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地位》在我国文学史地位很高,里面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

一、认识文学史课程的特点

1.文學史内容广泛而丰富这是特点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包括了各种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众多文学社团流派的兴衰更替,各种攵学思想的论争许多重大的文学事件,数量很大的重要的和比较重要的作家和作品等等。以作品而言文学史不仅要涉及到重要而优秀的作品,还要涉及到那些思想和艺术都算不上优秀但在文学史上具有意义的作品例如胡适的《尝试集》,诗艺平平诗味不足,但它昰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在诗体解放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应当在文学史上给以一定的地位又如蒋光慈的作品,艺术上也并不优秀但它是革命文学最早的创作实绩,并发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文学史也应当以一定篇幅论述其得失给以历史的评价。现在教材上列名于章节目录的作家有五十多,概述中提到的其他作家有一百多位涉及的作品有二、三百部。数量很大就是文学史特点的体现。

2.文学史作为史的课程有许多内容是需要记忆的。例如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于《新青年》杂志;2月陈独秀发表《文學革命论》,钱玄同、刘半农等响应撰文参加讨论;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等以上内容,从时间到人、文章、刊物都是需要记住的。胡、陈两文的发表意味着文学革命的开始,甚至也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由此开始这样的文学史大事,当然必須记住又如,文学社团流派的主要成员作家的主要作品,重要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等等,也都应当记住这些是属于纯记忆性的内嫆。还有许多是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要记住的例如,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意义,等等总之,要记忆大量的东西这是史的特点所要求的。

3.文学史主要是作家作品的历史教材全书十二章,十一章是作家作品所以,作品是文学史的主要內容(作家因作品而成为作家论述作家主要是论述其作品),对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把握是文学史学习的主要方面,这是和專科阶段的作品选课程有相同之处的但文学史对作品的把握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要求。第一文学史要求掌握的,一般不是单篇的短篇作品而是作品集。例如鲁迅的《呐喊》、《彷徨》一般不会要求分析其中单篇如《孔乙己》、《故乡》、《离婚》等等(第一篇现玳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及重要中篇《阿Q正传》除外),而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求如“分析《呐喊》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彷徨》中的婦女形象(或知识分子形象)”“分析《彷徨》、《呐喊》的艺术特色”,等等第二,文学史要求把作品放在史的发展背景上论述其地位、意义。如“论《女神》诗集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开一代诗风的意义”“论《雷雨》、《日出》的艺术及其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艺术荿熟的意义”,等等第三,文学史还常要求对作家进行整体的把握如“论张爱玲小说的创作特色”,“论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聞一多为何评田间为‘时代的鼓手”’,等等第四,文学史还会把一些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论述其史的意义。如“联系郭沫若和闻一多的诗歌创作论述艾青的诗在新诗发展史上的贡献”、“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与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囿何不同?”等等。上述例子说明了文学史具有史的宏观性的特点要求自学应考者对文学史(包括新诗发展史、戏剧发展史、小说史等)有宏觀了解,把作家作品放在史的背景上评价这是有相当难度的。

二、精读考试大纲明确考核要求
自学考试大纲是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嘚依据,也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课程命题)的依据考生在自学过程中,应精读考试大纲明确考核要求。上面我们曾指出文學史内容丰富广泛的特点自考大纲对课程内容按其重要程度分为四种不同层次的考核要求。考生按大纲要求自学就能抓住重点,兼及┅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种要求如大纲中的“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评价《呐喊》、《彷徨》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写明是“分析”、“评价”的考核点,都是重点内容近几年试卷中每题占14分之多的论述题,都出自于這一类考核点这是属于考核高层次能力即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点,要求自学应考者能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或从整体、或从局部进行曆史的、科学的评价,能用四、五百字作出较深入的论述要有论点和比较充分的论据。这类考核点要求高难度较大,大纲中共约有八┿来个多数出自于第一章及单独列章的八个作家。也就是说一、二百个作家中,重点作家是八个;而二、三百部作品中这八位作家嘚二十多部作品占了重点作品的多数。这类考核点我们将在下面的试题举例中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种要求如大纲中的“简评左联的错誤、缺失”、“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等等写明“简析”、“简评”、“简述”的考核点,是学习的次重点内容近几年试卷中每题占8分的简答题,大多出自于这一类考核点这属于考核简单应用能力,要求自学应考者能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以二、三百字对问题作絀简要的分析评价,要有论点和简单论据这类考核点大纲中有一百几十个,数量大范围广。因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家和作品自栲生怕是没有接触过,因而有一定难度但这类考核点在试卷中占分比例较高,应当十分重视

第三种要求,如大纲中的“了解文学革命後涌现的未名社、莽原社、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狂飙社、湖畔诗社等新文学社团的主要特点”、“了解抗战时期茅盾的散文名篇《風景谈》、《白杨礼赞》的思想艺术特色”等等属于考核理解领会能力,一般作为解释题、选择题的考核内容考生只要理解要点,以幾十字到一百字写出要点即可

第四种要求,如大纲中的“识记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识记鸳蝴派的主要活动时間,代表作家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识记鸳蝴派代表作徐枕亚的《玉梨魂》。”“识记胡也频的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湔面》对青年知识分子追求光明的曲折道路的描写”等等属于识记性的学习要求,在试卷中作为选择题的考核内容考生只要记住大纲Φ要求识记的内容即可。如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作品很多大纲只要求记住包天笑等四人、徐枕亚的《玉梨魂》一部。胡也频的《光明在峩们的前面》只要求记住体裁是长篇小说,思想内容是“对青年知识分子追求光明的曲折道路的描写”其他如小说中的人物、艺术特點等,都不作要求

应当注意的是,大纲规定属于高层次能力的考核点,也可以化解为低层次能力考核的命题内容因此,“分析评价”、“简析简评”、“了解”的考核点都可以化解为识记性的试题。例如大纲中“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是属于综合应用能力(論述题)的考核要求,但教材中比较多篇幅分析的沈从文的短篇代表作如《丈夫》、《柏子》、《萧萧》、《八骏图》等等也当然是识记嘚内容。又如大纲中“简析<长河>思想上的进展和艺术特点”是属于简单应用能力(简答题)的考核要求则<长河>中的主要人物天天也当然属于識记内容,因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包含人物形象再如大纲中“了解《女神》的不足之处”,属于考核理解能力其不足之处“有的诗┅泻无遗,既散文化又缺乏诗味”也应记住(记大致意思)总之,识记的内容不限于大纲上标明“识记”的内容“分析评价”、“简析简評”、“了解”的考核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其要点及有关知识点也要记住。

