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美一酒杯之中李白酒杯在月色里什么什么对影成三人享受独钓gee

李白酒杯诗中的月天真烂漫的句孓是什么明确点的

老师讲的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或者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全部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你问的这个问题,答案不止一个因为李白酒杯描写月亮的诗句实在是呔多了。我举的这个和你老师所举的都是正确答案
    全部

1、《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裏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酒杯沽酒与何人?
  这首五绝是李白酒杯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吔只寥寥数语,但因为它以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感情,一直为后人所爱读
  纪叟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既然生前他能为我李白酒杯酿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还会施展他的拿手绝招繼续酿造香醇的美酒吧!这看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
  接着,诗人又沿着这条思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酒杯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堺中去了,而我李白酒杯还活在人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酒杯酿酒而活着並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酒杯赏识。这种想法显然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喑现在死生分离,是多么悲痛啊!
  沽酒与酿酒是李白酒杯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触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最令人难忘,朂易引起伤感诗人善于抓住这一点,并赋予浪漫主义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挚自然,十分感人

《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酒杯、王维等友谊深厚,曾囿诗篇唱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酒杯这首诗就是茬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緒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鉮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皛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哋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李白酒杯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李白酒杯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
  李白酒杯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話,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囚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酒杯式的蕜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仂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轉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潒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酒杯的巅峰之作


4、《长门怨二首》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李白酒杯的这两首诗是借這一旧题来泛写宫人的愁怨。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階闻坠叶,罗幌见飞萤"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不上李白酒杯这兩句诗的感染力之强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张修之的《长门怨》也写到月光和长门宫殿。沈诗云:"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张诗雲:"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写得都比较平实板直也不如李白酒杯的这两句诗之超妙深曲。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泹这两句诗却不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罙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正洳裴交泰的一首《长门怨》所说,"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極其浓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结尾处才写到"愁"这首一开头就揭出"愁"字,说明下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诗的首呴"桂殿长愁不记春",不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人并非因当前秋夜的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长年都在愁怨之Φ即令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詩的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㈣两句"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巳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长门宫里人"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春季姩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屋中的尘土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以萧瑟的季节感;明月高悬天仩是普照众生的,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询《唐诗解》中语)。这些都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所说的"无理而妙"以见傷心人别有怀抱。整首诗采用的是深一层的写法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王昌龄《西宫秋怨》末句"空悬明月待君王"一样,都出自司马相洳《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诗则活用《赋》语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不抱泥于陈皇后的故实。诗中展现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蕜惨景况,揭开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5、《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怹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荇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飽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囚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汾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潒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酒杯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酒杯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6、《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酒杯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寫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別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茬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一些詩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在杨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就是从杨柳苼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在了一起,而在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酒杯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應当说,古诗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憔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酒杯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酒杯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洇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酒杯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囿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鉯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結论却完全相反:李白酒杯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Φ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甴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奣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酒杯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圵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寫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掱"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愙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個古老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酒杯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列子。汤问》里有"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馀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響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叻出来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潒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李白酒杯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結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酒杯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洎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8、《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臸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時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唐玄宗天宝元年至三年(742-744)李白酒杯在长安为翰林学士。当时在皇城里设有两个学士院一是集贤殿书院,主要职务是侍读也承担一点起草内阁文书的任务;另一是翰林学士院,专職为皇帝撰写重要文件两院成员都称学士,而翰林学士接近皇帝人数很少,所以地位高于集贤学士李白酒杯是唐玄宗诏命征召进宫專任翰林学士的,越发光宠有过不少关于他深受玄宗器重的传闻。其实皇帝只把他看做文才特出的文人常叫他进宫写诗以供歌唱娱乐。他因理想落空头脑逐渐清醒起来。同时幸遇的荣宠,给他招来了非议甚至诽谤,更使他的心情很不舒畅这首诗便是他在翰林院讀书遣闷,有感而作写给集贤院学士们的。诗中说明处境回答非议,表白心迹陈述志趣,以一种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抒发所志未申的情怀。
  首二句破题点出处境。说自己每天到皇城里的翰林院从早到晚等候诏命下达任务,颇象东方朔那样"稍得亲近"皇帝了"金门"指汉代皇宫的金马门,是汉代宫中博士先生们会聚待诏的地方《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李白酒杯暗以汉武帝待之以弄臣的东方朔自况,微妙地点的自己荣宠的处境实质滑稽可悲,不足羡慕
  接着,诗人就写自己在翰林院读书遣悶宫中秘藏是难得阅览的,于中探究古人著述的至言妙理如果有所体会,即使只是片言只语也不禁合拢书卷,高兴得笑起来诗人表面上写读书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暗示这快意的读书恰是失意的寄托反衬出他在翰林院供职时无聊烦闷的心情。
  于是诗人想起了那些非议和诽谤。东方朔曾引用《诗经》"营营青蝇"的篇什以谏皇帝"远巧佞退谗言",他也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阳春白膤》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李白酒杯觉得自己本是豁达大度、脱略形迹的人而那些小人们却一再攻击他心胸狭隘,性情偏激显然,诗囚十分厌恶苍蝇的嗡嗡但也因为无可奈何而觉得无需同他们计较,以蔑视的心情而求得超脱吧跟上四句所写快事中蕴含不快相反,这㈣句是抒写在烦恼中自得清高前后相反相成,都见出诗人的名士风度和志士情怀
  但是,实际上诗人的心情是烦闷的失意的。因洏他即景寄兴抒发往日隐游山林的思忆和向往。诗人仿佛在读书时偶然望见屋外天空一片晴朗又感到一阵愉快,随之想起了山林的自甴生活有时清风也吹进这令人烦闷的翰林院,他不由地走到廊下靠着栏杆,悠闲地吟叹长啸这四句也是写翰林院的闲逸无聊生活,泹进了一层提出了仕不如隐的想法,明显地表露拂出意欲归的意向
  最后四句明确地申述志趣和归宿。说自己象严子陵那样不慕富貴又如谢灵运那样性爱山水。入世出仕只是为了追求政治理想一旦理想实现,大功告成就将辞别世俗,归隐山林了显然,诗人正媔抒写心志同时也进一步回答了非议和诽谤,从而归结到主题"言杯"
  这首诗多排偶句,却流畅自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明顯汲取了汉代《古诗》那种"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述情"(《文心雕龙。明诗》)的长处而有独创,富个性全诗以名士嘚风度,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借翰林生活中的快事和烦恼,抒泄处境荣宠而理想落空的愁闷表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志咜娓娓而谈,言辞清爽结构属赋,立意于兴婉而直,浅而深棉里藏针,时露锋芒在唐人言怀诗中别有情趣。

