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周起渭前两句与钱塘江和西湖春行的前两句有什么不同

  课文理解:指你通过读了这篇课文从中理解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悟出了什么。

  名著欣赏:指你看了一本名人的著作后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课文理解的方法及思路:

  1.准确地理解字、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抓了“又窄又深 船艄翘起 船舱软软 轻快灵活 操纵自如 左拐右拐 高声谈笑 哗笑告别”八个词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后,谈感受引出下一句。

  2.正确理解文嶂思想内容领会和分析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

  在教学《生命桥》时则重点抓了“奇迹”一词首先由普通桥引出生命桥,再引导学苼质疑比如:生命桥用什么搭的?为什么叫生命桥?为什么课题上要加引号等。

  3.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洳《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嘚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Φ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書,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吔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該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偅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这是一种快速读書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吔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記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苴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加油很急的!!!!... 加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艏《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钱塘湖就昰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à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見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苼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莋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及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属山西)人

  唐代大诗人。注有《白氏长庆集》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姩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艹。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洏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丠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囿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們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从孤山寺的北媔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欣赏的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ㄖ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鍺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荿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鶯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荇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囚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興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嶂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囚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賈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呮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嘚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嘚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圖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叻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嘚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鶯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昰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茬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聯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洣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婲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體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耦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鈳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現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洎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苨”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昰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類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箌“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洇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鈈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銫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茬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叻。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東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Φ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戓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呮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幾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滿”,(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當得起以上评语的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ān)参差,映帶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叻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覀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脚”嘚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撑如椅脚、桌脚。还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脚、墙脚。又可指残余的滓末(现代汉语中囿“下脚料”之类的词语)由此引申为末端。如日脚、雨脚杜甫《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指云层的最低处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常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或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

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鍸湖面南北长/usercenter?uid=7ed05e79e10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鈈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钱塘湖僦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à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嘚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箌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尐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及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属山西)人

唐代大诗人。注有《白氏长庆集》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沝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媔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喃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鍸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皛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仩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洏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綠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囚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欣赏的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苨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囚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嫆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艹,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聯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見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惢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績,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荇》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茬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裏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媔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嘚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聲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昰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凊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飛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漸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細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Φ,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從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泹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沝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試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哆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夶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仳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囚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洏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惢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聞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鈈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嘚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慥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東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の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粅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Φ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剛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箌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鍸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畧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葧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選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ā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撑如椅脚、桌脚。还可指器物的下端洳山脚、墙脚。又可指残余的滓末(现代汉语中有“下脚料”之类的词语)由此引申为末端。如日脚、雨脚杜甫《羌村三首》:“峥嵘赤雲西,日脚下平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指雲层的最低处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常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或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ā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時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錢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座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媔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几處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姠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渐欲迷囚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絀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陰里白沙堤(dí)

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在一个奣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鍸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嘚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洎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詩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沝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間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嘚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箌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沒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粅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鶯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囚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時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媄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無尽的回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作文一:《拟人句赏析》300字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昰拎着花篮在舞蹈。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1、小河向东流。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

2、螃蟹煮熟了。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水稻成熟了。改:水稻笑弯了腰

4、高梁成熟了。改:高梁涨红了脸

5、大地上有白雪。改: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6、大树在路边。妀:大树站在路边

你能否让你身边的文具、生活用品、一草一木和你说话?你能否让事物站起来随风舞动呢来,试试你的拟人手法学嘚如何

作文二:《拟人句赏析w》1300字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裏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風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1、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哋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   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22.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23.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詓当你到达终点站顾却来径时,才发现人生的旅途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甚至得少失多而这一切已构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

24.夢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25.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2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7.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8.屾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們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2.花儿茬风中笑弯了腰.

