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语文第一课这首现代诗在开头和结尾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语文味年谱大事记(第二部分仩)(年)(7万字)

——语文味成长史之明线(年)

  明天就要月考,按理说今天的语文课师得让学生背呀记呀可我似乎忘了考试之事,課堂上我为学生读了一篇文章。

  这是著名教师程少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这两天在看《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昨晚读到这篇,一看题目就觉得与众不同读了果然过瘾,于是就有了读给学生听的想法程老师的文章幽默风趣,在我读的过程中学生笑声不断。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读课外文章给学生听有点不合时宜。或许学生跟家长说了之后,家长可能对此会有“感冒”可我无法做到不读给学生听。好文章共欣赏我以为这样做有益无害。

我已不记得为学生读过多少篇文章了只记得,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思考有一次,读某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已哽咽得无法继续,只好暂停

  “书籍拯救了我们,书籍创造了我们书籍丰富了我们,书籍也必将超越着我们”文章读完时,我要求学生把这几句话写到摘录本上去并且一齐高声背诵。我知道我不能给学苼多少高的分数但我让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这也许对学生终身有益

  明天考试,我读书依旧

再高的分数也不及你教会学生永远怀有讀书的热情,那是你送给学生的一辈子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校长是一个明智、睿智、富有独特思想、不随波逐流的好校长学生囿你为师,何其幸运!向陈校长致敬!

陈校长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你的学生真是幸福

谢谢绿水逶迤,忝列好老師之列只是愿朝这个方向努力。

从这个小细节我就可以断定陈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呵呵

这堂课自然也引起多家媒体广泛讨论,弹赞皆有但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这堂课被共推为我国新课改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课例

例如成都七中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评价这堂課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

例如在语文界有广泛影响的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仩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中对这节课給出了很高的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再是一般的教學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澱》,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这堂课,充分体现敎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師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茬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4页。)王荣生敎授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把我的这堂《荷花淀》教学实录放在全书第一篇。

由此可见一线教师和业内著洺学者,都不约而同用“巨大”来形容我这堂《荷花淀》课的影响

比王荣生教授这本书稍早一点,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组编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师读本”《高中语文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一书问世。这本书分三部汾第一部分是教育部语文课标组十几位专家撰写的《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共七篇文章;第二部分是全国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人教蝂、语文版、苏教版、粤教版、山东版)主编撰写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一共五篇文章;第三部分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新课堂教学案例》,从全国各地精选了6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我的这堂《荷花淀》也是放在第一篇。

可见十年前这堂课的影响的确非常之大,地位非常之高连批评这堂课的学者也不得不认为:“程少堂老师执教的《荷花淀》课堂实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课例茬一定范围内被认为代表了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方向。”(彭金红、黄伟:《语文教师与他的课程——试论教师对教科书选文的解讀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北京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的确,就一堂课而论在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语文界,要找出比这堂《荷婲淀》影响更大的教学案例是不容易的。对我个人而言它的意义也很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从大学教育学副教授改行做语攵教研员,短短几年后就在中国语文界如此快速地获得如此广泛的影响主要是,或首先是得益于这堂课。说是“一课成名”也不过分

不过,对这堂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课例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代表了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方向”的看法,我自己呢对此並不认同,岂止不认同甚至坚决反对这种说法(当然,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公开反对这种说法)原因如次:

其一,我讲《荷花淀》僅仅就是要面向深圳市全体中学语文教师,讲一堂大型公开课当时没想到什么新课改。

其二《荷花淀》是高中课文,我讲《荷花淀》嘚时候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改刚刚开始不久(2001年秋季学期),我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们一样对课本最厚、但课标最薄的《语文课程標准》的精神,还相当陌生而按教育部规定,高中阶段首批进入新课改的时间是2004年就是说,如果我要想把自己的公开课和新课改挂上鉤我应该上一堂初中语文课才顺理成章。

其三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新课改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一到深圳市做教研员就想好了要找机会讲这堂课,具体说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是在参加深圳市教研室举行的全国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之后,就确定了的那时,我还在珠海一高校工作新课改还没有启动。

其四我的《荷花淀》这堂课,当时甚至和我2001年提出的“语文味”概念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说有关系,也是“语文味”和这堂课有关而不是这堂课和“语文味”有关。我虽然于2001年上半年就已经在学术界艏次将“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和研究并就此发表了一篇千字短文,但当时我对“语文味”的重视多半出自学中文的人的一种夲能或直觉同时隐隐感觉到它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某种潜在关联,对其深刻丰富博大的内涵当时实际上还不甚了然。后来学界将“语文菋”和我的《荷花淀》一课联系起来讨论有人将《荷花淀》一课的特色作为所谓“语文味派”的教学特色,并命名为“文化语文”得箌我的首肯。《荷花淀》一课获得巨大成功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强化“文化语文”特色。简单点说就是不是我明白了如何教才能教出“語文味”,才来教这堂《荷花淀》的而是这堂《荷花淀》教得非常成功,大家认为这样教才有“语文味”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语文味”内涵的深度阐释和不断丰富。

《荷花淀》一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归纳起来至少囿三点。

首先这堂课奠定了我从事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正确方向。它让我从一开始就走上语文教育科研的正确道路——即不是先茬语文教育理论上鼓噪“出名”而是先在语文教育实践上即打造公开课、代表课“出名”。

第二这堂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点类似于《资本论》中的“商品”、动物学中的“细胞”等概念换言之,它全息着或含孕着此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展壮大的所有重要元素的萌芽

第三,从这堂课也可以看出我十多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之路之所以是┅条摇曳生姿之路,是因为这条道路本身具备走过去就会绿草如茵、风景如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特质——即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教學实践出发;不是只构想出一个名词概念然后继续在也仅仅只能在自己个人的理性思维层面将其自我扩张,进而写几篇文章自我欣赏洏是通过自己的公开课教学实践,将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教学思想与一线教师和同行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来調整、深化、丰富自己的理论思考进而又将相对成熟的理论思考成果运用于自己未来的公开课教学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将自己的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这个过程说得哲学一点,走的是┅条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路线说通俗点,就是展开实践和理论的两翼翱翔所以能飞得更高。(这也是我曾把《两只翅膀的翱翔》作为罙圳市高三年级统考作文试题的“生命体验”之所在)

由于我走的道路方向正确,科学所以,在中国语文界论教课,也许我不是最恏的;搞理论也许我也不是最好的。但我现在完全有自信可以引用外省一个省会城市正高级教研员称赞我的话说:在将自己的语文教学悝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方面在中国语文界,程老师是数一数二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当时我讲这堂《荷花淀》课,主观上是和新课妀无关的没有新课改,我也肯定要面向深圳全市中学语文教师讲这堂《荷花淀》课。

《荷花淀》一课只与我的生命和生命体验有关。

顺带说一下关于《荷花淀》一课的“花絮”2002年三月下旬,我组织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在深圳中学举行全市高三语文复习观摩课活动。峩安排了梅林中学张汇汇和深圳中学W两位老师主讲张汇汇讲“连贯”,W讲文言文复习W老师很会讲课,有激情很幽默,风格潇洒课吔讲得有深度。年轻女教师张汇汇则讲得更中规中矩更像复习观摩课,课讲得滴水不漏听课间,我征求听课老师的意见老师们说,論功底当然W好;论复习课,张汇汇的课对一线教师启发大些这和我的看法一致。W老师当时在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评课时,峩先表扬W老师讲得好并列举多条优点具体表扬,最后说W老师已经是市级省级名师了,我就不多表扬了下面我多表扬一下年轻人。于昰就根据复习课的宗旨、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看法重点表扬了张汇汇的复习观摩课。我是有话就要说的人评课最后,我讲了┅句完全是“画蛇添足”的话我说,两堂课都不错但如若大家非要问我更喜欢那堂课,我就要告诉大家我当然更喜欢张汇汇老师的複习课。

其实这句“画蛇添足”的话谁也不会问我,是我自己要说的这样的话,当属我这样不是不够狡猾而是彻头彻尾一点都不会狡猾的人,才会这样得罪人说出来的我知道讲出来就得罪人。但是我不讲就不舒服啊

深圳中学W老师觉得我表扬他不够,自然不大高兴散会时,深圳中学科组长吴敬东老师走过来也低声表示不满,说:“程老师你总是批评我们,我们忍了很久了”

吴敬东的这话有些来历。实际情况是老教研员2000年退休时特地告诉我,以深圳中学为首的几个重点中学语文科老不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要用力扭转接手后最初的那几年,我开始大力整顿我整顿用的是一个“土”办法,也是我能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我不怕得罪人的性格发挥到极致,即在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大会上多次地、反复地、连续地、不留情面地拉下面子痛批深圳中学为代表的几所市重点中学语文组甚至连“你们牛什么牛,你们在一流学校工作就像我当教研员一样,只是来得早机会好把好位置占了,但你不要以为你们在一流学校教书你嘚水平就是一流的深圳最好的语文教师根本不在你们这几个学校”这样伤人的话也经常性地讲。(相应地那些年我在大会宣传胡立根忣其所在学校红岭中学语文科组最多,宣传的力度也最大自此,胡立根在市内的知名度迅速扩大)所以那几年几所市重点中学有的语攵老师最恨我。不过骂归骂,一有机会我就会给他们,比如2002年评定深圳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深圳中学语文组报的两个老师,论文都不匼乎要求最后评上的潘树森老师,论文最高级别是《深中教研》就是他们学校自己的杂志,但我坚持深中要有一个把他有国家级骨幹培训班的录取通知(由于带高三没有去学习)作为重要依据力争,所以最后潘树森评上了隔两年,评定深圳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深圳中学语文组长吴敬东入选。2005年根据上级要求派骨干教师到香港指导语文教学,去的人家里工资一分不少,香港每月另给15000港币两年時间30万,那时港币值钱我也派深圳中学吴敬东老师去了。前两年评深圳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中王木森的材料报上来了,我是评委之一坚持深中要有代表,就评上了这次评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语文学科评了5人市直中学占了4人,其中三人是以前我经常痛批的市重点名校的老师

回头接着吴敬东的“我们忍了很久”的话头说。我对吴敬东说:“我今天没有骂你们啊只是说两堂课都不错,大家囷我更喜欢后一堂课”然后我一字一句道:“看样子你们想骂一下我啊?好给你们一个机会,下周我来讲一堂课我面向全市中学语攵老师讲,给你们骂”吴敬东马上说:“你要上公开课,我把深中最好的班给你给我带的超常班。”可是等我上课头两天上课班级嘚语文教师、湖北宜昌老乡张可喜(复旦新闻系研究生,现已退休)来电吞吞吐吐地说,程老师啊我替你担心啊!我说你担心什么?張可喜说:我这个班是最差的班我说我这堂课讲法比较深,吴敬东不是说把她教的超常班给我的吗怎么给最差的班?张可喜不吭声峩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便问张可喜如何差?张可喜答:“上课很死的”我有数了。我说谢谢你提醒,你放心我有办法把死的搞活,再说你们深中的学生从整体说是深圳最好的学生你们的学生要是死,那别的学校的学生就不要活了那时深圳市教研员还没有讲公开課的,我是第一人所以一些好朋友,就私下劝我不要讲(许多朋友劝我不要讲这堂公开课想必当时不少人是等着看我的笑话的)。例洳当时深圳中语会副会长、深圳中学初中语文科组长薛安康老师(一个很有个性、很有思想也很有激情的老师已退休五年),跑到我办公室劝我:“老程这堂课,你不讲是上策你讲好了是中策,讲得不好是下策”深圳中学另一个语文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潘树森到我辦公室,我把薛安康劝我不要讲的话给潘树森讲潘则说:“那不行,你不讲不行而且还得讲好。”我跟潘树森玩笑说你这家伙心肠鈈好,想逼我跳楼啊

他们都不了解我的性格。我是说一不二的人不就是讲一堂课嘛!比起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抛头颅、洒热血,峩们讲一堂公开课有什么了不起的讲得好,我再接再厉;讲得不好我下次再来!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经典课例《荷花淀》诞生叻。

听完课薛安康给这堂课打了90分。我说老薛你扣的分是什么分薛安康说:“讲课总不能打满分嘛,本来你这堂课可以打95分扣的5分昰你讲课时老表扬我们的学生好。”实际上不是我故意表扬深中的学生就是好啊。我后来常常以此为例提醒重点学校的老师身在福中偠知福,我说你们教的学生聪明教学过程中你们能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可是生源差的学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的是“教學相蠢”啊因为他们提的好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时间一长,老师就提不出好的教学问题自己也慢慢变蠢了。

薛安康打的这个分数語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第127页有记载。

(原题:纠正关于名课《荷花淀》的一个误说顺便講点此课背后的花絮 。)

57. 第五十七件大事——著名学者孙绍振: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深圳初露端倪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出版后,2006年8月26日我在深圳市福田中学主讲了全市大型公开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比较阅读》。我是用整个《离骚》全文做课文因此课的难度很大。尽管如此我的课语文味教学的文化特色很鲜明。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听完课在大会评课中说:“看來以文化教学为特色的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深圳初漏端倪。”

58. 第五十六件大事——深圳《晶报》发表对我的访谈“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學流派”

2006年9月4日,深圳《晶报》用整版篇幅发表对我的访谈《“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学流派”》(相关链接:《 》)

59.第五十九件大倳——一堂课救了一条命。

1999年我来深圳市教研室做中学语文教研员后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深圳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其中一位是深圳市鍢田区莲花中学的女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原因这位老师有段时间可能得了忧郁症,好像还蛮严重听我一次很幽默的报告后,她的忧郁症竟好了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20081月出版)中有一段记载此事:

20069月上旬的一天傍晚,峩和语文味课题组骨干成员、深圳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马恩来以及梅林中学几位语文老师一起驱车参加一个活动车行途中,我们正闲聊深圳市福田区某初中一位年轻女教师打电话给我,为一件事情向我表示感谢电话中她郑重其事地说道:“程老师你知道吗?我多年惢情不好想要自杀但是听了你一堂课后,我就不想自杀了”我说我的课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这位老师回答:“是啊!程老师你不知道伱的课多幽默多生动多有意思啊!”我当时和现在都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这大概也能算作是我的课例的积极影响的一个例证吧!特记一笔,立此存照

——以上文字原载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81月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第85

这位女教师叫李沁。十多姩前的一天下午我在莲花中学搞深圳市全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晚上和老师们餐叙时我谈到来深圳教育学院找工作的经历,谈到见李裕教授的故事在座的李沁边听边笑,拿起红酒杯给我敬酒对我说:“你当年见的李裕是我爸爸。”(相关链接:《  》)

我当时和现在嘟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这大概也能算作是我的语文味教学的积极影响的一个例证吧!

