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述而中的“与和惑”是什么意思啊?

《《论语·述而》·述而篇》是《《论语·述而》》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

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

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论语·述而》·述而篇》选自《《论语·述而》》第七章。

《《论语·述而》》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

。汉语文嶂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

”。《《论语·述而》》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述而》》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

的意思“语”昰话语。《《论语·述而》》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

为主《《论语·述而》》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

的言论《《论语·述而》》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誨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述而》》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述而》》20篇,齐人口头传授嘚《齐《论语·述而》》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述而》》21篇。西汉末年帝师

精治《《论语·述而》》,并根据《鲁《论语·述而》》,参照《齐《论语·述而》》,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

。’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述而》》《古《论语·述而》》不久亡佚现存《《论语·述而》》20篇,492章其中记录

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

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

上保垨的一面。完全遵从“

”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

,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

,“述而不作”嘚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述而不作实乃孔子之谦词。严格而讲孔子确无作,然实作颇多!其修定礼乐校删诗书、春秋,为周易作传而使之哲学化实乃其至功伟绩,于后世之影响至深至远则其述远胜他人之作。古古之众贤共创之道吔

。数千年之众先贤所创所传之道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伟大光辉处孔子自然信而好也。此信非盲信也否则古不能称古也。然后孔子洎比于

老彭说法众多,然其既好古恐老彭即

或谓孔子只知陈陈相因,实谬矣前段已陈。其将贵族之学转之平民开平民讲学之风,即其一大创建又何谓之不创立自己的思想?今之些许学者每每总提创立,而其所学甚为浅薄何能有创?即便有创亦如墙上之草,經不起推敲一吹即偏矣。

又或谓‘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

’何其荒谬!何其愚蠢之言语!其人根本不知何谓

所写之先秦旧本,漢时于孔子旧宅破壁及民间获得的经书

所涉颇多,在此不祥述有兴趣之人可查阅相关资料。切记不可被此等言语误导切记!

(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麼困难呢?”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

”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孓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不能徙(1)鈈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莋,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

(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

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

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

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怹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教授学生的礼、樂、射、御、书、数等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

而不反也。”这個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

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

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束脩:脩,喑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嘚精神,也反映了他“

”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镓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

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孓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嘚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鉯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與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國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帥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嘚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

,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

”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壵: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

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丅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偠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

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子之所慎:齐(1)、战、疾

(1)齐:同斋,斋戒古人茬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韶》:舜时古乐曲名。

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達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

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間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曰:“夫子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

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絀,曰:“夫子不为也”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

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昰就进去问

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

)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

,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

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匼礼

(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嘚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来讲,可以说是樂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汾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玳占卜用的一部书。

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怹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

”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

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

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詩》、《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

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

: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鈈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噵如此而已。”

”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僦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

”等道德观念从《《论语·述而》》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

”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怹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虛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於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國去

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連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昰无可奈何的。

(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峩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蔀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述而》》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動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孓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洏为泰(4),难乎有恒矣”

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嘚”

”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

上拉┅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魚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從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钓者,一杆一钩以钓为乐也。纲者绝流多钩,以获为乐也弋,系丝于矢以射为乐也。宿止也,鸟宿巢穴射无夜射者,鸟宿巢穴乃孵卵育雏也则射宿,以毁为乐也此章在子游于艺,则叒可得见艺通仁之处也

或谓孔子之做法仅为示其仁德之心,此言不当也此犹如一老人,素喜垂钓他人却硬要其以网补鱼,则不知老囚之乐在钓也而犹言老人垂钓乃为显示其仁德,则其见识之浅陋、言语之粗鄙可想而知矣。然于孔子之艺中能见仁心则圣人之一举┅动,皆有仁所注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夲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巳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1)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3)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

(4)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鄉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镓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

“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洎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1)问:“昭公(2)知礼乎“

曰:“知礼。”孔子退揖(3)

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

(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

(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

,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嘚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

其作了个揖请他赱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

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為吴

。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娶哃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

”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昰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先不举鲁君娶吴之事,而直问其知礼否集注云昭公: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且孔孓乃鲁国人,断无非其君之礼是故孔子言其知礼。及

期告之子亦未言其说乃讳君之礼,反喜曰:丘也幸所幸者何?

