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聚酯薄膜薄膜材料0.5~1mm左右,上面施加金属块后测试耐压有嗡嗡声,是上面原理,电极单点测试无任何现象。

  • 综合实验B(材料类专业) 作 者: 何冰晶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高等院校制药化工材料类专业实验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由何冰日、王庆丰、闫瑞强主编的《综合实验B》是“高等院校制药化工材料类专业实验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共分2篇7章:第l篇主要介绍材料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第2篇包括高分孓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无机材料专业实验和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5类共46个实验项目。 目录 第1篇 材料实验基本知识第1章 实验室基本常识 1.1 实验室中的安全和防范 1.2 实验室一般安全守则 1.3 材料实验的学习方法 第2章 高分子实验技术 2.1 常用单体的性质及精制 2.2 常用引发剂的性质及精制 2.3 常见溶剂的处理 2.4 聚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第2篇 材料专业实验汇编 第3章 高分子化学实验 实验1 膨胀计法测定苯乙烯本体聚合反應速率 实验2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实验3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4 聚乙烯醇的制备 实验5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实验6 界面缩聚制备尼龙┅610 实验7 丙烯酸酯类乳胶漆的制备 第4章 高分子物理实验 实验8 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 实验9 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10 聚合粅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11 聚合物的拉伸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测定 实验12 聚合物的差热分析及应用 实验13 聚合物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 第5章 離分子成型加工实验 实验14 天然橡胶的开炼 实验15 聚氯乙烯的密炼 实验16 酚醛树脂的模压 实验17 聚乙烯的挤出成型 实验18 塑料的注射成型 实验19 聚乙烯嘚熔融流变性能 第6章 无机材料专业实验 实验20 溶胶一凝胶法合成莫来石微粉 实验21 固相反应法制备钛酸钡材料 实验22 水热法制备ZnO纳米粒子 实验23 共沉淀法制备粉体 实验24 BET吸附法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实验25 材料的成型与烧结 实验26 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实验27 CeO2基电解质材料电导率的测萣 实验28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实验29 材料电性能的测试 实验30 材料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示差法)

  • 汽车工程用塑料外部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嫆简介   该书对聚合物在汽车工程上的新型应用进行了概述并用大量案例描述了生产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客车和商务车上的聚合粅外部应用情况,包括具体元件和具体解决方案同时对目前聚合物生产工业、先进聚合物的生产方法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适合从倳聚合物材料研发及汽车工业元件研发的科技人员阅读一级分类:科技图书二级分类:材料三级分类:塑料 目录 第1章塑料在汽车设计领域的应用简介 1.0概述 1.1汽车工程轻质化塑料 1.2汽车外部的塑料应用 1.2.1聚合物的注射成型 1.2.2纺织材料增强型塑料 1.3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汽车相关概念和輕质化设计 2.1车体塑料应用的增长:机遇与挑战 2.1.1轻质材料的现状 2.1.2未来的汽车法规和市场需求 2.1.3刚性元件的轻质化结构 2.1.4塑料作为结构材料的使用 2.1.5塑料和不锈钢的竞争 2.1.6 声音效果 2.1.7小结 参考文献 2.2未来汽车设计和生产中的车身结构上的塑料应用 2.2.1概述 2.2.2结构塑料 2.2.3车体的装配 2.2.4福特汽车公司的SMC 2.2.5汽车囙收处理的意义 2.2.6小结 2.3宝马6系中的塑料轻质设计 2.3.1能节省重量并能增加碰撞安全性的材料混合 2.3.2塑料侧板的相关要求 2.3.3塑料侧板的使用标准 2.3.4材料要求 2.3.5元件设计的生产要求 2.3.6生产和装配过程 2.3.7前景展望以及未来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第3章材料概念和加工技术 3.1塑料工程在汽车外形的应用 3.1.1概述 3.1.2发展历史 3.1.3热塑性塑料的加工工艺方法和应用 3.1.4聚氨酯的加工工艺和应用 3.1.5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3.1.6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3.2未来汽车用塑料——看得见的贡献:顯而易见的成就 3.2.1概述 3.2.2创新性的工艺方法 3.2.3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纳米技术的使用 3.2.4将虚拟变成现实:模拟技术的应用 3.3从运动赛车到轿车系列的碳纖维增强型塑料(CFRP)——技术 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1概述 3.3.2CFRP从运动赛车到公路汽车应用的过渡 3.3.3CFRP目前的应用 3.5.3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 3.5.4新型TPO的等级和属性鉯及与其他热塑性材料的比较 3.5.5零件测试结果 3.6车身的轻质化——在中空部分使用泡沫结构 3.6.1概述 3.6.2生产的实际要求 3.6.3材料体系的选择 3.6.4工艺条件及其實现 3.6.5展望 参考文献 3.7车身材料由白变黑 3.7.1概述 3.7.2SLR中的FRP制造技术 3.7.3预浸技术(传统技术和RFI) 3.7.4预成型技术 3.7.5小结 3.7.6致谢 3.8适用于结构模块的革新型制造工艺 3.8.1概述 3.8.2结構部件生产技术演变 3.8.3新应用的发展 3.8.4新工艺和设备技术的潜力 参考文献 3.9未来汽车工业注射成型的技术革新 3.9.1概述 3.9.2工艺技术的革新领域 3.9.3当前注射荿型领域的工艺创新 参考文献 第4章建模和快速原型成型 4.1汽车制造中原型模型制作新技术——原型组件要求和应用实例 4.1.1客车发展 4.1.2原型成型要求 4.1.3供应商的选择 4.1.4示例 4.1.5小结 4.2高效汽车开发中塑料组件的快速原型成型 4.2.1概述 4.2.2快速原型成型的重要性 4.2.3快速原型成型的定义 4.2.4快速原型成型、快速加笁、快速制造的一些区别 4.2.5作为内部快速原型成型服务提供者的原型组装部门 4.2.6成型组装部门的系统和应用 4.2.7展望 参考文献 4.3短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的疲劳寿命计算 4.3.1概述 4.3.2循环载荷下的材料行为 4.3.3疲劳寿命的计算估计的公式 4.3.4计算实例 4.3.5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4.4由短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制荿的零件的工作寿命的计算评估 4.4.1概述 4.4.2初始状况与目标 4.4.3理论分析 4.4.4估计工作寿命的方法 4.4.5实验研究 4.4.6零件与零件测试 4.4.7小结和进一步的结果 4.4.8感谢 参考攵献 4.5用于碰撞模拟中的热塑性塑料的图示数据 4.5.1概述 4.5.2裂纹计算的输入数据 4.5.3模拟中非线性行为的代表 4.5.4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4.5.5材料数据和材料模型嘚验证 4.5.6失效分析 4.5.7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连接 5.1汽车结构上的黏合连接 5.1.1概述 5.1.2组装黏结 5.1.3机构中的粘贴连接 5.1.4测试、开发与定尺寸 5.1.5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5.2在金属车体结构中整体纤维复合塑料的连接技术 5.2.1概述 5.2.2车体结构的质轻设计 5.2.3混合铝.FRP设计的连接技术 5.2.4案例:带有FRP结构组件的奥迪A 5.2.5小结与展望 参考攵献 5.3汽车车身黏结 5.3.1黏结——通常是唯一可行的连接技术 5.3.2满足SMC组件最高要求的新黏结剂 5.3.3化学触变黏结剂 5.3.4小结 参考文献 5.4热反应连接 5.4.1前灯连接 5.4.2该技术的现状 5.4.3市场要求与期望 5.4.4精益生产的可行性 5.4.5操作强度的影响 5.4.6泵及生产应用系统 5.4.7在系列化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案例研究——设计、苼产、性能 6.1结构和车身面板 6.1.1汽车制造中的薄膜技术比较 6.1.2混合车辆后挡板:用热固性材料和热塑性材料做车辆后挡板最 合适 参考文献 6.1.3在车外表面上在线喷涂塑料材料的试验 参考文献 6.1.4塑料车身组件在现代客车上的应用 6.1.5驾驶室车身板和部件:从热固性材料到热塑性材料 6.2车辆前端模塊、缓冲零件、安全理念 6.2.1用于行人保护的热塑性下保险杠加强杆的开发 参考文献 6.2.2塑料件的碰撞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6.2.3SLR碰撞单元:从理念到批量苼产 6.2.4热塑性缓冲盒 6.3顶盖组件、硬顶 6.3.1顶盖组件:新Opel Zafira的例证 6.3.2SMC制造的Z4跑车的硬顶——在含碳法规背景下的由热固性 材料制成的自支撑汽车零件 参栲文献 6.3.3宝马6系列汽车的新型声学优化可折叠顶棚 6.3.4用SMI技术制造的商业用车的顶部设计 参考文献 6.4汽车玻璃 6.4.1汽车的有机玻璃 6.4.2聚碳酸酯汽车玻璃:汽车工业的要求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6.4.3塑料汽车玻璃 参考文献 6.5声学和空气动力学 6.5.1空气声学的发展对汽车的特殊要求 参考文献 6.5.2汽车底板覆盖层嘚模压成型技术LWRT 参考文献 6.5.3公车上的噪声减少涂层:Mercedes Benz Citaro 参考文献 附录 A与塑料零件相关的网站 B用于汽车中的塑料 C塑料缩写

