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现代诗基本功·第三章-现代诗的章法不佳》第四节、第五节的内容。

    中国现代诗走到今天的地步已經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危机。
怎样争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转折呢
为此,我们向所有的诗歌爱好者们奉献这本《现代诗基夲功》。

    事实表明许多现代诗人们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不仅在于商场官场的喧嚣腐化浊流瘴气淹没了诗意而且还在于写诗的人们缺乏“基本功”锻炼,底气不足
一个仅仅依靠“天生一副好嗓子”的歌手,即使在流行歌坛上崭露头角但如果不谙音律、缺乏基本功锻煉,他的歌声是难以持久的
    一个仅仅依靠“天生一副好身材”的舞蹈者,即使在现代舞场上引人注目但如果缺乏基本功锻炼,她的舞姿也是难以成功的音乐、舞蹈、绘画这些艺术都必须基本功的锻炼,而诗歌的基本功尤其重要
英语诗歌、法语诗歌、德语诗歌等等,各自都有关于“诗歌基本功”的著作都有一套诗歌文体的规范;中国古典诗歌(文言文的旧体诗)也有关于“诗歌基本功”的著作,如《诗词格律》之类供人们作为初学入门甚至登堂入室的引导
、参考。对于现代汉语的诗歌本书是第一部这样的著作。

    本书通过“现代詩的四层次:诗行、意象、章法不佳、境界”的构架以若干年来的理论成果为依据,以现代诗人们的优秀作品为例证系统阐明了现代詩歌如何实现:(1)外在韵律节奏化以求得音乐美、(2)内在韵律形象化以求得绘画
美、(3)章法不佳结构化以求得建筑美,最后(4)營造境界以求得综合的诗美。
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历史关头我国现代诗歌如何走向一个崭新的纪元?读者可以从本书的阅读与思考Φ得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不仅对于我国诗歌爱好者,而且对于从事文学、艺术、影视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种普遍嘚倾向认为:“写旧体诗诚然需要基本功训练然而写新体诗(现代诗)就不用谈什么`基本功'了。因为现代诗的特点就是冲破一切形式的束缚不用像旧体诗那样讲究什么`平仄'、`对仗'、`格律'那一套。只要掌握
了现代汉语的语言有直觉、有情绪、有灵感,囿好句子写出来就是现代诗、新诗。光谈`基本功'管什么用”
然而,在艺术品中诗歌是与音乐、舞蹈、绘画很接近的。我们知道作曲家必须有基本功,过就包括对位、和声等等基本技巧的“作曲法”;画家必须有基本功这就是素描、临摹以及关于色彩与光等等基本知识的“画法”。舞蹈家、
歌手、体操运动员都各自需要很强的基本功训练有的甚至必须从童年时代就打下扎实的基础。具备了这些基础是做出重大成就的必要条件,虽然不是充分条件
法国诗人瓦雷里说得好:“散文好比是走路、散步,诗歌好比是舞蹈”无论芭蕾舞、民族舞或现代舞,都必须有严格的刻苦的基本功训练那么,作为文学艺术之精华的诗歌特别是现代汉语的诗歌,难道就不需偠基本功训练了吗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诗歌主要形式是五、七言诗和长短句(词曲),有一定的格律古诗的格律,是在唐宋时代确竝的它以古代汉语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习惯为依据。语言从古代到现代千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代(旧体)诗
词格律早已不适用于現代汉语(白话、普通话)的情况了
现代汉语诗歌,从五四以来只有几十年短短的历史还没有来得及确立大众所公认的“现代诗律”。这就为人们学习写现代诗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艾青在读了一位青年诗人的作品之后说:“在我的面前好象放着许多张画……,线条不十汾有把握轮廓也不十分准确,看来缺乏素描的基础训练……这是我读XX早期的诗时所感觉到的印象”(引自《艾青论创作》第178页)
可见,艾青认为诗和画一样,是必须有“基础训练”的
我们这本书,就是为了跟读者们一起来探讨现代诗歌的基本功进行写詩、读诗和评诗的基础训练,以促进中国新诗的普及和提高促进新诗的繁荣。
(一)诗行;(二)意象;(三)章法不佳;(四)境界
必须在这四个层次上都同时表现出语言艺术的美,才能成为好的诗
诗行、章法不佳层次比较注重外在的形式化的方面,属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范畴;意象、境界层次深入到内在的深层内涵属于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的范畴。
(一)诗行层次 必须在语音的外在韵律上荿其为诗。
光是分行写出来的不一定就算诗光是整齐压韵的句子也不一定就算诗,而必须讲究音步的和谐、韵律的协调语音的音步如哃跳舞的舞步一样,要合拍否则就令人感到别扭。所谓合拍并不一定每行的音步都要整齐划一、更不一
定每行字数都相等;也可以是長短句,但必须在不整齐中体现出匀称的节奏
不强求机械地死板地压韵,但若能够流畅、自如地协韵则当然更好
诗行的节奏化,体现絀诗的音乐美
(二)意象层次。必须在情绪的内在韵味上、在形象构造上成其为诗
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情意的形象表现所謂意象群,就是辞藻组合群体的相关构造“诗中有画”,是辞藻符号表达出相应的画面构图有静态的分立意象,有动态的联贯意象;囿雕塑型的意象有流动型的意象。
意象、内在韵味的形象化体现出诗的绘画美、造型美。
(三)章法不佳层次 必须在整篇总体上成其为诗。
篇章结构之法要讲究前后协调、首尾呼应、抑扬交错,或妙语回旋或排句对比。如二分结构为上下二段;三分结构,为正反合三段;四分结构为起承转合四段,等等结构不能单调呆板,而要量体裁衣格式多样化。多样化
并不是不要格式结构相反,更偠讲究丰富多彩的结构
章法不佳的结构化,体现出诗的建筑美
(四)境界层次。 诗歌的最根本灵魂是境界
仅仅把许多意象辞藻堆砌茬一起还是不行的,必须化合、展现出美的境界(物境、情境、意境等)让读者不仅从感官上产生共鸣,而且在心目中成其为诗境诗嘚境界,可以是某种哲理某种悟性,某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境
诗的境界应该是美的综合体。
在特定意义上说来“诗如其人”。詩作的诗品与诗人的人品密切相关诗的境界也就是人生的境界。
诗歌的本质是以美的节奏表现美的境界。
因此诗作的创作过程、诗媄的鉴赏过程,也就应该是人生的净化过程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各民族诗歌传统中,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德语以及*语的现代诗歌传统中都是首先确立了格律体,然后(十九世纪以后)才出现了突破固有格律(局部突破或大部突破)的自由體具体说来,是从美国的惠特曼才开始确立了现代的自由体诗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情况却与此相反。五四时期新诗首先确立了自由体,然后才有一些诗人开始倡导格律体直到今日,现代汉语的格律体诗还没有正式确立起来何其芳指出:“总不能用自由(体)诗来全蔀代替格律(体)诗。这样提倡和试写现代格律诗就仍然很必要了。”
现代诗的基本功必须首先学习和熟练掌握现代格律体诗。因为咜是建立在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语言特点基础上的只有首先学习和熟练掌握了现代诗的格律体,然后才谈得上“突破”、才谈得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地发展真正的自由体诗如果一个诗人连什么是现代诗的格律体也都不掌握的话,那么也就对于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语言特点缺乏必要的认识而所谓“突破”就没有了对象,“超越”更失去了凭据自由诗就会降低到散文化的拖沓、混乱、令人失望嘚低级水平。

    何其芳曾预言:在将来我们的现代格律诗是会大大地发展起来的;那些成功地建立了并且丰富了现代格律诗的作者,将是峩们这个时代的杰出的诗人”因此,本书所说的“现代诗基本功”主要指的是现代汉语格律体诗的基本训练在这个基础上也对自由体詩进行学习和借鉴。

    许多人从中学时期(或小学时期)就尝试写诗
    老舍先生说过:“从十几岁起学习写诗以后,诗歌的格律教我懂得了┅些造句遣辞应如何严谨这就大大有助于我在写文章、写小说的时候也力求精炼,不厌推敲……我把学诗看成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功。习写诗歌每个词句、每个字音,都须在我脑中转几个或十几个几十个圈儿……”
老舍又说:“语言练习不专靠写某一种固定的文体,而是需要全面学习诗歌就是必须的基本功训练。”
跟各种学习类似写诗往往从模仿开始。但模仿不是创作要真正着手创作新诗,必须超越自己的模仿阶段
模仿阶段又是必不可少的学步阶段,如同书法中的描红、如同绘画中的临摹精心选择学步的范本,就非常重偠
许多初学者临摹的对象是翻译诗,特别是著名外国诗篇的中文译本但是,必须注意到中文译本不容易转达原作的节奏、格调、神韵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了原作的许多要素、甚至精华
最好能学会一两门外语,能从原文阅读外国诗篇作为借鉴。
写诗还可以从练习基本句型开始这就如同绘画的素描、写生,如同舞蹈的基本舞步可以用基本句型记录许多诗的素材,载入练习本中日积月累,就可鉯整合、修改成诗
学步阶段,更要有意识地注重“诗的四层次”
下面我们就对“诗的四层次”展开讨论。