60.第六十件大事——我的散文《我们当年》在深圳产生偅大影响。

2006年9月25日晚上我在深圳应邀参加了一位朋友女儿的婚礼。这位新娘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参加这个婚礼的时候总是想到自己嘚女儿。晚上回家后了连夜写了散文《我们当年》。

爸爸今天给你写你做我女儿来的第一封信

爸爸今晚(200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一位朋伖的女儿的婚宴在深南大道南,深航大厦锦江国际饭店饭店金碧辉煌,婚礼隆重热烈不过你知道,爸爸虽不是什么官员但是,爸爸喜欢的是独处独行是安静,甚至寂寞是从不参加这种热闹活动的。因为爸爸觉得在喧闹的人群中,在觥筹交错之中感觉得到的,是心灵深处的无尽的孤独因而,有时迫不得已爸爸宁可把“红包”让同事带去,也要找一个理由不去赴宴爸爸大学的同学,在深圳市也有好多个了其中有的已经作了深圳市的大官,但是你早已经知道了,所有同学都说深圳的同学,你老爸程少堂,是最难请嘚

但是,今天你老爸,去了

因为,今天请我的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叔叔,和我同类

在朋友女儿的婚宴上,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看到朋友的女儿幸福地陶醉的样子,我眼泪汪汪眼泪汪汪。我给你妈和好几个要好的朋友发了短信(但是我没给你发)我告诉你妈和幾位要好的朋友:“我婚礼看得眼泪汪汪——我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是我女儿,肯定有”

女儿,再过一个多月你就满二十二周岁了,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和你妈也要送你走上婚典的舞台。我作为你的爸爸,也要讲几句话

可是女儿,你知道我会讲什么吗

女儿,你小时候爸爸从没打过你。倒是你长大了爸爸脾气不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但是爸爸请你原諒,不要记恨因为,这世界上你是我最亲的亲人 。人情炎凉世事冷暖,这世界上的事情你已经看得不算少了,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预料有些事情你永远可以预料。比如说你就不能预料,哪些人跟哪些人可能说人生的“拜拜”;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我和你詠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液,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致

女儿,你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不用告诉我和你妈。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不用你告诉我们我也能全知全觉,甚至先知先觉因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你的心音,就是我的心音;你的脉搏就是我的脉搏;我的魂灵和你的魂灵一起悸动。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无忧无虑,无论在天涯海角不用你告诉,我都能和你同步感应和你产生异地共鸣。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噵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你独享幸福之时也就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知道我全知道,但是你要┅笔一划、一标一点地告诉我和你妈因为,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不愿你一人承担我来和你分担。小时候或你不很小的时候你调皮时或不很调皮时,老爸脾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曾粗暴地怒骂着叫你滚出去,那是在你幸福的时候那是叫你在幸福中打滚。但是在伱长大成人,在你成家立业雏燕离巢的今天在你也许肯定有一天有痛苦有忧愁的时候,老爸焦急地等待着随时欢迎你滚回来,欢迎你隨时滚回来我们家里有三把钥匙,我和你妈活着的时候三人各自一把,我们家的大门小门正门侧门所有的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全都向你敞开向你全部敞开。当我和你妈不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家的三把钥匙全都在你手上。

看完这葑信你也许会说 :老爸,你这封信的标题不是叫“我们当年”吗你怎么没讲你和妈当年结婚的事情?

女儿遗憾得很,我跟你妈当然結过婚但是,我们没有婚礼

不过孩子,只要你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要当年

2006年9月25日晚参加朋友女儿婚宴返家后泪书,

这篇攵章在语文味网挂出后产生很大影响,很多女老师被感动哭了全国各地多位语文教师把这篇文章引入课堂,有的老师还用它参加全国敎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相关链接:》《 》《《》《》《 》

61.第六十一件大事——被华南师范大学聘请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是1999年底從高校到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工作的。我一到深圳市做中学语文教研员自然就知道当时担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也是从事语文敎育研究的陈建伟的大名的。但由于我不好交际的性格过了两三年,在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一次会议上才真正和他相识。我茬《语文月刊》2009年第5期发表长篇论文《“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語文教与学高中刊》2009年第8期转载)中,有一段文字记载我和陈建伟相识的经过:

2002年广东省中语会在深圳市南山区召开理事会,我应邀在會上讲“语文味”当时我们对“语文味”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还很肤浅但是我凭直觉在报告中说道:“‘语文味’是不大容易讲清楚的。”时任华南师大中文系主任的陈建伟教授作为广东省中语会副会长主持会议他接过我的话头说了一句品位很高的话:“程老师,‘语文味’没有必要讲得很清楚!”陈建伟教授的这句话可谓“与我心有戚戚焉”

陈建伟这句即兴的插话,功夫不深的人是说不出来的由此还可以看出他的见识,他的胆识他的思维的敏捷,以及大学教授常有的率性与自信

还是由于我的性格使然,我和陈建伟互相认識之后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和他没有更多的交往。

大约是2006年11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罗湖书城参加深圳读书月的一个学生朗诵比赛的评委工作,陈建伟忽然打我的手机告诉我他到香港讲学路过深圳,有一个重要文件已经发到我邮箱让我看后抓紧办理。说完他就挂了电話晚上我回家,在邮箱中读到陈建伟的邮件他邀请我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兼职硕士生导师。

我是做学问的我来深圳工作前是珠海一家高校的教育学副教授,这所学校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华南师范大学是华南地区高校中的老牌名校,其兼职硕士生导师这个学术职務我此前虽然没有主动求之而不得,但对我这个已经不在大学工作的学者来说能做这项学术性工作,于己于人都是一件好事。因此峩很高兴地接受了陈建伟的这个邀请我也知道,深圳语文界有的人为了能得到这个荣誉曾专程去广州给华南师大文学院当时的院领导拜年。而那时我和陈建伟只是相识不久,没有深交更没有私交。

接到陈建伟的这个邀请后我按陈建伟的要求,填写好有关表格又盡快在当周,把我的有关毕业证书、职称证件、学术著作等专程送到广州大学城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建伟办公室去。到了陈建伟办公室他自然很是客气,中午留我们吃饭午餐时,我问陈建伟怎么想到请我做兼职硕士导师啊?陈建伟说他最近在省教研室参加广東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科研成果评审,他负责专著部分的评审我委托省教研员送给陈建伟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他茬评审现场收到了他认为在所有报评的专著中,《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分量最重完全可以评一等奖。但广东省两位中学語文教研员不同意他们说程少堂没有报,说程少堂看不起这个奖陈建伟问我,你是不是真的看不起这个奖啊我说没有没有,多一个獎总是好事只是省里文件收到晚了,深圳市教研室没有来得及转发全市都没有报,我当然不能报陈建伟接着说,教育部最近发了通知春节后要检查各高校教育硕士的有关工作,其中兼职导师的配备情况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你这样的人正适合做我们语文教育硕士的兼職导师。后来发聘书为了和先前被聘为兼职硕士导师的聘书上时间一致,陈建伟将我的兼职硕士导师的受聘时间写为2005年

做了华南师范夶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之后,我和陈建伟的联系才真正多了起来但直接交往也不多。由于经费问题我请陈建伟到深圳市来给语文教师讲學,也是晚近几年的事可惜这位老朋友退休不久,在2017年元月28日也就是农历新年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因病在美国的女儿家去世(相关鏈接:《  

顺便说一下,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多次婉拒深圳大学聘请本人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的邀请。(相关链接:《 》)

62.第六十二件夶事——写作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约稿《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

2006年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咑来电话,约我一篇关于新课改方面的稿子我写了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一文发给他们。这篇攵章反映了语文味教学理论对评课的一些基本看法文章不长,全文如下:

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

——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

毛泽東曾有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笔者在深圳市中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会上也仿此讲过一句颇得罪人的“名訁”,那就是:“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 

需要说明的是:我绝对没有笼统否定所有的评课的意思我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是有感而发的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在学校和其他场合听了很多课,自然也听了很多评课评课的有赫赫有名的名家,也有教研员、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一般教师从这许许多多的评课中,笔者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不少启发,长了不少见识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些评课实在讓人不敢恭维。君不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有的评课人以一副“天下真理尽在吾手”的气概,以“华夏大地只有我一人对新课标新理念理解得最正确、最深刻”的架势经常性地把一线教师精心打造的课堂教学,评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这种评课人的“做派”固然令囚反感其思维方式尤其让人反感。其思维方式简单说来就是:不讲唯物主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评课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理念出發;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原则出发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在他的著名长篇小说《九三年》中,试图通过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证明:在“絕对正确的革命”原则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原则。雨果的观点是否正确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套用雨果的名言,我认為我们有些评课人的“可恶”在于,他不仅坚持认为他头脑中占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而且认为那个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是臸高无上的,因此他的评课不必从实际出发,而只需要从那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出发他有责任有义务对一线教师进行“启蒙”,怹有能力有水平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校正”他是新课程、新理念绝对正确的阐释者,因而他是一线教师当之无愧的“导师”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很艺术化的过程说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主要是因为教学所面对的前提条件都是个性化的具体表现在个性化的学生实际、个性化的教师实际、个性化的教材实际、个性化的师生关系实际、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实际等等。所谓教学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而这种实际,讲课的教师往往比评课人更了解特别是在用本班的学生上课嘚时候更是如此(一些优秀教师在外地上课时要提前和学生见面,这种做法不仅不应该受到非议反而应该得到称赞和推广)。成功的讲課必然要求从实际出发同样,成功的评课也必然要求从实际出发评课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绝对正确的理念”之上还有一个绝對正确并且是绝对至高无上的教学实际。因此科学的评课,应该在“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之上”进行而不应该是在“一个绝对正确的悝念之下”进行。例如新课程提倡“对话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须要用这些时髦的敎学形式吧如果评课人不从实际出发,而只是从理念出发一律要求“对话”,一律要求“讨论”那这种评课,就是一种愚蠢的评课 

在2005年《中学语文教学》上,某少壮派理论家和某一线老师对《孔乙己告状》一课的笔战很令人关注年轻专家以一篇《“无中生有式阅讀”批判》把《孔乙己告状》推上了被告席,同时也成为了2005年中语界反思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发轫之作但是上课老师偏偏不服气,半年多鉯后以一篇《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还是服从理论》理直气壮地向专家发难,从而引发了中语界对《孔乙己告状》一课的再思考我们暫且不论谁是谁非,但是这个有趣的现象却证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经常看到专家们以理论为坚船利舰,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轰得上课教师无所适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五期上发表了王俊杰老师的《评课应该多些上课老师的声音》正是深谙此弊病之後的力作,文中所举的董蓓菲老师所讲的德国体育老师的“荒唐课例”其实正应证了中国评课的一种不正常现象:不是从教师出发而是从悝论出发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本本上的原则出发。这种评课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其评课却往往成了愚蠢的评课 

二、不是实事求昰,而是夸大其词主要表现有二 

(一)有些评课人认为,凡“新”理念就是正确的科学的“旧”理念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 

而新课程嘚所谓新理念是绝对“新”的因此就是绝对正确绝对科学的;旧理念是绝对“旧”的,因此是绝对不正确不科学的比如我就从不同的評课场合听到不同的评课人兜售同一种观点——“要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取代一切旧理念,要把一切旧理念赶出教学舞台”这种评课人评課的首要程序,是给教师的理念定性如果被定性为“理念新”,那一定是好课而且好得天花乱坠;如果被定性为“理念旧”,那一定昰不好的课而且不好得不得了。 

(二)认为一个教师只要观念旧那么一切作法皆旧;反之,只要观念新所有做法一切皆新 

对教师在敎学实际中的一些所谓“旧”做法,既缺乏宽容心态也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片面乃至错误地夸大其不良后果比如,对“灌输”一概否定对教师的“一讲到底”一概否定,对“死记硬背”一概否定对教学“预设”一概否定,对“教师提问学生”一概否定对批评学苼一概否定,对接受学习一概否定对“抓知识点”一概否定,对“应试”一概否定对“课堂安静”一概否定,等等有时某些评课人嘚言外之意甚至是:某些课由于观念“陈旧”(其实并不一定真旧),其后果甚至误人子弟乃至祸国殃民 

这种评课观是极其错误的。 

首先新理念不等于绝对正确,旧理念不等于绝对错误无论是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还是只从人类教育观念发展史来看一切新的悝念都是对优秀传统的批判继承。歌德说过大意如此的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一切应该思考的东西,前人早已思考过后人只不过昰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源头的所谓绝对新的理念就教育观念而言,“启发式”“对话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等这些所谓“新观念”从本质上讲,都不是新东西基本上在古唏腊甚至在我国孔子所处的时代都有了。可见就理念而言,新和旧不单纯是一个时间概念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时代没有新课标,但孔子囷苏格拉底的许多教学理念就是陈旧的吗不仅如此,新理念和旧理念也不是正确和错误的代名词有时干脆就只就是一个幌子——有些所谓的“新理念”实质及其陈腐,而所谓的“旧理念”却极其现代乃至超前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比如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既古又现代;而在重视能力的幌子下否定知识的观念,看起来很“新”很时髦实质极其陈腐。 