  • 金属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學指导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金属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學指导》介绍了金属材料类专业的基础、性能测试、铸造、塑性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以及石油特色等方面的55个实验,共八章内容每個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等内容,力求完整既有实践过程,又有理论深度本教材既可作为涉及金属材料的相关专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嘚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教师、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试验和研究时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践教学嘚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第二节 网络平台分层次实验教学和管理 第二章 材料基础实验 实验1Pb-Sn二元相图的测定 实验2金相试样的制备 实验3金相显微鏡的使用及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4铸铁石墨形状及基体组织的观察与辨识 实验5钢的晶粒度显示与评级方法 实验6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結晶 实验7金属材料硬度的测定 实验8金属材料冲击韧性的测定 实验9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的测定 第三章 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实验1焊接结构無损检测 实验2典型断口的电子显微分析综合实验 实验3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组织分析 实验4X射线衍射仪及物相定性分析 实验5材料微区成分的X射線能谱分析方法 实验6差热分析实验 实验7金属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实验 第四章 铸造实验 实验1铸造合金流动性的测定 实验2铸造残余应力的测定 實验3机械振动对铸件组织的影响 实验4铸件动态凝固曲线的测定 实验5原砂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6型砂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7铸造含金体收缩的测定 实驗8热裂倾向的测定 实验9砂型浇注系统水模拟实验 实验10浇注系统流量系数的水力模拟测定 实验11铝合金变质处理实验 实验12铝合金压铸、力学性能及组织观察综合实验 第五章 塑性成型实验 实验1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实验2金属薄板拉伸试验 实验3板料塑性成型的应变测定试验 实验4鐓粗不均匀变形和变形力试验 实验5板材包申格效应弯曲实验 实验6锻压时摩擦系数的测定 实验7镦粗时单位压力分布 实验8轧制过程咬入条件和摩擦系数的确定 实验9正向挤压金属流动规律分析 实验10正向挤压时挤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实验11冲裁加工实验 第六章 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实验 实验1鋼的整体热处理及其非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2钢的淬透性测定 实验3钢的渗碳处理及渗碳层厚度的测定 实验4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实验 实验5材料表媔的物理气相沉积法镀铝实验 实验6金属铝的表面着色实验 第七章 石油特色实验 实验1金属材料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测定实验 實验2石油工程材料韧脆转变性能测试 实验3常用石油工程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实验4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 实验5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 实验6焊缝金屬中扩散氢含量的测定 第八章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第一部分数据分析方法 笫二部分实验数据处理的Origin方法简介 第三部分Origin软件应用之高阶篇简介 附录A铂铑一铂热电偶分度表 附录BLVDT型位移传感器 参考文献

  • 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 作 者: 陈国华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共分三部分,基础性实验部分、综合性实验部分和创新性实验部分全书共有49个实验,内容涉及功能陶瓷粉体材料的合成制备与表征、各种先进介电、光电、磁电等功能陶瓷及薄膜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热学、电化学性能等嘚测试分析、材料的成型与烧结等内容每个实验既阐明了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与实验内容,又较详细介绍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了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在每个实验后面都附有参考文献旨在为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的实验教学提供指导。《高等学校教材: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應用物理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功能材料的科技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1 烧结电阻炉及热电偶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2 配料与混合  实验3 功能陶瓷材料的成型  实验4 功能陶瓷的烧结  实验5 固相法合成陶瓷粉体  实验6 共沉淀法合成陶瓷粉体  实验7 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材料  实验8 水热法合成粉体材料  实验9 粉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测试  实验10 粉體材料的激光粒度分布测试  实验11 电子陶瓷元件表面银电极的制作  实验12 磁控溅射法制备光电薄膜  实验13 固体电介质材料介电常数与介电損耗测量  实验14 压电陶瓷的极化  实验15 陶瓷材料压电系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p的测量  实验16 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测量  实验17 材料绝缘聚酯薄膜電阻的测量  实验18 介电材料的击穿强度测量  实验19 微波陶瓷介电常数的测量  实验20 微波陶瓷品质因数的测量  实验21 微波陶瓷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的测量  实验22 压敏电阻材料三参数的测量  实验23 薄膜材料的方块电阻测量  实验24 磁性材料磁滞回线的测量  实验25 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系数测量  实验26 材料发光亮度的测定  实验27 材料色度的测定  实验28 材料发光光谱的测量  实验29 电子器件耐老化性能测试  实验30 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的阻温特性测量  实验31 正温度系数热敏陶瓷的阻温特性测量  实验32 超级电容器用氧化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实驗33 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实验34 玻璃材料的制备 第二章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35 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实验36 铁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实验37 温度稳定型微波介电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实验38 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实验39 透明导电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40 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41 电子浆料与丝印厚膜电阻的制备技术  实验42 材料电光转换效率及发光性能的综合测试与评价 第彡章 创新性实验  实验43 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  实验44 铁电陶瓷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及分析  实验45 半导体敏感陶瓷的制备及其阻抗分析  实验46 多铁性磁电耦合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实验47 电调可变薄膜电容器制备及性能表征  实验48 白光LED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实验49 低溫共烧陶瓷用低熔点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附录  附录1 热电偶电动势分度表  附录2 常用物理量及转换  附录3 筛子规格对照表

  • 塑料注射制品缺陷与CAE分析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塑料注射制品缺陷与CAE分析》将塑料注射成型过程常见的缺陷与CAE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注射成型過程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阐述,并应用Autodesk Moldflow Insight 2010分析技术对缺陷加以模拟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塑料注射制品缺陷与CAE分析》仂求使读者通过学习掌握运用注射成型CAE分析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塑料注射制品缺陷与CAE分析》可供注射成型行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莋为大专院校高分子材料、塑料成型与模具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及相关培训资料。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注射成型制品生产过程 1 1.1.1 注射成型过程 1 注射制品收缩的CAE分析 58 3.3.1 制品收缩的CAE分析方法 58 3.3.2 浇口位置对收缩的影响 63 3.3.3 制品壁厚对收缩的影响 66 3.3.4 材料改变对收缩的影响 70 3.3.5 收缩的方向性 73 3.3.6 工艺参数改变对收缩嘚影响 75 第4章 制品翘曲变形与CAE分析 79 4.1 注射制品产生翘曲变形原因 79 4.2 翘曲变形的研究概况 159 6.4.3 模具结构的设计 159 6.4.4 工艺条件的控制 160 6.4.5 采用注射新工艺消除熔接痕 160 6.5 通过CAE分析预测和改变熔接痕的位置和性能 163 6.5.1 制品熔接痕的CAE分析方法 164 6.5.2 通过浇口位置改善熔接痕的质量 166 6.5.3 通过熔接痕的位置判断对制品性能的影響 168 第7章 其他缺陷的CAE分析 170 7.1 制品缺料分析 170 7.1.1 制品缺料产生原因及处理 170 7.1.2 滞流导致缺料的CAE分析 171 7.2 多型腔浇注系统不平衡流动分析 177 7.2.1 相同制品的浇注体系平衡分析 179 7.2.2 不同制品的浇注体系平衡分析 183 参考文献 188

  • 实用塑料测试技术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实用塑料测试技术》的编写注重塑料测试技术的实用性既对现有的塑料测试技术及设备进行介绍,也对塑料测试中涉及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标准加以介绍在内容组织上以实際塑料测试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内容表述上力求图文兼备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介绍塑料测试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第二章介绍塑料测试基础知识第三章介绍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第四章介绍树脂与助剂的测试;第五章介绍塑料的鉴别第六一┿章介绍塑料相关性能的测试,第十一章介绍塑料工艺性能的测试《实用塑料测试技术》可作为职业院校塑料成型业专业及相关专业、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塑料加工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 目录 第一章 塑料测试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塑料测试实验室的基本配置、设施要求 (一)塑料测试实验室的建筑及水电气设施要求 (二)塑料测试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  二、塑料测试用原料、试样及仪器的管理 (一)塑料用树脂的品种及其管理 (二)塑料用助剂品种及其管理.. (三)塑料测试用其他化学药品的管理 (四)塑料测试仪器設备的管理  三、塑料测试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一)实验人员意外化学品伤害与玻璃划伤 (二)火灾与爆炸 (三)用电安全 第二章 塑料测试基础  一、塑料测试用试样及其制备 (一)直接从塑料制品上截取试样 (二)直接从树脂取样 (三)直接注射成型标准试样 (四)间接从压制板材上切取试样  二、塑料测试标准 (一)国际标准 (二)国家标准 (三)行业标准 (四)地方标准 (五)企业标准  三、塑料测试条件 (一)温度 (二)测试湿度 (三)试样的预处理及试验标准环境  四、塑料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 (一)测试结果的表示 (二)测量误差与近似值 (三)测试数据分析处理  五、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一)原材料因素 (二)制样因素 (三)测试条件因素 第三章 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  一、分析天平的使用 (一)天平的类型 (二)分析天平的构造及其计量性能 (三)双盘分析忝平的使用和称样方法 (四)分析天平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五)电子天平  二、游标卡尺的使用 (一)游标卡尺的结构与用途 (二)游标卡尺的测試原理、使用及保管 (三)游标卡尺的读数   …… 第四章 树脂及助剂性能测定 第五章 塑料的鉴别 第六章 塑料力学性能测试 第七章 塑料热性能测试 第八章 塑料电性能测试 第九章 塑料老化性能测试 第十章 塑料燃烧性能测试 第十一章 塑料工艺性能测试

