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这个人怎么样长得怎么样

题图:奇虎360公司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先生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公众号:投资人说(touzirenshuo)

周鸿祎的成长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开始茬校园里销售反病毒卡,再到离职北大方正后创立3721从与CNNIC的战斗到成为雅虎中国的总裁,从互联网第一口水战到「3Q」大战从免费杀毒到360嘚商业化,一直到360成功在美国上市这二十年当中,他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分享也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时刻让人难忘。

一、对于创业者来说每一天都是压力测试

如同每一个还算成功的创业者一样,一路上我遇到的九死一生的事件从来没有少过其中的艰难坎坷,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虽然互联网创业者可能永远不会遇到像萨利机长一样的极端状况,但是我依然感觉它们冥冥之中有某种共通之处

那共通之处僦是——人们如何在没有前车之鉴的判例中进行决策,又如何在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之下做出最优的判断对于创业者来说,每一天都是压仂测试

从零到一,每个创业者在从无到有创立一家公司后都要经受非人的考验,每一天都有形式不同的突发情况大家都要经历那种媔对突发情况的紧张、九死一生的惊险、迅速做出决策的逼仄、死而复生的恍惚。这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里描述的那样——解决这些难题,没有任何公式套路可用。

对于创业者来说每一道难题都是新的。于是创业者经常感觉到——「没有任何良方可以掌控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局势,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创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带领一群人走出困境,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制作出一系列热门金曲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助你成为全国橄榄球的四分卫,没有任何良方可以让你竞选上总统也没有任何良方鈳以在你生意衰落之时激励你的团队。」

我完全理解本·霍洛维茨的观点,早就体会过那种每天在风口浪尖上行走的感觉。但是他说的这一切都指的是——每一次遇到问题并没有现成的方案去解决企业成长中的困境。一切的一切只能赤手空拳地去判断、去决策、去着手解決,有的时候甚至会面临一场豪赌因此,企业家只能沉着冷静再凭借一点点的运气,运用平时积累出来的商业上的专业方法努力让風浪化险为夷,这是最考验创业者胆识的时刻

二、做生意是丑陋的、累心的

最初的创业是在就业之前,卖反病毒卡

我的合作方是一所夶学的一个校办企业,当时这家企业做CAD汉卡他们同意销售我们的产品。但是负责人一上来就告诉我:「你这个东西我看了我们99块进货!」我一听,脑子都蒙了「我一张卡的成本是50块钱,这只是硬件成本人工成本根本还没有算进去。你什么都没有干呢就可以净赚200元,伱怎么能拿大头呢?」

我当时觉得这家公司快疯了但是对方却有理有据。

「我做销售渠道最终的目的是把这个东西卖出去,我要去宣传我要做广告,我还要去发展二级代理商我一次进这些货,压货是有风险的万一卖不出去就砸在手里了。如果你非要卖的价钱高那峩就从你这里批货,卖完了再和你资金结算你是愿意加速自己流转呢,还是愿意公摊风险?」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渠道感觉做生意并鈈像想象的那样充满浪漫。做生意是丑陋的、累心的、让人见识冷血和无情的谈判进行了一段时间,我同意了代理商提出的价格

最终,这家公司帮我卖掉了一两千张反病毒卡

但是整个过程已经让我疲惫不堪。暗夜里我重读《硅谷热》,重新寻找那种狂热的感觉但昰这一次,我读到的更多的不是野心而是让人冷静的文字——硅谷神话是一场幻梦。实现了这一梦想的人在硅谷是极少数报刊、书籍囷电视上都很少提到硅谷的失败者。向外界炫耀的成功的典型——有魅力、年轻、聪明、富有而失败者无人提及,他们被人忽视了人們希望他们能悄然而去,因此他们令人不快地想起硅谷的压力使在这儿工作的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那时我还不会协调人们之间複杂的利益和心理

第一次创业的过程如履薄冰,我不切实际的想法被一桶桶的冰水浇得透心凉。很多年之后我读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那里面写着——当我们尝试一个新技能时,我们就像进入黑屋子的人总是碰到家具,但是每次碰撞都会让我们明确我们要往哪儿走我们不应该忽视错误或者试图忘记它们,因为它们为我们指出了道路所在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个事实,那些不敢冒险的人就无法发展怹们的才能

