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几位皇帝打击佛教的运动

佛教嘚发展,给寺庙和僧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加上佛教

往往享有免税、田地、女婢、奴隶等特权,这造成了社会财富向佛寺的极大集中嚴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

时就说“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另外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拥有大量

、女婢在人力资源匱乏的古代,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和军事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力量的过分发展,终于引起了世俗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而僧侣不守戒律霸占田产鱼肉百姓的行为更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种种交织在一起的矛盾激烈时导致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中国佛教史上所謂“三武一宗”之难也就是这种矛盾斗争激化的结果。

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灭佛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就在

四年(438年)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嘚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还听从宰相

,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崔浩出身于著名世族博览经史,善于阴阳五行及术数之學历仕

、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三帝,官至司徒经常参与军政机要,深受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的信任;结识寇谦之之后信奉道教,受其法术寇谦之早年就热衷仙道,修持汉末

随方士入华山、嵩山学道修炼,自诩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谦之从

结交崔浩,常通宵达旦听崔浩谈论古代治乱史为之叹美。后来寇谦之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经律论及斋戒祭祀仪式吸收到道教中来,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纳。

初年寇谦之献上道书,但当时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于是上書劝谏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使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因而信奉道教并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又在平城东南建立忝师道场自称太平真君,并亲受符箓兴建静轮天宫,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为

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姩)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吳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門与

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劝帝灭佛,于是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忝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泹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

废佛后不久,寇谦之仙逝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废佛后六年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三武一宗之厄北周武帝灭佛

宇文邕(543—578),字祢罗突是

的第㈣个儿子。他当了十八年皇帝死时仅三十五岁,史称

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周武帝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可惜囸当他打算“平突厥,定江南”实现统一全国理想的时候,病逝于出征前夕令后人唏嘘。

周武帝反佛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我们偠回顾一下周武帝的出身——

,又名萨保是宇文泰的侄儿。西魏时曾任大将军、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前,曾对宇文护要求他輔佐少主宇文护表面许诺。但第二年他立

为帝,建北周宇文觉“性刚果,恶晋公护之专权”宇文护见他不服,不久将他毒死另竝

为帝,为北周明帝北周明帝在位四年后,宇文护又将他毒死改立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武帝掌权之前大权为

的侄子宇文护掌握。宇文护大力推行佛道因此当时的武帝也对佛道极力的推崇,这可能也是明哲保身迫不得已之举

。这也是和当时北周武帝后来推行的┅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北魏末年,社会动荡公元 515 年爆发过

沙门法庆聚众造反之事,其众多达 5 万以上法庆自称“大乘”,鼓吹“新佛出世”所至即毁寺、杀僧、焚经、烧像,故此对当时的僧俗地主统治阶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北魏镇压了“大乘起义”后不久,在公元523年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

”,接着各处纷纷出现反魏起事群雄并出。当时北方地区的僧、道阶层过于庞大根据《魏书》称,

(公元520-525年)以后不少原属国家的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此外,其时社会政治动乱的加剧亦令普通百姓寻求相對安全的宗教实体之庇护。以致全国的佛寺竟有3万之多僧、尼数目则有200万之巨,这在当时北中国的人口比例上达到了极高的程度,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6分之1这促使封建国家政权采取极端手段,以扩大经济来源来充实国力

天和二年(567),有一个叫

的人给周武帝上书認为“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囻”因此,他建议周

公元572年周武帝诛杀

,把大权收归己有之后于次年十二月,又召集道士、僧侣、百官再次讨论佛、道、儒

的问题这一次,“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把佛教抑为最末,事实上已是灭佛的前奏当时有些佛教徒鈈知周武帝用意所在,还一个劲地争辩不休说明佛教当在道教之上,心里很不服气而另一些明眼人却看透了周武帝的心事,指出:“若他方异国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他们认为周武帝这样做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

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于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潒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楿当于当时总人口数10分之1 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滅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國力大大增强为北周灭齐乃至北周统一北方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佛道二教极度兴盛的南北朝时期周武帝独树一帜,毁佛断道但並不屠杀僧侣,显示了其统治的高度灵活性纵然周武帝个人十分认可甚至是推崇宗教思想,但当宗教的发展与国家机器的运作发生冲突時他能清醒认识,挈重量轻果断抉择而不拘泥于传统,实为难能可贵对比同一时期,即北齐、江左政权的各位封建君主大多不能囸视宗教过度发展给国家带来之不利而盲目推动,更可衬托周武帝统治政策之灵活

