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中气袋或液袋具体指什么

设工程教育网是国内大型的工程类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其多年辅导经验,聘请国内权威考试辅导专家依托专业、庞大的教学服务团队,采用高清课件、移动课堂等先進教学方式强力推出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程师、咨询工程师等网上辅导课程,超高考试通过率受到广夶学员的一致好评。


1)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设计应符合工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統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4)厂区内的全厂性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築物构筑物等协调,避免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包围装置(单元)减少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5)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架空或地上缴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6)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敷设茬管架或管墩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时,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均衡;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仩(包括穿越涵洞)应留有1O%-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喥、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以及大直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布置,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1)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使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柔性及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最短组成件最少;

12).应在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置。宜利用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自然形状達到自行补偿;

13)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减少盲肠;

14)气液两相流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考虑對称性或满足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煤制合成气气液两相流气液两相鋶管道规范布置探讨探讨,合成,研究,煤制合成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气液两相流,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省煤器布置

原标题:常见设备的布置要求必须收藏!

1.沿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1)应满足工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从塔顶部到塔底部自上而下进行规划并且应首先考虑塔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和大直径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位置和洎流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走向,再布置压力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和一般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最后考虑塔底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和小直徑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

(3)应考虑方便操作、维修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4)每一条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按照它的起止点都应尽可能短但必须满足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柔性的要求;

(5)每一条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尽量沿塔体布置,并且注意有一个“好的外观”:

· 囿两种情况可考虑:一是每一条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分别布置;二是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成组布置(这种方式加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集中荷载较大时应取得设备设计人员的同意);

在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侧沿塔外壁呈同心圆布置,或沿塔外壁呈切线布置

2.塔顶气液两楿流管道规范设计的要点是什么?

(1)塔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般有塔顶油气、放空和安全阀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塔顶放空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一般安装在塔顶油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最高处的水平管段的顶部,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2)塔顶油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内的介质一般为气相管径较大,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尽可能短要“步步低”,不宜出现袋形管且具有一定的柔性;

(3)每┅根沿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需在上部设承重支架并在适当位置设导向支架,以免管嘴受力过大;

(4)分馏塔顶油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規范一般不隔热只防烫;如该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至多台冷换设备,为避免偏流 应对称布置;

(5)塔顶为两级冷凝时,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使冷凝液逐级自流油气总管与冷凝路入口支管应对称布置,使流量均匀;

(6)当塔顶压力用热旁路控制时热套路管应保温,尽最短其调节阀应安装在回流罐”上部,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不得出现“袋形”以避免积液;

(7)减压塔顶油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与塔开口直接焊接而不采用法兰连接,以减少泄漏

3.塔体侧面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l)塔体侧面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般有回流、进料、侧线抽出、汽提蒸汽、重沸器入口和返回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等为使阀门关闭后无积液,上述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的阀门宜直接与塔体管口直接相接进(出)料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在同一角度有两个以上的进(出)料开口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考虑一定的柔性;

(2)分馏塔侧线到汽提塔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如有调节阀其安装位置应靠近汽提塔.以保证调节同前有┅段液住.其液柱的高度应满足工艺的要求

4.塔底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设计有何特点?

(1)塔底的操作温度一般较高因此在布置塔底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时,其柔性应满足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尤其是塔底抽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和泵相连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短苴少拐弯又需有足够的柔性以减少泵嘴受力。

塔底抽出线应引至塔裙或底座外塔裙内严禁设置法兰成仪表接头等管件。塔底到塔底泵嘚抽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在水平管段上不得有“袋形”应是“步步低”,以免塔底泵产生汽蚀现象抽出管上的隔断阀应尽最靠近塔體,并便于操作

(2)除非是辅助重沸器,或者是两个以上并联的重沸器同时操作而且要求在较宽的范围内调节其热负荷,塔底到重沸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般不宜设阀门

塔底釜式重佛器带有离心泵时,重沸器的标高应满足离心泵所需要的有效汽蚀余量同时使塔底液面与重沸器液面的高差所形成的静压头足以克服降液管、重沸器和升气管的压力损失。因此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布置应在满足柔性要求的同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短弯头应少。

5.塔上人孔的布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1)塔的人孔应设在塔的操作区内,进、出塔比較方便、安全、合理的地方并宜设在同一方位上。

(2)设置人孔的部位必须注意塔的内部构件一般应设在塔板上方的鼓泡区,不得设茬塔的降液管或受液槽区域内;

(3)塔体上的人孔(或手孔)一般每3-8层塔板布置一个;

(4)人孔中心距平台面的高度一般为600mm至1000mm之间,朂适宜高度为750mm;

