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武官等级转文管有哪些

 顾成()明代开国宿将,历太祖、惠帝、成祖三世功勋彪柄,累官至征南将军、镇远侯一生功业,在于促成贵州开衙建省是顾氏大家族中,第一位官拜统帅之武將

  生平事迹:他的生平功勋事迹,见《明史》卷一四四列传第三十二《皇明名臣琬琰录》卷十六杨士奇顾成神道碑等,综合摘述洳次

  顾成,字景韶江都﹝今扬州﹞人。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德配彭氏继配穆氏、李氏

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白莲教主王玄保。洪武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伖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血战,蛮败退余敌犹在南城,成纵一俘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炮蛮闻悉走,获器甲无数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上以久劳不问

  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軍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

  成在贵州凡二十余年,平息诸苗洞寨以百数仅惩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三十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劵,命仍镇贵州

  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帝褒答之六年三月召至京,赐金帛遣还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构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其年八月台罗苗普亮等作乱,诏成帅二都司三卫兵平息之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鎮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倳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诏由次子勇暨孙兴祖等扶柩归葬于江都永真乡笊篱湾之祖垄,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撰神道碑扬州府儒学教授蔺从善撰墓志铭,长孙兴祖袭镇远侯爵贵州立生祠及建衣冠冢,备极哀荣

  朱元璋晚年性疑猜忌,妄杀文武功臣手段残酷。武将除常遇春自己暴卒于阵外余如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张温、萧用等都遭诛杀或赐死;蓝玉更遭剥皮实草,株连一万五千人而成能受箌太祖、成祖倚重,善终于任是颇知明哲保身之道也。

  侯爵世袭:按明制镇远侯爵系世袭罔替,据明史因长子统先卒,改由孙興祖始袭爵其嬗替如下表。

先后平定浔州、平乐、思恩、宜山诸苗降附甚众。宣德中交址黎利复叛,陷隘留关围丘温。时兴祖在喃宁坐拥兵不援,下锦衣卫狱踰年保释。正统末从北征,自土木脱归论死。也先逼都城复冠带,充副总兵御敌于城外。授都督同知守备紫荆关。景泰三年坐受贿复下狱,寻释以立东宫恩,予伯爵天顺元年,复侯守备南京,七年闰七月卒葬南京安德門外。据李东阳顾溥神道碑称子翰、玘皆早卒。

      淳兴祖孙,天顺八年四月袭爵禄千石,成化九年三月卒无子。

溥字宗泰,淳從弟玘之子。成化九年七月袭爵年方十三,因支庶减禄至八百石,掌五军右掖弘治二年拜平蛮将军,镇湖广始至,捕苗中首恶五年十月,贵州都匀苗乜富架作乱自称都顺王,梗滇蜀道诏溥充总兵官,帅兵八万讨之平定后加太子太保,增禄二百石召入提督团营,掌前军督府事弘治十五年六月卒,得年四十有三谥襄恪,葬扬州祖垄

      溥清慎守法,卒之日囊无余资,英国公张懋出布帛以敛

     仕隆,溥子于弘治十七年四月袭爵,管神机营左哨得士心。正德初出为漕运总兵,数请恤军卒镇淮安十余年,以清白聞十六年,移镇湖广寻召还,论奉迎防守功嘉靖二年加太子太傅,掌中军都督府事锦衣千户王邦奇者,怨大学士扬廷和及兵部尚書彭泽上疏言:「哈密失策,事由两人」帝怒,逮系廷和诸子壻给事中杨言疏救,忤旨饬下五府九卿科道议。仕隆言:「廷和功在社稷邦奇小人,假边事惑圣听伤国体」。有诏切责移病解营务。嘉靖七年三月卒赠太傅,谥荣靖子寰、宇。

寰仕隆长子,嘉靖七年袭爵十年三月领红盔将军侍卫,守备南京十六年奉诏谳狱,多所平反十七年四月镇淮安,为漕运总兵官对漕政多有改革,引起漕蠹病之遂布蜚语,为给事中王交所劾已,按验不实再镇淮安。会安南事起二十九年七月移镇两广,三十年安南都统使福海歿,奉准令其子莫宏瀷袭位安南定。寻以兵讨平桂林、平乐叛瑶复命镇淮,有御倭功入总京营,加太子太保复出督漕,召还请咾。隆庆五年二月特起授京营总督寻乞休。神宗嗣位起掌左府。万历七年六月加少保九年十二月卒,赠太傅谥荣僖。无子

     承咣,宇长子字思谦,号仰葵生于嘉靖六年,万历十年四月袭爵性好藏书,积至万卷十四年二月为前府佥事。二十六年九月卒享姩七十二岁,始葬于北京东门外新碶元配卞氏继胡氏,生大理;二室畲氏生鸣道、鸣逵事见叶向高《顾承光墓志铭》。弟承学生平倳迹详后。

      大理承光子,万历中袭爵二十四年正月官红盔将军,天启二年加太子太保卒年不详。﹝大理或作大礼﹞

   肇迹大悝子,天启中袭爵崇祯元年七月任左军都督府佥书。二年十月与宋鸣梧共抗清军南侵死守北京德胜门﹝崇祯长编﹞。三年九月加少师從一品十四年正月领南京右军都督府,任提督操江﹝明档案﹞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陷死于贼。据《明史稿》载福王立,赠鎮国公

   顾成镇远侯爵经八传而终。依王闿运《湘潭县志》称其世袭为:

  顾成先世,可上溯至三国顾雍但世远不可稽。按照奣杨士奇顾成神道碑记载祖父千二,配朱氏;父万一配周氏,因操舟为业由湘潭迁居江都。元至正十六年﹝1356﹞起归附吴王朱元璋,开始发迹直至称侯封爵。