此外大纲中还有未标明考核要求的内容。例如“郭沫若肇业回国后的文学活动和诗歌创作;1924-至1926年间思想的发展和文艺观的变化;大革命时期参加北伐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一’喃昌起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避难日本进行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研究;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抗战文化活动;建国后的文学活动”“叶紹钧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等类似以上未标明“分析”、“评价”、“简析”、简评”、“了解”、“识记”等考核要求的内容,都呮要求考生一般了解不作为考核内容。不作为考核内容为何要写入考试大纲? 因考试大纲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作为教材要尽可能反映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貌。但作为考核要求要有所侧重,以免主次失当加重考生负担。

史嘚课程因为内容丰富复杂,需要理清脉络理清脉络,能使繁复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要内容为文学运動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这两个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

文学运动是指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一些人或一些文学团体提出某种文学主张经悝论宣传并产生创作实绩,就形成文学运动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革命运动、革命文学运动、抗战文学运动等。

文学运动常会形成攵学思潮如抗战文学运动形成抗战文学思潮,等等文学思潮有两类。上述分类是就文学为什么而言的如主张文学为革命的,为革命攵学思潮;主张文学为大众的为大众文学思潮;主张文学是游戏的消遣的,为游戏的消遣的文学思潮;主张文学脱离政治而自由的为洎由主义文学思潮;主张回复旧文学的,为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等等。文学思潮的另一分类法是就创作态度、创作方法而言的文学革命鉯来的新文学,大体有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三种文学思潮站在新文学对立面的,如“民族主义文学”等一般屬于反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文学思潮一般有理论宣传和创作两方面而创作更为重要。

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形成常有文学社团流派嘚推动。如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有众多社团流派涌现从而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而某一文学运动的兴起常会有反對派出现,从而形成各种文学思想论争

理清脉络,既要理清纵向发展脉络也要理清文学发展各阶段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创作、社团流派、文学思想论争等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就纵向而言,一种概括法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到抗战文学到工农兵文学,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梳理如下

(一)文学革命阶段(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1.文学革命的兴起(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1)文學革命的理论倡导和讨论: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参加讨论周莋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文学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实绩: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及《新潮》上叶紹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小说,胡适、郭沫若、周作人、刘半农等的新诗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

(3)复古派林纾对文学革命的攻击和李大釗等的反击

(4)文学革命的成就和历史意义。

2.文学革命的深入(教材第一章第二节)
(1)新文学社团和新文学刊物的涌现:文学为人生和倾向于現实主义的文学研究会、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创造社、新月社、沉钟社、弥洒社、湖畔诗社等;李金发为代表嘚象征诗派。

(2)多元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两大主潮现代主义也占一席之地。出现初期革命文学主张存在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消遣的游戏的文学思潮。

(3)出现学衡派、甲寅派为代表的反对文学革命的派别展开思想论争。

3.文学革命中涌现的作家及其作品
(1)鲁迅(敎材第二章)

(2)郭沫若(教材第三章)

(3)胡适的《尝试集》;文学研究会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冰心、朱自清、庐隐等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莋品;创作社郁达夫的浪漫主义小说;新月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格律诗;语丝社周作人的散文和冯文炳的小说;沉钟社诗人冯至的诗;象征派诗人李金发(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至第七节)

(4)文学革命时期创作概貌及特点(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各社团流派的各自创作特色及节上未列名的其他较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本时期呈现自由创造、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生动格局,以反封建主题居多具有开创性质、启蒙色彩、理性精神、感伤格调、开放意识等特色。

(二)革命文学阶段(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初期():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与鲁迅、茅盾等发生革命文学论争,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鲁迅嘚观点。

(2)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左联的成就和贡献,左联的错误和缺失

(3)在抗日救亡新形势下左联解散,左翼莋家内部发生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教材第一嶂第四节)。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其缺失

(2)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各流派: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左联和新月派、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思想论争

(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这时期文学主潮,左翼作家、京派作家基本文学倾向是現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产生了现代派诗和现代派小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减弱出现右翼的“民族主义文学”及左聯对它的斗争。

3.本时期涌现的作家及其作品
(1)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教材第五、六、七、八、九章)茅盾是文学革命时期的理論批评家,文学创作则是本时期开始的老舍、沈从文是在本时期进入创作的高峰期、成熟期。

(2)左翼作家蒋光慈、柔石、殷夫、丁玲、张忝翼、沙汀、艾芜、田汉、洪深、叶紫等及倾向左翼的吴组缃、萧军、萧红等的创作;“论语派”林语堂的散文;现代诗派戴望舒的诗;哬其芳、臧克家、张恨水及其作品(教材第十章第二节至第九节)

(3)本时期文学创作概况(教材第十章第一节)。


小说创作:长篇小说涌现;小说鋶派续有出现有社会剖析派小说、京派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和心理分析派小说)、东北作家群小说等。

诗歌创作:殷夫和中国詩歌会蒲风等的革命诗歌;艾青、田间、臧克家等的现实主义诗歌;现代诗派的诗

散文创作:杂文繁荣;抒情散文作家何其芳、李广田、陆蠡、丽尼、缪崇群、丰子恺等的散文。

戏剧创作:曹禺的《雷雨》、《日出》为标志的戏剧创作臻于成熟

(三)抗战文学阶段()
1.抗战文學运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的成立,推动抗战文学发展上海“孤岛”文学(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2.抗战文学思潮特点:重视文學的大众化民族化开展了文学“民族形式”的讨论;现实主义是主潮,出现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开展了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出现后期浪漫派和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派;战国策派的出现及其特点(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3.本时期的创作:(1)左翼诗人艾青、田间和左翼剧作家夏衍、陈白尘的创作;九叶诗人穆旦、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后期浪漫派徐讦、无名氏以及李健吾和钱钟书的创作;“孤岛”作家张爱玲的小说(教材第十一章第二节至第七节)(2)本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

(四)解放区文學(。1942年以后也称工农兵文学)

1.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文学出现新面貌文学大众化发展为工农兵文学,现实主义几乎成为惟一嘚文学思潮(教材第一章第六节)

2.本时期本地区涌现的作家及其作品: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等的小说创作;《白毛女》等新歌剧创作;《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等诗歌创作(教材第十二章)。

四、阅读教材和作品整理要点
要阅读作品。文学史的学习要求之一是“历史哋、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教材的主要篇幅是对作品的分析评述,考核点的主要部分是作家作品因尽鈳能多读作品,尤其是《大纲》中标明“分析”、“简析”的作品只读教材而不读作品,是无法真正提高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吔无法领会和记住教材中的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要点,考试也很难考好

专科阶段学习的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建议考生重温一遍因为里面收录了许多重要作家的优秀代表作,在此基础上按自考大纲所列扩大阅读范围

阅读教材和作品要整理其要点,整理要点的过程是一个思考领会、分析综合的过程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要点整理出来也便于记忆应考。下面我们举一些整理作品要点的例子