我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但是我确实感觉到我就是那个进入黑屋子的人。

利益该如何进行分配?这是很多创业的团队都会遇到嘚问题现在很多团队都会用合同的方式谈好。可惜当时的我们,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常识我们甚至对这个东西能否真正地卖出去还有所疑虑。所以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去谈利益分配的问题。

多年之后我看到了《史蒂夫·乔布斯传》,看到创业早期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甚至也遇到过同样的困惑。书里写道——

当苹果公司刚刚开始拥有惊人的订单时,一个问题随之涌出:两个创始人对苹果的贡献一样哆吗?他们的利益又该如何分配?沃兹尼亚克的父亲一直认为工程师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企业家和营销人员他觉得大多数钱都应该归他儿子所囿。乔布斯来家里做客时杰里当面向他说出自己的不满。「你不配得到这么多」他告诉乔布斯,「你没有做出过任何产品」乔布斯告诉沃兹尼亚克,他愿意停止他们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不能对半分账的话,」他对自己的朋友说「你可以全部收为己有。」然而沃兹尼亚克比父亲更加了解自己与乔布斯之间的共生关系。如果不是乔布斯的话他可能还在家酝酿在计算机俱乐部的会议上免费发放自巳设计的电路板的原理图,是乔布斯将他独创性的设计转化成了蓬勃发展的生意正如当年的蓝盒子一样,沃兹尼亚克愿意保持合作关系

我最初创业的关于利益的纷争与困惑,和这一部分写作相互呼应这和我在最初创业时遇到的事情很相似。通过利益分配的争吵这件事凊我学习到了很多。我知道人的想法是如此不同而创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协调人们之间复杂的利益和心理。

其实我后来一直茬创业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很多技术人员不能和许多人合作,他们认为技术很重要但是我当时已经慢慢领悟到了,光有技术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学校里学习的技术,拿到社会上并不怎么管用而真实社会的光怪陆离,怎么去做营销和管理同样是创业中比技术重要或者说囷技术同等重要的工作。

四、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给了我沉重的打击

在关闭了自己的公司之后,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浮躁做反病毒鉲的时候,我喜欢把所有的责任归到别人身上觉得失败了只是自己的运气不好。然而第二次创业我依然犯了技术员容易犯的错误——興趣点转移得太快,不懂得专注的力量这和踏踏实实把一个生意做透是相违背的。

这次创业我最终收获的教训是有关产品的。看到了洳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山寨公司我意识到了投机取巧的弊端,我去做汉化软件自以为很聪明,结果发现你能投机取巧,别人也能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的产品一点壁垒都没有

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给了我沉重的打击到了今天,很多人会向我抛来这样的问题——你赞成不赞成大学生创业?我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说,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我已经算是比一般的学生更接近社會三教九流的人了但是当我真正走出去的时候,我还是感觉离真正的市场太远太远了

我做的事情都太表面化了,比如照着《硅谷热》嘚表面模式找到了所谓社会上的朋友,获得了所谓的投资或者免费的办公室或者一些注册资本的承诺。这些都非常表面化我并没有找到创业的精粹,也没有毅力在一个方向坚持到最后我最后的失败、最后的头破血流,是必然的

就这么乱七八糟地折腾了一年,我终於感觉到心灰意懒我所体验的,和《硅谷热》里所描述的那扣人心弦的生活差了十万八千里也和《中国青年》杂志上那种浪漫的开疆拓土的剧情丝毫不沾边。我觉得公司再这样做下去我就会变成一个混混,或者一个挣点小钱的个体户每天想着投机取巧的事儿,这并鈈是我的理想

到了今天,我根据这些经验会和很多年轻人去讲我的创业观:创业是一种精神但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要把创业狭義地理解为开一个公司当一个CEO。这种事情太容易了但是它未必能成功,我做了两个失败的公司这其中有大跃进和揠苗助长的意思。

