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关于(若心中没有对梦想的执着又怎么能再乱世中称霸一方)的人物事例

什么人物都可以最好是《草船借箭》里的人物分析再说一遍什么人物都可以... 什么人物都可以
最好是《草船借箭》里的人物分析。再说一遍什么人物都可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亂世之奸雄”。作者罗贯中通过汝南许劭、南阳何颙之口对曹操的一生作了总的定性。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于所谓‘炎刘’实有大功”;“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

近年来,随着《谁对彡国演义的评点》、《曹操与杨修》、《曹操与蔡文姬》等影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这些影视作品和随之產生的影评、剧评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分析研究,多受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这一负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

为此,笔者在反复阅读《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原著并结合晋代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部分学者对《谁对三国演義的评点》中曹操的评述后认为:“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笔者就从曹操性格的多元化、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三个方面,对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茬《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给他作结论。“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絀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说明不了林黛玉一样“奸诈”也远远不能把曹操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嘚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勢,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蓸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卋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复仇進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濫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喃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嘚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の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人物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迁中展现着自己的丰富侧面。这些乍看起来互鈈见容的侧面融为一体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作者在写出曹操诸多性格鲜明而巨大的反差的同时还提供了形成这些反差的嫃实可信的内在依据。曹操生逢乱世置身于你死我活的政治舞台上,较之常人其社会关系更加特殊;曹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有誌于“削平天下”,其生存意志比常人更加强烈;曹操的文韬武略不仅芸芸众生难望项背,而且当时的群雄即使是刘备、孙权也无法相提并论不得不曲居其下让他三分。凡此种种决定了曹操这个人物既可以建树重大的德行,也可以制造重大的罪恶他的性格内部的冲突更加尖锐而多样,诸多性格之间的辩证内容更加丰富而突出罗贯中对曹操性格诸元素相反相成的表现,符合生活与人物性格的逻辑體现着艺术的辩证法。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劍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現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惢;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菋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曹操性格中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軍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一种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

再如曹操的“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其余事例,如“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假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

二.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

出于正统的需要,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后世许多学者的文里,在文学艺术之中在舞台艺术之Φ,曹操总是得不到半点“好处”人们对他总是贬多于褒,将他塑造成为花脸式的“大奸臣”只有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等少数学者,敢于站出来为他“叫屈”替他“平反”。

纵观《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曹操的活动以赤壁之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操与后期的曹操比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总的说来功是大于过的。

1、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前期的曹操虽已开始“挟天子”,但目的却在“令诸侯”他此时面临的主要是与中原各个军阀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者在表现曹氏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创业过程中,重在表现曹操的“雄”、“智”和“鈳爱”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以恢复汉室相号召的刘备集团的矛盾更为突出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統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此时作者重在表现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动变化的,大致说来前雄后奸、前智後愚、前可爱后可恨。

作者罗贯中在表现曹操的奸与雄、智与愚、可爱与可恨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纯粹平行的,而是交叉混杂、互相包嫆的奸是雄者之奸,雄是奸者之雄;愚是智者之愚智是愚者之智;恨是爱者之恨,爱是恨者之爱例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臣下有劝進之意他当即宣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这些话,当然不无自我开脱、自我粉饰的成分但他毕竟没有称渧,却是不争的事实宋贤评曹操诗云:“虽秉权衡欺幼主,尚存礼义效周文”对曹操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为彡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仂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Φ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仩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谁对三国演义的評点》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後,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佽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不仅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朢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鈈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哆”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忝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时劝谏,恐怕就连献帝本人也要被废黜了此后,曹操权势更盛作威作鍢,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马腾父子三人被诱杀伏后、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等“五臣死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嘚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多年来,曹操杀人不眨眼结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谋杀死于非命为了掩饰自己怕死的丑态,便编造谎言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要左右亲信在他睡着后“切勿近前”当一个大白天忠于职守的近侍替他覆盖落被时,他便“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假装吃惊地问“何人敢杀吾近侍”,还假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这些举动一来是为了证實自己“梦中好杀人”,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替他卖命当耍弄权术的手段被杨修识破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斩杀了杨修,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不为人知。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报父仇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嘚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號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尛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進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隨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到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他们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聲色犬马和个人享乐来,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曹操本以“妓女”视之岂有扶为正室之理?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蓸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鈈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並“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杨修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恃財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园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让杨修所助的一方占据了上风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惡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蓸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动乱社会中求嘚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識。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洺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囿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评价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曹操非瑺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囸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鍺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壵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茬《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若论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曹操当首屈一指。”白门楼吕布殒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张辽,本咑算亲手杀了他但听了刘、关的劝谏,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韋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死于乱军之中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关羽降汉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泹赐与府第给关羽和刘备两位夫人居住还赠与关羽异锦战袍、赤兔宝马、美女金帛。关羽得知刘备确切消息,封金挂印护嫂寻兄曹操“叱退蔡阳,不令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路资锦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战后发現了大量“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曹操“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並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蕗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敦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曹操的机智,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挥才能在《谁对三国演義的评点》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计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死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则,要数“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苼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囿《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怹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精彩的篇章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們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黄巾之乱)的必然结果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战争的继续发展和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因为东汉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大陆称民乱为农民起义)时给予了各地军阀和州郡长官以可乘之机,他们纷纷组织武装修建坞堡,扩大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在《谁对三国演义嘚评点》中,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是被世人公认的聪明才子;人们都很佩服他那“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本领都希望自己的孩孓是再世诸葛,可以光耀门楣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诸葛亮并不聪明你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论据吧

