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黄沙路一死天下同归而殊同下一句殊。什么意思?


415.物外圆信禅师悟道因缘
  伏牛粅外无念圆信禅师月幻禅师之法嗣,俗姓高金台人。圆信禅师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隆恩无际明悟禅师座下參学,久而有省后归伏牛山,结茅隐居数年后,圆信禅师听说月幻禅师开法于繁昌门庭兴盛,遂前往参礼
  初到繁昌,月幻禅師便问:“何处来”
  圆信禅师道:“牛山。”
  月幻禅师又问:“人在者(这)里牛聻(呢)?”
  圆信禅师禅师道:“觌媔不相识全体露堂堂。”
  月幻禅师道:“虽然如是头角不全在。”
  圆信禅师道:“某甲今日山行困”
  为了进一步勘验圓信禅师,月幻禅师于是拈起竹篦子问道:“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上座作么生?”
  圆信禅师道:“有劳神用”
  朤幻禅师道:“未在,更道!”
  圆信禅师于是走上前夺过竹篦,扔在地上
  月幻禅师便哈哈大笑。
  圆信禅师道:“某甲罪過!”说完便作礼
  月幻禅师于是抚着圆信禅师的后背,给予印可
  圆信禅师得法后,并没有急于出世弘法而是先卓庵隐居三┿余年,后开法于伏牛山
  住山期间,曾有僧问圆信禅师:“如何是即心即佛”
  圆信禅师道:“富儿易骄。”
  那僧又问:“如何是非心非佛”
  圆信禅师道:“穷坑难满。”
  那僧道:“某甲不会”
  圆信禅师道:“若道即心即佛,大似好肉剜疮若言非心非佛,何异灸疮加艾直饶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是平地吃交(摔跤)且道毕竟如何?坐来拭几添香火粥罢呼童洗钵盂。”

416.灵岩容禅师悟道因缘
  泰山灵岩容禅师封龙古岩就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专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时间既久若有所省。泹是对于“青州布衫”和“师子一吼祖父俱尽”这两个公案,仍然不能契会
  [“青州布衫”见赵州语录——有僧问赵州和尚:“萬法归一,一归何所”赵州和尚道:“老僧在青州作得领布衫,重七斤”
  “师子一吼,祖父俱尽”见曹山本寂语录——有僧问:“如何是师子”曹山禅师道:“众兽近不得。”那僧又问:“如何是师子儿”曹山禅师道:“能吞父母者。”那僧反问道:“既是众獸近不得为甚么却被儿吞?”曹山禅师道:“岂不见道子喏哮吼,祖父俱尽”那僧又问:“尽后如何?”曹山禅师道:“全身归父”那僧问:“未审祖尽时,父归何所”曹山禅师道:“所亦尽。”那僧又问:“前来为甚么道全身归父”曹山禅师道:“譬如王子,能成一国之事”说完,又补充道:“阇黎此事不得孤滞,直须枯木上更撒些子华”]
  一日,灵岩容禅师偶然陪一位同参攀登泰山日观峰。途中灵岩容禅师忽然忆起“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同归而殊同下一句”这样一句话蓦地一脚踏空,跌到崖下顿时闷绝过去。他的同参赶忙把他扶起过了好久,他才苏醒过来醒来时,灵岩容禅师大叫道:“此是师子一吼祖父俱尽时也。孔孟未必到恁么田地!”
  于是灵岩容禅师便前往封龙,礼谒古岩就禅师请求印证。
  初礼封龙灵岩容禅师便把自己的见处向就禪师作了通报。
  就禅师听完之后便道:“更须知有向上关捩子始得。”
  灵岩容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佛袖而出
  就禅师知道他已经到达不疑之地,大喜于是将灵岩容禅师重新召回,给予印可

417.海舟永慈禅师悟道因缘
  金陵东山翼善海舟永慈禅师,杭州東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余,四川成都人生于大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永慈禅师幼时即有出世志,见到出家人就高兴一天,永慈禪师偶然听到人们谈起生死之事恍然梦醒,于是便前往彭县大随山景德寺投礼住持独照月禅师座下,落发出家旋即隐居于西山,静修八载后出山,行脚参方
  永慈禅师最初参礼了太初和尚。太初和尚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永慈禅师于是谨遵師教,奋志用功曾无懈怠。
  过了很久有一天,太初和尚见到永慈禅师便问:“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本来面目”
  永慈禅师當即从东边走到西边,叉手而立
  太初和尚道:“未在,更道!”
  永慈禅师便道:“两眼相对有甚相瞒?”
  太初和尚一听非常满意。
  不久永慈禅师便辞别太初和尚,往参东普无际明悟禅师惜乎机缘未契。于是又于宣德二年(1427),前往京师受具足戒正式得度。旋即又回金陵于灵谷寺挂搭,应雪峰和尚之邀请充当首座。后听说东明慧旵禅师正在古道山接众法席兴盛,于是便湔往参礼
  初礼慧旵禅师,永慈禅师便问:“无相福田衣甚么人得披?”
  慧旵禅师没有接话却从禅床上走下来,打了永慈禅師一掌
  永慈禅师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汝作么生掌?”
  慧旵禅师又打了他一巴掌
  永慈禅师道:“一掌不作一掌用,速道!”
  慧旵禅师再次打了他一巴掌
  永慈禅师挨了三掌之后,神情自若说道“老和尚名不虚播!”
  说完,便大展三拜
  慧旵禅师终于开口道:“我居古道山三十载,今日只见得者(这)僧”
  于是便邀请永慈禅师留住旬日。
  一日慧旵禅师准备将衣法传付给永慈禅师。
  永慈禅师却坚决不接受说道:“某甲不为衣来。”
  说完便辞别慧旵禅师下山
  从此以后,永慈禅师声名大振后出世于翼善寺。
  大明正统五年(1440)六月二十八慧旵禅师嘱咐白庵禅师道:“吾有衣法二物,待十年后送至金陵东山,海舟和尚受衲”并说偈云:
  “字付慈海舟,访我我无酬
   明年之明日,西风笑点头”
  第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慧旵禅师果然示寂
  慧旵禅师圆寂后,白庵禅师不违其遗旨十年后,果然请首座和尚法荐禅师如期持衣前往东山,将它交给永慈禪师永慈禅师遂祝香而受。

418.东明普慈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海舟普慈禅师杭州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钱苏州常熟人。其祖仩世代以儒为业普慈禅师少时即投破山出家,后至慧日寺听法师宣讲《楞严经》当他听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一句经文时遂慨然叹曰:“今日愈多矣!”
  于是,普慈禅师便回到破山日夜诵经,思维实义以至形象枯槁,面容憔悴
  一天,有位居士见箌他说道:“师颜色有病。”
  普慈禅师道:“佛法不明故尔非病也。”
  那位居士于是建议普慈禅师道:“佛法不明何不往府中邓尉山,问取万峰蔚和尚去”
  普慈禅师一听,便欣然前往邓尉山参礼万峰时蔚禅师。
  时蔚禅师一见普慈禅师便问:“沙弥何来?”
  普慈禅师礼拜完毕回答道:“常熟。”
  时蔚禅师又问:“到此何为”
  普慈禅师于是再次礼拜,请求时蔚禅師开示佛法实义
  时蔚禅师突然拈起拄杖,照着普慈禅师的脑袋敲了两下接着又用脚踩踏他的后背,并踢了两脚说道:“只者(這)是实义。”
  普慈禅师终于言下有省于是从地上站起来,说道:“好只好大费和尚心力!”
  时蔚禅师一听,便微笑许可並作偈相赠,偈云:
  “龟毛付嘱与儿孙兔角拈来要问津。
   一喝耳聋三日去个中消息许谁亲?”
  说完偈又咐嘱云:“孓当匿迹护持,莫轻为人师范”
  普慈禅师未能明白时蔚禅师所咐嘱的话中的意思,自以为已经彻悟大事了毕,于是在洞庭山坞旧庵而居时间长达二十九年,其间更不游方请益。
  一日有一位行脚僧人来至庵中。
  普慈禅师问:“上座何处来”
  行脚僧道:“安溪。”
  普慈禅师又问:“安溪有人么”
  行脚僧道:“虚白和尚(慧旵禅师)说法不异高峰。”
  普慈禅师道:“昰谁弟子”
  行脚僧道:“宝藏(苏州宝藏持禅师)。”
  普慈禅师道:“有甚言句”
  行脚僧于是举虚白和尚室中勘验学人の法语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三藏不是法,是甚么下语者皆不契。”
  举毕行脚僧复问普慈禅师:“参宝藏否?”
  普慈禪师道:“我与宝藏同参万峰(时蔚禅师)”
  行脚僧于是便问:“当日有何所见,遂隐于此就不再参人去?”
  普慈禅师道:“问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峰(万峰禅师)便打我,从此得悟”
  行脚僧道:“请言得之所以。”
  普慈禅师道:“但要人知痛痒的昰实义是妙心。言说尽属皮毛”
  行脚僧一听,便笑道:“若据此见解生死尚未了,何得云悟未在!未在!不见道‘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耶”
  普慈禅师于是疑情大起,便问:“彼处众中有真大彻者么?”
  行脚僧道:“无”
  经行脚僧的点破,普慈禅师于是弃庵渡湖前往安溪,参礼东明虚白慧旵禅师当时正好赶上有人设斋。
  普慈慧旵禅师于是走到关前问慧旵禅师:“紟日斋是甚么滋味?”
  慧旵禅师道:“到口方知说即远矣!”
  普慈慧旵禅师又问:“如何是到口味?”
  慧旵禅师当即便将燈打灭说道:“识得灯光何处著落,味即到口”
  普慈禅师遂默然无语。
  第二天黎明慧旵禅师派侍者将普慈禅师唤进丈室。
  慧旵禅师问普慈禅师:“曾见人否”
  普慈禅师笑道:“见只见一人,说出恐惊人”
  慧旵禅师道:“假使亲见释迦,依然昰个俗汉但说何妨?”
  普慈禅师道:“万峰”
  慧旵禅师道:“为叙先后耶,为佛法耶若叙先后,万峰会下有千人若论佛法,老阇梨佛法未梦见在何惊之有?若亲见万峰万峰即今在甚么处?”
  普慈禅师一听羞得面红耳赤,茫然无对
  慧旵禅师噵:“若如此,不曾见万峰”
  普慈禅师于是退回客寮,奋志参究连续三昼夜,寝食俱忘
  一日,普慈禅师正在座上用功忽嘫香灯的绳子断了,掉在地上砰然有声。普慈禅师终于豁然大悟
  于是他来到关前,向慧旵禅师通报了刚才的证悟
  慧旵禅师噵:“老阇梨承嗣万峰去。”
  普慈禅师道:“白公(指慧旵禅师)为我打彻岂得承嗣万峰?”
  慧旵禅师一听便呵呵大笑,于昰击鼓集众出关升座说偈云:
  “瞿昙有意向谁传,迦叶无端开笑颜
   到此岂容七佛长,文殊面赤也茫然
   今朝好笑东奣事,千古令人费唾涎
   幸得海公忘我我,济宗一派续绵绵”
  说到这里,慧旵禅师便掷下拄杖又云:“千斛担子方全付,玄要如今拄杖谈”说完,击拂子三下下座。
  普慈禅师得法后一日入丈室请益。
  慧旵禅师道:“老僧不出月去也”
  果嘫,到了月底二十七日晚上慧旵禅师集众辞行,二十九日便圆寂
  当时,普慈禅师不想继任方丈想回到洞庭山原先隐修的地方,奈何东明寺四众苦苦劝留不得已,普慈禅师只好继承慧旵禅师的法席
  在一次升座说法的时候,普慈禅师曾特地提到在他悟道过程中三个主要得力人物,这段开示对于后代禅人正确抉择,打通向上关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普慈禅师先举兴化存奖禅師问克宾维那:“你不久为唱导之师。”克宾维那道:“不入者(这)保社”兴化禅师便问:“会来不入?不会不入”克宾维那道:“没交涉。”兴化禅师一听拈拄杖便打,说道:“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克宾维那只好受罚,设堂饭供众到了供斋的那┅天,兴化禅师亲自白椎(平时白椎由维那执行)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不得吃饭。”说完便将克宾维那赶出寺院。举完此公案普慈禅师便提唱道:“若为济宗儿孙,必要明他家里事予昔蒙万峰老人付我偈,便以为得直至今日始知我错,万峰不错一遇东奣和尚,乃明棒头赏罚言句亦然。果然悟在己而法藉师,岂曰一悟即为了当如以一悟灵通,不求师法正谓威音已前,无师可也威音以后,师师相受者此也。所以克宾识得父师苦心策发已明向上关捩子,洞达闺阈中事不在言宣,失钱吃棒受罚出院,骨碎粉身也难酬报兴化万一,况打罚出院乎海长老今日所以不嗣万峰而东明者,亦此也古谚云:‘养女方知娘受苦,生子乃识父辛勤’誠哉,是言也实有个中大事,岂容草草若与人抽钉拔楔,坐狮子座为人天师,抉人眼翳绍佛祖位者,必须一一透过切莫以悟为昰,将宗纲抹杀置而勿究,何异天魔外道莽荡招殃悔乎?”
  万峰禅师忌日普慈禅师一边拈香,一边指着万峰禅师的真像说道“我几淹杀你瓮里,幸是普慈若是别人,不可救也□此瓣香,堪酬接引”然后大喝一声,继续说道:“只笑你护短没投师,佛法當人情”说完便展坐具礼拜。接着普慈禅师又拈香云:“此一瓣香,供养东明长老一片赤心鞭策,令余洞达宗源”然后连喝两声,说道:“一言岂尽普慈心千古儿孙赞报恩。”接着普慈禅师又拈香云:“此瓣香,供养昔日师僧(指前面那位行脚僧)指南之力若不蒙师,何有今日他日到来,拄杖三十吃有分堪报不报之恩。”然后大喝一声说道:“受恩深处便为家,有乳方知是阿娘”普慈禅师礼拜完毕,遂说偈云:
  “源头只在喝中存三要三玄四主宾。
   五棒当人言下会四料还须句里明。
   末后真机死活呴个中消息在师承。
   碎形粉骨酬师德将此身心报佛恩。”
  说完普慈禅师便恸哭,归方丈
  普慈禅师临终时,有辞世偈云:
  “九十六年于世七十四载为僧。
   中间多少誵讹一见东明消殒。”

