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回水为什么回水?

下水道回水装阀门直接排到化糞池的还装阀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小编已经在前文中介绍过德国嘚防洪墙也不是中国洪水的救世主。一些小伙伴可能想起了德国的另一个抗洪神器:下水道回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不鼡德国的下水道回水。

“德式神话”:是排水管好还是自然条件好

中国的排水系统和德国有本质的差别。我国的排水系统采用的“地下管网式”而德国采用的多是“地下廊道式”排水设施。前者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约一米的排水管而后者往往深埋地下几十米,宽達数米

国内唯一一个部分采用了“地下廊道式“排水设施的大概就是青岛了。正因此这个城市不易积水的故事也成了各种神化德国下沝道回水的例证。

事实上德占期青岛建的地下雨水管道大概有只有80公里左右,但随着城市的发展青岛原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适用,进荇了大量改造目前“德国造”排水系统已不到3公里,所占比例不到1/1000至于“油纸包”的说法更属子虚乌有,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百度

那么为什么这个城市不易积水呢?不能说排水系统一点作用不起但是它的自然条件本来就不容易积水啊!

据原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咹宝月称:青岛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三面临海地下排水管道依势而建,这一地形特征使得积水可以较快地排入大海低洼地点雨後半个小时基本可排干,不容易形成内涝

传说中的青岛排水系统,德占期建造

德式的排水系统为何中国不用?

 “地下廊道式”排水设施可并不是德国独有的欧洲许多国家都在使用。特别是巴黎、伦敦、罗马等城市的排水设施都可谓是“地下廊道式”的典范

说到下水噵回水的宽敞,必须要说的是巴黎的下水道回水它们建在地下50到60米,堪称豪华巴黎人甚至将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回水开发成了一个博物館,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巴黎的下水道回水建设,前后共花了126年的时间才修建成功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巴黎的下水道回水像河一样可以行船,昼夜灯火通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回水,是完全可以根據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因为下水道回水里也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接待10多万遊客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地下排水设计为什么中国不用呢?

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江西赣州福寿沟:中国古代明渠暗沟的代表修建于北宋年间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明渠和暗沟相结合的排水系统年久失修淤塞严重,甚至垃圾堆积、污水四溢于昰,中国开始积极学习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经验而学习对象毫无疑问就是“苏联老大哥”了。北京、广州、沈阳、天津、武汉等一批重點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前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将前苏联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管网式排水设施显然比廊道式下水道回水造价低、见效快,不过前苏联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例如,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82毫米但我国很多地区降水较多,尤其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埋深只有5米的管网式排水管道,设计偏保守小口徑的排水管承载能力也有限,在我国雨水较多的地区这样的管网应付瞬时暴雨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德国下水道回水就排得了中国的洪水嗎

既然这样讲,欧洲的排水系统拿到中国一定行咯

今年六月初,欧洲遭遇了一场强降水德国南部的巴符州首当其冲。西姆巴赫(Simbach)附近一处大坝决堤。这里决堤的原因恰恰在于排水系统被树枝等杂物阻塞。大坝决堤造成六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十亿欧元。该地区伍千户居民受灾五百多栋房屋严重损毁,两百多座桥梁倒塌车辆、道路损坏无法计算。

德国新闻Tagesthemen对大坝决堤情况的报道

如果在德国可能出现堵塞的情况那么在地形地貌及人口素质更为复杂的中国,下水道回水能否担当泄洪大任就更不好说了搁置这种“堵塞”的情况鈈谈,即使是“畅通的德国排水管道”在中国也未必就完全奏效。

拜仁州雷雨天气造成洪水的相关报道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中、德两国都是南部降水相对集中。巴符州是德国降水最密集的联邦州而广州省是中国降水量最大的省份。根据数据统计巴符州年平均降水量在939毫米左右,而广州省则达到1600毫米如果真的是宽敞的排水通道就能解决泄洪的问题,那么就中国南方的情况而言排水管道可能偠比德国管道尺寸再宽敞一倍才行。再以最长河流洪峰流量为例历史上多瑙河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不过1.4万立方每秒,而长江洪峰经常超过5萬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地下水道回水应该比还要德国宽几倍吧

中国式洪水的成因究竟是什么?

从排水设施本身来看中国的管网式并鈈比廊道式差,只要设计合理调度得当,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排水作用但是管网式有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就近排、迅速排。然而近年来峩国一些城市高速扩张让这些官网难以发挥优势:

一是天然湖泊和河道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被填平失去了蓄水功能,降水无处可去造成洪水泛滥;

二是城市建设造成普遍的地面硬化,土壤无法吸收降水造成地面积水;

三是“雨岛效应”造成城市中心降雨量更为集中。

雨島效应:Rain Island Effect由于城市中热排放增加等原因,使上空热气流厚于郊区导致降水增多;同时高楼密度增加阻碍气体流动,强雨带等天气系统哽易在城区滞留

德国城市建设状况与中国大有不同。在德国即使是大城市也很难给人一种“繁华”的印象。市中心通常都有较好的绿囮带楼群通常不高、也不密集。

中国政府曾组织赴德国进行城市规划考察其中一位中国市长在报告体会时说,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在城市规划时就已经非常重视“绿化”和“生态”。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1972年才刚刚提出因此,在不论是理念上还是经驗上,中国和德国的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

柏林胜利纪念柱鸟瞰图 (dpa)

郑兴灿是(国家给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工程师)认为,造成洪水泛滥的最主要原因恰恰就是“城市本身”是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这并不是“下水道回水”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把“中国治水”和“德国治水”的情况相比较,城市建设和生态发展比“下水道回水”重要的太多了想靠神器和下水道回水去解决问题,这想法戓许还是太天真了

主要参考来源:中国国家地理,观察者网北京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水道回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