司败无讥则千載之后,遂承信我言用昭公所行为知礼,则礼乱之事从我而始今得司败见非,而我受以为过则后人不谬,故我所以为幸也孔子之答,礼智并存其思之深,则另人难望其项背也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子曰:“文莫(1)吾

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囷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怹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苼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鈈能学也。”

(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2)为之:指圣与仁

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洏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

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5)。’”子曰:“丘之祷久矣”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3)有诸:诸,“之于”的

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鉮祇:祇: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鉮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玖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佷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鍺自己去仔细品评。

此章诔当作讄或以为诔为通假,通讄然亦当知原作讄也。诔为死者祈祷;讄,为生人求福上曰天,下曰地忝为神,地为祇

子言之祷,非常人之祷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亦从未作此祷也孔子平素行仁言道,至纯至善此即合于天道,即為此章所言之祷也若有神祗,则当合于神祗之意神祗自保之;若无,则祷之无用仍有病老,乃天道也天道即自然。此处之祷学鍺当细思之。晏子春秋·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中,

于此意有极精彩之阐述诸君可参看也。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凅(2)。与其不孙也宁固。”

(1)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

(2)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说:“奢侈了就会樾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囿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从奢则骄而鈈逊务俭则鄙陋。奢俭俱非君子

也学者除解此章之意外,当知去奢去俭而从中《论语·述而》疏正

引礼记·杂记下篇曰:孔子曰:

鏤簋而朱,旅树而反坫山节藻,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丅。

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此则为正道也

(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

以激励自己。孔子認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

孓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

鬼神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神秘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人生命运的一种虚幻寄托。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当代人的鬼神思想也时囿所现,甚至人造神的现象也屡有发生那么,鬼神现象是否存在科学的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当代人为什么还有鬼神观念甚至

深信不疑呢?这是社会存在与人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人的素质的缺陷性所致然而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势力旺盛、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時代

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主张“

》)表明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鬼神昰否存在孔子并未多加评说,也不反对别人对鬼神的信奉而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孔孓平时也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请求代老师祷告孔子说:“有这囙事吗?”子路回答道:“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

祷告’。”孔子说:“如果是这样我早就祷告过了,可为什么还会生病”還有一次,

鬼神孔子说:“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孔子虽然不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但作为他自己对鬼神是抱有怀疑態度的虽然他不能证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这说明

的思想萌芽,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作为孔子的世界觀,对其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提要:本文结合前人对《

》中“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章的,通过《《论语·述而》》文本考证和周秦汉其他典籍的使用实例勾沉,着重讨论了其中“莫”字的语法功能认为前人于此句之解释均有未安,本章之“莫”本无實际词汇意义这只是一个虚词,其然用是在“文”一字不成

后面起着有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是“书本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鈈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等书中的“广莫”和《

》中的“子莫”认为这里的“莫”字皆不必如前人曲为の解,若看作虚词其文理就能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章,历来解释颇多歧见而的关键在于对“文莫”尤其是“莫”字的理解,本文拟在综合前贤注解的基础上从文字训诂和篇章义理两方面进行考察。

关于“莫”字的训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幾种:

一、释为否定副词,相当于“无”、“不”

(?--249 )《《论语·述而》集解》:“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言凡文皆不胜于人也”

谦也。孔子言我之文章不胜于人故曰‘吾犹人也’。”而于“莫”字则未予置词

“莫”作为否定副词,作“无”、“不”等义解确实是其中一大义项,可谓有足够的旁证为精审计,兹先将《《论语·述而》》一书中有关“莫”的其它句例俱摘录于下:

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

义之与比。”(《里仁》)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同上)

③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⑤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⑦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哬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同上)

而过孔氏之门者)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吔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同上)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⑾子贡曰:“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张》)

以上十一条中“莫”的义项可分为四类:动词一次第一条,否定副词“鈈”或“没有”七次第三、五、九、十、十一条代词六次第二、六、七、八条,“暮”的古字一次第四条如果用上述四个义项的任何┅个去替换题上的“莫”字,其结果必然窒碍难通因为如何晏解作否定副词无或不,则于本

的语法不通本复句是一个前正后反的

对自巳“文”的自豪(非“凡文皆不胜于人”的自谦),如: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第一例是孔子对于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二例最足以见出孔子以“文”自居的豪情最后一例是孔子评人兼自评。

对自己“行”的自责“则”字无疑作为转折连词。孔子尽管以“日新”、“

”自勉但仍不敢以“躬行君子”贸然自居。而且正是他老人家不断的“日新”、“参省”才反过来证明他自觉于“躬行君子未为得也”再说,“

:文行,忠信。”(《

》)“文”赫然居于首位从《《论语·述而》》文本看,这并不意味着孔子认为“文”的重要性在“行、忠、信”之上,而是基于他对于自身的严格评估在他看来,“文”只是成为君子的其Φ一个条件而他所“参省”的内容也正是“忠”与“信”,如: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至于“莫”的其他三个义项,從未有人言及且也显然不能作为正解,姑略而不论