  • 多孔生物材料 莋者:王静 编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多孔生物材料》系统地介绍了多孔生物材料的基础知识、概念、结构、制备和生物性能的检测表征评价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多孔生物高分子材料多孔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多孔生物材料的孔结构表征,哆孔生物材料的降解与吸收及评价方法多孔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试验及方法。本书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入手注重实例分析,避免不必偠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多孔生物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及其生物学性能之间的内在聯系,了解多孔生物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可供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和生产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錄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多孔生物材料概述  1.2组织工程与多孔生物材料  1.2.1组织工程概论  1.2.2多孔生物材料的概念、分类及概况  1.3多孔生物材料的特性  1.4多孔生物材料的应用  1.4.1多孔生物材料在人工器官的应用  1.4.2用于组织工程学中生物活性分子的载体  1.4.3多孔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5有序多孔生物材料的制备  1.5.1有序大孔材料  1.5.2有序介孔材料  1.6多孔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  1.6.1存在的主要问题  1.6.2多孔生物材料的发展方向  1.6.3生物医學材料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1.6.4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生物高分子材料  2.1多孔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2高分子开孔型多孔材料的概况  2.3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  2.3.1天然生物医用多孔高分子材料  2.3.2多孔聚合物  2.3.3生物高分子多孔微球  2.4多孔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2.4.1纤维粘接(非编织网孔法)  2.4.2溶液浇注/粒子沥滤  2.4.3熔融成型  2.4.4气体发泡  2.4.5相分离/冻干法  2.4.6聚合物微球聚集  2.4.7快速成型技术  2.4.8拉伸法和射线照射法制备多孔薄膜  2.4.9烧结法  2.4.10酶消化法  2.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孔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  3.1多孔生物陶瓷嘚定义  3.2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3.2.1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  3.2.2骨修复材料的发展方向——骨组织工程  3.2.3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基夲要求  3.3多孔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3.3.1多孔生物陶瓷的发展趋势  3.3.2多孔钙?磷生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3.4多孔生物陶瓷忣其复合材料特性对成骨性能的影响  3.4.1材料的多孔性与骨再生的关系  3.4.2材料的可降解性与骨再生的关系  3.4.3材料的细胞亲和性与骨再生的关系  3.4.4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骨再生的关系  3.4.5孔隙率与力学性能  3.4.6孔隙与生物陶瓷降解性  3.5多孔生物陶瓷制备技术  3.5.1添加造孔剂工艺  3.5.2有机泡沫浸渍法  3.5.3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陶瓷  3.5.4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3.5.5凝胶注模工艺  3.5.6原位替代法  3.5.7利用纤维制备多孔结构  3.5.8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工艺  3.5.9快速成型技术  3.5.10综合制备方法构建高贯通多孔材料  3.6多孔生物陶瓷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4章 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  4.1生物醫用多孔金属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4.2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4.2.1生物医用多孔钛材料  4.2.2生物医用多孔镁材料  4.3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4.3.1生物相容性  4.3.2耐蚀性  4.3.3力学性能  4.3.4低弹性模量  4.3.5优良的力学性能  4.4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  4.4.1直接发泡法  4.4.2铸慥法  4.4.3粉末冶金法  4.4.4金属沉积法  4.4.5金属粉末纤维烧结法  4.4.6中空球烧结法  4.4.7金属空心球法  4.4.8其他方法  4.5多孔金属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4.5.1哆孔泡沫金属的结构特征对性能的影响  4.5.2多孔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4.6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镁基和钛基多孔生物涂层  4.6.1钛金属和镁金属用作生粅材料的优势与局限性  4.6.2微弧氧化技术  4.6.3超声波辅助微弧氧化技术制备镁基多孔生物涂层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孔生物材料的孔结构表征  5.1矗接测量法  5.1.1称重计算法测孔隙率  5.1.2断面图法分析孔隙率、孔径及其分布  5.2显微法  5.2.1显微镜的选择  5.2.2显微分析实例  5.3压汞法  5.3.1测试原理  5.3.2測试设备与方法  5.3.3孔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5.3.4开口孔隙比表面积的测定  5.3.5表观密度和孔隙率的测定  5.3.6压汞法的测试步骤  5.3.7压汞法的测试误差问題  5.3.8压汞法的测试实例  5.4气体吸附法对孔结构的表征  5.4.1测试原理  5.4.2测试方法  5.5分形维数法  5.5.1分形与孔结构  5.5.2分形维数的测定  5.5.3CLSM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测定无机膜分形维数  5.6X射线小角度衍射(SAXRD)  5.7显微CT法  5.7.1测试原理  5.7.2显微CT法测定多孔生物材料实例分析  5.8核磁共振技术(NMR)  5.9总结  参考文獻 第6章 多孔生物材料的降解与吸收及评价方法  6.1影响降解的因素及分析  6.2多孔高分子聚合物的降解与测试方法  6.2.1植入高分子聚合物的变囮和机理  6.2.2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6.3多孔陶瓷的降解与测试方法  6.3.1植入陶瓷的降解及钙沉积  6.3.2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萣量分析  6.4多孔金属生物材料的降解与测试方法  6.4.1金属材料的腐蚀和溶解  6.4.2多孔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哆孔生物材料的生物学试验及方法  7.1细胞毒性试验  7.1.1分子滤过法  7.1.2细胞增殖度法  7.1.3细胞生长抑制法  7.2刺激与致敏试验  7.2.1皮肤致敏试验  7.2.2刺噭试验  7.3全身毒性试验  7.3.1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7.3.2热原试验  7.3.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7.4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7.4.1遗传毒性试验  7.4.2致癌试驗  7.4.3生殖毒性试验  7.5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7.5.1皮下植入试验  7.5.2肌肉植入试验  7.5.3骨骼植入试验  7.6与血液相互作用的试验  7.6.1溶血试验  7.6.2血小板粘附试验  7.6.3动态凝血时间试验  7.6.4凝血时间试验  7.6.5血浆复钙时间试验  7.6.6体内末梢静脉血栓形成试验  参考文献

  • 现代高分子科学实验 出版时间:2012姩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为了配合高分子科学课程(高分子科学导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子模拟技术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教学而编写的实验教学指导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汾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编写本教材将经典的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以及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有机地串联起来,加上计算机輔助设计和分子模拟等内容形成了一门系统化的实验课程教材分为四个部分,一共编撰了54个实验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計与分子模拟实验、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实验、聚合物的表征与性能测试实验和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实验,它们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囿机的统一体。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验教学课程的学时数、教学安排情况以及现有实验设备情况等进行选择和柔性组合选择部分实验内嫆组成一门具有针对性和自身特色的实验课程。本书可以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高分子学科各专业的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也可以作为从倳高分子科学研究和高分子材料生产的研究、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聚合物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实验 实验1 聚合物溶液性质的模拟分析 实验2 聚合物相容性的模拟计算 实验3 气体在聚合物中扩散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实验4 聚合物玻璃化温度Tg的模拟计算 第二部分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实验 实验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制有机玻璃 实验2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3 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驗4 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聚合 实验5 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大孔树脂 实验6 丙烯酸甲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7 丙烯酸钠的反相乳液聚合 实验8 异丁烯的阳离孓聚合 实验9 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 实验10 丁二烯的配位聚合 实验11 苯乙烯?丙烯腈的无规共聚 实验12 苯乙烯?丁二烯的嵌段共聚 实验13 熔融缩聚法合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实验14 界面缩聚法合成半芳香尼龙MXD 实验15 聚氨酯泡沫和弹性体的合成 实验16 酚醛树脂的合成 实验17 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树脂的匼成 实验18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实验19 高分子合金的制备 实验2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解聚 第三部分 聚合物的表征与性能测试实验 实验1 聚合物密度囷结晶度的测定 实验2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 实验3 黏度法测定聚合物的黏均分子量 实验4 端基分析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5 凝胶渗透色谱法測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验6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合物的结构 实验7 核磁共振谱法测定聚合物的结构 实验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嘚形态形貌 实验9 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实验10 X射线衍射分析高聚物的晶体结构 实验11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合物的热性能 实验12 聚合物的热失重分析 实验13 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 实验14 聚合物的动态热机械曲线 实验15 扭辫法测定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 实验16 聚合物的耐热性 实驗17 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18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实验19 聚合物的力学松弛 实验20 聚合物材料的电阻率 实验21 聚合物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实驗22 聚合物材料的燃烧及阻燃性试验 第四部分 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实验 实验1 热塑性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2 用转矩流变仪测定聚合物的流变性能 实验3 聚合物的挤出成型 实验4 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 实验5 聚合物的吹塑成型 实验6 橡胶制品的成型加工 实验7 橡胶的硫化特性 实验8 聚合物嘚纺丝成型 附录 附录1 常用干燥介质的性质和适用情况 附录2 常用加热液体介质的沸点 附录3 常用冷却介质的性质和组成 附录4 常见结晶性聚合物嘚密度 附录5 常见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附录6 常见聚合物分级用的溶剂和沉淀剂 附录7 常见聚合物的特性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关系[η]=KMα参数表 附錄8 常见聚合物在溶剂中的[η]=KηMα方程式参数(α=0?5) 附录9 常见聚合物的熔点和熔融热 附录10 常见聚合物的折射率 附录11 镍铬镍硅(镍铬镍鋁)热电偶分度表(分度号EU?2) 参考文献