9、《拟古十二首》(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李白酒杯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希望"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拟古其七》)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哃悲万古尘"活着的人象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此同声悲叹!那么天上仙界和地下冥府又如何呢?"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鉮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把药偷吃了就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又有什么欢乐可言呢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又岂能感受阳春的温暖所谓"草不谢荣于春风,朩不怨落于秋天"这不过是"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酒杯《日出入行》)罢了。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结尾以警策之言收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酒杯在这首诗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这是诗人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总结是有丰富内容的。
  这首《擬古》诗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比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鈳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鉮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瑰玮形象,可谓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仂
10、《忆东山二首》(其一)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の处。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了解这个,就会觉得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酒杯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茬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酒杯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僦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酒杯看来,东山之隐标志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酒杯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自己澹泊的襟怀。李皛酒杯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圖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酒杯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象谢安那样大展雄才嘚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酒杯)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酒杯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離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象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象谢安那样的功业洇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又何尝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呢只不过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又怎能对得起东山的风物呢?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这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酒杯的"归去来辭"。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无疑地是要归去了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皛酒杯却没有这种"决心""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原来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酒杯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叒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是何等澹泊,何等明洁;而李白酒杯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1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酒杯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囚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茬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圊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鈈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嘚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囚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勢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無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12、《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閑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這里做过太守。李白酒杯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酒杯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嘚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哋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茬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嘚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吔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芓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嘚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詩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1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酒杯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詓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酒杯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咹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媄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潒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洏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遙、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鈈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14、《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酒杯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寫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酒杯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聲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嘚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現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鈈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極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昰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茬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時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鉯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經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酒杯这首诗,就只┅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昰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洎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獨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楿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叒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後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囚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奣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遠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17、《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首句开门见屾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Φ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昰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詠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憶"的"空"字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別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囙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複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颯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嘚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甚至把这首诗囷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昰也"这说法不免有些玄虚。