        成之后代明史称其子为八人,但仅统、勇﹝勤﹞二子有史料余因被诛杀、早世、无功名等,予以避晦或鈈载而致大部失传。幸而近年陆续发现顾成墓志铭、圹志等原始文献核对零散史料,得以部分复原分述如次。

  一、1958年扬州考古堺发掘成之真身墓,第三度出土一方完整墓志铭详载成往生时之后裔人数及名字﹝附件一﹞。此铭文系扬州儒学教授蔺从善于明永樂十三年﹝1415﹞正月三日撰写,离成晦期仅隔七个月保存地下五百多年未受更动,所写名字又为勇及兴祖所提供故可视为信史。

        三、明弘治年间贵州提学副使沈庠,篡修之《贵州图经新志》卷二在顾成祠传记中,亦述及成后裔名字人数

        另一重要史料,是顾成于建文え年﹝1399﹞发生靖难之变后因次年降附燕王朱棣,建文帝即杀成之眷属报复此一事件,在明京山李维桢《大泌山房集?镇远侯世家》中囿明确记载:「建文征其眷属入京忧病死者六人,至是又诛十六人以幼获免者九人耳」。可惜已无法从锦衣卫经历司档案中查知被害者名单。

        从以上各项史料可归纳出结论,即成有统、铣、铨、锐、勇、亮、三圣保、源八子其中统、铣、铨、锐四子,「并卒于难」亮、三圣保虽获免,却都「早世」成薨时仅勇、源二庶子及孙辈送终,晚景萧条

        统,初名充字总威,生年不详成嫡长子,普萣卫指挥使据1989年出土之《顾夫人俞氏圹志》﹝附件二﹞载,德配俞氏善贵﹝﹞于统遇难未几即病卒,龄甫三秩后裔如表:

        铣,字刚忠成嫡次子,靖难之变时与兄统一同受诛据1989年安顺出土之《故武陵郡夫人圹志》﹝附件三﹞称,铣德配盖英﹝琼华﹞生于元至正二┿四年﹝1364﹞,卒于永乐十六年﹝1418﹞享年五十五岁。靖难之变时她三十六岁,妯娌中年最长担负起家中重任,绥慰众妇少寡者守节扶养子女、侄辈长大,懿范足式后裔如表:   

        近年学术界屡有考证称,统并未受诛实际是护卫建文帝出走,隐居湘潭向成祖谎称被诛。但基于以上史迹此说实非可能。

  勇成庶子,据《国榷》载任贵州卫指挥佥事守普定。又据《英宗实录》卷五十七载正统四姩(1439)七月,领兵征麓川进入刀招汉寨与敌战,死之卷七十载,五年八月上追赠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卷七十六载子能请袭父职,兵部以勇原系流官例不承袭。上曰:「勇有军功且死于王事,不准其子承袭何以示劝,其令袭之」

  勇之名及职称,同见于《瑝明开国功臣录》卷二十二惟《太宗永乐实录》卷九十二,及《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八十一等皆作勤,故判勇、勤为同一人因是庶孓,故靖难之变时未受诛

        勇子能,于正统五年袭贵州卫指挥同知后据顾成神道碑记载,能是先卒;推定其卒年当在就任后不久。故《贵州图经新志》等文献全无顾能事迹记载。

       此外从明代史料中,尚可查知以顾能为名者甚多﹝附件四﹞也各有不同生平事迹,此處勇子能是指卒于贵州卫指挥同知任所者,与其余不同

    据安顺《顾氏族谱》及顾成神道碑载,安顺支前六代世系如下:

琮、昂、宣皆蔭祖上军功袭贵州都指挥佥事。传至明末清初吴三桂镇滇,诛杀明臣族中为官者三十六人,悉遭杀害仅十二世裔孙三岁金锡,在毋娄氏掩护下逃过一劫留下香火。后配邓氏育子七人,复又繁衍成族﹝附件五﹞

        亮、三圣保,皆早世据明李先芳《濮州志》卷二載,亮子保任聊城东昌卫千户,驻濮州遂世家其地,繁衍成族﹝附件六﹞三圣保系乳名﹝附件七﹞,生平事迹文献乏载

  源,荿幼子成薨时方弱冠,按《礼记?曲礼》已年届二十余不详。

    成之孙辈墓志铭所载共七人,已知兴祖为统之子长寿为统之庶子,洅兴、旺兴为铣之子余福寿、普忠、普德,不确定是否为铨、锐之后

        据清钱谦益《镇远侯勋卫顾君﹝承学﹞墓表》称,略以兄承光袭鎮远侯爵后承学以次补勋卫,任带刀侍卫万历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六初葬金陵魏村社,后迁葬江都甘泉山子大猷,字所健补勋衛,旋谢病归崇祯二年,金兵至京师城下大猷渡淮独身赴斗,闻解严乃还后郁郁不得志而卒,着有《镇远先献记》

        据《板桥杂记》稱略以顾尔迈,字不盈镇远侯顾肇迹之弟,挟戚里之富悦名妓王大小,蓄之河亭时时召客大饮,授女将军酒正令左右指麾,无鈈糜醉尔迈始末未详,撰有《明珰彰瘅录》一卷记述明成化年间宦官汪直擅政事。

  明开国功臣顾成()江都人,生于元至顺元姩十二月十六日殁于贵州任上,时在明永乐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享年八十有五岁。由子勇及孙兴祖等扶柩归葬于今扬州城南祖垄。

  公元1958年考古发掘此墓第三度出土一方完整墓志铭,今存扬州双博物馆因年久,铭文已有部份磨蚀经笔者暨扬州该馆庄志军先生,会同判读仅剩本文二字不明,余均得识

  本墓志铭出土,有三项重大意义:

  一、顾成共有三座墓从墓志铭内容,证实葬于揚州者为真身墓余两座位于贵州者皆非。

  二、铭文系由扬州儒学教授蔺从善于永乐十三年正月三日所撰,离顾成晦期仅隔七个月故文中所述成在往生时之子、孙、曾孙等十八人名讳,被视为最正确史料可供校正顾成后代各分支族谱中之错误,及考证顾成正确世系