峩这两年读到万维钢的《智识分子》对里面的话深有同感。

五、因为管理经验不足我不得不为造成的结果买单

我做3721的时候赶上了一个恏时代。

我本来是一个产品主义者但是在当时却陷入了一个追求数字的游戏。我最关心的是装机量好像装机量是最重要的,至于有多尐人真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我好像顾不上想了。我的观念处在一个本末倒置的状态我每个月要向投资人汇报,我们新增了多少装机量签约了多少家电脑公司,却根本不关心这些光盘用户到底用了没有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签约预装的好些光盘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去,嘟烂在了厂家的仓库里就算很多最终发到了用户的手里,很多小白用户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安装安装完了也不知道如何关掉程序。当时峩忽略了产品的使用和卸载而那也是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

后来企业做了很多年我觉得互联网产品开发布会其实是挺可笑的一件事情,最牛的互联网产品应该是人们使用过之后觉得这个产品太好了急不可待地介绍给周围的朋友。最后用户量通过口碑营销不知不觉地就漲起来了产品做得不好,发布会开得再绚烂也没用这都是在漫无目的地烧钱。

当时我还比较年轻还参不透这些道理。对于怎么做好產品还有点懵懂而随着资金的到位,新员工的到位如何真正管理一家公司的问题第一次在我的生活里浮出水面。怎么让员工有效率地笁作?如何考核员工?如何让员工有积极的心态?公司的汇报体系应该怎么设计?应该怎么监控产品的出售以及售后服务?无数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这是每个创业的人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开始面临的新问题而你是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的人,是不是具备那些抗压的素质和管理的技能茬这个时候通常就会慢慢地浮出水面。

我也意识到管理经验不足此刻对我来说是一个问题我开始感到焦头烂额。员工的分工混乱不清噺产品的方向迟迟定不下来,而公司大的战略也经常摇摆我当时的印象就是,天天一大堆人聚在一起讨论策略研究各种互联网兴起的噺概念,至于会议的结果却往往是大家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六、我错误地抗拒了搜索这是我最悔恨的时刻

虽然当时3721网址服务已经開始赚钱了,黄金网址的拍卖也给了我一个商业模式方面的提醒但我没有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号,从而让企业及时转型到搜索引擎的模式上来当年的我太醉心于自己的想法,不认为3721的本质其实就是搜索引擎我后来甚至主动抛弃这个想法,显示了我当年认识上的局限

洇此,当我日后见证搜索引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时我追悔莫及,尤其在看见后起之秀纷纷赶超3721时我对自己的固执懊悔莫及。

其实茬这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分不清3721和搜索的区别。有时候我和别人解释公司做的事情别人一听,经常会说:「噢你做的是搜索。」我会马上反驳:「不是这不是搜索,是中文网址服务」但是别人会不解地问:「那不就是搜索吗?」

现在看来,搜索引擎是一个顯而易见的模式但当时还不是,大家都还在一片未知的水域里探索可以这样理解中文域名和搜索的区别:中文域名有点像买门牌号,洏搜索引擎的模式是买路标前者是通过用户键入中文域名而给网站带来流量,后者是通过价格竞争的模式来购买路标谁付的钱多,谁僦可以买好的地段

我错误地抗拒了搜索,让公司更突出地址栏的概念我认为搜索框违背了公司的理念。

多年创业我有很多犯错的时候。而这个时刻却是一个让我悔恨的时刻。一些极为重要的决定我做错了。虽然当时并未立马决出高下但是这个决定让我在今后的咘局中给自己布下了陷阱,也给竞争对手的野蛮生长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我犯下的错误,其实是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期间都会遭遇的问题佷多创业者长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有的时候甚至到了偏执的状态,听不进去有经验的人的劝解最终错过了發展黄金期。

我后来一直充当着「创业导师」的角色因为这个教训,很多时候我都劝创业者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当时和百度比较后峩发现3721在流量和渠道上有绝对优势,但是在搜索技术上明显技不如人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曾经痛失过一个优秀的搜索人才也是后来詓百度工作的俞军。我也意识到了我当初轻视搜索是多么短视的行为而我最终要为这种短视买单。

俞军是我从上海挖过来的一个员工當时他对搜索有无限热情,每天在公司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一直对我说,他来3721的目的就是把搜索做出来我亲眼看到了周鸿祎这个人怎么樣的激情,也相信他对技术有天分但当时3721在和CNNIC打仗,我的注意力分不到搜索上另外,当时公司已经开始盈利我们的重点是在渠道上掙钱。我那时就是一意孤行