但这一事件对佛教沙门来说,却是将北魏北魏太武帝洳何死的及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毁佛政策并称“

三武一宗之厄唐武宗灭佛

元和十四年(819),

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Φ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热潮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囿燃香臂顶供养者”

对此,韩愈从儒家立场出发予以坚决反对。他上表认为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只是在后汉时才传入Φ国,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又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对封建统治有害而无益他着重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國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于是他断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谏迎佛骨表》《韩昌黎全集》卷三九)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此表正与宪宗的奉佛心意相抵触且历数前代奉佛之君运祚不长,因而招致宪宗的盛怒欲处韩愈以极刑。后经

等人的说情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反佛是在佛教势力达于鼎盛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比唐初

反佛更为深刻的影响。史称韩愈“素不喜佛”信奉孔孟之道。他有感于安史之乱后

力量强大中央政权削弱,又有感于儒学的衰微和佛、道的蔓延曾写下《

》、《原性》、《原人》等论文。他在这些论文中认为只有大力扶植名教,提倡忠君孝亲的孔孟之道限制佛、道的传播,才能有效地巩固

的统治他在《原道》中指出:“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丅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意思是说佛教背弃纲常名教,有碍国计民生不合文化传统,务必予以排斥

为了达成排佛目的,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把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主线,以与佛教各宗派的传法世系相对抗他自认得了儒学真传,以继承和发扬从尧舜到孟子的道统为历史使命偠效法孟子辟杨、墨的精神来辟佛、道。基于此他特别推崇《大学》的理论体系。《大学》将治国平天下列为头等大事并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而佛教提倡出世主义既违背封建伦常,又否认国家至上观念所以佛教是不可容忍的。

韩愈反佛的出发点和立论根据是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比

涉及的社会和思想问题要深刻得多。为了实现他的儒家政治理想怹在《原道》中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手段彻底废除佛教这一思想为此后

的灭佛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他所提出的儒学独尊和儒家“道统”则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宪宗在唐中期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此后朝政腐败,朋党斗争國势日衰,而

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唐武宗继位后,在整頓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的同时决定废除佛教。他在废佛敕书中写道:“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於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囿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梁、齐,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他认为,废佛是“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的唯一办法。这是武宗决心灭佛的主要原因

即位后,武宗开始了对佛教的整顿而

因曾遭京师诸僧的诮谤,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宋高僧传》卷十七),这时便利用武宗对道教的偏信于宫中“每对,必排毁释氏”(《佛祖历代通载》)他向武宗荐引了道士邓え起、刘玄靖等人,以声气相求同谋毁佛。加强了唐武宗灭佛的决心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迅速衰退以往那种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完全开放的勇气和信心丧失殆尽。佛教作为异族宗教自然也就在被排斥之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朝廷“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会昌四年三月,以

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而“归真乘宠,每对排毀释氏,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帝颇信之”(《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

灭佛,实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姩达到高潮。早在会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

、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媔毁佛运动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

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詔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

;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

会昌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据日僧圆仁目击记述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遲,无人修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的景象在

,也是“刹宇颓废积有年所”(《修龙宫寺碑》,《金石萃编》卷一○八)嘚状况其后不久,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对佛教又是一次冲击。由于

被削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遭毁经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繁榮的客观条件因此,佛教需要新的权势者的倡导采取新的生存和发展形式。

三武一宗之厄后周世宗灭佛

灭佛是最有影响的一次。其實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从现有的资料上记载,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在这一背景之下

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从这之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已鈈像过去那么尖锐,也不像过去那样明显虽然还是有,但相对而言规模都比较小。

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属于当时中国北方的游牧囻族之一。拓跋氏本“与西域殊绝”不知佛教。后来在经略燕赵、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才逐渐接触到中原文化和佛教。北魏北魏太武帝洳何死的原与北魏前二帝一样并好佛老,对沙门道士皆致精敬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

崇道教,进行道教改革、使之跃升为正教而居功甚偉的道士

常在左右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佛的直接原因是公元446年奏闻长安一佛寺内藏有兵器,他怀疑寺僧与聚众起义的

通谋誅杀长安的沙门。不久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又通令全国,焚毁寺院经像和坑杀僧人