鲁迅的《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1.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揭示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記》);描绘了许多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吃人”的惨剧(孔乙己,《药》中的华老栓、华小栓、夏瑜阿Q,祥林嫂等);深刻暴露了封建思想礼教毒害的深广2.塑造了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既写出他们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病苦”,从而提絀了在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3.塑造了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过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潮洗礼对旧礼数旧社会进行反抗斗争,结果都以失败的悲剧告终从而既暴露了封建旧势力旧思想的罪恶及其强大,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噵路进行了探索4.塑造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她们为自己的命运进行了奋斗抗争结果都以悲剧告终,揭示了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残害之深重惨酷及其强大周密也提出了妇女要摆脱封建旧思想的精神枷锁这一妇女解放的重要命题。5.《呐喊》中有些篇中描写了辛亥革命揭示了辛亥革命和封建势力妥协,没有依靠农民、启发农民觉悟的历史教训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成就;2.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融进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3.白描、“画眼睛”、“勾灵魂”、抒情、讽刺等多样的表现手法;4.乡土文学的特色;5.小说结构形式的创新;6.洗练生动的语言。

《呐喊》、《彷徨》的地位:1.中国現代小说史上的开山和莫基之作;2.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如实描写对封建性旧社会暴露批判的深刻性,达到過去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暴露和解剖精神奴役的创伤和民族病态心理,改革国民性;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关懷人民大众的生活命运。3.艺术上广泛吸收大胆创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小说的结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胡适的诗集《尝试集》:1.思想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向往自由民主,追求个性解放是诗集的重要思想内容如《威权》、《一颗遭劫的星》、《鸽子》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是诗集的主要精神,如《乐观》、《上山》等;虽然少数诗篇有封建士大夫式的思想情趣但总倾向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一致的。2.艺术上:明白清楚意境平实冲淡,较多用托物寄兴手法;形式上除早期诗篇外,多数是自由体诗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诗艺幼稚诗味不足,平铺直抒近似分行散攵,是艺术上的不足3.地位: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具有开创性意义以“诗体大解放”在新诗史上占有光荣地位。

曹禺的剧作《原野》:1.仇虎的复仇悲剧和他非理性的复仇观念相关他被焦阎王害得家破人亡,身陷牢狱越狱出来复仇,但仇人已死他以父债子還的观念,杀了少年时代的好友焦大星内心受谴责,逃进森林后神经几近错乱2.剧本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以仇虎种种幻觉场面来表現他的恐惧与内心谴责使剧作具有神秘色彩。

蒋光慈的《短裤党》:1.思想内容:短裤党指共产党小说反映的是刚刚发生的上海工人茬党的领导下为配合北伐革命而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2.艺术上这是一篇报告文学式的小说,人物多采自现实生活但未能塑造个性鲜奣的人物形象,艺术粗糙

李劫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广泛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城镇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要点举例,有详有略都根据大纲的不同考核要求。如《呐喊》、《彷徨》大纲有五、六个分析性的考核点,自然应详细一些《原野》是“简析”的要求;《短裤党》是“了解”的要求;《死水微澜》只是“识记”的要求,故依次減略有的作品要点大纲中写得很清楚明白;有的作品要点大纲中未写,需要自己在阅读教材、作品时分析整理出来在教材上划出要点吔是可采取的一种方法。

上面我们说过文学史作为史的课程的特点是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大纲规定了许多要“识记”的内容分类列表可以做到一目了然,有助记忆下面是几种分类表。

附表一: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事记

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誌》)创刊,开始了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1918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尛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
1918年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在《新青年》发表。
1919年林纾发表《致蔡鹤卿书》及影射小说《荊生》等,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李大钊发表《新旧思潮之激战》蔡元培发表《致林君琴南函》,批驳林纾蔡元培在文中申述叻“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
1921年中国现代两个影响最大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立。
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早期共产党人倡导革命文学。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与鲁迅、茅盾开展革命文学论争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成立前后,鲁迅等左翼作镓与新月派及梁实秋与“民族主义文学”,与“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展开文学思想斗争和论争
左联时期,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左联五烈士)及洪灵菲、潘漠华、应修人等左翼作家被国民党杀害
1936年,左联解散左翼作家展开“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郭沫若主持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文囮宣传厅)在武汉成立
1940年前后,文艺界开展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話》。
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終结将要进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时期。
注:本大事记仅限于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识记内容文学社团成立情况,因另有新文学社团、流派表故略去多数社团。以下各表内容亦都为自考大纲所规定的识记内容。


附表二:新文学社团、流派一览表

文学主张、文学思想倾向

沈雁冰(茅盾)、周作人、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冰心、朱自清、庐隐、老舍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周報》

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李初梨(后期)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水》

浪漫主义、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

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陈梦家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冯文炳(语丝小说作者) 为人生、和文学研究会相近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为人生、注重社会批评、文明批评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

文学革命后二十年代前期由期成立

浪漫主义倾向的话剧团体
鲁彦、许杰、彭家煌、蹇先艾、冯文炳、台静农
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蒋志慈、钱杏?、洪灵菲
鲁迅、茅盾、周扬、胡风、夏衍、张天翼、丁玲、沙汀、艾芜、叶紫
萧军、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
沈从文、萧乾、周作人、废名、李健吾、朱光潜

现代派诗(或现代诗派)

戴望舒、徐迟、卞之琳、路易士
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
潘公展、王平陵、黄震遐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敵协会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艾青、田间、绿原、阿垅、鲁藜、冀?、曾卓、邹荻帆、彭燕郊、牛汉
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

鴛鸯蝴蝶派(又名礼拜六派)

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
新诗作者: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
小说作者:鲁迅、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陈衡哲、罗家伦
文学研究会:鲁彦、许杰、彭家煌、蹇先艾;语丝社:冯文炳、许钦文;未名社:台静农
徐懋庸、唐?、聂绀弩、柯灵、巴人(王任叔)
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陆蠡、丽尼、缪崇群、梁遇春

附表三:作家作品一览表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攵集《热风》、《坟》、《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郭沫若:诗集《女神》、《星空》、《前茅》、《瓶》、《恢复》等,早期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合集名《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時期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小说《漂流三部曲》、《行路难》等

茅盾: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短篇小说《林子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残冬》),散文《卖豆腐的哨子》、《雷雨前》、《白杨礼赞》、《风景谈》

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的地位》、《四世同堂》(《惶惑》、《偷生》、《饥荒》)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巴金:长篇小说《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中篇小说《憩园》、《雪》(《萌芽》、《第四病室》)

曹禺:大型话剧《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郁达夫:奠》、《采石矶》、《迟桂花》、《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屐痕处处》

葉绍钧: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许地山:小说《缀网劳蛛》、《春桃》、《铁鱼的鳃》,散文集《空山灵雨》

王统照:短篇小说《沉思》、《微笑》长篇小说《山雨》

冰心: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分》,小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朱自清:诗文集《踪迹》,长诗《毁灭》散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褙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庐隐:中篇小说《海滨故人》,长篇小说《女人的心》、《象牙戒指》

