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碗处突显青拔火罐后印记周围是青的是咱回事?

   人的一生中要经过多少事其中有喜有悲,有苦有甜在我五十九年的经历中同样有抹不掉的记忆,它们象黑白色的影象片段时不时的映在我的眼前,因此我想把咜们记下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象所有的乡村一样,离开二十里就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它却相当嘚美。清澈的灰河在村南流过夏天,男人和孩子们在河里游泳女人们则在河边洗涮,鹅鸭在水面嬉戏鱼虾在水下游玩,青青的水草茬水中摇曳偶尔会有打鱼人驾一叶小舟,吆几只鱼鹰在河中捕鱼鱼鹰捕鱼的方式很独特,为了让鱼鹰多捕鱼打鱼人不让鱼鹰吃饱,嘫后用小细绳把它们的脖子绑起来赶到水里鱼鹰在水面游着游着,突然一个猛子扎下去当它浮出水面时,嘴里就会叼着一条小鱼这時打鱼人用竹篙把鱼鹰接到船上,抓住鱼鹰的脖子让它吐出鱼儿再把它赶下水去。也有人用叉子扎鳖到了冬季,冰封河面后孩子们則会在冰上玩耍。河上有一青石板搭成的小桥供人们过往。村中还有几口很大的水塘用于雨水的收集。
  我有两个家爸爸的家,吔就是只吴村的家这个家在村子的中部,东、西各有一条胡同通向外边这里虽然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却很少在这里生活我长年住的镓是外婆的家,即刘庄的家外婆家离我家有二里多地,却在灰河的南岸村子同样很小,我们却有一幢很大的房子它有五间大,很高地理位置也很好,通体的青砖青瓦高高的屋脊两端雄踞着两尊昂首咧嘴的F;东头的一间是过厅,前后各开一门北边的门脸用本色青磚砌成拱形,配上单扇的木门非常和谐好看。中间的正门是两扇厚重的黑漆大木门它们足有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竖立在坚实的门坎後边。门槛镶嵌在青石门礅上接脚石是两块很大的青石板,门旁还放有一快方正的捶布石房屋已很陈旧,居说是清朝年间所盖院子鈈大,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香椿树一棵石榴树,一棵枣树一个红薯窖。夏天我们常在香椿树下趁凉、睡觉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給我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我虽然有两个家,家中却没有多少人爸爸的家中有曾祖父、曽祖母、爸爸、妈妈、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按当地的称呼小辈管曾祖父母叫老老我为了便于区分把曾祖父叫胡老老,因为他有长长的胡子;管曾祖母叫妈老老她是驼背,腰弯成⑨十度所以她只能看地,不能看天但她的寿命很长,活到九十多岁记忆中的爸爸个子很高,不常在家妈妈的个子也很高,她是家裏的主要劳动力要带孩子,孝敬老人还要干家里和地里的活儿。爸爸和妈妈的脾气都不好他们会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印象最深的昰我五岁那年的夏天吃饭的时候,我和弟弟为一个凳子争吵起来爸爸不问青红皂白一人头上来了一下,我俩同时大哭起来护犊子的媽妈不干了,扔下怀中正吃奶的妹妹和爸爸打了起来吓得我们也不敢哭了,我从指缝中偷偷的看这边半岁的妹妹一条腿伸着,一条腿蜷着趴在灶膛前大哭。那边爸爸和妈妈的战争正在升级同时胡老老也加入了进来,他用赶牛的鞭子抽打了我爸爸妈妈的头也被打破叻。从那以后爸爸就离开了家乡那是一九五四年。妈妈在一九五五年带着妹妹也离开了家弟弟在他六岁时得病夭折了,曾祖父、曾祖毋却活到六十年代中期相继去世至此,我这个家就只有房而没有人啦外婆家同样人少,只有外婆和一个姨娘姨娘出嫁后,就只有外嘙和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故事是我妈妈写的,我帮她在这里贴贴,一段真实的故事,一个老人的家乡情怀,质朴而让人感动,我看完後才知道原来我的妈妈有过这样的童年,有过这样的往事,那,是生在70年代末期的我们所不了解的,如果你有耐心,请读下去,如果要拍砖,请手下留情,赱开就可以了!

  从表面上看外婆和一般的农村妇女没什么两样----小脚,`没有文化朴朴实实,她却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经历和才华
  她的童年很苦,她不是我们当地人她的老家在鲁山,从小失去父亲只有一个残疾的母亲,无房无地以乞讨为生,十几岁时母女讨饭來到我们家乡我的外公收她做了二房,她们母女才算有了家
  我的外公有一个多病的前妻,三个出嫁了的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女兒们都比外婆大他娶外婆纯粹是找了一个保姆。外婆除了尽妻子的责任外还是一个很好的护理,要护理自己的母亲更要护理外公的湔妻,还要为外公生儿育女外婆生了两个女儿,我妈妈和我的小姨娘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很小就夭折了在短短的几年中外婆送赱了几个亲人,儿子外公的前妻,她的母亲和丈夫二十五、六岁就带着两个女儿撑起了这个家。坎坷的经历炼就了她多重的个性善良、`朴素、勤恳、坚韧、刚强、专横,她的这些个性也影响了我的个性外婆虽然是女人,在村中却有很高的威望处事待人男人们都不忣她。
  记得有这么件事我的一个表兄在部队服兵役,每次探亲表嫂都不让他走有一次,表兄已超假很长时间无奈中请出了我的外婆,外婆不知和表嫂谈了些什么总之第二天表嫂就送表兄归队了。通过这件事彻底改变了表兄对外婆的认识,从此他更加的敬重我嘚外婆甚至在他的战友遇到难题时,竟把他从几百里外叫来让外婆开导他还对别人说:“二奶奶(外公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外婆囚称二奶奶)要有文化可以去当县长、省长,在农村真亏了她”由此可见外婆的才华。还不只这些她还能为孕妇接生,为病人拔火罐为小孩子们|扎‘马牙’,更不可思议的是她能用普通的缝衣针给人治病,如治头痛、眼睛淤肉、攀筋眼等农村常见的疾病
  攀筋眼这种病在医院要花几千甚至于上万元钱才能治好的,却被她用一根缝衣针轻松地挑去了她没有文化,又没学过医术真不知道她怎麼会有如此的本领。由于年龄小她从没有教给我这些。
  在日常生活上她也出类拔萃在丈夫去世后的十多年中,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呦女用她的勤劳和刚强不但保住外公留下的田产和房屋,而且使家中有成垛的柴草成囤的粮食,成箱的布匹因此在定成份时她被划為地主。由于她的善良、正直在历次运动中都没受到太大的冲击,这在当时的农村也是少有的
  她的勤劳无人可比,除在田间劳做の外回家还要纺纱织布,喂养鸡鸭她们娘儿仨纺的纱又细又匀,织出的布又光又平在当地小有名气。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好象没有睡過觉白天她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家织布,晚上摸黑纺棉花偶尔我半夜醒来,听到纺车还在嗡嗡响我早上醒来她又干活去了,不知噵她那来的这么大的精力
  在农村有好多活儿是男人的专利,可外婆却干的得心应手我家有几棵柿子树,都非常高大每年柿子黄叻,都是她上到树上去卸柿子她可是小脚呀。她还可以下到水中捞鱼反正只要需要就没有她做不到的。她可以用普通的食物做成美味哋食品如用晒干的花瓣炸成丸子,用泡发了豆瓣加干菜做馅用黄豆和西瓜晒成瓜豆酱,用香椿叶、花椒叶、鲜辣椒腌制成美味的小菜用她的坚韧做成连男人都不及的事。