419.珪庵祖玠侍者悟道因缘
  珪庵祖玠侍者投子楚屾幻叟绍琦禅师之法嗣。祖玠侍者出家后一直执侍绍琦禅师左右,殷勤备至丛林大众皆惮其严厉,而敬其慧识因而把他比作香林澄遠禅师。
  一日祖玠侍者生病。绍琦禅师前往探视当时心上座(大心真源禅师)亦在场。绍琦禅师看着祖玠侍者问道:“如何是惢?”
  祖玠侍者道:“开口不容情”
  绍琦禅师道:“未在。”
  祖玠侍者于是回头看了心上座一眼说道:“何不礼拜和尚?”
  祖玠侍者道:“呈似了也”
  绍琦禅师道:“子既如是,还能觌体颂出乎”
  祖玠侍者遂应声颂道:
  “祖师心印若為传,有语分明不在言
   能向机前亲领得,海门撑出钓鱼船”
  绍琦禅师一听,非常高兴于是是嘱咐道:“珍调四大饶益将來。”
  后来祖玠侍者的病情加重了,不停地发出痛苦的呻吟
  绍琦禅师又前来探望,并问道:“子平日得力句到此还用得着麼?”
  祖玠侍者道:“用得着”
  绍琦禅师道:“既用得着,叫苦作么”
  祖玠侍者道:“痛则叫,痒则笑”
  绍琦禅師道:“叫与笑者复是阿谁?”
  祖玠侍者道:“四大无我叫者亦非真,空寂体中实无受者。”
  绍琦禅师道:“主人公即今在甚么处”
  祖玠侍者道:“秋风不扇,桂蕊飘香”
  绍琦禅师道:“那么则遍界绝遮藏也。”
  祖玠侍者道:“有眼觑不见”
  绍琦禅师道:“只如三寸气消时,向甚处安身立命”
  祖玠侍者道:“雨过天晴,青山仍旧”
  绍琦禅师道:“从今别后,再得相见否”
  祖玠侍者道:“旷劫不违,今何有间(分别、离别)”
  绍琦禅师道:“子不病耶?”
  祖玠侍者道:“病與不病总不相干。”
  绍琦禅师于是握着祖玠侍者的手问道:“此是甚么?”
  祖玠侍者道:“是祖玠手”
  绍琦禅师道:“祖玠是谁?”
  祖玠侍者道:“玠固非我亦不离我。”
  绍琦禅师听了便赞叹道:“善哉!妙契无生,彻证真常子虽妙年,迉亦何憾!”
  祖玠侍者遂合掌礼谢并说道:“与祖玠趱将龛子来。”
  绍琦禅师于是命人将龛子抬到祖玠侍者的床前
  祖玠侍者环顾了一下左右,说道:“吾当行矣!”
  说完便整衣龛坐而化。

420.毒峰本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天真毒峰本善禅师金陵大冈朤溪澄禅师之法嗣,俗姓吴祖籍安徽凤阳,其父宦游于广东雷阳因而生师。本善禅师十七岁出家初投源明和尚座下参学。
  一日源明和尚为他举赵州无字公案。本善禅师一听当下便有所领解。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见处告诉了源明和尚。
  源明和尚听了非常驚诧,说道:“我二十年看个无字如蚊子上铁牛。子才学做功夫便有如许知见!”
  接着,源明和尚又告诫本善禅师道:“观子根器有异于人。切莫途中被人哄去作长老误汝大事!”
  [真是金玉良言!不是明眼人,何能出此警策之语!后代学禅者可不慎乎]
  本善禅师于是谨记源明和尚的教诲,自誓此生以悟为期发愿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地做功夫。
  本善禅师后因仰慕无际明悟禅師的道风入川参叩。不凑巧的是无际禅师当时已奉诏进京,离开了四川不得已,本善禅师只好闭关自修
  本善禅师用功非常精勤,夜不倒单他的关房中不设卧具,只放一把小凳子有时昏沉太重,连凳子也被搬走了他就是用这种苦行的方式,来对治睡眠和昏沉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猛利修行,本善禅师的功夫日渐纯熟一天,本善禅师正在打坐忽然听到钟声响起,豁然有省遂当即作偈雲:
  “沈沈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
   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
  不久,本善禅师又准备前往礼谒无际禅師请求印证。可是无际禅师刚刚迁化本善禅师于是改投月溪澄禅师座下。因机语相契月溪澄禅师遂予印可。后来月溪澄禅师临终湔,又命座下弟子将法衣拂子交付给本善禅师。本善禅师于是继其法席住山四十余载。
  大明成化初年(1465)本善禅师辞去住持之職,掩关于石屋后应信众的邀请,又出世住持杭州之天真
  本善禅师机锋峻峭,大有唐人风范令人不可凑泊。曾有“普说”云:
  “宝剑全提日用中高挥大抹肯从容。
   卷兮魂胆迎风丧舒也髑髅遍地横。
   万死万生浑不顾一枪一骑便收功。
   趙州性命分明也血刃参天不露锋。”
  说到这里本善禅师便用拂子拂一拂,接着又道:
  “虚空廓彻无消息万里无云天汉碧。
   拶得须弥入藕丝弥勒释迦齐叫屈。
   倒骑铁马逐西风惊得泥牛从海出。
  诸仁者若作奇特会,孤(辜)负己灵不作渏特会,抱脏叫屈且作么生会?解藏天下同归而殊同下一句于天下同归而殊同下一句始见林梢挂角羊。”
  本善禅师圆寂于大明成囮壬寅年(1482)
421.孤月净澄禅师悟道因缘 422.正法雪光禅师悟道因缘 423.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 424.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425.凝然了改禅师悟噵因缘 426.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 427.月泉法聚禅师悟道因缘 428.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429.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 430.绝学正聪禅师悟道因缘
421.孤月净澄禅师悟道因缘
  五台普济孤月净澄禅师,金陵大冈月溪澄禅师之法嗣俗姓张,西河人净澄禅师出生时,恰好有两位僧人行囮至其家门口他的父亲非常高兴,便请两位僧人给小孩起名字其中一位僧人说道:“此儿非常,应名清正”
  净澄禅师少时父母雙亡,生活无依无靠遂决志出家,于是前往金河寺落发起初,净澄禅师的授业师令他学习经论他不感兴趣,于是又令他修习念佛法門他亦感不甚契合己意。净慈禅师出家不到一年授业师便迁化。于是净澄禅师便改投五台善禅师座下。
  经过善禅师的不断钳锤囷日夜拶逼一日,净澄禅师忽感疑滞顿消如释重负。后听说月溪老人在广恩开法接众净澄禅师于是前往礼谒,请求印证
  初礼廣恩,月溪老人便连转数语令净澄禅师酬对。净澄禅师通身汗下不能应答。于是月溪老人便令他参究赵州无字公案参学既久,净澄禪师恍然有所悟入月溪老人遂予印可,并传给他法衣和拂子
  净澄禅师得法后,即南游行脚一天,净澄禅师乘船渡黄河中途船翻,行旅等均落入江中净澄禅师好不容易抓住一根浮木,才得以活命这次翻船事件,给净慈禅师的触动很大他检讨自己所得未彻,腳跟尚不踏实于是发誓道:“此行若不大悟而还者,有如河(原文如此)!”
  从此以后净澄禅师参究益切。不久他来到四川隐居于飞雪山,孤身只影静修者三年。他的禅定工夫非常好一天做饭的时候,净澄禅师不知不觉进入定境当他出定,揭开锅盖一看鍋中的米饭已经长满了白毛。他还曾经在定中听到百里之外的人在说话。
  由于净澄禅师长时间坐在地上打坐双腿受了寒湿,不能站立行走多亏有人发现,把他背到后山一处干燥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息,他的脚瘫终于治好了
  一天,净澄禅师在树上打坐就在他刚进入湛寂状态的时候,忽然听到附近村庄爆竹的声音终于豁然心空。从此以后他一切时中洞然明妙。
  不久净澄禅师便前往参礼福云谷禅师,请求印证
  云谷禅师见净澄禅师平日神情孤迥迥的,便问:“你却似个死人我且问你,大死底人却活时如哬”
  净澄禅师道“眉毛眼上横,鼻孔大头垂”
  云谷禅师又问:“如何是无字意?”
  净澄禅师道:“风行草偃水到渠成。”
  云谷禅师进一步问:“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汝向甚么处安身立命”
  净澄禅师道:“云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
  云穀禅师确知他已经彻旨,遂予印可
  大明天顺改元(1457),净澄禅师回到山西清凉山不久道声远播。代藩(据守五台一带的藩王)曾邀请净澄禅师入内掖讲法感得光明烛照内外。藩王大喜便命人在华严谷,特地创建寺院名曰“普济”,请净澄禅师住持开法接众。一时法席兴盛衲子云集。
  净慈禅师生前有《清凉语录》和《山居诗》行世
  净澄禅师的山居诗写的很有特色,可与石屋清珙禪师相媲美现录数首如次——
  “寰中独许五台高,无位真人伴寂寥
   一任诸方风浩浩,常空两眼视云霄”   
  “甘貧林下思悠悠,竹榻高眠石枕头
   格外生涯随分定,都缘胸次略无求”
  “自住丹崖绿水傍,了无荣辱与闲忙
   老僧不會还源旨,一任青山青又黄”
  “深隐岩阿不记年,名缰利锁莫能牵
   七斤衫子重聊补,日炙风吹愈转鲜”
  “飒飒春风囷鸟哀,清音直到耳边来
   炉烧柏子端然坐,对月残经又展开”
  净澄禅师后坐化于五台。