我把雅虎中国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它寄托了我做搜索的依托我把雅虎中国变成了一个可以驰骋的战场,让咜占据了我情感上的全部

七、直觉写不到PPT里,失意下不得不离开雅虎

在雅虎我处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外企职业经理人的尴尬位置上,直接面对的是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两种文化格格不入的冲突。在这种位置上工作沟通成本基本上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你明明知噵这种方式可以玩得转但是对方就是觉得不合逻辑;对方提出一套自认为应该可行的方法,但在你听来无异于自毁前程双方充满了鸡同鴨讲的对话,一切都慢慢地开始变得很滑稽

那时,我算知道了什么叫作「倾诉无门的委屈和不被理解的孤独」

我觉得尽管我很强势,吔费尽心思地管理着雅虎中国但是今天看来,依然有一些值得总结的失误或者说,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第一,我对杨致远的崇拜心悝确实,加入雅虎的时候我的年纪不大,对于杨致远这样声名远播的全球互联网公司明星我几乎是仰视的。我在雅虎期间有和杨致远直接交流的机会,他也曾经第一次带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来访问中国在我心中,他就像篮球界的乔丹、足球界的巴乔是前辈,我对怹充满敬意因此,我和他交流的时候我觉得带着不均衡的气场,我不够自信在很多时候,在我应该竭力坚持的时候我选择了妥协。

第二跨国公司的重重上报制度,是阻碍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始终没有理顺这层关系。美国公司内部交流汇报和交流想法的时候大家都要准备精彩的PPT。我有时候觉得写PPT就如同写奏折。我们这里战事正酣千钧一发,朝廷那边还要不断地派出锦衣卫我們还要天天准备折子汇报。我觉得我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经验因此强扭着去按照那套逻辑讲道理,我学不會我是在国内摸爬滚打出来的创业者,我依靠的更多的是直觉但是,直觉写不到PPT里

第三,我在雅虎的收获就是领悟到了对于公司控制权的把握,尤其在互联网领域里大家都是围剿式发展,因此绝对的话语权至关重要在我决定离职之后,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给我咑过一个电话他说阿里巴巴即将和一个大的跨国公司合并,问我与雅虎合作的感受是什么我一听,心里要说的话太多了就在电话里囷马云吐槽了在雅虎的经历,我对他说无论怎么样,不能失去公司的控制权虽然当时马云并没有对我指出,阿里巴巴即将合并的公司昰雅虎但是当时我已经隐约有了感觉。

2005年8月11日雅虎中国宣布与阿里巴巴置换股权。雅虎从此进入马云时代

我把创业者能犯的错误全犯了一遍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社区搜索」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和老齐也在事后总结,这个概念可以在手机端得到很好的实行但是在PC时代,这个概念略微有些超前互联网的用户细分尚未发展得如此深入,用户更需要的是网址导航类的简单垂直细分服务过于罙入细分的服务在当时不具备广泛的市场。

于是作为创业者,我不专注的毛病又开始复燃了在2006年2月收购了亿之唐后,奇虎获得了后者嘚新闻转发证、ICP(网络内容提供商)和SP(内容提供商)牌照这样,奇虎的触角又伸向了短信、彩信、图铃下载、播客、音像搜索等无线业务开始进行试探性布局。但是我们沮丧地发现,这些业务无一聚焦无一强大到产生足够大的收入。

奇虎在前行的道路上似乎又丧失了方姠。随着我们把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奇虎的商业模式完全模糊了。在这个时候一些不留情面的记者把奇虎的定位说成「社区大杂烩」。洏我们始终也没有在社区搜索的方向上实现真正的突破

对于社区搜索的失败,我后来跟创业者交流时也公开总结过几个错误。

第一峩们用了一个豪华团队创业。当时奇虎是豪华的创业团队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跟百度单挑过,还融来一大笔钱但带来的一個问题就是心态浮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互联网是不断变化的,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你必须随时处于归零状态,从用户角度出发隨时把握用户新的需求。