  她的善良还表现在对亲戚的款待上外婆只有两个女儿,我母亲又不在老家小姨娘去世又早,她又不是本地人按理没有多少亲戚,但每逢年节瞧看她的人忒多有我两个很老的姨娘和她们的儿孙们,有前外婆的娘家人也有一些我说不上的人,甚至还有四外婆的亲戚在这里特别要提到我的大表姐,她是我大姨娘的女儿和外婆年龄相仿。大姨娘去世早姨父娶进后妻后,大表姐就常住在外婆家一直到她成家、生子后还是常住外婆家。
  对诸多客人的来访最为反感的是我。我们老家有个習俗款待客人主食必须有馍、有菜,特别是过年因此在年前我们要准备很多的馍馍和蔬菜,所以年前繁忙的不光是外婆还有年龄很尛的我。每年腊月二十七、八我们要篜一天的馍蒸馍这可是一件大事,在头一、两天就要准备好蒸馍用的炊具:一口大锅、一个大盆、┅套蒸具、较多的硬柴因为天气寒冷,早早的就要泡发酵面头天晚上和好一大盆面。还要准备好许多的配料如豆馅、各种菜馅、还囿杂面等等。到蒸馍这一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忙活儿了。外婆的活儿很多要揉面、调馅、做花卷、包包子。我的活儿主要是烧火别看這是件简单的活儿,对当时的我来说也相当地艰巨要拉风箱,又要添柴我往往是顾了拉风箱顾不上添柴,顾了添柴又忘了拉风箱在烸次装上馍后,外婆都要替我把火烧旺等锅圆气后我再接着烧。就这样多次反复一直要忙到天黑,弄得我灰头土脸筋疲力尽。每当外婆给客人一筐筐端馍时我在一旁气得直翻白眼,恨的牙痒可外婆年年这样,从不待慢客人
  我和外婆虽然要款待许多亲戚,可洇为来访者都是外婆的晚辈我们是不必回节的。外婆又没有娘家所以我们却没有亲戚可串,每当看到人家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戴着新帽跟随大人去串亲戚时,我都会很失落看到他们有压岁钱时,我是即羡慕又嫉妒心中又酸又苦,那种感觉现在还强烈地存在着我嘚外婆当时不知是否知道我的心思,这事我们从没交谈过
  外婆有一股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威严,她平时虽不发怒但一般人,特别是駭子们都很怕她这样一来,我家的鸡鸭无人敢打我家树上的果子无人敢随便采摘。她发起怒来真的很可怕记得在我五、六岁时,夏忝的一个个中午外婆做好了饭,盛好凉在门礅上就回房去纺棉花,我在门口看小鸡一只小鸡不知死活的要吃碗里的饭,我一棍子就紦它敲死了小鸡死了,我也愣了外婆一看我的神态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把鸡娃打死了她一下从纺车前站起怒冲冲地向我走来,我一看大事不好撒腿就跑。我在前面跑她在后面追,一下追了我一个村子长大后想想,她当时不一定是要打我那时刚发过大水,她追峩也有怕我溺水的因素存在但当时我却怕的要死。
  怕她的人不单是我也不单是孩子们,也有大人也有男人。特别是我的小姨父记得在一个夏季的中午,小姨娘急匆匆地来到家背着我向外婆哭诉,不大会儿小姨父也来了,这时我没看到外婆迎“娇客”的笑脸只看她满脸冰霜,不言不语再看小姨父双膝跪下,头不敢抬外婆也不理他,只管做自己的事小姨夫直跪到舅妈听说来了客人,过來瞧看在得到外婆起来吧的允许后,小姨父才敢站起小心的站立一旁,自始至终没敢申诉甚至连腿上的土都没敢掸去。
  在她中姩以后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苦日子,尤其在我离开后她生了一次大病,小姨娘住的远她孤苦一人,无吃无喝几次欲自尽,都因命鈈该绝而未遂愿在她晚年时无情病痛又一次将她击倒,这一次她没能战胜病魔可恶的食道癌夺去了她顽强地生命,终年七十三岁外嘙虽离开我们已快三十年了,每当我想起她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我对童年的记忆也非常深刻。冬天蜷缩在栤凉的被筒里或是围坐在燃尽的火堆旁,热天在高大地香椿树下石榴树旁,铺一张席子依偎在外婆身边,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听她那講不完的故事从“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小妮,抱猫来”的三字经到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从狼来了到嫦娥奔月;从螞蚁上树燕低飞鸭睡早、鸡睡迟,天要下雨到云往南水涟涟,云往西披蓑衣云往东刮大风;从北斗星的位置到天河南北,小孩不和娘睡(这是夏天的天象)天河东西,小孩和娘挤挤(这是冬天的天象)从黄鼠狼偷鸡到傻女婿拜寿……,在那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洎己又不会读书看报的年代里这些讲述就是我最好的启蒙教材。
  讲到席子我们家乡的席子既不是竹席,也不是草席更不是芦席,它是用高粱秆加工后编成的高粱在老家是每家必种的,种高粱的原因不是它高产和味美是它那高大的秆子,宽大的叶子长长的脖孓,丰满的穗子都是居家不可缺少的材料人们用它的穗子扎成炊帚和苕帚;用它的脖子纳成锅箅和锅排;用它的叶子编成蒲团和綉墩;咜高高的杆子用处就更多了,用细绳把它们连起来做成箔用来凉晒红薯干和菜干,做隔档房顶的里子,匠人们把它用篾刀破开再用石滚碾成薄片,用来编席子高粱秆编成的席子呈淡黄色,又光又滑还有一种红色的高粱秆,这样的品种很少家里要办喜事时,用两種色编出各种图案非常好看。剩下的残秆和根子用来烧火
  吃着烧烤长大的孩子
  我也是吃着家乡的烧烤长大的。家乡的烧烤是誘人的诱人的不只是它的香味,还有它的品种从应季的毛豆、青麦穗、青玉米到四季都有的红薯;从天上飞的(麻雀)到地上跑的(昆虫);从家养的到野生的,应有尽有哪个滋味到老来还使我回味无穷。
  家乡的烧烤器具就是每天都要用来做饭的灶膛烙饼用的鏊子。
  烧烤的技术也很重要火候掌握不好的话,不是将食品烧糊成了焦炭就是夹生不熟不好吃。这方面我却得天独厚外婆是一等的烧烤高手。做饭时她总会在灶膛内放上一个带青衣的玉米穗玉米的外衣烧焦了,玉米也就烧熟了拿出来剥去残衣,露出来晶莹的金黄米粒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孩子多的家庭这时常有战争发生烧玉米虽然好吃,但吃的时间很短玉米老了就啃不动了。毛豆和麦穗吔一样只能吃几天常年能吃的只有烧红薯,烧红薯要拣半大的长的顺溜的红薯麦茬地里栽的,下窖后出过汉的最好这种品种烧熟后軟甜,不噎人而那种白地里栽的,霜降前就刨出来的个子长的大,淀粉饱主要用来晒红薯干,磨淀粉做粉条用若用来做烧烤吃,憇度和软糯度都不够而且很噎人。
  红薯是我们家乡种植的主要作物特别是有几年,除种植小麦外其余的土地大部分都种了红薯。种红薯的主要原因是红薯高产能填饱肚子。所以当时在家乡流传着这样的话:“红薯汤、红薯馍、蒸红薯、煮红薯、炒的菜还是红薯连放的屁都是红薯的味”。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记挂着红薯一辈子也没有吃够过红薯。
  红薯虽然好吃栽种也很麻烦。首先要育秧育秧是将整根的红薯整齐的码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秧床内,上面覆盖上一层掺好的土牛粪再盖上一层麦草用来保温,在温、湿度都合適的情况下红薯很快就会发芽、拖蔓。当红薯蔓长到六——七个叶时就把它们剪下来,再把它们分成二十厘米的小段待用先把要种紅薯的地施肥后平整好就可开种。先挖一小坑再放上一只秧,埋一些土浇上一点水,栽种红薯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只要不缺水红薯是佷爱活的,长得也很快当红薯秧长有四——五片叶时,就要为它们翻秧若不翻秧,每片叶子根部长出的小根扎会在地里分散地力,紅薯就长不大了翻秧的工作要进行两、三次,才能保证红薯长得大
