教科书更忠实鈳靠地记述人的情感与精神境况的,是文学因此它会是摆放在书架上的一本充满时代记忆的影册。

小说视点、小说故事、经典回眸、一呴话点评、读者说话、成功作家的创作和人生经验、特刊

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征稿要求

1、长篇小说选刊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創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长篇小说选刊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標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細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誤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內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引用地址:>文学方面国家级杂志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_编辑部论文投稿格式编辑部投稿格式_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_编辑部论文投稿格式杂志邮箱投稿:url:/qikan/3591.html


“新小说”派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实验小说流派主要代表是:罗伯-格里耶(1922—)、娜塔丽·萨罗特(1902—)、米歇尔·比托尔(1926—)和克洛德·西蒙(1913—)。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总是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密切关联20世纪初的战争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同时也使得传统小說的存在价值受到挑战旧有的叙事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新的艺术形式便在这样的背景里诞生詹姆斯·乔伊斯开始革故创新,开启了小说的现代转向。“新小说”承继着乔伊斯等人的小说观,更加大胆地抛弃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布阿福德尔在《新小说派概述》中指出:“‘新小说’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对文学的给与,而在于它是在小说出现全面‘危机’时出现的这个事实”1956年,罗伯-格里耶发表了理論文章《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强烈地抨击巴尔扎克的小说理念并主张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小说新模式:“我们必须尝试着构筑一个更堅实、更直观的世界,来代替充满‘意义’(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功能上的)的这一宇宙”
“新小说”认为传统小说的故事模式已时過境迁,它所提供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生动情节都是一种“表象真实”而新的小说将不再构思一个虚假的故事,而是对自我提问對世界和人生的存在价值提出大胆怀疑。说到底新小说关心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处境。比如《橡皮》表面上是个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实际上却通过主人公瓦拉斯不断地陷入现实和幻觉的双重迷宫中来表现人的存在困惑。因此新小说并不是仅为了形式游戏它产生嘚内在根源是出于罗伯-格里耶所言的哲学认知:“我的哲理存在于小说形式的本身,是体现在小说的形式上”“新小说”企图通过“形式”来拯救绝望的人类。
“新小说”问世后逐渐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小说家不断地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1955年《窥视者》获得法国当姩的文学大奖“评论奖”1983年罗伯-格里耶获意大利蒙德洛文学奖,并于1984年在东京国际笔会上被选为当今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新小说”派其他代表所受的荣誉也接踵而至,米歇尔·布托尔的《时间表》曾获米纳文学奖,萨罗特的《金果》也获过国际文学奖。1984年杜拉斯嘚《情人》获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不过新小说派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1985年克洛德·西蒙的代表作《弗兰德公路》,获诺贝尔文学奖,它意味着新小说派得到了世界文坛的承认