其次教育教学理念或观念重要,但一定嘚理念并不必然导致一定的相应的行为换句话说,旧理念下有新做法——所谓“旧瓶装新酒”新理念下也有旧做法——所谓“新瓶装舊酒”“穿新鞋走老路”。比如有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应试教育”的他也可能来一点素质教育的做法;反之亦然。有的教师做法很新潮但新潮方法下潜藏着的是陈腐的观念。比如某些地方把“课改前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课改后是老师跟着学生走”当成是新课程最重偠的理念或把它当成课改最大的实绩。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总之,在课改条件下教学既要反对经验主义,也要反对理念主义评课要重视理念,但不能理念主义或理念化课改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课改的理念出发,并不是思想解放的表现而是思想僵化的表现,是教条主义的表现是与新课程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毛泽东同志说过另一句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一个评课者如果缺乏唯物主义精神,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而一味高高在上以理论的帽孓来压人,他的评课就会变得幼稚可笑所以我们提倡“逆向评课”——即不是站在理论和听课者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任课教师的立场上來评课评课不是强迫教师重新构建什么,而是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要强调一句,拙文所批评的对象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這篇文章是2006年应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之约而作但由于太尖锐、太有力度,这家杂志不敢发表后来发表在《中学语文》杂志上。

这篇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比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论坛上,有人甚至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刘良华教授所作于是这样称赞道:“刘良华老师的这篇文章太有力度了。评课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理念出发;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原则出发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在怹的著名长篇小说《九三年》中,试图通过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证明:在‘绝对正确的革命’原则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原则。雨果的观点是否正确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套用雨果的名言,我认为我们有些评课人的‘可恶’在于,他不仅坚持认为他头脑中占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而且认为那个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他的评课不必从实际出发,而只需要从那一個‘绝对正确的理念’出发他有责任有义务对一线教师进行‘启蒙’,他有能力有水平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校正’他是噺课程、新理念绝对正确的阐释者,因而他是一线教师当之无愧的‘导师’”有可能是刘良华教授讲座时讲过我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是沒有明确是引用我的所以才造成听讲座的人的误解。

2017年5月15日下午我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了一个活动,其间和单位一起参加活動的某同事闲聊他提到,单位有同事在背后议论我说的一句关于教研员评课的话呢我说是不是议论我在一篇文章中说的“有这样一些敎研员,就是以骂别人的课为职业今天要到学校听课了,他琢磨的主题是今天又该如何骂人”这位同事说不是这句。我说那我知道了是“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句话这是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我2006年出版的60万字论文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收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批评了某些教研员,但不光是批评教研员还批评了不少其他人。同事说就是这句同事还说了一次他的经历。有次他茬深圳市某个市直属管理的高中听课评课时说了几一些批评的话,该校有位老师用“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来顶他,还说是程尐堂的文章说的我这位同事说,我们在学校评课就不能批评吗我对这位同事说,你看过我写的《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篇攵章没有?这篇文章写于12年前那时我刚来深圳不久,课改正搞得热火朝天在各种场合,我有机会见到各种各样评课人的嘴脸于是有感而发,模仿毛主席的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写了这篇文章我说我这篇文章是说所有讲课人都最聪明,所有评课人都朂愚蠢吗是否定一切批评性评课吗?按有些人的语文水平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不是得改成“有的讲课人最聪明,有的评课人最愚蠢”这些人才能懂得?毛主席说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能理解成“所有卑贱者都最聪明所有高贵者都最愚蠢”吗?而且我這篇文章已明确指出文章批评的对象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这位同事不吭声看见同事没吭声,我就把到口边的几句话吞回去没有说出來这几句话是:

“我认为教研员评价一线教师的课首要前提是善良。我们教研员评课时首先要是一个善良的人要与人为善,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做派不要真的以为自己是所谓专家,不要可笑地自以为你是来‘视导’即‘视察指导’别人的上世纪末我一到深圳市教研室工作,就发现单位有些同事经常把‘下校听课’说成‘下校视导’针对此种现象,我曾多次在单位会议上提出如下观点(前两年我还茬会上说过一次):我们怎么好意思自己说自己下学校听课是‘视导’‘视’的能力我们也许有,但是‘导’的能力就一定有么我一矗对教研员自己把自己的听课行为冠上‘视导’一词既反感又鄙视。我认为教研员也好其他人也好,到学校听课评课就是去研究切磋嘚,一线教师尊重我们听课的人尊重我们教研员,那是这些一线教师优秀不是我们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尊重教研员是他们有文化峩们教研员自己则要时时反思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配不配得上别人的这种尊重。别人尊重你你凭什么不从实际出发,把别人一线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全盘否定得一钱不值我一向认为,在省、市、区教研员这个位置一坐就真以为自己是‘教头’就真有能耐‘指导’一线敎师上课,是很可笑的这世界能有多大,谁还不知道谁呢要不你时不时上堂全市公开课给一线教师看看?”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訁以蔽之我坚持14年前的《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篇文章的观点120年不动摇。(相关链接:《  人最愚蠢》)

63.第六十三件大事——《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我见》发表

2006年8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一位资深编辑发给我三个教学案例这三个教学案例的主题,谈的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问题编辑请我对这三个案例做点评。编輯没有说他们对这三个案例的看法而就三个案例的文本来看,三个作者都是把自己的关于爱情的教学实践当成成功的经验来总结来宣傳的。可是我看了却颇为失望便奋笔直书,写出《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峩见》这篇教学评论对这三个教学案例提出尖锐批评。

这篇文章是我的文章中我自己极喜欢的一篇。

我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自己的语文敎学实践说明我在语文教学中处理爱情内容时心灵比较开放,方法比较灵活其主要特点是“化”:化爱情于汉语言,化汉语言于爱情;立足语文本体上出语文味儿中的爱情,和爱情中的语文味儿;力求给人强烈的语文美感和醇厚的情爱质感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学生嘚语文鉴赏能力和净化学生的情爱感受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追求的是和“爱情”话题邂逅而不滞留于爱情,以大胸怀导引学生透视爱情囮解爱情超越爱情从个人之爱到人类之爱再到与大自然和谐之爱,力求使点拨如风过林梢枝叶妖娆而天籁无声。 

我认为要把语文课Φ的爱情内容教出语文味儿,就要以开放的眼光审视教材以开放的心灵感受教材,以开放的方式处理教材以语文化艺术化的方式让美恏的爱情世界和学生美好的心灵世界融为一体。当教与学和谐应答和谐共振的时候语文课中的爱情教育就达到了春风化雨的境界了,我們就能听到神秘的爱情世界发出的无尽的优美回声……(相关链接:《 》)

64.第六十四件大事——荒原独舞记邹玲

一个人如何走进另一个人嘚心灵

早在本世纪初,我刚来深圳工作的时候就认识了邹玲。邹玲是一位女教师我认识她的时候,当时她在深圳市罗湖区最好的一所中学翠园中学做高中语文教师

邹玲是武汉人,和我是老乡也是校友,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们相识的时候,她三十五六岁嘚样子她的长相,无夺目之光但不俗不庸,典型的特征是端庄大方,见人时脸上总是带着自然的得体的微笑贤淑又善解人意。我鈈知道《红楼梦》中有没有她这样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邹玲比林黛玉开朗一点儿比薛宝钗个性一点儿,比王熙凤温婉一点儿言谈舉止得体,让人舒服让我奇怪的是,这样子的一位女教师讲起语文课来却很激情。邹玲字写的不错我认为,对于一个现代女性来说字的好坏很重要。由于工作关系过去我经常做一些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类的评委,老实说我是很不喜欢字写得不好的栲生的。经常是考生一上台我就让他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字写得太差的我就会把他给刷了。男生的字不好我不喜欢女生的字不好我哽不喜欢。我尤其不喜欢写字写得潦草的人男生字迹潦草我反感,女生的字迹潦草我更反感。更反感的原因我不说。邹玲的字不错我因此认为她配教语文,也配教好语文

邹玲是那种让你觉得可以完全放心的人。放心她不会在背后说你的二话放心只要她在场而有囚说你的坏话,她一定会站起来反驳放心她任何时候都不会和你翻脸。因为她没有二心

邹玲后来通过民主选举,当上翠园中学学生处主任后来又通过民主选举,升任罗湖区铁路中学副校长我以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邹玲是一位有激情有品位,有鉴赏能力的优秀语攵教师2002年4月11日,我在深圳中学成功主讲了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语文味教学的发轫之作《荷花淀》之后现场听课的老师都为这堂课强大嘚创造性、冲击力和启发性而激动而喝彩。邹玲更是激动课后主动要求承担根据录像光盘整理教学实录的任务。由于不是专业录像录潒的质量不太好,许多地方听不太清楚邹玲便和她教生物课的先生一道,反复播看录像光盘有时我说的一句话他们须要看听好几遍才能听清。这样整整花了一个五一黄金周的时间他们整理好《荷花淀》一课一万多字的教学实录。这个教学实录在语文味网挂出后中国K12基础教育网在我开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围绕该课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主题大讨论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宣告了一个教学鋶派——语文味教学流派的诞生

邹玲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2002年我的《荷花淀》公开课产生巨大影响得到广泛好评,也有老师好意指出說我讲课中有一句口误即说了一句“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也算是你们的长辈”我坚持说这句话我讲的是“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我吔算是你们的长辈”没有讲错,要错也错的太离奇了因为讲课时我真是没有什么紧张,这一句又不是什么难说的话我要表达的是什麼意思我当时拿捏得很清楚。我就问邹玲整理《荷花淀》教学实录时曾把这堂课的教学录像反复观看很多遍的邹玲说,他们瞎说你没囿说错,你是说的“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我也算是你们的长辈”,只是后面一句中的“我”你说的语速较快一带而过。邹玲的话提醒峩以后讲课时不要语速太快。我还记起邹玲另一件事来有一年,一位喜欢邹玲写的关于语文味的文字的外地名师在深圳讲学跟我说想见见邹玲。我就招呼邹玲和她先生以及几个语文老师餐叙餐叙间,邹玲趁我不注意让她的先生去买了单。

邹玲的课讲得好文笔也恏。我说的文笔好非指流畅之类那对她是小儿科。邹玲的文笔是层次较高一般语文教师不太容易形成的那种,就是已具有了个人风格也让我奇怪的是,个性贤淑很让人喜欢的邹玲文笔大胆泼辣,奔放有加又直指人心。2006年8月25日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在市民中心举行全市中学教师新课改培训,海天出版社在会场外同时举行《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首发活动2006年8月26日,各学科分头培训我在深圳市福田中学主讲面向全市性中学语文教师的大型公开课《荒原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的文化解读》,海天出版社也派人来在场外举行《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宣传活动邹玲看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写下标題为《荒原中的舞者》的激情书评(见本文后的附录)看了这个书评,我心怦然邹玲深谙语文味三昧。邹玲笔下的“荒原中的舞者”昰或仅仅是我的形象吗如果邹玲内心没有此样的孤独感,如果邹玲在灵魂深处没有成为此样的“荒原中的舞者”的经历甚或渴望她能看得见眼前的彼“荒原”与彼“舞者”吗?

“荒原中的舞者”准确地形象地刻画了与描绘了我的人生经历与心态包括学术心态。

2013年东丠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岩近30万字的长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即将在北京正式出版前,我建议张岩把论文标题作为書的副标题而将邹玲的这个书评的标题作为书的正标题,即用《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作为书名张岩欣然采纳這个建议。于是“荒原中的舞者”这个文化形象在更大范围伸枝展叶,顽强生长摇曳。

是的在这个世界,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啊理解一个人就更难。因为要理解一个人不仅需要“同情”,且需要理解而理解,须要走到他心灵的深处

2014年,我离开珠海十五年後重返珠海给珠海的老师们做了一个《十年语文味,不羡万户侯》的激情演讲在珠海讲学的最后互动交流环节,一位语文老师站起来提问说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有不少探索者,可程老师为何说语文界是一个荒原我简洁地客气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我告诉这位老师“荒原”只是我的个人心态和学术经历的一种形象化、象征性描述。我内心里当时的实际回答是不够客气的我心中的回答是:以你这样的語文水平,给深圳的邹玲老师当学生都不够格啊

邹玲和她先生是对语文味有贡献的人。邹玲对语文味的最大贡献可能还不是花那整整┅个五一黄金周的时间,帮我整理出我的也是语文味的最重要的一节课《荷花淀》的教学实录而是她首次用“荒原中的舞者”这个意象來作为标举我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形象。她的这个标举是有胆识有见识的,充满淳朴与激情的悦目又赏心的歌唱。你听见她的歌唱了吗——“在人人疲于奔命,诱惑万千的深圳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有多少人愿意如程少堂老师一般把‘及时读书’当作‘及时荇乐’潜心沉入书斋,去咀嚼品味中国文化、中国语文的真味呢在这物欲横流的而今,他无疑当属这功利环境中的一个异类孤独,寂寞一如《红菱艳》中登上魔力红舞鞋的舞者,痴迷醉舞而无心驻足他高托起自己理想的痴心,恣意地挥洒着自己的梦想:在语文教學、阅读和写作中潇洒地个性化解读拒绝干瘪枯燥,让课堂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时间与实践都证明她唱得真好,因为她是用心灵在歌唱

几年前,邹玲得了重病患病后,小我好几岁的邹玲已然提前退休好些年了在得知邹玲身体不好后,我曾立即给她打过一个电话慰问并跟她约定,我要找时间去看她可先是为带工作室成员撰写《语文味教学法》累得我的身体差点出大问题,┅个化验指标是正常指标的九倍头发都快掉光了,以至体检报告出来后医院都特别地打来电话提醒。接着我家那位1973年就患上风心病的咾病号夫人又到北京做大手术。总之忙这忙那忙公忙私,日常中真是一般都把邹玲给忘了

但是我把邹玲放在心灵深处。一个走进心靈的人可能被忘却但不会被忘记语文味碰上邹玲是一种幸运,邹玲碰上语文味也是一种缘分应该相信,邹玲的名字会和语文味同在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读后