第二我们还是以平台化思想为主,没有聚焦于一个切入点平台型产品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通过打动用户嘚一个点来切入的但我们的团队那时心态膨胀,有着浓厚的经验主义思想加上手里融了不少钱,就忘记了创业最重要的原则是专注

鈳以说,当时我们把一个创业者该犯的错误都犯了有一次,王功权对我说:「我也不懂你们的业务但是我们给你投资,是希望你做点與众不同的东西结果,你好像做了一个新浪又做了一个百度,又做了一个阿里巴巴你准备和大家都竞争吗?你们能同时做这么多东西嗎?」

他的这些话,当时对我而言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九、当一名成功的CEO其实没有什么秘诀

后来锁定安全我们又和腾讯「大战」了一佽。而奇虎360的上市更是堪比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在3月中旬的时候又出现了突发状况——360总部发生了危机在得知360启动上市的消息后,網络上关于360的负面消息陡然多了起来各种匿名信、告状信飞向了北京的监管部门。

3月16日晚上10点原本兴致勃勃打算参加香港路演的老齐剛下飞机就接到了公关部门的紧急报告——公司出事儿了。没有办法齐向东只能乘坐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机回到了北京,应付层出不穷的各种阻碍我们不知道谁在试图阻止360上市,我们只能努力地去四处平息来自监管部门、媒体和投资界的质疑

后方大本营出现这样那样的問题,老齐为了公司牺牲了自己的路演体验马上回去处理棘手的难题。这时我还在路演的过程帮不上忙。我开始感到非常沮丧也开始有些焦虑担心——目前发生的这些事情会不会让360的上市最终夭折?

一种无能为力之感扑面而来。不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此时此刻峩的身边有和我一起奋战的同事有一起完成项目的投行的团队,我有必须进行下去的路演任务我还不能够让外界感知我的情绪。

这是峩创业之后常常遇到的情况有压力自己扛着。压力来的时候我会出现身体反应,有时候我的胃不由自主地开始痉挛说实话,现在我雖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已经有了胃病。不过这么多年,经历的风雨多了我学会了至少不让自己失控。

在飞机上我依然和投行的人囿说有笑。飞机飞到了旧金山投行的人安排所有的人去纳帕溪谷的酒庄吃饭——一个特别好的米其林餐厅。但是我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飯桌上而是关注着总部那里的一举一动。也许是忧虑过度我竟然躺在一张凳子上睡着了。

为了释放压力我已经总结出一套自己独特嘚方法。那天饭局结束后我把大家拉到了旧金山机场的一个靶场里,打了一通枪打完枪之后,投行的朋友都很高兴纷纷在那里拍照匼影,而我感觉那种憋屈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我又能继续上路演讲了。

记得《创业维艰》里有段话:「人们总是问我:‘当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诀是什么?’遗憾的是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看其专心致志的能力和在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与普通人相比那些令你最想躲藏起来或干脆死掉的时刻,就是你作为一名CEO所要经历的不同于常人的东西」

本文来源投资人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

  文/新媒体砖家(砍柴网专栏莋家)

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020、智能硬件、互联网+等新的窗口出现,马云的心灵鸡汤、各大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更是在商业江湖中被传为神话新的利基市场出现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纷纷卷入这场新的革命其间甚至不乏刚毕业或在校90后的创业者,关于90后刚畢业创业的话题更是抄的沸沸扬扬

当下的90后创业新贵们,时而煊赫时而隐晦,难有定评其间的荣辱兴衰,大半取决于风口的潮起潮落面对这一轮新的创业浪潮,砍柴网特做一期创业论坛与业界大佬周鸿祎嫡传弟子,鲁大师CEO田野一起去揭秘90后互联网创业热背后的冷思考通过鲁大师CEO田野的人生历程去折射90后创业的功过是非。

“学渣”是怎么练成的

自从乔帮主携iphone重归大众视野后,关于乔帮主的花边噺闻、稗官野史更是被大众所津津乐道年轻时不走寻常路的“奇葩”们也许更容易成功。而今天的这位采访嘉宾鲁大师CEO田野似乎也有段年少轻狂的潇洒韵事。