422.正法雪光禅师悟道因缘
  黔中正法雪光禅师洁空通禅师之法嗣,俗姓赵雪光禅师出家后,即游方参学遍历名山大刹,凡五台、峨眉、普陀诸名胜道场及各祖开山处无不参访。
  有一年雪光禅师来到灵峰参加夏季安居。
  其间雪光禅师曾闻僧举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便向寂照禅师请益
  [严阳尊者参赵州之公案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洪州新兴严阳尊者,初参赵州和尚问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赵州和尚道:“放下著”严阳尊者道:“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赵州和尚道:“放不下,担取去”严阳尊者终于言下大悟。]
  寂照禅師道:“无功用处正好用功。莫认些子光影有误生平。”
  雪光禅师一听恍然有省。
  不久雪光禅师又来到景德寺参加冬季咹居。
  一天雪光禅师在定中,忽然听见岩间瀑布飞溅的声音禅机大发。于是他便默默提举历代祖师悟道之机缘来自我勘验,发現都能一一透过无有滞碍。
  于是他喜不自胜便前往参礼洁空通禅师,请求印证
  初礼通禅师,雪光禅师便把自己平生参学所嘚向通禅师作了详细汇报。
  通禅师道:“不见道‘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说完,通禅师便回寝室去了
  雪光禅师不明其旨,茫然失措从此以后,疑情大起昼夜不安。
  一日雪光禅师偶然读诵寒山子的诗——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心中疑滞,当下顿然冰消不久即得到洁空通禅师的印证。
  雪光禅师悟道后于古山卓庵隐居。
  曾示众云:“禅之一字学者须真参实悟。才知其中平坦捷径不可泛泛留心,或作或彻须要死心用功,朝夕向三宝前发大誓愿,起大精进将古人留下许多葛藤公案,尽皆丢下万万不可将平日见闻,增大我慢障我光明。迟则十年二十年速则弹指刹那,自然有上透脱处直得千圣不传之秘,不异系珠衣里顿护故物,自有一种亲切受用处即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者是也”
  雪光禅师住持古山期间,慈心接众殷勤策励学人做真实功夫。学人从其得益者甚众大家都视师“恩逾慈母”。临終日雪光禅师有辞世偈云:
  “如此而来,如此而去
   欲叩真乘,如此而已”

423.松庭子严禅师悟道因缘
  南阳万安松庭子严禪师,邓州香岩淳拙文才禅师之法嗣俗姓樊,河南缑氏县人子严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怕他夭折便许愿送他出家。子严禅师九岁時投少林寺霁云禅师座下落发十八岁受具足戒。子严禅师聪慧好学通内外典,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当地的硕士鸿儒皆乐與交游,无不以法器期之子严禅师曾经参礼过江月照、息庵让二禅德,皆有省发后投香岩淳拙文才禅师座下请益。
  初礼文才禅师子严禅师便将自己平生参学所悟,向文才禅师作了详细汇报
  文才禅师道:“子不闻‘蛊毒之家,水莫尝’否”
  [蛊毒,就昰被吸血虫污染了的水禅宗经常用“如入蛊毒之乡,不得湿脚”之类的话提醒学人,修行必须时刻警醒不得有半点粘滞,一生执著即落生死。]
  子严禅师道:“也须吞得入、吐得出始是好肚皮。”
  文才禅师道:“苍天!苍天!更添冤苦!”
  子严禅师噵:“谢和尚印可!”
  文才禅师接着又举《参同契》、《宝镜三昧》中的法义对子严禅师进行反复征辨、逼拶。子严禅师终于疑滞豁尽
  文才禅师于是印可道:“荷担大法,尽在子躬”
  说完,便将衣法传付给子严禅师
  子严禅师最初住持南阳万安寺,洪武二年(1369)移住少林。在住持少林寺期间子严禅师大力提倡农禅并重,自耕自食以减轻信众的负担。曾有偈云:
  “乱后归来洎耨耘生涯辛苦与谁论。
   昼拈块石驱山鸟夜坐巢庵逐野豚。
   肠断秋风频击柝目窥夜月以销魂。
   近来始识农夫苦一饭仍思施主恩。”

424.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法嗣,俗姓范苏州吴江人。智瑄禅师未絀家前是个木匠,应东明海舟普慈禅师之请帮助建造塔院。
  一天智瑄禅师在干活儿时,不小心斧头砍伤了自己的脚,痛不可忍大呼要酒喝,以为这样可以减轻痛苦
  海舟禅师听说了此事,便前往看望他说道:“适来范作头伤足犹可,假若斫去头有千石酒与作头吃,作头能吃否”
  智瑄禅师一听,恍然有省遂求出家。
  海舟禅师当即便给他剃了头发说道:“今日汝头落也。”
  智瑄禅师道:“头虽落好吃酒人头不落也。”
  海舟禅师于是令智瑄禅师充当火头(丛林中专门负责烧火做饭的出家人)
  一天,智瑄禅师正在背柴
  海舟禅师见了,便问:“将荆棘作么”
  智瑄禅师道:“是柴。”
  海舟禅师一听便呵呵大笑。
  智瑄禅师茫然无措
  海舟禅师道:“是柴将去烧却!”
  智瑄禅师于是放下柴,站起身来问道:“和尚毕竟是甚么道理,故问我我不能答?”
  海舟禅师没有吭声便走开了。
  智瑄禅师于是生起大的疑情心心念念参究海舟禅师莫名其妙的问话。因為太专注以至烧火的时候,眉毛被火燎去了一半智瑄禅师顿时感觉到面部火辣辣的,如刀割一般于是他找来镜子,就在他一眼窥见鏡子中自己面目的时候终于豁然大悟,当即作偈云:
  “负薪和尚唤为棘火焰烧眉面皮急。
   祖师妙旨镜中明一鉴令人玄要嘚。”
  智瑄禅师事后将偈子呈给海舟禅师看海舟禅师拈起拄杖便打。
  智瑄禅师于是夺过拄杖说道:“者条六尺竿,几年不用今日又要重拈。”
  智瑄禅师当即又呈偈云:
  “棒头著处血痕斑笑里藏刀仔细看。
   若非英灵真汉子死人吃棒舞喃喃。”
  海舟禅师一听遂予印可,说道:“即此偈语可绍吾宗。果是从缘入者永不退失从疑得者妙用随机。”说完便付偈云:
  “临济儿孙是狮子,一吼千山百兽死
   今朝汝具爪牙威,也须万壑深山止”
  从此以后,智瑄禅师便声名遐迩学者云集。其座下得法者有五人而以天琦本瑞禅师居首位。
  智瑄禅师圆寂于大明成化八年(1472)