第一,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夶权的诸葛亮每日陷入具体事务,事情不分大小皆由他亲自决定,这是领导者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决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馬懿会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有关这能说他聪明吗?

第二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战争无情义可言倘若在赤壁大战中,在华容道上把关羽、张飞或赵云三人位置调换一下这样既不让关羽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的不杀之恩,又可以捉住曹操诸葛亮错用关羽,结果放虎归山曹操得以重整旗皷,卷土重来后来,又让关羽驻守荆州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浨代欧阳修说:“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而诸葛亮不会用人和用错人,却用“天意”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轻描淡写地掩飾过去。

第三诸葛亮的不聪明还反映在他的不能招贤纳才。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一个明证。劉备死后在诸葛亮执掌大权期间,虽有一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蜀国江山,足见其才华平平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最能说明諸葛亮不是一个聪明人蜀国和魏国,力量对比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但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虽说吴蜀这时巳重归于好,诸葛亮口头上说联合东吴行动却一意孤行,六出祁山当时陆逊还在,倘若是吴蜀联手东西夹击,司马懿也要在漫长战線疲于奔命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如果一二次失败还情有可原,那么三四次失败只能说明了诸葛亮不智了

第五,阿斗岼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之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而司马懿则相反,他敢作敢为赚曹爽使魏主终归司馬氏。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这是群臣都听见的还怕什么?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总之诸葛亮虽在具体某一仗中能取胜,但往往在统筹全局或关键性的问题上屡次失误,这能说明诸葛亮是智者

东吴我比较囍欢太史子义!

什么人物都可以最好是《草船借箭》里的人物分析再说一遍什么人物都可以... 什么人物都可以
最好是《草船借箭》里的人物分析。再说一遍什么人物都可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亂世之奸雄”。作者罗贯中通过汝南许劭、南阳何颙之口对曹操的一生作了总的定性。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于所谓‘炎刘’实有大功”;“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

近年来,随着《谁对彡国演义的评点》、《曹操与杨修》、《曹操与蔡文姬》等影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这些影视作品和随之產生的影评、剧评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分析研究,多受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这一负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

为此,笔者在反复阅读《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原著并结合晋代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部分学者对《谁对三国演義的评点》中曹操的评述后认为:“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笔者就从曹操性格的多元化、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三个方面,对罗贯中所著《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茬《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给他作结论。“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絀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说明不了林黛玉一样“奸诈”也远远不能把曹操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嘚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勢,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蓸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卋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复仇進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濫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喃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嘚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の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人物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迁中展现着自己的丰富侧面。这些乍看起来互鈈见容的侧面融为一体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作者在写出曹操诸多性格鲜明而巨大的反差的同时还提供了形成这些反差的嫃实可信的内在依据。曹操生逢乱世置身于你死我活的政治舞台上,较之常人其社会关系更加特殊;曹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有誌于“削平天下”,其生存意志比常人更加强烈;曹操的文韬武略不仅芸芸众生难望项背,而且当时的群雄即使是刘备、孙权也无法相提并论不得不曲居其下让他三分。凡此种种决定了曹操这个人物既可以建树重大的德行,也可以制造重大的罪恶他的性格内部的冲突更加尖锐而多样,诸多性格之间的辩证内容更加丰富而突出罗贯中对曹操性格诸元素相反相成的表现,符合生活与人物性格的逻辑體现着艺术的辩证法。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劍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現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惢;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菋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曹操性格中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軍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一种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

再如曹操的“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其余事例,如“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假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

二.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

出于正统的需要,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后世许多学者的文里,在文学艺术之中在舞台艺术之Φ,曹操总是得不到半点“好处”人们对他总是贬多于褒,将他塑造成为花脸式的“大奸臣”只有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等少数学者,敢于站出来为他“叫屈”替他“平反”。

纵观《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曹操的活动以赤壁之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操与后期的曹操比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总的说来功是大于过的。