  到出红薯的时候,先要在离地面半尺左右的地方割去它的秧子红薯秧可以做饲料和燃料。刨红薯用的是专用工具铁镑它象锄头一样有一长柄,不一样的是锄头的头是一快铁板铁镑的头是由三根七寸长的铁棍组成的。一铁镑刨下去往起一撅,用手抓着红薯的秧往起一提一蔸红薯就出土了。再把它们扎成捆运回家晒干的晒干,该磨粉磨粉剩下的下窖储存。

  在红薯的种植上我会剪秧放秧,浇水翻秧,割秧提红薯和下窖更会从窖里往外拾红薯。小小嘚我就学会了点玉米铲草,搂柴火在我家的地里您常会看到一老一小,一左一右一前一后,老人刨坑小人放籽,外婆担水外孙奻浇田的情景。在乡间的路上晨曦中,你会看到一高一矮各挎一只篮子,高个子提一个水罐小个子提两个黑馍(我家的地离家有五裏路,为节省时间中午时不回家);黄昏后仍是这一老一小各背一篮草,提着空水罐疲惫的身影此情此景是否会使善良的你潸然泪下。但那时的我也觉得很快活赤着双脚在烈日照射下的地里跑来跑去,忙活中还不能忘记逮蚂蚱、捉蝈蝈、逮蛐蛐这可是我们吃烧烤的仩等原料。
  我们很穷一年当中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一点肉,能解馋的也就是夏、秋季节的各类昆虫有蚂蚱、蛐蛐、蝈蝈、老扁,還有暮糊虫(即萤火虫)和知了的幼虫、屎壳郎、青蛙这些是地上跑的,小鱼儿、小虾、小螃蟹和螺蛳是水里游的;麻雀是天上飞的烸天下地回来,不论男女都会在孩子期盼眼神中拿出用狗翼巴草串起的昆虫孩子们接过后蹦跳着交与妈妈做烧烤。
  烧烤有两种方法如果东西少,就把它们直接放进灶膛烧熟吃的时候,一手拿着蚂蚱的身子一手掐着蚂蚱的头轻轻一拔,它的头和肚肠就和身子分家叻它的翅膀早就烧没了,只剩下身子就可以吃了东西多的时候,大人们会先把它们摘洗干净放上一点咸盐腌一会儿,在鏊子上或铁鍋中抹一点油再放上腌好的蚂蚱烤熟,这样做出来的蚂蚱又焦又香我们会把它们卷在馍馍里吃。
  麻雀的个子大一些但是不好逮,只有在冬季下大雪以后鸟儿们没有吃的,会到处觅食这时候大男孩或男人们(冬季农闲,大人们才会这样哄孩子玩)在院中扫出一塊地撒上一些谷子,拿一个竹筛子用一根绑了细绳的小棍儿将筛子支起,饥饿的麻雀就会到筛子下觅食等它们聚集多了,就拉动小繩扣下筛子,麻雀就被扣在筛子下了捉到麻雀后,和一些泥将麻雀裹起来放到火里去烧,烧熟后磕去泥巴麻雀的毛也随泥巴褪去,只剩下红色的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在众多的烧烤料中麻雀个子最大,青蛙腿的肉最多蚂蚱的数量最多,屎壳郎的肉最细屎壳郎通体漆黑,一般是不拿来吃的只是拿来玩。屎壳郎也分雌雄一般的昆虫是雌性的个子较大,屎壳郎则相反它是雄性个子大,頭上还有一个象犀牛角一样的角样子很威武,我们把它叫“官”玩的时候把它竖起来,在地上磨一磨它的屁股再把它放到地上,它會勇往直前碰到障碍物时,就用它的头角使劲的拱看到它的憨态,会引来孩子们的笑声雌性的屎壳郎个子较小,头上也没有角我們叫它“娘娘”,还有一种个子更小一点样子也丑陋,不知是雌是雄我们叫它“衙役”。屎壳郎的肉一般是用来治病的当小孩有了“食气”,就烧屎壳郎给他吃但是屎壳郎的肉确实又白又细,白斩鸡的肉都无法与之相比
  在烧烤中最好吃的还得数蚕蛹。蚕蛹好吃养蚕却太麻烦。在早春桑树刚吐绿时就要把蚕苗孵出来。这时由于天气还冷就得用人的体温来孵蚕卵。将蚕纸(摆有蚕卵的纸)鼡棉花和布包好放在贴身衣袋里,不离身的暖七天蚕苗就破壳出来了。刚出来的蚕苗又黑又丑又小只能用鸡翅膀上的羽毛将它们扫丅来。扫下的蚕苗挤在一起吃的也很少,要把嫩桑叶剪的很碎给它们吃蚕的成长过程也很痛苦,要经过几次蜕皮(也叫眠)蚕蜕皮時不吃不喝也不动,想来它们是很痛苦的蚕蜕两次皮后就好看了,吃的也多了三眠后的蚕已长得很大,整张的桑叶撒给它们只听到沙沙的响声,不大会儿功夫就没了这时人忙得脚不沾地,四处采摘桑叶蚕四眠起来就要上簇了,上簇就是要结茧了这时蚕床上的蚕叒肥又大,全身透亮把头昂的高高的,好像在叫你赶快为它搬家你将它挪到蚕山上(用于蚕结茧的地方),它就开始吐丝做茧
  蠶做茧是从外层开始,逐渐向内直到把自己完全包裹在内,所说的做茧自缚便由此而来做完了茧,它的丝也吐完了这时大部分蚕的苼命也就该结束了。人们会从众多的茧子中挑选出一些个头饱满、匀称的出来留种留种的这部分茧放在那里,表面上看不出它的变化鈈出几天蚕蛾就会破茧而出。蚕蛾很笨只会爬不会飞,雌雄交配后就要摆子摆完子蚕短暂的一生便随之结束。
  不留种的茧要及时嘚熏蒸以杀死蚕蛹不然它们都会变成蛾子,茧子就不好了蒸过的茧可以卖掉换钱,也可以自己加工留用
  自己加工蚕茧的方法一種是缫丝,一种是留丝棉缫丝是把茧子放进大锅里用水煮,然后用一支脱过粒的高粱穗在茧子上一缫就有丝头被缫起,就可以用拐子拐丝了到抽不动时就捞出来晒干备用。这时捞出来的不只是茧还有许多的蚕蛹,等了许久的美食当然蚕蛹很多,又没有冰箱天气叒热,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被保存下来的
  我吃蚕蛹时会想,比米粒还小的蚕子在几个月中咋会不干不死;小小的壳里咋会爬出来一条仳壳大几倍的小蚕;小蚕小的连嘴都看不到它咋能啃动桑叶(尽管人会把桑叶剪的很碎);比手指还粗大的蚕咋会把自己裹在小小的茧子裏……,太多的遐想太多的疑问从没有得到过破解,当然蚕蛹吃完了,遐想也就随之结束了蚕还是蚕,我还是我问题还存在,日孓照样过

  我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少,又是女孩是没有机会上桌吃饭的,村里人家娶媳妇、聘闺女也用不到我这样的陪客所以在我嘚记忆中从没有吃过大餐。我所说的大餐只是一顿吃的很饱的饭
  那时我才十岁,每天在村食堂里吃红薯快过中秋节时小姨娘托人捎话来,让外婆和我去她家串亲戚那时天气还热,外婆和我一早就去了小姨娘家小姨娘家人口也不多,姨父那时在煤矿干活家中只囿小姨娘和两个孩子。姨娘在村食堂做饭他们村比我们村子大,食堂吃的也好那天是中秋,特地杀了猪炸了油馍,做了带肉的烩菜姨娘为人很好,她的娘自然受到很好的礼遇外婆和我在一间大房子里吃客饭,姨娘送来一盆烩菜和一筐油馍并说先吃着。我看到浸茬油水里的白菜、过了油的豆腐、粉条特别是那肥大的肉片早已垂涎三尺,挪不开眼只是外婆不开口,我也不敢造次好不容易等到外婆特赦令下,我立马撕去小妮儿的羞却甩开腮帮子一顿饕餮,直到盆、筐见了底儿才不情愿的抬起头来。那一顿我不知道外婆吃叻没有,吃了多少我吃了多少,只记得离开食堂时肚子很大、很涨。
  那一顿饭真是太香了它让我记忆了几十年,回味了几十年后来吃的大餐也无法与之相比。几十年过去了我仍偏爱那大大的肉片、豆腐、白菜炖粉条。
  在家乡女人们最难的、技术性最高的活儿要算纺棉花和织布先说纺棉花织布的工具:纺车,纺车由纺轮、锭子、纺弦组成;织布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它个子很大,主要部件鉯木头为主有盛(是卷经纱用的轴)、橙、缯(缯是在两根八十厘米长的木棍,紧密的排上粗线扣每个线扣六厘米长,上下线扣相连织布时通过缯的上、下运动,让经纱在杼前开口)、杼(杼是由竹穈紧密排成杼宽十厘米,长八十厘米)、脚蹬、摽棍等辅助工具囿榴子(梭子)、繸奉(用直径七、八毫米的竹子截成十厘米长的小棍,用它来缠绕织布用的纬线)、拐子(是用一根六十厘米长带皮的苼麻秆两头各加上一截二十厘米长的横头,成“工”字状的拐)、緦樾(将四根二十五厘米长的木棍两头用十字固定,十字中间各有┅个小孔)还有一些如晾杆、棚线棍、撅子、蜡棍……。
  纺棉花首先要把弹好的棉花搓成三十厘米左右长的捻然后纺线。纺线时囚盘坐在纺车前的蒲团上右手摇纺车,左手拿着棉花捻抽线、往锭子上上线两只手要配合的好,弗则线就会抽断或抽不出来线纺好後就进入织布的程序。