田野一个外表豪迈、内心细腻的东北爷们,面对有过几段创业历程到如今鲁大师CEO这么一个身份你很难想象当丅公认的精英阶层代表,上学期间竟然是个留过两次级的“学渣”

“我小时候不爱学习,从初中开始就逃学打游戏”田野并不避讳,怹坦言自己学生时代留过两次级一次是初二,那时他经常逃学到游戏厅打街机玩《街霸》,常常是“游戏里面把别人‘弄死’游戏外面别人把我‘弄死’。”因为屡屡击败对手引起输家不快,田野少不了被别人“堵”

那时,老师拿他没法甚至讽刺他干脆去技校學理发,学厨艺找门儿靠谱手艺。

另外一次留级则是大二,他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结果那年他一共才过了两科,一门英语一门计算机。对于田野来说真正走上“正道”,是后来转学到软件学院一向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他,这才如鱼得水“那时我对人工智能特别感兴趣,希望计算机能和人说话交流”田野说,他喜欢宅在家写程序搞不懂就买书看,自学钻研梦想能制造一个成功的“病毒”出來。

从“学渣”到创业新贵的华丽转身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走歧路才会有奇遇,磕磕碰碰的求学生涯结束后凭借着对

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加上骨子里的不甘平凡一入职场便犹如蛟龙入海。

毕业后带着自己编写的作品支身北漂初入金山,很快便升为项目经理不仅工作出类拔萃,而且不甘平庸的性格还经常为雷军提公司发展战略建议但雷军并未理睬。金山的公司文化加上敢于冒险的本性也决定了后来的辞職创业

结识“红衣教主”老周成为了田野生命中的一个新的转折。彼时周鸿祎刚从雅虎出来平时也做些风险投资,田野过硬的技术加仩锐意进取的朝气很快便引来周鸿祎对的注意周鸿祎当时对他说:“年轻人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去360要么拉几个小伙伴,我给你们投资创业去”血气方刚的田野自然会像如今大多的90后创业者一样,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于是在金山拉出几个同事,挑起了大旗田野嘚创业之路正式开启。

创业维艰:信用卡永远是负数

最开始的创业方向团队认准的是医疗产业,做了一家医疗类网站带着满怀的激情,整个团队总是每天加班至深夜谈及梦想小伙伴们总是心潮澎湃。尽管时代不同但每一代年轻人所分泌出来的荷尔蒙却是类似的,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渴望着开发一款现象级产品,像极了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整天拿着PPT去路演的“疯子们”

理想很丰满,而现實却依然很骨感那时候团队总共13个人,别说团建了工资那个时候都发不下来了,钱包比脸都干净信用卡永远处于负数。忆往昔田野明显的感慨不少:“我住北京南五环边上一小村里,马路上雨天全是泥晴天全是灰每天还要坐两个半小时公交到北五环上班。”

创业僦是用嘴嚼玻璃也许慢慢的你会爱上自己血的味道,但又会有几个团队能扛下来那作为伯乐的老周自然不会不管自己的得意门生,一番探讨后决定放弃原有的医疗网站,条条大道通罗马既然医疗网站实现不了心中所求那么就换条路,进军届时正如日中天的视频播放器领域

2007年,老周追加投资投了200多万元支持团队转型做视频播放器,结果坚持了两年公司依然半死不活的僵持着2007年的时候,上世纪90年玳崛起的第一波互联网大佬们早已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从网站流量来看,土豆、我乐、优酷等三大视频网站排名前列这三家网站占据了整个视频分享行业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门户类和点播类视频站点排行中,新浪和互联星空分列首位

“跟如今90后创业者面临的问题一样,BAT为首的巨头呈一超多强的局面留给年轻人的机会确实不多了,以静制动寻找边缘创新或是良策而刚毕业就选择跟风创业,只能说是⑨死一生甚至十死一生。”面对如今的全面创业浪潮过来人的田野不禁感慨颇多。

终于硬撑了两年的视频播放器最终被360收购了。

入主鲁大师:迎来事业第二春

做了两年的视频播放器卖给360之后2008年,田野正式加入360主要负责开机小助手、隐私保护器、360桌面、360助手、360随身WIFI等,总之360叫得上名儿的产品他全参与研发了。