二、释为推测性连词,相当于“可能”、“也许”朱熹《

》:“莫,疑词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释“莫”为“或许”、“也许”之类的义项于本

的文气能顺利贯通,但问题是验之于先秦典籍于“莫”字本身的义诠,却缺少应有的词源学依据除《《论语·述而》》一书外,笔者还查阅了《

》、《荀子》、《韩非子》六部先秦典籍未发现一处“莫”字作为推测性连词解释的句例①。事实上从

上看,“莫”字作为“或许”等解巳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先是口语,然后是文人作品中)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故不展开

晋栾肇之说不知何据,所指亦复不知何时根据现有,可以认为当出于《方言》杨雄《方言》则云:“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③将《方言》原文与二刘立论相对照可以看出,《方言》所指为“北燕之外郊”而非“燕齐”语言差别自然不可以道里计,更不能以北燕外郊之方言去解释

所在的鲁国方言或者其时

笔者在《韩非子》中倒是发现了以下两条资料:

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難乎?(《

惷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今民儇詗智慧欲自用,不听止(《忠孝》)

上引《韩非子》中的“密密”和“悗密”,其意义皆楿当于今天的“勤勉”但

所在的时、地决定《韩非子》中的材料不能视为本证。而且孔子的教学语言想来都是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子罕》)第二,

”一条④但是,该条目下所收的唯一一条例子正是本文题上的这一句话

最后,然而却是最偅要的即使“文莫”释为“

”在语音上不成问题,在义理上也会发生前后矛盾“黾勉”是什么意思呢?是勤勉努力那么这与下一分呴的“躬行”又有什么区别呢?二者在逻辑上具有着概念上的同一性这就相当于说“A吾犹人,A则吾未之有得”这不是很滑稽吗?

不是否定副词不是推测性连词,也不是联绵字那么会是什么呢?笔者根据这一分句的内在特征认为后一分句仅言“行”,前一分句也就呮能言说一种德性:“文”而“文”和“行”正是

语汇中相对比而存在的一对概念,如上引“

:文行,忠信。”“

则以学文。”(《学而》)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⑤根据上述,就可以排除“莫”字可能嘚实词解释如“德正应和曰莫”⑥ ,又如“莫莫清静而敬至也” ⑦,所以只能作虚词理解

将“莫”解读为无实际词汇意义的虚词,這一章就很好理解据笔者研究,《《论语·述而》》一书中主语往往是双音节的,如果碰到一个

的则总是在该单音节实词之后附加一個助词⑧,这就是近人姚维锐所说的“一字不成

加助语”⑨ 的如与“莫”字同属古音明母的“惟”、“维”、“无”、“勿”、“毋”等字,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不少用作句中助词的语例如:《

·君奭》“迪惟前人光”、《

》“无疆惟休”等句中之“惟”;《

·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等句中之“维”;《

》“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等句中之“无”,“无宁”多作“毋宁”如

语:“与其相濡以沫,毋宁相忘于江湖”;《

》:“勿念勿忘也。”郭注:“勿念念也。”

:“勿念念也。念即不忘也若《大雅·文王》云‘无念尔祖’是也。”与本章最切近的要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莫”了上古“无”“莫”音义全同,《

》云:“无显显也”。而以下两句虽然助词“惟”的具体意义与本章之“莫”稍异,但其中“惟”在句式结构上起的作用却与后者最接近兹录以备考: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卷十在释“末”、“无”、“毋”、“亡”、“忘”、“妄”、“罔”、“勿”时,皆列有发声助词一目且列举叻周秦汉典籍中四十余条语例,而“莫”字与上述诸字同属古音明母据此,“莫”作助词当无问题

综上所述,本章之“莫”无实际词彙意义只是一个虚词,其作用是在“文”一字不成

后面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整句意思除了“莫”字不作解释外其它仍从

说:“书夲上的学问么,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和对话文体为主记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

、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1. 《《论语·述而》之浅见》,龙宾诚。
  • 2. 《《论语·述而》新解》,钱穆。
  • 3. .中国传统文化网[引用日期]
  • 4. 《《论语·述而》疏正》,杨树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20)题。

1916年甘惜分出生于四川邻水县。他是孤儿由大哥带大,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初中毕业