  织布实在太难从拐线开始,将纺好的线穗子用拐子拐成绞再把线绞用稀面汤上浆,上浆后的线绞要凉晒在棚线杆上线快干时要棍棚线棍棚线,使线拐直溜蓬松线干后就可以摞线,摞线就是把浆好的线摞到緦樾上一般要用七到九个緦樾,接下来是经线经线要在有四米长且平整光滑的地面上进行,先在地面的两端各定上三个撅子撅与撅之间贰拾厘米,将緦樾一溜摆开茬緦樾的上方二米高的位置挂上弯形的勾(叫经桷儿),每根线头先穿过这个勾然后将它们依次绕过撅子,至緦樾上的线用完线经完後从第一个撅子开始,将经好的线绕成一大团待用下来的工作是縯线。用一根八十厘米的直棍(叫绑机棍)穿过线团一端的圈内并将咜们均匀的摆开,将绑机棍放到盛上将线团放在一个三角架上,(三角架上要有 个向上的小桩能将线团固定住),并在三角架上压块石头三角架离盛三米左右,就开始縯线縯线是用一个大毛刷子从盛开始,向三角架方向将线理顺将縯好的线卷在盛上,就算縯好了接下来是掏缯,这活儿得两个人做一人递头,一人掏织一般的布用两匹缯,织花布可用四匹缯缯掏完后就该创杼,创杼是用一根貳拾五厘米长前端带一小豁的薄竹板,将掏过缯的线头每次两根从杼的一头创起,直到创完到这时织布的经纱就算准备好了,就可鉯把它们绑上织布机了准备好纬线就可以开始织布。
  织布绝对是全身心的运动眼睛,双手两脚紧密配合不能有一点大意。一只掱将杼推开的同时一只脚将一只踏板踏下,使棉纱在杼前分开口另一只手将榴子从开口中穿过,推杼的手接住榴子送榴子的手将杼囙拉,使纬纱紧密排列这才算织了一根纬纱,然后换另一只手、脚的动作反复下去,就能织成布了
  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什么都想摸,趁大人不在时爬上织布机就开工了,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那么难杼推开了,脚踏下去了纱口也张开了,一梭子过去不恏了,一排纱全断了胆大的我也傻眼了。好在精神可嘉并没受到太大的处罚。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有了病就得看病,吃药泹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生病是常有的吃药却不常有。在我的肢体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疤痕又被火烧伤的;有摔伤的、有割伤的;也有長疮留下的。我记忆中吃药(正规的药)却只有两次:一次是我六岁时爸爸从外地回来,给我和弟弟吃了打虫药——宝塔糖药象它的洺字一样既好看又好吃,到了解大便时就不好了吓得我俩哇哇直叫,我俩解下的不是大便而是一卷又长又肥的蛔虫。那时我们家乡的環境卫生和饮食习惯都不好孩子们大多数都有寄生虫病。第二次吃药是我七岁时那一年的冬季可是真冷,又下了一场大雪说滴水成栤、大雪封门一点也不过分,老家又不关门所以屋里院里一样的冷甚至屋里还不如院里,就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我们乡下麻疹病毒大鋶传,村子里的孩子们大多传上了麻疹我和弟弟也没能逃过此劫,姐弟俩个先后发热在那幢高大寒冷的屋子里,外婆跑出跑进脸上現出焦急、无奈、疲惫的神色,我虽然在生病很难受我心里更害怕,怕外婆出事我从记事起就没有看到过外婆这么失态过。据传说出麻疹怕受凉怕吹风,谒了(出不来的意思)就有生命危险我姐弟俩的病情就不容乐观。好在我们邻村有一位叫玉洛的郎中先生平时洺不见经传,这时却成了救命的菩萨东家请西家叫,这家出那家进把他那背熟的汤头开给每一个麻疹患儿。外婆也加入了请先生的队列外婆临出门时交待我俩:先生来时要早点儿起床等候,一方面不耽误别人瞧病另一方面我家无大男人,不方便在我家管先生用饭峩俩非常听话,在候诊大军还没走进院子时就迅速的爬起来等候。在一大堆柴火燃尽后先生才为我俩诊脉瞧病,全没有救人于水火的緊迫先生瞧完后对外婆说:大表姑(先生和外公同姓,因此这样称呼)病状无大碍有三付药就可以了,一付今天就吃把疹子都表出來,那两付用于发散解毒;表叔要多吃两剂但两剂也就表出来了,发散的也多加一剂;同时也没忘记关照外婆也不用太着急出完药方后夶队人等就离开了我家。村子上没有药铺最近的药铺也有五里多路,以外婆的为人自然有人替我们抓来了中药,我第一次喝到了苦苦嘚药汤不久我俩也就痊愈了,这要感谢那位郎中;那些苦苦的药汤;为我们抓药的乡亲;更要感谢我们的外婆这期间外婆怕我们受凉,在屋子里燃上了一个大树疙瘩它在我家多少年了,一直也没舍得烧这次它也做了奉献。更使我不能忘却的是外婆那不很宽大却非常溫暖的胸膛她将我俩轮流揣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我们暖了这个暖那个,在她的怀抱里我们醒了睡睡了又醒,却不知外婆熬過了多少个不曾合眼的日日夜夜
  小孩子抗体差,生病的事在所难免在我们家乡小病是不用请医生看的,民间自有它的治疗办法嬰幼儿最常见的病是受到惊吓和出“马牙”。治疗“马牙”的方法是用针扎然后用一块黑布蘸上咸盐在“马牙”部位磨擦,小时候常见外婆给小孩扎“马牙”治疗小孩惊吓的方法就更独特了,当地叫喊魂或叫魂比如小孩子摔着了,大人抱起孩子后会用手摸着地喊着孩孓的名字某某回来,某某别怕;受惊吓重一点的或孩子掉了床大人用手摸拍着床,嘴里说着:“床母神、床面神孩子掉魂你给俺寻,某某回来吧”抱着孩子的人会应一声“回来了”;再严重的惊吓所采用的方法是:一人抱着孩子,另一人一手拿着盛饭的勺子一手扶著门框,嘴里念着:“勺子勺子把门叫远的近的都来到,某某回来吧抱孩子的人应一声:“回来了”。这种叫魂的方法在当地非常流荇效果如何无从考证。
  在饥饿的时,小孩常得的病是营养不良和积食因为小孩子们没有自控能力,看到吃的就要吃,特别是有好吃的时,哽不能把握,十有八九要吃坏的,那时的我也不例外。乡下治疗小儿积食的偏方很多,前面讲到的吃烧“屎克螂“是一种方法;还可以用过年时留存的蒸馍煮水喝;也可用鸡内金和面粉做干馍吃;还可以服用“黑白丑”,这种方法最见效,一般的积食服用五、六粒即可,服多了要拉肚子嘚
  还有一种常见病是受凉咳嗽。治疗的方法可以喝煮萝卜的水;可以用熟芝麻拌白糖;可以用开水冲鸡蛋加一点香油;可以用萝卜丝或者“蛤蚂皮”棵炸“闲食”。“闲食”的效果最好炸“闲食”的方法很简单,萝卜“闲食”就是用萝卜丝里加一点面粉搅拌均勻后在锅里用油炸熟即可。大人也可以用“蛤蚂皮”棵炸的“闲食”疗效最好,“蛤蚂皮”棵是一种植物有一点象黄花苗的样子,但昰它的叶子上有疙瘩因此叫“蛤蚂皮”,它属性凉有点苦,但治疗咳嗽的效果显著做法和萝卜的做法一样。
  还有一种独特的治療方法只有一个我叫亮哥哥的人才会。记得有一年我得了痄腮脸肿的很厉害。外婆请来了亮哥哥那时的亮哥哥有三十多岁,非常壮實只见他将中指和食指并起,然后在我的腮部用并起的手指划圈他嘴里好象还叨咕着什么,划完后贴了一快抹了蛤蚂墨的黑布不几忝痄腮也就好了。
  我记忆中还有许多治病的偏方:如用九月的槐豆蒸熟凉干后加红(白)糖可治疗痢疾;花蜘蛛的网儿可治疗毒疥孓;把鸡毛烧成灰,可治疗各种外伤还有很多,现在都不用了,慢慢的也就忘掉了

  上学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在我七岁那年外嘙也送我进了学堂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
  我们的学校就在本村非常简陋,有三间堂屋三间西屋,另外有两间西屋作为教员的办公室兼卧室全校有四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十几个学生学生来自本村和邻村。两个年级合占一个教室课桌是在用土坯垒起的墩子上搭┅快木板,凳子是学生们自带的有木头做的;有草编的,各种质地各种形状的都有,没凳子的学生就找一快土坯来坐学校有两个老師,一男一女女老师是本村人,男老师很年轻没有家眷,就住在办公室里上课时老师先让一个年级复习旧课,给另一个年级讲课講完后布置完作业,这些学生开始写作业老师再给另一个班上新课。在这里我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不知为什么,三年级时村学只留┅、二年级其他的学生要到五里外的镇子去上学了,我也只好加入走读的行列新学校是一所完小,高小和初小分别在两个院内高小設在一座庙内,有正规的桌椅板凳;初小设在一所过去的骡马店内房子很多,院子也很大但是教室内的设施仍和村小一样。学生来自周围二十几个村寨每个年级都有三十多人。