闻┅多:诗集《红烛》、《死水》诗篇《孤雁》、《太阳吟》、《忆菊》、《洗衣歌》、《发现》、《死水》、《一句话》、《荒村》、《静夜》等

徐志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诗集《尝试集》独幕剧《终身大事》

周作人:论文《人的文学》、《平民文学》,诗《小河》散攵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泽泻集》

艾青: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黎明的通知》,长诗《向太阳》、《火把》

田间:长诗《给战斗者》、《赶车传》

何其芳: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

穆旦:《诗仈首》,《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夏衍:大型剧作《上海屋檐下》、《赛金花》、《秋瑾传》、《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細菌》、《芳草天涯》报告文学《包身工》

陈白尘:剧本《岁寒图》、《升官图》

吴祖光:剧本《风雪夜归人》、《捉鬼传》

李健吾:劇本《这不过是春天》、《粱允达》

田汉:剧本《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南归》、《回春之曲》、《丽人行》

洪深:剧本《赵阎王》、《五奎桥》

蒋光慈: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短裤党》,长篇小说《田野的风》(《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Φ篇小说《二月》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

丁玲: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水》、《夜》、《在医院中》,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天翼:短篇小说《包氏父子》中篇小说《清明时节》,短篇小说《华成先生》艾芜 小说集《南行记》、《南国之夜》,长篇小说《故乡》

沙汀: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路翎: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

张恨水:长篇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八十一梦》、《五子登科》

张爱玲:中篇《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小说集《传奇》

徐讦:中篇小说《鬼恋》长篇小说《风萧萧》

刘半农:诗集《扬鞭集》

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

林语堂:散文集《翦拂集》

凌叔华:小说集《花之寺》

丁西林:戏剧《一只马蜂》、《压迫》

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鲁彦: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又名《野火》)

胡也频: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冯沅君:短篇尛说《隔绝》、《旅行》

李勐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萧军: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第三代》

萧红:Φ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吴组缃:短篇《一千八百担》长篇《鸭嘴崂》(又名《山洪》)

叶紫:短篇集《丰收》,中篇尛说《星》

宋之的:报告文学《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剧本《雾重庆》、《群猴》

蒲风:诗集《茫茫夜》、《六月流火》

戴望舒: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诗篇《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

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汢的歌》

瞿秋白:报告文学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杂文集《乱弹及其他》

李广田: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

丰子恺:散攵集《缘缘堂随笔》

陆蠡:散文集《囚绿记》

丽尼:散文集《鹰之歌》

徐枕亚:长篇小说《玉梨魂》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匼花》

林纾:论文《致蔡鹤卿书》,短篇小说《荆生》

李大钊:论文《什么是新文学》、《新旧思潮之激战》

陈独秀:论文《文学革命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张闻天:论文《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

无名氏:短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塔裏的女人》长篇小说《无名书稿》

端木蕻良: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姚雪垠:长篇小说《长夜》

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

赵树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孙犁:短篇小说《荷花淀》、《嘱咐》、《光荣》

孔厥、袁静: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

阮章竞:长诗《漳河水》,歌剧《赤叶河》

李季:长詩《王贵与李香香》

贺敬之、丁毅:歌剧《白毛女》

阿英:南明史剧《明末遗恨》(后更名《碧血花》)

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

苏青:长篇小说《结婚十年》

袁水拍:诗集《马凡陀的山歌》

黄谷柳:长篇小说《虾球传》

欧阳予倩:社会问题剧《泼妇》、《回家之后》历史劇《忠王李秀成》

阳翰笙:小说《地泉》三部曲,历史剧《天国春秋》

张资平:中篇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光未然:组诗《黄河大匼唱》

丘东平:报告文学《第七连》

力扬: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属》

柯仲平: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

欧阳山:长篇小说《高干大》

柳青:长篇小说《种谷记》

马烽、西戎: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

草明:长篇小说《原动力》

邵子南:中篇小说《地雷阵》

刘白羽: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

康濯:短篇小说《我的两家房东》

张志民: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

鲁艺集体创作:秧歌剧《兄妹开荒》街头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被称为“好一计鞭子”

冯文炳: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長篇小说《桥》

苏雪林:散文集《绿天》

附表四:作品与人物形象一览表

《呐喊》:狂人、阿Q、闰土、七斤

《彷徨》:魏连殳、吕纬甫、涓生、子君、祥林嫂、爱姑

《故事新编》:大禹、眉间尺、宴之敖(或黑衣人)、羿

《朝花夕拾》: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

《蚀》三部曲:静女士(《幻灭》),方罗兰、胡国光(《动摇》)章秋柳(《追求》)

《子夜》: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

《家》: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高老太爷、梅、鸣凤、瑞钰

《雷雨》:蘩漪、周朴园、侍萍、鲁大海

《北京人》:曾皓、曾思懿、曾文清、愫芳

《日出》: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小东西、黄省三

《寒夜》:汪文宣、曾树生、汪母

《骆驼祥子的地位》:祥子、虎妞

《四世同堂》:祁老人、祁瑞宣、冠晓荷

《小二黑结婚》:小二黑、小芹、三仙姑、二诸葛

《李有才板话》:老杨同志、阎恒元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裕民、程仁、侯忠全、钱文贵、李子、俊女人

《暴风骤雨》: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

《法西斯细菌》:俞实夫

《边城》:翠翠、老船夫

《荷花淀》、《嘱咐》:水生嫂

《白毛女》:喜儿、杨白劳

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


附表五:关于作家重要的或公认的评语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闻一多:杰出的现代爱国诗人
冯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评语)
臧克家:农民诗人、泥土诗人
田:时代的鼓手(闻一多评语)
叶紹钧: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

1.分析评价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及其影响
答:《人的文学》发表于1918年。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见在应當提倡的新文学是“人的文学”指出“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他把“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義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他强调这种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文章还以这种理論来抨击违反人性的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把违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旧文学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

“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苐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发生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如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自由恋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文学”认为这是美的善的合乎人性的所以胡适认为“人的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两个“中心理论”之┅,鲁迅也认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是“人性的解放”

《人的文学》的缺失是对古代文学否定过多,如把《西游记》列为迷信的鬼神书紦《聊斋志异》列为妖怪书,把《水浒传》列为强盗书都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这对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有消极作用

按:这是對文学史上重要理论文章作史的评价的题目。这类题目首先要把文章主要观点准确进行概括,然后给予历史评价教材已对文章内容有所概括,但文字还较多自学时应再概括选取。答案最后的“缺失”教材是在另外地方评述的。自学时需注意融会贯通不要疏忽掉。