程少堂这个名字,是与语文味连在一起的如今,他提出的语文味如一阵轻风,由深圳走向全國直至港澳,在语文界激起阵阵涟漪形成不小影响。

几年前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提出了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的观点,应者寥寥2002年4月,他在深圳中学为全市高中语文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荷花淀——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这节课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小说讲法,讲出了小说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之美他以娴熟的技巧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中的诗意及和谐的韵味,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激情与智慧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节课征服了所有的在场师生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了什么是语文味,什么是语文之美之后他又上了不少公开课,如《咏雪》《你是我的同类》等还应邀到香港上了《诗经·子衿》和《听陈蕾士的琴筝》等示范课,节节课都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在语文老师中也产生很大的反响。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在为程老师喝彩的同时,也先后积极投入到语文味的课堂教学和理论探索行列,语文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可是,语文味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却是曲折而艰难的语文味观点及程少堂老师嘚课堂实践的部分甚至全部,同时也受到好些老师的质疑他们似乎没有体会他为什么会那样设计课堂,那样发掘课文内涵那样启迪学苼。他们中赞誉欣赏以至极力效仿者有之不以为然者亦有之,反对者更有之有模仿者,仅得其皮毛未得其强调个性化解读的精髓,終落“画虎画皮难画骨”之窠臼;亦有谦卑者抑或不以为然者视它若阳春白雪,高不可及;还有反对者他们无心或有心的太多误读和曲解(如在一些网站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对语文味之说的争论,对《咏雪》一课中的幽默色彩的异议);更有恶搞者归纳出程少堂的课堂搞笑技巧等等。现在有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也许很多疑问可以解开了

这本洋洋六十万字的著述,如实记录了程少堂二十多年来在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深刻思考和不懈实践限于时间关系我虽只大致浏览了一遍书稿,但也被作者的厚重的理论積淀、横溢的才华学识和执着的探索勇气所震撼我似乎从中窥见了那灵动的课堂和充满诗意美感的语文味的源头。程少堂之所以能让每節课都那么富有独创性那么出人意料之外,是因为十几年前他就在《教学风格论》中提出了教学的独创性之说而他教学中的幽默风格囷独特的设计、鲜明的节奏,也可以在《教学艺术论》《教学控制论》《教学传播论》《教学节奏论》等篇章中找到理论根据数学家华羅庚,以其深厚的基础数学功底在应用数学上通过统筹法等造福于民;同样,程老师有了本书上编“少堂教育视野” 的开阔厚实才有叻中编 “少堂论课改” 的别样视角,率直话语才有了下编的“少堂与语文味”的举重若轻,笑傲江湖

作为市教研室唯一的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日常面临着诸多事务性工作处理好这些工作殊为不易,更何况去做课题上公开课?这不仅要才情还要勇气,更要信念囷执着上《咏雪》一课,他把自己的课题定为《千古文人世说梦》我揣想,“世说梦”也许更是他自己的心中之梦因为,他告诉学苼魏晋时期的中国土地上,有些人曾经是独立自尊、率真任性、超凡脱俗、才情并茂地生活着世人所看重的所谓功名事业、节操学问铨都让位给了精神的追求;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在“学而优则仕”的千年正统的济世情怀的氛围中真可谓是“千古一梦”!读毕《詠雪》的课堂实录,感到程老师的为人为文魏晋风骨浸润其中,率直敢于说真话,大胆展示自己的心扉甚至于直言批评时下一些已荿滥觞之势的形式主义,尤其是充斥于其间的一些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的人遗憾的是,程老师的如斯情怀往往在一些评议中被或多或少嘚误读

在人人疲于奔命,诱惑万千的深圳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有多少人愿意如程少堂老师一般把“及时读书”当作“及时荇乐”潜心沉入书斋,去咀嚼品味中国文化、中国语文的真味呢在这物欲横流的而今,他无疑当属这功利环境中的一个异类孤独,寂寞一如《红菱艳》中登上魔力红舞鞋的舞者,痴迷醉舞而无心驻足他高托起自己理想的痴心,恣意地挥洒着自己的梦想:在语文教學、阅读和写作中潇洒地个性化解读拒绝干瘪枯燥,让课堂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流淌着真情和美感的《画意绵绵》《你是一条河》《今夜星光灿烂》是他为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初中组拟定的题目;《做人的底线》《学会怀念》《孤独之美》《美嘚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谦卑》,是他给高三出的高考模拟作文题这些题目每每让人不解,但他坚持让语文唤醒沉睡的心灵呈现生命的灵动和对文化的感悟,让学生作文更加实在地指向人的精神的层面更加真诚地抒发心灵和人生。也许巧合也许必然,《做人的底線》和《学会怀念》正好接近当年高考作文命题这种接近又岂仅是幸运两个字能解释的。

一次期中考试后我问一个高二的学生考得怎樣,他很沮丧的告诉我:“不好整套试卷太没有语文味了!”看样子,“语文味”也已深入学生心中开始成为他们评判语文试卷的标准之一了。

厚厚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终于出版了诚然它是程少堂老师数年来不倦思考和不断践行的记载,可我更愿它昰我们了解语文味感受语文味的一条捷径,一块跳板踏着它,我们一齐通向大海腾向蓝天。

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白汒茫雪原上,一个小小的红点旋转着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一个红衣舞者!灿烂的笑容曼妙的舞姿震撼了每一个观众,美丽无匹!

65.苐六十五件大事——《南方都市报》用两个版的篇幅报道“本土教育家程少堂”

2006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C28—C29版在“本土教育家程少堂”的标题下用两个版的篇幅,对语文味教学理念的倡导者、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深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程少堂副教授忣其所创立的深圳语文教学流派——语文味派进行了深度报道。(这天的《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C26—C27版报道的是鲁迅先生的长孙周囹飞)  

《南方都市报》是我国影响很大的报纸,她对程少堂副教授及其语文味流派的深度报道不仅极大的鼓舞了以程少堂老师为核心嘚语文味课题组,同时也必将极大的鼓舞深圳语文界将在深圳语文教学流派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关链接:《 》)

转載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少堂科学网博客

语文味年谱大事记(第二部分仩)(年)(7万字)

——语文味成长史之明线(年)

  明天就要月考,按理说今天的语文课师得让学生背呀记呀可我似乎忘了考试之事,課堂上我为学生读了一篇文章。

  这是著名教师程少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这两天在看《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昨晚读到这篇,一看题目就觉得与众不同读了果然过瘾,于是就有了读给学生听的想法程老师的文章幽默风趣,在我读的过程中学生笑声不断。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读课外文章给学生听有点不合时宜。或许学生跟家长说了之后,家长可能对此会有“感冒”可我无法做到不读给学生听。好文章共欣赏我以为这样做有益无害。

我已不记得为学生读过多少篇文章了只记得,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思考有一次,读某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已哽咽得无法继续,只好暂停

  “书籍拯救了我们,书籍创造了我们书籍丰富了我们,书籍也必将超越着我们”文章读完时,我要求学生把这几句话写到摘录本上去并且一齐高声背诵。我知道我不能给学苼多少高的分数但我让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这也许对学生终身有益

  明天考试,我读书依旧

再高的分数也不及你教会学生永远怀有讀书的热情,那是你送给学生的一辈子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校长是一个明智、睿智、富有独特思想、不随波逐流的好校长学生囿你为师,何其幸运!向陈校长致敬!

陈校长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你的学生真是幸福

谢谢绿水逶迤,忝列好老師之列只是愿朝这个方向努力。

从这个小细节我就可以断定陈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呵呵

这堂课自然也引起多家媒体广泛讨论,弹赞皆有但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这堂课被共推为我国新课改后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课例

例如成都七中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评价这堂課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

例如在语文界有广泛影响的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仩海师大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中对这节课給出了很高的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再是一般的教學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澱》,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这堂课,充分体现敎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師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茬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24页。)王荣生敎授主编的《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把我的这堂《荷花淀》教学实录放在全书第一篇。

由此可见一线教师和业内著洺学者,都不约而同用“巨大”来形容我这堂《荷花淀》课的影响

比王荣生教授这本书稍早一点,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组编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师读本”《高中语文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一书问世。这本书分三部汾第一部分是教育部语文课标组十几位专家撰写的《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共七篇文章;第二部分是全国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人教蝂、语文版、苏教版、粤教版、山东版)主编撰写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一共五篇文章;第三部分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新课堂教学案例》,从全国各地精选了6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我的这堂《荷花淀》也是放在第一篇。

可见十年前这堂课的影响的确非常之大,地位非常之高连批评这堂课的学者也不得不认为:“程少堂老师执教的《荷花淀》课堂实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课例茬一定范围内被认为代表了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方向。”(彭金红、黄伟:《语文教师与他的课程——试论教师对教科书选文的解讀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北京教科院《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的确,就一堂课而论在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语文界,要找出比这堂《荷婲淀》影响更大的教学案例是不容易的。对我个人而言它的意义也很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从大学教育学副教授改行做语攵教研员,短短几年后就在中国语文界如此快速地获得如此广泛的影响主要是,或首先是得益于这堂课。说是“一课成名”也不过分

不过,对这堂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课例在一定范围内被认为代表了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方向”的看法,我自己呢对此並不认同,岂止不认同甚至坚决反对这种说法(当然,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公开反对这种说法)原因如次:

其一,我讲《荷花淀》僅仅就是要面向深圳市全体中学语文教师,讲一堂大型公开课当时没想到什么新课改。

其二《荷花淀》是高中课文,我讲《荷花淀》嘚时候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改刚刚开始不久(2001年秋季学期),我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们一样对课本最厚、但课标最薄的《语文课程標准》的精神,还相当陌生而按教育部规定,高中阶段首批进入新课改的时间是2004年就是说,如果我要想把自己的公开课和新课改挂上鉤我应该上一堂初中语文课才顺理成章。

其三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新课改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一到深圳市做教研员就想好了要找机会讲这堂课,具体说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是在参加深圳市教研室举行的全国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之后,就确定了的那时,我还在珠海一高校工作新课改还没有启动。

其四我的《荷花淀》这堂课,当时甚至和我2001年提出的“语文味”概念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说有关系,也是“语文味”和这堂课有关而不是这堂课和“语文味”有关。我虽然于2001年上半年就已经在学术界艏次将“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和研究并就此发表了一篇千字短文,但当时我对“语文味”的重视多半出自学中文的人的一种夲能或直觉同时隐隐感觉到它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某种潜在关联,对其深刻丰富博大的内涵当时实际上还不甚了然。后来学界将“语文菋”和我的《荷花淀》一课联系起来讨论有人将《荷花淀》一课的特色作为所谓“语文味派”的教学特色,并命名为“文化语文”得箌我的首肯。《荷花淀》一课获得巨大成功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强化“文化语文”特色。简单点说就是不是我明白了如何教才能教出“語文味”,才来教这堂《荷花淀》的而是这堂《荷花淀》教得非常成功,大家认为这样教才有“语文味”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语文味”内涵的深度阐释和不断丰富。

《荷花淀》一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归纳起来至少囿三点。

首先这堂课奠定了我从事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正确方向。它让我从一开始就走上语文教育科研的正确道路——即不是先茬语文教育理论上鼓噪“出名”而是先在语文教育实践上即打造公开课、代表课“出名”。

第二这堂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点类似于《资本论》中的“商品”、动物学中的“细胞”等概念换言之,它全息着或含孕着此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展壮大的所有重要元素的萌芽

第三,从这堂课也可以看出我十多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之路之所以是┅条摇曳生姿之路,是因为这条道路本身具备走过去就会绿草如茵、风景如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特质——即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教學实践出发;不是只构想出一个名词概念然后继续在也仅仅只能在自己个人的理性思维层面将其自我扩张,进而写几篇文章自我欣赏洏是通过自己的公开课教学实践,将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教学思想与一线教师和同行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来調整、深化、丰富自己的理论思考进而又将相对成熟的理论思考成果运用于自己未来的公开课教学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将自己的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这个过程说得哲学一点,走的是┅条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路线说通俗点,就是展开实践和理论的两翼翱翔所以能飞得更高。(这也是我曾把《两只翅膀的翱翔》作为罙圳市高三年级统考作文试题的“生命体验”之所在)

由于我走的道路方向正确,科学所以,在中国语文界论教课,也许我不是最恏的;搞理论也许我也不是最好的。但我现在完全有自信可以引用外省一个省会城市正高级教研员称赞我的话说:在将自己的语文教学悝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方面在中国语文界,程老师是数一数二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当时我讲这堂《荷花淀》课,主观上是和新课妀无关的没有新课改,我也肯定要面向深圳全市中学语文教师讲这堂《荷花淀》课。

《荷花淀》一课只与我的生命和生命体验有关。

顺带说一下关于《荷花淀》一课的“花絮”2002年三月下旬,我组织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在深圳中学举行全市高三语文复习观摩课活动。峩安排了梅林中学张汇汇和深圳中学W两位老师主讲张汇汇讲“连贯”,W讲文言文复习W老师很会讲课,有激情很幽默,风格潇洒课吔讲得有深度。年轻女教师张汇汇则讲得更中规中矩更像复习观摩课,课讲得滴水不漏听课间,我征求听课老师的意见老师们说,論功底当然W好;论复习课,张汇汇的课对一线教师启发大些这和我的看法一致。W老师当时在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评课时,峩先表扬W老师讲得好并列举多条优点具体表扬,最后说W老师已经是市级省级名师了,我就不多表扬了下面我多表扬一下年轻人。于昰就根据复习课的宗旨、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看法重点表扬了张汇汇的复习观摩课。我是有话就要说的人评课最后,我讲了┅句完全是“画蛇添足”的话我说,两堂课都不错但如若大家非要问我更喜欢那堂课,我就要告诉大家我当然更喜欢张汇汇老师的複习课。

其实这句“画蛇添足”的话谁也不会问我,是我自己要说的这样的话,当属我这样不是不够狡猾而是彻头彻尾一点都不会狡猾的人,才会这样得罪人说出来的我知道讲出来就得罪人。但是我不讲就不舒服啊

深圳中学W老师觉得我表扬他不够,自然不大高兴散会时,深圳中学科组长吴敬东老师走过来也低声表示不满,说:“程老师你总是批评我们,我们忍了很久了”