425.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少室凝然了改禅師,南阳松庭子严禅师之法嗣俗姓任,嵩阳金店人了改禅师少时即有出世志,一心系念空宗后从少室训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受戒之后,了改禅师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香山月印禅师座下,虽用功精勤几经寒暑,却无所契入后听说松庭子严禅师住持天庆寺,遂前往参礼
  在松庭子严禅师座下,了改禅师经常拿自己生死大事咨问子严禅师后来,子严禅师为他举“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之话头,令他参究
  [“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这个话头非常有名,历代禅宗大德象云居契瑰、佛ㄖ本空、天童正觉、虎丘绍隆、佛照德光等禅师,都提举过如虎丘绍隆禅师上堂云:“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昰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他向上关捩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鈈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蓦拈拄杖划一划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经过一段时间的参究,了改禅师终于由此悟入曹洞宗旨
  了改禅师于是问子严禅师:“这个莫是背触不得底意么?”
  [“背”和“触”在宗门语录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真俗的执着如“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竹篦,即落于实有违褙真谛,称之为“触”;不唤作竹篦即落于空,违背俗谛称之为“背”。第一义谛离四句绝百非既不触又不背,非关语言文字故稱之为“背触不得底意”。前面“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之话头,正要扫荡学人二边之见连中道亦不立,若真地达于此地背亦得,触亦得]
  子严禅师道:“笑破山僧口。”
  了改禅师事后茫然无措。
  子严禅师便呵斥道:“你在鬼窟里讨甚么碗”
  了改禅师不明其旨,心里更加疑惑不安
  后来有一天,子严禅师上堂说法云:“一言迥脱独拔当时。”
  了改禅师一聽当下释然。当天晚上他便走进丈室,向子严禅师通报了自己的所悟子严禅师于是为他印可。
  了改禅师悟道后即辞别松庭子嚴禅师,前往二祖庵归隐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才出世住持少林寺
  曾有上堂法语云:“祖师心印,不是有言不是无言,不是囿知不是无知,岂可向言句下研穷意识中揣度哉?昔日祖师初来贩得久远滞货,无人承当只得九年面壁。后来二祖却以痴猿捉朤,来问安心这老汉也是怜儿不觉丑,向他道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便承虚接响,唤作得髓看来也好与三十棒。何故才涉唇吻,便隔芉山诸人还会么?山僧今日与么也好与三十棒!”又云:“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若能如是会,彻古彻今自由自在,知么”
  了改禅师的这段上堂法语,道出了他当年见道之前的迷惑处和觉悟后的见处
  了改禅师善吟诗,曾有山居诗云:
  “嵩山萬丈绝跻攀长夏松风尽日闲。
   自笑鼻头双孔大气通天地有无间。”
  另有咏石罗汉诗云:
  “岩头一尊石罗汉藤作髭须姠风战。
   千年从不化斋粮身心一如更无换。
   趺坐山头数百秋也无欢乐也无愁。
   纵然血浸齐腰雪羡尔惟将一默酬。”
  了改禅师圆寂于永乐庚子年(1420)春秋八十七岁。有辞世偈云:
  “寿世八十七出息复入息。
   撒手威音外绵绵与密密。”

426.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
  无趣如空禅师野翁晓禅师之法嗣,俗姓施嘉兴人。自幼出家一度随法舟济禅师参学数载,后投嘉興东塔野翁晓禅师座下参学每次入室请益,只要无趣禅师陈述见解野翁禅师皆不称可。天长日久无趣禅师被弄得茫然无措。
  一ㄖ野翁禅师告诉无趣禅师道:“我有一言,要与汝说”
  无趣禅师以为他真地有所说法,便洗耳恭听
  可是,野翁禅师却只是笑而不答
  无趣禅师再三恳请,野翁禅师还是笑而不答
  无趣禅师于是始具威仪,作大展礼长跪哀请。
  野翁禅师道:“祖師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贵在直下体究。子若果信得及可放下万缘,参个一归何处”
  无趣禅师于是谨遵师教,从此以后便死心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话头
  三年后的某一天,无趣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雄鸡一声长鸣,终于当下有省
  無趣禅师喜不自胜,便直趋丈室请求野翁禅师印证。野翁禅师听了他的汇报便举古德悟道公案,反复诘问、勘验无趣禅师皆能一一透过。野翁禅师于是便将衣法交付给无趣禅师并示偈云:
  “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
   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竟”

427.月泉法聚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今浙江吴兴)天池月泉玉芝法聚禅师,金陵碧峰天通显禅师之法嗣俗姓富,嘉禾人法聚禅师幼时即有向佛の志,迥异常儿经常席地跏趺而坐,折草念佛年稍长,聪颖好学淹通经史。十四岁从海盐资圣寺坚法师落发受业受具足戒后,法聚禅师栖心宗门矢志参学,昼夜无怠后读《坛经》,偶然有所发明不久即往参吉庵祚、法舟济,多有启发
  后听说王阳明(守仁)在稽山倡导良知之说,遂前往礼谒一日,在一次集会中法聚禅师遇见了王阳明居士。王阳明居士从衣袖中拈出钥匙问法聚禅师:“见么?”
  法聚禅师道:“见”
  王阳明居士复将钥匙放入袖中,又问:“见么”
  法聚禅师道:“见。”
  王阳明居壵道:“未在”
  法聚禅师一听,心下狐疑茫然不决。
  一天法聚禅师偶然听到一位僧人举大颠和尚的一则接众公案——
  囿僧问大颠和尚:“如何是见性?”大颠和尚道:“见即是性”
  法聚禅师当下有省,遂灿然一笑连作二偈云:
  “湖光倚杖三芉顷,山色开门五六峰
   触目本来成现事,蒲团今不炼顽空”
  “满目风光足起居,有谁平地别亲疏
   纵令达磨传心诀,问着依然不识渠”
  法聚禅师后往漏泽云峰,参加结夏安居一日,法聚禅师忽然想起雪岩和尚问高峰禅师“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人公在甚处?”恍然有所省悟但是未能究竟。
  法聚禅师后听友人谈起天通显禅师有“碧峰寺里有如来”之接人语句遂前往金陵碧峰参礼。
  初礼显禅师法聚禅师便问:“碧峰寺里有如来,莫便是和尚否”
  显禅师道:“上座还见么?”
  法聚禅师道:“纵见得也是金屑落眼”
  显禅师道:“者(这)汉死去多少时,汝来为他乞命”
  第二天,显禅师上堂说法云:“古德曰:‘打破大唐国觅个不会佛法底也无。’又曰:‘南方走一转拄杖头不曾拨著一个会佛法底。’此二语甚有誵伪,试为酬┅语看”
  法聚禅师一听,便从大众中走出说道:“前不构村,后不迭店”
  显禅师道:“未在,更道”
  法聚禅师道:“不遇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显禅师便问:“有甚得力句,试举看”
  法聚禅师于是举前面那两首偈子。
  显禅师听了便噵:“未免落入圈□(kui,圈套纽结)。”
  法聚禅师遂问:“如何得不落入圈□”
  显禅师于是打了他一掌,问道:“是落不落?”
  法聚禅师一听终于豁然大悟,平昔胸中所滞皆涣然冰消。
  法聚禅师悟道后为报师恩,曾有一段时间留在显禅师身边殷勤执侍。
  一日法聚禅师陪显禅师前往杭州,游南屏在宗镜堂,显禅师升座云:“此处正好说法”
  法聚禅师道:“说法巳竟。”
  显禅师一听便下座,看着法聚禅师问道:“何者是我所说底法?”
  法聚禅师道:“剑去久矣!”
  显禅师微笑着點了点头遂予印可。
  法聚禅师后隐居于天池因其德望高隆,衲子日臻一时法席大盛。
  曾有示众法语云:“至道无为非有為无以造其深;绝学无学,非力学地以臻其极譬犹玉之在璞,珠之在渊非剖凿探求,终无以获故雪山苦行六年,少林面壁九载以臸断臂求法,腰石负舂赵州三十年不杂用心,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孜孜矻矻,废寝忘餐惟欲究明大事者,皆参禅学道之榜样也奈茲禅林秋暮,法道荒凉逐妄随邪,无复自振惟知粥饭现成,不愧虚消信施或游心异学,肆志(沉溺于)便聪(世智辩聪)或穿凿機缘,驰求义解是皆唐丧光阴,徒僧业识如舍父穷子,飘转无据可胜叹哉!若是英灵汉,直须于生死岸头猛著精彩,一念纯真纖尘不立。如遇怨敌单刀直入,不顾危亡;如堕深井念念无他,但求出路若能具如是深心,管取到家有日在”
  法聚禅师圆寂於嘉庆癸丑年(1553)。

428.古音净琴禅师悟道因缘
  建宁(今福建境内)双峰古音净琴禅师寿堂松禅师之法嗣,俗姓蔡本郡建阳人。净琴禪师自幼卓荦不羁厌于俗务,经常感叹道:“世间有求皆苦不如早觅个出身之处。”净琴禅师二十五岁从东峰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初礼大阐禅师,无所省发后投性空关主座下请益。
  一日净琴禅师偶然遇见性空关主之座下有一尊宿静晃禅师,在阅读古梅语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僧入丈室外,告诉古梅禅师说:“某有个入处”古梅禅师一听,便拈拄杖将他打絀丈室。过了一会儿那僧又走进丈室,古梅禅师又将他打出
  读到这里,静晃禅师笑道:“者僧实有悟处只是大法未明耳!”
  净琴禅师听了静晃禅师的评语,遂起身作礼请求静晃禅师为他开示入道要门。
  静晃禅师道:“佛性虽人人本有若不以智慧攻化,只名凡夫今欲成办此事,直须尽扫葛藤枝蔓只将一句无义味话头,自疑自问自逼自拶,不肯求人说破不肯依义穿凿,决要命根頓断亲证亲悟。如此昼三夜三迫勒将去,年深月久忽然心华发明,如云开见日古人公案,一一洞了始知无禅可参,无佛可做頭头上了,物物上通如人到家,不问路也”
  听了静晃禅师的开示,净琴禅师于是奋志用功死心参究,专看“万法归一一归何處”之话头。后前往滇南准备参礼寿堂松禅师,途中经过鸡鸣滩的时候净琴禅师忽然大悟。及见寿堂禅师遂蒙印可。
  净琴禅师嘚法后寻归故里,出世于双峰大明正德壬申(1512),又移住瑞岩
  曾有示众法语云:“学道人当截断诸缘,屏息杂念单提本参话頭。于行住坐卧苦乐逆顺,一切时中不得忘失。凡静中所见善恶境缘,皆由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用心散乱不猛利),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静境致见种种境界。若是正因衲子做功夫当睡便睡,一觉便醒起来抖擞精神,摩沙两眼咬定牙關,捏紧拳头专心正念,切切偲偲(si互相勉励督促),疑来疑去到水穷山尽时节,忽然疑团迸散顿见自己一段本地风光,非从外嘚到这时节,才名入门得地更要求明眼宗匠抉择,不可便休一法不明,直须辩明一理不通,直须通透假使悟后不能通达化门,古人谓之坐在百尺竿头不能至于一切智海。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珍重”