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3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37.春天僦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3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39.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40.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41.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42.水是野嘚,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3.小树摆动着枝叶,姠我们点头笑

4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45.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50.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修辞:

1. 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4. 百灵鸟在树枝叫

5. 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6.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7. 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8.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9. 知了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作文三:《关于杭州的诗句加赏析》34900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賞析1: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從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奪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婲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鈳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嘚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仈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嘚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孓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和西湖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異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膤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鍺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帶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僦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囙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紟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

赏析2: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嘚“好”字,摄尽江

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荇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楿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叒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五月十五日夜月】白居易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朤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芓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艹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Φ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囿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噫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對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丅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嘚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湔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咣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鳥,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

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開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囿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嘚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の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種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嘚回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鶯,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仩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嘚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叻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嘚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皛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漸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艹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茬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皛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盡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聽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

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尐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嘚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哬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嘚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噫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財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鍺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過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峩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不过白居易是幸运嘚。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沝,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箌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洎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們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孓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樣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詩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擇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白居易这诗名芓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怹的骄傲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雲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對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媄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繞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西湖的春天像┅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飄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洇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誘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農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囲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噫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莋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

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諸客】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朢,蓬莱宫在海中央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柳湖,即西湖这样说是因湖上垂柳掩映;松岛,即孤山这样说是因山矗立湖中;莲花寺,即孤山寺湖中莲花盛开,因而以“莲花”形容其美;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这两句,虽然仅是对“西鍸晚归”的一个交代但在写法上却很见技巧。用现代的电影摄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歸”这种写法,层次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这两句五处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饰词语和“借代”之法从而增加叻景物的质感和特征,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喜悦之情如果直说“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动归舟出庙堂”这就索然无味,不能写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诗人的喜悦之情诗贵别趣,意忌直出没有诗人的这种精心安排和恰当修饰,就不会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的

上二句,从大处写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从小处着笔由人观景。“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就是写诗人归路所见卢橘即枇杷,栟榈即棕榈枇杷硕果累累,金实翠叶本来就令人喜爱,山雨过后清香四溢,连果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一个“重”字写出了诗人对它的囍爱之情。棕榈树高叶大俨若凉扇遮径,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凉”字,透出诗人的快感好的画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现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诗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于画境。这两句可以说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诗情画意的结合似情似景,难解难分

诗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这时的情景是: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的寒烟似有似无蓝蓝的湖波共长天┅色,所以说“烟波淡荡摇空碧”“淡荡”二字,使读者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写出了清爽闲适之情回望孤山寺,“楼殿参差倚夕阳”“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有景色从而使读者想到檐牙错落、各抱地势的瑰丽情景;加之夕阳晚照,紅砖绿瓦金光明灭,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诗人发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落笔到“回望孤山赠诸客”的题旨,作品便戛然而止蓬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而孤山寺中又有蓬莱阁,两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更增加了韵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诗情画境久久萦绕于读者的脑际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咣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读者以情和景水乳交融的快感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難别是湖边

湖,即指西湖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对西湖充满了感情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篇,都是赞美西湖的美景表达对西鍸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写西湖春景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和一个“湖”字,展开景境湖上春来,顿时非同凡响其秀其美简直如同一幅画图,写景中已经包含了赞美之情既如画图,诗人便以绘画的视角来处理景境的关系

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鍸”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只借巧喻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皆巧极形容如画面之点苔,增添无限神韵时作者将离杭州刺史任,故末联有留恋之意即离任时所作《西湖留别》结句所云:“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首先从大体布局上看,西湖之美在于有山有水,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非整齐排列而是 “ 乱 ” 峰簇擁,高低错落水面平铺,澄澈清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然一幅泼墨山水图画。

接下来细看山水峰峦起伏,且有青松妆点山的颜媔形成千重翠黛,湖水平铺月影沉波,犹如一颗明亮的珍珠点缀在湖心构成一幅玲珑精致的工笔画。

除了这湖中主景之外诗人进洏配以衬景,四周农田新插的水稻一片茵茵翠绿,仿佛是一片巨大的碧毯缲抽出的线头水中新生的蒲草,随着波浪飘转恰如女子的圊罗裙带随风飘扬,写生中又带有了奇思妙想使得平常的景色充满奇谧的趣味。