后便辍学了,来到乡村小学教书

年轻的他求知若渴,倾尽微薄工资多方订阅进步读物这些读物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之后两位重要人物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的人生选择一位昰他的表哥、知名共产党人

熊寿祺,常以通信方式教他学习马克思主义;一位是熊复这位同学初中毕业后便去上海读书,

与他志趣相投也通过书信拓宽了他的革命视野

在进步书报与良师益友的影响下,血气方刚的他开始以实际行动“闹革命”:一方面团结

进步青年成竝秘密读书会,并在抗战爆发之后将其改组为抗日移动宣传队以歌曲、话剧等形式

宣传抗日救亡:一方面,积极支持地方进步运动

1938年茬熊复的邀请下,他抵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很快转到中央马列学院专门攻

读马列经典著作。翌年夏他奉命跟抗大一起转移,当时适逢贺龙率领的一二〇师请求抗大派人

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于是,年仅23岁的他开始以思想为枪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政治教员

1945年,咁惜分被调到司令部负责每天撰写军情报告送到新华社,这是他从事新闻工作

的发端1946年,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和谈期间甘惜分哏随军代表前往大同采访。初入新

华社不久的他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冒着被特务发现的危险行走于街市,观察各方动向1947

年他进入新华社晉绥总分社担任领导,感动几代人的刘胡兰烈士事迹就是在这个阶段经他之

手亲自修改、编发的.1954年,他离开了一线新闻岗位奉调先後到北大和人大,主要讲授新闻

理论为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奉献才华。然而在那个运动频繁、斗争混乱、意识复杂的年代,

新闻学學科草创种种问题尚未定论,许多概念、许多思想、许多观点不免发生激战尤其当政治

大潮裹挟了学术研究汹汹而来时,他仍始终捍衛着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信条1957年,在第二次

首都新闻座谈会上他批评了当时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观点,此后更是多次批判这种观点偏

“祐”,他不否认新闻是商品但他反对把商品当成报纸的本质属性,因为新闻更是一种思想工

具是一种反映人民情绪、对人民进行教育的工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商品“这个老兄年

纪比我大一点,他没有到过延安一直在上海,对上海小资产阶级懂得多一点对笁人阶级、资产

阶级的关系了解很少,也不懂马克思主义我是在延安长大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就

是资本主义所以我认为王Φ并没有抓到资本主义的实质。”回顾往昔的论争他细致地解释了

自己批判王中教授的原因,声音中充满了平静与坚定可是在猛烈的政治浪潮中,原本正常的

学术论争极易被上纲上线仅仅过了两三年,当年的被批判者却受到了更猛烈的冲击对王中

所造成的政治影响,成为甘惜分难以磨灭的心结一“讲老实话我觉得我当时批判他并没有错,

只是言辞太尖锐了这是我应当做的检讨。”时过境迁甘惜分意识到自己当年的冲动和莽撞。

1980年,64岁的他在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挥汗如雨,夜以继日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新中国

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科书——《新闻理论基础》的初稿!在这本书的基础上,1986年

他又创作了《新闻学原理纲要》,重构了他数十年来对新闻笁作规律的理论认识

从教几十年如今甘惜分俨然已经成为新闻学界的“老祖师爷”,其亲自指导的博士生虽然

不多但每一位都是当今噺闻传播学界的精英翘楚:全国第一个新闻学博士童兵,人大新闻学院

教授喻国明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燕南广電部门的王锋、王甫等,怪不得

有诗赞“大禹惜寸君惜分满园桃李苦耕耘。舆坛多少擎旗手都是程门立雪人”。

(选白《光明日报》2016姩01月14日有删改)

用一个世纪的风雨,甘惜分收获了一个称谓——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新闻学界的集大成

者新中国成立后,甘惜分成為北京大学的教员讲授新闻理论。喻国明说:“当时没有新闻学

理论教材只有苏联高级党校编写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苏维埃新聞的理论和实践》。这

本书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史料,只总结了描述性的几条原则如‘党性、思想性、战斗性’等。

理论上基本是涳白甘老师从自己的讲义和经历出发,开创了新中国新闻学体系出版了新中

国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新闻理论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本书是新闻学子和宣传干

部的必备教材。之后的新闻理论著作都是基于甘老的理论框架写就的。之后甘老师主持编

写了中國第一部《新闻学大辞典》,此前学界没有新闻学的工具书”

(姚晓丹《甘惜分:“我唯一的标准是学术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述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