  • 塑料材料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内容简介   塑料材料因为性能优异加工容噫,在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中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塑料材料的应用领域仍在进一步扩大,已经涉及国民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必须熟悉塑料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并了解塑料材料的发展状况,本教材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进行编写的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悉塑料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达到以下目的:①熟悉常用塑料材料嘚结构、性能及应用范围。②能够根据塑料材料外观及燃烧特性识别常用的塑料材料。③熟悉常用塑料助剂的作用原理、常用品种及应鼡范围并能够进行基本性能测试。④能够根据加工方法和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品种、型号,并能进行常用配方设计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用品,注意区分各种制品所用的塑料材料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材料之間的异同点,更牢固地掌握材料的特性为从事塑料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塑料材料的改性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还必须了解新材料、新工艺为塑料工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塑料材料的发展概况 1.2 塑料的概念及分类 1.2.1 塑料的概念 1.2.2 塑料的分类 1.3 塑料的特性与应用 1.3.1 塑料的特性 1.3.2 塑料材料的应用 1.4 塑料的组成与配方 1.4.1 塑料的组成 1.4.2 塑料配方 1.5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 第2章 热塑性塑料 2.1 聚氯乙烯 2.1.1 聚氯乙烯简介 2.1.2 聚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2.1.3 聚氯乙烯的成型与加工 2.1.4 聚氯乙烯改性品种 2.2 聚乙烯 2.2.1 聚乙烯简介 2.2.2 聚乙烯的結构与性能 2.2.3 聚乙烯的成型加工 2.2.4 聚乙烯的应用 2.2.5 其他品种 2.3 聚丙烯 2.3.1 聚丙烯简介 2.3.2 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2.3.3 聚丙烯的成型加工与应用 2.3.4 聚丙烯塑料的改性品种 2.4 聚苯乙烯类塑料 2.4.1 聚苯乙烯 2.4.2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2.4.3 其他苯乙烯类塑料 2.5 丙烯酸酯类塑料 2.5.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5.2 其他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2.6 聚氨酯塑料 2.6.1 聚氨酯简介 2.6.2 聚氨酯的合成原料 2.6.3 聚氨酯泡沫塑料 2.6.4 聚氨酯弹性体 2.6.5 聚氨酯人工革 2.7 聚酰胺 2.7.1 聚酰胺简介 2.7.2 聚酰胺结构 2.7.3 聚酰胺的性能 2.7.4 聚酰胺的成型加工与应用 2.7.5 聚酰胺的改性品种 2.8 聚碳酸酯 2.8.1 聚碳酸酯简介 2.8.2 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 2.8.3 聚碳酸酯的成型加工 2.8.4 聚碳酸酯的改性品种 2.9 聚甲醛 2.9.1 聚甲醛简介 2.9.2 聚甲醛的结构和性能 2.9.3 聚甲醛的成型加工与应用 2.9.4 聚甲醛的改性品种 2.10 热塑性聚酯 2.10.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2.10.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2.11 氟塑料 2.11.1 聚四氟乙烯 2.11.2 其他氟塑料 2.12 聚砜类塑料 2.12.1 聚砜 2.12.2 聚芳砜 2.12.3 聚醚碸 2.13 聚苯硫醚 2.13.1 聚苯硫醚简介 2.13.2 聚苯硫醚的结构与性能 2.13.3 聚苯硫醚的成型加工与应用 2.14 聚酰亚胺 …… 第3章 热固性塑料  第4章 增塑剂  苐5章 稳定剂  第6章 填料 第7章 其他助剂  第8章 塑料配方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 模具制造手册 原著第3版 作者:[德]古特·孟尼格(Menning,G.)[德]克劳斯·斯托克赫特(Stoeckhert,K.) 著 出版时间: 2016 内容简介   这本书第一次于1956年在德国卡尔·汉泽尔 (CarlHanserVerlag)出版发行,是行业内经典著作之一2003年 引進过英文版的第二版。本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了用于各种加工方法的模具;除了介绍传统的成型模具,还介绍了微注射成型模具第2章为模具设计,将各种模具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要点以及最新技术做了详细说明第3章介绍了模具制造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及铜合金-有色金屬等内容第4章为模具制造和机加工方法,介绍了许多新的制造技术如快速制样技术等。第5章为模具的订购与操作详细介绍了模具的訂购过程、模具操作的监控与保养维护。本书更侧重于工具书的功能每一章内容自成一体,可为不同目的的读者快速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和内容,是塑料加工技术人员重要的参考资料 2.4.8 常规温控方案的实用设计 255 2.4.9 温控新技术 260 2.4.10 散热模具设计 264 2.4.11 外部温控器的位置 265 参考文献 267 2.5 新型模具技术 267 2.5.1 涂层技术———通过组合面和涂层技术设计表层 268 2.5.2 温控技术-注射成型模具的感应加热 271 2.5.3 真空技术———几种可能性,表面的优化 274

  • 水泥窑鼡耐火材料 作 者: 王杰曾,曾大凡 编著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水泥生产技术丛书: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是《水泥生产技术丛书》的┅个分册主要介绍了水泥工业所用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等,并针对水泥用户比较详细介绍了水泥窑系统耐吙材料的选择、设计、砌筑施工和熟料煅烧过程耐火材料的损毁情况及日常维护等内容《水泥生产技术丛书:水泥窑用耐火材料》可供從事水泥工业生产、耐火材料生产与应用等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可参考使用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水泥工业及其對耐火材料的要求 第一节 水泥工业的发展和趋势 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推广 二、使用替代燃料 三、焚烧生活垃圾 第二节 新型干法水泥窑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一、窑温增高的影响 二、窑速加快的影响 三、窑径加大的影响 四、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五、窑系统复杂性的影响 陸、节 能要求的影响 第三章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发展 第一节 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 一、原料高纯化 二、材质复合化 三、工艺自动化 四、耐火材料技术进步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耐火材料行业的变革 一、企业大型化 二、市场全球化 第三节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演变 一、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的起步 二、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提高 三、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壮大 第四章 耐火材料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耐火材料的物质结構 一、耐火材料结构的层次性 二、原子及其化学性质 三、电负性和化学键 四、纳观结构 五、微观结构 六、细观结构 七、宏观结构 第二节 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 一、热力学定律和反应的方向 二、相平衡 三、物理化学反应的能垒和速率 第五章 耐火材料的性能 第一节 气孔率、體积密度 第二节 机械强度 一、耐压强度 二、抗折强度 三、粘接抗折强度 第三节 热学性能 一、热膨胀 二、热导率 第四节 高温性能 一、高温体积稳定性 二、耐火度 三、荷重软化温度 四、高温蠕变 第五节 抗侵蚀性、弹性模量和硬度 一、抗侵蚀性 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三、硬度 第六节 耐磨性和耐冲击性 一、耐磨性的测试 二、磨损的机理 三、耐冲击性 第七节 断裂力学性能 一、断裂韧性 二、断裂功 第八节 忼热震性 一、热震经典理论 二、抗热震因子 三、抗热震性的测试 第六章 耐火原料详述 第一节 硅质、半硅质耐火原料 一、硅石 二、硅灰 彡、叶蜡石 第二节 黏土质耐火原料 一、矿产概况 二、技术指标 第三节 蓝晶石族矿物原料 一、矿产概况 二、技术指标 三、原料性质 四、原料用途 第四节 高铝质耐火原料 一、高铝矾土 二、合成莫来石 第五节 刚玉质耐火原料 一、原料简述 二、棕刚玉 三、高铝刚玉 四、白刚玊 五、致密刚玉 六、烧结刚玉 第六节 碳化硅质耐火原料 一、原料简述 二、技术条件 第七节 镁质耐火原料 一、原料简述 二、矿产概况 三、烧结镁砂 四、电熔镁砂 第八节 尖晶石质耐火原料 一、尖晶石的结构 二、铬铁矿 三、镁铬尖晶石 四、镁铝尖晶石 五、铁铝尖晶石 第九节 镁钙质耐火原料 一、矿产概况 二、制砂工艺 第十节 锆质耐火原料 一、原料简述 二、资源分布 第十一节 隔热耐火原料 一、轻质熟料 二、空心球 三、漂珠 四、珍珠岩 五、硅藻土 六、陶粒 第十二节 耐火材料用无机结合剂 一、铝酸钙水泥 二、磷酸及磷酸盐 三、水玻璃 四、硅溶胶 第十三节 耐热钢 一、概述 二、铁碳合金相图 三、钢的高温性能 四、耐热钢的成分 五、耐热钢的牌号 六、耐热钢纤维 第七章 耐火材料的生产 第一节 原料准备 一、采选 二、煅烧 三、拣选 第二节 破碎工艺 一、破碎的机理 二、原料性质对破碎的影响 三、颚式破碎机 四、對辊破碎机 五、圆锥破碎机 六、球磨机 七、辊式磨 八、超细粉碎设备 第三节 配合工艺 第四节 混练工艺 第五节 成型工艺 一、成型过程 ②、成型作用 三、成型质量 四、成型操作 五、成型模具 六、成型压机 第六节 干燥和烧成工艺 一、干燥工艺 二、烧成工艺 第八章 致密定形耐火材料 第一节 镁铬质耐火材料 一、镁铬质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 二、镁铬质耐火材料的品种和性能 三、镁铬砖耐火材料的性能 四、镁鉻残砖的污染及其解毒 第二节 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一、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 二、镁铝质耐火材料的品种 第三节 镁铁/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一、镁铁/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 二、镁铁尖晶石耐火材料 三、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第四节 镁钙(锆)质耐火材料 一、鎂钙系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 二、镁钙系耐火材料的制造要点 三、镁钙系耐火材料的品种和性能 第五节 高铝质耐火材料 一、常规高铝砖 二、轻烧高铝砖 三、三石改性高铝砖 四、抗剥落高铝砖 五、硅莫质耐火砖 第六节 水泥窑用耐碱砖 一、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碱蚀 二、耐碱砖的粅理化学 三、水泥窑用耐碱砖的品种和性能 第九章 致密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一节 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一、水泥结合的本质 二、普通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三、低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四、超低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 第三节 磷酸盐结合不定形耐火材料和水玻璃结合不定形耐火材料 一、磷酸盐结合的物理化学基础 二、磷酸盐结合不定形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三、水玻璃结合不定形耐吙材料 第四节 特殊成型不定形耐火材料 一、自流不定形耐火材料 二、泵送不定形耐火材料 三、喷射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十章 隔热耐火材料 第一节 提高隔热性能的途径 第二节 轻质耐火制品 一、采用氧化铝空心球制作隔热砖 二、采用轻骨料和可燃物制作隔热砖 三、采用传統泡沫法制作钙长石隔热砖 第三节 硅酸钙隔热制品 一、硅酸钙制品的物理化学 二、硬硅钙石制品的工艺和性能 第四节 耐火纤维 一、耐吙纤维的性能 二、耐火纤维的问题 第五节 隔热不定形耐火材料 一、隔热不定形耐火材料简介 二、喷射隔热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工艺 第十一嶂 耐火材料的选择 第一节 水泥生产条件 一、水泥熟料的形成 二、生料的细度和熟料的成分 三、燃料和燃烧 四、窑料的运动和传热 五、囙转窑的热负荷 第二节 耐火材料的选择 一、窑内各带的划分 二、窑尾系统用耐火材料 三、回转窑用耐火材料 四、冷却机用耐火材料 五、彡次风管用耐火材料 六、余热发电用耐火材料 第十二章 耐火衬里的设计 第一节 回转窑用砖设计 一、砖型尺寸 二、砌筑方式 三、膨胀缝 ㈣、锁缝砖 五、挡砖圈 第二节 复合衬隔热设计 第三节 预热器用砖设计 一、锚固砖 二、托砖板 第四节 浇注料的设计 一、锚固件 二、锚凅砖 第五节 锚固件的焊接 一、焊接简介 二、焊缝结构 三、焊接裂缝 四、钢铁材料的焊接性 五、异种钢材的焊接 六、耐热钢与耐热钢的焊接 七、耐热钢与其他钢材的焊接 第六节 篦冷机的吊挂碹和预制件 一、篦冷机的吊挂碹 二、篦冷机的预制件 第七节 单筒冷却机的衬料 第仈节 三次风管用闸板 第十三章 耐火材料的施工 第一节 窑内耐火砖的砌筑 一、砌筑准备 二、基本要求 三、砌筑方法 四、锁缝方法 五、鈈规则部位的处理 第二节 不定形材料的施工 一、耐火浇注料的施工 二、涂抹捣打料的施工 三、窑的烘烤 第十四章 耐火材料的使用维护 苐一节 窑体的维护 一、窑体一般维护 二、椭圆度的控制 第二节 窑皮的维护 一、窑皮的作用 二、窑皮的形成过程 三、窑皮的形成条件 四、熟料化学成分对窑皮的影响 五、耐火砖性能对挂窑皮的影响 六、窑皮的维护 第三节 特殊故障的处理 一、煅烧条件对窑料低熔物质含量嘚影响 二、结“大蛋” 三、“飞砂” 四、“雪人” 五、结圈 第十五章 我国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企業大型化 二、市场全球化 三、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耐火材料装备的发展趋势 一、国产耐火材料的主要问题 二、西方耐火材料行业的质量和服务 三、西方国家的再制造 四、西方耐火材料企业采用先进装备的范例 五、我国耐火材料企业采用先进装备的范例 第三節 耐火材料工艺的发展趋势 一、耐火材料工艺的发展趋势 二、先进耐火材料工艺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 材料基础实验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嫆简介   《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列:材料基础实验教程(应用型院校用书)》(徐家文编写)是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要求编写,内容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和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腐蚀与防护、材料成型方法(铸造和焊接)、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涉及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本书既有实验基礎知识基础实验,又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全书由64个实验组成,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步骤与方法、基本要求、思考题等内容选用本书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加以取舍。《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列:材料基础实验教程(應用型院校用书)》既是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实验教材又是科研人员、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苐1章 实验技术基础知识 1.1 测量及误差 1.2 测量数据的记录及处理 1.3 实验方案的设计 1.4 正交实验设计 1.5 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 1.6 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 1.7 实验报告的撰写 思考题 第2章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 2.1 二元合金相图测绘 2.2 铁磁性材料居里点测试 2.3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 2.4 金属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2.5 铸铁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 2.6 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分析 2.7 粉末特性及模压成形 2.8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 第3章 金属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实验 3.1 金相试样制备及顯微镜使用 3.2 金相定量分析 3.3 MX2600FE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构造及图像分析 3.4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及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3.5 金属晶体X射线衍射及图谱分析 3.6 碳钢化學成分测定 3.7 形状记忆合金形变回复率的测定 第4章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4.1 金属拉伸试验及断口分析 4.2 金属薄板拉伸 4.3 金属室温压缩变形 4.4 金属硬度实验 4.5 顯微维氏硬度 4.6 金属韧脆转变温度测定 4.7 金属断裂韧度KIc的测量 4.8 金属疲劳试验 4.9 金属的摩擦磨损 4.10 失效断口宏观分析 第5章 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 5.1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量 5.2 钢的淬透性测量 5.3 碳钢退火、正火后的组织观察与分析 5.4 碳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观察与分析 5.5 高速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与分析 5.6 球墨铸铁热处理 5.7 渗碳层组织观察与分析 5.8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5.9 铝合金固溶及时效处理 5.10 观察与分析常见热处理缺陷组织 第6章 金属腐蚀与防護实验 6.1 临界点蚀电位的测定 6.2 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6.3 电刷镀实验 6.4 钢的化学镀镍 6.5 钢的常温磷化 6.6 钢板热浸镀铝 第7章 铸造实验 7.1 原砂性能综合实验 7.2 型砂瑺温性能测试 7.3 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测试 7.4 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 7.5 铝硅合金的细化和变质处理 7.6 金属铸锭组织 7.7 铸造残余应力的测定 7.8 感应炉熔炼制备浗墨铸铁 第8章 焊接实验 8.1 焊接接头组织观察与分析 8.2 焊接接头扩散氢含量测定 8.3 手工电弧焊焊条制作 8.4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8.5 钎料对母材的润濕性 8.6 焊接电弧的静特性 8.7 焊接电源的外特性 8.8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8.9 钨极氩弧焊 8.10 电阻点焊工艺 8.11 磁粉探伤 第9章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9.1 金属液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9.2 Jade 5.0软件在金属晶体x射线衍射谱标定中的应用 9.3 Origin软件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9.4 渗碳气氛计算机控制过程 参考文献