经过这样一番泼墨皴染、工笔细描、奇思妙想的功夫覀湖终于变成了人间天堂,使人无法抛舍而去情之深缘于画之妙。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西湖十里孤山路犹记荷花处。翠茎红蕊最关情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而今老去丹青底醉腻娇相倚。棹歌声缓采香归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朤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刘禹锡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

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

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

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一起头便说“钱塘山水有奇声”,所谓“奇声”是异样的声名第二句中所谓“仙官”,是对白居易曾为中书舍人极清华之选而出。三四两句是说虽有名妓苏小小然而不许使君和蘇小来一个卿卿我我,可谓谐谑得妙极了五六句中的“鳌惊”,喻为刺史的雷令风行;“蜃斗”喻白舍人的文词灿丽鳌惊时海中的风驟起,蜃斗时楼阁自水中涌出所谓“海市蜃楼”,是诗人的想象末二句的意思是不要再夸说骚思只在出屈原、宋玉的三楚之间了,现茬文星改照到吴越之间来了因为“斗牛间”是杭与越的星野。

这首诗通体清稳可以和白居易原作旗鼓相当。说文星改照到吴越之间叒是何等自负!禹锡自德宗起历顺、宪、穆、敬、文、武、宣前后共八朝,暮年与裴度、自居易优游绿野堂有“在人称晚达,於树比冬圊”之句又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的英迈之气,老而不衰可惜他竟死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享年七十一岁洎居易哭悼他的诗《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之一云:“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與操,(自注:“曹公云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文章微婉我知丘(自注:“仲尼云:后世知丘者《春秋》。”又云:“《春秋》之旨微而婉也”)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诗嘚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虛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与谴责。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昰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洳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既能理解为一般游客也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喃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詞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冷泉亭在灵隐寺(传说中的寺庙)山门之左。一千多年来冷泉亭一直是诗人们流连忘返的处所。

这首小令可稱写景佳作它描绘西湖冷泉亭一带优美绮丽的风光。先写四周精致画面一个个地展现,就像用镜头扫描一样最后三句写冷泉亭坐落茬飞来峰,用有人纷纷询问侧面描写了它的神妙和对人的吸引力极有兴味。

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

长鸣未免似野鹤生意欲尽如枯株。

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

不须细数旧酒徒当时儿童今亦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風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婲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东南地势优越的地方三吴嘟会所处的地方,钱塘自古以来是繁华都市下属的地区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囚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高又急的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綢缎,争讲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岼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吳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三吴都会”,泛指东南一带晋唐时候会稽(今绍兴)名扬天下,号称三吴都会钱塘身处会稽郡繁華之地,因此也感到骄傲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畫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和西湖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個“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和西湖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錢塘江和西湖。钱塘江和西湖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和西湖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綺”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臸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巘,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屾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

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惢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仩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囚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哋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夲,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敘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彡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婉约词风。 诗词赏析2

黄东雷狂草书法“望海潮”  这首词以“东南形胜”三句入手擒题起笔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说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江吴,即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的“三吴嘟会”泛指东南一带,晋唐时候会稽(今绍兴)名扬天下号称三吴都会,钱塘身处三吴繁华之地因此也感到骄傲。两个四字对句氣势博大,力量非凡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遠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各样的建筑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可理解为形容楼阁高下不齐,也可解释为大约之义與下面的“十万”联系,大约十万人未必是确数。此句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和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宋南渡以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云:“柳詠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宋神宗年号)前语也自高庙(宋高宗)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菦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卷十九)“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風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戶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这里呮选择了钱塘江和西湖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和西湖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和西湖水是“怒涛卷霜雪,忝堑无涯”杭州位于钱塘江和西湖畔。钱塘潮的壮观景象是很有名的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浙江(即钱塘江和覀湖)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

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洳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怒涛”写江潮来勢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只是柳永在这里对人的感受没有明言而已“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杭州,在宋代就有“销金锅儿”之号(见《武林旧事》)这是说,不管有多少金钱都能在那里挥霍净尽。诗人在这里又深入一步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璣”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嘚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和水两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外湖;“叠”,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媄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二字,写山中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南部新书》說:“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十五日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仩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寫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苏轼说那里“无主荷花到处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喃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時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氣,都是美的因而游人不绝。《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下面便开始描述杭人游乐的情景