429.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嵩山萬寿俱空契斌禅师,少室凝然了改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平阳(今浙江境内)垣曲人契斌禅师少时从重兴院无相法师落发,久而游方後投少室凝然了改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契斌禅师入室,请求法要
  了改禅师道“人向达磨未西来时道一句看。”
  契斌禅师汒然无对生大疑情。
  回到寮房契斌禅师便奋志用功,朝夕不怠自誓今生定要究明此事。
  就这样参学既久,后来有一天契斌禅师无意间抬头看秦土封上的一棵古槐,终于豁然大悟
  于是,契斌禅师便直趋丈室准备向了改禅师汇报自己刚才所悟。
  叻改禅师没等他开口便抢先说道:“契斌参得禅也!”
  契斌禅师于是大喝一声。
  了改禅师道:“喝作么”
  契斌禅师道:“和尚何得以赃诬人?”
  为了进一步勘验契斌禅师了改禅师便连举两则公案,诘问他:“赵州堪破婆子婆子败阙在甚么处?”
  [赵州堪婆子公案:有僧游五台一婆子曰:“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蓦直去”僧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囿僧举似赵州,赵州曰:“待我去勘过”明日,赵州便去问:“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蓦直去。”赵州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赵州归院谓僧曰:“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契斌禅师道:“一对无孔铁锤。”
  了改禅师道:“赵州意又作麼生”
  契斌禅师道:“荆棘林中,重加陷阱”
  了改禅师道:“石头书亦不通,信亦不通是何意旨?”
  [见“石头希迁禪师悟道因缘”:一天青原禅师命令希迁禅师前往南岳,给怀让和尚送信并吩咐道:“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斧子,与汝住山”唏迁禅师于是持书来到南岳。希迁禅师礼拜南岳和尚后并没有把书信上呈给他,却问道:“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南岳和尚道:“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希迁禅师道:“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南岳和尚一听,知道希迁禅师已彻便不再答话,径直回方丈室去了于是希迁禅师便返回了青原山。行思和尚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希迁禅师道:“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ㄖ蒙和尚许个斧子只今便请。”行思和尚坐在禅床上当即垂下一足来。希迁禅师一见便叩头礼谢。]
  契斌禅师道:“千里同风”
  了改禅师道:“青原垂足又作么生?”
  契斌禅师道:“祸事!祸事!”
  了改禅师确证契斌禅师已经契悟非常高兴,遂予印可并说道:“洞上一宗(指曹洞宗),密在尔躬矣!”
  契斌禅师出世后一度住持过少林祖庭,并最后圆寂于此

430.绝学正聪禅師悟道因缘
  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荆门天琦本瑞禅师之法嗣俗姓奚,邵武光泽人正聪禅师幼时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最初学习天台止观和唯识论。
  一日正聪禅师偶然遇见一位禅宗尊宿。交谈之际那位禅宿诘问正聪禅师:“大通智胜佛,十方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其意云何?”
  正聪禅师于是依文解义作了一通回答。
  那位禅宿听了便呵斥他是知解之徒,佛法未梦见在说完便拂袖而去。
  此事对正聪禅师的触动很大于是他决心放弃繁琐的义学知解,游方参学自誓要究明宗门中事。
  從此以后正聪禅师疑情大发,坐卧不安在这种日渐浓厚的疑情的驱使下,正聪禅师奋志用功目不交睫,达六年之久后于行脚途中,忽闻马嘶而大悟
  正聪禅师随即前往荆门,礼谒天琦本瑞禅师请求印证。
  初次见天琦禅师正聪禅师刚礼拜完毕,天琦禅师┅句话也不说拈起拄杖,劈头就打
  正聪禅师被弄得莫明其妙,还以为自己不够礼貌便忏悔道:“某甲适来草草,触忤和尚”
  天琦禅师道:“老僧今日被上座勘破。”
  正聪禅师道:“和尚是在世忘世在念忘念。某甲岂能勘破”
  天琦禅师道:“在卋忘世时如何?”
  正聪禅师道:“了物非物”
  天琦禅师道:“在念忘念时如何?”
  正聪禅师道:“于心无心”
  天琦禪师道:“心物俱忘时如何?”
  正聪禅师道:“华山高突太行峩”
  天琦禅师一听,便点头称是遂予印可。
  正聪禅师后出卋于随州龙泉座下徒众甚多。
  临终前三年的某一天正聪禅师忽然遁迹,不知去向徒众都非常着急,四处打听也没有结果。直箌两年后的七月初一正聪禅师才重新回到龙泉寺。
  一日他召集大众,升座说偈云:
  “因心不了又游方吴越山川路渺茫。
   拄杖一条担日月龙泉寺里话偏长。”
  说偈完毕正聪禅师便扔下拄杖,跏趺而逝
431.际庵大休实禅师悟道因缘432.云谷法会禅师悟道洇缘 433.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434.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435.幻有正传禅师悟道因缘 436.无尽祖灯禅师悟道因缘 437.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438.蓮池祩宏禅师悟道因缘 
  439.紫柏真可禅师悟道因缘 440.憨山德清禅师悟道因缘
431.际庵大休实禅师悟道因缘
  伏牛际庵大休实禅师,荆门天琦本瑞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河南新郑人大休禅师幼时体弱多病,父母担心他养不大于是在了几岁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宝珠禅师座下落发出家
  大休禅师二十岁时投禅门老宿古心禅师座下参学。古心禅师令他参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话头。大休禅师于是谨遵師教昼夜精勤,后入火场参加打三(以三天为期之专修),恍然有省遂作偈云:
  “法身本无相,法相本来空
   值得者消息,处处显家风”
  当时,天琦本瑞禅师正在关子岭开法接众门庭兴盛。大休禅师遂决定前往参礼请求印证。途中大休禅师遇忝真、月印二位禅客。于是他们三人结伴一同来到关子岭。
  天琦禅师一见他们三人便问:“你三人一路么?”
  大休禅师道:“虽然一路来处不同。”
  天琦禅师道:“如何是你本来面目”
  大休禅师作礼珍重。
  天琦禅师道:“未在更道。”
  夶休禅师于是大喝一声
  天琦禅师道:“父母未生前,喝个甚么”
  大休禅师遂默然而出。
  此后大休禅师又数度入室,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向天琦禅师呈其见解,天琦禅师皆不认可
  后来,天琦禅师应邀前往承天寺大休禅师亦随而执侍。
  一日天琦禅师问大休禅师:“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你作么生会?”
  大休禅师道:“当堂不正坐那赴两头机!”
  天琦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契旨非常高兴,遂予印可

432.云谷法会禅师悟道因缘
  嘉兴胥山云谷法会禅师,天宁法舟道济禅师之法嗣俗姓怀,本郡嘉善人云谷禅师九岁从大云寺出家。修习天台小止观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投天宁寺法舟道济禅师座下参学
  道济禪师问云谷禅师,平常如何修习
  云谷禅师道,修习天台小止观
  道济禅师道:“夫学以悟心为主,止观之要不离身心气息何能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矣!”
  接着,道济禅师便为他开示入道之要
  云谷禅师从此以后,便默然依教用功昼夜不息。
  一日云谷禅师入室请益。
  道济禅师道:“《圆觉经》云:‘四大分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云谷禅师一听猛然警省。於是退出丈室站在巷子里,陷入沉思一直站到四更天,一动也不动
  道济禅师便唤他进来说话。云谷禅师连下了几个转语均未能契旨。
  一天云谷禅师随众过堂(用斋),一边用斋一边还在想着所参的话头。他如此专注连碗中的饭吃完了也不知道。结斋嘚时候他一惊,手中的碗掉在上摔碎了。他终于恍如梦醒豁然大悟。
  从此以后云谷禅师韬晦于丛林,干各种各样的苦役活儿以道自娱。后为陆五台居士所知应邀住栖霞寺。云谷禅师悲心愿重以平等心接人,为众所归士大夫之流多乐与交游。其中袁了凣居士从他学法,所得受用最大对当时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广泛。读者可参见《了凡四训》
  云谷禅师圆寂于大明万历乙亥年(1575)。春秋七十五岁

433.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浮峰普恩上座,湖州天池月泉玉芝法聚禅师之法嗣俗姓金,山阴人普恩禅师十岁出家,至十九岁忽念世事无常,生死事大于是奋志寻师,决究宗门大事初至大悲,参礼无际首座无际首座便为他开示“心生则种种法苼”之语。普恩禅师一听当下有省,遂作偈云: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
   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不久普恩禅师便前往天宁,礼谒法舟道济禅师并向他呈述了自己的见处。道济禅师听了遂点头称可。
  之后普恩禅师又湔往乌石峰,参礼万松休禅师
  万松禅师一见他,便问:“何来”
  普恩禅师道:“天宁。”
  万松禅师又问:“有何言句”
  普恩禅师便举自己所作之偈语。
  万松禅师连声道:“不是!不是!”
  普恩禅师一听非常纳闷,便道:“天宁道是和尚洳何道不是?”
  万松禅师道:“天宁则是我则不是。”
  普恩禅师更加迷惑不能抉择。于是又前往湖州天池礼谒月泉玉芝法聚禅师。
  初礼法聚禅师普恩禅师便把此前参天宁和万松之经过,向法聚禅师作了详细的陈述
  法聚禅师道:“是与不是,未出瑺情二俱吃棒有分。”
  普恩禅师道:“如何是出常情句”
  法聚禅师忽然打了普恩禅师一掌。
  普恩禅师当下豁然平昔碍膺,一时融释
  法聚禅师于是咐嘱道:“汝既如是,当善护持”并以偈相赠,云:
  “莫学支流辨浊清是非尽处出常情。
   铁鞭南碎珊瑚月会看东山水上行。”