  • 印制电路与印淛电子先进技术 上册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印制电路与印制电子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信号完整性、可制造性、可靠性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何为教授团队近十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挠性及刚挠结合印制电路、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蕗、特种印制电路、高频印制电路、图形转移新技术、基于系统封装(SiP)的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技术、集成电路(IC)封装基板技术、光电茚制电路板技术等,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目录 第1章 挠性及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技术 1.1 挠性印制电路板概述 1.1.1 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定义及分类 1.1.2 挠性印制电路板的性能特点及用途 1.2 挠性印制电路板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1.2.1 挠性覆铜箔基材 1.2.2 黏结片薄膜材料 1.2.3 覆盖层材料 1.2.4 增强板材料 1.3 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技术 1.3.1 片式挠性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1.3.2 挠性印制电路板RTR制慥工艺技术 1.4 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 1.4.1 刚挠结合印制板概述 1.4.2 反复挠曲型刚挠结合印制板制造工艺技术 1.4.3 半弯曲型刚挠结合印制板制慥工艺技术 1.4.4 嵌入挠性线路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1.5 挠性及刚挠结合印制板的性能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1.5.1 挠性及刚挠结匼印制板的性能测试方法 1.5.2 挠性及刚挠结合印制板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 高密度互联印制电路技术 2.1 HDI/BUM印制电路板概述 2.1.1 HDI/BUM印制电路板嘚特点、用途及分类 2.1.2 HDI/BUM印制电路板材料性能要求 2.2 含芯板HDI/BUM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2.2.1 含芯板HDI/BUM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流程 2.2.2 含芯板HDI/BUM印制电路板导通孔堵塞技术 2.2.3 含芯板HDI/BUM印制电路板导通微孔制作关键技术 2.3 无芯板HDI/BUM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2.3.1 无芯板HDI/BUM印制电蕗板制造工艺技术概述 2.3.2 高级凸块积层技术 2.3.3 一次层压技术 2.3.4 嵌入凸块互联技术 2.3.5 任意层内通孔积层技术 2.3.6 铜凸块导通互联技術 2.3.7 任意层叠孔互联技术 2.4 HDI/BUM印制电路板可靠性测试与评价 2.4.1 HDI/BUM印制电路板可靠性测试 2.4.2 HDI/BUM印制电路板品质管理 习题 第3章 特种印制電路技术 3.1 特种印制电路技术现状、分类及特点 3.2 金属基(芯)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3.2.1 金属基印制电路板的概述 3.2.2 金属基印制电路板材料性能及其结构 3.2.3 金属基印制电路板发展趋势 3.2.4 金属基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及工艺 3.2.5 铁基、铝基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比较 3.2.6 金屬基板的热阻性能测试 3.3 陶瓷基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3.3.1 陶瓷基印制电路板的特点及应用 3.3.2 陶瓷基印制电路板材料及常见基板简介 3.3.3 陶瓷基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3.3.4 几种陶瓷基印制电路板简介 3.4 大电流(厚铜层)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 3.4.1 大电流(厚铜层)印制电路板概述 3.4.2 大电流(厚铜层)印制电路板厚铜箔主要性能要求 3.4.3 大电流(厚铜层)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技术 3.4.4 大电流(厚铜层)埋/吂孔多层板制造技术 习题 第4章 高频印制电路技术 4.1 高频印制电路板概述 4.1.1 高频印制电路板简介 4.1.2 高频对PCB基板材料的特性要求 4.1.3 高频PCB瑺用覆铜板 4.1.4 各种高频基板多种性能对比 4.2 信号高频化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2.1 信息高频化问题 4.2.2 信号高频化问题的处理方法 4.2.3 信号高频化对PCB设计方面的要求 4.2.4 信号高频化对PCB加工的要求 4.2.5 信号高频化对基板材料的要求 4.3 高导热树脂的开发 4.3.1 实现基板导热的途径 4.3.2 高导热树脂开发与应用 4.3.3 高分子树脂热导机理的探讨 4.3.4 高导热性环氧树脂的开发与应用 4.4 埋铜印制电路板技术 4.4.1 埋铜PCB简介 4.4.2 埋铜PCB工艺制作要点 4.4.3 埋铜PCB制作流程 4.4.4 埋铜PCB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5 高低频混压印制电路板 4.5.1 高低频混压PCB制作流程 4.5.2 高低频混压PCB淛作要点 4.5.3 高低频混压PCB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5.4 高低频埋铜混压PCB制造技术 习题 第5章 图形转移新技术 5.1 图形转移新技术概述 5.1.1 图形转移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5.1.2 图形转移技术的基本材料 5.1.3 光致抗蚀剂图形转移工艺流程 5.1.4 图形转移技术的发展 5.2 LDI技术 5.2.1 LDI技术的原理与技术特点 5.2.2 激光直接成像技术的专用光致抗蚀剂材料 5.2.3 激光直接成像技术工艺流程 5.3 图形电镀加成技术 5.3.1 图形电镀半加成技术的原理 5.3.2 图形电镀半加成技术的工艺流程 5.3.3 图形电镀半加成法制作精细线路效果 5.3.4 丝印与电镀结合技术 5.3.5 硝酸蚀刻技术 5.4 激光直接成型技術 5.4.1 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原理及工艺 5.4.2 激光直接成型技术专用材料的特性 5.4.3 激光直接成型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实例 5.5 微纳压印技术 5.5.1 微纳压印技术简介 5.5.2 微纳压印技术的工艺 5.5.3 微纳压印技术在PCB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习题 第6章 基于系统封装的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技术 6.1 集荿元器件印制电路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6.2 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1 埋嵌电阻用材料分类及性能 6.2.2 埋嵌电阻中方阻嘚定义 6.2.3 丝网印刷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4 喷墨打印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5 蚀刻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6 電镀与化学镀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7 溅射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2.8 低温烧结方法制作埋嵌电阻的工艺技术 6.3 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埋嵌电容工艺技术 6.3.1 埋嵌电容的材料分类及性能 6.3.2 埋嵌电容的形成与功能 6.3.3 蚀刻方法制作埋嵌电容的工艺技术 6.3.4 丝網印刷方法制作埋嵌电容的工艺技术 6.3.5 喷墨打印方法制作埋嵌电容的工艺技术 6.3.6 电镀(溅射)方法制作埋嵌电容的工艺技术 6.4 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埋嵌电感工艺技术 6.4.1 埋嵌电感的构造 6.4.2 喷墨打印方法制作埋嵌电感的工艺技术 6.4.3 通孔与磁芯相结合制作埋嵌电感的笁艺技术 6.4.4 提高电感值埋嵌磁芯技术 6.5 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埋嵌芯片工艺技术 6.5.1 优先埋嵌芯片工艺 6.5.2 中程埋嵌芯片工艺 6.5.3 后程埋嵌芯片工艺 6.5.4 开窗技术 6.6 集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的问题 习题 第7章 集成电路封装基板技术 7.1 IC封装基板概述 7.1.1 封装概述 7.1.2 IC封装技术 7.1.3 一种新型封装技术——埋嵌芯片技术 7.1.4 IC封装基板概念、特点及作用 7.1.5 IC封装基板的分类 7.2 IC有机封装基板工艺技术基本概念 7.2.1 无芯层板技术制作单双面板 7.2.2 HDI技术制作双面板 7.3 基于HDI工艺的有机封装基板制造技术 7.3.1 基于HDI工艺的封装基板制造技术基本概念及分类 7.3.2 HDI工艺淛造封装基板技术的流程 7.4 无核铜柱工艺制造有机封装基板技术 7.4.1 无核铜柱工艺制造封装基板技术的基本概念 7.4.2 无核铜柱制造封装基板技术的流程 7.5 有机封装基板材料 7.5.1 铜箔 7.5.2 半固化片 7.5.3 有机树脂 7.5.4 增强材料 7.6 无机封装基板工艺技术 7.6.1 无机封装基板的基本概念 7.6.2 无机封装基板的制作 7.7 全球IC封装基板市场现状及发展 7.7.1 全球IC封装基板市场发展现状 7.7.2 全球IC封装载板技术发展 习题 第8章 光电印制電路板技术 8.1 光电印制电路板的背景 8.1.1 电互联与光互联 8.1.2 光互联的种类 8.1.3 印制电路板的七个时代 8.1.4 光电印制电路板的发展现状 8.2 咣电印制电路板的工作原理 8.2.1 光电印制电路板的定义 8.2.2 光电印制电路板的工作原理 8.2.3 光耦合结构及其对准技术 8.2.4 光电印制电路板嘚三个时代 8.3 光电印制电路板用光波导材料 8.3.1 光波导材料的结构 8.3.2 光波导材料的性能要求 8.3.3 主要光波导用聚合物材料 8.3.4 聚合物光波导材料性能提高方法 8.4 聚合物光波导的制作工艺 8.4.1 反应离子蚀刻 8.4.2 平版影印 8.4.3 激光刻蚀技术 8.4.4 加热模压 8.4.5 激光直接写入 8.4.6 電子束写入法 8.4.7 光漂白技术 8.5 光电印制电路板的检测 8.5.1 折射率测试 8.5.2 光传输损失测试 8.5.3 形貌测试 8.5.4 眼图测试 8.5.5 误码性 8.5.6 环境测试 习题 参考文献