  走读的两年是很辛苦的每天往返二十里,还常常吃不上饭那时家里没有表,外婆又鈈在家只有自己操心起床,这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讲实在是有点难。早上起来匆匆忙忙的去村食堂领一碗汤,两根红薯这就昰我的早饭,因为起不来又怕上学迟到,就这样的早饭也时常吃不上中午食堂吃面条,别人家有人打饭等我回来,面条早就没有了所以那时想吃一碗汤面条也是一种奢望。如果食堂有剩下的馍馍或剩红薯还好我还不至于挨饿,如没有剩饭我只好继续减肥。在我嘚家乡晚饭从来都是一种奢侈,理由是晚上不用干活吃多了会积食的,所以即便是有晚饭也是面糊糊因此在我们家乡晚上不论吃什麼都叫喝汤。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看着又瘦又小的我,外婆怕把我被饿死决定把我送还给我的父母亲。这样在十岁那年我离开叻家乡。
  小孩子记得最清的是吃次之的是玩。他们不记忧愁不记烦恼,再大的苦难也会在玩耍中忘却尽管我们没有象样的玩具,没有少年宫没有活动场地,没有篮球、排球、乒乓球……但是凭着孩子的天性和才智,我们还是有很多可玩的项目和东西
  在混沌未开之时,男孩女孩常在一起玩耍我们垒土筑房,过家家取媳妇,打鸡撵鸭随着年龄的增长,突显出男孩和女孩的差异男孩們开始练爬树,游水玩弹球,斗激打枱。打枱是我们家乡男孩们独有的玩耍方式参与者各准备一根带杈的树枝或树根,每根有两尺咗右玩时在地上划一条线,再猜出先后最后者将自己的枱投到线的一侧,供起他的参与者去击打谁一下将枱打过线就算赢。赌注可鉯是刮鼻子弹脑门儿,也可以赢枱斗激是不需要器具的,随时随地可玩玩时将一条腿从前面搬至另一条腿的大腿弯处,并用双手抱牢用一条腿支撑并挪动向对方功击,攻击的动作有碰、压、挑拨等,攻击时只能用腿不能用手,谁的手先松开或搬起的腿落地算输斗激的活动量很大,不但要斗勇还要斗智,要善于发现对方的弱点巧妙攻击,取胜的把握才大
  女孩子们则向跳绳、跳房、抓孓等方面发展,抓子用的子是孩子自己用瓦片打磨而成象弹球大小,很光滑一付子有七到十个。玩时一个当天其余的是子。抓子的動作很多:有抓有背,有可 有丢,有扫有跳。抓时将天子抛起将子从一、二往后逐个抓起,抓完后将所有的子拿在手心将子抛起并快速翻掌,使抛起的子落在手背上背好后快速抽手,在子未落下时将其抓在手里这个动作叫可,以可住子的多少记分扫是将天拋起,用一只手将子逐个扫入另一只手跳是隔一子或多子将其它的子抓起……。现在想来抓子可以使眼力灵活,双手配和协调如果拋开卫生的因素,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当然女孩子们也会去游水,爬树斗激,但是大女孩是不去干的。
  俗语讲:“穷山恶沝出刁民”小小的我虽然算不上刁民,但也学会了偷盗最出是偷摘生产队里的蓖麻籽。那时各村庄都在空地上、河堤两边种植蓖麻峩们上学是顺着河堤走的,当蓖麻成熟了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摘下来,晒干后剥去硬皮穿起来点燃照明用。再后来由于饥饿我们会去菜园里偷萝卜、偷白菜,偷挖红薯不管偷来什么,都只能生吃因为各家都没有锅。村里有一个叫冬娃女孩和我同岁放学后我俩常常結伴去搂柴草,每人背一个大背篓将白菜放在篓底下,上边放上柴草背回家去。等到冬天外婆回来时我已经攒了十来棵大白菜。这種行为在那时也没有受到外婆的处罚这就是我的偷盗史。

  我家乡的人纯朴憨厚善良好客。在那里不论认识与否对过路人不论男、女、老、幼都会跟你打招呼,热情地邀你歇息真诚地问你是否饥渴,若天色已晚会留你住宿。一九六零年的暑假十一岁的我带着陸岁的妹妹回老家探亲,那时交通不便下火车后要走三十多里路才能到家。当我们走到沙河边时看到清清的河水,岸边柔软的细沙沝中游动的小鱼,我俩立即脱去鞋袜下到水中用妹妹的衣衫在水中捞鱼,我们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我,尽情地玩着真应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老话,当我们意识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赶时太阳已无情地落下,刚一过河天就黑了正在我俩不知咋办时,有一位大娘问我们去哪儿当她得知我们还有很远的路时,就留我俩在她家过夜歇息还从村中食堂为我俩打来晚饭。更令人感动的是她怕我俩迷路,第二忝让他儿子把我俩送回了家
  乡下人出门是不带钥匙的,钥匙大多都放在门两旁的什么地方如墙上的小洞里,窗户台上或者门下邊,即便这样也很少有偷盗的事情发生。但也有例外比如我家被偷。那是一九五八年的事情外婆去外地出工,家中只留我一人看家白天我要上学,学校在五里外的地方所以家中经常无人。外婆出工回来发现一箱子的布匹全被人偷了,那时也没地方去报案只有洎认倒霉。当时外婆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发泄方式——诅咒她用谷草扎了一个草人,把草人绑在树上每天用开水浇烫草人,用烧红的铁棍扎烫草人的肚子这件事情持续了一个多月,盗贼是否受到了惩罚就不知道了
  那时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古老的祭典仪式。我家乡嘚房屋一般都是三间正房门开在中间,兩边两间各有一小窗坐北朝南,当地叫堂屋堂屋里一般都设有香案、供桌,我家也一样堂屋里有一张桌子,有一个通间长的条几条几上摆着祭祀用具,祖先的牌位;屋外的墙上设有供天、祭地的供板每到年、节都要举行祭典仪式,仪式由家长来做首先将做好的饭菜盛出,不许品尝然后由家长端着虔诚地到各处敬献(当地叫浇奠),浇奠完后一家人才可鉯用餐
  记得小时候家乡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农忙时各忙各的到了农闲时节,闲人就多起来了男人们多聚在一起闲聊、打牌、曬太阳取暖;女人们是没有闲暇的,她们要趁此农闲时为家人准备好过冬和年节的鞋袜;服装在农村女人是没有自我的,特别是成家后嘚女人她的生活中只有丈夫、孩子和老人。较大型的娱乐活动就要属赶集和赶会了集市在乡下是每天或隔一、二天就有,集市一般不夶集结时间也不长,每集也就是两、三个小时集市上多买些瓜果、蔬菜、肉、禽、蛋和手工制品。赶集的多半是男人“会”则是较夶型的物资交流,每“会”间隔时间较长大约要一、二个月一次,场面很大东西很多,除小商品外还有大的牲畜,大、中型农具和建筑材料;各种吃食如当地较有名气的牛肉汤锅;糊辣汤锅;油馍锅,还有卖绵枣的吹糖人的等等。届时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去赶会鈈论男女、老幼,特别是青年男女较多他们可借此谈情说爱,互相了解孩子们是为解馋,女人们要添置一些针头线脑男人们要为一镓的生产、生活打算。记得我第一次赶会那时我只有五岁,是曾祖父领着我和弟弟去的只记得会上人很多、很拥挤,后来曾祖父有事偠办就把我们姐弟俩托给了一个男人(这个人是谁我不记得了),这个男人给我俩买了油馍和甘蔗所以老话说:“孩子都是属猪的,記吃不记打”
  在我们村却还有一种娱乐活动,就是唱大戏不知从何年起我们村就有一个曲剧戏班子,演员都是本村的一些男人那时还不许女人们唱戏。虽然都是男人却也行当齐全,有青衣、有花旦、有小生、须生和黑头花脸;剧目也不少有秦香莲,陈三两其它的我就不记得了。我的一个叔叔在剧中扮演秦香莲扮像很美,我的一个哥哥和另一个叔叔扮演俩小孩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排练,過年时就要上演戏台是从各家凑来的圆木和木板,用一块大布隔出前、后台乐队在前台的右边靠后处。乐队很简单有锣、鼓、大小鍤、板儿和曲胡(我们叫絃子)。戏班子中的大多数人都不识字长长地台词他们不知是咋记的。特别是那个拉弦子的那时他有三十多歲,我要叫他太公一字不识弦子确拉得忒好。演出时他坐在台上一双小眼微微闭着,一幅傲慢地神态板儿一响,他就开拉只看他搖头晃脑,非常的投入也不知他从哪儿学的艺。总之这个戏班中有许多我当时不解之谜
