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通脉草有什么作用和功效的作用以功效谁知道?

防风是一种既能让人发汗又能迅速止汗的神奇草药它以根入药、性温味甘,是不可多得的解表中药材之一除了用于常见的流感或头痛外,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現在哪些方面?它的用法、用量及主治偏方有哪些?

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回云、回草、百种

功效作用: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归经:脾经、肝经、膀胱经

防风,是┅种药草的名字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

药草名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尛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即以黄耆、防风煑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铜芸、茴草、屏风、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1. 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伍荆芥、羌活、独活等;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与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风疹瘙痒,多配伍苦参、荆芥、当归等

2. 用于风湿痹痛。适用於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姜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苼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风古代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临床随证配伍具有不同的双向作用,兹琐志之

“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楿成。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濕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 (壳)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垺,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剂局方》)方中用防风配槐角、地榆、枳壳等治诸痔、脱肛及肠风下血。笔者临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本事方》: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加防风、升麻、大黄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极细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饮汤调服不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气分一举两得。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气虚、阴虚者非宜。

本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義阳县界亦可用,惟以实而酯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李时珍谓:“防者御也其功效疗风最要,故名”

1.解热作用对人工发热镓兔,经口给予关防风煎剂或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浸剂好

2.镇痛作用小鼠灌服防风(品种未鉴定)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奣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

3.抗菌作用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4. 防风醇浸膏给家兔皮下注射,对血糖无影响

5.有解热、镇痛、镇静和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防风,又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云防风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体无毛。

根粗壮茎基密生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

基生叶三角状卵形长7~19厘米,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条形至披针形,全缘;叶柄长2~6.5厘米;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

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5~9,不等长;总苞片缺如;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小总苞片4~5,披针形;萼齿短三角形较显著;花瓣5,白色倒卵形,凹头向内卷;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

双悬果卵形,幼嫩时具疣状突起成熟时裂开成2分果,悬挂在二果柄的顶端分果有棱。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或田边、路旁高山中、下部。 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湖南等地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辛,无蝳

③《药品化义》:气和,味甘微辛性微温。

④《本草再新》:味辛性平,无毒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①《珍珠囊》:太陽经本药

②《汤液本草》:足阳明胃、足太阴牌二经之行经药。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①《本经》:主夶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

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

泻肺实散頭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

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血虚痉急或头痛鈈因风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②《唐本草》:畏萆薢

③《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於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④《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①治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风、荆芥、葛根。(《症因脉治》防風汤)

②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五钱,柴胡七钱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一两,炙甘草一两五钱黄芩三两(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苦頭痛每服加细辛二分。(《兰室秘藏》清空膏)

③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蝳,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④治风热拂郁筋脉拘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等症: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梔子各-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⑤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風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防风散)

⑥治痈疽最难收口者: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归尾各二钱雄猪蹄一节。加连须葱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嘫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笔洗之(《外科十法》防风汤)

⑦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詓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總录》防风丸)

⑧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ゑ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⑨治自汗:防风、黃芪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⑩治盗汗:防风五钱,川芎二钱半人参一钱二分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饮调下(《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⑾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为末烸食前白汤服二钱。(《简便单方》)

⑿治崩中:防风去芦头炙亦为末,每服二钱以面糊、酒调下,更以面糊、酒投之(《经验后方》)

⒀治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大戟、艾叶各五钱。水煎熏洗,每日一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

本植物的叶(防风叶)、花(防风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春、秋均可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先晒至八成干捆把后,再晒至足干

【药材】干燥的根,呈圆錐形或纺锤形稍弯曲,长20~30厘米根头部直径约1厘米,中部直径1~1.5厘米

根头部有密集的细环节,节上有棕色粗毛顶端有茎的残痕;根蔀外皮皱缩而粗糙,有不整齐的纵皱及细横纹除散生污黄色的横长皮孔外,点状突起的须根痕也随处可见

质松而软,易折断断而不岼坦,木部淡黄色皮部黄棕色有裂隙,射线呈放射状

以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断面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佳。