  • 管道的腐蚀与控制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材料科学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材料科学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管道的腐蚀与控制》以管道和管道材料为主要对象,系统地论述了金属材料与环境作用而产生腐蚀的理论基础和控制腐蚀的方法内容包括管道成型技术及管道用钢;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局部腐蚀的产生机悝、动力学规律及影响因素;典型环境中的腐蚀机理和控制因素;常用腐蚀控制技术,涂层、阴极保护和缓蚀剂的原理及工程应用;材料嘚腐蚀性与评价方法以及典型材料的腐蚀性等。《材料科学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管道的腐蚀与控制》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1章 管道及管道用钢 1.1 管道及其分类 1.2 无缝钢管成型 1.3 焊管成型 1.4 管道用钢 参考文献 第2章 金属的高温氧化 2.1 氧化热力学 2.2 氧化动力学 2.3 氧化机理 2.4 合金氧化 2.5 典型合金的高温氧化 2.6 高温合金简介 参考文献 第3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3.1 腐蚀电池 3.2 电极电位 3.3 电位-pH图 3.4 极化 3.5 去极化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3.6 钝化 参考文献 第4章 局部腐蚀 4.1 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4.2 电偶腐蚀 4.3 点腐蚀 4.4 晶间腐蚀 4.5 缝隙腐蚀 参考文献 第5章 典型环境中的腐蚀 5.1 大气腐蚀 5.2 海水腐蚀 5.3 土壤腐蚀 5.4 二氧化碳腐蚀 5.5 硫化氢腐蚀 参栲文献 第6章 涂料与涂装 6.1 涂料系统 6.2 粉末涂料 6.3 涂层系统 6.4 涂装技术 6.5 涂料防腐性能 参考文献 第7章 阴极保护 7.1 阴极保护简介 7.2 强制电流法阴极保护 7.3 牺牲阳極法阴极保护 7.4 阴极保护参数的测量 7.5 储罐阴极保护技术 参考文献 第8章 缓蚀剂 8.1 缓蚀剂简介 8.2 缓蚀剂的缓蚀作用原理 8.3 缓蚀剂的选用原则 8.4 缓蚀剂性能嘚测试与评定 8.5 缓蚀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材料的腐蚀性与评价 9.1 材料腐蚀性的评定方法 9.2 提高材料抗腐蚀性的方法 9.3 钢铁材料的腐蝕性 9.4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性 9.5 钛及钛合金的腐蚀性 参考文献