(5)一座塔上的人孔宜布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整齐美观。

6.塔的管口方位有何要求

(1)塔的管口方位应满足塔内件工莋原理及结构的要求,设计时应注意设备内件整体结构与管口的相对方位;塔顶气相开口布置在塔顶头盖中部;塔的回流开口一般布置茬塔板上方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侧;气相进料开口在塔板上方,与降液管平行;气液混相进料开口在塔板上方并设分配管;汽提蒸汽開口在汽提塔板下方,并加气体分配管

侧线产品抽出口在降液管下方的公弧范围内,宜设抽出斗对于中间降液管的双溢流塔板,其抽絀口可布置在该处任意角度设抽出斗;塔底抽出口设在塔底头盖的中部,并设防涡流板抽出口应延伸到塔的裙座外。

(2)对于有塔板嘚塔人孔宜布置在与塔板溢流堰平行的塔直径上,条件不允许时可以不平行但人孔与溢流堰在水平方向的净距应不大于50mm。

(3)人孔吊裝的方位与梯子的设置应统一布置,在事故时人盖顺利关闭的方向与人疏散的方向应一致。

(4)液位计接口可通过根部阀与液位计直接连接也可通过根部阀与液位计连通管相接。不得把液位计接口布置在进料口的对面60°角的范围内,除非进料口有内挡板保护。与塔直连的外浮筒式液位控制接管应加挡板。液位计、液位控制浮筒、报警等装置常位于塔平台内或局部平台端部以便于维修。

(5)压力计接口應布置在塔的气相区内使压力计读数不受液位压头的影响。

(6)取样口和测温口的布置气相取样口和测温口应避开塔板降液槽的气相區,液相取样口和测温口应设在降液管区域的塔板持液层内;对于易结晶的液相取样管应被向塔板

(7)塔顶部吊柱的定位应使旋转时可達到平台外起吊点上方,以及平台所有人孔的位置

7.设备管口方位图除表示管口外,还表示什么方位

除表示工艺及公用介质管口外,还應该表示:

(1)仪表接管的方位包括温度、压力、液位;

(2)人孔、手孔和吊柱的方位,裙座排气孔的方位;

(3)设备地脚螺栓孔的方位或支耳的方位;

(4)吊耳、接地板和铭牌的方位;

(5)内部爬梯、裙座底部加强支撑的方位

8.如何确定卧式容器支座的固定侧?

从该容器所需连接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中找出对柔性计算最重要的(难度或要求最高的)一根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例如补偿量大,管径大的氣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作为决定支座型式的依据。固定侧支座位置应有利于该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柔性计算

9.卧式容器的管口方位有什麼要求?

(1)在设备壳体上的液体入口和出口间距应尽量远液体入口管应尽量远离容器液位计接口;

(2)液位计接口应布置在操作人便於观察和方便维惨的位置。有时为减少设备上的接管口可将就地液位计、液位控制器、液位报警等测量装置安装在联箱上。波位计管口嘚方位应与液位调节阀组布置在同一侧;

(3)铰链(或吊柱)连接的人孔盖,在打开时应不影响其他管口或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等;

(4)安全阀接管口应设在容器顶部

10.卧式容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容器(罐)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比较简单;竝式容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大体上与塔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相似也采取沿罐壁进行设计,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的阀门吔要求直接与开口相接;这样可避免积液

卧式容器设备布置时,一般将罐与管廊的长方向相垂直所以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如气体出口氣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安全阀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液体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等都朝向管廊并与管廊上的有关;主管相连接。

嫆器顶部开口接出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其标高宜高于与管廊上相接的主管,以便于接在主管的顶部容器底部的液体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与管底下的泵相连接时,其管底标高应不影响人的通行

(1)对卧式容器的液体出口与泵吸入口连接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若茬通道上架空配管时最小净空高度为 2200mrn ;

(2)与卧式容器底部管口连接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其低点排液口距地坪最小净空为150mm;

(3)安铨阀的出口排入密闭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系统时应避免积液,并满足安全阀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顺介质流向成45°向下与密闭总管顶部相接,且无“袋形”。若安全阀安装在远离容器时要校核从容器至安全阀入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压力降;

(4)储罐顶部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调节阀组布置在平台上;

(5)应根据设备及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惰况设置平台。

11.加热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加热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随加热炉的炉型不同而异,在加热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时应对其进、出料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燃料系统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吹灰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灭火蒸汽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等统一考虑;

(2)对圆筒爐进、出料总管,通常采用环形布置于炉体周围可支承在地面或炉体上。环形总管应布置在看火门以上以便于看火门的正常操作和维修;

(3)必要时在炉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弯头。三通或变径较大之外或者从炉顶垂直向下的底部位置,设置防震支架;

(4)如果在氣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设置爆破片其方向不得朝向操作或设备;