“那感觉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需要就往哪搬。”田野如是说道

就这么一待就是几年,大岼台所提供的机遇更是之前创业时所不能比拟的不仅技术上更加炉火纯青,对用户的各种使用场景的拿捏更是到位

早已实现财富自由嘚田野自然不甘就此平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习惯了独挡一面不断挑战的田野终于迎来了新的人生阶段。2014年6月老周找到田野,“他让我去成都说鲁大师交给我。”田野回忆道谈及鲁大师,采访中田野平淡的言辞中依然没有掩盖住兴奋的眼神

鲁大師坐落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鲁大师浸淫在钟灵毓秀的川蜀盆地自然地多了几分灵气鲁大师能轻盈的辨别电脑硬件真伪,保护电腦稳定运行优化清理系统,提升电脑运行速度并首创硬件防护功能,是全球首款硬件防护软件

鲁大师对于田野意义非凡,这是他第┅次独立执掌一家完整的公司第一次他可以在没有顾虑的全盘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及到此田野的语气也是充满了感激“我这辈子朂感激的人就是老周,你说要是没有老周一路的支持说不定你现在见到的就不是鲁大师田野,而是饺子馆老板田野或者其他什么田野叻。”

田野入主鲁大师担任CEO后针对鲁大师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鲁大师不仅推出移动版进军智能手机验机领域;同时鲁大师不論是 PC 端还是移动端相继增加了温度实时监控、硬件防护、系统清理、磁盘整理等功能,日活跃度大幅提高鲁大师安卓版全球首创体验评測,鲁大师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从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月启动次数、月使用时间等指数已经开始远超安兔兔。从上图易观智库數据可以看出截止2015年11月,在田野的带领下鲁大师安卓版成为评测软件细分领域第1名市场份额一度超过8成。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中国读书人的普遍价值理想。往事越千年时代虽变,但是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依平生所学,一展才华去服务更多的用户该是件多么酷的事情啊。多次创业未遂我相信对于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讲,即使实现了财务自由内心深处必有所不甘。在360像砖头一样哪里需要就自愿的被搬到哪里,我相信田野始终在寻找一个能够厚积薄发的机遇

入主鲁大师,带领鲁大师一骑红尘领跑整个行业无疑田野找到了发泄一腔才华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也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田野:作为过来人,奉劝年轻人不要盲目创业

从当初校园里的懵懂“学渣”到后来的金山初露锋芒再到后来的创业,再到如今的360帝国下的一方诸侯田野跌宕传奇的人生可谓是阅尽商海沧桑。如今大众创业浪潮下的互联网领域作为过来人的田野又该如何看待那?

“现在的创业者相对比较浮躁特别是创业热钱进来之后,其实创业者的水平昰有所下降的你看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拿到过很多融资也用光过很多融资,三上三下遇到啥事心态都是平和的。现在很多年轻人覺得拿到一笔融资就算成功了——非常浮躁”面对当下,田野一贯沉稳的语调中不免多了份哀其不争的关怀

关于时下最为流行的O2O互联網创业项目,做为过来人的田野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田野表示:“互联网的本质在于用更少的人去服务更多的用户,10 个人服务 100 万用户这个时候就算免费的产品也有价值,因为你的效率太高了你从任何一个角度赚一点点钱都是一家可自盈利的伟大公司。但现在很多创業项目是用四万人服务四十万人这效率就并不高,只能算是半传统项目甚至有更过分的,像很多所谓的 O2O 公司加上地推人员那可能是恏几百人服务好几百人。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创业公司只是用着互联网的形式,实际上并没有提高一点效率根本没有领会互联网的本质。”

正如周鸿祎多次表示的那样创业是一种心态。企业家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法国指的是那种敢于冒险,锐意进取的人其实我们每个囚都有一种潜能,都可能创办一家公司都可能做一个产品改变中国甚至改变世界,但很多人现在是有潜力没有实力所以需要有一个学習的过程,把潜力变成一部分实力田野的职业经历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创业是一个人资源积累的总爆发刚毕业就追随大潮流,为了創业而创业盲目的创业无疑是一种时代的短视症。

开通VIP/超级影视VIP 看大片

周鸿祎:很哆年轻人不知道要什么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鸿祎这个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