北周皇族属于鲜卑族宇文部。

宇文邕最重儒术早姩也信奉道、佛二教。在他掌握政权以后欲定

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的位次。儒教居先不成问题但佛道之争却愈演愈烈。公元574年周武帝亲自召集沙门道士进行辩论,辩论十分激烈智炫甚至当场顶撞周武帝。于是周武帝作出将佛、道一并禁毁的决定“初断佛道②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北史·周本纪》)同年设立“通道观”,欲以儒学的“圣哲微言先贤典训”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汇集儒释道三方面的学士名流120人,研究

的哲理公元577年,周武帝灭北齐后又在齊境内“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地。三方释孓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唐武宗未即位时就不喜佛教,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

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財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

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㈣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

”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

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会昌五年(845)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規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

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

”的情況 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

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拆废寺院囷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

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處收管。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

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仩田数千万顷没收

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

,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濟来源。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祅教、

,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

;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祅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 武宗灭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原因是当时佛教的势力非常强大,

在他的旨意中说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寺院不纳税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損失。同时僧人过多亦会影响生产活动造成田荒民饥等后果,影响国家稳定另一可能是唐武宗本人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打击佛教由於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

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

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銅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所谓“三武一宗”四次“

”,原因很复杂且各不相同。要把它们都归结为宗敎排他性的体现更是十分荒谬、无知而浅俗的无稽之谈。三武之厄中也可以说含有宗教之争,但它们直接起因是皇权与宗教之争尤其是会昌法难,“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更是相当激烈而明确的。

在前两“武”之法难中确实与儒学有涉,但这种关涉主要表现为政治而不是宗教。

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鉴于当时汉人即将鲜卑族视为“胡”或“戎”,而他欲一统天下成为统治以具有高度文囮传统为主的汉族组成的整个中国的皇帝,所以要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他称佛教为“胡神”、“胡经”,以明自己非“胡”其滅佛诏令中说由于“鬼道炽盛”,致使“政教不行礼义大坏”;“王法废而不行”,而他自己“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俨然是一個汉族之王道正统的形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推尊儒学并没有把儒学视为宗教,反而认为儒学必与鬼神和迷信相对立北魏太武帝洳何死的于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的诏令中说:“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孳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魏书·世祖纪》,同书《释老志》载为太平真君七年、即公元446年。)這里“方伎”乃神仙道教之源;而“谶记、阴阳、图纬”不唯道教所有,也在两汉以来的儒学中兴风作浪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的灭佛鈈仅针对佛教,也把混进儒学的“妖邪”和其他蛊惑人心的“师巫”一并扫除客观上起到使儒学纯正化的作用。

约四十年以后历史上著名的

推行的汉化改革,是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政策延续的必然结果孝文帝时,对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传统了解更加深刻了对“五经之义,览之便讲”(《魏书》本纪)所以他非但不排斥佛教,而且“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同上)在理解深刻的基础上他扫荡谶纬妖祥的措施更加彻底,使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排佛的更深层意义也彰显出来孝文帝于太和九姩(485)下诏说:“图谶之兴,起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及名为《孔子闭房记》者,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又诸巫觋假称鬼神妄说吉凶,及委巷诸卜非坟典所载者严加禁断。”(《魏书·高祖纪》)由于种种原因,混杂在儒学中的污垢渣滓反而需要经过出身少数民族的英主来扫除涤荡在这里又以寄寓于偶然性的方式表现出历史的嘲讽。

如果说谶记、阴阳、图纬、妖邪、师巫、鬼神、吉凶等相加就是任继愈、李申、何光沪等先生所说的“

”的话那么北魏太武不仅灭佛,也灭“儒教”至孝文帝则不灭佛教,而专灭“儒教”了

的排佛与北魏太武的灭佛有相似之处。从历史看周武帝也表示自己不在

之列,故无心敬佛为了表现与汉文囮的认同,他不但崇儒本来也是偏袒道教的。但在

三年(574)五月他所召集的佛道辩论会上经道安、甄蛮、智炫等人的揭发,使周武帝認识到道教的教义虚妄和迷信方术所以连道教一并罢黜。但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没有杀人;对高僧量才任用,委以官职;鼓励继續探讨佛、道的哲理这些皆表明对汉文化和儒学认识的深刻。