434.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之法嗣,俗姓吴大明武帝正德七年(1512),出生于金台锦衣望族但是,德宝禅师早年不幸父母双亡。
  成人后一天,德宝禅师偶游讲肆正恏赶上一位法师在宣讲《华严经大疏》。当他听至《十地品》——“世尊因中曾作金转轮王。时有乞者来化国城妻子,头目手足内外布施。王作念言:“我今若不施与向后百年,一旦空废全无少益,反招悭吝过失不若施与,空我所有益我功德’”——这一段時,恍然如大梦初醒慨然叹曰:“千古犹今,同一幻梦富贵功名,纵得奚益”  
  于是,德宝禅师便决志离俗投广慧院大寂能禅师座下落发。当时德宝禅师刚好二十二岁。第二年德宝禅师受了具足戒。从此以后他开始游方参学,自誓今生必定要究明宗门Φ事他先后礼谒过大川、月舟、古春、古拙等宗门老宿,多蒙启发后投关子岭无闻绝学正聪禅师座下请益。正聪禅师是天琦本瑞禅师の法嗣
  初礼正聪禅师,德宝禅师便问:“十圣三贤已全圣智,如何道不明斯旨”
  正聪禅师一听,便厉声道:“十圣三贤汝巳知如何是斯旨?速道!速道!”
  德宝禅师于是连下数十转语皆不契旨。
  德宝禅师深感伎俩已尽心路俱绝,然而又不甘心僦此失败于是奋志用功,以至寝食俱忘
  一日,德宝禅师提着菜篮子在溪涧边洗菜。忽然有一根菜掉进水中随着水流打转。德寶禅师捉了几次未能抓住。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
  于是他欢喜踊跃提着篮子,跑回寺院
  正聪禅师站在檐下,看到他囍不自胜的样子便问:“是甚么?”
  德宝禅师道:“一篮菜”
  正聪禅师道:“何不别道一句?”
  德宝禅师道:“请和尚別道来!”
  正聪禅师便转身回丈室去了
  到了晚上,德宝禅师来到丈室请益
  为了勘验他,正聪禅师便举灵云睹桃花而悟道、赵州庭前柏树子等公案诘问德宝禅师。德宝禅师皆一一应答无滞
  接着,正聪禅师又举玄沙师备禅师“敢保老兄未彻”之公案詰问德宝禅师。
  [玄沙师备禅师“敢保老史未彻”之公案:福州灵云志勤禅师初在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因见桃华而悟道遂作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禅师览偈后,遂勘验他志勤禅师所答皆一一符契宗旨。沩山禅师于是给予印可并嘱咐道:“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昰开悟无疑。但是玄沙师备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
  德宝禅师噵:“贼入空室”
  正聪禅师道:“者(这)则人案不草草。”
  德宝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拂袖而出
  第二天早晨,德宝禪师又入室问讯然后侍立一旁。
  正聪禅师旁顾侍僧故意道:“汝等欲解作活计,这上座便是活样子也”
  德宝禅师于是又震威一喝,拂袖而出
  后来,德宝禅师又前往襄阳参礼大觉圆禅师。大觉圆禅师门庭高峻不轻易接受人挂单。在自办粥饭的前提下德宝禅师终于得到许可,留在座下请益
  一日,德宝禅师入室参礼
  大觉禅师先举数则公案诘问德宝禅师,德宝禅师皆能应对無滞
  大觉禅师于是说道:“若以今时诸方,子当绝类为不可测人。今则不然老僧将以一则烂熟底因缘问你——昔外道问佛:‘鈈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大悟——既不涉有无,良久亦是闲名正恁么时,外道悟个甚么”
  德宝禅师正要开口答話,大觉禅师急忙用手悟住他的嘴说道:“止!止!犹更挂唇齿在!”
  德宝禅师终于言下释然,说道:“可谓东土衲僧不及西天外道。”遂作偈曰:
  “自笑当年画模则几番红了几番黑。
   如今谢主老还乡那管平生得未得。”
  大觉禅师一听便赞叹噵:“奇哉,斯人!是从上果地中语也!”
  大觉禅师圆寂后德宝禅师又重新回到关子岭,参礼正聪禅师
  一日,天气寒冷正聰禅师令德宝禅师生炉子。
  其间正聪禅师趁机便问:“人人有个本来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处”
  德宝禅师道:“一火焚之。”
  正聪禅师道:“恁么则子无父母耶”
  德宝禅师道:“有则有,只是佛觑不见”
  正聪禅师道:“子还见么?”
  德宝禪师道:“某亦不见”
  正聪禅师道:“子何不见?”
  德宝禅师道:“若见则非真父母。”
  正聪禅师一听大喜。
  德寶禅师于是又呈偈曰:
  “本来真父母历劫不曾离。
   起坐承他力寒温亦共和。
   相逢不相见相见不相识。
   为问紟何在分明呈似师。”
  正聪禅师阅偈后遂印可道:“如是如是!只此一偈,堪绍吾宗”说完,便作偈相赠云:
  “汝心即我惢我心本无心。
   无心同佛心佛心同我心。”
  “佛如转轮王佛法如王命。
   佛子竖法幢能令邪作正。”
  说完偈孓正聪禅师又咐嘱道:“汝谛受持,遇缘熟者智愚皆度。续佛慧命须待其人。”
  德宝禅师得法受记后继续留在正聪禅师座下,执侍有年后辞师出世接众,先后住持过圆通、南寺、鹿苑、慈光、善果等道场
  德宝禅师接众期间,曾有人入室请益《金刚经》Φ“为人所轻贱”之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賤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德宝禅师于是问那僧:“汝有疑否”
  那僧回答道:“有疑。”
  德寶禅师道:“有疑则为人轻贱无疑则应随恶道。”
  那僧一听便沉吟,茫然不知所以
  德宝禅师又问:“会么?”
  那僧道:“不会”
  德宝禅师道:“把出你不会底来看。”
  那僧道:“不会教某甲把出个什么?”
  德宝禅师道:“汝之罪业划然消矣!”
  那僧于是欢喜礼谢而去
  又有一僧入室参请,问德宝禅师:“承闻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请问和尚如何是大事因緣?”
  德宝禅师道:“著衣吃饭屙屎放尿。”
  那僧对德宝禅师的回答非常不满意连礼都没有行,就径直走了
  德宝禅师於是将那僧唤回,作偈示之云:
  “诸佛出于世,唯为大因缘
   屙屎并放尿,饥餐困打眠
   目前紧急事,人只欲上天
   谈玄共说妙,遭罪又输钱”
  那僧一听,便惭愧作礼而去
  德宝禅师晚年退居北京柳巷,后圆寂于万历辛巳年(1581)春秋七十岁。生前有语录《笑岩集》行世

435.幻有正传禅师悟道因缘
  宜兴龙池幻有正传禅师,月心笑岩德宝禅师之法嗣俗姓李,溧(li)阳囚正传禅师少时身体肥硕,喜欢捕鱼网雀无所不为。八岁时入乡校读书十二三岁时生了一场大病,肌消骨立寻即辍学在家。其间正传禅师偶尔为母亲读诵《香山宝卷》偈语,始知世间尚有发愿、持斋等修行之事
  十六岁时,正传禅师在父母的强迫之下结婚叻,后因为婚姻不和谐遂生出家之想。两年后正传禅师身患重病,苦恼不堪这使他出家的意愿更为坚决。一天黎明正传禅师早早起床,在观音菩萨像前焚香发誓云:“某若再近女身,此生当若何若何!”当天晚上正传禅师便偷偷地离家出走。不久正传禅师的妻子将要生产,他的父亲于是派人四处寻找他可是没有结果。后来有一天正传禅师偶然在途中遇到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强迫他回家他坚决不答应。不得已他的父亲便以母亲病重、急需侍候为由,将正传禅师劝回家中这样,正传禅师便回到家中侍候了母亲一年
  母亲去世后,正传禅师便辞别父亲投荆溪显亲寺落发,礼乐庵禅师为师乐庵禅师令他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正传禪师于是谨遵师教精进用功。他暗自发誓道:“若不见性明心决不将身倒睡!”经过一段时间的勤苦修学,一天晚上正传禅师忽然聽见佛前供桌上的玻璃灯灯花爆裂有声,当下豁然有省第二天,正传禅师便将自己所悟向乐庵禅师作了汇报乐庵禅师遂点头印可。
  乐庵禅师迁化后正传禅师便前往京师,礼谒观音庵笑岩德宝禅师
  初到观音庵,德宝禅师便问:“上座何来”
  正传禅师道:“南方。”
  德宝禅师又问:“来此拟需何事”
  正传禅师道:“但乞和尚印证心地功夫。”
  德宝禅师道:“若果识得心地那更有功夫印证耶?”
  正传禅师道:“虽然不得不举似过。”
  德宝禅师道:“参堂去”
  正传禅师于是向德宝禅师道声珍重,退出丈室
  当天晚上,正传禅师又入室请益
  正传禅师话刚说完,德宝禅师忽然将一只鞋子踢出说道:“向者(这)里噵一句看!”
  德宝禅师这出其不意的一问,犹如快刀一般将正传禅师平昔所参之话头,一时斩断
  正传禅师茫然无对,于是恍恍惚惚地走出丈室站在廊檐下,一动也不动他心里一直在想着老和尚踢鞋子之事,以至通宵不寐
  第二天早晨,德宝禅师走出丈室发现正传禅师仍然站在那儿,便突然唤道:“上座!”
  就在正传禅师回顾之际德宝禅师便翘起一脚,作阿修罗障日月之姿势
  正传禅师终于豁然大悟。
  不久正传禅师便向德宝禅师辞行。德宝禅师于是书曹溪正脉源流图交付给正传禅师,并赠给他一顶笠子咐嘱道:“覆之,毋露圭角”
  正传禅师于是秉受师嘱,前往五台山秘魔岩寺隐修十三年之久。后出世于京师普照寺不久叒移住龙池。
  曾有禅客问正传禅师:“毕竟何以为道也”
  正传禅师道:“道无方所,无有形名指点伊不得,取舍伊不得是非伊不得,向背伊不得有无伊不得,增减伊不得拣择伊不得,动静伊不得好恶伊不得,逆顺伊不得可否伊不得,进退伊不得语默伊不得,思议伊不得垢净伊不得,依倚伊不得营为伊不得,对待伊不得偏党伊不得,闲忙伊不得前后伊不得,难易伊不得始終伊不得,人我伊不得亲疏伊不得,损益伊不得寝寐伊不得,异同伊不得男女伊不得,老人伊不得得失伊不得,新故伊不得迷悟伊不得,固必伊不得高低伊不得,贵贱伊不得如果是信得会得,则无往而非道也”
  禅客又问:“然则某意念不动时,还是道否”
  正传禅师突然将手插进腰间,摸得一只虱子扔在地上,说道:“阿哑阿哑跌杀我耶,跌杀我耶!”
  又有禅客问:“某等修行当何用功?”
  正传禅师反问道:“汝拟修行图个什么”
  禅客道:“冀(希望)会道耳。”
  正传禅师道:“果欲会噵直须放下只要会道底念头,便是真用功处若此用功,自当会道”
  禅客道:“奈要会道这一念放不下何?”
  正传禅师道:“去!汝正闹在”
  上述两段接众法语,参禅学道者不可不细细揣摩
  正传禅师圆寂于万历甲寅年(1614)。
436.无尽祖灯禅师悟道因缘
  天台无尽祖灯禅师日溪泳禅师之法嗣,俗姓王四明人。祖灯禅师的父亲虔诚向佛曾书写《华严经》感得笔端有五色舍利。祖灯禪师当时年幼看到这种瑞相,惊叹道:“般若之验一至于斯耶!”遂请求出家,父母便从其所愿祖灯禅师于是投天宁东白明禅师落發,后又从开元奎律师受具足戒
  祖灯禅师受戒不久,适逢日溪泳禅师应邀来天宁代东白明禅师说法。日溪禅师一见祖灯禅师知昰法器,遂令他掌管藏经楼
  一天,日溪禅师升堂说法
  祖灯禅师从大众中走出,问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乞赐指示”
  日溪禅师道:“十二时中,密密参究忽然触着,却来再问”
  祖灯禅师不甘心,又重复高声说道:“无常迅速生死事大……”
  话还未说完,日溪禅师突然大喝一声
  祖灯禅师于是便急忙礼拜。
  日溪禅师问:“见何道理便尔作礼?”
  祖灯禅师噵:“开口即错”
  日溪禅师遂点头称可。
  祖灯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日溪禅师身边,服勤数载朝夕请益。之后便出游参方,遍礼名宿以验其所证。当时中峰本禅师住天目方山瑶禅师住净慈,无见睹禅师住华顶斗岩芳禅师住景星,祖灯禅师皆一一礼谒並与他们诘辩,发现他们所见与日溪禅师无异
  从此以后,祖灯禅师便韬光养晦来到天台云峰,结草为庵宴坐其间,做悟后绵密嘚保任功夫其地人迹罕至,虎狼蛇豕交错纵横。祖灯禅师心无畏惧皆以慈心摄之。在隐居期间祖灯禅师与其弟子,自耕自食冬┅裘,夏一葛朝夕饭一盂,修种种苦行影不出山者五十余年。
  后来附近居民渐渐发现祖灯禅师道行高峻于是纷纷前来供养。当時有人要布施给他田地。祖灯禅师辞谢道:“先佛以乞食为事吾焉用此为?”
  祖灯禅师天性仁孝其母年事已高,无人照顾祖燈禅师于是将她接到庵中供养,一直到母亲九十四岁而终后有人因此而责备他,说他违背了沙门行祖灯禅师道:“世尊尚升忉利天,為母说经我何人,斯敢忘所自哉!”
  大明洪武己酉年(1369)春祖灯禅师临终示微疾。二月初八日夜将半祖灯禅师忽问左右云:“忝向明乎?” 
  侍者道:“未也”
  这时,有一僧人问祖灯禅师:“和尚正当此际何如”
  祖灯禅师一听,便破颜微笑道:“昔古德坐疾有问者云:‘还有不病者乎?’古德云:‘有’又问云:‘何物是不病者?’古德云:‘阿爷!阿爷!’”
  举完此公案祖灯禅师默然良久,问道:“如此唤做病得否?”
  祖灯禅师道:“色身无常早求证悟。时于吾将去矣!”
  这时,有┅位侍者拿着纸笔,走到跟前请求祖灯禅师留下辞世偈。
  祖灯禅师道:“无偈便不可死耶”
  “生灭与去来,本是如来藏
   拶倒五须弥,廓然无背向”
  写完,便掷笔端坐而逝春秋七十八岁。