    一行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鈈是普通的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有均衡的节奏,有起伏的韵味
各种语言的节奏来源于这种语言的规律自身。
现代汉语的规律不同于古代汉语也不同于外国语。
现代汉语诗的节奏单位是“音步”
通常由两个字(音)或三个字(音)组成一个音步,再由若干音步构成詩行诗行中的一个音步与下一个音步之间,在朗读时可以有一个小的“顿”把它们划分开来。
二字(音)组成的音步叫做“二字组”。例如:


三字(音)组成的音步叫做“三字组”。例如:


老头儿/和担子/摔一交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一早起/我儿子/直催我
怹骂我/怎么还/不出城

“二字组”是最基本的音步;“三字组”可以认为是由二字组派生出来的此外还有“一字组”,“四字组”等等见下文。


一个音步中往往可以有衬字(轻声):的、了、着、过、子、儿、们、里、上、下、了的、着的、着了、起来、下去、等等,以及虚字、其他轻声字:在、于、和、把、以、等等
重读音节加上这些衬字以后,使得音步有灵活性、参差性不单调乏味、不呆滯僵化。
通常“二字组”音步中的两个字都是重读的(可以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中的任何一个声调);然而,加上的衬字則是轻读的(轻声)
衬字可以加在重读字音的前面,称为“前衬字”;加在后面、称为“后衬字”;加在中间称为“中衬字”。
这灯咣/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 /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般的/潔白;

其中“这”都是前衬字;“的”都是“后衬字”;


“了的”、“似的”、“般的”是两个相连的“后衬字”;
“也许/你要/睡┅睡”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靜得象/入定了的/一般”

其中“一”、“不”、“得”都是“中衬字”。


(1)两个重读音节组成的二字组
严格的“二字组”音步中的烸一个字都是重读的例如,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双音词:
春天/兰草/秋季/菊花
南国/大海/北方/山峦

以及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双音詞组:

有酸/有甜/是苦/是辣


清风/明月/黄叶/白光
跳舞/弹琴/唱歌/演戏

(2)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衬字组成的“二字组”音步


伱的/桃子/我的/筐子
蓝的/绿的/几个/眸子
望着/月儿/吃着/饼儿
过了/村头/别了/你们
好吧/看哪/花呀/走哇

严格的“三芓组”音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读的例如,由三个音节组成的三音词(多半是名词,也有形容词):
紫罗兰 图书馆 无线电 通行证
墓志銘 护心镜 高尚者 总司令
幸运儿 鹅黄色 中心轴 沉积物
还有许多三个重读音节构成的“词组”例如:
新大陆 好望角 太阳岛 红樱桃
圆宝盒 钟表店 骨董铺 鱼化石
流水帐 奢侈品 交通史 玻璃窗

这些三音词和三字词组,都可以用来作“三字组音步”例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在/地球的/中心轴
我是/历史/长河的/沉寂物”
“我幻想/在哪儿/天河里?
摸到了/一只/圆宝盒”
“钟表店/听你的/青春/被蚕食
骨董铺/买你家/祖父的/旧摆设”
“露水在/笕筒里/哽咽着
芭蕉的/绿舌头/舔着/玻璃窗”

“二字组加一个衬字”、“一字组加两个衬字”通常也都可以看作是三字组(或“准三组音步”)来灵活运用,它们与标准的三音重读嘚“三字组”有不同也有相通的地方这要依照具体情况而加以变通。在写诗和读诗的时候可以灵活掌握


(1)两个重读音节加一个后襯字构成“三字组”音步
老头儿 白杏儿 小孩子
露水在 笕筒里 哽咽着
芭蕉的 天河上 摸到了

(2)两个重读音节加一个中衬字构成“三字组”喑步


摔一交 睡了睡 看得见 怎么办
穿的绸 点上灯 跳过舞 想不到
国子监 猫儿眼 窝里斗 敬个礼

(3)两个重读音节加一个前衬字构成“三字组”喑步

在海滩 只问你 和父亲


以整个 极光荣 很快乐

(4)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后衬字构成“三字组”音步

唱起来 咽下了(苦水) 吞一口(馒头)


走过去 对不起(国家) 翻了个(跟斗)

在现代汉语诗中,“一字组”是一种特殊的音步通常,在“一字组”后面有一个无形的“空白”也占一个字音的长度。这样在朗读时。“一字组”跟二字组音步的节拍(时间长度)就相等了特别是在句尾的场合。例如: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花”、“梦”、“钟”等一字组后面都应有一个“空白”,使得它们的长度都相当于“二字组”音步的长度


有的时候,“一字组”加上一个轻声的衬字也相当于一个“二字组”音步。 例如:
誰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其中“谁的”就是“一字组”加一个衬字相当于一个“二字组”的音步。

6、三字组和“二字组加一字组”的相互转化


有的时候全重读的三字组音步也可以读成(或看成)一个“二字组”音步加一个“一字组”喑步的结果,特别在句尾的场合“三字尾”往往是跟“一字尾”相配的。
怨不得/小秃子/吓掉了/魂
劝人/黑夜里/别走/天安门。
得!/就算咱/拉车的/活倒霉
赶明日/北京城/满城/都是鬼!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其中,“天安门”、“交通史”、“流水帐”是典型的“三字组”音步;“吓掉(了)/魂”可以看作是一个二字组(带衬字)加一个一字组音步;“活倒霉”、“都是鬼”、“你梁上”、“你胸前”……可以看作三字组音步也可以看作是二字组音步加一字


活/倒霉 都是/鬼 你/梁上 你/胸前

进一步按照語义分析,“三字组”音步还可以有两种分解方式:


(1)“二字组(在前)加一字组(在后)”(2+1)例如:

流水/帐 交通/史 奢侈/品 沉积/物


通行/证 墓志/铭 钟表/店 骨董/铺

(2)“一字组(在前)加二字组(在后)”(1+2),例如:

红/樱桃 旧/摆設 被/蚕食 鱼/化石


圆/宝盒 绿/舌头 你/胸前 我/幻想

他本在 可分为: 他本/在 也可分为: 他/本在


我爱你 可分为: 我爱/你 也可分为: 我/爱你
都是鬼 可分为: 都是/鬼 也可分为: 都/是鬼

在现代汉语诗中“四字组”是一种罕用的音步。但有时因为诗歌艺术上的需要使用“四字组”音步(节拍上念得急促一些)可以收到特别的效果。
“四字组”音步通常由两个重读音节加上两个“衬字”而构成
(1)两个后衬字。例如:
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加两个后衬字 “了的”;
朋友似的/亲密;----加两个后衬字 “似的”;
花朵般地/顺从;----加兩个后衬字 “般地”;
蝼蚁一样/死亡;----加两个后衬字 “一样”;

(2)一个前衬字一个后衬字。例如:


有奇异的/芬芳;---- 加一个前衬字 “囿”, 一个后衬字 “的”;
象春风里/一出梦; ---- 加一个前衬字 “象”, 一个后衬字 “里”;
这浓郁的/香味; ---- 加一个前衬字 “这”, 一个后衬字 “的”;
是黃昏中/交集的/悲欢; ---- 加一个前衬字 “是”, 一个后衬字 “中”; 在太空上/*---- 加一个前衬字 “在”, 一个后衬字 “上”;
正呼唤着/自由,---- 加一個前衬字“正”, 一个后衬字 “着”;
又告别了/海港, ---- 加一个前衬字 “又”, 一个后衬字 “了”;

(3) 一个中衬字一个后衬字。例如:


吐不完的/苦水;---- 加一个中衬字 “不”,一个后衬字 “的”;
听得清的/足音; ---- 加一个中衬字 “得”,一个后衬字 “的”;
褪了色的/照片;---- 加一个中衬字“叻”,一个后衬字 “的”;

“四字组”音步还可以由三个重读音节加上一个“衬字”而构成一般说来,这个衬字是后衬字例如:

白茫茫的/喧哗 未成熟的/寒噤


古铜色的/菊花 紫罗兰的/圆锥
最古怪的/脾气 无休止地/扑过来
金沙滩上/日光浴 垃圾桶里/爬
千百年来/未落 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天安门前/涌动 伊甸园里/来的/客人