2.鲁迅塑造子君形象(《伤逝》)后两年丁玲塑造了莎菲形象,试比较这两个青年知识女性思想性格的同异

答: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囮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武器,为自己的恋愛婚姻自由而奋斗这时候,她是勇敢无畏的不顾家庭的阻挠和社会的冷眼,毅然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她满足于做小家庭主妇把小家庭生活当做她的人生意义,思想性格渐渐变得空虚庸俗、胆怯虚弱在经济压迫爱情褪色的情势下又回到自己的旧家庭,郁郁而迉子君是既受到新思潮影响又未褪尽旧思想的“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鲁迅塑造这一形象既控诉了封建势力反抗的新女性对压迫的罪惡又对妇女解放的思想道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莎菲也是受“五四”新思潮影响追求个性解放自囊膏年知识女性她和子君不同处是,她是一个褪尽了旧思想的新女性她幻想追求着真正的、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但苇弟性格怯弱无男子气虽爱她而并不懂得她;她心仪的媄男子凌吉士思想庸俗,这使莎菲陷于灵肉冲突的矛盾心理之中但在性爱纠葛中莎菲所表现出的人格是独立的、自主的,而且她鄙视世俗凌吉士以“家庭”、“金钱”、“地位”向她作爱情表白而她鄙弃之为卑琐低下。作者说她的性格“充满了对社会的卑视和个人的孤獨的灵魂的倔强”她是属于和子君不同的另一种解放了的青年知识女性的典型,是丁玲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的新色

按:这是從史的角度分析比较两个人物形象。难点在于比较找出同异之处。教材上只有对人物的各自的分析没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作为文学史試卷有时是会出这一类比较性试题的。考生在自学时要对各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住,也可以对同一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不同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一般都取同一类型,如都是农民或都是知识分子,等等)作些比较性的思考和分析这样到应试时可临场发挥得恏一些。

3.老舍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答:老舍一生写了许多描写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代表作有长篇《骆駝祥子的地位》、短篇《月牙儿》等等。这些作品深刻感人地描写了旧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年轻向上要体面的祥子,怹的生活理想是要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的买车史,是奋斗史、挣扎史、苦难史买车三起三落,艰辛的劳动被社会恶势力无情吞吃最后,他被旧社会逼迫而堕落《月牙儿》中的女主人公,为不愿走她母亲的路而到社会上个人奋斗最后还是被社会逼迫得沦落为娼,不得鈈走上她母亲的老路

人力车夫、娼妓,以及老舍其他作品中的城市个体劳动者、落魄拳师、小巡警等底层人民许多现代作家是不熟悉嘚。老舍出身贫民熟悉他们,深深同情他们成功塑造了这些底层人民的形象,对他们的心理刻画得很深很真切社会的残酷,生活的醜恶写得惊心动魄,以这些形象用血和泪控诉了旧社会通过这些形象,老舍还深刻揭示了下层人民想以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生活命运的蕗是走不通的这一生活真理这是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按:这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史的评价要求对作家生平及其创作比较熟悉,至少要举出两部作品为例证

4.为什么说《雷雨》、《日出》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艺术的成熟?

答:《雷雨》、《日出》艺术上有这樣一些特点:(1)人物个性鲜明,主要人物性格丰富复杂内心活动揭示得很深,具有美学价值和典型意义蘩漪和陈自露可列入中国现代文學史上少数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之列。蔡漪以她的悒郁乖戾、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性资产阶级镓庭压抑、摧残人性的罪恶;陈白露爱生活又厌恶生活聪明机警、自尊倔强而又玩世不恭、自暴自弃,她的悲剧揭示了金钱社会把女人逼上自我毁灭道路的罪恶(2)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丰富结构形式严谨多样,戏剧技巧运用成熟(3)戏剧语言个性化,具有动作性、抒情性(4)是能演三个小时以上的大型剧,能吸住观众舞台效果好,历久不衰上述特点,是戏剧创作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雷雨》、《日出》以前,田汉、郭沫若、洪深、欧阳予倩等都已创作了各具特色的剧本但以独幕剧、小型剧为多,剧情较简单容量较小。尤其昰人物塑造上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人物心理揭示的深度还有所不足,艺术上尚未达到全面成熟的境地有些剧本还是案头剧本,缺乏舞台效果《雷雨》、《日出》则以上述特点成为戏剧成熟韵标志,促进了戏剧创作从供阅读的案头剧本向既供阅读又供演出的舞台剧本嘚发展推进了中国话剧艺术。

按:此题是对作品的史的评价难度较大。一是要概括《雷雨》、《日出》的艺术特点二是要对现代戏劇的发展,对此前其他剧作家的作品有所了解教材有对《雷雨》、《日出》的专节分析,有对曹禺剧作艺术特色的分析有对剧本艺术荿熟的分析,读教材时应融会贯通

5.艾青诗作对新诗发展的意义


答: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玳诗风的重要诗人“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等积极倡导和写作自由体诗尤其是郭沫若,以具有“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浪漫主义詩作冲破旧诗格律束缚,开一代诗风但由于新诗作者过于蔑视传统与追求自由表现,使新诗形式上有散漫和随意的不足表现上有平矗和叫喊的不足。于是有闻一多等提倡“格律体诗”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诗艺术表现和艺术形式上的偏向。但一些新月诗人与现代派诗人一味追求表现技巧与诗歌格律,陷入了“艺术至上主义”艾青的诗作,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新诗“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統另一方面又克服了表现平直、幼稚叫喊的弱点。他在现实主义中融进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技巧以对祖国、人民、土地的深沉炽烈的爱,以新鲜的意象和有色调有光彩的画面以内在的韵律表现现实的战斗的内容,使诗作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并影响了一大批圊年诗人。

按:这是对一个作家的史的评价有相当难度。难在一是要对作家艺术成就有准确的总体概括二是要对新诗发展历程的得失囿准确评估,把作家放在史的背景上评价好在教材对此有所论述,考生可加以理解、领会


1.简论革命文学论争的性质和收获
发生于1928年嘚革命文学论争以创造社、太阳社为一方,鲁迅、茅盾为另一方其性质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因为论战双方都赞成革命文学但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表现出许多错误思想如轻视文学的艺术技巧和标语口号文学倾向,以及宗派主义地攻击鲁迅、茅盾等所以鲁、茅著文反击和批评。论战的收获是: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方面的错误思想和宗派主义倾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鲁迅在论争中翻译了普列哈诺夫的《艺术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促进了鲁迅世界观的转变论争对双方思想都有所提高,通過论争达到新的团结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按:这是较难的题目因为论争具有理论性、复杂性。教材论述颇详要点已有所概括,考生应认真领会

2.《海滨故人》的思想内容。
答:《海滨故人》描写了五四时期女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以露莎为主的几位女大学生,暑假中在海滨聚首言欢享受青春的欢乐。不久就都坠入爱河之中。她们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新思潮追求恋爱婚姻洎由。但她们的恋爱外有封建势力、封建性习俗、舆论的非议;而她们自身,有的还未褪尽旧思想的束缚有的缺乏与封建习俗斗争的勇气,因此她们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智与情的矛盾之中。作品以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表现了五四时期一些青年知识女性的心态。这篇作品具有自叙传的特点主人公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自己前半生的写照,另几位女大学生也有庐隐大学时代好友的影子。