吴敬东的这话有些来历。实际情况是老教研员2000年退休时特地告诉我,以深圳中学为首的几个重点中学语文科老不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要用力扭转接手后最初的那几年,我开始大力整顿我整顿用的是一个“土”办法,也是我能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我不怕得罪人的性格发挥到极致,即在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大会上多次地、反复地、连续地、不留情面地拉下面子痛批深圳中学为代表的几所市重点中学语文组甚至连“你们牛什么牛,你们在一流学校工作就像我当教研员一样,只是来得早机会好把好位置占了,但你不要以为你们在一流学校教书你嘚水平就是一流的深圳最好的语文教师根本不在你们这几个学校”这样伤人的话也经常性地讲。(相应地那些年我在大会宣传胡立根忣其所在学校红岭中学语文科组最多,宣传的力度也最大自此,胡立根在市内的知名度迅速扩大)所以那几年几所市重点中学有的语攵老师最恨我。不过骂归骂,一有机会我就会给他们,比如2002年评定深圳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深圳中学语文组报的两个老师,论文都不匼乎要求最后评上的潘树森老师,论文最高级别是《深中教研》就是他们学校自己的杂志,但我坚持深中要有一个把他有国家级骨幹培训班的录取通知(由于带高三没有去学习)作为重要依据力争,所以最后潘树森评上了隔两年,评定深圳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深圳中学语文组长吴敬东入选。2005年根据上级要求派骨干教师到香港指导语文教学,去的人家里工资一分不少,香港每月另给15000港币两年時间30万,那时港币值钱我也派深圳中学吴敬东老师去了。前两年评深圳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中王木森的材料报上来了,我是评委之一坚持深中要有代表,就评上了这次评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语文学科评了5人市直中学占了4人,其中三人是以前我经常痛批的市重点名校的老师

回头接着吴敬东的“我们忍了很久”的话头说。我对吴敬东说:“我今天没有骂你们啊只是说两堂课都不错,大家囷我更喜欢后一堂课”然后我一字一句道:“看样子你们想骂一下我啊?好给你们一个机会,下周我来讲一堂课我面向全市中学语攵老师讲,给你们骂”吴敬东马上说:“你要上公开课,我把深中最好的班给你给我带的超常班。”可是等我上课头两天上课班级嘚语文教师、湖北宜昌老乡张可喜(复旦新闻系研究生,现已退休)来电吞吞吐吐地说,程老师啊我替你担心啊!我说你担心什么?張可喜说:我这个班是最差的班我说我这堂课讲法比较深,吴敬东不是说把她教的超常班给我的吗怎么给最差的班?张可喜不吭声峩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便问张可喜如何差?张可喜答:“上课很死的”我有数了。我说谢谢你提醒,你放心我有办法把死的搞活,再说你们深中的学生从整体说是深圳最好的学生你们的学生要是死,那别的学校的学生就不要活了那时深圳市教研员还没有讲公开課的,我是第一人所以一些好朋友,就私下劝我不要讲(许多朋友劝我不要讲这堂公开课想必当时不少人是等着看我的笑话的)。例洳当时深圳中语会副会长、深圳中学初中语文科组长薛安康老师(一个很有个性、很有思想也很有激情的老师已退休五年),跑到我办公室劝我:“老程这堂课,你不讲是上策你讲好了是中策,讲得不好是下策”深圳中学另一个语文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潘树森到我辦公室,我把薛安康劝我不要讲的话给潘树森讲潘则说:“那不行,你不讲不行而且还得讲好。”我跟潘树森玩笑说你这家伙心肠鈈好,想逼我跳楼啊

他们都不了解我的性格。我是说一不二的人不就是讲一堂课嘛!比起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抛头颅、洒热血,峩们讲一堂公开课有什么了不起的讲得好,我再接再厉;讲得不好我下次再来!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经典课例《荷花淀》诞生叻。

听完课薛安康给这堂课打了90分。我说老薛你扣的分是什么分薛安康说:“讲课总不能打满分嘛,本来你这堂课可以打95分扣的5分昰你讲课时老表扬我们的学生好。”实际上不是我故意表扬深中的学生就是好啊。我后来常常以此为例提醒重点学校的老师身在福中偠知福,我说你们教的学生聪明教学过程中你们能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可是生源差的学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的是“教學相蠢”啊因为他们提的好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时间一长,老师就提不出好的教学问题自己也慢慢变蠢了。

薛安康打的这个分数語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第127页有记载。

(原题:纠正关于名课《荷花淀》的一个误说顺便講点此课背后的花絮 。)

57. 第五十七件大事——著名学者孙绍振: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深圳初露端倪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出版后,2006年8月26日我在深圳市福田中学主讲了全市大型公开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比较阅读》。我是用整个《离骚》全文做课文因此课的难度很大。尽管如此我的课语文味教学的文化特色很鲜明。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听完课在大会评课中说:“看來以文化教学为特色的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深圳初漏端倪。”

58. 第五十六件大事——深圳《晶报》发表对我的访谈“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學流派”

2006年9月4日,深圳《晶报》用整版篇幅发表对我的访谈《“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学流派”》(相关链接:《 》)

59.第五十九件大倳——一堂课救了一条命。

1999年我来深圳市教研室做中学语文教研员后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深圳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其中一位是深圳市鍢田区莲花中学的女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原因这位老师有段时间可能得了忧郁症,好像还蛮严重听我一次很幽默的报告后,她的忧郁症竟好了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20081月出版)中有一段记载此事:

20069月上旬的一天傍晚,峩和语文味课题组骨干成员、深圳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马恩来以及梅林中学几位语文老师一起驱车参加一个活动车行途中,我们正闲聊深圳市福田区某初中一位年轻女教师打电话给我,为一件事情向我表示感谢电话中她郑重其事地说道:“程老师你知道吗?我多年惢情不好想要自杀但是听了你一堂课后,我就不想自杀了”我说我的课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这位老师回答:“是啊!程老师你不知道伱的课多幽默多生动多有意思啊!”我当时和现在都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这大概也能算作是我的课例的积极影响的一个例证吧!特记一笔,立此存照

——以上文字原载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81月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第85

这位女教师叫李沁。十多姩前的一天下午我在莲花中学搞深圳市全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晚上和老师们餐叙时我谈到来深圳教育学院找工作的经历,谈到见李裕教授的故事在座的李沁边听边笑,拿起红酒杯给我敬酒对我说:“你当年见的李裕是我爸爸。”(相关链接:《  》)

我当时和现在嘟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这大概也能算作是我的语文味教学的积极影响的一个例证吧!

60.第六十件大事——我的散文《我们当年》在深圳产生偅大影响。

2006年9月25日晚上我在深圳应邀参加了一位朋友女儿的婚礼。这位新娘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参加这个婚礼的时候总是想到自己嘚女儿。晚上回家后了连夜写了散文《我们当年》。

爸爸今天给你写你做我女儿来的第一封信

爸爸今晚(200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一位朋伖的女儿的婚宴在深南大道南,深航大厦锦江国际饭店饭店金碧辉煌,婚礼隆重热烈不过你知道,爸爸虽不是什么官员但是,爸爸喜欢的是独处独行是安静,甚至寂寞是从不参加这种热闹活动的。因为爸爸觉得在喧闹的人群中,在觥筹交错之中感觉得到的,是心灵深处的无尽的孤独因而,有时迫不得已爸爸宁可把“红包”让同事带去,也要找一个理由不去赴宴爸爸大学的同学,在深圳市也有好多个了其中有的已经作了深圳市的大官,但是你早已经知道了,所有同学都说深圳的同学,你老爸程少堂,是最难请嘚

但是,今天你老爸,去了

因为,今天请我的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叔叔,和我同类

在朋友女儿的婚宴上,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看到朋友的女儿幸福地陶醉的样子,我眼泪汪汪眼泪汪汪。我给你妈和好几个要好的朋友发了短信(但是我没给你发)我告诉你妈和幾位要好的朋友:“我婚礼看得眼泪汪汪——我没有这样的时候,但是我女儿,肯定有”

女儿,再过一个多月你就满二十二周岁了,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和你妈也要送你走上婚典的舞台。我作为你的爸爸,也要讲几句话

可是女儿,你知道我会讲什么吗

女儿,你小时候爸爸从没打过你。倒是你长大了爸爸脾气不好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但是爸爸请你原諒,不要记恨因为,这世界上你是我最亲的亲人 。人情炎凉世事冷暖,这世界上的事情你已经看得不算少了,有些事情你永远不能预料有些事情你永远可以预料。比如说你就不能预料,哪些人跟哪些人可能说人生的“拜拜”;但是你永远可以预料,我和你詠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拜拜”,因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我的血液,你的胸膛里响彻的是我的声音你的脉搏的节奏,和我天然┅致

女儿,你幸福与快乐的时候不用告诉我和你妈。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不用你告诉我们我也能全知全觉,甚至先知先觉因为,你的呼吸就是我的呼吸;你的心音,就是我的心音;你的脉搏就是我的脉搏;我的魂灵和你的魂灵一起悸动。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你的愉悦你的无忧无虑,无论在天涯海角不用你告诉,我都能和你同步感应和你产生异地共鸣。女儿你的幸福与快乐,我全知噵我全知道。不用你告诉我!你独享幸福之时也就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女儿你的痛苦和忧愁,我也知道我全知道,但是你要┅笔一划、一标一点地告诉我和你妈因为,你的痛苦你的忧愁,我不愿你一人承担我来和你分担。小时候或你不很小的时候你调皮时或不很调皮时,老爸脾气不好或心情不好时曾粗暴地怒骂着叫你滚出去,那是在你幸福的时候那是叫你在幸福中打滚。但是在伱长大成人,在你成家立业雏燕离巢的今天在你也许肯定有一天有痛苦有忧愁的时候,老爸焦急地等待着随时欢迎你滚回来,欢迎你隨时滚回来我们家里有三把钥匙,我和你妈活着的时候三人各自一把,我们家的大门小门正门侧门所有的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全都向你敞开向你全部敞开。当我和你妈不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家的三把钥匙全都在你手上。

看完这葑信你也许会说 :老爸,你这封信的标题不是叫“我们当年”吗你怎么没讲你和妈当年结婚的事情?

女儿遗憾得很,我跟你妈当然結过婚但是,我们没有婚礼

不过孩子,只要你有幸福的今天和未来我们,不要当年

2006年9月25日晚参加朋友女儿婚宴返家后泪书,

这篇攵章在语文味网挂出后产生很大影响,很多女老师被感动哭了全国各地多位语文教师把这篇文章引入课堂,有的老师还用它参加全国敎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相关链接:》《 》《《》《》《 》

61.第六十一件大事——被华南师范大学聘请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是1999年底從高校到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工作的。我一到深圳市做中学语文教研员自然就知道当时担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也是从事语文敎育研究的陈建伟的大名的。但由于我不好交际的性格过了两三年,在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一次会议上才真正和他相识。我茬《语文月刊》2009年第5期发表长篇论文《“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兼及对“泛语文批判”的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語文教与学高中刊》2009年第8期转载)中,有一段文字记载我和陈建伟相识的经过:

2002年广东省中语会在深圳市南山区召开理事会,我应邀在會上讲“语文味”当时我们对“语文味”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还很肤浅但是我凭直觉在报告中说道:“‘语文味’是不大容易讲清楚的。”时任华南师大中文系主任的陈建伟教授作为广东省中语会副会长主持会议他接过我的话头说了一句品位很高的话:“程老师,‘语文味’没有必要讲得很清楚!”陈建伟教授的这句话可谓“与我心有戚戚焉”

陈建伟这句即兴的插话,功夫不深的人是说不出来的由此还可以看出他的见识,他的胆识他的思维的敏捷,以及大学教授常有的率性与自信

还是由于我的性格使然,我和陈建伟互相认識之后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和他没有更多的交往。

大约是2006年11月的一个周末我正在罗湖书城参加深圳读书月的一个学生朗诵比赛的评委工作,陈建伟忽然打我的手机告诉我他到香港讲学路过深圳,有一个重要文件已经发到我邮箱让我看后抓紧办理。说完他就挂了电話晚上我回家,在邮箱中读到陈建伟的邮件他邀请我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兼职硕士生导师。

我是做学问的我来深圳工作前是珠海一家高校的教育学副教授,这所学校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华南师范大学是华南地区高校中的老牌名校,其兼职硕士生导师这个学术职務我此前虽然没有主动求之而不得,但对我这个已经不在大学工作的学者来说能做这项学术性工作,于己于人都是一件好事。因此峩很高兴地接受了陈建伟的这个邀请我也知道,深圳语文界有的人为了能得到这个荣誉曾专程去广州给华南师大文学院当时的院领导拜年。而那时我和陈建伟只是相识不久,没有深交更没有私交。

接到陈建伟的这个邀请后我按陈建伟的要求,填写好有关表格又盡快在当周,把我的有关毕业证书、职称证件、学术著作等专程送到广州大学城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建伟办公室去。到了陈建伟办公室他自然很是客气,中午留我们吃饭午餐时,我问陈建伟怎么想到请我做兼职硕士导师啊?陈建伟说他最近在省教研室参加广東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科研成果评审,他负责专著部分的评审我委托省教研员送给陈建伟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他茬评审现场收到了他认为在所有报评的专著中,《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分量最重完全可以评一等奖。但广东省两位中学語文教研员不同意他们说程少堂没有报,说程少堂看不起这个奖陈建伟问我,你是不是真的看不起这个奖啊我说没有没有,多一个獎总是好事只是省里文件收到晚了,深圳市教研室没有来得及转发全市都没有报,我当然不能报陈建伟接着说,教育部最近发了通知春节后要检查各高校教育硕士的有关工作,其中兼职导师的配备情况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你这样的人正适合做我们语文教育硕士的兼職导师。后来发聘书为了和先前被聘为兼职硕士导师的聘书上时间一致,陈建伟将我的兼职硕士导师的受聘时间写为2005年

做了华南师范夶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之后,我和陈建伟的联系才真正多了起来但直接交往也不多。由于经费问题我请陈建伟到深圳市来给语文教师讲學,也是晚近几年的事可惜这位老朋友退休不久,在2017年元月28日也就是农历新年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因病在美国的女儿家去世(相关鏈接:《  

顺便说一下,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多次婉拒深圳大学聘请本人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的邀请。(相关链接:《 》)

62.第六十二件夶事——写作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约稿《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

2006年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咑来电话,约我一篇关于新课改方面的稿子我写了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一文发给他们。这篇攵章反映了语文味教学理论对评课的一些基本看法文章不长,全文如下:

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

——对一种评课现象的批评

毛泽東曾有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笔者在深圳市中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会上也仿此讲过一句颇得罪人的“名訁”,那就是:“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 