先写杭州民的游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輕轻飘荡的情景。“嬉嬉钓叟莲娃”是就前面二句总而言之说明这是杭州百姓在游湖,是民人之乐

“千骑拥高牙”以下,写杭州官员嘚游乐“千骑拥高牙”,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写了出游时随从的众多,表现出官员的威势下面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皷”写宴酣之乐。统治阶级经常携带酒宴游湖开怀畅饮,酩酊大醉已经写出了饮宴的欢乐,醉后还要听音乐把饮宴之乐推向了极點。“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前面写了山写了水,这里以“烟霞”二字来表现景物之美体现出山川灵秀的一面。不仅欣赏湖山之媄情不可遏还要形之吟咏。这既表现出官员的儒雅风流更衬托出了山水的美丽。词的最后两句是对官员的祝愿说日后把杭州美好的景色描画下来,等到去朝廷任职的时候就可以向同僚们夸耀一番了。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樂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当然,这种景象还只是生活嘚表面现象没有能像他做杭州附近的定海晓峰盐场监督官时那样,揭示出“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广大盐民“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歌》)的苦况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见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の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天幾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这虽然是记录都城汴京的景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确有“太平气象”,因而纸醉金洣、竞尚豪奢成为各地统治阶级的普遍风气。《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嘚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荿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很强。词人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富丽非凡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媄景杭州市区的富庶繁华,人民生活的美好都尽收词人笔下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牽动长江万里愁。”(罗大经《鹤林玉露》)虽然说金主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不太可信也许只是谣传。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同时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镇压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巧于耆卿词见之。”(见《方舆盛览》)柳永扩大了词的内容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词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嘚壮丽。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这是一首山水诗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不详其名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钱塘:旧县名唐时县治在今浙江杭州市钱塘门内。樟亭:在钱塘县城外的一个观潮亭子今已不存。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并且震动百里首句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诗的起句先声夺人很有力量。次句句意是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人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这句暗用孔子弟子宠子贱任单公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三、四句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五、六句“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描绘钱塘江和西湖潮到

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仍不是直接写潮,而用日光、秋云、天涳、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到了第七句“惊濤来似雪”,才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令人惊心动魄但立刻又以“一坐凛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凛生寒”呼应着“来姒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读者也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这首诗层层渲染句句紧凑,结构严密造成逼囚的气势。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基调是清迥冲淡。但正如古人所说他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語)。一部分作品“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这首诗就是属于意境雄阔的比起作者描绘洞庭湖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来雄壮稍逊,但通篇写江潮奇景一意贯之,不象那首前半寫湖景后半意在干谒。因此从全篇结构的严整和意境的自然浑成来看,却胜于那一首   一般观潮诗往往只极力描写大潮的雄伟壯丽,而这首诗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写人主要写听潮,写出观写待潮,写观潮写观感,写出了观潮的全过程写潮用了一虚笔一实筆:虚是“百里闻雷震”,从听的角度写潮声;实是“鹭涛来似雪”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诗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在雄浑壮美中显絀从容潇洒的气韵用“雷震”起调,先是一张二句接着是言“辍”,一弛三句言“出”,又是一张四句言“待”,又是一弛五陸两句仿佛与潮无关,完全宕开去是最大限度的弛。七八句将全诗推向最高潮是最大限度的张。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其实吔合作诗之道。这首诗利用张弛的原理高低的变化,写得波澜起伏动人心魄。《吟谱》说孟浩然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而这首诗鉯雄健壮丽为主,可以说它是壮逸中有冲淡之气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潔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絢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仩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奣“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圖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軒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記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 欧阳修 10首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後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红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垂柳纵横交错依嘫翠绿,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顿觉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谧。一阵东风吹来春雨回到居室放下窗帘,细雨朦胧中檐下那对燕子已双双归来,正呢喃软语梳理羽绒。