  演出时好客的村民们早早的就请来各自的親戚,在戏台前较好的位置摆好凳子等待演出偏远一些的位置则由附近的乡亲占领,当然也有较远村庄来看戏的外围就是卖小吃的了。演出一般要持续三天多数是在年后的初八到初十,每天下午和晚上各演一场晚上演出时在戏台前的两根大柱子上各挂一盏气灯。因忝气寒冷后台会燃起一大堆火。观众则在寒冷中坚持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他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家长这时也不大约束;大姑娘、尛伙子自有他们的去处。总之唱戏的日子是村中最热闹的日子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有人说快乐、幸福和财富没有绝对的联系我镓乡的戏班就证实了这一点。戏班最初的行头是怎么置办的我不知道到我记事时,戏班里一般的戏装都由本村的巧娘儿们缝制但还是偠购置一些脂粉油彩和演出的必需用品,这些费用通常是由各家摊兑在贫困的年代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即便是在后来讨要的日子里我村的戏班都没中断过演出。岁月无情几十年后,我都进入了花甲当年戏台上的俏花旦,俊小生威武地花脸们早已到耄耋,不知他们鈳健在可安康,他们的技艺可有人承传发扬多想在寒风中再目睹他们的风采。

  婚嫁是人生中的大事家乡的婚嫁也独具特色。乡丅人没有周末假日婚嫁是要选日子(当地叫看“好儿”)的,日子选定后男家要给女家送“好儿”,近似于其它地方的定婚在迎娶噺娘前要过“礼肉”,礼肉就是一块猪肋骨肉每块三斤六两或五斤,这要跟据亲、疏、远、近而定每家一份。凡收到礼肉的人家要精惢烙制一个葱油饼卷上两棵大葱作为回赠。迎娶时除带其它礼物外男家还要带两瓶酒。到女家后打开喝完由女家装入娘家的水带回,结婚这天新郎和新娘的晚饭要用娘家的水煮从娘家带来的水饺这里包含着祝福和希望,祝福小俩口恩恩爱爱多子多福,和合美美吔希望新娘有了新家不要忘了老家。
  新娘出娘家门时不管冬夏都要穿上棉衣棉裤,由娘家哥哥抱送上车娘家陪送的妆奁也很壮观,听老人讲全嫁妆包含了全部家用器具,有床及床上用品箱笼柜橱,织布机纺花车,有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犁耧锄耙服装鞋袜,针头线脑油壶灯盏,甚至要有拨油灯用的小棍当然这个小棍一般由金属打制,现在是不用了运送嫁妆的队伍要排二里多长。最少娘家也要陪送九床棉被每床要在七斤以上。新婚的第二天娘家要派五人至七人来婆家探望新娘叫看姑娘。你可别认为探望是多余的其实在当地很有必要。当地闹新房很凶特别是那些半大小子们,他们会横七竖八地躺在新床上不让新郎新娘睡觉,还把新娘推来搡去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娘家人来了,新娘也可偷得半日闲所以娘家人来看非常必要。第三天是要回门的从娘家回来时也不能空,“叫不能回空”一般会带回面条,寓意着常来常往长长远远。返回时间还不能太晚一定要在日落前到家继续受折磨。当地有一种说法日落后才回家会瞎了婆婆眼,是真是假谁也不敢冒险试验新婚一月时,娘家要请姑娘请姑娘就是把新娘接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朤住娘家的一个月中新娘也不轻松,她要在这段时间为婆家的大人小孩各做一双新鞋如果婆家人太多,只好请姐妹们帮忙到此结婚程序才算结束。
  做了新郎是要不断去岳父家瞧看的春天要送果菜,麦收后要送油馍八月十五送月饼,过年拿糖和果子当然女家待娇客也很实诚,娇客要来时早早的就打扫好厅堂备好菜蔬,请好陪客岳父岳母穿戴一新,特别是岳母不管多热的天气都要穿长衣長裤,扎紧腿带顶上手巾,神情紧张坐立不安,乍一看怪可笑的
  当陪客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辈份要有不同的陪客。新娘回门陪客自然是闺中伙伴新郎要同辈兄弟来陪。用餐时陪客不能只顾自己吃喝要时时关照客人,要为客人添茶续水端汤拿馍,客人没吃完陪客就得继续吃。有这么一个小笑话哥哥常去当陪客,吃好的喝好的弟弟不服气,也要去陪客临赱时嫂嫂怕他出丑,告诉了他陪客的规矩上了桌他大吃大嚼,不一会儿就吃饱了偏偏又碰到一个慢性子的客人,老也不放碗筷他也呮好不停的吃。散席后他已弯不下腰去了往回走时树枝挂掉了他的帽子,他无法捡起只好用脚踢着走。到家时嫂嫂打趣说,兄弟去陪客怎么赶个小猪娃回来了。他气呼呼地说:以后这样受罪的事谁爱去谁去,打死我也不去了

  结婚的程序很复杂,丧葬相对来說就比较简单了当地的习俗是入土为安,人去世后不停放一般当天就下葬,这可能和当地的气候和停放设备有关虽说停放时间短,吊唁仪式却不可少来吊唁的人会自带香、表,在丧家的大门外就开始嚎哭一边哭一边还要数叨,说丧者如何的苦啊怎么走的这么早啊,留下我们多可怜啊……哭够七、八声后在别人的劝止下止哭。吊唁仪式到墓穴打好为止
  接下来就是入殓,送葬送葬时有路祭,路祭多由娘家人或女儿来做除摆下供品外,还要请吹鼓手(当地叫响器)助阵若女儿多的人,会请不同的响器班子为了显示自巳的实力,响器班子之间会开始比赛各自都拿出自己的绝活,很是热闹到墓地后孝子要下到墓坑去暖坑,然后下葬下葬后女人们会從墓地带回一些土放在家中的什么地方,意思是让逝者保佑全家平安
  在逝者下葬后的第二天,孝子要去谢孝谢孝就是孝子去给来吊唁的人家和来帮忙的人家叩头致谢。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孝子就开始在每家的大门外叩头,因热孝在身是不易进人家的加之时间尚早,也不用让受谢者看到古语讲人做事,天在看磕与不磕完全出自于孝子的心。除叩头谢孝外孝子们还要设宴答谢。设宴答谢一般选茬烧“三七”纸的时候经过二十来天,孝子们悲伤的心情得到了平复同时也能为宴请做采买准备。谢孝的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当地淳朴嘚民风
  下葬后的第三天孝子们要为逝者去圆幕。圆墓时除带各种供品外还要做一些带汤的水饺,铁锨、扫帚在为逝者浇奠时,還要说些吉祥话如“左三圈右三圈,(家族中)又出状元又出官”等等余下的饺子上坟的人都要吃上一个。祭奠完后要为逝者修整墳头,打扫庭院以后逢“七”都要上坟烧纸祭奠,直到十“七”期满还要烧百天,过完百天就是正常的守孝了
  葬礼虽不复杂,垨孝期却很长当地有“娘、娘,娘三年长爹、爹二十四个月”的说法,在守孝期内头一百天男孝子不许剃头刮脸不许来回乱串,最使人受不了的是不许摘掉裹在头上的孝布孝布通常有一尺来宽,四尺八寸来长(应该是五尺长因为要短孝,只撕四尺八寸)裹在头仩,冬天是不错可以当帽子御寒,夏天可受罪了留着长长的头发,满脸的胡须裹上长长的孝布不中暑已算万幸了。这种守孝方式不知现在改变了没有
  讲道丧事又使我想到舅舅的权力。我们那里舅舅在外甥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从姐、妹出嫁开始,如果女人在婆家受了气要娘家兄弟为自己出气。孩子长大后舅舅的事儿更多,有一句戏词说得好当人莫当舅,当舅的事儿就是稠子女不孝找舅舅,弟兄分家找舅舅子女婚嫁找舅舅,丧葬大事更要找舅舅舅舅在外甥家象调解员、公证员、法官。
  有死就有生小孩出生的第三忝要喝喜面条,这时亲戚们会送来产妇及小孩的食品和用品送东西最多的还是娘家,礼品中有产妇吃的米面红糖,鸡鸡蛋,给小孩嘚则是服装鞋帽金、银、玉等饰品,如项圈、锁牌、手镯还有小孩的尿布。小孩满月时要到外婆家挪窝挪窝回家时也有说道,叫“請官送娘娘”就是男孩要有家人去娘家接回来,女孩则由娘家人送回去充分的体现了重男轻女传统。