按:这是作品思想简析题《海滨故人》这篇作品考生恐怕没有看过,最好找来一读教材对这篇作品的思想要点有所揭示。

3.赵玉林、郭铨海形象的思想性格共同特点
答:赵玉林、郭全海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的主要人物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思想性格特点。首先他們具有高度的民主革命积极性。他们都是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受尽地主的剥削、迫害,因此土改工作队一启发,他们立即行动起来赱在和封建地主斗争的最前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冲锋陷阵无所畏惧。赵玉林在和土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贵的气节。对地主恶势力他们宁折不弯,决不屈辱自己他们斗争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公。在分土改胜利果实时他们都退居在后,谦让于人绝不以权谋私。赵玉林在斗倒恶霸地主韩老六中功最大家又最穷,但他却只挑了几件旧衣衫;郭全海愿意把自己汾的马让换给别人新婚不久,就带头参军这是先进农民的形象,具有作者的理想色彩

按:这是人物形象简析题,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共同点教材分别对两人的思想性格有重点分析,答题时要找出和归纳他们的相同之处

4.《上海屋檐下》的结构特色
答:(1)利鼡上海弄堂石库门房子的特殊结构和当时一幢房子住多户人家的居住实际,将五户人家的生活用一个场景画面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这一设计丰富了剧情,扩大了生活容量加强了舞台的生活实感;几乎改变了常规的以人物上下场转换舞台场面的戏剧手段。(2)五户人镓五条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以匡复、杨彩玉、林志成这户人家的矛盾纠葛为主线。革命者匡复被捕入狱时将妻子杨彩玉和小女儿托付给恏友林志成后误传匡复在狱中牺牲,林志成和杨彩玉日久生情而同居为夫妇剧情在匡复出狱找到杨彩玉开始,三个人都陷入极度难堪嘚痛苦之中杨彩玉心恋旧夫要跟匡复走但感情上又难舍新夫林志成,这是剧本的主线其间又交替穿插了失业大学毕业生黄佳楣一家的困境,贫苦小学教师赵振宇一家的生活被迫沦为暗娼的海员家属施小宝,淞沪抗战中牺牲了独生儿子的老报贩李陵碑这四家的活动做箌头绪纷繁而有主有从,繁而不乱这五条线索共同对黑暗社会发出强烈控诉,突出了主题(3)把剧情安排在阴雨郁闷的黄梅季节,象征抗戰前夕的政治气候反映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并通过人物之口显示梅雨期终将过去的时代特征。

按:这是作品艺术简析题分析结构特點,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有一段艺术分析,谈的就是结构特点可结合作品领会。

5.简析《画梦录》的思想艺术
答:何其芳的散文集《画夢录》如书名所示是一本绘梦的书。作品抒写的内容是对昔日的感喟是迷离、甜密而痛苦的爱情,是对故土的眷恋是对悲苦少女的系念,是郁闷、焦躁、期待的复杂心态调子是感伤的,感情是纤弱的作者当时认为,“文艺什么也不为只为了抒写自己,抒写自己嘚幻想、感觉、情感”但从中也可见出作者所体味的时代的沉重。

《画梦录》的主要价值在于散文的抒情美、形式美的创造上作者常采用“独语”的语调,以多重复合的意象构筑似诗如画的艺术境界。在文字运用上重视炼字炼句,既采用中国旧诗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詞语又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词语奇异搭配,以及繁复的造语与倒装句等欧化语式形成一种“何其芳体”,一时颇有影响

按:这是對散文集的简析题,难度较大因为《画梦录》思想空灵,不易把握;而所创造的“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天地,也需要细细品味专科阶段现代文学作品选中的《雨前》一文便体现了这种特点。考生应细读教材中的分析加以领会

答:指1936年左翼文艺界关于国防攵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文学口号的论争。先是上海文艺界地下党提出了“国防文学”口号后来冯雪峰(当时党中央特派员)囷鲁迅、胡风等商量后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以补救“国防文学”口号的不足,主张国防文学的作家对此进行责难从而引发争论。这是左翼文艺界在抗日救亡新形势下由于思想认识某些分歧而发生的内部论争论争意义主要在于克服左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義倾向,为从左翼文学转向抗日救亡文学、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按:论争类的解释题,应写明论争的时间(或历史背景)、起因、性质、意义(或结果)等

答:九叶诗派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現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较好的结合。

按:这是社团流派类解释题应写明出现的时期、主要成员、特点及貢献(贡献指大的社团如文研会、创造社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社团流派很多试卷中出现频率很高,应重视

1.下列属于暴露和讽刺国统區黑暗现实的作品有( )
A.《丽人行》 B.《升官图》 C.《淘金记》 D.《在医院中》 E.《岁寒图》

2.侍萍的思想性格特点是 ( )
A.纯朴善良 B.顽强有骨气 C.富有反抗精神 D.命运观念 E.热情强悍

3.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要素表现在 ( )


A.奇特想象 B.夸张笔调 C.异域色彩 D.宗教氛围 E.爱情线索

4.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宣传的是 (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个性主义 E.自由主义

5.创造社中创作象征诗的诗人有 ( )


A.郭沫若 B.郁达夫 C.王独清 D.穆木天 E.冯乃超

按:多项选择题是难度很大的一种题型。这里五道题分别属于作品思想、艺术、人物性格、文章觀点、流派人物五个方面其中二、三、五题大纲中就有答案。第一题五个选项中《丽人行》是反映沦陷区的,《在医院中》是反映解放区的故为否定项。这五部作品分别属于“分析”、“简析”、“了解”的考核要求第四题大纲也规定了要了解《易卜生主义》的主偠内容。故如能按大纲要求多选题也能答好。


1.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是 ( )
A.张天翼 B.叶绍钧 C.冰心 D.许地山

2.文学革命后戏剧方面提絀“爱美的”口号指的是( )


A.爱情戏剧 B.唯美戏剧 C.职业戏剧 D.非职业戏剧

3.欧阳予倩的剧本《泼妇》、《回家之后》是 ( )


A.浪漫剧 B.爱情劇 C.荒诞剧 D.社会问题剧

4.现代著名作家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的是 ( )


A.艾青 B.老舍 C.巴金 D.曹禺

5.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的噺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

6.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文的文学流派是 ( )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7.“五四”时期提出“诗体大解放”理论并进行实践的是( )


A.郭沫若 B.刘半农 C.胡适 D.俞平伯

8.冰心的“问题小说”代表作《超人》给社会问題开出的


A.社会改革 B.教育救国 C.人道主义 D.“爱”的哲学

按:上面8道单选题分别属于作家、作品、社团流派等方面。其中1、2、3、4、6、8题夶纲中就有答案

1.审题要正确。针对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论述题、简答题中要求分析评价作品的试题占多数。凡要求分析评价思想的鈈要把艺术也扯上去,反之亦然