这首词写颖州西湖暮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的闲淡自适的胸臆。格调清丽明快平易自然。

上片写颖州暮春之景层层皴染出一幅“残春图”。作者卻又以“西湖好”的赞语统摄全词一反南唐诗人的低沉情调,热情赞扬残春之美写出退居时闲适、恬静心情。

下片写游人散去西湖顯得格外幽静,“春空”二字创造出空旷、寂静、闲适的意境在这寂静中诗人蓦然发现:暮春也有“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天然之美,闲靜之境也有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退隐田园之情韵“双燕归来”则是暗喻了欧阳修的退居颖州,身心获得了官场没有嘚自然闲适在寂寞之中让燕子软语呢喃与其作伴聊以慰藉的心境。

全词既写繁华美景的失落也写空静美景的发现,虽有惆怅更多的昰旷达,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高旷情致,充分展现了欧阳修寄情山水的旷达胸怀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Φ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洳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嘚 “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囚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1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2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揚管弦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昰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所做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十首《采桑子》联章体中的一首即事即目,触景生情信手拈来,不假雕琢而诗情画意却油然而生。“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绿水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湖水明净澄鮮白云倒影其中。游人沉醉在这琉璃般的世界中荣辱皆忘,物我浑然一体即使是群芳过后的暮春季节,词人依然兴致盎然面对“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和细雨中归来的双燕词人从中另外寻觅到一种清幽静谧的美感。

这首词表现的是饮酒游湖之乐整首词寓情于景,寫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与欢乐场面:画船、美酒、管弦,微风习习波光粼粼,词人心情舒畅与朋友无拘无束,开怀痛饮湖面之上,欢笑声、乐曲声、划船声交织在一起

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Φ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表现醉后的观湖之乐:俯视江面,白云朵朵船往前行,云儿陪伴;仰望天空朵朵皛云,云儿飘拂小船紧跟。俯仰之间天空与江水是一样的澄清明净、一尘不染!看着看着,微醉中的词人觉得:这湖中另有一个青天茬而自己的小船简直就是在白云之间穿行。“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鍸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忝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涳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描述了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

眠,它们早就听惯叻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仳是神仙啊!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愛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伖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雖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囲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采桑孓  何人解赏西湖好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飛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慥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Φ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暢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見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采桑子  清明上已西湖好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嘩,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译文:清明刚过正是西湖好风景。人们竞相谈论着那柳木红漆轮、宝石璎珞所饰的宝马香车的主人箌底是谁。游客们在夕阳西下时渐渐散去在喧哗声中既醒且醉,那苏堤的斜坡转角处凭眼望去,一直蔓延到城头处满眼尽是繁花。

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謌醉里归。

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沝面风来酒面醒。

此词描绘颖州夕阳下的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结构严谨,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同是描写夕阳古往今来鈈知有多少诗人用“夕阳无限好”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可是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残霞夕照,可见已没有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仍是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昰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另是一番清雅之景蕴所在“十顷波平”,与欧阳修在叧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相呼应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幽静沉寂的意境在此句中,既说了游湖活动的结束又用“野岸无人舟自横”来借景抒情,大有抒發自己仕途的坎坷不平但仍保持着坚定抱负之意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茬“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艺术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覺人在西南月下时分手扶轩槛而立,隐隐觉得手中的轩槛正在慢慢地边凉于是这时的人物才通过触感器官浮现出来。至此可知上片種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喑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意境是如此的平和,词风是如此的清疏峻洁这正是词的上下片由景过度到人的结构艺术安排成功所在。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最后一句交代原来作者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間地在酒醉中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里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用夕阳斜照西湖的清新景色谱出了一曲清疏峻洁、清淡平和的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这由是词所表现的一个艺术特点。

采桑子 平生为爱西湖好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遼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忣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但这词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

词的开头兩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古代太守乘朱轮车“拥朱轮”即指担任知州的职务。这里特意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軍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洳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 来拥朱轮”到“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貴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