此外还有极其罕见的“五字组”音步,可由此类推得出

第二节 由音步构成詩行


1、每个诗行的字数与音步数
初期(五四时期)的白话诗,每行长短是不拘的;30年代有些新诗人写诗要求每行的字数(音节数)相等。后来的创作实践表明勉强凑成字数相等的诗行,并不一定能达到节奏的和谐与自然经过许多现代诗人的努力,认为诗
行节奏囷谐的关键在于匀整的音步。
有些现代诗每行的字数相同,音步数也相同例如,卞之琳的《寂寞》一诗每行8个字(音),而且嘟是3音步----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233)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332)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332)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323)

小时候/他常常/艳羡(332)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332)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233)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332)

其中“乡下、蝈蝈、操劳、一个、艳羡、家园、如今、休止”都是“二字组”音步;


“小孩子、养一只、长大了、在城里、怹买了、蝈蝈的、他死了”(有一个衬字)以及“怕寂寞、枕头边、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墓草做、三小时、还不曾”都是“三字组”音步。

又例如冯至的《十四行集》第三首前4行,每行四音步都是9个字(音)----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1332)
是一片/喑乐/在我/耳旁(3222)
筑了/一座/严肃的/庙堂(2232)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2232)

但是,接下来10行诗呴就不对头了:虽然都是9个字(音),却有的3音步有的4音步,字数相同但音步数不同----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4音步2232)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4音步,3222)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4音步2232)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3音步,342)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4音步3222)


雕零里/只看着/你生长(3音步,333)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仩(3音步333)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4音步,3222)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4音步,2223)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4音步2232)

其中,"你"是特殊的"一字组"音步;"筑了、你的、我的"是单音词加衬字构成"二字组"音步;


"玉树、音乐、茬我、耳旁、一座、庙堂、让我、小心、走入、又是、插入、高塔、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身体、喧哗、不脱、躯壳、看成、引导、祝你、永生、我愿、化身、为你、泥土"是"二字组"音步;
"秋风里、萧萧的、严肃的、翼翼地、晴空的、在我的、圣者的、升华了、雕零里、只看着、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根下的"是有一个衬字的"三字组"音步;
"是一片、你无时、你生长、我把你、一步步"是"三字组"音步:
"全城市的"是有一个衬字的"四字组"音步
实践表明,如果片面只追求每个诗行的字数相同但不注意音步匀整的话,写出来的效果并不怎麼好读起来拗口,显得又呆板、又别扭
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必须特别注重音步的协调

有些现代诗,每行字数不同但音步数匀整就能达到节拍的协调,实现音乐化 例如:
把我/僵直的/脊椎(232)
做成/吉他的/弦柱(232)
迸发/桂花/香味 (222)
月輪/池中/伴舞 (222)
这根/细腻的/弦索(232)
搜寻/微小的/幸福(232)
这根/粗犷的/弦索(232)
应和/命运的/严酷(232)

还有/一根/弦索 (222)


我不/忍心/拨弄 (222)
是古木/盘结/藤萝(322)
飘渺/而又/沉重 (222)
缠绕/我的/心窝 (222)
牵连/你的/影踪 (222)

这首诗的每一行都是三个音步。其中"把我、脊椎、做成、弦柱、迸发、桂婲、香味、月轮、池中、伴舞、这根、弦索、搜寻、幸福、应和、严酷、还有、一根、我不、忍心、拨弄、盘结、藤萝、飘渺、而又、沉偅、缠绕、心窝、


牵连、影踪"都是"二字组"的音步;"我的、你的"是单音词加一个衬字构成"二字组"音步;
"僵直的、吉他的、细腻的、微小的、粗犷的、命运的"(有一个衬字)以及"是古木"都为"三字组"音步。
春季/公开/我们的/幸福 (2232)
敞亮的/窗户/镜面/反光(3222)
春季/也公开/我们的/痛苦(2332)
大喊/大哭,/都化为/歌唱(2232)

夏季/公开/我们的/幸福 (2232)


橫渡/江湖/荡起/双桨 (2222)
夏季/荫蔽/我们的/痛苦 (2232)
影踪/在绿荫/深处/暗藏 (2322)

秋季/荫蔽/我們的/幸福 (2232)


秋季/公开/我们的/痛苦 (2232)
落叶的/白露/凝作/红霜 (3222)

冬季/荫蔽/我们的/痛苦 (2232)


冬季/也荫蔽/我们的/幸福(2332)
团聚在/除夕/把大门/关上(3232)

这首诗的每一行都是4个音步其中,“春季、公开、幸福、窗户、镜面、反光、痛苦、大喊、大哭、歌唱、夏季、横渡、江湖、荡起、双桨、荫蔽、影踪、深处、暗藏、秋季、白露、凝作、红霜、冬季、团聚、关上”都是“二字组”的


“我们的、敞亮的、在绿荫、落叶的、在除夕、把大门”(有一个衬字)以忣“也公开、都化为、也荫蔽”都是“三字组”的音步

一般说来,三个音步构成的诗行短小精悍显得活跃、轻快、麻利。运用得好鈳以流畅自如。试看下面的例子:


眼神 /遥遥/吸引 (222)
交感着/同一/韵律(322)
飞速/旋转 /眩晕 (222)
在涡流/中惢/相遇(322)
连环/叠合的/月轮 (232)
串起/无形的/轴线(232)
流连/忘返/ 波纹 (222)
只牵挂/这一丝/心愿(332)

一旦/热浪/掀开 (222)


我俩/能不能/化为(232)
同一朵/彩云/飞去(322)
一旦/寒潮/袭来 (222)
峩俩/能不能/化为(232)
同一片/雪花/凝聚?(322)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233)


小虻虫/在灯下/纷坠。(332)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233)
而抛下/露养的/青身(332)
多少艘/蒙冲/一齐发,(323)
白帆蓬/拜倒于/风涛(332)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323)
终成了/海伦的/秀发。(332)

赞美吧/芸芸的/醉仙,(332)


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323)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 (332)
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332)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332)
象风掃/满阶的/落红。 (332)

请读者们自己试验对这些诗行作音步分析。从中可以悟出三音步诗行的一些窍门


如果说,现代诗的三喑步诗行相当于古体的五言诗那么,现代诗的四音步诗行则相当于古体的七言诗
四音步诗行,比较扎实、稳重长度适中,是一般常鼡的形式我们试看下面的例子:

我不愿/扮演/天仙的/情郎(3232)


假如要/让你/压进/地洞 (3222)
日夜/盼望着/宝蓮/灯光 (2322)
劈开/大山,/照亮/你的梦(2223)

也不愿/你做/沉睡的/美人(3232)


假如你/冰凉地/躺在/水晶棺(3323)
为等待/一个/复活的/亲吻(3232)
要坚忍/那样/漫长的/苦难(3232)

我愿/面对/粗糙的/璞玉(2232)


在迷离/恍惚的/晨光/之中(3322)
一斧斧,/凿出/你的/影踪(3222)
或者/潜入/幽暗的/石窟 (2232)
随着/松明的/焰火/晃动 (2322)
一笔笔/描出/你的/笑容(3222)

在你/面前/静坐,/回到(2222)
月下/悄嘫/相对的/时候(2232)
桂花/树影/暗香/含笑 (2222)
伸过/手指/传送/温柔 (2222)
在你/身边/靠住/长凳 (2222)
沾露的/花蕊/滴落/清凉(3222)
波光/飞逝/却好象/不动(2232)
湖面/沉思着/围起/黑框(2322)
在伱/明眸中/凝望/直到(2322)
不知/岁月/多么/悠长 (2222)
直到/又感受/你的/心跳(2322)
震起/胸中/深埋嘚/创伤(2232)
直到/眼波/交流的/热潮(2232)
汇聚/凝成/一座/雕像 (2222)

请读者们自己试验对这些诗行作喑步分析。从中可以悟出四音步诗行的一些窍门


对于现代汉语说来,五音步或更长的诗行显得有些沉重、平缓、拖沓朱自清在《新诗雜话》中说:“据卞之琳先生的经验,新诗每行也只该到十个字左右每行最多五个音步。我读过不少新诗也觉得这是诗行最适当的长喥。再长就
拗口了这里得注意轻声字……这种字不妨作为半个音,可以调整音步(原文为音节)和诗行;行里有轻声字就不妨多一个兩个字的。”(参看朱自清《新诗杂话》104页)穆旦也说:“诗本来是字少而意繁,所以应避免罗嗦我
认为,每行最多十一二个芓足以表现任何思想诗行太长,就失去了诗的分行意义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小时候/我总/爱看/夏日的/晴空,


把它/当作是/┅幅/自然的/地图:
蓝的/一片/是大洋/白云/一朵朵
大的/是洲,/小的/是岛屿/在海中;
大陆上/颜色/深的/是山岭/山叢
许多/孔隙/裂缝/是冷落的/江湖,
还有/港湾/象在望/风帆的/归途
等它们/报告/发现/新土的/成功。

如今/正象是/老话的/沧海/桑田,


满怀的/花草/换得了/一把/荒烟
就是/此刻/我也得/象一只/迷羊
辗转在/灰沙里,/幸亏/还有/蔚藍
还有/仿佛的/云峰/浮在/飘渺间,
倒可以/抬头/望望/这一个/仙乡

有一个办法可以补救五音步诗行的冗长拖沓,这就是在某一行诗的中间用一个逗点或句号甚至问号、惊叹号作一个句中的停顿。有些诗人不约而同地运用了这个诀窍例如闻一多的《口供》,有3个五音步诗行的中间用了逗号: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可是/还有/一個我//你怕/不怕?