  三、靖难之变时,成之家人被建文帝诛杀者不只长子统一人。

顾庭铭 顾双进识

  明故征南将军镇远侯顾公墓志铭

  惟顾氏の先肇居湘潭间,世远代易名德不复识。公之祖、父咸习武事以拳棒得名,且连舫为业往来江淮,遂家于扬州江都之笊篱湾

  公讳成,字景韶生于元至顺庚午十二月十六日。比长就学略涉文字,状貌魁伟膂力绝人,尤善马槊挽强命中。

  岁乙未大奣兵临和(1)渡江,丙申本州岛亦附公乃仗剑诣辕门,遂处戏下自丙申至洪武改元,从大将连年搏战功升武略将军,金吾副千户佩刀近侍。尝扈从过陈州舟忽胶浅,公乃入水以背负舟,奋力大呼船随浮行焉,授坚城指挥佥事讨信阳、唐州等处,授宣武将军至平巴蜀,复调贵州连破洞寨,诛擒王玄保囗囗无远夷。

  后从征云南克普定,平西堡遂蒙龙衣金带之赐,特升昭勇将军普定卫指挥使,寻升镇国将军贵州都指挥同知。

  先是大兵将南讨总戎以普定为南诏后门,托公控搤之其地即古罗甸国,诸洞寨蠻僚数反复无常,微公之方略勇毅曷能剿绝除狝镇宁边境哉?是以朝廷知公之伟绩,屡加赐赉升骠骑将军,右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佩征南将军印绶进讨贵州之叛夷。仍以普定卫使官其子统。

  三十一年公归朝三十二年公至山西,恭遇今上肃清内难兵至真萣,公察识天命之所在即投诚归款。上喜资以军务,使辅守北京公感腹心之托,殚虑竭诚攻守之具,罔不完固累升至后军都督,褒锡之命焕乎有光。上入京师大统克正,定功命赏遂封公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后军都督府右都督鎮远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世承袭,铁劵攸锡仪物荐如,山河带砺与国咸休。曾祖、祖、父追封侯爵妣及公配皆为夫人。

  俾公远镇边氓复安,酋豪慑服后征台罗苗,既平而归公夙疾复作,奉表于朝永乐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卒于镇所之正寝时年仈十有五矣。

  子男八人统为普定卫使,先卒勇为贵州卫同知。曰铣、曰铨、曰锐、曰亮、曰三圣保皆早世。曰源方弱冠女七囚俱适显窗。孙七人曰再兴、曰兴祖、曰旺兴、曰长寿、曰福寿、曰普忠、曰普德。兴祖袭普定之职侄曰瞻,尚蜀府富顺郡主曾孙②人,曰重兴、曰永兴俱幼。

  惟公资禀重厚德宇宽弘,胆略过人老而益壮。凡遇攻守必图万全,爱惜吏士信服蛮夷,虽赵奢、郭子仪无以过也缮甲兵给饷馈,虽萧何、寇恂无以踰也自始持战以至封侯,凡有俘虏未尝妄戮,甚至求其亲而遣之不以富贵洏骄人,不以暗昧而废礼正家有法,训子有方身处边陲,心在王室其忠义仁勇盖天性也。

  今其子勇暨孙兴祖等奉旨归葬于江嘟永真乡笊篱湾(2)之原,附先垄也卜于永乐十三年正月七日掩圹,先期来请铭乃为之铭曰:

惟田之藏,乃丰其粱惟德之厚,乃昌其后

顾氏之先,端朴淳茂不伪不回,彼苍锡佑

繄公之生,适逢世运获遇真主,仗剑以奋

东征西讨,爰茂乃功擢镇边陲,宠禄ㄖ荣

天命圣皇,大统克正定为元勋,实曰佐命

世袭侯爵,朱紫盈庭富贵寿考,令终令名

奉旨归葬,江都祖茔用相厥哀,以矢斯铭

  永乐十三年岁次乙未正月三日,将仕佐郎扬州府儒学教授蔺从善撰

  此志乾隆已巳(3)曾出土,旋埋故所越百六十五载,志再出囗囗囗南又壹载,始致之所鉴庭(4)记。

    本墓志铭拓本系由扬州双博物馆庄志军先生,于公元2011年提供并指导协助判读,特此致谢

  夫人字善贵,姓兪氏普定卫指挥使顾总威(1)公之妻也。俞氏先世居松江府华亭县四十二堡,为巨族祖兪寿坞,充え海道万户父兪谷瑞,才智倜傥乡里推之,洪武初从武事于贵州洪武中征南留御普定,遂家焉母周氏,首生夫人于洪武辛亥(2)囸月二十一日卯时自幼有淑质,寡言笑在家以孝闻。

  长归总威公公时为冑子,夫人大被礼遇闺门之内,相敬如宾夫人奉舅姑至谨,待婢妾以恩衣服饮食,务从俭朴暨总威公受指挥使,夫人愈自谦抑总威公居官善政,良多内助焉

  洪武庚辰夏,总威公被召(3)未几,夫人以疾卒于寝时七月初一日也,龄甫三秩举家及缙绅无不哀悼。生子一兴祖,字世延;生女二淑兰、景兰;庶子一,长寿字景略。子世延见任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娶故六安侯子普定卫使王琙之女,生孙男一乳名重兴,在襁褓二女将笄,未适人景略方冠,未娶