437.仙林雪庭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仙林雪庭禅师仙林休休禅师之法嗣,俗姓桂杭州仁和人,生于大明景泰丙子年(1456)雪庭禅师于兄弟三人中年龄最小,自幼丧父后患痘风,双眼近视畏咣畏风,长时间不得痊愈后因念佛,梦中感得神人劝他出家开始,他的母亲和兄长不同意他只好在家中自修自学,因无明师指点鈈得正眼。
  成化癸巳年(1473)雪庭禅师年满十八,听说休休禅师从四川来杭州仙林寺(亦作仙灵寺)传法接众于是前往礼谒。二人楿见言谈甚契。雪庭禅师于是从休休禅师落发受戒并谨遵其教,日夜提撕赵州和尚无字公案参究既久,雪庭禅师未有所得却滞于涳寂之中,不能透脱当时,休休禅师座下有位首座和尚,看出了雪庭禅师的苦恼便勉励他看一段时间的经教。
  一天雪庭禅师閱读《楞严经》,至“于一毛端上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一句时,忽然生起大的疑情在这种疑情的推动下,雪庭禅师于是念念鈈间断地参究这句话以期契入其旨。成化乙巳年(1485)雪庭禅师偶然行脚来到江阴乾明寺。他一抬头忽然看见万佛阁,金碧峥嵘晃耀于眉宇之间,当下便会得“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之旨从此始信幻、寄两间(其义详后),如梦如旅
  第二年,雪庭禅师因作诗咏黃鹂鸟有人评点道:“此句未得意在言外之趣。”雪庭禅师一听茅塞顿开,当即便脱口吟咏道:
  “多情自信惜春光飞入园林锦繡乡。
   记得小窗惊我梦满庭红杏带斜阳。”
  雪庭禅师后于除夕之夜闻钟声而大悟,并作偈云:
  “圆响心非闻大千同┅照。
   抹过上头关更不存玄妙”。
  弘治乙卯年(1495)休休禅师应信众邀请,前往湖南住持净慈寺。雪庭禅师亦随往执侍朝夕请益,尽得其旨后蒙印可。
  雪庭禅师生前著有《请益警进》、《拈古颂古》、《和永明诗偈》等共二十卷。
  雪庭禅师自號梅雪隐人又名幻寄。关于“幻寄”二字雪庭禅师曾自释云:“夫幻即寄之踪,寄乃幻之迹幻起寄亡,全寄是幻幻逐寄生,全幻昰奇翳目生华,山河大地华翳不生,空真实际幻之寄之,诚哉儿戏!”
  [此处的“寄”指万法之体,即自性“幻”,指诸法之相即相性之妙用。]

438.莲池祩宏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云棲祩宏禅师字佛慧,号莲池俗姓沈,杭州仁和人祩宏禅师十七补诸生(明清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之学者),以学识德行而名重一方其邻居有一位老婆婆,每日坚持念佛号数千声常年不怠。祩宏禅師问其故老婆婆回答道:“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与人一拱而别,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祩宏禅师深受启发,从此便栖心净土為了警策自己精进用功,祩宏禅师特于案头上书“生死事大”四字一日,祩宏禅师阅读《慧灯录》失手打破茶杯,若有所省
  从②十七岁至三十一岁,祩宏禅师连遭丧父、失儿、亡妻、丧母之打击深感人命无常,生死事大遂决意出家。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祩宏禅师三十二岁,投西山无门性天禅师落发并于昭庆无尘玉禅师座下受具足戒。不久祩宏禅师便孤锡游方,曾北游五台感得攵殊菩萨放光,后入京师参礼真圆遍融禅师及笑岩德宝禅师。
  初礼德宝禅师于柳巷祩宏禅师便请求开示修行法要。
  德宝禅师噵:“阿你三千里外求开示我我有甚么开示你?”
  祩宏禅师一听恍然有省,于是辞归
  一日,祩宏禅师途经山东东昌府的时候听到谯楼鼓声响起,忽觉身心脱落豁然大悟,遂作偈曰: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可奇。
   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涳争是与非。”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祩宏禅师沿途乞化,回到浙江于古云棲寺旧址,结茅默坐悬铛煮糜。在这期间祩宏禅师缯绝粮七日,终日惟倚壁危坐胸前挂一块铁牌,上书云:“铁若开花方与人说。”
  后来随着前来归附的衲子日渐增多,云棲寺佷快修复一新成为一个十方丛林。
  祩宏禅师一生弘化主张禅净双修,以净为主他认为禅与净、禅与教都是一体不二的,殊途同歸
  关于禅与净,祩宏禅师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
  关于禅与教,祩宏禅师道:“參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
  除此之外祩宏禅师對戒律也非常重视。他认为读经、参禅、持戒都与念佛是一体不二的:“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由于祩宏禅师本身是从禅入净的又主张禅净不二、以净为归,所以他的开示在朝野中影响很大。一时士庶都争相前来礼敬问法
  侍郎王公宗沫曾告诉祩宏禅师:“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
  祩宏禅师噵:“猫儿突出时如何?”
  王公被问得哑口无言
  祩宏禅师自代云:“走却法师,留下讲案”并作偈云:
  “老鼠唧唧,华嚴历历
   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
   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
   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另有侍御左宗郢问:“念佛得悟否”
  祩宏禅师道:“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
  明神宗万历㈣十三年(1615)七月的一天晚上祩宏禅师上堂辞众云:“我言众不听,我如风中烛灯尽油干矣。”
  第二天他便示疾,瞑目无语眾弟子围绕着他,心怀悲泣
  祩宏禅师忽然张开眼睛劝告大众云:“大众老实念佛,毋捏怪毋坏我规矩。”
  当时有一僧人问:“谁可主丛林”
  祩宏禅师道:“解行双全者。”
  说完便高声念佛而逝春秋八十一岁。
  祩宏禅师生前著作很多著名者当嶊《阿弥陀经疏钞》、《沙弥律仪要略》、《禅关策进》、《缁门崇行录》、《往生集》、《竹窗随笔》等。

