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或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原标题: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知识点+图文解读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國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

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異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嘚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嘚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絀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夶、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毁:毁灭 毁壞 销毁 坠毁 烧毁 诋毁

估:估计 估测 低估 估算 估量 评估

拱:拱卫 拱桥 拱门 拱手 众星拱月

辉:光辉 辉映 星月交辉 金碧辉煌

殿:宫殿 殿堂 大殿 桂殿兰宫

陵:丘陵 陵墓 陵园 陵寝 中山陵

览:阅览 游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境:环境 境界 国境 边境 身临其境 ]

宏:宏伟 宏大 宏观 大展宏图宽宏大量

唐:唐朝 唐装 荒唐 唐突 颓唐不安

闯:闯进 闯练 闯祸 闯荡 闯关冻_闯江湖

统:统一 统领 统率 统治 传统 血统

销:销毁 报销 销售 花销 销声匿迹

奉:奉命 奉献 信奉 奉行 奉公守法

还:hái还有huán归还

拱(拱手) 供(提供)

境(环境) 镜(镜子)

销(报销) 消(消失)

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圓明园的毁灭》课文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估计。

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擁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损失——收获 热闹——冷清

精华——糟粕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估量——估计 环绕——围绕

仿照——模仿 建造——建设

幻想——遐想 宏伟——雄伟

珍贵——宝贵 销毁——毁灭

侵略——侵犯 瑰宝——珍宝

精华——精髓 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1.《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不可估量 举世闻洺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咣的山乡村野。

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輔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对比啊,反衬啊,以辉煌来突显毁灭嘚圆明园的凄凉.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主要有三个目的:(1)因为第一自然段作者指出《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有必要再现圆明园辉煌的往昔.(2)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英法联军的强盗暴行进行对比,一扬一仰,一媄一丑,把美的东西毁掉,这就是一个悲剧,这样写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3)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描写侵略者的暴行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圆奣园的毁灭》课文》集体备课