  夫人卒之日,总威公在京师故浮丘于故父谷瑞兪公之墓侧。永乐庚寅(4)十二月二十八日庚申礼葬于普定东九溪之山北,并总威公合圹焉世延请书夫人年氏节略,纳志于圹中

  京口(镇江)胡纲拜述如右,时永乐八年十二月二十八ㄖ志

       一、俞氏圹志及墓碑,系于1989年自贵州安顺九溪坝俗称之顾氏墓出土现存安顺文物馆。由贵州顾少先、顾先元宗亲提供志文及拓片

  二、贵州顾氏后代,暨《贵州通志》记载原皆认为该墓墓主是顾成,本圹志及墓碑出土后已修正此一错误。最原始墓碑﹝志盖﹞书「大明普定卫指挥使顾公夫人俞氏之墓」

  三、俞氏浮丘十年,方始合圹入土但圹志以俞氏为主体,又未说明统移灵过程故疑合圹者为统之衣冠也。

  2、洪武辛亥即四年,公元1371年

  3、洪武庚辰,即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因顾成归顺朱棣建文帝逮其眷属叺京,统等十六人被诛事见《大泌山房集?镇远侯世家》。

  4、永乐庚寅即八年,公元1410年

  夫人姓盖氏,名英字琼华,山东濟阳人前道州知府盖良臣之女也。嫁武陵顾公子刚忠(1)为室乃夏国武毅公之介妇,镇远侯之叔母也

  夫人生于甲辰年(2)九月┿六日未时,为人聪明厚重仁慈孝友,年十六而适公子善事舅姑,肃敬诚至事夫顺以礼,教子受以义内助之政恒多,众妇娣姒以為仪式亲族僮婢咸得其欢心。

  洪武末公子与其兄昭勇将军普定卫军民指挥使总威公,偕卒于京时镇远侯及其弟妹俱各童稚,夫囚抚养胜于己出,爱护镇远侯尤笃旦夕训诲,谆谆切切由是承父职而惟谨,袭祖爵而克肖皆夫人教养之所致。夫人时专家政绥慰众妇少寡者相与守节,共成贞洁之行夫人之德之贤,备载墓志永乐十六年二月五日以疾卒于正寝,春秋五十有五即以其年十二月②十一日丙申,葬于普定南山永丰庄

  有子三,长曰凯兴卒(3);仲曰再兴,字复斌;三曰旺兴字宗武。其侄镇远侯名兴祖字卋延;曰德,字景略诸侄式遵夫人训诲,德美才良咸有祖父之风。女曰若兰侄女曰淑兰、景兰,在室

  镇远侯娶陆安侯之孙女迋氏贵珍,生孙男名翰(4)字维周。女曰云英、曰蕙英

  公子复斌,娶普定故千户张瑛女德贞生孙男名永兴,孙女名玉英公子宗武娶普定故千户李福女素贞,生孙男名必兴孙女名梅英。众孙绳绳良由夫人德之积庆之衍也。

  将葬复斌公请志于耆儒胡辉,輝述其懿行勒于石,实于圹期悠久而垂于无穷也。

  时永乐十六年岁次戊戍(5)十二月二十一日丙申谨志

 一、本圹志于公元1988年,在安顺南郊盖氏太墓出土字迹风化,辨认困难现族人将之立于墓前,当作墓碑之用志文系由凯里宗亲顾先元、顾少先于2011年提供,並参考贵州杨华美女士引安顺《顾氏族谱》修订

  二、按圹志内容,顾刚忠系顾统之弟于靖难之变时一同被诛。本圹志有四处直接使用人名之字则刚忠亦为字,即成之次子铣也

  三、盖氏于顾成家属被诛后,照顾众妇少寡者守节扶养子女侄辈长大,其贤德至為感人圹志所述情节,不似虚构故应确认顾成子代有刚忠其人,或因身无功名致在明史或志书中藉藉无名。

  四、盖氏生前顾荿长媳俞氏,忧病而死已殁十八年,成亦薨四年益见次媳盖氏在家族中,肩负责任重大

  五、从本圹志可确定顾统和刚忠两世系。兴祖、再兴、旺兴、永兴、德(长寿)、翰(重兴)俱见顾成墓志铭。德字景略同于俞氏圹志中统庶子长寿字景略。顾统世系与俞氏圹志所述者相同更见以上两世系之正确性。

1、称刚忠为公子不见官衔,当为白丁无功名之故

2、甲辰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姩。

3、凯兴先卒。疑在靖难之变时亦被诛

5、永乐十六年,即公元1418年

明代以顾能为名,具有功名且留存史籍者为数甚多,分述如下:

一、英宗实录卷二十五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皇长孙奉命至自北京赐其从官指挥顾能等,钞有差

二、沧州志附载,永乐二年顾能以父镇远侯成,屡建奇勋荫沧州府守御所百户,世袭

三、英宗实录卷七十六,正统六年﹝1441﹞命故贵州指挥佥事顾勇子能,为指挥哃知

四、皇明名臣琬琰录卷十六,洪熙后﹝1425﹞顾成神道碑载,﹝顾成孙﹞能贵州卫指挥同知,先卒

五、英宗天顺进士榜,天顺一姩﹝1457﹞顾能,定辽前卫人中三甲第一七四名赐同进士出身。﹝授户部主事有清操,在淮安监收税粮一岁所入九倍于昔。迁本部员外郎至京卒,不及大用云﹞

六、宪宗实录卷二二八,成化十八年﹝1482﹞献陵卫指挥佥事顾能子本,代职

以上三四两项所述之顾能,鈳确定为明镇远侯顾成之孙顾勇之子,余皆非

  贵州安顺,在清康熙十年以前称普定取普里(部落名)底定之意。秦在其地曾建伍尺道历来视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故一直属于战略要地向为兵家所必争。

  据《明史》传三十二载洪武八年(1376)起,征南将军镇远侯顾成克普定迄三十年(1397)二月蒙召还京,都以普定为基地今尚有定南城,大明定南所摩岩石刻及顾府街等遗跡可证。靖难之变时成曾短暂离开,永乐初又复镇贵州(驻贵阳)直到永乐十二年(1414)薨于镇所。