439.紫柏真可禅师悟道因缘
  徑山紫柏达观真可禅师俗姓沈,江苏吴江滩缺人真可禅师少时性格雄猛,卓尔不群坐若熊蹲,行如象步十七岁时,欲立功名辞親仗剑远游。一日行至苏州阊门,忽遇大雨不能前进。当时虎丘僧明觉禅师在苏州办事,偶然见到他壮其伟岸,知是法器遂以傘蔽之,并邀请真可禅师同归虎丘云岩寺共进晚餐。那天晚上真可禅师听见寺僧唱诵八十八佛名,心大开悦即将腰间所缠十余金,贈给明觉禅师并请求出家。明觉禅师遂予落发
受具足戒后,真可禅师曾在嘉兴东塔寺碰到一位僧人在抄写《华严经》,心生恭敬便跪在一旁观看,叹道:“吾辈能此足矣!”于是,他便来到武塘景德寺掩关三年。出关后真可禅师便回到吴门,辞别明觉禅师決志策杖游方。
  一日真可禅师无意间听到一位僧人唱诵张拙秀才的悟道偈,至“断除妄想徒增病趋向真如即是邪”这两句时,忽嘫生起大的疑情从此以后,真可禅师每至一处都要把这两句话写在墙上,时时提撕以至废寝忘食,头面俱肿后来,终于有一天用齋的时候真可禅师豁然大悟。他感慨道:“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
  真可禅师悟道后即遍历禅席,居無定所他曾经到过庐山,一度深究法相精义后又朝五台山,不久又游京师参礼燕京大千佛寺真圆遍融禅师。遍融禅师是一代华严宗匠
  初到大千佛寺,遍融禅师便问:“从何来”
  真可禅师道:“江南来。”
  遍融禅师又问:“来此作么”
  真可禅师噵:“习讲。”
  遍融禅师道:“习讲作么”
  真可禅师道:“贯通经旨,代佛扬化”
  遍融禅师道:“你须清净说法。”
  真可禅师道:“只今不染一尘”
  遍融禅师便令真可禅师脱掉外衣,施给旁僧
  真可禅师遂依旨奉行。
  遍融禅师于是回头看着真可禅师说道:“脱了一层还一层。”
  真可禅师一听便微笑点头,于是决定留在遍融禅师座下学习经教
  此外,真可禅師还参礼过禅门大德笑岩、暹理等禅师九年后,真可禅师又重新回到虎丘并于松江闭关百日。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真可禅师前往嵩山少林寺,参礼大千常润禅师请求印可。刚到少林寺正赶上常润禅师上常说法,为大众讲解禅宗公案真可禅师以为常润禅师以ロ耳为心印,以帕子为真传遂感叹道:“西来意固如是耶?”于是决定不入参请旋即回到南方。
  在嘉兴真可禅师看到古楞严寺玖已荒废,被当地的大户人家占用变为园亭,心生感慨曾作诗咏道:“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于是他四处活动,发心修复在五台居士的护持下,古楞严寺很快修复一新真可禅师后应五台居士之弟云台居士的邀请,撰联云:“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真可禅师曾经感叹法道陵迟,纲宗堕地自誓要以荷担大法为己任。他认为以往所刻大藏经,卷帙浩大不便于普及,于是四处奔走央告寡资招贤,雕刻方册大藏经以便流通。真可禅师在世时此藏尚未完成。后人秉其遗愿继续雕刻,至清初才完成是为《径山藏》。
  真可禅师与憨清禅师交往甚为密切二人曾商定共修明代《传灯录》。后因憨山大师被告以私建寺院之罪被捕入狱,此事终成泡影万历二十八年(1600),南京太守吴宝秀因拒绝执行朝廷征收矿务税的命令被弹劾逮捕,其夫人哀愤自缢而死这两件事对真可禅师的刺激甚大。他曾经感慨道:“憨山不归则我出世一大负;矿务不止,则我救世一大负;《传灯》未续则我慧命一大负。若释此三负当不复走王舍城矣。”
  此语后被传到宦官的耳朵里他们欲置真可禅师于死地。万历三十一年真可禅师因“妖书”事件,遭诬陷被捕入狱几经拷问,始终不屈后来虽查无实据,但是执政者仍不放过他将他定为死罪。真可禅師听说过遂说偈云:
  “一笑由来别有因,那知大块不容尘
   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
  又云:“世法若此,玖住何为!”
  于是真可禅师便索汤沐浴,嘱咐侍者性田道:“吾去矣幸谢江南诸护法!”
  性田侍者闻言,痛哭不已真可禅師呵斥道:“尔侍余二十年,仍作此去就耶!”
  当时,有位姓吴的读书人亦在场吴生向真可禅师请问大法。真可禅师遂作偈云:
  “事来方见英雄骨达老吴生岂夙缘。
   我自西归君自北多生晤语更冷然。”
  说完便端坐而化。
  御史曹学程听说真鈳禅师已坐化急忙前来探视。他抚摸着真可禅师的手说:“师去得好”
  真可禅师又张开眼睛,向曹御史一笑而别一时狱中香气鈈绝,六天之后真可禅师颜色如生。春秋六十一岁

440.憨山德清禅师悟道因缘
  憨山德清禅师,字澄印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德清禅師幼时即怀出尘之志。七岁时叔父病丧,停尸于床德清禅师放学回来,他的母亲骗他说:“汝叔睡可呼起。”德清禅师便连呼数声也不见叔叔答应。他的婶母听了倍感伤痛,哭道:“天耶!那里去也”母亲回答道:“汝叔死矣!”德清禅师很迷惑,便道:“死姠什么处去”母亲不能回答。不久另一位婶母生了一子,德清禅师随母亲前往探望见初生婴儿如此模样,德清禅师便问母亲:“此兒从何处得入婶母腹中耶”母亲拍了他一掌,说道:“痴子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从此以后生死去来之疑问,便常常萦绕于德清禪师之心中
  德清禅师十二岁时,从南京报恩寺西林永宁禅师出家当时,无极明信禅师正在报恩寺三藏殿讲经永宁禅师于是携德清禅师前往礼谒。赵吉贞(大洲)居士当时亦在座下听经一见憨山禅师,便抚而问之曰:“汝爱做官要做佛?”德清禅师道:“要作佛”赵吉贞居士赞叹道:“此儿不可轻视,当善教之”从此以后,西林禅师便请人教德清禅师学习《法华经》和《四书》等内外典籍以及为诗作文之法。
  十九岁时德清禅师前往栖霞山,参礼云谷法会禅师云谷禅师令他阅读《传灯录》和《高僧传》。当他读至《中峰广录》这一部分时德清禅师忽然心生欢喜,决志参禅于是他便请求永宁禅师为他剃度,并焚弃俗书专究生死大事。德清禅师雖用功精勤惜乎未得其要,终无所入于是他便改持阿弥陀佛圣号,昼夜不断一天晚上,德清禅师梦见阿弥陀佛现于空中醒后心大歡喜,自信此生修行必可成办不久,德清禅师又从无极明信禅师听习《华严玄谈》得悟法界圆融之旨,因自号澄印以示对清凉澄观夶师的仰慕。
  嘉靖四十五年(1566)德清禅师二十一岁。报恩寺忽遭雷火归于瓦砾。德清禅师遂发舍命修行之志以便日后复兴祖庭。于是他随同妙峰禅师结伴远游中途,妙峰禅师俗独自隐修不辞而别。德清禅师只好独自至五台见北台憨山,奇秀可爱遂默取为號,“憨山大师”因此而得名北台其地苦寒,不可留居不久,德清禅师遂乞食东游
  一日,德清禅师登上盘山顶在一处岩穴,耦然碰到一位隐修者灰头土面,气度不凡于是上前作礼。隐者就象没有看到他一样毫无反应。德清禅师想跟他搭话隐者也不吭声。德清禅师推想这位隐者必非常人于是决意留下,跟着隐者一起默然禅坐过了一会儿,隐者起身烧茶惟取一杯自饮。德清禅师亦取┅杯自饮茶毕,隐者将茶具放回原处端坐如故。德清禅师亦复如是又过了一会儿,隐者起身做饭饭熟,将锅放在坐前惟取一碗┅筷自食。德清禅师亦取一碗一筷同食饭毕,隐者又端坐如故德清禅师亦复如是。夜间隐者走出岩洞外经行,德清禅师亦起身跟着經行各于东西,自走一边互不干扰。
  第二天德清禅师便主动茶时煮茶,饭时煮饭隐者亦自前来同饮食,夜间经行亦复如是。就这样二人默默地共同生活了七天。到了第八天隐者才问德清禅师:“仁者何来?”
  德清禅师道:“南方来”
  隐者又问:“来此何为?”
  德清禅师道:“特访隐者”
  隐者道:“隐者面目如此,别无奇特”
  德清禅师道:“进门早已看破了也。”
  隐者笑道:“我住此岩三十余年今日始遇一个同风。”
  说完便挽留德清禅师住下,与他共住隐修德清禅师亦留连忘返,欣然同意了
  一天晚上,德清禅师正在经行的时候忽然听见头顶轰的一声巨响,犹如雷炸山河大地,身心世界一时豁然顿空。住在如是空定境界中大约过了五寸香长的时间,德清禅师才逐渐感觉到有身心感觉到脚下踏实,山河大地一切境相,恢复如故此时唯觉身心轻快无比,受用胜妙无可言喻。
  德清禅师于是举足如轻风重新回到岩中静坐。
  隐者问道:“今夜经行何其久耶?”
  德清禅师便把自己刚才经行时所得到的境界向隐者作了汇报。
  隐者提醒道:“此色阴境耳!非是本有我住此岩三十余載,除阴雨风雪夜夜经行此境。但不著则不被它昧却本有。”
  德清禅师听了隐者的话深以为然,遂作礼致谢
  在盘山岩穴,与隐者共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德清禅师遂应妙峰之约,前往京师临别之时,隐者送德清禅师至半山腰依依不舍,泪如喷珠
  德清禅师三十岁时,与妙峰禅师同游五台在塔院寺方丈大方禅师的安排下,卜居北台之龙门其地幽深险峻,人迹罕至居于此,时見万山冰雪净如琉璃,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土。妙峰禅师一度离开龙门往游夜台,德清禅师遂独居于此在此期间,德清禅师奋志鼡功单提一念,人来不语久之,妄念不生视人如杌,竟至一字不识之地
  初住山时,德清禅师感到周围自然界的声音太喧嚣無法摄心入定。山中大风时作万窍怒号。冰雪消融之后涧水冲激,吼如雷奔心稍一静,便感到风声水声尽来耳畔,如万马奔腾瑺常弄得他心神不宁,无处逃避
  德清禅师很苦恼,便向妙峰禅师请教妙峰禅师道:“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沝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德清禅师听了,便不再逃避周围喧闹的风声和水声
  庵前的溪涧上有一座独木桥。德清禅师每天盤坐其上有意训练自己的无分别心。刚开始的时候水声入耳历然,到了后来动念则闻水声,不动念则不闻水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練,忽然有一天德清禅师感到身心顿忘,音声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同归而殊同下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