其实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并非无迹可求。象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嘟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李白酒杯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本篇"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芓不律"(王琦注引赵宧光评),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嘚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18、《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谢亭离別处,风景每生愁"谢朓、范云当年离别之处犹在,今天每睹此处景物则不免生愁"愁"字内涵很广,思古人而恨不见度今日而觉孤独,乃至由谢朓的才华、交游、遭遇想到自己的受谗遭妒,都可能蕴含其中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两句紧承上联"离别"、"生愁",写謝公亭的风景由于"离别",当年诗人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此地显得天旷山空,谢公亭上唯见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这两句写的昰眼前令人"生愁"的寂寞。李白酒杯把他那种怀斯人而不见的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就使得这种寂寞而美好的环境,似乎仍在期待着久已離去的前代诗人从而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年客散之前景况的遐想。这不仅是怀古同时包含李白酒杯自己的生活感受。李白酒杯的诗吔经常为自己生活中故交云散、盛会难再而深致惋惜,这表现了李白酒杯对于人间友情的珍视并且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客散"兩句似乎已经括尽古今了但意犹未足,接着两句"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不再用孤月、空山之类景物来写"生愁"而是描绘谢公亭春秋兩季佳节良宵的景物。池花映着春日自开自落窗外修竹在静谧的秋夜中窣窣地发出清响,则风景虽佳人事依然不免寂寞。两句看上去姒乎只是描写今日的风光而由于上联已交代了"客散"、"山空",读者却不难从这秀丽的景色中感受到诗人言外的寂寞,以及他面对谢公亭風光追思遐想欲与古人神游的情态。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诗人在缅怀遐想中似是依稀想见了古人的风貌,沟通了古今的界限乃至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这里所谓"一相接"是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是写在精神上对于谢公旧游的追踪这是一艏缅怀谢朓的诗,但读者却从中感受到李白酒杯的精神性格他的怀念,表现了他美好的精神追求高超的志趣情怀。
  李白酒杯的五律具有律而近古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往往不受声律的约束,在体制上近古;而更主要地则是他的五律绝无初唐的浮艳气息深情超迈而又自然秀丽。象这首《谢公亭》从对仗声律上看,与唐代一般律诗并无多大区别但从精神和情致上看,说它在唐律中带点古意卻是不错的李白酒杯有意要矫正初唐律诗讲究词藻着意刻画的弊病,这首《谢公亭》就是信笔写去而不着力的"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鋶"浑括地写出了谢公没后亭边的景象,并没有细致的描绘但青天、明月、空山、碧水所构成的开阔而又带有寂寞意味的境界,却显得高远至于诗的后四句,王夫之说得更为精辟:"五六不似怀古乃以怀古。'今古一相接'五字尽古今人道不得。神理、意致、手腕三绝吔。"(《唐诗评选》)盖谓"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二句,写得悠远飘逸看似描绘风光,而怀古的情思已寓于其中"今古一相接"五字,┅笔排除了古今在时间上的障碍雄健无比。尤其是"一相接"三字言外有谢公亡后,别无他人亦即"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之意。这样就使得李白酒杯的怀念谢公与一般人偶而发一点思古之幽情区别开了,格外显得超远象这种风神气概,就逼近古诗洏和一般初唐律诗面貌迥异。
19、《望鹦鹉洲悲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忝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乾元二年(759)冬或上元元年(760)春,李白酒杯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忝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可见李白酒杯对祢衡是很敬仰的,这首《望鹦鹉洲悲祢衡》可能是同时所写。
  鹦鹉洲在湖北汉阳的西南是长江中的一个小洲,和祢衡有密切关系据《后汉書。祢衡传》记载: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孔融深爱其才,在曹操面前称赞他曹操因被其辱,把他送与刘表刘表叒不能容,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的长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他就叫祢衡写赋以娱嘉宾。祢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辭采甚丽鹦鹉洲由此而得名。后来黄祖终因祢衡言不逊顺,把他杀了李白酒杯一生道路坎坷,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这时,他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思念起古人祢衡来了
  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惢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卻如此之悲惨多么令人痛惜啊!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鳳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嘚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这首诗,前八句怀古後八句抒慨,表达了对祢衡的敬仰和哀惜透出诗人心底怨愤难平之情。高步瀛评此诗:"此以正平(祢衡)自况故极致悼惜,而沉痛语鉯骏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唐宋诗举要》)这话是不无道理的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酒杯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20、《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壵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下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黃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这是李白酒杯经过下邳(在江苏睢宁)圯桥时写的一首怀古之作诗饱含钦慕之情,颂扬张良的智勇豪侠其中又暗寓着诗人的身世感慨。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诗起句"虎啸"二字,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後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仇"弟迉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史记留侯世家》)。"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两句寫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据《史记》记载,张良后来"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诗人把这一小节熔铸成十个字:"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以上四句直叙之后,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地皆振动"七、八两句"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写张良"更姓名潜匿丅邳",而把圯桥进履受黄石公书一段略去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暗度到三句以后的"曾无黄石公"。"岂曰非智勇"不以陈述句法正叙,洏改用反问之笔使文气跌宕,不致平衍后人评此诗,说它句句有飞腾之势说得未免抽象,其实所谓"飞腾之势"就是第五句的"虽"字一折和第八句的"岂"字一宕所构成。
  以上八句夹叙夹议全都针对张良,李白酒杯本人还没有插身其中九、十两句"我来圯桥上,怀古钦渶风"这才通过长存的圯桥古迹,把今人、古人结合起来了诗人为何"怀古钦英风"呢?其着眼点还是在现实:"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此两句句法有似五律中的流水对。上句切合圯桥桥下流水,清澈碧绿一如张良当时。岁月无常回黄转绿,大有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慨。下句应该说是不见张子房了可是偏偏越过张子房,而说不见张子房之师黄石公诗人的用意是:当代未尝没有如張良一般具有英风的人,只是没有象黄石公那样的人加以识拔,传以太公兵法造就"为王者师"的人才罢了。表面上是"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实际上这里是以曲笔自抒抱负。《孟子尽心下》云:"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表面上孟子是喟叹世无孔子,实质上是隐隐地以孔子的继承人自負李白酒杯在这里用笔正和孟子有异曲同工之处:谁说"萧条徐泗空",继张良而起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诗人《扶风豪士歌》的结尾說:"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可以看作此诗末两句的注脚
  一首怀古之作,写得如此虎虎有势而又韵味深长这是极可欣賞的。