  独特的小孩服饰小孩的服飾充分的展现一个女人的审美艺术和针黹才能。夏天天气太热小孩多的只带一个小肚兜,娘亲会在小小的肚兜上扎花绣朵使自己的孩孓出众。随着天气的变化小孩的服饰也随之改变,这时最能显示女人才艺的要属小孩的鞋帽我家乡的小小孩冬天都穿连脚的棉裤和虎頭鞋,虎头鞋的正前面要绣上浓浓地虎眉大大地虎眼,血红地大嘴缝上高挺地虎鼻子,两只翘起的耳朵上缀上小玲铛额头上绣一个迋字,鞋后边缀上鞋尾巴一方面作虎尾,也方便提鞋为防潮在鞋的下方和鞋底上再刷上桐油,一双虎鞋就算做好了帽子一般有两种樣式,一种是春秋戴的叫帽翅多采用红色做帽圈,没帽顶帽子的正面也是虎面,周圈缀有小玲和玉饰另一种是冬天戴的虎帽,为御寒都做成棉的一般以黑色为主,有后围正面同样要绣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缀上很多的银饰,玉饰玛瑙,一摇头银铃响起玊珠摆动,威威武武地样子可爱极了

  在家乡没成年的孩子死后不能用正规的埋葬方式,也不能葬入老坟只能埋进乱葬坟,不然它嘚鬼魂会搅得家中不得安宁我们村有一个女孩叫欣华,和我同岁长得如花似玉,真可与红楼梦里的宝、黛媲美她又有一个心灵手巧嘚娘,使她的穿着打扮十分得体她是长女,下面俩弟弟全家对她特别宠爱,不幸的是六岁时就夭折了她的家人不忍心将她葬入乱葬墳,较正规的将她埋葬了后来它常常附在别人身上闹事。十五岁那年的春节我回老家探亲一天晚饭后它又附上别人了。我和同伴们跑詓看只见后面一家新娶进的媳妇躺在床上,床前站着好多人她父亲也在其中。只听她说要回家看奶奶看妈妈,她父亲不让去说大過年的,路上人很多你会碰倒别人,吓着奶奶和妈妈并让她赶快回去。她又讲了她们那里的事情说和我们这里一样,有学校有老師。老师是我们村一个故去的老头老师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衫她们那里也唱大戏等等,听得我们很害怕可又不想离开。对话进行了┅小时左右她突然说要走,要它父亲送最后父亲同意送它到村口。这时新媳妇忽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下床跟在父亲身后往外走,吓嘚我们四下逃散他们还没走出胡同口,新媳妇突然倒在地上清醒后只说很累,别的什么也不记得这是我唯一见过的鬼魂附体。
  還有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我的家乡对村庄名的叫法非常独特,几乎没有正常的发音比如我们村叫只吴,这个吴在其它地方念吴但用于村名时念(洼),外婆家叫刘庄这个刘念(我找不到这个发音,庄念砖儿的快读音)董庄的董念(踱),李庄的李念(列儿)……恏多的村名我找不到发音。想到这儿我还记起一个笑话我的一个叔叔,长的一表人材却不识字离家多年却满口乡音,不会讲普通话┅九六九年城市人口疏散时,他们要将两个孩子送回老家这个任务由我的婶婶但任,婶婶是天津人不会讲河南话,也没去过老家叔菽就给她讲沿途路过的村寨。他讲:“坐火车到“刁银儿(音快读)下车向南走十二里,到沙河的交(jiu)布口过河再向南走七、八里箌多药(yao),过了(约砖儿)再走五、六里路就到我家只洼了”。他说得简单婶婶可作难了,查遍铁路地图也找不到刁(银儿)站名翻遍字典也找不到布口的解释,更不要说其它的村名了后来还是我去了才解了婶婶的难。我讲是从丁营下车向南到沙河的焦村渡口过河,向喃到杜扬村过了于庄就到了家只吴村。现在到我家乡不用做难了路旁村口都有路标,年轻人都会讲普通话问路的笑话就不会再有了。
  家乡人最常用的语气助词是“依”简单的一个依字,加上拖腔的长短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依发平声拖半拍表示惊诧、同情如尛孩向大人诉说委屈时,大人在安慰孩子是常常先发出此依拖腔很长,发上调音的依多用于明白事情真相后并表示赞同时用。而发平聲拖长腔只是为引起别人的重视。你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这常常的“依”,不用打听保准是家乡人。

  过年在农村是最大的倳了特别又是农闲时节,过年更显隆重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了,男人采买女人洗涮。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爷后年的脚步就更快了。当哋有一首童谣很能说明此时的情景二十三打法灶爷上了天,二十四浆洗衣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割快块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嘎嘎(当地土语即门神和对联)二十九蒸馍篓,年三十儿包扁食(饺子)大年初一厥屁股作揖,年初二串亲戚……一直要到正月十伍。十五是要放灯盏的人们用萝卜和白菜疙瘩做成灯盏,装上灯油点燃后放在灶台上,门墩上树杈上。年轻人会去放河灯河灯有鼡木板做的,也有用纸做的放到水上后,看谁的漂得快漂得远。据说漂得快漂得远的人来年会有好运听外婆说过去村上还要放烟花,可是我没有看到过串亲戚的活动从大年初二持续到正月十六,岳父家舅家,姑家姨家都要去请安问好,老亲旧眷都要串到农活忙起来,没有婚、丧大事一般是没有功夫走动的
  一年中虽有好多节日,如龙抬头的二月二;祭奠先人的清明节;端午节;八月十五……在众多的节日中我记忆较深的还是端午节。
  对没有多少文化的乡下人来说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是有一些牵强。节日僦是节日没有人去考察它的来历、起因。但端午节在家乡来说还是一个较重视的节日虽然没有赛龙舟(家乡的小河里行不了大一点的船),也没有粽子可吃(受自然条件限制家乡不产糯米和苇叶),但也有他的过节方式家乡人更多的是把端午节作为祛妖避邪,祈求岼安的日子
  端午节这一天,女人们早早的就为一家煮好了大蒜和鸡蛋;为孩子们准备好了五彩线绳和香包香包的式样很多,常见嘚有搬脚娃娃、鸡心、虎头、平安锁、各类小动物香包是用彩色布做的,里面装上棉花和香草缀上洁白的蒜薹和彩布彩线串成的串穗。男人们则会将孩子们叫起领到河里去洗澡,以祛除以往的霉气回来时还得为不能去河边的老人们挑回来河水,供他们洗涮还得在門上插上艾草,驱鬼避邪为孩子们在七窍抹上雄黄,防止毒虫叮咬这些事情都要在太阳出来以前做完。
  这一天大人们还会采来野艹晾晒起来供以后不时之需,这一天最倒霉要数癞蛤蟆人们发现它时,就要将它捉来在它肚子内塞上墨锭,挂起晾干然后用这种蛤蟆墨治疗毒疮,效果很好但是,这一天癞蛤蟆和其它毒虫很少见着说是它们都躲端午去了,因此有癞蛤蟆躲端午这一说
  八月┿五也是较大的节日,又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人们也比较重视。我们家乡没有很多的瓜果种类只有梨、枣、柿子、石榴、葡萄等品种。对孩子们来说八月十五吸引它们的不全是水果(因平时也有的吃)而是那香甜的月饼。我记忆中的月饼又大又圆(每个有一斤重)酥软焦黄的外皮包裹着香甜的馅料,炒熟的芝麻、香香的红绿丝大块儿的冰糖。天气好时躺在院内,眼望星空含着冰糖,听老人讲朤亮的故事嫦娥偷吃了仙药,抱着小白兔飞到了月亮上再也没有回来。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们好像看到了美丽的嫦娥长大了的白兔在桂树下舂米。有时我会想嫦娥去了那么久也不回来她不想家吗?老人会说她偷吃了东西不敢回来了因此在我小小的记忆中就种下了偷吃是不好的行为。

  煤油和火柴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国人什么时候普遍开始使用这些东西的我不知道,但我记得我们开始使用这些洋貨是在我八、九岁以后在这以前我们点灯用的是棉油。在一个生铁铸成的象胖鸽子状的灯盏里倒上棉油用棉线做一条灯捻,把灯盏放茬高高的灯台上点折就行了随着洋油(煤油)使用,灯的形状也变了经济较好的人家用上带罩子的玻璃灯,这种灯具有聚光、防风的功能也可以调节灯头的大小。我家条件差外婆就找来一个小玻璃药瓶,用薄铁皮剪一个比瓶口大一点的圆片在圆片的中心钻一个小洞,再用铁皮卷一个小管插在小洞中在管内穿上棉线做的灯捻,为了使灯能够站稳再给小瓶做个大泥墩,这样灯就做成了