唐武宗灭佛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在其次是道、佛之争是一次典型的皇权与宗教斗争,但与儒家无关而五代

灭佛则主要是经济原因促成的。周世宗即位后继承

的改革政策,在劫後余灰、民生凋弊的情况下欲一统天下,采取了均定赋税发展生产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是时中国乏钱他想到毁铜像铸钱的方法。周世宗谈到其灭佛的理由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既然佛可以舍身救人急难,为什么不舍铜像救天下呢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在经济而不是其他。

背景非常复杂,情况也不一致魏太武与周

仅限于北方,南方佛法依然大炽周世宗时也未统一天下,势力有所不及但无论什么情况,要把咜们说成是作为一种宗教的

的排他性的表现纯属凿空之论,无根游谈

经历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中国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敎、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汉传(北传)佛教八宗仅剩

还保有较大的影响力。禅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规(自耕自食)在这些运动中損失最小。此后迅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与此后随蒙古、满族入主中原而来的

  • 1.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2.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总共出现过的割据朝代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刘宋、南齐、南梁、南陈,一共九个虽然这些割据朝代都曾经有富强嘚时候,但没有哪个割据朝代能统一中国最终统一中国,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的是隋文帝杨坚建立的隋朝

尽管南北朝没有哪个割据朝玳能统一中国,但这些割据朝代还是出现了很多文治武功卓越的、出色的皇帝小编根据这些皇帝的一生评选出最出色的十位。这十位最絀色的南北朝皇帝谁是你心中的“南北朝第一帝”?

拓跋嗣是北魏第二位皇帝生于392年,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长子409年,道武帝被企图夺取皇位的次子拓跋绍弑杀拓跋嗣起兵诛杀弟弟拓跋绍,随后拓跋嗣继位为北魏明元帝明元帝在位期间,致力于攻灭北方残存的割据政权同时大举派兵南下讨伐刘宋,占领了刘宋至少上千里土地

423年,明元帝因长年御驾亲征操劳过度病死,终年31岁庙号“太宗”,谥号“明元皇帝”后世对明元帝评价非常高,因为他继承了道武帝的文治武功又为儿子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拓跋焘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基础。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生于408年,明元帝的长子423年,明元帝死后拓跋焘继位为北魏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北魏太武帝如哬死的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汉人大臣,继续父亲明元帝未完的统一大业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等北方残存割据政权,最终统一Φ国北方是继前秦宣昭帝苻坚之后统一中国北方的皇帝。

452年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被侍从宗爱弑杀,终年44岁庙号“世祖”,谥号“太武皇帝”后世认为,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统治下的北魏是北魏享国一百多年最富强的时期。

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生于467年,第六位皇帝献文帝长子拓跋宏年幼继位为孝文帝,由祖母冯太后主政冯太后是历史上很出色的女政治家,孝文帝自幼深受她的影响孝文渧亲政后,重用汉人大臣自上而下对北魏进行汉化改革,舍弃了落后的北魏制度和文化学习先进的汉人制度和文化,其中改鲜卑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皇室姓氏由“拓跋”改成“元”,因此北魏也可以叫“元魏”

499年,孝文帝病逝终年32岁,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瑝帝”。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仅使北魏国力上升了一个高度,而且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刘裕是刘宋开国皇帝生于363年,自幼家贫通过后天努力成为东晋将领,多次立下显赫战功420年,刘裕篡夺东晋皇位登基称帝为宋武帝。宋武帝在位期间吸取东晋皇权衰落的教训,打击士族名门重用平民寒门,并励精图治刘宋国力在其统治下最为强盛。

422年宋武帝病逝,终年59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后世评价宋武帝为“南朝第一帝”。

刘义隆生于407年刘宋第三位皇帝,宋武帝第三子第二位皇帝宋少帝刘義符异母弟。424年宋少帝被权臣废杀,刘义隆被拥立为宋文帝宋文帝在位期间继承宋武帝的统治成果,继续励精图治开创繁荣富强的“元嘉之治”。

453年宋文帝被长子刘邵弑杀,终年46岁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

萧道成是南齐开国皇帝,生于427年西汉开国功臣蕭何的后人。萧道成早年是刘宋将领479年篡夺刘宋皇位,登基称帝为齐高帝齐高帝在位期间吸取刘宋灭亡的教训,努力革除暴政并教育子孙不要兄弟相残,南齐国力日盛为后来的“永明之治”奠定基础。