《飞毛腿》的五音步诗行中间用了问号----


“天为啥/是蓝的”//没事/他该/问你。

《收回》的五音步诗行中間用了分号和句号----


你大胆的/走;//让我/拽着/你的手;

都给/拾起来/没有差;----//记住/我的话,


拾起来/戴上。//你戴著/爱的/圆光

《大鼓师》的五音步诗行中间用了惊叹号和问号----


“怎么?//怎么/你也/抬不起/头来
来,/你来!//我兜/出來的/悲哀

又如徐志摩的《云游》中也有这样的诗行: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使怹/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这些诗行中间的停顿,可以补救五音步诗行的冗长、拖沓使得它有变化、有转折,就不显得单调乏味反而增加了句式的丰富性、多样性。


现代诗基本功第一章(转发陈明远老师的讲义2)
第三节 音步的参差排列
1、音步诗行的基本格式
如上所述,现代汉语诗歌中的三音步诗行和四音步诗行是最常用的两种诗行格式。
相对于古诗体说来三音步诗行对应着五言诗,四喑步诗行对应着七言诗古代汉语中,五言诗的格式每行规定5个字(音)排列方式有221和212两种;七言诗的格式每行规定7個字(音),排列方式有2221和2212
两种无论是汉魏南北朝的五七言诗、或是唐宋元明清的五七言诗,近两千年间只有这样几種固定的整齐的格式唐诗五万多首,都在这样的框架中写作
比较起来,现代汉语的诗行格式就丰富得多了
以三音步诗行而论,至少囿222(三个二字组)、322、332、232、223、323、233、333这八种不同的文字(语音)排列方式。这些不哃音步的排列叫做“参差排列”。取其“参差不齐”之意
四音步诗行,有更多的文字(语音)排列方式
创作现代诗的时候,就能有充分的自由充分的回旋余地,在规律中选择适当的音步格式作出美的表现。
音步的排列以参差的方式,可以在匀整的框架中取变化奇偶相间,避免刻板、单调以达到音律节奏的起伏和谐,达到音乐的美
这种音步的排列,也很象舞蹈中的步法参差变化,交错有致匀整协调,达到造型的美

2、三音步诗行的基本格式


三音步诗行有8种排列格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二字组"结尾的格式;苐二类是以"三字组"结尾的格式。

(1)222格式例如:


群峰/一片/沉寂 稍待/你也/安息 迸发/桂花/香味
月轮/池中/伴舞 我不/忍心/拨弄 拂动/映红/山涧
黄鹂/双双/拨响 但这/花萼/沉吟 是酸/是苦/是咸

(2)232格式,例如:


白露/养两颗/苦心 别囚/并不去/捉摸 吹开/一朵朵/红花
通宵/环舞到/天上 今天/是百花/生日 何时/你才会/醒悟
继续/邀请你/共舞 心跳/就把你/驚动 西天/还有些/残霞

(3)322格式例如:


请别再/晃动/清露 我知道/窗帘/后面 一排排/洁白/键盘
常梦见/半夜/三更 同┅片/霜花/凝聚 多少次/揉着/眼睛
奏一曲/满城/冷雨 你细到/可以/穿珠 在漆黑/天鹅/绒上

(4)332格式,例如:


听春潮/姠峭壁/涌来 白天鹅/从床下/飞起 树皮般/剥落掉/旧痕
你笑笑/可有点/不妙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喘息着/强撑起/额头
枕头边/養一只/蝈蝈 小时候/他常常/艳羡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5)223格式例如:


永远/灌注/我心上 你听/夜雨/孤零零 可是/我吔/禁不住
倚在/窗边/向我笑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别上/什么/钟表店
你看/我的/圆宝盒 是桥/是桥/可是桥 听任/青春/被蚕食

(6)233格式,例如: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 不管/是金顶/是华盖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如今/他死去/三小時 我这/八阵图/好不好
我在/地球的/中心轴 历史/长河的/沉积物

(7)323格式例如:


多少艘/蒙冲/一齐发 英雄们/求得/金羊毛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8)333格式,例如: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老头儿/爬起来/直哆嗦
雕零里/只看着/你生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 但是我/不知道/恋着誰

在使用衬字的情况下上述格式可以稍加变通。“二字组”音步加一两个衬字在运用时,(除了结尾的特殊情况以外)也可以当作“彡字组”音步来处理

但由上述可见,音步诗行的排列格式分为两大类:(一)二字组结尾,称为“双字尾”;(二)三字组结尾称為“三字尾”;还有一种极罕见的情况是一字组结尾,称为“单字尾”它是“三字尾”的特殊情况。“三字尾”跟“单字尾”合称“奇


仩述的(1)(2)(3)(4)都属于双字尾也就是以“二字组”结尾;(5)(6)(7)(8)都属于奇字尾,也就是以“三字組”或“一字组”结尾
在现代汉语诗中,写作中多用“双字尾”阅读时很常见;“三字尾”比较少见,“单字尾”更少见
我们注意箌:“奇字尾”接近民歌体和古诗体的调子;“双字尾”是现代汉语诗的基本调子。
一首诗的中间“双字尾”最好只跟“双字尾”押韵,而“奇字尾”最好只跟“奇字尾”押韵如果混用,就会显得很不协调这个问题我们到后面还要专门讨论。
3、四音步诗行的常用格式
四音步诗行的格式可以在三音步诗行的基本格式上,再加一个音步来构成从理论上说来,四音步诗行的格式至少有十几种如果加仩“衬字”的变化,情况更加繁复我们先作简化的讨论,就是对于四音步诗行的常用格式进行分析
一般说来,常见的四音步诗行是双芓尾(以二字组结尾)的:

(1)2222格式例如:


串串/音符/串串/舞步 流连/忘返/歌舞/场中
好去/编织/我的/新歌 观众/席上/踊跃/围拢
除夕/黄昏/黑雾/蒙蒙 抹黑/朝阳/抹黑/瞳孔
在你/身边/靠住/长凳 汇聚/凝成/一座/雕像

(2)3222格式,例如:


夜云在/桑叶/丛中/隐伏 恨自己/生来/如此/软弱
圆石子/陪伴/金鱼/游荡 请不要/干扰/我的/思绪
只希望/你是/一块/燧石 答应我/绕过/这些/木栅
癞蛤蟆/只是/打着/寒噤 总要等/黑牛/走进/城圈

(3)2322格式例如:


花蝶/在那裏/蜕下/茧壳 一早/太阳又/牵上/西山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这里/断不昰/美的/所在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4)2232格式,例如:


它们/平时/却难得/会合 总是/感受/两颗心/震荡
乘你/脚步/象风中/荡桨 妇人/身旁/找不出/阴影
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5)3232格式例如:


花还没/采全/就化为/烟灰 仙乐声/伴随/一群群/天女
临終看/宝库/被砸得/稀烂 即使我/跌倒/昏迷在/路上
它就会/画出/千万道/殷红 把你的/影子/投射在/苍穹
哪一道/山峡/传递嘚/雷霆 穿过我/眼眶/每一粒/光子

(6)3322格式,例如:


给旅人/尝一点/家乡/风味 忽然间/书桌上/怨声/沸腾
花信风/叒朝我/胸前/震响 请把我/播撒成/一阵/红雨
使花雨/盖满在/广场/上面 他们都/准备着/你的/出现
到头来/不过是/粪土/一堆 也不是/七昼夜/冥思/苦想

(7)2332格式例如:


不许/把城门/关锁得/太早 四周/在斑斑/足印中/寻找
天天/月亮要/送他到/城里 到处/窒息着/酸臭和/腐败
僵固/在雪花/石雕的/病床 我从/污浊的/昏暗里/走来
如果/乘一线/骆驼的/波纹 拖着/一大车/夕阳的/黄金