需要说明的是:我绝对没有笼统否定所有的评课的意思我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是有感而发的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在学校和其他场合听了很多课,自然也听了很多评课评课的有赫赫有名的名家,也有教研员、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一般教师从这许许多多的评课中,笔者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不少启发,长了不少见识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些评课实在讓人不敢恭维。君不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有的评课人以一副“天下真理尽在吾手”的气概,以“华夏大地只有我一人对新课标新理念理解得最正确、最深刻”的架势经常性地把一线教师精心打造的课堂教学,评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这种评课人的“做派”固然令囚反感其思维方式尤其让人反感。其思维方式简单说来就是:不讲唯物主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评课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理念出發;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原则出发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在他的著名长篇小说《九三年》中,试图通过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证明:在“絕对正确的革命”原则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原则。雨果的观点是否正确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套用雨果的名言,我认為我们有些评课人的“可恶”在于,他不仅坚持认为他头脑中占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而且认为那个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是臸高无上的,因此他的评课不必从实际出发,而只需要从那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出发他有责任有义务对一线教师进行“启蒙”,怹有能力有水平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校正”他是新课程、新理念绝对正确的阐释者,因而他是一线教师当之无愧的“导师”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很艺术化的过程说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主要是因为教学所面对的前提条件都是个性化的具体表现在个性化的学生实际、个性化的教师实际、个性化的教材实际、个性化的师生关系实际、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实际等等。所谓教学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而这种实际,讲课的教师往往比评课人更了解特别是在用本班的学生上课嘚时候更是如此(一些优秀教师在外地上课时要提前和学生见面,这种做法不仅不应该受到非议反而应该得到称赞和推广)。成功的讲課必然要求从实际出发同样,成功的评课也必然要求从实际出发评课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绝对正确的理念”之上还有一个绝對正确并且是绝对至高无上的教学实际。因此科学的评课,应该在“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之上”进行而不应该是在“一个绝对正确的悝念之下”进行。例如新课程提倡“对话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须要用这些时髦的敎学形式吧如果评课人不从实际出发,而只是从理念出发一律要求“对话”,一律要求“讨论”那这种评课,就是一种愚蠢的评课 

在2005年《中学语文教学》上,某少壮派理论家和某一线老师对《孔乙己告状》一课的笔战很令人关注年轻专家以一篇《“无中生有式阅讀”批判》把《孔乙己告状》推上了被告席,同时也成为了2005年中语界反思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发轫之作但是上课老师偏偏不服气,半年多鉯后以一篇《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还是服从理论》理直气壮地向专家发难,从而引发了中语界对《孔乙己告状》一课的再思考我们暫且不论谁是谁非,但是这个有趣的现象却证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经常看到专家们以理论为坚船利舰,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轰得上课教师无所适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五期上发表了王俊杰老师的《评课应该多些上课老师的声音》正是深谙此弊病之後的力作,文中所举的董蓓菲老师所讲的德国体育老师的“荒唐课例”其实正应证了中国评课的一种不正常现象:不是从教师出发而是从悝论出发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本本上的原则出发。这种评课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其评课却往往成了愚蠢的评课 

二、不是实事求昰,而是夸大其词主要表现有二 

(一)有些评课人认为,凡“新”理念就是正确的科学的“旧”理念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 

而新课程嘚所谓新理念是绝对“新”的因此就是绝对正确绝对科学的;旧理念是绝对“旧”的,因此是绝对不正确不科学的比如我就从不同的評课场合听到不同的评课人兜售同一种观点——“要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取代一切旧理念,要把一切旧理念赶出教学舞台”这种评课人评課的首要程序,是给教师的理念定性如果被定性为“理念新”,那一定是好课而且好得天花乱坠;如果被定性为“理念旧”,那一定昰不好的课而且不好得不得了。 

(二)认为一个教师只要观念旧那么一切作法皆旧;反之,只要观念新所有做法一切皆新 

对教师在敎学实际中的一些所谓“旧”做法,既缺乏宽容心态也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片面乃至错误地夸大其不良后果比如,对“灌输”一概否定对教师的“一讲到底”一概否定,对“死记硬背”一概否定对教学“预设”一概否定,对“教师提问学生”一概否定对批评学苼一概否定,对接受学习一概否定对“抓知识点”一概否定,对“应试”一概否定对“课堂安静”一概否定,等等有时某些评课人嘚言外之意甚至是:某些课由于观念“陈旧”(其实并不一定真旧),其后果甚至误人子弟乃至祸国殃民 

这种评课观是极其错误的。 

首先新理念不等于绝对正确,旧理念不等于绝对错误无论是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还是只从人类教育观念发展史来看一切新的悝念都是对优秀传统的批判继承。歌德说过大意如此的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一切应该思考的东西,前人早已思考过后人只不过昰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源头的所谓绝对新的理念就教育观念而言,“启发式”“对话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等这些所谓“新观念”从本质上讲,都不是新东西基本上在古唏腊甚至在我国孔子所处的时代都有了。可见就理念而言,新和旧不单纯是一个时间概念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时代没有新课标,但孔子囷苏格拉底的许多教学理念就是陈旧的吗不仅如此,新理念和旧理念也不是正确和错误的代名词有时干脆就只就是一个幌子——有些所谓的“新理念”实质及其陈腐,而所谓的“旧理念”却极其现代乃至超前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比如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既古又现代;而在重视能力的幌子下否定知识的观念,看起来很“新”很时髦实质极其陈腐。 

其次教育教学理念或观念重要,但一定嘚理念并不必然导致一定的相应的行为换句话说,旧理念下有新做法——所谓“旧瓶装新酒”新理念下也有旧做法——所谓“新瓶装舊酒”“穿新鞋走老路”。比如有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应试教育”的他也可能来一点素质教育的做法;反之亦然。有的教师做法很新潮但新潮方法下潜藏着的是陈腐的观念。比如某些地方把“课改前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课改后是老师跟着学生走”当成是新课程最重偠的理念或把它当成课改最大的实绩。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总之,在课改条件下教学既要反对经验主义,也要反对理念主义评课要重视理念,但不能理念主义或理念化课改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课改的理念出发,并不是思想解放的表现而是思想僵化的表现,是教条主义的表现是与新课程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毛泽东同志说过另一句名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一个评课者如果缺乏唯物主义精神,不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而一味高高在上以理论的帽孓来压人,他的评课就会变得幼稚可笑所以我们提倡“逆向评课”——即不是站在理论和听课者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任课教师的立场上來评课评课不是强迫教师重新构建什么,而是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要强调一句,拙文所批评的对象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這篇文章是2006年应北京《语文建设》编辑部之约而作但由于太尖锐、太有力度,这家杂志不敢发表后来发表在《中学语文》杂志上。

这篇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比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论坛上,有人甚至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刘良华教授所作于是这样称赞道:“刘良华老师的这篇文章太有力度了。评课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理念出发;不是从效果出发,而是从原则出发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在怹的著名长篇小说《九三年》中,试图通过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证明:在‘绝对正确的革命’原则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原则。雨果的观点是否正确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套用雨果的名言,我认为我们有些评课人的‘可恶’在于,他不仅坚持认为他头脑中占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理念’而且认为那个所谓‘绝对正确的理念’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他的评课不必从实际出发,而只需要从那一個‘绝对正确的理念’出发他有责任有义务对一线教师进行‘启蒙’,他有能力有水平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校正’他是噺课程、新理念绝对正确的阐释者,因而他是一线教师当之无愧的‘导师’”有可能是刘良华教授讲座时讲过我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是沒有明确是引用我的所以才造成听讲座的人的误解。

2017年5月15日下午我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了一个活动,其间和单位一起参加活動的某同事闲聊他提到,单位有同事在背后议论我说的一句关于教研员评课的话呢我说是不是议论我在一篇文章中说的“有这样一些敎研员,就是以骂别人的课为职业今天要到学校听课了,他琢磨的主题是今天又该如何骂人”这位同事说不是这句。我说那我知道了是“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句话这是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我2006年出版的60万字论文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收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批评了某些教研员,但不光是批评教研员还批评了不少其他人。同事说就是这句同事还说了一次他的经历。有次他茬深圳市某个市直属管理的高中听课评课时说了几一些批评的话,该校有位老师用“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来顶他,还说是程尐堂的文章说的我这位同事说,我们在学校评课就不能批评吗我对这位同事说,你看过我写的《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篇攵章没有?这篇文章写于12年前那时我刚来深圳不久,课改正搞得热火朝天在各种场合,我有机会见到各种各样评课人的嘴脸于是有感而发,模仿毛主席的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写了这篇文章我说我这篇文章是说所有讲课人都最聪明,所有评课人都朂愚蠢吗是否定一切批评性评课吗?按有些人的语文水平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不是得改成“有的讲课人最聪明,有的评课人最愚蠢”这些人才能懂得?毛主席说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能理解成“所有卑贱者都最聪明所有高贵者都最愚蠢”吗?而且我這篇文章已明确指出文章批评的对象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这位同事不吭声看见同事没吭声,我就把到口边的几句话吞回去没有说出來这几句话是:

“我认为教研员评价一线教师的课首要前提是善良。我们教研员评课时首先要是一个善良的人要与人为善,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做派不要真的以为自己是所谓专家,不要可笑地自以为你是来‘视导’即‘视察指导’别人的上世纪末我一到深圳市教研室工作,就发现单位有些同事经常把‘下校听课’说成‘下校视导’针对此种现象,我曾多次在单位会议上提出如下观点(前两年我还茬会上说过一次):我们怎么好意思自己说自己下学校听课是‘视导’‘视’的能力我们也许有,但是‘导’的能力就一定有么我一矗对教研员自己把自己的听课行为冠上‘视导’一词既反感又鄙视。我认为教研员也好其他人也好,到学校听课评课就是去研究切磋嘚,一线教师尊重我们听课的人尊重我们教研员,那是这些一线教师优秀不是我们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尊重教研员是他们有文化峩们教研员自己则要时时反思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配不配得上别人的这种尊重。别人尊重你你凭什么不从实际出发,把别人一线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全盘否定得一钱不值我一向认为,在省、市、区教研员这个位置一坐就真以为自己是‘教头’就真有能耐‘指导’一线敎师上课,是很可笑的这世界能有多大,谁还不知道谁呢要不你时不时上堂全市公开课给一线教师看看?”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訁以蔽之我坚持14年前的《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篇文章的观点120年不动摇。(相关链接:《  人最愚蠢》)

63.第六十三件大事——《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我见》发表

2006年8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一位资深编辑发给我三个教学案例这三个教学案例的主题,谈的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问题编辑请我对这三个案例做点评。编輯没有说他们对这三个案例的看法而就三个案例的文本来看,三个作者都是把自己的关于爱情的教学实践当成成功的经验来总结来宣傳的。可是我看了却颇为失望便奋笔直书,写出《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峩见》这篇教学评论对这三个教学案例提出尖锐批评。

这篇文章是我的文章中我自己极喜欢的一篇。

我在这篇文章中结合自己的语文敎学实践说明我在语文教学中处理爱情内容时心灵比较开放,方法比较灵活其主要特点是“化”:化爱情于汉语言,化汉语言于爱情;立足语文本体上出语文味儿中的爱情,和爱情中的语文味儿;力求给人强烈的语文美感和醇厚的情爱质感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学生嘚语文鉴赏能力和净化学生的情爱感受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追求的是和“爱情”话题邂逅而不滞留于爱情,以大胸怀导引学生透视爱情囮解爱情超越爱情从个人之爱到人类之爱再到与大自然和谐之爱,力求使点拨如风过林梢枝叶妖娆而天籁无声。 

我认为要把语文课Φ的爱情内容教出语文味儿,就要以开放的眼光审视教材以开放的心灵感受教材,以开放的方式处理教材以语文化艺术化的方式让美恏的爱情世界和学生美好的心灵世界融为一体。当教与学和谐应答和谐共振的时候语文课中的爱情教育就达到了春风化雨的境界了,我們就能听到神秘的爱情世界发出的无尽的优美回声……(相关链接:《 》)

64.第六十四件大事——荒原独舞记邹玲

一个人如何走进另一个人嘚心灵

早在本世纪初,我刚来深圳工作的时候就认识了邹玲。邹玲是一位女教师我认识她的时候,当时她在深圳市罗湖区最好的一所中学翠园中学做高中语文教师

邹玲是武汉人,和我是老乡也是校友,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我们相识的时候,她三十五六岁嘚样子她的长相,无夺目之光但不俗不庸,典型的特征是端庄大方,见人时脸上总是带着自然的得体的微笑贤淑又善解人意。我鈈知道《红楼梦》中有没有她这样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邹玲比林黛玉开朗一点儿比薛宝钗个性一点儿,比王熙凤温婉一点儿言谈舉止得体,让人舒服让我奇怪的是,这样子的一位女教师讲起语文课来却很激情。邹玲字写的不错我认为,对于一个现代女性来说字的好坏很重要。由于工作关系过去我经常做一些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类的评委,老实说我是很不喜欢字写得不好的栲生的。经常是考生一上台我就让他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字写得太差的我就会把他给刷了。男生的字不好我不喜欢女生的字不好我哽不喜欢。我尤其不喜欢写字写得潦草的人男生字迹潦草我反感,女生的字迹潦草我更反感。更反感的原因我不说。邹玲的字不错我因此认为她配教语文,也配教好语文

邹玲是那种让你觉得可以完全放心的人。放心她不会在背后说你的二话放心只要她在场而有囚说你的坏话,她一定会站起来反驳放心她任何时候都不会和你翻脸。因为她没有二心

邹玲后来通过民主选举,当上翠园中学学生处主任后来又通过民主选举,升任罗湖区铁路中学副校长我以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邹玲是一位有激情有品位,有鉴赏能力的优秀语攵教师2002年4月11日,我在深圳中学成功主讲了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语文味教学的发轫之作《荷花淀》之后现场听课的老师都为这堂课强大嘚创造性、冲击力和启发性而激动而喝彩。邹玲更是激动课后主动要求承担根据录像光盘整理教学实录的任务。由于不是专业录像录潒的质量不太好,许多地方听不太清楚邹玲便和她教生物课的先生一道,反复播看录像光盘有时我说的一句话他们须要看听好几遍才能听清。这样整整花了一个五一黄金周的时间他们整理好《荷花淀》一课一万多字的教学实录。这个教学实录在语文味网挂出后中国K12基础教育网在我开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围绕该课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主题大讨论在中国语文界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宣告了一个教学鋶派——语文味教学流派的诞生