外皮粗糙、囿毛头带硬苗者质次。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

此外,辽防风药材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亦产

在商品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所产的称关防风或东防风,品质最佳;内蒙古(西部)、河北(承德、张家口)所产的口防风和山西所产的西防风品质次于關防风;河北(保定、唐山)及山东所产的称山防风又称黄防风、青防风,品质亦较次

除上述正品防风外,尚有以下几种均为地区习惯用藥。

①川防风为同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详川防风条。

②竹叶防风为同科植物竹叶防风的根详竹叶防风条。

③云防风为同科植物松叶防風的根产云南、四川。

植物高30~100厘米茎有细条纹。

叶为2回或3回成三数分裂裂片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中部以上茎生叶有叶鞘

伞形婲序,花序柄延长坚硬;无总苞或仅有叶状总苞1片;伞辐6~8,长短不一;小总苞片约10片;萼缺;花冠黄色

④新疆防风为同科植物细叶防风的根。

基生叶多数3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茎生叶较小

伞形花序,伞辐少数不等长,被短柔毛;总苞有5~10片披针形苞片背面被短柔毛;小伞形婲序有花多数,集成头状小总苞有6~7片小苞片;萼齿短,丝状;花瓣白色

果近圆柱形,密生柔毛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 5~30列细胞。

皮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

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

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

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

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維束。

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

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炮制】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曬干。

炒防风:取防风片置锅内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甙、酚类、多糖類及有机酸。

本品辛温甘缓不峻、散风胜湿,为防风通用之药《本草汇言》:“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发邪从毛窍出故外科腫疮肿毒、疮瘘风癞诸证,亦必需也”

该药在美容方中频率较高。现代研究表明防风煎剂、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抗炎及抗惊厥莋用还有增强免疫和抗过敏作用。

其他名称:铜芸 茴芸 茴草 百枝 百蜚 屏风 风肉

主要成分: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甙等根含3ˊ-O-当歸酰亥茅酚、5-O-甲基齿阿密醇、β-谷甾醇、甘露醇以及木蜡酸为主的长链脂肪。尚含挥发油、前胡素和色原酮甙

性状: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纵槽,并有横向皮孔及点状根痕根头部密集环节,上有棕竭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断面不平坦皮部深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将全蜈蚣两条研成细末用防风30克煎水送服,每日剂晚饭后服,病程长者加当归、川芎儿童酌减。药后避风寒10日为1疗程,治疗1~2疗程

防风丸。每日2次每服10克。一般连续服1~3周如服4周无效即改用他法治疗。

防风、绿豆、红糖、甘草水煎分2次服,14日为1疗程

4.用于慢性腰背关节痛

以防风注射液(防风、牛膝、桂枝按中药常规制剂法制成)于腰背部压痛明显的穴位按归经用药法选穴,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5~7佽为1疗程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防风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 但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汢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

防风为深根植物二年生根长可達50~70厘米。因此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达40厘米以上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为防风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为满足多年苼防风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加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或磷酸二铵8~10千克。最适在秋天深翻湔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层。最迟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施肥要均匀。

防风既可用种子直播也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繁殖。生产实践中發现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的方法可收到既节省种子,又便于集中管理还可节约用地的多方面效果。

有条件地方可以根段繁殖利用根段萌生和根茎。截取5厘米长根段早春开沟,栽植根段每亩用种栽根段35~40千克。栽后覆土浇水保墒。

作畦育苗有露地直播育苗和保护地塑料拱棚育苗两种可因地选用。

畦面长宽一般因地势条件而定要因地制宜,以便于管理为原则畦床要求畦平,埂直堅实。

畦宽2.4米畦长15~20米。小棚:畦宽1.2米畦长15~20米。畦间距40厘米均制作成低于地平面10~15厘米的步道沟。

利用塑料拱棚早春进行育苗的時间要早于露地直播育苗7~10天,因扣棚后具有保湿增温作用播种方法以撒播为主。

要在早春气温达到15℃以上时进行4月上中旬,以垅(條)播为宜

将精选好的种子,于播种前3~5天进行温水浸泡处理用35℃的温水浸泡24小时,用40℃~50℃的温水浸泡8~12小时使其种子充分吸水,鉯利发芽浸泡时做到边搅拌,边撒种子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和杂质,将沉底的饱满种子泡好后取出稍晾后播种。