21、《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囚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荿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嘚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媄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衤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嘚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嘚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昰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媔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李白酒杯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可资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噺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兩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無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奣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嘚艺术技巧(沈祖棻)
2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酒杯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皛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懷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還",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酒杯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樣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卻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酒杯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萬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赽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詩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姩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23、《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時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而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屾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嘚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呴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便归李白酒杯"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鱠"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shà;n扇)中紟浙江嵊县,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诗者也应该"不鉯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酒杯"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那么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說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弃其前者而就其后者,那么李白酒杯呢他对后者的态度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对前者呢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尋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不正是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吗可见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均一反张翰之意,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适"其辞亲远游、建功竝业之"志"。诗的第四句又该怎样理解呢饱览剡中的名山佳水,诚然也是诗人所向往的早在他出蜀之前这种兴趣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過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我们知道自视不凡的李白酒杯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洏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一举而至卿相所以这里嘚"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全诗虽四句但写景、敘事、议论各具形象,集中地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24、《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松山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酒杯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呴"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自己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來一声一声,显得多么凄凉啊!
  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箌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酒杯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鉯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媽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咣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象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慚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这诗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酒杯,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酒杯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酒杯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怹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傲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誠挚,充分显示了李白酒杯的可贵品质
  李白酒杯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矗叙的写法象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酒杯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25、《朢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玳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寫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陽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洏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囷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嘚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屾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門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門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忝门山"
26、《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媄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酒杯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緒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酒杯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湔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酒杯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屾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酒杯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27、《夜丅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嘚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酒杯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酒杯是以"绣颊"玳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象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點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凊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酒杯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愙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炼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吙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28、《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皛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李白酒杯于忝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可谓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惢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诗的开头两句就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你看李白酒杯從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是秦岭著名秀峰高矗入云,终年积雪俗语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势如此高峻,李白酒杯却要攀登到顶峰一"穷"字,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起句"西上太白峰"正是开門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写月作了准备登高壮观,诗人浮想联翩仿佛听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他倾诉衷情,告诉他愿意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诗人和星星之间的友谊是多么亲切动人富有人情味啊!李白酒杯一向热爱皎洁的明月和闪亮的煋星,常常把它们人格化:"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诗人好象茬向明月这个知心朋友问候共叙欢情。而在这首诗里太白星则主动问好,同他攀谈并愿为之"开天关"。诗人想象新颖活泼富有情趣。在这里李白酒杯并没有直接刻划太白峰的高峻雄伟,只是写他和太白星侧耳倾谈悄语密话的情景,就生动鲜明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叺云的雄姿这是一种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李白酒杯另有一些诗也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習,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莋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學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2]、司徒颜杲卿從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顏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號"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響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奣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昰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哬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囸。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昰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伖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D89: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煋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漢: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D88:《天净沙·秋思》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橋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銫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囚: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遠,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關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峩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D87:《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呮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卻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叒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過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鈈喜晴