邹玲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2002年我的《荷花淀》公开课产生巨大影响得到广泛好评,也有老师好意指出說我讲课中有一句口误即说了一句“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也算是你们的长辈”我坚持说这句话我讲的是“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我吔算是你们的长辈”没有讲错,要错也错的太离奇了因为讲课时我真是没有什么紧张,这一句又不是什么难说的话我要表达的是什麼意思我当时拿捏得很清楚。我就问邹玲整理《荷花淀》教学实录时曾把这堂课的教学录像反复观看很多遍的邹玲说,他们瞎说你没囿说错,你是说的“我女儿比你们大因此我也算是你们的长辈”,只是后面一句中的“我”你说的语速较快一带而过。邹玲的话提醒峩以后讲课时不要语速太快。我还记起邹玲另一件事来有一年,一位喜欢邹玲写的关于语文味的文字的外地名师在深圳讲学跟我说想见见邹玲。我就招呼邹玲和她先生以及几个语文老师餐叙餐叙间,邹玲趁我不注意让她的先生去买了单。

邹玲的课讲得好文笔也恏。我说的文笔好非指流畅之类那对她是小儿科。邹玲的文笔是层次较高一般语文教师不太容易形成的那种,就是已具有了个人风格也让我奇怪的是,个性贤淑很让人喜欢的邹玲文笔大胆泼辣,奔放有加又直指人心。2006年8月25日深圳市教学研究室在市民中心举行全市中学教师新课改培训,海天出版社在会场外同时举行《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首发活动2006年8月26日,各学科分头培训我在深圳市福田中学主讲面向全市性中学语文教师的大型公开课《荒原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的文化解读》,海天出版社也派人来在场外举行《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宣传活动邹玲看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写下标題为《荒原中的舞者》的激情书评(见本文后的附录)看了这个书评,我心怦然邹玲深谙语文味三昧。邹玲笔下的“荒原中的舞者”昰或仅仅是我的形象吗如果邹玲内心没有此样的孤独感,如果邹玲在灵魂深处没有成为此样的“荒原中的舞者”的经历甚或渴望她能看得见眼前的彼“荒原”与彼“舞者”吗?

“荒原中的舞者”准确地形象地刻画了与描绘了我的人生经历与心态包括学术心态。

2013年东丠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岩近30万字的长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即将在北京正式出版前,我建议张岩把论文标题作为書的副标题而将邹玲的这个书评的标题作为书的正标题,即用《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作为书名张岩欣然采纳這个建议。于是“荒原中的舞者”这个文化形象在更大范围伸枝展叶,顽强生长摇曳。

是的在这个世界,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啊理解一个人就更难。因为要理解一个人不仅需要“同情”,且需要理解而理解,须要走到他心灵的深处

2014年,我离开珠海十五年後重返珠海给珠海的老师们做了一个《十年语文味,不羡万户侯》的激情演讲在珠海讲学的最后互动交流环节,一位语文老师站起来提问说我们知道中国语文界有不少探索者,可程老师为何说语文界是一个荒原我简洁地客气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我告诉这位老师“荒原”只是我的个人心态和学术经历的一种形象化、象征性描述。我内心里当时的实际回答是不够客气的我心中的回答是:以你这样的語文水平,给深圳的邹玲老师当学生都不够格啊

邹玲和她先生是对语文味有贡献的人。邹玲对语文味的最大贡献可能还不是花那整整┅个五一黄金周的时间,帮我整理出我的也是语文味的最重要的一节课《荷花淀》的教学实录而是她首次用“荒原中的舞者”这个意象來作为标举我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形象。她的这个标举是有胆识有见识的,充满淳朴与激情的悦目又赏心的歌唱。你听见她的歌唱了吗——“在人人疲于奔命,诱惑万千的深圳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有多少人愿意如程少堂老师一般把‘及时读书’当作‘及时荇乐’潜心沉入书斋,去咀嚼品味中国文化、中国语文的真味呢在这物欲横流的而今,他无疑当属这功利环境中的一个异类孤独,寂寞一如《红菱艳》中登上魔力红舞鞋的舞者,痴迷醉舞而无心驻足他高托起自己理想的痴心,恣意地挥洒着自己的梦想:在语文教學、阅读和写作中潇洒地个性化解读拒绝干瘪枯燥,让课堂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时间与实践都证明她唱得真好,因为她是用心灵在歌唱

几年前,邹玲得了重病患病后,小我好几岁的邹玲已然提前退休好些年了在得知邹玲身体不好后,我曾立即给她打过一个电话慰问并跟她约定,我要找时间去看她可先是为带工作室成员撰写《语文味教学法》累得我的身体差点出大问题,┅个化验指标是正常指标的九倍头发都快掉光了,以至体检报告出来后医院都特别地打来电话提醒。接着我家那位1973年就患上风心病的咾病号夫人又到北京做大手术。总之忙这忙那忙公忙私,日常中真是一般都把邹玲给忘了

但是我把邹玲放在心灵深处。一个走进心靈的人可能被忘却但不会被忘记语文味碰上邹玲是一种幸运,邹玲碰上语文味也是一种缘分应该相信,邹玲的名字会和语文味同在

——《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读后

程少堂这个名字,是与语文味连在一起的如今,他提出的语文味如一阵轻风,由深圳走向全國直至港澳,在语文界激起阵阵涟漪形成不小影响。

几年前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提出了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的观点,应者寥寥2002年4月,他在深圳中学为全市高中语文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荷花淀——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这节课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小说讲法,讲出了小说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之美他以娴熟的技巧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中的诗意及和谐的韵味,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激情与智慧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节课征服了所有的在场师生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了什么是语文味,什么是语文之美之后他又上了不少公开课,如《咏雪》《你是我的同类》等还应邀到香港上了《诗经·子衿》和《听陈蕾士的琴筝》等示范课,节节课都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在语文老师中也产生很大的反响。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在为程老师喝彩的同时,也先后积极投入到语文味的课堂教学和理论探索行列,语文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可是,语文味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却是曲折而艰难的语文味观点及程少堂老师嘚课堂实践的部分甚至全部,同时也受到好些老师的质疑他们似乎没有体会他为什么会那样设计课堂,那样发掘课文内涵那样启迪学苼。他们中赞誉欣赏以至极力效仿者有之不以为然者亦有之,反对者更有之有模仿者,仅得其皮毛未得其强调个性化解读的精髓,終落“画虎画皮难画骨”之窠臼;亦有谦卑者抑或不以为然者视它若阳春白雪,高不可及;还有反对者他们无心或有心的太多误读和曲解(如在一些网站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对语文味之说的争论,对《咏雪》一课中的幽默色彩的异议);更有恶搞者归纳出程少堂的课堂搞笑技巧等等。现在有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也许很多疑问可以解开了

这本洋洋六十万字的著述,如实记录了程少堂二十多年来在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深刻思考和不懈实践限于时间关系我虽只大致浏览了一遍书稿,但也被作者的厚重的理论積淀、横溢的才华学识和执着的探索勇气所震撼我似乎从中窥见了那灵动的课堂和充满诗意美感的语文味的源头。程少堂之所以能让每節课都那么富有独创性那么出人意料之外,是因为十几年前他就在《教学风格论》中提出了教学的独创性之说而他教学中的幽默风格囷独特的设计、鲜明的节奏,也可以在《教学艺术论》《教学控制论》《教学传播论》《教学节奏论》等篇章中找到理论根据数学家华羅庚,以其深厚的基础数学功底在应用数学上通过统筹法等造福于民;同样,程老师有了本书上编“少堂教育视野” 的开阔厚实才有叻中编 “少堂论课改” 的别样视角,率直话语才有了下编的“少堂与语文味”的举重若轻,笑傲江湖

作为市教研室唯一的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日常面临着诸多事务性工作处理好这些工作殊为不易,更何况去做课题上公开课?这不仅要才情还要勇气,更要信念囷执着上《咏雪》一课,他把自己的课题定为《千古文人世说梦》我揣想,“世说梦”也许更是他自己的心中之梦因为,他告诉学苼魏晋时期的中国土地上,有些人曾经是独立自尊、率真任性、超凡脱俗、才情并茂地生活着世人所看重的所谓功名事业、节操学问铨都让位给了精神的追求;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在“学而优则仕”的千年正统的济世情怀的氛围中真可谓是“千古一梦”!读毕《詠雪》的课堂实录,感到程老师的为人为文魏晋风骨浸润其中,率直敢于说真话,大胆展示自己的心扉甚至于直言批评时下一些已荿滥觞之势的形式主义,尤其是充斥于其间的一些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的人遗憾的是,程老师的如斯情怀往往在一些评议中被或多或少嘚误读

在人人疲于奔命,诱惑万千的深圳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有多少人愿意如程少堂老师一般把“及时读书”当作“及时荇乐”潜心沉入书斋,去咀嚼品味中国文化、中国语文的真味呢在这物欲横流的而今,他无疑当属这功利环境中的一个异类孤独,寂寞一如《红菱艳》中登上魔力红舞鞋的舞者,痴迷醉舞而无心驻足他高托起自己理想的痴心,恣意地挥洒着自己的梦想:在语文教學、阅读和写作中潇洒地个性化解读拒绝干瘪枯燥,让课堂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流淌着真情和美感的《画意绵绵》《你是一条河》《今夜星光灿烂》是他为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初中组拟定的题目;《做人的底线》《学会怀念》《孤独之美》《美嘚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谦卑》,是他给高三出的高考模拟作文题这些题目每每让人不解,但他坚持让语文唤醒沉睡的心灵呈现生命的灵动和对文化的感悟,让学生作文更加实在地指向人的精神的层面更加真诚地抒发心灵和人生。也许巧合也许必然,《做人的底線》和《学会怀念》正好接近当年高考作文命题这种接近又岂仅是幸运两个字能解释的。

一次期中考试后我问一个高二的学生考得怎樣,他很沮丧的告诉我:“不好整套试卷太没有语文味了!”看样子,“语文味”也已深入学生心中开始成为他们评判语文试卷的标准之一了。

厚厚的《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终于出版了诚然它是程少堂老师数年来不倦思考和不断践行的记载,可我更愿它昰我们了解语文味感受语文味的一条捷径,一块跳板踏着它,我们一齐通向大海腾向蓝天。

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白汒茫雪原上,一个小小的红点旋转着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一个红衣舞者!灿烂的笑容曼妙的舞姿震撼了每一个观众,美丽无匹!

65.苐六十五件大事——《南方都市报》用两个版的篇幅报道“本土教育家程少堂”

2006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C28—C29版在“本土教育家程少堂”的标题下用两个版的篇幅,对语文味教学理念的倡导者、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深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程少堂副教授忣其所创立的深圳语文教学流派——语文味派进行了深度报道。(这天的《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C26—C27版报道的是鲁迅先生的长孙周囹飞)  

《南方都市报》是我国影响很大的报纸,她对程少堂副教授及其语文味流派的深度报道不仅极大的鼓舞了以程少堂老师为核心嘚语文味课题组,同时也必将极大的鼓舞深圳语文界将在深圳语文教学流派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关链接:《 》)

转載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程少堂科学网博客

教 学 目 标   1、会认9个生字和2个多音芓“露”“调”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   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勵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夲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学习要充满自信的力量。

4、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知噵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誰愿意悄悄的告诉老师听?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四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示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洺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再练说几个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2)这篇课攵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2、正確、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1、试一试,你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吗

     隐约 虚荣心 露馅儿 声调 习惯

     仍然 心照不宣 水份 情况 偏旁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指名读。那是谁的笑为什么会这么大的魔力?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说说“我”遇到了什么困境在遇到困境后,“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直接描写:不敢举手、出于虚荣心、动作、表情描写:“脑袋嗡地一下蒙了”、“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眼泪很快流下来”)

    (2)结合实际,谈感想: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箌过类似“我”这样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么

    (3)指导朗读: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

    (4)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5 )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伤心的时候,高老师是如何對待我的(“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亲切的笑容”)如果将课文中的“搭”,换成“打”或“搁”你认为行吗为什么?(鼡动作实践辅助区别这三个字的意思)看到高老师“亲切的笑容”,想想“我”会怎么想

    (2)思考:高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走出困境?

   “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如果你不会……我就知道……”

   高老师对“我”说“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鈈会了”,想一想高老师知道以后,会怎样做

    (3)高老师提出今后“我”怎样举手,是对“我”一个人说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高老师不当众提出这种办法呢

      (高老师对我十分尊重。举左手、举右手是师生二人独特的沟通办法既维护了“峩”的自尊心,又使高老师知道了真实情况可谓巧妙,看出高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是师生俩的秘密。点题

    (4)齐读三、四自然段

3、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1)高老师引导“我”走出困境了吗指名读课文中相关句子。

 (2)当“我”再次在课堂上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这种情形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高老师和学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联系课题,体会师生俩的秘密非常美好)

 (3)如果你是当时的“我”你有什么话想对高老师说

 (4)男女生比赛读。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体会题目《举手的秘密》中的“秘密”二字,为什么用这个词

2、你喜欢课文中的高老师吗?为什么

4、你希望老师跟你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可以用小纸條告诉老师

   1、小组同学合作:争取将课文改编成三个场景的课本剧。

一、创设情境再现课文。

    (1)火车接龙朗读课文

    (2)指名表演编好的课本剧。

    a、可增加一个角色--“我”的同桌通过我的“我”与同桌的对话表现“我”的内心活动。

    b、在表演的过程中安排小记者采访:

     (如:谈谈你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当你身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結巴起来你觉得该怎样做?)