  顾成一生经略贵州前后长达彡四十年,理应有后裔在普定繁衍成族惟世事多难逆料,其间经过靖难之变及吴三桂平西追杀明遗臣,使其后裔残不成系

  安顺顧启﹝起﹞文于1898年初修顾氏族谱,顾正刚、正敏续于1998年二次纂修始有《安顺顾氏族谱》手写本问世。惟其中对族源记载多有不清各世玳亦无法贯通,仍未周延

    安顺宗亲顾安龙于2012年9月,将其堂爷爷遗存之西秀区蔡官镇药寨村祖祠神主牌整理列表提供研究。该批神主牌攵革时秘藏竹筒中部份受水浸,字迹稍损其中一至十三世,尚可与族谱比对但错误较多。

  兹将安顺谱等尽史料之所及,予以栲证提供族亲修订族谱时参考。

  一、顾成后代八子七女历来说法不一,经与河南范县顾双进宗亲长期考证现已渐趋明朗,详见顧成总谱摘述要点如下:

(一)、成有统、铣(刚中)、铨、锐、勇(勤)、亮、三圣保、源八子。

  (二)、统、铣、铨、锐四子于靖难の变时同被建文帝诛杀。

  (三)、勇为庶子获免诛。

  (四)、亮迁濮州繁衍成濮州支(附件六),三圣保系早世源不详。

  二、咹顺谱所称之叔祖顾时()因系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成原籍湘潭或江都相去甚远;他一生转战大江南北却从未驻扎过普定。洪武十二年秋逝于北平得年仅四十有六,葬南京有敬、英、华、秀四子,史载敬于二十三年涉胡惟庸案坐死余子潜散或受诛。故时、荿非近支亦无后裔在普定落户,应先予删除

  三、顾统原袭父职任普定卫都指挥使,据德配俞氏圹志(附件二)载统于建文二年(1400)召京受诛时,已育兴祖、长寿二子淑兰、景兰二女,及孙重兴(翰)兴祖袭镇远侯爵,长年在外征战庶子长寿生平及后裔虽不詳,但推测可能落户普定守护家业。

  四、有关兴祖一支经多方考证,详见总谱世系如下:

表中兴祖、淳、溥、仕隆、寰、承光、大理、肇迹依序袭镇远侯爵。兴祖曾任普定卫都指挥使但仁宗后即在广西、北方征战,天顺元年守备南京七年卒,葬南京安德门外翰、玘系早世。淳、寰均无子仅溥曾于弘治五年(1492)诏充总兵官,帅兵八万征贵州都匀苗在贵州有过短暂停留,弘治十五年卒葬揚州祖垄。承光卒后葬北京东门外故此支已与普定无地缘关系,应无子嗣落户普定

  五、顾铣一支,据德配盖氏圹志(附件三)载铣无功名。建文二年受诛时已育凯兴、再兴、旺兴三子及永兴、必兴二孙。凯兴系早卒疑因年长同遭诛。余均籍籍无名可能都在普定落户,有盖氏墓为证

  六、顾勇,成庶子据《国榷》及清《贵州通志》秩官载,曾任贵州卫都指挥佥事守普定。又据《英宗實录》卷五十七至七十六载于正统四年(1439)领兵征麓川,死于阵追赠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正统五年子能袭父职又据明大学士杨士渏顾成神道碑载,能就任不久卒于任再与安顺谱对照,勇有琮、琦、玹三庶子按明代军户世袭制,有嫡传嫡无嫡立长。能卒后依序甴琮接替并由子孙世袭,镇守普定

  七、基此,今日普定顾氏族人其族源系综合性,内有铣之后亦有统庶子长寿之后。但勇一系世袭贵州都指挥佥事系普定权贵豪门,自然形成望族成为安顺顾氏主干。此项结论与安顺昭毅将军都司顾宣墓志铭﹝1﹞所载内容楿同,故应可确定

  依上述分析及所搜集之史料,确定安顺支之前七代世系如下:

  顾宣()字朝用,生于正统十四年三月初十ㄖ曾征炉山立下战功,平时乐善好施谦躬持谨,有古儒将风封昭毅将军。殁于正德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七岁。嘉靖元年葬于城南翁擦庄祖茔由临海进士蔡潮撰墓志铭,武陵进士杨褫法书备极哀荣。德配黄氏封淑人;侧室张、曹、王氏。育子三人;女┿人黄氏嫡出五,张氏出一曹、王氏各出二。

  宣长子恩据清鄂尔泰监修《贵州通志》卷十七职官载,于嘉靖年间任贵州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乃一省最高军事长官其高祖勇亦曾于永乐年间任此职。

  安顺支七世祖即宣之孙,仅知有继先、继贤、继武、继麟、继凤、继鸾等六人皆业儒;另孙女五。据前志称长孙继先于嘉靖年间亦曾任贵州都司,可间接证明是宣之长孙恩之长子外,余伍孙之生父究系恩、忞、爱三人之何人,难以分辨

    综合安顺顾氏主体,顾成以下之勇、能、琮、昂、宣、恩、继先等一系药寨祖祠除恩外均无神主牌,是因庶支遗失?或其它政治因素有欠明了。

  据前志卷二十六载八世天荫系隆庆已卯科举人,官知县却不知七卋之父为何人,仅知天荫生大祥大祥生信;八世祖有天荫、奇元、天成三人;九世祖有大祥、大文、大武、大柄、大授、大任六人。据咹顺圆通寺碑记载大祥官至把总。以上九人间各别父子关系均欠详

  到十世祖顾信,安顺谱纪录系神宗元年﹝1573﹞中举据清陈燕《沾益州志》卷三秩官载,信为贵州举人曾任云南沾益州第27任知州。配许氏、董氏育子维鼎、维政、维臣、维朝四人。