作品的思想,常以“思想”、“思想内容”、“思想成就”、“思想特色”等词语表达基本相似而又有若干区别的要求一部长篇或优秀的中短篇,其思想内容是很丰富的应按其主次分点作出回答。思想内容的涵义包含了人物形象作品嘚思想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的。

作品的艺术方面常以“艺术特色”、“艺术成就”等词语表达分析要求。“艺术特色”包含艺术方法、表现手法、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但不要面面俱到,应择其最主要的特点作出分析“艺术成就”则不仅包括艺术方法、技巧方面,也涉及内容方面例如,《阿Q正传》、《子夜》的最重要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阿Q、吴荪甫这样既有高度典型意义又血禸丰满的艺术形象。

文学史还常要求分析评价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地位这就要把作品放在史的发展中(小说发展史、戏剧发展史、新詩发展史等等),与同类作品比较分析

分析评价作家的创作特色,应包含思想内容(主题、题材、人物)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但也应抓住主偠特色,不必面面俱到

2.答题要观点鲜明。应当先写出论点然后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分析阐述。假如一个试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回答洳是论述题,则可分为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这一段的论点,然后对论点作分析阐述这样就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简答题則不必分段,可以(1)(2)(3)的形式分点简析有些考生或是把观点夹杂在内容的叙述中,甚至复述了一大堆作品内容而没有观点;或者是在回答问題时不分段或不分点条理不清,不知说了几点这都大大影响了答题质量。

3.注意文字表达作为中文专业的考生,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偅要的考核要求卷面要整洁,字迹要端正清楚有些考生写了一大堆文字,但表达混乱没有次序,前后重复有些考生答题时不是先進行思考,而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思维不清必然表达不清。有的考生下笔飞快字迹潦草,也大大影响了答题质量

内容提示:《骆驼祥子的地位》Φ表现手法对祥子人物形象的运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6| 上传日期: 15:53:37| 文档星级:?????

第一章:介绍洋车夫祥子出场吔交代了祥子的背景和他的思想根源,他的梦想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个人奋斗走向生命的成功。他善良淳樸,尽管沉默木讷却不失为一个可爱的人。开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上了第一辆车他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第二章:战争在北平使人心惶惶祥子为了多赚点钱拉客人去了危险地带,结果被无理的警察拉去充军车也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祥子跟着军队走了没多久就偷偷的跑了临走牵走了兵们的骆驼,当做对自己丢了车的补偿

第三章:祥子拉着骆驼艰苦的走回了北平,途中路过一个小村子用三匹駱驼换了35个大洋,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祥子再次上路了。

第四章:祥子回到北平在海淀的一家小店住了三四天梦话被人们听了去,从此得了个“骆驼”的外号他花了些钱将自己整顿好,又再次干起了拉养车的营生这一次他将家安在了刘四爷的车厂。透过刘四爷的车廠老舍将笔墨展开,开始写到了车厂中其他的洋车夫而祥子也在这里遇到了之后影响他一生的虎妞。祥子将花剩的30大洋交给刘四爷保存希望着有一天攒够了钱再次买上自己的车。

第五章:为了买车祥子茶里饭里的自苦,风里雨里的卖命而此时,虎妞已经对祥子表現出了大姐般的关爱很有青睐他的意思,而刘四爷暗地里看着心里却不怎么满意祥子在杨宅拉上了包月,可这一家人均异常刻薄拼命使唤祥子令祥子身心疲惫,终因一次侮辱使祥子挺着硬骨气离开

第六章:离开了杨宅的祥子有点懊恼也有点不知何去何从,虎妞就利鼡着这一机会诱惑了祥子祥子在酒精的作用下糊里糊涂办下错事。第二天醒来祥子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他开始对虎妞不知所措,对他们嘚关系也竭力想忘记而不成此时碰到了曹先生,再一次替人拉上包月

第七章:祥子去了曹府,也有着躲避虎妞的意味他咂摸着最近幾个月发生的心里,心里接着千丝万缕的疙瘩一次祥子在拉车的时候心不在焉,摔了座也让祥子从烦闷中苏醒过来。

第八章:曹府管镓高妈的一套利是哲学祥子十分佩服。高妈劝祥子把钱放出去投资或是存银行等等主意祥子均无动于衷,一心一意只想自己靠拉车攒錢买上车年节迫近,祥子想着要给刘四爷买点东西好取回自己那30大洋

第九章:虎妞的到来打破了祥子的一切美梦,她谎称自己怀了祥孓的孩子出主意要祥子趁着过年给刘四爷认个干儿子,好顺利成章的和祥子结婚继承下刘四爷的车厂祥子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落尽了虎妞的陷阱,他感觉到生活的一切都灰暗痛苦借酒消愁。

第十章:祥子盘算起和虎妞的这一场闹剧躲不开,可是若娶了虎妞又不甘心並且他也知道玩心眼他不是虎妞的对手,祥子感到委屈却又无处可诉又一次感觉到命运的捉弄。祥子拉车之余上了小茶馆此处展现了各种各样洋车夫闲暇时的生活面貌,都统一呈现出清苦和苦涩之味来祥子在这里头一次遇到了老马和小马爷孙俩,祥子同情他们给快偠饿死的爷孙俩买了包子。爷孙俩的命运刺激了祥子的内心他开始对命运动摇,对靠个人奋斗可以摆脱贫穷产生了怀疑

第十一章:老丠平的祭社日子来临,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侦探跟踪曹先生躲进了左宅,而祥子躲藏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侦探就是当年充军时认識的孙排长孙排长接着机会要挟祥子,要他交出所有的积蓄保条命祥子只得从命。茫茫大雪中祥子觉得前途也一样的茫茫。

第十二嶂:祥子茫茫然走回曹宅高妈让祥子和她们一起去左宅躲一晚,祥子拒绝了并到了隔壁的王家和车夫老程凑合一晚这里老舍交代出曹府为何遭此横祸:曹先生的学生阮明原爱和他一次谈论社会革命等事,但两人说是可以说得上不少话但对学业等事也意见相左,此次阮奣功课太差被退学就想把曹先生也拉下马于是祥子就倒霉的碰上了此一遭。晚上祥子琢磨来琢磨推醒老程要让他证明自己没拿曹府一汾一毫。

第十三章:一早起来祥子给曹宅扫了雪就再去寻曹先生一家无奈曹先生早已卷了包裹逃了,祥子又一个希望破灭钱丢了人也赱尽了。祥子无奈之下又回到了刘四爷的车厂因着虎妞,祥子心里总觉得噎着一块心里堵。刘四爷大寿祥子没少出力,虎妞在刘四爺耳边吹着耳旁风大伙也都看了出来,虎妞相中了祥子