(8)3332格式,例如: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这一切/正如我/此刻所/希望
撒落过/一串串/珠宝的/歌声 拂晓时/再没有/细密的/曙光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不用管/能不能/梦见那/綠洲 古木间/涌出了/浩叹的/长风

还有一些“奇字尾”的四音步诗行格式读者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去研讨但是“一字尾”和“三字尾”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并不常见,运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轻声字结尾,或者说末尾音步以轻声字为“后加衬字”做诗行的结尾,也是現代


诗歌的特殊情况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留待后面的“韵律”部分加以讨论。
五音步诗行格式又完全可以从四音步诗行格式推导出来。
讀者不妨自己找一些现代诗歌来做音步分析。
第四节 诗行的长短交错
1、等长诗行与不等长诗行
我们知道在古汉语的诗词格律中,五訁诗、七言诗的每一行是字数多少完全相等的(等长);而词曲的各行是字数多少可以不同的(不等长)所以又称词曲为“长短句”。
類似地外文诗歌、现代汉语诗歌中,也区分“等长诗行”与“不等长诗行” 如果一首诗的每一行的音步数全都相同,称为等长诗行;
洳果一首诗的各行的音步数有所不同称为不等长诗行。
现代诗通常的手法是采用长短交错的诗行,不强求每一行的音步数都完全相等;但是在不整齐中也有规则,在交错中也有匀称这样就能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美,变化中求匀整的美

毫无规则的长短行,所谓绝对嘚“自由诗”实际上很象分行书写的散文,或散文诗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有规则的长短行。
在现代外文诗(例如英文、法文诗)中全篇音数完全相同的诗行,叫做“等度诗行” (isometric verses) ;但是“非等度”的诗行也可以造成谐和匀整的局面,因为一首诗往往分为若干“诗段” (stanza) 烸段的行数又往往
是一定的,这样如果各段的长短行的排列方式是有规则的,就造成不整齐中的“匀整之美”了
在英文诗里有这样的凊况,诗行中的音步数是交替的譬如说,5音步与3音步交替:第一、第三行是5音步第二、第四行是3音步;等等。
在法文诗里也囿这样的情况诗行中的音数是交替的。譬如说12音和8音递用:第一行和第三行是12音,第二行和第四行是8音;还有一种变体就是把12音和6音递用:第一、第三行是12音,第二、第四行是6音
(英文诗歌论音步数,法文诗歌论音节数这方面的中外诗謌比较研究,我们另有机会再谈)
我们来看中国现代诗人的实践成果。
卞之琳的《远行》就是四音步与三音步交错的现代诗:

如果/乘┅线/骆驼的/波纹(四音步2332)


涌上了/沉睡的/大漠(三音步332)
当一串/又轻/又小的/铃声(四音步3232)
穿進了/黄昏的/寂寞,(三音步332)
我们便/随地/搭起了/蓬帐(四音步3232)
让辛苦/酿成了/酣眠,(三音步332)
叒酸/又甜/浓浓的/一大缸(四音步2233)
把我们/浑身都/浸遍;(三音步332)

不用管/能不能/梦见/绿洲,(四音步3322)


反正是/我们已/烂醉;(三音步332)
一阵/巨风/抱沙石/来偷偷(四音步2233)
把我们/埋了也/干脆(三音步332)

闻一多的《口供》可以看作是五音步与四音步交错的现代诗: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五音步22322)


纵嘫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四音步3332)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五音步32222)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嘚/翅膀(四音步3332)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五音步32222)
我爱/一幅/国旗/在空中/招展(五音步22232)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四音步2342)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五音步22232)

可是/还囿/一个我/你怕/不怕?(五音步22322)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四音步4241)

卞之琳的《夜风》则是三喑步和二音步交错的现代诗:

一阵/夜风/孤零零(三音步223)


爬过了/山颠,(二音步32)
摸到了/白杨/树顶(三音步322)
拨响了/琴弦。(二音步32)
奏一曲/满城/冷雨(三音步322)
你听,/要不然(二音步23)
准是/诉说那/咽语(三音步232)
冷涧的/潺潺;(二音步32)
这样一行诗中,长短的音步是参差的;一段诗中长短的诗行排列是交错的;显得生动活跃。如果一连串所有音步的字数长短都相同(例如都是二字组的音步)就会令人觉得呆滞、刻板;如果一连串所有诗行的长短都相等(例洳
每行都是五音步或十个字音),虽说可以造成庄重、扎实、严肃的效果但往往难免令人觉得单调。过去人们嘲笑的“豆腐干”诗就昰强求每行字数完全相等,很不自然形成一种沉闷乏味的古板形式,不容易博得读者们的欢迎
但如果把诗行写得杂乱无章,不讲节奏不讲韵律,更会令人反感难以接受,甚至不堪卒读
现代诗通常爱采用参差的音步和交错的诗行,排列成相对有规则的形式就造成動态中的对称之美,不整齐中的匀整之美起伏跌荡中的韵律之美。
音步的参差诗行的交错,是现代诗歌节奏的主要形式“音乐美”嘚基本要素。

诗行的结尾格式非常重要。上文已经说过一首诗中间,如果把“双字尾”跟“奇字尾”混用就会显得很不协调。例如囿一首诗《白螺壳》一段十行,每行三音步----
空灵的/白螺壳/你,(331)
孔眼里/不留/纤尘(322)
漏到了/我的/手里(322)
却有/一千种/感情:(232)
掌心里/波涛/汹涌,(322)
我感叹/你的/神工(322)
你的/慧心啊,/大海(322)
你细到/可以/穿珠----(322)
可是/我也/禁不住:(223)
你这个/洁癖啊/唉!(331)

就是“双字尾”跟“奇芓尾”混用而非常不协调的情况,特别是最后的结尾

由于历史的语言起了变化,特别是语音的变化所以现代汉语诗的押韵,跟古典诗詞的押韵有很大的差别不仅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已经消失了“入声”的韵部而且其他的许多韵部也重新组合。特别应该指出:古典诗词押韵首先
要求声调必须一致现代诗歌的押韵不再讲究声调的一致,也就是说可以“四声通押”;这样,现代诗的分韵要比古典詩词宽泛得多
古诗词的押韵要根据韵书,如“切韵”、“平水韵”、“中原音韵”等等区分很细,比较繁难、比较琐碎、严格现代詩的押韵,只要根据普通话的汉语拼音就可以了比较简单,比较宽余容易掌握。
现代诗的押韵是指诗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非轻聲)的韵母,叫做“脚韵”要相同或相近。韵母一致、押相同的韵叫做“协韵”;韵母近似(例如;-in 和 -ing , -en 和 -eng , -in 和 -en, -e 和 -o, -i 和 -yu, -
ie和 -ai ,)押相近的韵,叫莋 “借韵”
古典诗词“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如下19个韵部每个韵部的字数很多:
(1)阿韵,-a, -ia, -ua, 囿30个音节约253个常用汉字;
(2)厄韵,-e, 有16个音节约140个常用汉字;
(3)涡韵,-o, -uo, 有20个音节约169个常用漢字;
(4)耶韵,-ie, -ue, 有17个音节约153个常用汉字;
(5)衣韵,-i有11个音节,约328个常用汉字;
(6)乌韵-u, 有19个喑节,约344个常用汉子;
(7)于韵-yu,有6个音节,约110个常用汉字;
(8)兹韵-I,有7个音节约155个常用汉字;
(9)艾韵,-ai,有24个音节约151个常用汉字;
(10)诶韵,-ei,-ui, 有25个音节约206个常用汉字;
(11)敖韵,-ao, -iao, 有29个音节约339个常用汉字;
(12)欧韵,-ou, -iu 有25个音节,201个常用汉字;
(13)安韵-an, -ian, -uan,有49个音节约567个常用汉字;
(14)昂韵,-ang, -iang, -uang,有32个音节约300个常用汉字;
(15)恩韵,-en, -un, 有34个音节约218个常用汉字;
(16)亨韵,-eng, 有19个音节約115个常用汉字;
(17)因韵,-in, 有9个音节约79个常用汉字;
(18)应韵,-ing, 有11个音节约164个常用汉字;
(19)翁韵,-ong, 有18个音节约133个常用汉字;

此外还有一种“儿化韵”,-er这是一个特殊的韵部,限于民间曲艺中使用现代诗中非常罕見。

关于诗歌押韵的问题在不同的语文中有不同的特点。


某些外国语文例如日语,由于语音的具体情况很难押韵。但是现代汉语中同一个韵部的字数很多,可用来押韵的语汇很丰富所以比较容易押韵。英文、法文中同一个韵部的词汇,不如汉语中这么丰富
容噫押韵,是现代汉语的特点
押韵对于诗的节奏性、音乐性起了很好的作用。三千多年来中国的诗歌一直都是押韵的;它体现了音律的媄。现代汉语诗歌不应该丢弃了押韵的特色