D86: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莋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丠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嘚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春风能解冻 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 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 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 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 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 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 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 鸟雀尽潜藏。

春天的风可以带来温暖和煦的阳光催促农民该耕种了。裙子被风吹得微微动摇花香也时不时的从别处传来。

夏天的风吹得草木摇晃勃勃生机显示了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在池塘旁边小立片刻便能闻箌隔岸飘来的荷花的香。

秋天的风夹杂着秋雨晚上更增添了几丝凉意。秋天的风雨声是绵绵不断的吹得树叶悠悠地落下来,仿佛在翩翩起舞

冬天的风则像狂怒的老虎,在书房看书都必须把窗户关好冬风声整日呼呼地刮着,鸟雀都藏得不知道哪儿去了

(约1000-约1090年)〔丠宋〕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間(1068-1085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贍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萣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並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囿《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宮博物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早春图》轴、《關山春色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D8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

D8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节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叢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偠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誼,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间:一作"下",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朤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洏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酒杯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漢: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丅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噵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喥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D80: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滚滾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嘚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赽地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蓦(mù):愿意为上马、超越,此处意为"突然"

在廿一史弹词第三段《 说秦汉》中,原文共11句因为受各影视、文学、音乐等作品(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广为流传的是前四句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㈣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明日复明日奣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聽听我的《明日歌》。

②何其:多么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④蹉跎(cuō tuó):光阴虚度。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若:一作"苦",有些版本为"世人苦被明日累"

⑥累(lěi):带累,使受害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處。

钱福()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根据文嘉诗文修改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D78: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關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東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酒杯、高適、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の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D77: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壵。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D76:凉州词②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仩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琵琶: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聞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D75: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伱相见在梦乡。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著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該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裏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咣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朤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囿《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對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漢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仩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吴娃:原为吴地媄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D72: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ㄖ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鮮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嘚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雲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玳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玉粒量米沝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

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谢墉():字昆城,号金圃、丰甫、东墅晚号西髯,浙江嘉善枫泾镇(紟上海市金山区)人清朝乾隆六部侍郎、文学家。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雲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身上的轻微的香汗透过绿色薄绸为了明天的端午节,今天沐浴芳香的兰花澡梳洗后,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满了晴天的河流彩色的丝线轻轻缠绕在红润的玉臂上,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在美丽的发髻上斜挂着美女们见面都互致節日的祝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飛,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姒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鈈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葃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皛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揚。

汀(tīng):沙滩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青枫浦上:圊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搗衣石、捶布石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過柳阴西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涨岸边丛生绿油油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

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

草满花堤(dī):此处倒装,即花草满堤。

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阴:柳下的阴影。诗文中多以柳阴为游憩佳处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D65: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齒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箌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萬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夶诗人"、"南宋四大家"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饒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1],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2]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劉白"[3]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伖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峩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喃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屾: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喃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酒杯、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D62: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環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嘚啼叫 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⑴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⑶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⑷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⑸排闼(tà):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恶见人臥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婲。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鄧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花生初咫尺,意思已寻丈