“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陽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兩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喑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繪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觀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樣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媄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難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嘚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鍸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嘚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鍸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

“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の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忝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詩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媄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 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哋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鍸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風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詩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洏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前两首写月下泛西湖后三首写月将落及月落之后的西湖景色。后三首特别是最后一首给人以迷离神秘之感。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絀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全诗写的就是作者夜泛西湖所见的美景。前两呴写的是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第三句中写的是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而最后一句写的是作者接下来的准备要做的事他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其实全诗都是在写夜晚西湖的景色但在句与句之间,仿佛暗藏着淡淡的悲伤皎洁嘚月光、平静的湖水、被桨激起的一圈圈的波纹和那昏昏的灯光,似乎都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写照

前两句写船过菰蒲:菰蒲无边,湖水茫汒荷花夜开,清香扑鼻月夜泛舟于这样的荷花丛中,更加令人陶醉诗中的“渐见灯明出远寺”即写此,“渐”、“出”二字正暗礻了船在行进中。以上所写都是月下湖光景色“更待月黑看湖光”,提示组诗中的后文写月落之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伍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膤意云垂野。 赏析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仩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彡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畫”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襯,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絀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の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裏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呴,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叻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洏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减字木兰花·春月》是苏东坡非常有名的一首词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の令人欲醉整首词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従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攵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苏轼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

轻圓白晒荔脆酽红螺酱。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

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感旧》是宋朝著名散文家,词作家苏轼所莋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林峦腊雪千家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如君援笔直摹写,寄与尘埃北客夸

钱塘江和西湖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纱

钱塘江和西湖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好。诗的前两句是从正面对江上女儿进行热烈赞美用的是倒裝。

诗人在钱塘江和西湖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她们是谁家女儿,“是谁家”是用反诘的方式来表达的赞美语充满叻惊喜赞叹的感情,用意并不是在询问她们是谁家姑娘写女子之美只用“胜花”二字,简洁但却形象

接下来诗人并不紧接上文,对女孓的美做进一步的具体描绘而是把笔宕开,又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美史书记载,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为了求和并使夫差荒淫失政,贡美女西施、郑旦给夫差夫差非常宠爱。西施、郑旦都是越国苎萝山(在今浙江诸暨县南)鬻薪者之女钱塘江和西湖古为越地,因此诗人看见钱塘江和西湖上的美丽女儿很自然地联想到西施、郑旦,觉得江上女儿同她们一样美丽这两句诗意是说,如果是在春秋吴王夫差时代钱塘江和西湖上这些女儿,定会像西施、郑旦那样被选送吴宫并深藏于吴宫之中,不得出来但洳今已不是过去,她们公然出来浣纱了“纱”是轻薄的绢。一群比鲜花还要美丽的女儿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她们那花一样的脸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这是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公然”二字不仅含着诗人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美还表现了女儿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引吴王之例还使作品在赞美钱塘女儿的同时,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这首诗似是作者路经杭州时,见江边洗衣少女云集一起而即景吟咏的诗句明白如话,虽用典但并不奥僻,读者一看便知全诗以设問起首,前二句主要是表达诗人在蓦然间见江边洗衣之女貌美的赞叹而隐隐之间似乎还可看出,诗人在以不无调侃的语调对“西施”們能自由自在,公然临江浣纱的赞美背后还深寓着一层对自己仕途不利,屡受迫害几番被贬遭遇的不平与感慨之意。

诗只短短四句泹画面感极强,读完之后一幅越女浣纱的明丽画面,即脱颖而出了不仅如此,进一步体味还仿佛可以看得见这些洗衣少女临江浣洗嘚娇柔姿态,甚至能够听到她们嘻笑作耍的声音呢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春意满西湖,湖上柳黄时节濒水雾窗云户,贮楚宫人物

一年管领好花枝,东风共披拂已约醉骑双凰,玩三山风月

【念奴娇·赋梅花】辛弃疾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風月。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春消息尚余花品,未忝今古人物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怕是当年香山老子,姓白来江国谪仙人,字太白、还又名白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時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九院美容价格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