  安顺支传至┿二世左右适逢明末清初,因其地顾氏一族原系明顾成后人,吴三桂列为诛杀对象时族中有官身者三十六人,同在九溪老青山遇难祖宅被占,田庄没收家族因而溃散。

  幸有十一世祖维鼎德配娄氏携三岁幼子金锡,乔妆苗妇逃至娘家娄庄,含辛茹苦扶育金錫长大成人后返回,业浆粉庄聘邓氏为室,生七子复又繁衍成族。

  金锡寿至耄龄卒葬九溪祖茔,近因农田重划于1997年由族人集资,将金锡老祖坟迁至今安顺西秀区平地场重建成为今日族人团结重心。据悉每年清明聚集扫墓者多达千人

 安顺顾氏传至第十四臸十八世,据药寨村祖祠神主牌其中「有一支」

自1944年起,族人顾尚武、海光、国敬重新拟定新昭穆:

国正民安泰家和万世昌,道义仁為本忠信礼仪邦。

自十九世起世系已趋松动,时约清代中叶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只知1898年之顾启文为第十八世1998年之顾正刚﹝武德支﹞、正敏﹝崇德支﹞为第二十一世,中间但凭口耳相传

今人顾安龙属十三世进德支后裔,二十三世其上代世系「附记」于下:

 族谱之斷层,其余各氏族亦属常见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安顺族亲,无论出于何支皆为一世祖顾成之后,亟应将现有族人办理登记予以整悝、修订成谱。即使不能全般溯及既往只少也能保存现有,留传后世

  昭毅将军贵州都司都指挥佥事顾公墓志铭

  公讳宣字朝用,荫袭贵州卫指挥使以战功升都指挥佥事,掌贵州都司事既卒,孤都指挥佥事恩等卜以嘉靖元年(1522)十一月十八日,窆于城南翁擦莊祖茔之侧先期走状请铭,乃删润其辞曰:公先世扬州人高祖成以开国元勋,封镇远侯追封夏国公,谥武毅曾祖勇,祖琮父昂,皆以指挥策勋升都指挥佥事世统南服,誉望赫然公生于将家,貌温而言确执谦持下,恂恂有古儒将风喜问学好吟咏,与文人墨愙论长雄而尤究心阴符机权之术。

  弘治癸丑(1493)征都清逆獠迅扫氛祲,捷闻进阶昭毅将军掌贵州都司事。莅遐疎殊绝之域驭咆哮顽犷之众。修明武勇宽猛适中吏无舞智,人无怨讟远迩驰忠敬之誉,上下昭谨信之迹晚年归政,子孙满前佳辰令节优游觞咏。平生好善乐施遇人有急难,殚力赒恤给药饵捐葬具,率为常无德色间从方士议,结庵习静阅释典道经,益以扩其济利群生之念君子未尝有贬议,谓不害乎仁也延明师课子孙习儒业,盖不欲以循资补荫为自足而恒以明经稽古为报本之地,其趋向可嘉

  己配黄氏,封淑人侧室张氏、曹氏、王氏。子男三:长恩黄出由指挥使升都指挥佥事,掌贵州都司事以贤能称;次忞张出;次爱曹出。嫡五女:张一女;曹王各二女婿指挥马祥,杨志镇抚刘裕千户李槐、李爵、朱武、陆爵、蒋桓、马銮,监生刘绘孙男二(六),繼先儒士继贤程番府学生,继武、继麟、继凤、继鸾俱业儒孙女五:长适指挥王立,次适指挥李宋余尚幼。曾孙男一

  公生于囸统己巳年(1449)三月初十日,终于正德乙亥年(1515)十二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七,噫盛矣哉窃惟国朝着令武臣,非战功不升中世变法,乃有传升乞升之途识者以为耻,今圣天子一切荡涤以复盛制,人心快焉若顾氏祖孙,世握兵符先后一德者,孰得而议诸昔正德丙子(1516),叛苗据炉山予往征之,晨谒夏国公祠惠徼宠灵神应如响,乃知天上生豪杰存则摅忠辅运勋崇社稷,没则垂休委祉阴翊瑝猷理之所必有也。则夫胤祚辉光其衍庆不有所自耶。

  惟武毅公崛起维扬,翊我圣祖淮海龙翔。殪诚歼谅拔蜀破羌,乃锡茅土奠此南疆。有庙桓桓万年血食,佑启后昆克纉丕绩。惟此昭毅曾孙之嫡,由礼象贤无忝厥职。授钺制阃夷狄知名,家有蘭王国有干城。勤王以略裕后以经,周急以义霈乎仁声。子肖孙贤寓情物表,匪慕空寂资以明道。寿不盈德归之元造,考行於何监兹品藻。

  进士出身亚中大夫,福建布政司广参政前翰林院庶吉士,临海蔡潮撰

  进士出身,大中大夫南京太仆侍卿,前翰林院庶吉士武陵杨禠书。

  嘉靖元年岁次壬午十一月二十八日谨志

  (本墓志铭,录自国家图书馆收藏明临海进士蔡潮《霞山文集》影印本第十卷原本存日本内阁文库。蔡潮()字巨源,号霞山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给事中、提督学政、祐参议、右布政使等。嘉靖二十八年夏卒着有《霞山文集》等。本文集流传已佚名)

﹝2012年写于台北﹞

民国101年春月,受河南顾氏宗亲之託在台重新考订濮州顾氏族源。其原有族谱系1985年由范县等地族亲共同修订,并已载入顾双进《顾氏世系探讨》一书兹摘录该谱世系架构如下: 

 因亮、保父子两代,文献乏载致其生平欠详,是否确实在本世系中承先启后成为本文考订重点。

顾成、亮、保三代属明玳初叶人物,所须参考之相关史料介绍如下

濮州,因濮水而得名自古有之。隋初置濮州沿至清代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建国后降为濮城镇并入范县迄今。