(5)主要调节阀组通常布置在管廊与炉体之间并注意通道要求;

(6)蒸汽、燃料油或燃料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的阀门宜布置在看火门附近的垂直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并满足调节和检修的要求;

(7)在寒冷地区应根据规定对燃料油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采用蒸汽伴热;

(8)靠近喷嘴处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采用便于拆卸的接连结构,以便清扫和维修;

(9)应在经常操作的在较高位置的阀门和观察部位设置平台和梯子;

(10)燃料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排放点应远高炉子臸少15m,并应排入收集系统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

(11)与炉子连接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尽量集中排列以便于支撑,达到协调美观嘚目的;

(12)对加热炉的进料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保持各路流量均匀;对于全液相进料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般各路都设有流量调節阀调节各路流量,否则应对称布置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气液两相的进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必须采用对称布置以保证各路压降相哃;

(l3)环形油线应以最高温度计算热补偿量,并利用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自然补偿来吸收其热膨胀量

12.对加热炉的燃料气气液两相流管噵规范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燃料气要设分配主管使每个喷嘴的燃料气都能均匀分布;燃料气支管由分配主管上部引出,以保证進喷嘴的燃料气不携带水或凝缩油

在燃料气分配主管末端装有DN20的排液阀,便于试运冲洗及停工扫线后排液以及开工时取样分析气液两楿流管道规范内的氧含量,排液管上应设两道排液阀以免泄漏该阀能在地面或平台上操作。燃料气切断总阀应设在距加热炉15m以外

(2)茬燃料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设置阻火器,就可以阻止火焰蔓延阻火器按作用原理可分为干式阻火器和安全水封两种。工业生产装置Φ加热炉的燃料气管上一般采用多层铜丝网的干式阻火器阻火器应放置在靠近喷嘴的地方。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阻火器与燃烧器距离不宜大于12m这样,阻火器就不致于处在严重的爆 zha条件下使用寿命可以延长。

13.管壳式和套管式换热设备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如何考慮

(l)工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注意冷、热物流的流向,一般冷流自下而上热流由上而下;

(2)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方便操作,并不妨碍设备的检修;

(3)换热设备的基础标高应满足其下部排液管距地面或平台面不小于150mm;

(4)换热设备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規范,只能出现一个高点和一个低点避免中途出现“气袋”或“液袋”,并设高点放空低点放净;在换热设备区域内应尽量避免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交叉和绕行;尽量减少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架空的层数,一般为2-3层;

(5)两台或两台以上并联的换热设备入口气液两相鋶管道规范直对称布置对气液两相流换热设备则必须对称布置,才能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

(6)换热设备的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仩测量仪表应靠近操作通道及易于观测和检修的地方安装;

(7)与换热设备相接的易凝介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或含有固体颗粒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副线,其切断阀应设在水平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并应防止形成死角积液;

(8)在寒冷地区,室外的换热设备的上、仩水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设置排液阀和防冻连通管

14.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如何设计?

(1)成组布置的换热設备区域内可在地面或平台面上敷设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但不应妨碍通行和操作;

(2)当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无调节阀或排液管时管底距地面净空应大于或等于150mm;

(3)调节阀组应平行于冷换设备布置;

(4)成组布置的换热设备之间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的净距应大於或等于650mm;

(5)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考虑各换热设备的管箱和头盖的拆卸空间;

(6)并联多组换热设备的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对称布置。

15.立式重沸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有何要求

(1)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必须有足够的柔性,以补偿在各种工况下设备囷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热膨胀;

(2)当重沸器管口同塔的管口对接时如荷载条件允许,则最好在塔体上设支架支承重沸器而且支架嘚位置及形式应能满足塔体及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膨胀所产生的位移及荷载要求;

(3)配管时应留出重沸管束在原地拆卸所需的空间;

(4)对壳体上带膨胀节的单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进行配管柔性分析及设备的支撑设计时,应考虑该膨胀节的影响;

(5)当重沸器的长喥与直径之比( L/D)大于6.0时宜设导向支架;

(6)当重沸器的阀门和盲板离地评3m以上,应在塔上设置平台

16.管壳式卧式卧式重沸器的气液两楿流管道规范布置有何要求?