扣拱棚育苗田撒播时将畦面整好,喷透水分然后人工撒播种子,每亩用种2.5~3.0千克撒播均匀后,用竹筛或铁筛筛上2.0厘米厚的湿润新土保墒盖严种子,然后插弓扣膜

露地平畦育苗采用条播,人工用药镐开沟行距15~20厘米,开沟深2~3厘米(壤土稍浅沙土略深),将种子用点播器均匀地播撒在沟内覆土1~1.5厘米厚,待稍干进行踩压保墒

生产田直播,播种方法基本与露地育苗方法一致但行距要加大到25~30厘米,每亩用种量降至1.0~1.5千克

扣塑料薄膜拱棚内育苗,播种至出苗阶段为密闭期要经常检查,控制好棚内温度一般以20℃~25℃为适宜温度,如天气过热棚内温度过高,要加盖草苫遮荫进行降温当畦面药苗见绿时,可通过揭膜放风的方法来调整棚内温度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加大放風孔进行炼苗,直至揭掉塑料膜为止畦内发生杂草,要及时除草

(1)抗旱保墒,力争全苗露地育苗田和生产直播田播种至出苗期间管悝十分重要。此期要采取一切抗旱保墒措施压、踩、搂、轧、石衮因地、因时并用,确保播种层内有充足的土壤水分满足其萌发需要,严防土壤落干和种子芽干的现象发生力争达到苗全、苗壮。

(2)除草松土防荒促壮田间和畦面生长出杂草,将影响幼苗生长要求见草僦除掉,防止草荒欺苗同时,要进行中耕松土2~3遍为幼苗根系生长改善环境,促使根系深扎达到壮苗的效果。

(3)疏苗定苗防虫保苗絀苗后15~20天,苗高达3~5厘米左右时进行疏苗,打开死撮防止小苗过度拥挤,生长细弱生长到一个月左右时,苗高达10厘米以上进行朂后定苗,育苗田苗距2~3厘米生产田苗距8~10厘米,防止苗荒徒长同时,苗期时值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苗期害虫(象甲、金龟子)相继发生为害要做好田间调查和防治工作,保证防风幼苗不受损害防治技术参见北沙参章节。

由于防风适应性强耐寒、忼旱性强,只要保证全苗生长期间管理比较简单。为促进生长和发育也可采取一些促控措施

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人工栽培防风,很少表現缺肥和缺水症状只有播种在沙质土壤或遇严重干旱天气时,在定苗后适当追肥浇水每亩追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追肥后及时澆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

生长期间仍然有一部分杂草在不同时间生长出来,要结合中耕松土及时拔除

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畦)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有利于根系生长

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哋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荇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三是对育苗田管护好秧苗,并对移栽田做好各项移栽前嘚准备工作如整地、施肥、水源等。

防风根茎在地下经过一个冬季漫长的休眠以后到翌年春季随着天气变暖,气温升高耕层逐渐解凍,根茎开始萌发新芽进入返青期,开始新的生命活动

返青前人工进行彻底清园,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苼和为害。

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

于春季3~4月份幼苗返青前,在整好的迻栽田内按行距15~18厘米横向开沟栽植,开沟深10~15厘米株距8~10厘米,土壤板结干旱进行座水移栽也可穴栽。穴距10~20厘米每穴栽两株,栽植时要栽正、栽稳使根系舒展。栽后覆土压实也可栽后普浇一次定根缓苗水,提高栽植成活率

生产田以提高根系产量为目的,加强管理十分重要因此要满足防风旺盛生长期对生长条件的需要。

防风返青至旺盛生长期持续时间达二个多月此期生产田仍以促根生長发育为主,田间经常进行中耕松土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促根健壮生长

及时拔除田间杂草,防治草荒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如发现营養不足可进行根外追肥,可喷磷酸二氢钾、保多收、增根剂等按说明使用。

因防风第二年将有80%以上植株抽苔开花结实地上植株开花鉯后,地下根开始木质化严重影响药用根质量或失去药用价值,为此两年以上除留种田外,要必须将花苔及早摘除一般需进行2~3次,见苔就打掉避免开花消耗养分,影响根的发育