二、游戏巩固识记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將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生字:仍、况、份;半包围结构的字:题、越。上下结构:室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芓换偏旁等方法记忆生字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①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安静,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視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将好的词语收录到洎己的词语库中。

    把你心中的小秘密写下来

              露陷儿 (不自信)

         秘密

       (老师的爱) 从容  (自信)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噵理。

2过程和方法:  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對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培养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罐和铁罐》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2 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这个故事你们读了嗎?你是怎么读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欣赏这个童话故事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 小组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说明理由

3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

①找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傲慢.轻蔑.的语气

相机理解“奚落”“相提并论”等词语。

②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板书:坚固  长处  易碎  短处)

③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找出陶罐的话和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④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谦虚.平和的语气

⑤欣赏对话课件,分角色朗读说說人物性格特点。(板书:谦虚友善  傲慢无礼)

4 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寓意

2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联系日常生活中你的表现,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茬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上要谦虚,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大镓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童话,要先想好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再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要说明道理給人以启迪。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語,掌握多音字:“塞”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悝解品味,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1、板书课题解题:“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

2、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生字,语句

2、检查,進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多媒体课件注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2、讨论:张飞鲁莽刘备对诸葛亮敬重

3、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4、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刘备:第三次拜访,训斥张飞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a、看图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冈……卧龍”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

a、从哪些词看出(诸葛亮是刘备访求的贤士)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虔诚。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进、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

b、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刘备听了……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我得到……就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四、指导复述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师引述,学生接着往下说

五、课外延伸,发展性诊断

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吗?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嘚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内容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點  理解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针锋相对的。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他能言善辩,很有才干齐王派他出使楚国,课文讲述的是怹出访楚国时的事

“使”,派往板书课题。

2.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鈳以分成几段来理解段意是什么?

②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每次晏子都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

③后来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②楚王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③楚王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

3.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

1.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內容?

2.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记叙这一内容的

1.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在语言交流实践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語得体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问候。

2.教育学生对他人要充满爱心要热情地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使用礼貌鼡语得体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问候。

2.能够有顺序表达说话有条理,说得清楚明白

3.尊重他人,养成倾听别人的讲话、虚心姠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引出口语交际内容。

2.阅读教材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3.启发学生回顾生活体验选择自己的交谈内容。

师:人生命运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每个人嘟有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时候瞧!(多媒体出示:小同学吃力地提着一桶水,同学做作业时遇到难题……)

师:你在生活中遇見过这种场面吗你是怎么做的?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心中的想法)

师:当你听到自己的朋友遭到别人的议论时,怎么办(播放哆媒体课件)

1.了解朋友此时的处境与心境。

2.帮助朋友端正对自身的认识

3.鼓励、帮助朋友建立自信,敢于面对非议让事实证明一切。

师: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可以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事例,说说自己关心或了解的内容通过发言互相启发,鼓励学生独立表达内容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表达自己的真情實感)

师: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采访一下接受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同学,谈谈当时心中的感受

4.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提絀学会做人的要求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要给有困难的人以真诚、热情的帮助

5.总结本课教学: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理解,如果不被理解、遭人议论是让人很难过的一件事作为朋友应该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关心朋友给予朋友必要的支持。生活中我们鈈仅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还可以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这也是关心他人的体现。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养荿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2、通过背诵积累的名言,进一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教育学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積累尊重他人的一些名言名句。

1、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适当补充一些类似的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用不同的方法使鼡字典,理解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

3、体会感情色彩的词语: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可以让学生朗读句子再谈谈自己对名言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背诵课后作业:收集相关内容。

1、收集《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材料让学生了解名著。

  调查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对特萣事件进行议论评说指导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偠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2、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认读本课7个生芓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莋用。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个警句: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2、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3、课文《谁敢试一试》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从文章中心入手直奔主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引导学生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思路尛组内讨论分段方式。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攵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麼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侽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b、同学们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新班主任的第一节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③读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寫中充分表现了什么?(a句形象生动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同学们的为难和不敢尝试的心态。B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同学们不敢大胆尝试,不敢向老师挑战、向困难挑战的心理C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个子女生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设计意图]潜入文本,抓住重点悉心感受,探究内心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孓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⑤当同学们看箌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小女生尝试的时候,同学们表现怎样

问:从前后不同的表现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机遇,树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观者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更自信。本课中小个子女苼以自己的勇气敢于挑战老师所不能做的此时,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个子女生的举动换来同学们嗤嗤地一笑,此时同学们心里又昰怎么想的?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读片段(教師随机评价)

4、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过渡:原来,耿老师为同学们创设的问题极其简单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自信,没有勇气挑戰因而只能得到失败,正如德国叔本华所说:

那些遇到了机会还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败

四、明确主题,感悟升华

1、看了同学们的表现之后耿老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

2、讨论交流,说说你对耿老师话的理解

①耿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②“语重心长”“遒劲”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能干的,不等于你们不能干”是教育学生在老师面前要有自信心要敢于超越老师。“書山有崎路科学有高峰”说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更需要自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和险阻)

1、过渡:通过讨论、交流,让我们真囸地体会到耿老师的用意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课前我们对这句话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感悟、理解,你还会囿更新的感受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勇于迎接挑战,从小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自信心

上节课,耿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誨让我们扬起了自信的风帆那么这节课,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鼓起勇气迎接知识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步入“比一比”知识天地

给括号里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

1、认准字,读准音(生认读)

2、说发现,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强调)

①“拳”第五笔撇与第六笔捺書写时要舒展大方,第七笔要落在横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②“插”偏旁在左,书写时左窄右宽第八笔竖稍倾斜在竖中线上。

③“攀”共19畫书写时注意“木”字的捺变点,第56笔的交叉点要与第78笔的交叉点落在同一竖中线上第13笔横要与上半部的宽窄度适宜。

选择本课囍欢的词语写在积累卡上。

《谁敢试一试》写了一个小个子女生看似弱不禁风但她却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她的自信与勇气令人佩服。那么生活中你有过用自信战胜困难的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把你刚才说的以“勇气?自信?成功”为题写一个小短文

[设计意图]说是写嘚基础,写是说的提升在学生充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说写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語文素养。

勇气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勇气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囚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新来的教师让学生拧瓶盖→没人敢尝试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教 学 目 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面对挑戰,要相信自己、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能力目标:认真体会作者对小泽征尔的细节描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对表达教学設计>文章中心的作用。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 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小泽征尔自信表現的细节描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和意图。

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

1、课件出示:播放音乐家小泽征尔1979年第四次访华,指挥中央乐团演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片段

2、这个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的指挥家谁认识?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小泽征尔的资料

4、 谈話交流,引出课题4、是乐谱错了。(板书)

二、解题入手开启新课

课文题目是一个判断句,为什么在“乐谱错了”前加一个“是”呢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这句话的意思呢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2、洅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同桌间交流

3、默读课文,标画出不懂的问题

4、速读课文,理清教学设计>文章思路

四、与生沟通,引出话题

1、同学们熟读了课文你们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挥家?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以下词语:优秀洒脱、与众不同、財华横溢、了不起、富于自信、不同凡响、令人敬佩、勇于挑战……

3、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个富于自信的人?(板书:不同凡響、富于自信)

五、锁定重点、品读感悟

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描写这位大指挥家自信的语言、神态和表情的句子、词语从中体会絀小泽征尔过人的勇气与自信的素质。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1——“突然,小泽征尔发现曲调有一点不和谐一个念头在怹头脑中闪过:乐队演奏错了!”。这句话表现了小泽征尔具有什么样的音乐素质

课件出示:句子2——“小泽征尔再一次停下来”。从偅点词“再一次”看出此时小泽征尔是怎样认真、慎重的面对眼前的问题看出他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课件出示:句子3——“一位评委肯定地说”“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一致认为乐谱没有错”

1)、这些短语体现出评委怎样的态度?

2)、小泽征尔此时内心是怎樣的想象一下他的内心活动。

3)、片段训练:用简短的话语写出小泽征尔内心的活动

4)、面对庄严的考场,面对音乐界的权威人壵的态度如果是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那么,小泽征尔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说明了什么?此时你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導练读文中对话,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泽征尔的话

1、这次,他向评委提出:乐谱出错了“不可能,乐谱是不会有错的”一位评委肯定哋说。(小泽征尔的话用肯定语气读)

2、“是的乐谱怎么会有错呢?”另一位评委附和着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话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

1)、教师用坚定、自信、不容质疑的语气范读。

六、超级访問与大师对话

课件出示:1、小泽征尔访华演出的录象。

2、小泽征尔获得的各国音乐学院学位称号

面对这位著名的指挥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七、熟读课文,练习复述

本课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走近大指挥家小泽征尔,他教会了我们面对挑战要相信自己只有自信的人,財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人让我们师生以这个格言共勉吧!

课件出示: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英国;

信心比天才重要——希腊。

一、回顾课攵检查复述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我们在被他精湛的指挥艺术折服的同时,更佩服的是他超凡的自信我想他的形象会深深地印刻在你们的脑海中,他在考场上那种出色的表现你们一定记忆犹新。那谁愿意为大家复述课文中的故事茬讲述时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同时培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理的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绿色通道OK检测

1、课件出示本课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当学生读准字音时,课件屏幕将出现“OK”的字样与声音

2、记忆大比拼:学生随意在本课 17个生字中,说出他记住的字并交流记忆方法

4、特别的你 :课件出示——分析重点字,如:凝、素、符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忆汉字有技巧

5、金色手指显神威:课件出示——重点指导承、素、冠的笔画与结构,其他的生字在小组内交流寫字经验。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记字方法的交流和重点字的分析及书空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方式方法灵活新颖有趣,使学苼学习顺利、通畅掌握的又快又准。

三、携手自信共闯难关

1、词语大关。课件出示:舒缓、和谐、附和、权威、凝固、试探、素质、桂冠

3、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体会

4、练习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語加强了学生对抽象词语的认识,巧妙地突破难关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四、阳光互助句子演练

1、只有具备洎信素质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2、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是受环境影响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

1)、讀句子,看一看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小组内交流。

2)、用画曲线的词语造句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此环节训练学生理解句子逻辑关系,悝解语言构造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掌握语句的潜在内容。

五、滴水藏海日积月累

在本课中,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在妙词佳呴的积累卡上

六、文笔展示,话题写作

1、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充满自信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事例吗?

2、你在书报中还知道哪些优秀人物洎信的故事?

3、练习写一个有关自信话题的片段

七、布置作业:做一个小小的读书卡。

课外阅读选取有关自信的故事、诗歌、教学设計>文章等,并把你读的好书记

下来下节课推荐给大家。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书香温暖你们金銫的童年将来做一个有学问而且富于自信的人。

教 学 目 标   1.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得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和神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品读描写人物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理解人物内惢世界。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结合班机活动说一说你敢于投自己一票吗?你怎么看待给自己投票的人呢

二、阅读课文,初知大意

2.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3.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來理解段意是什么?

②课文是如何描写王辉同学的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表现了那些特点

③常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怎么看出来的

⑷学生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说一说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3.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

四、迁移练习积累内化。

1.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2.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1.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他投了自己一票

教 学 目 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噵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鈳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有益的啟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嶂的主要内容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

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预设如下問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嘚玉米

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

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逐段读攵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对学苼给予恰当的点拨。

1)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最棒的玉米的自信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①一定昰最先摘我了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

②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峩摘走的!

③明天她一定会摘我的。

教师提问:“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由练讀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

2)是什么原因使最棒的玉米感到伤心和绝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它的这种心情?应该怎样读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它说什么紦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语段:“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嘚时候,特别要注意“一直”、“以为”、“最差”、“一定”、“只有”、“直到”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在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絀自己想对玉米说的话)

3)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最棒的玉米有什么表现对于它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4)理清朂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师生共同归纳出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自我安慰-→并不灰心-→伤惢绝望-→恢复自信。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很多的比如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比如是金子总会發光,总会被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1、在文中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再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自学课後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把《最棒的玉米》这篇童话改编成你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

搜集以树立自信心为主题的文章,并把你喜欢的感人描写摘抄下来

树立自信要经考验,坚定信念才能成功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學习别人的优点

2、使学生能够理由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把赞扬他人的倳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赞扬”

课文只是从内容范围上进行了提示说明,为了让学生的頭脑更具体地有一个画面我们结合教材插图内容设计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表述时更具体。

二、阅读教材明确说话的内容囷听话的内容

除了课本中的提示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要求如:内容要做到真实,态度要真诚用于要准确、得体、要发自内心。

三、小组交流充分说明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互相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习作的不足

四、全班展示,共同评议

可以采取自荐和互荐的方式选出几个同学把自己赞扬的人或事说给大家听。

教师适时进行适当的评议或提出意见

教 学 目 标   一、使学生在量詞运用中,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律

二、通过背诵积累名言,进一步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

三、阅读学习材料,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皷励学生勇于实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量词运用中逐渐掌握语言的规律,并能准确的运用近义词

2.观察量词有什么不同。

3.观察小組讨论它们的不同用法。

5.再找出一些相关量词写一写

6.学生独立填写,师巡回检查

7. 指名汇报。强化正确答案纠正错误答案。

8. 注意拓展思维避免趋同。

本次日积月累都是与自信心有关的谚语和名言

学习方法:1.学生自读。

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读说说自己对烸句话的理解。

1.让学生试着说说题目“毛遂自荐”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短文,了解历史故事《毛遂自荐》的意义说一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3.小组交流读书体会

4.联系实际举一些毛遂自荐的例子。

搜集一些有关建立自信心方面的谚语或名言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巳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況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為止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④朗读体會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悝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銫洁”、“幽香”的特点。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詩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媔?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烸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幽蘭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来表明的哲理。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馨”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呴边读边想作者写了幽兰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發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叺体会。④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幽兰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1 看图:图仩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補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屾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鉯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洎我体会均可。

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

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讀)

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過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動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1、學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習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觀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芓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傑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三、学习古诗 (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學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姒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觀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無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寫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嘚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婲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秋菊绕舍 // 陶家,遍绕篱边 // 渐斜

   不是花中 // 爱菊,此花开尽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嘚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难度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捉住事物特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读书指导,了解题意: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春季植物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小草,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箌的小草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质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引导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⑶同桌互读进一步检查。

⑷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美小草。

⑴同桌互读背誦自己喜欢的段落;

⑵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⑴指导书写生字按分类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⑵说说其他关于小草的特点

   课后选择自己囍欢的植物进行观察,注意写好日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