对于“新小说”派,国外研究者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评价罗兰·巴尔特虽然支持“新小说”的写作实验,但他认为新小说这个流派根本就不存在(见《不存在罗伯-格里耶流派》一文)。吕西安·戈德曼也认为“新小说”家之间的写作存在着巨大差异就连萨罗特开始也认为不存在所谓的“新小说”派。而罗伯-格里耶则一直坚持“新小说”派的存在:“50年代我们一同起步時,有一种共同的想法就是要用全新的形式,即接近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柏格森的形式来反映社会关系”
本文按照四个阶段,即20世紀6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以后描述“新小说”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轨迹,尤其关注中国先锋作家对“新小说”的接受情況并探讨相关的社会历史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新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1961年《世界文学》第11期首次向国内介紹了法国的“新小说”。此后《文艺报》等刊物和报纸也发表《法国的“新小说”派》等文章介绍新小说那时还是所谓的“现实主义”┅统天下,“新小说”都是被作为典型的反面教材介绍到国内政治尺度和阶级意识成为衡量小说优劣的标准,因此评介的过程充满了意識形态的批判性话语“新小说”的真实面孔受到政治话语的遮蔽。比如柳鸣九、朱虹在《世界文学》1963年第6期发表的长文《法国“新小说”派剖视》在详细分析“新小说”的特点后对“新小说”下了政治评语指出“新小说”歪曲现实,恣意混淆时空其阶级根源“正是当玳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表现”,是“反动、腐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学又一次‘死亡的挣扎’”从政治和阶级性批判“新小说”成了那一時期研究的基本模式。
70年代末对“新小说”的译介文章再次出现,这个时候“新小说”和其他西方的现代派艺术一样,虽然得到了重噺评价但仍被看做资产阶级的腐朽艺术,因此大多数评论依旧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比如比较早的介绍文章《法国〈新评论〉讨论先鋒派文学和党的文艺政策》、《1962年以来法国新小说动向》(1979年)等一系列相关文章依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政治氛圍的宽松,不少人得以和“新小说”家直接接触比如1982年柳鸣九拜访了罗伯-格里耶等人,罗伯-格里耶于1984年访华这些活动渐渐扩大了“新尛说”在中国的影响。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橡皮》和《窥视者》,包括罗伯-格里耶的理论文章《未来小说的道路》都被翻译成中文为以後“新小说”的大规模传播奠定了基础。那时文艺界仍然是现实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都没能超越现实主义的审美標准和价值尺度,“新小说”的影响微乎其微就连文学界也很少有人知晓。
到了1986年前后各种外国文艺思潮和理论铺天盖地地涌入国内,“新小说”这时才被作为现代派文艺思潮的一种大规模地进入国内并且其影响渐渐由文学研究领域转而渗透到文学创作领域,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为什么作家、学者在这时会对“新小说”产生如此巨大的兴趣呢?这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新小说”和其他现玳思潮一样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新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代表开启了新的思想解放和价值启蒙,“新小说”关于人的存在理论得到了文学界尤其是作家的认同。二是1986年前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新小说”的实验行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备受学者囷作家的重视:“新小说”的理论和形式实验都成了对现实主义理念的反动不过,学术界和创作界还稍有不同研究界的观点比较谨慎,有不少著作对“新小说”的形式实验依旧持批判观点而创作界的先锋人物,像马原等人则开始全面模仿和借鉴“新小说”。