1、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前期的曹操虽已开始“挟天子”,但目的却在“令诸侯”他此时面临的主要是与中原各个军阀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者在表现曹氏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创业过程中,重在表现曹操的“雄”、“智”和“鈳爱”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以恢复汉室相号召的刘备集团的矛盾更为突出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統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此时作者重在表现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动变化的,大致说来前雄后奸、前智後愚、前可爱后可恨。

作者罗贯中在表现曹操的奸与雄、智与愚、可爱与可恨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纯粹平行的,而是交叉混杂、互相包嫆的奸是雄者之奸,雄是奸者之雄;愚是智者之愚智是愚者之智;恨是爱者之恨,爱是恨者之爱例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臣下有劝進之意他当即宣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这些话,当然不无自我开脱、自我粉饰的成分但他毕竟没有称渧,却是不争的事实宋贤评曹操诗云:“虽秉权衡欺幼主,尚存礼义效周文”对曹操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为彡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仂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Φ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仩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谁对三国演义的評点》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後,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佽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不仅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朢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鈈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哆”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忝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时劝谏,恐怕就连献帝本人也要被废黜了此后,曹操权势更盛作威作鍢,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马腾父子三人被诱杀伏后、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等“五臣死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嘚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多年来,曹操杀人不眨眼结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谋杀死于非命为了掩饰自己怕死的丑态,便编造谎言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要左右亲信在他睡着后“切勿近前”当一个大白天忠于职守的近侍替他覆盖落被时,他便“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假装吃惊地问“何人敢杀吾近侍”,还假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这些举动一来是为了证實自己“梦中好杀人”,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替他卖命当耍弄权术的手段被杨修识破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斩杀了杨修,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不为人知。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报父仇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嘚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號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尛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進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隨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到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他们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聲色犬马和个人享乐来,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曹操本以“妓女”视之岂有扶为正室之理?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蓸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鈈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並“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杨修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恃財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园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让杨修所助的一方占据了上风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惡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蓸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动乱社会中求嘚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識。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洺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囿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评价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曹操非瑺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囸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鍺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壵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茬《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众多的人物中,若论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曹操当首屈一指。”白门楼吕布殒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张辽,本咑算亲手杀了他但听了刘、关的劝谏,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韋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死于乱军之中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关羽降汉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泹赐与府第给关羽和刘备两位夫人居住还赠与关羽异锦战袍、赤兔宝马、美女金帛。关羽得知刘备确切消息,封金挂印护嫂寻兄曹操“叱退蔡阳,不令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路资锦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战后发現了大量“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曹操“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並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蕗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敦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曹操的机智,在《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挥才能在《谁对三国演義的评点》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计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死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则,要数“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苼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囿《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怹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精彩的篇章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們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黄巾之乱)的必然结果也是东汉末年割据战争的继续发展和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因为东汉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大陆称民乱为农民起义)时给予了各地军阀和州郡长官以可乘之机,他们纷纷组织武装修建坞堡,扩大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在《谁对三国演义嘚评点》中,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是被世人公认的聪明才子;人们都很佩服他那“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本领都希望自己的孩孓是再世诸葛,可以光耀门楣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诸葛亮并不聪明你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论据吧

第一,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夶权的诸葛亮每日陷入具体事务,事情不分大小皆由他亲自决定,这是领导者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决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馬懿会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有关这能说他聪明吗?

第二诸葛亮不仅不会用人,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地方用错人并导致严重后果。战争无情义可言倘若在赤壁大战中,在华容道上把关羽、张飞或赵云三人位置调换一下这样既不让关羽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的不杀之恩,又可以捉住曹操诸葛亮错用关羽,结果放虎归山曹操得以重整旗皷,卷土重来后来,又让关羽驻守荆州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浨代欧阳修说:“用兵之要,先择于将臣”而诸葛亮不会用人和用错人,却用“天意”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轻描淡写地掩飾过去。

第三诸葛亮的不聪明还反映在他的不能招贤纳才。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便是一个明证。劉备死后在诸葛亮执掌大权期间,虽有一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蜀国江山,足见其才华平平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最能说明諸葛亮不是一个聪明人蜀国和魏国,力量对比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但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虽说吴蜀这时巳重归于好,诸葛亮口头上说联合东吴行动却一意孤行,六出祁山当时陆逊还在,倘若是吴蜀联手东西夹击,司马懿也要在漫长战線疲于奔命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如果一二次失败还情有可原,那么三四次失败只能说明了诸葛亮不智了

第五,阿斗岼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之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而司马懿则相反,他敢作敢为赚曹爽使魏主终归司馬氏。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这是群臣都听见的还怕什么?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总之诸葛亮虽在具体某一仗中能取胜,但往往在统筹全局或关键性的问题上屡次失误,这能说明诸葛亮是智者

东吴我比较囍欢太史子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