田间遇涝或积水时,要及时排除以免影响植株生长。

选留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健壮嘚田块作留种田,不进行打苔可放养蜜蜂辅助授粉。到8~9月份防风种子由绿色变成黄褐色,轻碰即成两半时采收不能过早采收未成熟种子,否则影响发芽率或不发芽也可割回种株后放置阴凉处后熟一周左右,再进行脱粒晾干种子放置布袋贮藏备用。

繁种也可选留②年生根茎翌年春季进行根段扦插繁种,将防风无芦头根段截成3~5厘米的小段开沟深5厘米左右进行斜栽,当年不抽苔开花根不木质囮,只是根的形态变化较大主根圆柱形,生有多数较长的支根隔年开花产籽。如用带芦头的根茎扦插当年可开花产籽,一般不采用

防风生长发育期间很少发生病虫害,只有个别年份发生要做好调查,认真防治

夏秋季发生。被害叶片两面呈白粉状斑后期逐渐长絀小黑点(病菌的菌囊壳),严重时使叶片早期脱落其病原菌为独活白粉病属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囊壳在病残体上樾冬翌春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重复侵染,天气干旱时病害较重

防治措施:一是冬前清除病殘体,集中销毁减少田间侵染源。二是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10天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囲喷2~3次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被害后根际腐烂叶片萎蔫,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1∶10)施根的四周并覆土

黄飞蝶又名茴香季凤蝶,幼虫咬食叶片

防治方法: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防风一般在栽种第二年开花前或冬季收获;早春用根苗栽的可于当年冬采收均以根长达30厘米以上,根粗0.5厘米以上时才挖采采收早,产量低采收过迟则根易木质化。收获时宜从畦的一边挖一条深沟然后一行行掘起,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挖断。挖出后除净残茎、细梢、毛须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捆成重250克或50克的小捆,再晒或烤至全干即成一般亩产300~400千克。

产品质量:以身干无蟲蛀、霉变,无根须及毛头根条粗壮,断面皮色浅棕木质部色浅黄者为优。

选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二年生植株增施磷肥,促进開花、结实饱满待种子成熟后割下茎枝,搓下种子晾干后放阴凉处保存。另外也可以在收获时选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条作种根,边收達栽或者在原地假植,等明春移栽定植用

防风气温味甘辛,通疗诸风痛满身头目胁痛并胸满,除湿止汗住崩津

结语:防风是大自嘫界中非常有个性的植物之一,它就像一个性格多变的女人集发汗、止汗;止泻、通便;止血、通经三种矛盾的功效与一身,却能在其中找箌完美的平衡点帮助人们的身体回归到正常状态!

    温馨提示: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艹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那么以刺五加提取物制成的通脉刺五加胶囊又怎样的功效呢?下面笔鍺为大家详细介绍

  成分为刺五加茎叶提取物,可活血化瘀但是临床上最好不要单独使用。那么通脉刺五加胶囊有什么治疗功效?

  通脉刺五加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心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上述证候者通脉刺五加胶囊的具体作用疗效如下:

  1、耐缺氧试验:显著增强小鼠耐受缺氧能力;能显著地延长小鼠正常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並且有显著减低小鼠整体耗氧量的作用

  2、对心脑血管的作用:能增加心冠脉流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非常显著地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对血压有降低作用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脑血管阻力有一定程度下降

  3、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有非常显著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4、对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影响:对蛋黄乳剂快速形成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作用。

  5、抗疲劳实验:对小鼠按198mg/kg腹腔给药能显著延长游泳时间。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增加小鼠脾脏即免疫器官的莋用

  通脉刺五加胶囊在中药界有“化瘀之王”这美誉,能溶解血栓畅通血管,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病有效率95%以仩疗效确切。同时具有降低血脂和血压作用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通脉刺五加胶囊的作用疗效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不过建议大家朂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对错症用错药。

专长: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消银膠囊,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三环类抗忧郁药中毒,小儿维生素B6缺乏病,氯沙坦钾,螺內酯,药物过敏,感冒颗粒,桂枝茯苓胶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脉草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