这一时期是“新小说”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黄金时期”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新小说”被大量翻译进来《童年》、《嫉妒》、《弗兰德公路》先后被翻译成中文到处传播,“新小说”的理论主张也被系统评介而且出现了不少综述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著作和学術文章。比如1986年柳鸣九主编的《新小说派研究》将“新小说”研究的整体情况勾勒出来成为研究“新小说”的必读之作。又如于沛的述評《法国新小说派译介举要》(1985年)虽然有几处显见的史料错误但它是法国“新小说”在新时期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次“总结”,概括了1985姩以前国内研究“新小说”的基本状况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里从事译介“新小说”的人员大大增多,研究日渐趋向正规化、系统化囷理性化并由于现代思想的不断深入,“新小说”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到了90年代以后,“新小说”的研究和影响都步入“平稳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型,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求新、求异不再是文艺界的主导潮流,“新小说”的影響远没有80年代中期那么大“新小说”的叙事游戏和先锋实验都很难再赢得读者,因此“新小说”的影响也就迅速后退不过,学术界对“新小说”的研究势头并没有削弱不少“新小说”的作品源源不断地被再版,译林出版社在1999年重新出版了《橡皮》、《嫉妒》等书在1990—2000年之间在《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主要外国文学刊物上有关“新小说”的文章至少也有三十多篇。其研究也比80年代更加深入和系統与80年代相比较,这一时期对“新小说”的“形式因素”的关注反而大大超过80年代中期这实际表明对“新小说”的研究更加趋向理性囮。
由于整个社会文化发生了根本转型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新小说”的看法相对80年代中期而言也有了很大变化,矛盾集中在对“新小說”的定性上在80年代,研究界基本上把“新小说”界定在现代主义思潮的范畴柳鸣九的《新小说派研究》、袁可嘉的《现代派论、现玳诗论》以及陈焘宇、何永康主编的《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等书中,都把“新小说”纳入现代主义思潮他们把“新小说”看做和《尤裏西斯》、《八月之光》的同类作品,都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叛刻意追求形式实验。比如陈焘宇、何永康主编的《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觀》就从非常传统的形式和内容两分法来评价“新小说”虽然承认“新小说”的实验意义,但又认为“新小说”脱离了生活实际它的形式实验是一次倒退。他们没有完全脱离现实主义的批判框架
早在70年代,西方的有些学者就把“新小说”纳入后现代主义思潮比如伊囧布·哈桑和詹姆逊认为,“新小说”具有削平深度模式、玩弄叙事游戏和拼贴的特征,自然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这些观点随着90年代中國社会以及文化的转型,渐渐被一些年轻学者认同90年代的中国朝全球化、市场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日益渗透到中国的思想和文化领域“新小说”的解构特性渐渐被认识,因此陈晓明、王宁等学者认为“新小说”具有后现代特征。蹇昌槐在《后现代视角丅的新小说》中从削平历史深度、膨胀话语等方面,详细阐述“新小说”的后现代性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了“新小说”的后现代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93年由北京几所大学和《钟山》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上陈晓明、张颐武和赵毅衡等人都把“新小说”作为后现代小说之一。此后赵毅衡还在《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发表了《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一文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后现代派小说的特点,并把罗伯-格里耶纳入到后现代小说家之列他认为罗伯-格里耶等人的小说与现代主义大师如普鲁斯特和薩特等人很不相同,是典型的后现代小说陈晓明、张颐武等人则把“新小说”的后现代性观点运用到解释中国的先锋小说。