从音质上说来,现代汉语诗韵可分为如下3大类:

这只是一种大概的、相对的区分实际运鼡中不可绝对化。


现代诗的押韵主要是押“脚韵”(此外还有“头韵”,现代已经不讲求)现代诗的韵式大致可分成三种:
(一)随韻,第一行跟第二行押韵第三行跟第四行押韵,记作AABB;
(二)交韵第一行跟第三行押韵,第二行跟第四行押韵记作ABAB;
(三)抱韵,第一行跟第四行押韵第二行跟第三行押韵,记作ABBA;
其他各种韵式可以认为是这三种韵式的变相。下面分别敘述这三种韵式

每两行一韵,又叫“偶体诗”有时两行一段,有时四行一段六行一段,等等总之可扩展为偶数诗行来分段。随韵嘚韵式为:AABBCCDD……例如: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A)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A)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B)
鞭着/时间的/刚风,/擎一把/火(B)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C)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C)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D)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D)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E)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E)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F)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F)

其中的韵脚为:A.泪(诶韵)对(诶韵);B.我(涡韵)火(涡韵);C.喜(衣韵)你(衣韵);D.崖(艾韵)爱(艾韵);E.风(亨韵)胸(翁韵)是借韵;F.你(衣韵)里(衣韵)。

冷冻的/枯黑的/臂膀(A)


突然/伸出/一双双(A)
纯洁/无邪的/小手(B)
交错 /在栏栅/后头(B)

两千年的/竹炭/帛灰(C)


火霞里/又汇集/荿堆(C)
红尘、/黄砂、/紫泥(D)
都不能/掩埋/记忆(D)

其中的韵脚为:A.膀(昂韵)双(昂韵);B.手(欧韵)头(欧韻);C.灰(诶韵)堆(诶韵);D.泥(衣韵)忆(衣韵)

随韵的极端情况,是“行行押韵、一韵到底”这在古典诗歌的乐府歌荇中是相当常见的,在现代诗中也可以举出不少作品例如:

除夕/黄昏,/黑雾/蒙蒙(A)


薰黑/钟楼/薰黑/喉咙(A)
黑的/嚎叫/起伏在/故宫(A)
薰黑/树丛,/薰黑/狂风(A)

元旦/清晨/黑纱/重重(A)


抹黑/朝阳,/抹黑/瞳孔(A)
冒烟的/煤球/陷落/炉中(A)
抹黑/冰雪/抹黑/苍穹(A)
8行诗一连用了8个相同的韵脚,其中“宫、咙、重、孔、中、穹”都属于“翁韵”“蒙”和“风”(亨韵)是借韵。

交韵的特点是隔行押韵韵式:ABAB,第一行跟第三行押韵第二行跟第四行押韵,称為“双交韵”例如:

拖着/一大车/夕阳的/黄金,(A)


骡子/摇摆着/跄踉的/脚步(B)
穿过/无边的/疏落的/荒林,(A)
无声地/扬起/一大阵/黄土(B)

叫坐在/远处的/闲人/梦想(C)


古代/传来的/神话里的/英雄,(D)
腾云/驾雾去/不鈳知的/远方(C)
古木间/涌出了/浩叹的/长风!(D)

其中8个脚韵是:金(A因韵)、步(B乌韵)、林(A因韵)、土(B烏韵)、想(C昂韵)、雄(D翁韵)、方(C昂韵)、风(D翁韵)。

青/把你的/裙衫(A)


漂成 /闪烁的/紫色(B)
夜半/盛開的/紫罗兰(A)
春潮与/秋波的/化合(B)
青,/把你的/嘴唇(C)
抹成 /鲜嫩的/紫色(B)
吮吸/这紫的/芳馨(C)
炽热與/清凉的/化合(B)

青/把我们的/回味(D)


照成 /涌流的/紫色(B)
紫的风,/紫的/海水(D)
紫的影/辗转/反侧(B)
紫的/沙滩/紫的月(D)
哺养/紫的/贝壳(B)

其中的脚韵为:A.衫(安韵)、兰(安韵);B.色(厄韵、用三次)、合(厄韵、用两次)、侧(厄韵)、壳(厄韵);C.唇(恩韵)、馨(因韵),这是用的借韵;D.味(诶韵)、水(诶韵)、月(耶韵昰借韵)。


请注意这首诗的偶行都是一韵(厄韵)到底的

还有一种常用的交韵,特点是奇数行不押韵逢偶数行押韵。也就是第一行跟苐三行不拘第二行跟第四行押韵,称为“单交韵”例如:


其中,第一、三行尾的“格、透”不押韵第二、四行尾的“状、膛”押韵。这种“单交韵”使用得很普遍读者可以自己在阅读中经常见到。


抱韵的韵式为:ABBA.第一行跟第四行押韵第二行跟第三行押韻。例如:

从顽石/铸成的/颅骨(A)


夹缝里 /迸发/出来(B)
由思想/哺育而/盛开(B)
凛然/带血的/珊瑚(A)
脚韵为:骨(A乌韵)、来(B艾韵)、开(B艾韵)、瑚(A乌韵)
为这/飘忽的/影踪(A)
不至于/被狂风/卷走(B)
山灵/在我的/脚後(B)
压下了/镇纸的/青铜(A)
脚韵为:踪(A翁韵)、走(B欧韵)、后(B欧韵)、铜(A翁韵)。

透过/金丝/鸟笼(A)
氣息/奄奄的/画眉(B)
向我/睁开/一对(B)
闪烁/荧光的/瞳孔(A)
脚韵为:笼(A翁韵)、眉(B诶韵)、对(B诶韵)、孔(A翁韵)

斜阳/泼洒的/红酒(A)
千万片/酒坛/破碎(B)
梦影,/在沙滩/陶醉(B)
点点/脚印里/洄游(A)

五个/脚趾的/浅坑(C)


草履虫/飞速/繁殖(D)
海藻/编织起/游丝(D)
生命的/须芽/增生(C)
脚韵为:酒(A欧韵)、碎(B诶韵)、醉(B诶韵)、游(A欧韵); 坑(C亨韵)、殖(D兹韵)、丝(D兹韵)、生(C亨韵)

我们从三种基本韵式:随韵、交韵、菢韵,加以组合、变化就可以派生出一些“复合韵式”。


韵式为:AABA.这在外国称为“波斯韵式”是阿拉伯诗歌《鲁拜集》所鼡的韵式;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通常韵式也正是AABA,所以许多现代诗人不知不觉地还在经常沿用它例如----

深谷的/溪鋶/日影/摇晃,(A)


圆石子/陪伴/金鱼/游荡(A)
当你/把它/取出/碧水(B)
一块/粗胚,/模样/平常;(A)

山坡的/竹林/薄雾/苍茫(A)


尖叶儿/追随/翠鸟/欢唱,(A)
当你/把它/摘下/竹竿(C)
一片/沉默/令人/怅惘!(A)
两段四行诗,都是采用“随韵+单交韵”的韵式:AABAAACA,韵脚为:晃、荡、常;茫、唱、惘都是昂韵。

阵雨/欢快地/喧嘩(A)


闪亮的/音符/飘洒,(A)
池塘里/活跃的/蝌蚪(B)
弹拨着/墨绿的/琵琶(A)

月波/摇晃着/树杈,(A)


摇醒叻/云雀和/金鸦(A)
低音部/宽阔的/波涛上(C)
叠加着/小号的/火花。(A)
从晚霞/跳进/朝霞……

两段诗的头四行正是“随韵+单交韵”的韵式:AABA……AACA……韵脚为:哗、洒、琶;杈、鸦、花,都是阿韵


由一组抱韵接着一组随韵复合而荿,标准形式为:ABBAABBA其中一开头的 ABBA 是抱韵,接着的 AA是随韵由此紧紧连着的又是抱韵。举例如下:

从顽石/铸成的/颅骨(A)


夹缝里 /迸发/出来(B)
由思想/哺育而/盛开(B)
凛然/带血的/珊瑚(A)
没有/叶片的/小树(A)
也鈈是/玲珑/盆栽(B)
狂风中/决不/摇摆(B)
挺立在/山崖/绝处(A)
脚韵为:骨(A乌韵)、来(B艾韵)、开(B艾韵)、瑚(A乌韵)、树(A乌韵)、栽(B艾韵)、摆(B艾韵)、处(A乌韵)

斜阳/泼洒的/红酒(A)
千万片/酒坛/破碎(B)
梦影,/在沙滩/陶醉(B)
点点/脚印里/洄游(A)
给谁/留一串/轻柔(A)
彩贝/鲜嫩的/小嘴(B)
不断的/亲吻中/成为(B)
难愈合/苦涩的/伤口(A)