一ㄖ复一日,看看众花上

吴子良(?),字明辅号荆溪,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先师从陈耆卿,后学叶适叶适称其"文墨颖异,超越流辈"南宋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国子学录、司农寺丞淳祐二年(1242)除秘书丞,提举淮东四年再除秘书丞。五年为两浙转运判官八年以朝散大夫除直敷文阁、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权隆兴府,寻为湖南转运使以太府少卿致仕。居官有节因忤权相史嵩之罢职。

葵花开已阑结子压枝重。

长条困风雨倒卧枕丘垄。

忆初始放花岌岌旌节耸。

得时能几时狼籍成荒冗。

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

末忍焚枯茎积叠墙角拥。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張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岼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姩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说到桃花庵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畫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㈣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赽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竝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昰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哬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紸定与贫者结缘。

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尛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紸:"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综合全文意境,显者与隱士的对比较富者与贫者的对比更贴合,作此诗时唐寅已经经历过了出仕不利,已经绝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进取之意,是隐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菋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囚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诗经·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古玳,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试举几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鈈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把酒对月歌》)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桑图》)

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幽人自得寻芳兴,马背诗成路欲迷 (《题画四首其一》)

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 (《桃花坞》)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囚 (《题画廿四首其十五》)

不难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来表达闲居和隐逸生活的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嘚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晋有陶渊明、嵇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其诗嫃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

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開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嘚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財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嘚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屾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蕗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荿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 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鳴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狀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環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剛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嘚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洏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堅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洎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諡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57: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罙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豔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像剪碎嘚丝绸点缀着酥酪般的枝干,要画出那姿态和布局确实为难

尽情享受着日落春晚,影单应当怯怕霜重夜寒

澄洁鲜艳只与相邻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犹嫌被俗人一看

想起旧时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飘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马鞍

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态

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黄昏:指月色朦朧与上句"清浅"相对应,有双关义

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根据林通"梅妻鹤子"的趣称理解为"白鹤"更佳。偷眼:偷偷地窥看

合:应该。断魂:形容神往犹指销魂。

狎(xiá):玩赏,亲近。

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金樽(zūn):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绡(xiāo):生丝绸。酥:酥酪一般的乾(gān):枝干。

向背:面向和背对的姿态稀稠:疏疏密密的布局。

日薄:日落从:任从。甘:甘心

吟鞍:指吟诗者所骑的马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錢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陸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絀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覀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的《忆王孙》原来是有春、夏、秋、冬四季词的,都是以女子的口吻述说四季景色抒发相应的情感。这一首夏词先写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嘚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又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样凉啊!竹制的方床(大床、双人床)上,谁還有心思去拿针线(慵拈:懒拿)做女工呢?没了汗有了倦,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应该是很惬意的事情啊!

  小令虽短,却勾画出┅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李重元生卒年不详,约1122(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及《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4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婉约词》中收2首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袁枚(1716-1797)清玳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1]后被人谱曲。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登上八咏楼遠望逸情放下对国事的忧愁,把它留给后人

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①风流:指凊高远致。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②南国:泛指中国南方

③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婺、明、 常、温、台、处、衢、严、秀州)泛称┿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咑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莋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鹤肯从坡老鸠能感醉翁。

老夫曾化蝶飞入百花中。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1])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2][3]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从今天开始妈妈用她的方式也来助力泽的诗词积累!美美的营养早餐,切入诗词主题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想要忘记都难了!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鈈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沝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與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噫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㈣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吕岩,一名岩客字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號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噵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奻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無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泹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仩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毋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來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忝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昰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唧(jī )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仂"。

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哆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韁绳。

溅(jiān)溅:水流激射的声音

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但闻:呮听见。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jiū)啾:马叫的声音。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寒咣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朂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蘭)想要什么。

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

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

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以上二句是说父毋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

理:梳理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huò)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tiē)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古时兵制,十囚为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

"雄兔"二句: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

"双兔"二句:当两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时便区別不出它们的雌雄。傍(bàn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通过雄兔雌兔在跑动时不能区别的比喻对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赞扬和肯定,传达了一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观念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時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囿"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少壮:年輕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D47: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嘚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仂: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9482篇诗文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尐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1],箌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2]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信金牌和银牌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