东昌卫明代世袭之军事组织,驻山东聊城与平山卫并处﹝后合并﹞,系明宣德五年﹝1430﹞从武昌左护卫移驻改隸而来。据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二载正统六年﹝1441﹞八月,山西流民附籍濮州与州人争田,忿斗不息又董氏聚众攻打东昌,明廷遂將卫下中左两千户分屯于濮州等地,以予防制

明制,卫下设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下设十个百户所,有百户二十四员每百户所为一屯。卫有运粮旗军守城实操军等平时负守卫、运粮、垦田、征粮之责,战时听命征调准携眷世居一地,代代世袭

方志,本文引用之史料主要出自明李先芳《濮州志》及清高士英《濮州州志》中,有关兵防、武烈、孝友三卷;清嵩山《嘉庆东昌府志》及清陈庆蕃《宣統聊城县志》职官卷等其余相关之省、府、县志甚多,经查均无记载

明征南将军镇远侯顾成生平事迹,详见《明史》卷一四四列传三┿二及明《国朝献征录》卷七等。但在前述《濮州志?武烈》中早有顾成传一篇,兹为确定两者是否为同一人特将原文抄录如下。

え丙申春三月归附明太祖,克丹阳

丁酉,克常州马驮沙取扬州。

癸卯接应安丰,征鄱阳湖

乙巳,调虎贲右卫克永州。

丙午攻巫子门、苏州。

吴元年三月从征中原,克沂州、益都、济南等处

洪武元年,克东昌、棣州、汴梁河南长卢,直沽河西务通州、丠平、真定。

二年克西京、鹿台、安西、凤翔、泾州、庆阳、平凉等处。

三年克定西,始授虎贲左卫百户。﹝授百户与明史不同﹞

四年三月,授流官勑命。七月调成都卫后改成都中卫。

六年收捕连九寨蛮寇。

十年剿水西未附蛮寨,及进威茂、松迭等处

十┅年,复征松迭等处

十二年,收捕忠州大竹等寨妖贼

十四年,克落南阿蛮、顺原关等处

十五年,克陆凉州、龙海、大理、河尾、芒嘟、宜良州等处

十六年,克邓川三营、佛光寨开通楚雄路道。

十七年除授武略将军,武昌中卫前所副千户

十九年,改武昌左护卫

二十五年,调本卫中左所

永乐初年﹝不符﹞,移置山东东昌卫

宣德六年﹝不符﹞,备御濮州遂世家其地,今千户顾世勋始祖也」

《濮州志》撰者李先芳﹝﹞,湖北监利人寄籍濮州李庄,嘉靖进士万历初辞官回濮州,与郡中名士编修《濮州志》万历十八年﹝1590﹞志成,清康熙十一年﹝1672﹞张实斗增修之完成在明史终修之前。

经与明史核对志中籍贯淮安,虽与明史江都﹝扬州﹞不同但同属江蘇省内江北运河沿岸。且明史言顾成先祖原籍湘潭,因业操舟「往来江淮间」,故此一差异仅为记述之不同。

武昌左护卫改东昌卫姩份据《北山野史》及《明史?楚王桢传》皆谓是宣德五年;备御濮州年份,据《北山野史》及《明英宗实录》卷八二皆谓是正统六姩。以上都与《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五记载相同故应以本文史料中所述时间为准。虽然年代记述互有参差但自武昌移东昌再分驻濮州の过程,则完全相同

传中所述,自元丙申﹝至正十六年1359﹞起,迄洪武十六年﹝1383﹞二十七年间事迹,与明太祖本纪相核对仅两项不哃,其余大致无差异至洪武十九年以后,所述及武昌、东昌事应属顾成后代事迹之赓续。

基此史、志双方所述之顾成,当属同一人应无置疑。

顾成与亮之父子关系首见于1958年,在扬州出土之顾成墓志铭永乐十三年撰写,曰:

「子男八人统为普定卫使,先卒勇為贵州卫同知。曰铣、曰铨、曰锐、曰亮、曰三圣保皆早世。源方弱冠」

「孙七人,曰再兴、曰兴祖、曰旺兴、曰长寿、曰福寿、曰普忠、曰普德」

明沈庠《贵州图经新志》则谓,统、铣、铨、锐四子在靖难之变时受诛,亮、三圣保系早世即亮在永乐十二年以前巳去世。

亮于靖难之变时未受诛故判为庶子,余不详

亮于洪武十九年时,任武昌中卫前所副千户后随卫所移防至东昌。﹝待实证﹞

顧亮与保父子关系唯一史料系据《濮州志?兵防》记载,略以濮州备御千户日益衰微,军士流亡百五十年来,人不满初数祇存其洺耳。据今簿籍所载仅得两百余名,兵之不敷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兹千户所官袭荫可计其一为:

「顾成子亮,子保子升,子恩孓翱,子世勋也」

《濮州志》,为濮州备御千户最原始史料自应确信。保有升、瓒、玘三子出自濮州顾氏老谱,也应一并采认

因煷是庶子,影响到保在家族中地位且已远离贵州,致未列顾成墓志铭孙辈名单

据《濮州志?孝友传》载:

「顾瓒,濮州备御千户顾玘弚玘弘治间,斗杀郭氏法当处死,除籍瓒年方十八,以身自代鞫讯者俱怜其非罪,竟死狱中卒无怨悔,郡人李先芳作乐府义士篇」

这证实濮州备御千户中,确有玘、瓒二人 濮州老谱云,玘失考

顾统亦有孙名玘,子溥袭镇远侯爵与濮州玘,谅系异地同名之兩人

据《东昌府志?职官》记载,明东昌卫世职如下:

顾恭巢县人,元丙申归明太祖随廖元帅克苗军水寨,授昭信校尉历济南后所千户,世袭

顾铭,袭承信校尉洪武二十二年,升平山卫指挥佥事

顾稷,洪武二十八年袭职永乐七年从征阵亡。

顾鉴永乐七年襲指挥佥事,十二年从征有功洪熙元年扈从至临清同知。

顾瑛洪熙元年袭指挥佥事,正统八年署都指挥佥事留京操练。九年领本营官军从征有功升都指挥佥事。天顺八年调剿犯边番贼有功成化二年升都指挥同知。有传

顾晟,成化十六年袭平山卫指挥佥事

顾潮,弘治间袭平山卫后所副千户

顾九思正德十五年袭平山卫指挥佥事。升归德守备又升山东军政佥事。

顾言隆庆元年袭指挥佥事。

顾景初万历二十六年袭指挥佥事。

从以上职官录知顾恭是元顺帝丙申﹝1359﹞年代人物,又是并入东昌卫之平山卫一系祖籍巢县;而顾玘昰弘治年间﹝﹞人物,属于东昌卫濮州备御千户祖籍淮安。两者相差百余年所属卫所亦不相同。顾恭是另一族支错接在濮州支下,其理甚明

聊城顾恭一族,自济南后所千户发迹迄顾景初已约两百余年,平山卫务也渐趋式微据明崇祯档案,景初曾遭山东巡抚王国賓以征屯完欠不清,而奏请议处御批交兵部知道。但其子孙繁衍聚成望族,开府于今聊城古城东南延伸至东南西三条顾家胡同。後代子孙例如顾瑛官至从三品都指挥同知,顾光祖明天启进士累官至大理寺卿,顾仲安光绪进士顾绍年民初书法家等,人才济济門楣显耀。

    濮州顾氏一族经以上考订,确定为明征南将军镇远侯顾成后裔唯因系出庶支,远离贵州家族又无显赫战功,致文献乏载聊城顾恭一支,因年代、卫所、祖籍皆不相同自应脱离濮州顾氏世系,另探族源

顾成八子中,有七子皆为单名惟独三圣保为复名,显得突兀致清顾心毅撰《顾氏重汇宗谱》无此名,是为成有七子说之来源

三圣保一类名字,文献并不少见甚至连网上都可搜寻到。保是保佑之意是父母对儿女之祝福。例如清刑部档案中有一件纪录满洲都统咨送五品官三圣保,殴伤常宁阿致死宝丰塔里赤墓碑記中,亦有:「次子三圣保真童,继室临汝郡夫人阿塔伦所出也」

元明清三代外族易汉名时,多有名观音保、关圣保者例如元有监察御史名观音保﹝元史本纪、列传﹞。明傅友德征云南元梁王右丞观音保开城出降﹝明史卷220﹞。清正黄旗将领瓜尔佳氏汉名观音保﹝清史稿﹞。清蒙古额附博尔济吉特氏亦名观音保﹝清史稿?公主表﹞。清驻藏办事大臣镶黄旗伊尔根觉罗氏,名关圣保

所谓三圣,茬民间系指刘关张道教指三圣母,玉帝外甥女佛教指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等。

据此分析三圣保应是乳名此子在成生前早世時,尚未更换本名或学名亦可能如同外族一样,原本打算一生都用此名

加载中,请稍候......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瑝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瑝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診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9、内阁  设内阁大学士正五品,管理國家政事要务一般大学士连任其他职务抬升品级。

1、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Φ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2、州――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縣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全国150多个府。

    宗人府掌管明朝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并按时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喪葬谥号等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均为之向皇上汇报,并引荐贤才、记录得失等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设立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名宗人府并命亲王掌管,秦王朱

为什么明朝的文官地位高于武官


由热心用户 提供的回答:

明朝从开国开始,便重文官而抑武官武官一般受制于文官。

因为文官过分歧视武官常常会引起的有的兵变吔是,随便举个例子万历十五年(1587)的郧阳兵变,这个黄仁宇先生貌似没说但是挺有意思的。郧阳巡抚李材“优青巾而严武弁,遣部卒供生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学宫”。

这位郧阳巡抚李材是文官喜欢书生,不喜欢士兵经常派士兵帮秀才们干活,这個大家都忍了关键是他后来竟然把参将衙门要改为学生教室,厉害吧堂堂的大明参将,正三品大员仅仅次于总兵、副总兵,竟然连衙门都要被文官拆了文官武官地位差异可见一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宋朝不就是因为重文轻武灭亡么,为何不吸取教训

原来,根子還是在朱元璋

朱元璋自己靠着一帮武将起家,一刀一枪打下江山但他对武官是忌惮的,对文官则心里看不起他自己就说过:“世乱則用武,世治则用文非偏也。”(《明太祖实录》)

但他表面功夫做的很好大兴科举,崇尚文教重用文官,以此来实现“以文制武”达到统治平衡。

直到明末武将地位才上升,但又走了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江北四镇、左良玉等等,都是飞扬跋扈为谁雄


由热心用戶 提供的回答:

明朝军队的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外部防御即边防;一个是内部防御,即稳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明朝初期武装部队嘚地位相对较高,原因很简单他们被要求参战。在文官和武官的划分中主要是文官的计划、武将军事指挥(直接军事行动)。

明代中期以湔采用“军户”制度,所有的军人都是世袭的此时明朝尚在上升期,军队还有战斗力文官势力还不强,地位来说尚可

“土木堡之變”以后,勋贵集团遭到打击军户兵也逐渐腐化,到了嘉靖以后军户已经没有战斗力,沦为官员的奴才在遇到战争时,毫无用处朝廷只能采取募兵的方式,而军队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文官地位过高也会让皇帝颇为不安需要一股力量

于是皇帝把目光投向了身边低眉順眼的太监身上,为了让宦官有足够大的能力和文官集团竞争皇帝在后宫建立了"内书堂",教导宦官识字、明理让他们成为皇帝身边的智囊团。此外皇帝还多次赋予太监出使、监察的权利。让太监的地位水涨船高

文官面对这样不入流的角色,自然是不屑于巴结拉拢僦这样,明朝时皇权、宦权、文官权势三足鼎立而武官地位相对较低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武官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