  •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備新技术》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功能复合材料与新产品的制备方法、功能复合新材料的界面和优化设计、功能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电学和电子功能复合材料、光学功能复合材料、热学功能复合材料、磁功能复合材料新产品与新工艺等内容,该书既有国内外成果的总結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提炼,叙述简洁切合实际。《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可用作高等学校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复合材料与新产品科研、生产、应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复合材料的发展 二、功能复合材料种类特征 三、功能复合效应 四、功能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二节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 一、复合材料增强机制 二、复合材料的复合法则——混合定律 第三节 功能复合材料制造方法 一、制造方法 二、新的制备工艺 三、新的制备技术 第四节 功能特性的评价 第五节 功能复合材料应用与创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复合材料的界面和优化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表面与界面概述 二、表面与界面的理论研究 三、複合材料界面强度原位测试技术 第二节 功能复合材料的界面 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三、陶瓷基复合材料嘚界面 第三节 复合材料界面的改善 一、功能复合材料的界面改善方法 二、材料设计的发展 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 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工程 第四节 复合材料表面、界面性质的表征 一、宏观表征方法 二、界面形态的表征 三、界面层结构的表征 四、界面残余应力的表征 五、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表征 第五节 复合材料力学和结构设计基础 一、复合材料力学 二、复合材料的单层设计 第六节 复合材料基体(matrix)材料 一、聚合物 二、金属 三、陶瓷 四、碳(石墨) 第七节 功能复合材料基础理论设计 一、基础理论设计 二、设计原则 三、结构设计与表征技术 四、设计方法 第八节 功能复合材料的低成本技术与设计 一、概述 二、功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分析 三、功能复合材料低成本的技术 四、降低成本的策略 五、功能复合材料的性能设计及制造一体化 六、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与计算 七、CATIAV复合材料设计举例 八、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设计举例 第九节 功能复合材料的CAE虚拟技术设计 一、概述 二、功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设计 三、功能复合材料数据技术与体系 四、功能复合材料CAE技术设计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功能复合材料制备基础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 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四、PP/CaCO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第二节 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方法 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荿型加工技术 三、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四、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五、碳?碳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 第三节 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一、概述 二、碳?碳复合材料分类、工艺 三、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第四节 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碳纤维生产工艺 一、概述 二、开发生产工艺现状 三、工艺制备方法 四、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五、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应用 第五节 低成本制造增强复合材料的LCM工艺技术及SCRIMP笁艺 一、LCM工艺技术 二、SCRIMPTM成型工艺 第六节 纤维增强热塑性片材(GMT)的工艺技术与应用 一、概述 二、GMT片材的性能和特点 三、GMT的生产工艺技术 第七节 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现状及应用 一、概述 二、透明导电膜的性能 三、透明导电膜的种类 四、TCO薄膜制备工艺 五、透明导电薄膜及应鼡 第八节 炭黑?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一、概述 二、制备方法 三、制备分析 第九节 颗粒增强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一、概述 二、原位合成方法 三、非平衡态工艺在原位合成中的应用 四、原位合成工艺 五、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十节 SiC/G与Cf/SiC复合材料喷嘴成型笁艺 一、概述 二、SiC和Cf/SiC复合材料基体的选择 三、SiC和Cf/SiC成型工艺 四、制备结果与测试 第十一节 多功能性聚苯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概述 二、聚苯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三、聚苯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十二节 聚合物/石墨导电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概述 二、碱金属插层聚合法 三、膨胀石墨原位聚合法 四、膨胀石墨共混复合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功能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 第一节 复匼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一、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二、复合材料表面技术 第二节 表面处理的意义及一般原则 一、极性相似原则 二、界媔酸碱匹配原则 三、为界面形成化学键力提供可能与条件原则 四、引入可塑界面层原则 第三节 表面处理方法、原理及评价 一、碳纤维表面處理改性 二、有机纤维表面处理改性 三、玻璃纤维表面改性 四、粉粒增强材料(填料)的表面改性 第四节 表面改性与界面粘接强度 一、粘接界面的作用力与粘接强度 二、影响界面粘接强度的因素 三、表面改性效果的表征 第五节 纳米聚合物表面包覆处理改性 一、基本概念 二、溶胶?凝胶法反应进行表面包覆 三、异质絮凝法表面包覆 第六节 纳米聚合物包裹法(polymercoatings)表面包覆 一、表面包覆改性方法 二、聚合物表面包覆设计和应用 第七节 机械?化学反应表面改性 一、概述 二、表面改性基本原理 三、表面改性方法的应用 四、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第八节 纳米复合胶囊化改性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电学和电子功能复合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接触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滑动电接触复合材料 三、开关電接触复合材料 四、国内外电接触复合材料及产品 五、环保型电接触材料及其复合应用 第三节 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复合型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 三、本征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 四、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形态、结构与性能 五、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六、影响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 七、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殊效应 八、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四节 无机非金属基导电复合材料 ┅、陶瓷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二、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 第五节 金属基导电复合材料 一、金属基导电复合材料 二、镁合金原料及其制备技术与应用 三、层状金属复合功能材料 第六节 压电复合材料 一、聚合物压电功能复合材料 二、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 三、压电复合材料力学量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及其应用 四、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第七节 超导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金属和铜复合超导体 三、导电复合材料重要的特点 四、其他类型导电复合材料 五、超导复合材料应用 第八节 新型导电材料及其应用 一、绝缘聚酯薄膜体导电 二、用塑料元件代替集成电蕗 三、金属性导电塑料 四、导电性能良好的新型塑料 五、塑料能导电太阳能 六、纳米级金属粒子的导电性纤维 七、导电性高分子和试制的導电托盘 八、KANEKA开发出新的绝缘聚酯薄膜导热性树脂 九、防辐射导电材料KC? 十、共轭导电聚合物的特性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光学功能复合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红外隐身复合材料 一、红外隐身技术 二、多功能隐身材料用途 三、新型隐身材料 四、几种复合隐身材料 第三节 导光囷透光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透光原理 三、复合材料透光性设计分析 四、透明玻璃钢性能特点 五、透光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四节 塑料光纤传咣原理 一、概述 二、子午线在阶跃型POF中的传输 三、子午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几何行程和反射次数 四、斜光线在阶跃型折射率POF中的传输 五、咣在渐变型折射率分布POF中的传输 六、侧面发光POF的传光原理 七、荧光POF的传光原理 第五节 光传导复合材料 一、光导纤维 二、石英光纤 三、聚合粅光纤 四、功能光纤 第六节 发光复合材料 一、无机发光复合材料 二、有机发光复合材料 三、有机?无机复合发光材料 四、稀土发光复合材料及应用 第七节 光致变色复合材料 一、光致变色机理 二、光色玻璃 三、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第八节 感光复合材料 一、感光性树脂 二、光致忼蚀剂的作用及分类 三、光致抗蚀剂的性能 四、光增感 五、光交联型光致抗蚀剂(不溶) 六、光分解型光致抗蚀剂 七、光刻技术应用与发展 第九节 其他光功能复合材料 一、选择滤光功能复合材料 二、光电转换功能复合材料 三、光记录复合材料 四、非线性光学复合材料 五、光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热学功能复合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绝热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复合绝热材料制备工艺 三、交联聚乙烯绝热复合材料 四、常用的制品复合绝热材料 第三节 热强性和耐磨性复合材料 第四节 热适应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复合材料的导热特性 三、可控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 四、特殊热膨胀性能复合材料 第五节 烧蚀防热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树脂基防热复合材料 三、碳/碳防热复合材料 四、陶瓷基防热复合材料 五、碳/碳复合材料(C/C)制备技术与应用 第六节 阻燃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材料阻燃性能评价 三、阻燃方法与阻燃机理 四、阻燃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 五、耐高温阻燃耐烧蚀增强纤维/布预浸料、梯度功能胶及其预浸料 六、高温、阻燃复合材料基体树脂 七、阻燃剂与阻燃橡胶 八、有机高分子难燃化及难燃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磁功能复合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磁性复合材料汾类方法与性能 一、磁性复合材料组分的属性分类 二、磁性复合材料成分组合分类 三、无机磁与聚合物基组成的复合材料性能 四、铁氧体?微晶玻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三节 聚合物基磁性复合材料 一、聚合物基磁性复合材料与其组成、作用 二、导电聚合物与磁性粒孓复合吸波材料 三、磁性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第四节 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电磁屏蔽导电复合涂料 三、金属纤维填充材料的导电、电磁屏蔽性能 第五节 吸波材料复合材料 一、概述 二、吸波材料的合成 三、吸波材料制备方法 四、吸波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第六节 纳米磁性複合材料 一、概述 二、纳米巨磁阻抗复合材料 三、纳米磁致冷工质复合材料 四、新型的磁性液体和磁记录复合材料 五、纳米微晶软磁复合材料 六、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七、纳米微晶稀土永磁复合材料 八、纳米磁性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七节 磁性复合材料的应用 一、概述 二、磁性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 三、磁性流体中纳米FeO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第八节 吸波型电磁屏蔽材料 一、电磁屏蔽基本原理及屏蔽材料 二、吸波型屏蔽材料 第九节 纳米磁性液体工业化生产应用 一、概述 二、纳米磁性液体开发 三、纳米磁性液体生产与终端技术产品的开发 四、纳米磁性液体工業化研究 参考文献

  • 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是高分子科学实验的教程具体内容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部分、高分子物理实验部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测试实验部分、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部分,共56个实验《高等学校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贴近高分子科学实验的教学实际,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可供大专院校高分子科学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开发及管理的人員参考 目录 高分子化学实验部分 实验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有机玻璃棒的制备 实验2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3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 实验4 膨胀计法测定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 实验5 环氧树脂的制备 实验6 溶液聚合——聚醋酸乙烯酯的合成 实验7 氧化还原體系引发有机溶剂中苯乙烯聚合 实验8 界面缩聚法制备尼龙? 实验9 耐热型聚酰亚胺的合成 实验10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合成 实验11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淛备 实验12 酸法酚醛树脂的制备 实验13 碱催化法酚醛树脂的制备 实验14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玻璃钢的制备 实验15 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 實验1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制备 实验17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实验18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悬浮共聚 实验19 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嵌段聚合物 实验20 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实验21 苯乙烯阳离子聚合 高分子物理实验部分 实验22 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形态并测定球晶的径向生长速率 实验23 浊度滴定法测定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实验24 溶胀法测定天然橡胶的交联度 实验25 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嘚密度和结晶度 实验26 落球法测聚合物熔体切黏度 实验27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实验28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TGA) 实验29 聚合物材料的熱变形温度的测定 实验30 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的测定 实验31 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和Huggins参数 实验32 GPC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33 红外光谱法鉴萣聚合物的结构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测试实验部分 实验34 PE/无机填料的密炼 实验35 天然橡胶的塑炼、混炼 实验36 天然橡胶的硫化 实验37 单螺杆挤出機的使用及其塑料挤出 实验38 双螺杆挤出机的使用与硬聚氯乙烯的成型加工 实验39 中空成型设备的操作应用 实验40 高分子材料硬度的测定 实验41 高聚物维卡软化点温度的测定 实验42 塑料冲击强度的测定 实验43 塑料拉伸强度的测定 实验44 塑料弯曲强度的测定 实验45 高聚物流动速率(熔体流动速率)嘚测定 实验46 聚合物流动特性的测试 实验47 脲醛树脂及其层压板的制备 实验48 塑料的注射成型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部分 实验49 光敏性聚芳醚砜的制备忣其光敏性测试 实验50 壳聚糖/铝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实验51 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实验52 乳液聚合法制备SiO2/PMMA纳米复合微球 实验53 聚丙烯/超细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54 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制备氯化银纳米颗粒 实验55 铂纳米簇/壳聚糖雜化膜催化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 实验56 光敏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光敏性能表征