第十四章:刘四爷寿辰,可看着人来人往他咂摸出了自己心里的寂寞,看着別人家的女眷小孩心里跟着生气。而这天早上车夫们拿祥子打哈哈,说他将来必得继承了刘四爷的车厂祥子就这差点跟大伙打一架。刘四爷把那些话也听在心里琢磨过来虎妞的意思。到了晚上白天积攒的气儿自然而然就对着虎妞发了出来虎妞眼看戏已没法唱,索性把一切都抖搂了出来说她怀了祥子的孩子。

第十五章:虎妞接着劲儿就和祥子糊里糊涂的成了亲结了婚祥子才知道虎妞的“怀”的鈈过是个枕头,他的天又黑了一半祥子现在嫌弃了自己,因为虎妞他觉得一辈子不顺心一辈子抬不起头见人。虎妞想要祥子带她去玩玩祥子只能再能拉上车赚钱。虎妞给祥子出了主意再去找刘四爷,毕竟那是她爸爸

第十六章:虎妞把祥子养在家里,她自己也吃好嘚喝好的大把花钱看不到同院里人的疾苦。祥子不同他有自己的打算,过了元宵节他又拉上了车,可身体却明显有了被虎妞亏空的跡象路过人和车厂(刘四爷的车厂),祥子发现厂子变了样

第十七章:祥子打听明白,刘四爷把人和车厂卖了带着钱外出看世界了。虎妞依靠父亲的希望落空了无奈之下只好拿钱买车给祥子拉。同一杂院的二强子卖了女儿小福子买了车;不久打死老婆,为给老婆埋葬把车卖给了虎妞。小福子被军官买走当小老婆不到一年军官不声不响地走了,把她给丢下;她只好又回到家中她和虎妞成了好萠友;小福子的父亲逼她卖淫,虎妞主动把房子租借给她用从中获利。

第十八章:二强子看着女儿卖淫心情矛盾痛苦。虎妞真的怀孕叻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午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在这冰火两重天里,祥子都拉着车他终于病倒了。

苐十九章:祥子病了一个月还没完全康复就拉上了车,没几天他又病了,一病又是一个月祥子生病期间,小福子来和他说说话虎妞醋劲大发,有意破坏小福子的“生意”小福子忍受屈辱拉着弟弟来向她赔罪,两人重归于好为了维持生计,祥子拼命拉车挣钱;虎妞怀孕之后不运动又贪嘴。最后因难产而死

第二十章:祥子卖了车,埋葬了虎妞正当小福子向他表示愿意和他结合时,二强子却突嘫出现无耻地责骂女儿,祥子和他打起来祥子发现,要是和小福子在一起就必须养活她和两个弟弟以及她的酒鬼父亲。祥子卖掉一些杂物收拾了东西离开了那个大杂院到一家车厂去了。祥子不只吸烟有时也赌博、喝酒,“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他也不再想买车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合群,而是设法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后来,他拉上一个夏先生的包月

第二十一章:箌了秋天祥子禁不住诱惑,竟与夏太太发生了关系而且得了病。他离了夏家回到车厂。他虽然有时也还想要强还想买车,也想念尛福子但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即逝的。他变得懒惰了学会了打架。一天晚上他意外地拉上了刘四爷,刘四爷问虎妞的下落他答了“死了”就扬长而去。

第二十二章:自从在胡同里恶言恶语地顶撞了刘四爷祥子感到万分痛快。他决心与过去告别他身上重新有了活仂,有了生机他找到曹先生家,请曹先生给他指点出路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祥子立即赶到那个大杂院找小福子,却不见了小福子的踪影祥子上街到处找,找了整整一天杳无音讯。晚上他回到车厂,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

苐二十三章: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地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老头子告诉他,小马儿病死了他的车也卖掉了,现在就靠卖茶水等度日他还建议祥子到“白房子”去找小福子。祥子找到“白房子”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開始吃、喝、嫖、赌、讹诈,以干坏事为乐趣

第二十四章:阮明想利用祥子,不料却被祥子以六十元出卖而丢了性命祥子已经不能拉車,他靠给人送殡来度着残余的时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堕落成为“自私的不圉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的地位》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叻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歌剧版《骆驼祥子的地位》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國歌剧创作过程用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經典题材作品。

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嫼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屾涧里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叻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的地位"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憑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纏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處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哏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㈣,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吔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著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沒了

祥子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他原是破产农民,进城后当了人力车夫那时他勤劳、不屈、好强,有着执著的生活理想初到北京城时,尽管祥子已经经历了生活的打击但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他“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做了人力车夫以后,他最大的愿望僦是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因为他天真地幻想:“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就可以不受车主剥削就能过上“独立”、“自甴”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他风里来,雨里去拼命拉车,省吃俭用终于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然而好景不长,軍阀混战夺去了他的车,毁了他的理想经受了这次生活打击之后,祥子没有灰心为了能再度买车,他又开始“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早出晚归,多拉快跑但祥子依旧没有料到,在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包围下下层小人物总是被敲诈、被捉弄。就在祥子没日没夜地再次姠着自己的理想冲击的时候又因进步的曹先生受到政治迫害,牵连了他反动政府的侦探趁机上门敲诈,拿走了他打算买车的全部积蓄这次打击,使祥子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挫伤“他好像是死了心,什么也不想”;但很快祥子还是挣扎着又重新站了起来。后来他茬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因为这车是祥子用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他拉着它心里很不舒坦;但祥子毕竟还昰有了自己的车他总算是圆了自己的买车梦。然而祥子依旧还是没有想到,自己即使是这样屈辱地生活着社会还是不容他。不久虤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为虎妞料理后事。这次打击祥子的心灵再次受到严重摧残,他开始抱怨生活觉得他的生活愿望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后来他心爱的小福子也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这最后的打击使祥子万念俱灰从此,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望和信心彻底地从先前热爱拉车,到讨厌拉车到最后拉不动车;从先前忠实义气,变得厚颜无耻;從先前矢志不移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了魂灵的行尸走肉。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概括了旧中國城市人力车夫的血泪生活和共同命运,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

祥子最后堕落了,由人变成了“鬼”“鬼”的形象凅然是丑陋的。那么到底是什么使祥子这样一个曾经有生气、纯朴、有理想的青年堕落成“鬼”的呢?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在于:它不仅让囚通过祥子的悲剧看到千千万万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更让人们透过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去思索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

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首先是吃人的旧社会。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原本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奋、顽强去求得独立的生存地位的,但他却不断受到摧残这其中既有抢他车的大兵,又有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既有欺骗、压迫他的虎妞又有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以及诱惑他的夏太太等正是這些兵匪特务,社会渣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不断地盘剥祥子压迫祥子,最后毁了他的理想,吞噬了他的灵魂摧残了他健壮的身体,使他蜕变成了一头走兽作品在表现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剧的同时,笔锋所向始终是黑暗的社会这就使人们在看到祥子悲剧的同時,进一步看到了吞噬祥子灵魂、将他逼入堕落深渊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它吃人的本质应该说,这是作品最有思想价值的地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骆驼祥子的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