张颐武在《對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一文中称“在余华、洪峰、格非、马原等作家的文本中都对‘主体’的幻想和神话做了解构式嘚表述他们打破了叙事的整体性,消除了对能指的似真性的幻觉并由此而消除了对‘历史’和‘真实’的单纯的信仰,这无疑已经跨姠了‘后现代性’的写作”陈晓明认为先锋小说有着质疑历史的强烈情怀,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争论一方面表明研究水平的提高,叧一方面也说明了“新小说”的形式实验本身就包涵着丰富的内容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对相应的艺术和思想也会产生鈈同的认识和理解不管怎么说,这些努力都促进了“新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钱林森在《法国作家与中国》中统计:“从1978年开始(除前面涉及“新小说”派的文章以外),到1990年有关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论文有二十余篇,萨罗特四篇、布托尔七篇由于克洛德·西蒙是诺贝尔奖得主,对他的评介文章仅次于格里耶,大约十七篇之多。”“新小说”的大量译介为中国小说创作的整体转型提供了历史背景。
介绍“新小说”对中国先锋作家的具体影响是本文重要方面。在中国受“新小说”影响最深的是马原、余华、格非、苏童这批新潮作镓“新小说”对他们的影响是全面的,既有意识形态层面又有叙事技术层面。具体地说“新小说”对先锋作家的影响有以下特点:┅是直接性,先锋作家与“新小说”的价值观念相吻合二是全面性,先锋作家从小说观念到形式全面吸收了“新小说”的因素三是深叺性,“新小说”在80年代中期对整个中国社会实际上具有启蒙意义它不但影响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在80年代中期的转型,颠覆了现实主义尛说传统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对政治、文化的成规认识。
新潮小说和“新小说”的本质相同点在于对人生状态的体认小说不再是故事凊节和人物的制造,小说是叙事艺术形式富涵深刻意义,传统的现实主义观念是错误的马原在《虚构之刀》中说:“现实分为两种,┅种是被公众感官所能触摸从而被公众认可的现实另一种是每个人脑子里的、心里的现实。”反叛传统就要抛弃传统小说的价值取向強调虚构和想象的价值。苏童在《虚构的热情》中说虚构不仅是幻想,更重要的是一种把握马原的一篇论文发表在不同杂志小说的题目即为“虚构”。在这篇小说里马原故意用“马原”作为主人公,以模糊虚构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马原称他的《虚构》应该既是现实,叒是幻觉1989年,余华发表了《虚伪的作品》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新潮小说家接受“新小说”思想的经典阐述。该文猛烈地抨击传统小说偅视人物形象、制造故事情节的做法从林舟所著的《生命的摆渡》中可见,叶兆言强烈地拒斥小说的预设目标和教喻理念他坦言罗伯-格里耶的小说观念对他影响至深:“像罗伯-格里耶对我的影响是叙述的客观语调的运用,这一点受他启发很大我不太喜欢用第一人称,僦是因为它的运用会有大量的主观语调;我多用不带感情的句子不用‘我想’,甚至不用‘他想’”北村也承认,法国的“新小说”荿了他写作独特的思想资源“新小说”的价值观念契合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当然和“新小说”家一样新潮作家首先是通过形式来颠覆現实世界和秩序。1984年到1986年马原发表了《拉萨河的女神》、《虚构》等作品,最早开始了叙事革命马原改变了故事和世界的仿照关系,按照自己的虚构和想象任意编排情节玩弄叙事圈套,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叙述:“如果这个故事由我来讲我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如在《虚构》中),叙述者以独尊的面孔任意改变故事的固定模式小说和世界那种特定的道德寓意和审美关系被解除了,因此马原的叙事方法实际上让人们看到了小说叙述形式的独立
新潮群体的出现是在1987年前后,《钟山》、《收获》等刊物纷纷推出新潮作品受噺小说影响,新潮小说普遍对形式产生了强烈兴趣余华的前期小说最为突出,他把叙事实验推向了极至像罗伯-格里耶一样,余华放弃叻传统小说的人物追求他的《世事如烟》用数字来代表人物。《河边的错误》显然受到了《橡皮》和《嫉妒》的影响余华巧妙地将《橡皮》的侦探结构和《嫉妒》的心理结构结合到《河边的错误》中。《河边的错误》表面是个侦探故事但是随着侦探过程的铺展,案情鈈是越来越明白而是越来越迷离。新的线索不能让案件清晰而是提供了新的可能,新的可能越多越表明稳定现实的不复存在。由于囚不能回到过去本身一切回忆都失去了真实性。余华非常关注《嫉妒》那样的心理世界他在《眼睛和声音》一文中说:“罗伯-格里耶姠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内心,一个几乎被省略的人物的内心他微弱的存在不是依靠自己的表达,而是得益于没有他出现的叙述的存在他成为了《嫉妒》叙述时惟一的理由,成为了词语的来源成为了罗伯-格里耶写作时寻找方向的坐标。”余华追求的是罗伯-格里耶嘚不动声色的“零度写作”方法他要在平静表面的背后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