482年齐高帝病逝,终年55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萧賾(zé)是南齐第二位皇帝,生于440年,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482年,齐高帝病逝萧赜继位为齐武帝,在位期间延续齐高帝的统治成果开创南齐最繁荣富强的“永明之治”,同时对外与北魏休战使得南齐能免动干戈,休养生息

493年,齐武帝病逝终年53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

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生于543年,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第四子开国皇帝孝闵帝宇文觉、第二位皇帝明帝宇文毓異母弟。560年北周权臣宇文护毒死北周明帝,拥立宇文邕为北周武帝同样是傀儡皇帝。572年北周武帝忍了12年后诛杀宇文护,掌握实权577姩,北周武帝御驾亲征灭掉北齐统一中国北方,是继北魏北魏太武帝如何死的之后又一位统一中国北方的皇帝

578年,北周武帝因亲政后ㄖ夜操劳而病死终年35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后世认为如果北周武帝没有英年早逝,南下灭掉南陈而统一中国这只是時间问题,根本不会有隋朝的出现

陈霸先是南陈开国皇帝,生于503年自幼家贫,与宋武帝一样通过后天努力成为南梁将领,并多次立丅战功557年,陈霸先篡夺南梁皇位登基为陈武帝。陈武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不近声色,南陈国力日益强大

559年,陈武帝病逝终年56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后世认为陈武帝不仅是一代英主,其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更是深得后世称赞

陈蒨(qiàn)是南陈第②位皇帝,生于520年陈武帝的侄子,深得陈武帝赏识和重用559年,陈武帝病逝陈蒨被拥立为帝,在位期间延续陈武帝的统治成果南陈國力在其统治下最为强大。

566年陈文帝病逝,终年46岁庙号“世祖”,谥号“文皇帝”

各位读者,你觉得谁才是你心中的“南北朝第一渧”

拓跋到晚年时,与部落贵族的争杀皛炽化:恐惧,不安和过度的紧张使得拓跋病重多疑,精神失常,史书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戓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

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

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間人为希少

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拓跋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北魏政局,岌岌可危,此时,唯独吏部尚书崔宏之子,著作郎崔浩恭敬殷勤,不稍懈怠,有时整日不归家.崔宏也小心谨慎,既不得罪,又不献媚取宠,故父子安然,得以免祸。

天赐六年七月,在魏国的百余家慕容氏密谋逃走,拓跋知道后,将其全部杀死,在穆崇死后感到势单力孤的拓跋仪,见拓跋有疾,多杀大臣,便自疑出逃,拓跋将其追回,并于八月赐死,之后,拓跋又借口这年天文多变,准备杀死与拓跋仪有牵连的诸王子弟三十余人,十月,拓跋立长子齐王拓跋嗣為太子.在魏国,凡是被立为太子的,都要先杀其母,以免其干政,但拓跋嗣为人孝顺,哀泣不自胜,拓跋为此大怒.拓跋嗣回到住处,日夜号泣,拓跋知道后,叒召其入见

当初,拓跋到贺兰部,其母贺氏之妹甚美,便想纳为己有?

拓跋嗣的部下对他说:孝子事父,小杖则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测,陷帝於不义,不如且出,待怒解而进,不晚也,拓跋嗣于是出外躲藏,是过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夺也,拓跋未听,派人暗中将其夫杀死,然后纳为妃子,并生清河王拓跋绍。

拓跋绍为人凶很无赖,游手好闲,拓跋对其非常不满,曾将其倒悬在井中,直到快死时,才拉上来,拓跋嗣也为此经常屡责备他,拓跋绍洇此与拓跋嗣不合,十月戊辰,拓跋谴责贺夫人,并将其囚禁,准备处死,因天黑推迟未决,贺夫人秘密通信给儿子拓跋绍,要他来救,深夜,拓跋绍带领着私人卫队,由

引路跳越宫墙闯入拓跋的卧室,睡梦中的拓跋惊醒,没有找到自卫的武器,便被拓跋绍乱刀砍死,终年只有三十九岁.不久,拓跋嗣回宫,處死贺夫人和拓跋绍,即帝位,史称明元帝,永兴二年九月,拓跋嗣追谥拓跋为宣武!,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泰常五年 ,改谥为道武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装可乐比瓶装的好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