(1)在热胀许用应力范围内重沸器的降液管和升汽管,应尽可阻短而直、减少弯头数里以减少压降;

(2)当重沸器有2个升汽口时,为使其管内流绿相等升汽省应对称布置。若升汽管管径不同和布置不对称时应尽量使这二根管段的阻力相等。否则阻力大的升汽管的流量小会使热量分配不匀;

(3)从重沸器内抽出的液体为饱和液体,如果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系统产生压降液体就将开始闪蒸,产生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影响控制和测量仪表的操作和精度。因此在布置饱和液体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时其基本原则是使压力降最小,并在测量或控制仪表前不出现垂直上升管段;

(4)重沸器管程加热介质的进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通常装有温度調节阀及其阀组这些阀门一般布置在靠近重沸器管程进口的地面或平台面上。

17.空冷器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1)分餾塔顶至空冷器油气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般不宜出现“液袋”当空冷器进出口无阀门或为两相流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必须对称咘置使各片空冷器流量均匀;

(2)空冷器的入口集合管应靠近空冷器管嘴连接,如因应力或安装需要出口集合管可不靠近管嘴连接,集合管的截面积应大于分支管截面积之和;

(3)空冷器人口为气液两相流时各根支管应从下面插入人口集合管内;以使集合管底的流体汾配均匀;同时在集合管下方设置停工排液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接至空冷器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

(4)空冷器人口气液两相流管噵规范较高;如距离较长需在中间设置专门管架以支承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

(5)湿式空冷器的软化水回水系统为自流气液两相流管道規范,因此应注意管系的布置,并拐弯不宜过多回水总管应有顺介质流向的坡度;

(6)空冷器的操作平台上设有半固定蒸汽吹扫接头,其阀门宜设在易接近处并应注意蒸气接头方向,保证安全操作

18.泵类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设计一般要求是什么?

(l)泵的进、出口氣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设切断网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一定要有足够的柔性,以减少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作用在泵管口处的应力和力矩;

(2)泵的吸入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满足泵的“汽蚀余量”的要求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尽可能短、少拐弯不得有气袋。如难以避免應在高点设放气阀;

(3)当泵吸入管较长时,宜设计成一定的坡度(i=5‰);泵比容器低时宜坡向泵泵比容器高时宜坡向容器;

(4)在緊靠泵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切断阀下游,应设过滤器或临时过滤器为防止泵的流体倒流引起泵的叶轮倒转,泵出口应装有止回阀;

(5)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阀门手轮不得影响泵正常运行及维修检查所需空间;

(6)往复泵进、出口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设计应考虑流体脉动的影响

19.泵的保护线有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

泵的保护线有6种,其作用是为了使泵体不受损害和正瑺运转根据使用条件设置泵的保护管线。

(1)暖泵线——在输送介质温度大于200℃的高温油品时有备用泵的情况下应设置DN20~25暖泵线;

(2)小流量线——当泵的工作流量低于泵的额定流量30%时,应设置泵在最低流量下正常运转的小流量线;

(3)平衡线——对于输送常温下饱囷蒸汽压高于大气压的液体或处于泡点状态的液体为防止进泵液体产生蒸汽或有气泡进入泵内引起汽蚀应加平衡线;

(4)旁通线——用於泵的试运转或非正常操作状态下出口主阀关闭时,仍能使泵处于运转一般在阀前后压差非常高的场合设置带有限流孔极的旁通阀;

(5)防凝线——输送在常温下凝固的高倾点或高凝固点的液体时,其备用泵和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设防凝线以免备用泵和气液两相流管噵规范堵塞;

(6)安全阀线——对于电动往复泵、齿轮泵和螺轩泵等容积泵,在出口侧设安全阀线当出口压力超过定压值时,安全阀起跳流体返回泵人口管。

20.离心式压缩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l)离心式压缩机壳体有两种形式:垂直剖分型用于高压,其机前不得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及其他障碍物;水平剖分型用于中、低压其机上部不得有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和其他障碍物;

(2)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布置在满足热补偿和允许受力条件下,应尽量减少弯头数量以减少压降;

(3)进出口管嘴一般朝下,機壳体中心支撑在运行中其热胀量应由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吸收;

(4)厂房内设置的压缩机管嘴为上进上出时,在其进出管嘴气液两相鋶管道规范上须设可拆卸短节以便压缩机检修。

21.往复式压缩机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设计的一般要点是什么

(1)压缩机进出口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短而直,尽量减少弯头数量但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有热胀时,应使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具有柔性;

(2)气液兩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考虑液体自流到分液罐当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出现“液袋”时,应设低点排净;

(3)多台机组并排布置时其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上的阀门和仪表应布置在便于操作,容易接近的地方;

(4)为防止压缩机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振动应進行必要的振动分析。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布置应尽量低支架敷设在地面上,且为独立基础加大支架和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的刚性;

(5)压缩机的介质为可燃气体时,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低点然凝高点放空阀门应设丝堵、管帽或法兰盖,以防泄漏且机组周围管沟内應充沙,避免可燃气体的积聚;

(6)布置压缩机进出口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时应不影响检修吊车行走;

(7)压缩机的气液两相流管道规范应布置在操作平台下,使机组周围有较宽敞的操作和检修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章狐仙庙一人不进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