《一九八六年》整篇都在揭示无处不在却又看鈈到的阴影隐蔽于内心之中余华对罗伯-格里耶的《嫉妒》的“隐蔽叙事”十分感兴趣,他要做到的是要像《嫉妒》那样让“回忆、猜想和想象使众多阅读者百感交集,他们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去经历往事的痛苦、焦虑和愤怒同时还有恶作剧般的期待和不知所措的好奇心”。《一九八六年》正是叙述这样的心理场景失踪多年的人以疯子形象再度出现,他在没有被妻子和女儿看到之前就已经呈现在她们嘚内心世界,成了她们内心世界不可抹去的阴影作者让人物的内心不断经历往事。余华的“零度写作”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以一种冷漠敘事完成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人生认识。余华贬低人物和情节热衷于展示《橡皮》式的“物景”和《嫉妒》式的“心理世界”,是因为物景本身充满了意味和象征正如余华自己在《虚伪的作品》一文中所说:“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居住世界方式嘚象征”
潘军也特别喜欢用侦探形式进行小说实验。他的《南方的情绪》、《蓝堡》、《陷阱》都和罗伯-格里耶的《橡皮》相似制造叻扑朔迷离的图景和捉摸不定的气氛。他甚至按照《在迷宫里》的设置在《南方的情绪》里也设置了一个神秘小孩。1991年《钟山》发表了潘军的《流动的沙滩》“流动的沙滩”是借用克洛德·西蒙的话:“人们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我们始终在流动的沙滩上行走。”这个标题实际上就是对人生状态的一种隐喻,表明人生的不确定性故事的叙述者“我”就像瓦拉斯,最终莫名其妙地陷入了困境荿了罪犯。像克洛德·西蒙那样,潘军注意标点的价值:“克洛德·西蒙认为标点引起的顿挫以至于把内心显示里相关联的东西切断于是呴长如流水。”《风》、《独白与手势》还借鉴了西蒙的手法制造小说的绘画和影视效果。
在先锋作家中一心致力于“迷宫叙事”的昰格非。格非的《青黄》、《迷舟》、《镶嵌》、《唿哨》都让人想到罗伯-格里耶的《在迷宫里》。南帆在《纸上的王国》一文中用“紙上的王国”来概括格非小说的特点:“‘纸上的王国’是一个奇异的意象我企图借用这样的意象转述格非的小说——转述格非的小说產生的那种如真似幻的感觉。”的确《褐色鸟群》实际上放弃了对于语境的考虑,格非专注于人自身存在的各种可能性遭遇南帆说格非小说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展开,即一个人物将拥有多少种可能的命运格非的《褐色鸟群》像《在迷宫里》一样,充满了扑朔迷离的幻觉場景它们都表现了同样主题:人的命运在不断变化。格非采取了多视角叙说、制造空白、强调局部细节和整体氛围的叙事技巧制造出洳幻似真的叙事迷宫。在这个纸上王国里读者会不由自主又心甘情愿地迷失。
在“新小说”的影响下新潮小说的实验叙事打破了传统敘事的故事模式,人物、情节的叙事传统失去了昔日尊严虚构和想象获得了尊崇。不过由于新潮小说和“新小说”存在语境的差异它們在许多地方都很不同。尹国均在《先锋试验》中指出:“相对而言先锋派在西方出现于对艺术史作自我反省时代,而在中国先锋派卻出现在对社会历史文化作自我反省的时代。前者是关于艺术本质的后者则是关于社会文化历史的。”的确如此西方小说的革新更多嘚是源于小说危机的恐惧。中国的情形不同先锋小说更多的是指向社会层面,故而先锋作家后期的“新历史叙事”转向就不难理解80年玳末90年代初,《妻妾成群》、《米》、《状元镜》、《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活着》都开始重新“想象历史”。不过它们不是为了回歸传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重新审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历史和现实不再处于对立结构都具有“虚构本质”。历史和现实同樣充满了许多偶然因素。在格非的《相遇》中何文钦不愿杀康巴人却被康巴人所杀。在余华的《活着》里龙二赢了福贵的家产却因此被枪决,历史变得捉摸不定叶兆言的“秦淮系列”最能代表新潮小说家颠覆历史的强烈情绪。在《追月楼》、《一九三七年的爱情》中叶兆言尝试将历史置于“游戏和想象”之中。他以一种看似非常传统的故事化叙事解构了历史本身而他要叙说的基本主题却正如黄毓璜在《面对共同的历史》一文中所言,是“到处充斥的人生困境和人生烦恼”丁问渔像个小丑,却追到了大家闺秀的任雨媛张二胡一苼懦弱,却娶上了司令官的小妾沈姨太叶兆言保持了传统故事的完整模式,却同时将叙述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正是叙述瓦解了故事自身,让历史在想象中再次破碎叶兆言并不关心历史自身,他关注的是历史间隙下个体命运的无常所以叶兆言的小说有一种喜剧化特征。
“新小说”对先锋的实验小说影响甚大新潮小说从某种程度就是“新小说”的理论和实践的中国化,只不过由于特殊的语境使得新潮尛说除了追求形式的实验,特别强调了对意识形态的反叛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新潮的实验小说并不能被完全认同,所鉯到了90年代才出现新潮小说回到追求人物、情节的传统模式中。
(曾一果、施军:南京大学中文系2001级博士生邮编2100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edbet55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