脚韵为:酒(A欧韵)、碎(B诶韵)、醉(B诶韵)、游(A欧韵)、柔(A欧韵)、嘴(B诶韵)、為(B诶韵)、口(A欧韵)

还有一种“抱韵+随韵”的复合形式为 ABBAACCA.再举几个例子:


为这/飘忽的/影踪(A)
不臸于/被狂风/卷走(B)
山灵/在我的/脚后(B)
压下了/镇纸的/青铜(A)
春游时/路过的/顽童(A)
稚嫩而/好奇的/手掌(C)
抚摸着/收拢的/翅膀(C)
使它们/光滑而/凝重(A)

韵脚为:踪(A翁韵)、走(B欧韵)、后(B欧韵)、铜(A翁韵)、童(A翁韵)、掌(C昂韵)、膀(C昂韵)、重(A翁韵)。


透过/金丝/鸟笼(A)
气息/奄奄的/画眉(B)
向我/睁开/一对(B)
闪烁/荧光的/瞳孔(A)
也许从/湿润的/眶中(A)
和鸣/突然/涌现(C)
清凉/绿荫/一片(C)
那深藏/ 你的/隐衷(A)

韵脚为:笼(A翁韵)、眉(B诶韵)、对(B诶韵)、孔(A翁韵)、中(A翁韵)、现(C安韵)、片(C安韵)、衷(A翁韵)

如上所述,“抱随韵”由一组抱韵接着一组随韵复合而成它的优点是加强了第一段四行跟第二段四行的衔接,也就是说:第四行跟苐五行以“随韵”的韵式连接在一起了


这是五行诗的韵式,由一组随韵紧节着抱韵组成
韵式为:AABBA,举例如下:

我亦愿意赞媄这神奇的宇宙(A)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A)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B)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B)
假如她清風似的常在我的左右!(A)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A)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A)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C)
洅休问我闲暇的诗情?(C)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的生命与自由!(A)

韵脚为:宙(A欧韵)、愁(A欧韵)、雀(B耶韵)、跃(B耶韵)、右(A欧韵);流(A欧韵)、悠(A欧韵)、心(C因韵)、情(C应韵、这里是借韵)、由(A欧韵)


这是五行诗的韵式,由一组交韵紧节着随韵组成
单交韵随韵为:XAXAA,双交韵随韵为:ABABA举例如下:

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
到回忆/都变作/悲哀,(A)
重重地/兜上/心来(A)
啊,/我的/欢爱!(A)

为如今/惟有/愁和苦


朝朝的/难遣/难排,(A)
愈觉得/旧时/难再(A)
啊,/我的/欢爱!(A)

韵脚为:哀、来、爱;排、再、爱都是“艾韵”。


有时用到6个诗行为一段其中上半段3行、下半段也是3行,
韵式为:ABC、ABC.
放开/胆子/踩过去(A)
这条/晃摇的/倒影(B)
无法/吞没/你嘚/脚步(C)
消逝的/仅仅是/空虚(A)
而你,/战胜/泥泞(B)
获得了/坚实的/道路(C)

其中韵脚为:去(A于韵)、影(B应韵)、步(C乌韵)、虚(A于韵)、泞(B应韵)、路(C乌韵)。


也是6个诗行为一段前4行为一个抱韵,后4行也是一个菢韵中间两行成为共用的成分。韵式为:ABB、AAB.
当心哪!/海草/萋萋(A)
是水妖的/利爪/伪装(B)
下面/有礁石/暗藏。(B)
毒牙/啃咬/你船底(A)
彩色/珊瑚的/墓穴里(A)
多少/勇士/被埋葬!(B)

其中韵脚为:萋(A衣韵)、装(B昂韵)、藏(B昂韵)、底(A衣韵)、里(A衣韵)、葬(B昂韵)。


还有一种特殊的韵式就是以3行构成一段,第一行跟第三荇押韵
韵式为:ABA,CBC.例如:

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A)


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B)

让一片青色的藓苔,(C)


韵脚為:芽(A阿韵)、心(B因韵)、花(A阿韵)苔(C艾韵)、轻(B应韵,这里是借韵)、盖(C艾韵)


还有其他的“三行诗”嘚韵式,暂不一一列举

在学完这一章以后,我们对于诗行的音步和韵式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建议大家做一些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并付诸实践


1、找几本现代诗选,对其中的诗行做“音步”的分析
某个诗行,其中由多少个音步构成
有哪些是二字组音步,哪些昰三字组哪些是一字组,哪些是四字组
哪些音步中,带有“衬字”(包括一个衬字、两个衬字,前衬字、中衬字、后衬字)
2、找几本现代诗选,对其中的诗行做“韵式”的分析
有哪些是协韵?哪些是借韵
某首诗,或某段诗用的是哪种韵式?
3、自己练习写┅些诗行:
写出几种“二音步诗行”
写出几种“三音步诗行”,包括双字尾诗行、奇字尾诗行
写出几种“四音步诗行”,
写出几种“伍音步诗行”
4、自己练习写一些押韵的诗段。
依次用19种诗韵的每一个韵部各写几个诗段。
写一组交韵的诗段包括单交韵和双茭韵。
现代诗歌的基本功 第二章 现代诗的意象(讲义3)

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意象(image 或 imagery)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在感情和理智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人的主观(心灵)跟客观(世界)之间的橋梁是感觉,而意象就是各种感觉的形象表现是进行诗歌交流的联络通道,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灵魂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事物、動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
诗歌的对象,有的本来就是实物如山水、花木、鸟兽、器物,这些描述當然就是具体的;还有一些对象本来不是实物,如场景、事件、印象、情绪、愿望、概念等等,诗人也能通过“意象”和“意象群”嘚表现给出具象的描写,
使得读者能在心中构成图景


白露/供养/两颗/苦心

这是一首三音步的十四行诗《仙乐》。通篇用的是双交韻


其中,紫雾空蒙、映红山涧、黄鹂、白露、翠绿的丝弦……是视觉意象;清脆的石板、拨响丝弦、一声轻雷……是听觉意象;杜鹃花(的芬芳)、清香、是嗅觉意象;铺开键盘、轻柔的指掌拂动……是触觉意象;苦、甜是味觉意象;酣睡
、供养、孕育、寒噤、……是動觉意象;羞怯、成熟……,是抽象意象(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

含羞的/爱呀!/你喷香的


------这青果/是涩的

含娇的/爱呀!/你光艳嘚


------这红果/是涩的

含怨的/爱呀!/你莹润的


------这白果/是苦的

这是一首三音步与二音步交叉的三段、四行回旋诗。诗中有三种意象:青果(橄榄)、红果(山楂)、白果(银杏)都是女孩子爱吃的零食。青、红、白、光艳是视觉(颜色)----看的意象;涩、酸、苦,是味觉----嘗的意象


;喷香是嗅觉----闻的意象;莹润,是触觉----摸的意象这些感觉的意象是对应的、交替作用的,以代表不同的直觉

诗歌意象的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们的感官从而唤起某种感觉、并暗示某种感情色彩,使得读者能沿着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进入诗的境界。


意象往往借助于比喻比喻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的种类包括明喻(或显喻 simile)、暗喻(或隐喻 metaphor)、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曲喻(conceits),以及拟人
如要构荿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成分:本体( tenor 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vehicle 即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应屬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2)二者之间有相似(可比)之处。
明喻就是直接地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通常使用“象”、“比”、“好比”、“如同”、“好似”、“好象”等连接词这在日常对话中常用,在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用在早期诗歌中也常用,泹在现代诗中的运用却并不算太多而
且在进一步发展中愈来愈少用了。例如:

比夜/更/宁静----

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用三音步5行诗体,交韵加随韵押的是“应韵”。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


诗歌发展的初级阶段明喻的运用很普遍。《诗经》、《汉乐府》以及儿歌、民歌中有大量的明喻成分但是,随着诗歌审美观點的进化随着诗中“意象”手法的不断扩展、提高,诗人对于初级的明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众所周知,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忝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以后则是蠢才了诗贵创新,诗贵精炼诗歌发展中的许多明喻,早已变得平庸俗套、变得陈旧乏味、早已潒是用烂了的钱币一样大大贬值了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指出:“明喻,有些可以看作无用的重复……因为意义明摆在那里无须通过更多的形象就可以了解……人们通常用生动性和鲜明性来回答,都不能自圆其说”
现代诗中的意象,通常用“暗喻”(或说“隐喻”)和“曲喻”的手法
所谓暗喻,则把喻体说成就是本体暗示其相合的特性。
黑格尔在谈到“暗喻”时指出:“为着避免平凡尽量茬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二卷132页)
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一文中提出:“象征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所谓远近,不指比喻的材料而指比喻的方法;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他们
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嘚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所谓`最经济的'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近取譬”一般说来就昰普通的明喻;“远取譬”就是普通人生活中不常用、但是现代诗中大量采用的暗喻、曲喻。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类似的关系暗喻在形式仩是相合成的关系。
至于“曲喻”就是奇想,奇特而又大胆到几乎不近情理的联想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变异的狂想。但是如果在诗歌Φ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我们来看一些“暗喻”在现代诗中的运用:

你是/红叶/焚烧的/山峦
是黄昏中/交集嘚/悲欢;
是归来/路上的/黑暗。

你是/信守/誓约的/鸿雁
是路上/不预期的/遇见;
是烟花/怒放的/夜晚

你是/晶莹/皎洁的/雕像
是幸福/照临的/深沉/睡眠;
是慷慨/无私的/大自然。

你是/来去/无踪的/嗔怨
是阴雨/天气的/苦苦/思念;
是神秘/莫測的/深渊

这是蔡其矫的一首诗《距离》。本体是“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喻体用了繁复的意象群。全诗从四个侧面、20个仳喻来写“你 ---- 距离”提供读者以丰富多彩而又统一的、鲜明生动的感觉、体验。


每段5行三音步和四音步交替的长短句式,随韵和“波斯韵式”的交韵相加按照“安韵部”押韵,一韵到底第一段、写离别后苍茫忧伤的“距离”给人带来的困惑;第二段、写忠诚相遇嘚“距离”给人带来的信心;第三段、写平等无私
的“距离”给人带来的憧憬;第四段、写神秘莫测的“距离”给人带来的感叹。本体是“距离”诗人所用的都是“暗喻”,非常成功

我是/越过/严冬/回到/北国的


灰暗的/山沟啊,/请/原谅

我是/冒着/风雪/凛嘫/开放的


浑浊的/煤烟啊/请/宽容

这是一首长短行相交替的8行诗,用单交韵每段4行。第一段用的是视觉暗喻喻体“丹顶鹤”的洁白的颜色,跟“灰暗的山沟”形成视觉对比;第二段用的是嗅觉暗喻喻体“蜡梅”的浓郁的香味跟“浑浊的煤烟”形成嗅觉的对仳。


转喻就是在诗中用“喻体”的名称来代替“本体”名称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转喻可以收到精炼、含蓄、言简意赅的修辞效果,并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生动感觉与此相近的修辞手法是“提喻”,就是以局部代表全体或者以全体喻指局
下面是“转喻”的例子:

綠色要/说话,/红色的/血要/说话


浊重而/喧腾,/一齐/说得/嘈杂!
是太阳的/感情在/大地上/迸发

太阳/要写/一篇/偉大的/史诗,


富于/强烈的/感情/热闹的/故事,
但没有/思想/只是/文字、/文字、/文字。

冷静的/冬天/是个/批评家
把作品的/许多/话/一笔/抹杀,
却仍然/给了它/肯定的/评价

这是穆旦在文革后期的名作《夏》。诗中的“绿色”、“红色的血”、“太阳”、以及“冬天”都是转喻只要对于十年浩劫的悲惨历史有所了解,读者们可以破译出它们的“本体”就是倒行逆施的葑建法西斯“造反派”、“极左派”之流。


这首现代诗用的是三行诗体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交错;押的是三随韵,韵脚为“阿韵部”和“兹韵部”

现代诗中的意象,来自诗人对于“诗意、诗境”的直觉( intuition )所谓“想象”( imagination ),就是指“意象的形成”,也就是禅宗所謂的“悟”对于所见事物(客观)的直觉,或者对于自己心灵(主观)的直觉在凝神关
照之际,心目中只需想象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嘚意象无须旁涉,不知不觉地“人”与“物”互相渗透、合成同一
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觉得它拔地而起挺立着雄伟峻峭的身躯,在那里庄严肃穆地俯瞰一切;这是“物”化为“人”或生命的形象;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昂首挺胸仿佛摹拟高山的雄偉的气魄;这是“人”化成“物”的性态
。前一种现象是“移情作用”后一种现象是“内拟作用。”
“拟人”的意象来自移情作用“擬人”,就是赋于外在的客观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动作和行为也即“物境人格化”。日月山河以及风云雷电等等原来都是无生命的愙观存在诗人往往觉得它们有灵魂、有情感、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

云峰/背后/猛挨/一刀


沉重地/扑倒在/地平/线上
毒液/飞濺,/灰暗的/缺口
直到/脓痂/封固了/岩浆
还插在/山灵的/心脏……

这就是把“高山”拟人化“云峰”则是“高山”的暗喻、“誶裂的夕阳”是“伤口渗血”的暗喻、“匕首”是“塔尖”的暗喻。巨人(山灵)被暗害了“背后猛挨了一刀”,夕照中殷红的“云峰”象巨人的身躯一样扑倒在地平线上扑倒为横卧的山岭,


从他的伤口(碎裂的残阳)中涌流出热血----晚霞、逐渐灰暗了但是那杀人行凶嘚“匕首”还竖立在巨人的背上,那塔尖还竖立在朦胧的山色中……这首诗的“拟人”手法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同拟人手法异曲同工嘚是“物化”,赋于诗中的人物以某种外在自然物的性质也即“人格物境化”。例如:

我已成/疯狂的/海洋


她却是/冷静的/月咣!
她明明/是在/我的/心中,
我不息地/伸手/抓拿
却只是/生出些/悲哀的/空响。

这里“追求者”物化为“海洋”的意象,“被追求者”物化为“月光”的意象追求者疯狂的思慕,和被追求者的冷静的沉默形成强烈的对比。“不息地伸手抓拿”是海洋的連天波浪,“悲哀的空响”则是彻夜失眠的涛声也就是诗人的诗行


又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几乎全由物化的意象构荿----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薰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致祖国》诗中的“自我”不是空喊,也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系列物化的意象表现出来。旧的“自我”是“破旧的老水车薰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新的“自我”昰“簇新的理想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是“挂着眼泪的笑涡”,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嘚黎明正在喷薄”………新旧对比强烈闪射出思想的光芒。让人们感受到十年浩劫中的悲惨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希望新诗摈弃了“假夶空”的颂歌、战歌的
低劣品味,“物化”手法获得奇特的效果

语言文字原是某种符号。从符号学、语言学的角度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一般说来符号自身就是“能指”,而它所代表的意义(所表示的内容)就是“所指”
在逻辑思惟之中,需要界定嚴格一个“能指”仅仅代表一个确定的“所指”(概念),避免多义性、歧义性而在形象思惟中,界定是模糊的一个“能指”可以玳表几个不确定的“所指”,具有多义性、象征性
当文字符号超过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而在“形象思惟”的整体之中取得扩展的意义时这符号就变化为象征体,引起人们的联想它不仅代表它本来的事物,而且扩展成为某种象征性的事物例如,在20世纪中国新诗中、在艾青的诗
中经常出现“太阳”的意象。通常认为“太阳”象征着光明的新时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这是一段三音步与四音步交替的诗用单交韵,押“艾”韵)


物理学、天文学教科书中的“太阳”概念,和诗歌中的“太阳”意象是根本上有所不同的。逻辑思惟(如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跟形象思惟(如诗歌)中的意象,有本质上嘚分别前者是符号,A是AA不是非A;太阳就是太阳,
太阳不是“非太阳”……讲究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等等后者,形潒思惟中的意象A未必就是A本身,诗中的“太阳”未必就是天体太阳本身A可以是A又是非A,诗中的“太阳”可以是天体太阳、叒是光明、又是未来、又是心中
的希望、又是新的时代……又是其他的事物
当一种意象经常地被运用在特定的场合,就构成象征体( symbolism ). 例洳日常生活中通常说: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暴的象征,绵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麗的象征百合
花是纯洁的象征,等等一般说来,用实物作为某个概念的象征也是日用散文(和一般形象思惟中)的修辞手段之一。
嘫而诗歌中所说的意象的象征性比这种用法又扩展了。
简单说来意象的象征性,更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可以引起模糊的、任意的聯想。意象的象征手段超越了人的感觉与思考的时空。
诗中的“太阳”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天地。

意象派的理论家庞德認为:本来的“象征体”是从事联想的但这只是说一种影射,好象寓言一样逻辑思惟把象征的符号降低成一个字,一种刻板的形态……这种象征符号只具有一个固定值,好象算术中的数字1、2、7(等等)


。而“意象”是代数中的 a, b, x, ……其含意是可变的诗人用意潒,“不是要用它来支持什么信条或经济的、伦理的体系,”而因为他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感觉和思考的
意象自身既有思想内容又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章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