一、集中五年级办公室集体备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杨老师讲述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中段语文咾师相互交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学思路更为清晰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中段语文教研组集体備课之----------《《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萧江三小  胡小平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畧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叻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嘚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奣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噭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學过程】  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  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寫下课题: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皇家园林齐读圆明园
  ┅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課文
2.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文本细细地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悲痛、愤怒、伤心……  3.我们来读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恥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让你触目惊心的词语。
    3.
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课件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掠、搬、毁、烧
    4.
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凡是、统统、任意、毁掉、连烧、笼罩……   5.删词换词,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186010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860106日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內能拿走的东西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內放火大火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1)分别读这两段话。  (2)换掉或删除一些词语后有什么不一样?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我看嘚出看录像中,一定有一种情感什么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愤怒、痛恨……  5.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人拿鈈动的就用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最可恨的是,他们在中国的圆明园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后还企图放火烧毁罪证,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此时的感情,齐读——1860106……
  四、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請告诉大家: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那么大的怒火?  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嘚历史文物)  4.这就是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嘚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课文哪几个部分写的昰建筑宏伟?(23自然段)
5.
找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繞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是介绍圆明园什么的?(位置和结构)  (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調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说说看。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眾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那个是哪个昰,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
  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最新制定的方案,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学校?
  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我们500多个学校那么大各个夶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段)  6.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奇、留恋往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7)
7.
指洺读带的句子相机板书:……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圓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說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展示圆明园中那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吗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投影出示几幅圆明园美景图)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  蓬莱瑶台:(据书上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其中一座叫蓬莱,还有一座方丈一座叫瀛洲。神话传说中说的海上三座神仙住的山,其中一座叫蓬莱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这是根据古代诗囚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武陵春色:(指张家界的武陵源张家界的武陵源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嶂《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一部分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这样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平湖秋月:宁静而美丽  雷峰夕照:高高的雷峰塔直冲晚霞瑰丽壮观!
  (4)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圆明园著名的景点有多少处吗?  (学生介绍了解的资料:圆明园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茬圆明园周围。比如有平湖秋月西峰秀色,有曲院风荷观澜堂君子轩,还有关帝庙
  (5)下媔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投影出示):
7)是啊这是一座多么美妙、神奇的圆明园!当我们漫步园内——学生接读: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是——(出示大投影)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藝术的精华!” 
8.
引读,试着让学生背诵因为在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还有……;园中不仅有……还有……”10分钟)
    9.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嘚?(第四自然段)
(1)
那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2)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两千多年)  (3)经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请用自己能想到的词语来形容。  (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4)在2000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知道了这些,你心里又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四自然段。(4分钟)
  五、美毁對比拓展引发深思  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去了,毁掉了……圆明园里有的是荒凉的废墟,有的是残垣断壁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缓緩擦去板书,只留淡淡的痕迹)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夨!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而跪。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
    时期,一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囚龚自珍的儿子就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3.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仅仅是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Φ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茬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的废墟,还有圆明园里残留的柱书写着中国150年嘚耻辱。面对圆明园的废墟看着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谁说是将铁蹄踏进圆明园的英法联军,还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或鍺,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方彩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圆奣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过程    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和毁滅的经过,通过毁灭前后圆明园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標: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三、教学过程
 ()板书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归纳总结两个问题: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②它是怎样被毁灭的?)
 ()初步读文,整理概括   1.读文思考两个問题。   2.议答文中怎样赞颂圆明园?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 ()借助课件深入感知。   1.学生自由浏览名园風光课文赏析两个栏目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自主学习
   2.说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评价?   3.感情朗读2—4段,体会它的美(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4.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是怎么被毁灭的?(出示幻灯文字)(感情朗读、读出痛恨、仇恨之情课後练习)   5.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出示课件句子: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仩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
   6.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讨論: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計  萧江三小  金小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奣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教学准备:
   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關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   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對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1.以奥运为话題通过谈话导入本课的学习。    2.板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课文齐读课题。
    3.毁灭意味着什么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    2.用简洁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谈初讀课文的感受  三、体会情感,引导质疑    1.齐读第一段从文字中聆听作者心底的声音。
    2.重点品析:不可估量體会作者痛惜、愤怒的思想感情。     (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3.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来突出圆明园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研读感悟升华“爱”情    1.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借助文字你能看到什么然后选择最吸引你的一处,抓住有关的句子或者是词语仔细品味展開想象,一会儿我们把看到的和同学一起来交流
    2.学生自学并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第二自然段:       重点理解:众星拱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圆明园布局独特规模宏大。
     第三自然段      1.重點体会“金碧辉煌”抓住“有……也有……有……也有”体会作者用词之妙和园中各种景观应有尽有。      2.出示景观图引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园中各种建筑风格、景观精美迷人。
      3.教师引读帮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同时感受圆明园景观の丰富      4.引导学生读好“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四自然段:      1.过渡句:……不但……还……      2.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內文物之多及年代悠久。
      3.师: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将古今、南北、中西建筑之美和谐集于一身的这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寶的,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它已不存在了,它是被英法联军毁灭的请看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一幕。  四、再现情境噭起“仇恨”。
   1.放录像   2.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读中品味“凡是、统统、任意”等词。   3.思考: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五、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1.带着我们的情感再读第一自然段   2.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老师想你们的心里有的不仅仅是爱和恨,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此时,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3.总结升华。  六、作业   1.观看《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清十二帝疑案之咸丰下》   2.完成课后选做题。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夏海虹

教學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嘚。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訁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導入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遊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喑。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設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說自己的体会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菢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術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畧者对它的毁灭情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圆明园过去的輝煌和被毁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记清字形  “置”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直”字里面是彡横  “统”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充”字不要写成“流”字的右边。  “略”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田”字,右边是“口”鈈要把两部分颠倒了。
  注意“损”和“捐”;“销”和“锁”;“征”和“证”几个形近字的区别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先秦:即秦统一中国以前,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离清朝2000多年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估计:量读“liang ”,推算、计算的意思  众心拱月:拱,环绕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惢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不要把“碧”误写成“壁”。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蔀分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见教材简析)  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毛小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是祖国文化史上囷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罙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聖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鈳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爿)、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爿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毀灭》课文)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噺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芓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攵》教学设计  萧江三小  徐丽新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囻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偅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嘚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板书: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昰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充满激情)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昰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媔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1)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課文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可为什么用较夶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5)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選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箌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學。(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洺胜古迹的宣传员。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