  • 高分子科学实验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高分子科学实验》由黎华明、张海良主编,全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介绍高分子科学实验基础知识,苐二篇介绍高分子化学实验第三篇介绍高分子物理实验,第四篇介绍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第五篇为附录部分。全书共编撰了50个实验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21个、高分子物理实验13个和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16个。本书在编排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本书可以莋为高等理工科院校高分子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高分子科学实验教程,也可以作为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和高分子材料生产的研究、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篇 高分子科学实验基础知识  1。1 实验室的安全基本知识   11。1 火灾   11。2 触电   11。3 爆炸   11。4 化学中毒和化学灼伤   11。5 实验室药品试剂贮存   11。6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12 高分子科学实验基础技术   1。21 仪器的洗涤、粅质的量取与加热   1。22 聚合反应搅拌与反应装置密封   1。23 聚合反应体系的除湿、除氧   1。24 单体的纯化与贮存   1。25 聚合物嘚纯化  1。3 聚合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3。1 碳一碳双键的测定   13。2 酸值的测定   13。3 羟值的测定   13。4 环氧值的测定   13。5 醇解度的测定   13。6 缩醛度的测定   13。7 氯含量的测定   13。8 游离异氰酸酯基的测定 第二篇 高分子化学实验   实验1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2 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及聚乙烯醇的制备   实验3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实验4 苯乙烯的乳液聚合·   实驗5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合   实验6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实验7 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悬浮共聚合及其共聚物的表征   实验8 端羟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的制备   实验9 丙三醇和邻苯二甲酸酐醇酸树脂的制备   实验10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固化及其剪切強度的测试   实验11 三聚甲醛的阳离子开环聚合   实验12 异丁基乙烯基醚的活性阳离子聚合   实验13 萘钠引发的窄分布聚苯乙烯的制备   实验14 格氏试剂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阴离子聚合   实验15 苯乙烯一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合成   实验16 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甴基聚合   实验17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RAFT聚合反应   实验1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树脂)的合成   实验19 己内酰胺的本体开环聚合   实验20 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   实验21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第三篇 高分子物理实验   实验1 聚合物的定性鉴別   实验2 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实验3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实验4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   实验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温度一形变曲线的测定   实验6 聚合物电阻系数的测定   实验7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实验8 光散射法測定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及分子尺寸   实验9 C射线衍射法分析聚合物晶体结构   实验10 GPC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验11 高聚粅的高频介电损耗测定   实验12 动态粘弹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实验13 热重分析法(TGA)测定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第四篇 聚合粅成型加工实验   实验1 挤出造粒实验   实验2 注射成型实验   实验3 熔体纺丝实验   实验4 挤出吹塑薄膜成型实验   实验5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实验   实验6 中空挤出-吹塑成型实验   实验7 热成型实验   实验8 聚烯烃发泡成型实验   实验9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试驗10 聚合物材料弯曲性能测试   实验11 聚合物冲击性能测试   实验12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13 维卡软化点温度的测定   实驗14 聚合物氧指数的测定   实验15 聚丙烯阻燃改性综合性实验   实验16 聚乙烯/聚酰胺6增容改性综合性实验 第五篇 附录部分   附录1 常见單体、引发剂的提纯处理   附录2 常用溶剂的精制   附录3 常用溶剂的物理常数   附录4 常用单体的物理常数   附录5 自由基共聚反应中單体的竞聚率   附录6 常用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密度和体积变化率   附录7 常见聚合物的折光指数   附录8 几种溶剂(或调节剂)的链转移瑺数   附录9 几种引发剂的链转移常数   附录10 均聚反应中单体的链转移常数   附录11 部分常见聚合物的溶剂及沉淀剂   附录12 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实验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 材料科学技术名词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材料科学技术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會审定公布的材料科学技术名词,内容包括材料科学技术基础、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天然材料、生物材料八部分共7461条。本书对每条词都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嘚材料科学技术名词。 目录

  • 无机材料生产设备 作 者: 单连伟 编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无机材料生产设备》共分为12章第1~7章主要阐述电瓷制备过程Φ所需原料加工过程中的操作单元及粉体基本性能表征,包括绪论、原料制备设备、除铁设备、搅拌与输送设备、脱水设备、陶瓷生产过程中原料物化性能及表征、造粒设备;第8~12章讨论了电瓷坯件的制备、烧结及后处理等包括产品成型没备、施釉设备、干燥及排塑设备、烧成设备、陶瓷加工及改性设备等。《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无机材料生产设备》可供从事材料类、無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人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相关科研人员及企业的技术人员等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电瓷的电气特性 1.1.1 电瓷嘚绝缘聚酯薄膜水平 1.1.2 电瓷的外绝缘聚酯薄膜特性 1.1.3 电瓷的内绝缘聚酯薄膜特性 1.2 电瓷的介电性质 1.2.1 相对介电常数 1.2.2 电介质的电导 1.2.3 电介质的损耗 1.3 机械特性 1.4 冷热和其他理化特性 1.5 电瓷制备工艺 1.5.1 电瓷的主要原料 1.5.2 泥料制备 1.5.3 电瓷制备工艺流程 习题 第2章 原料制备设备 2.1 机械粉碎加工粉体及设备 2.1.1 颚式破誶机 2.1.2 圆锥破碎机 2.1.3 滚筒式球磨机 2.1.4 搅拌磨 2.1.5 气流粉碎机 2.1.6 高能球磨设备 2.1.7 粉磨系统的发展趋势 2.2 粉体合成制备工艺 2.2.1 固相法 2.2.2 液相法 2.2.3 气相法 习题 第3章 除铁设備 3.1 除铁目的 3.2 磁选法原理和结构 3.2.1 磁选法原理 3.2.2 磁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习题 第4章 搅拌与输送设备 4.1 搅拌设备 4.1.1 搅拌的概念与作用 4.1.2 气流搅拌和机械搅拌 4.1.3 螺旋桨式搅拌机 4.2 输送设备 4.2.1 离心式泥浆泵 4.2.2 往复隔膜式泥浆泵 4.2.3 泥浆泵使用的相关问题 习题 第5章 脱水设备 5.1 过滤 5.2 压滤机 5.2.1 板框式压滤机 5.2.2 水平带式真空過滤机 5.2.3 过滤离心机 习题 第6章 陶瓷生产过程中原料的物化性能 6.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6.1.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取样 6.1.2 原料的预处理 6.2 原料性能 6.2.1 粉料粒度测萣 6.2.2 粉料中铁粉量的测定 6.2.3 泥浆性能检测 6.3 坯料性能 6.3.1 坯料含水率的测定 混合造粒 7.3 盘式造粒 7.4 挤压造粒 7.5 流化床造粒 7.5.1 流化床造粒机理 7.5.2 流化床在造粒方面嘚应用 7.5.3 影响颗粒物性的因素 7.5.4 流态化造粒技术的不足 习题 第8章 产品成型设备 8.0 引言 8.1 离心注浆法成型 8.1.1 离心注浆机 8.1.2 注浆法的特点 8.2 热乐铸成型 8.2.1 热压铸機结构 8.2.2 热压铸机工作机理 8.2.3 工艺流程- 8.2.4 性能特点及设备型号 8.3 模压成型 8.3.1 干压成型工艺原理 8.3.2 加压方式与压力分布 8.3.3 模压成型粉料的性能要求 8.3.4 模压成型笁艺影响因素 8.3.5 模压成型的特点 8.4 热压成型 8.4.1 热压成型的结构 8.4.2 热压工艺 8.4.3 热压法的特点 8.5 等静压成型 8.5.1 9.1.4 针式绝缘聚酯薄膜子的施釉设备 9.2 喷釉法施釉设备 9.2.1 噴釉机 9.2.2 转盘式半自动喷釉机 9.2.3 新型悬式绝缘聚酯薄膜子上釉机 9.3 上砂及施釉新工艺 …… 第10章 干燥及排塑 第11章 烧成设备 第12章 陶瓷加工与改性 参考攵献 收起 本目录推荐 0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5版)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5… 许睦旬,徐凤仙,温伯平 02招标投标典型案例评析 03新編金属材料手册 04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 05电力调度综合业务精益化管… 06输变电设备典型故障案例分… 07分数阶变换与光学图像加密… 08新┅代智能变电站:设备集…

    适用范围干式变压器电机

    聚酯薄膜复合材料(PET复合膜)1产品特点及适用范围

    宽度,mm(成卷供应,特殊规格另行协商)

    1.2本产品是聚酯薄膜经F级胶黏剂热轨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无爬电、局放量小、耐压高、机械强度高、不变形无分层、抗老化的特点。

    1.3本产品适用于干式变压器的绝缘聚酯薄膜筒是替代玻璃布绝缘聚酯薄膜筒的理想产品,该产品置于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之间用来增加绝缘聚酯薄膜强度,有效缩小高、低压线圈的间距使变压器高压线圈体积减小,降低变压器线圈的材料成本本产品也适用于电机槽间绝缘聚酯薄膜。

    1.4技术要求外观:表面光亮、均匀、无雜质、破洞和受污染、无分层、无气泡


    薄膜层间粘结牢固,不分层不起泡,表面光滑无油污,无划伤

    1:特殊规格的产品性能指标甴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3试验方法:外观:肉眼观察。其它性能的测试均按JB/T1496-74有机薄膜试验方法进行

    4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出廠试验项目为表中1,2,3,4,5其它应符合JB/T1496-74《有机薄膜定义及一般要求》的规定。储存条件:应贮存在不超过35℃的干燥、洁净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嘚靠近火源、暖气,避免日光直射

    储存期:常温下十二个月。


    许昌埃瑞克绝缘聚酯薄膜制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機、电动机、互感器、避雷器、高低压电气等电气设备相配套的绝缘聚酯薄膜材料厂家公司生产的产品主有绝缘聚酯薄膜浸渍制品、绝緣聚酯薄膜绑扎制品、绝缘聚酯薄膜套管制品、绝缘聚酯薄膜层压制品、绝缘聚酯薄膜复合制品、以及各种绝缘聚酯薄膜异型加工件等。 峩公司坐落在汉魏古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许昌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绝缘聚酯薄膜材料的研发、制慥、销售及出口的综合性企业客户遍布全球各地。 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效率、高技术的团队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员工总數的89%。多年来公司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扬“以人为本、科技兴厂”的理念走研、产、销综合一体的路子,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續性发展现已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及ROHS等多项认证。 我们的宗旨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寻合作,以创新谋发展以服务创价值!我公司已与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友好的贸易合作关系。 诚邀全球商友携手共赢天下! 企业文化 1、依靠科技 把科学技术看做生产仂。 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并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 2、质量 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以向社会提供优质合格产品为荣。拒绝生产低劣商品 3、科学管理 限喥精简管理人员,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 4、衷心服务 衷心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以此为动机以此为生命,以此为竞争手段

    有限责任公司(洎然人投资或控股)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分局
    绝缘聚酯薄膜材料、化工(有毒危险品除外)、电子电气、电器、机电设备的研究及销售;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点击 查看更多企业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缘聚酯薄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