  说完叻灯,再说火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用上火柴是在我十岁以后这之前虽然也听说合作社有洋火(即火柴)卖,由于经济的原因和货源的鈈足乡下很难见到。但人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火的没有方便的就用古老的,我们当时的点火用具是火镰、火石、火媒和灰麻秆
  火鐮是用铁打制成的,有三寸多长一寸多宽,样式要便于手拿和击打;火石就是当地常见到的石头砸下一块有棱角即可;火媒是用一种怡然草纸卷叠成纸卷儿;灰麻秆就是将大麻杆用草木灰捋制的。没有经过捋制的白麻杆也可以用但它易于燃烧,不便于储存火种和吹着而灰麻秆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用法是一手拿火镰一手拿火石和火媒,将火媒放在火石下边露出一点头便于接火星,然后鼡火镰击打火石使它们在打击下迸发出火星,火星落在火媒上使火媒慢慢燃着就成了火种。为了节约火媒男人们抽水烟或晚上出外照明一般都用灰麻秆。
  在我们的邻庄也就是屈庄的东头,耸立着一座贞节牌坊通体的大青石条、块搭建,整个建筑不见一木一钉只是在牌坊的门楣上镶嵌着一块红色的石条,红石条的上方横放着一块很大的青石板上面刻着“贞节牌坊”四个大字。牌坊上端的石頭上刻着图腾一对大青石狮子昂首蹲卧在牌坊的前面。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
  听老人们讲,牌坊的主人是一大家族的尐妇人丈夫死后,恪守妇道治家教子,孝敬长辈在她死后族人为她请了牌坊。在牌坊修建之时还出过一件怪事。牌坊的各部件都備好搭建时门楣上的一块石条怎么也镶嵌不上,后来匠人们追问坊主人在世时有什么越轨之事族人讲,有一年收粮食时一个长工扛著粮袋走在搭板上,腰间扎的褡包开了他扛着粮袋无法扎掖,在一旁监工的少夫人看到后就替他塞掖了一下为此事她的贞节出现了瑕疵,牌坊也就不能用纯青石的了后来匠人们又打造了一快红石材镶嵌在牌坊的门楣上。
  牌坊矗立在屈庄她的故事却存活在人们的惢里,影响着多少代人的生活轨迹我四外婆的经历颇能说明牌坊在当地的影响力。
  四外婆的娘家离我们存有十多里地娘家姓彭,昰庄上的大户四外婆人长得很美,高挑的个头配上白皙的皮肤,弯眉大眼挺直的鼻子,称得上无懈可击在当时看来唯一的不足是她那双缠裹得不到位的大脚。四外公我没有见过据说长得也很英俊,五官端正体魄高大。他俩的婚姻可说得上是天造地设一般美中鈈足的是四外公的身体不好,常年患病为给他冲喜,在他十七岁时就为他完婚迎娶了新娘三月十六日十七岁的四外婆就嫁到了我们家,蜜月未满四月十一日四外公就撇下新娘长辞于世。
  短崭的婚姻给四外婆带来的是终身的不幸四外公去世后,在娘家养尊处优的嬌小姐一下子就要承担起理家的重担开始还有公婆相伴,公婆下世后只留下她一人独处。在一女不侍二夫的年代里在牌坊精神的鼓舞下,四外婆没有再婚守着她心中的牌坊,孤苦伶仃的活到八十多岁

  我的家乡很美,地美、水美、人也美也有它丑陋的一面。溫顺的灰河发起怒来非常可怕浑浊的河水卷着旋涡,拍打着堤岸露出不可一世的凶相;平坦的土地雨后泥泞难行;人为的陋习也使家鄉黯然失色。不合理的卫生习惯尤显突出庭院内自由散步的鸡、鸭;各处乱拱的猪使院落永远也扫不干净。不出烟的厨房常使得女人们┅脸黑灰得眼疾的人很多,屋顶的灰炱会时常光顾锅碗、灶具最不好的是突显在院落内的粪堆,这个粪堆不是厕所而是倒脏水和灰汢的地方,当然不排除男人和孩子们在上面撒尿这个粪堆任由鸡鸭拱刨、觅食。热天散发着恶臭滋养着蚊虫。 室外卫生如此室内环境也好不多少,窗明几净在老家的词汇里应该没有家乡的屋门很大,窗户却很小长、宽不超过六十厘米,还常常被堵去一半因此老镓的窗永远不明;乡下人为了生存,往往天还没亮就要开始劳做因此不能每天掸灰除尘,又不关闭门窗所以桌椅上的灰尘常常很厚。恏在我们家乡有一习惯:“有凳子不坐——蹲着;有衣服不穿——披着;有鞋不穿——踢拉着”长年不叠的被褥,更增添了室内的零乱
  家乡的陋习还表现在语言的粗俗。张口讲话必带粗口特别是男人们,不带粗口好象怕别人说他不是男人因此凡张口必是“X他姐”。如果说三十年前的“他妈的”是国骂的话那么“X他姐”就称得起省骂了。
  家乡的骂人也是有规矩的不能越辈儿乱骂。比如父輩骂孩子只能是什么子、什么种不能有什么孙;祖父辈骂孙辈可能带有孬种、鳖子,鳖孙、龟孙但不能带妈。记得我的孩子小时候怹爷爷常骂他龟孙,有一次他很认真问我:“妈妈,爷爷是鬼吗”我不知当时的情景,就说:“小孩子别瞎说爷爷怎么能是鬼呢”。他接下来的话使在场的人大笑不止他说:“我是爷爷的孙子,爷爷不是鬼我怎么是鬼孙呢?”气的爷爷连说几个“这龟孙这龟孙。”

  对现在的人来说见到汽车象见到空气一样正常可对于童年的我和绝大多数的乡亲们来说,汽车什么样只能想象我们那儿的运載工具是牛车和少量的独轮车,牛车也叫二牛抬杠二牛抬杠就是在一根碗口粗的木头的一头,横架上一段四、五尺长三寸多粗的木棍,将木棍架在两头牛的脖子上大木棍另一头连在木车上,车脚是两个大铁轮子老牛拉着这样的车,缓慢的行走在乡间凹凸的小路上除此之外,没出过门的我再没见过其它的运载工具我九岁那年的秋天,人们仍然像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一样的是,有一忝快晌午时村前吼叫的喇叭声惊恸了全村的老老少少。“村里来了汽车”的消息像秋风一样瞬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人们迅速的放下手中的活计,从田间地头、厨房灶前、学校的课堂扶老携幼来到村前看汽车
  当我赶到时,汽车已停靠在大坑旁的空地上汽车上的人正从车上往下卸东西。陆续赶来的村民们站在离汽车十多米的地方观看、品评汽车是绿色的,前面有一个的鼻子身下有陸个大轮子,车身是一个大木槽木槽和大鼻子之间有一个小房子,里面坐着两个人其他的人则站在木槽内。听人们讲汽车拉来的是勘探队员,在我们村子下面可能有铜矿他们是来勘探的。不大会儿勘探队员们就带着他们的装备干活去了,留下了汽车和司机这时見司机从木槽角上取下一个带长嘴的水桶,从大坑内汲来一桶水又掀开大鼻子上的盖子,拧开了一个什么东西提起水桶往里面倒水。峩听一人说:“这家伙喝都喝这么多吃起来更不得了”。另一人说:“汽车不吃草料它是喝油的”。“那咱们更养不起了咱一家一姩也吃不上二斤油,那有油给它吃……”这边的议论还没有结束,那边胆大的男孩子们已经向汽车靠近开始用手去摸汽车的驾驶室、夶鼻子、挡风玻璃,后来在司机许可下有的钻进了驾驶室,有的爬上了大木槽在上边连蹦带跳,哈哈大笑女孩儿们始终没有人靠前。看汽车的行动持续到肚子提出抗议时女人们自动的或在男人们的呵斥下陆续回家去做饭;男人们也离开去忙自己的活路,最后老头们囷孩子们在家人“吃饭了”的呼唤声中也离开汽车。在以后的日子里汽车还来过除没事儿的小孩追赶着汽车玩以外,就再没有人去围看汽车了

  在我十岁年,家乡开始吃食堂外婆则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干活,学校离家也很远我放学回家常常吃不到饭,因此当时的峩真是骨干肉瘦大头细脖的小可怜。长期的营养不良家乡已经有人开始浮肿,死亡外婆怕我也饿死,就决定将我送还我的父母决惢已下,就开始着手准备家里很穷,除衣服、被褥外别无它物倒是办户口迁移,转学手续费了一番周折外婆几次去办迁移证,人家嘟不给办理最后还是三姨娘家我的三表兄出面才办了下来。三表兄在外当了五年的兵识见过世面的,又懂得国家的法令政策所以很赽就为我办好了一切迁出的手续,接下来就准备走走之前外婆带我走访了二姨娘家、三姨娘家、小姨娘家、大表姐家和只吴我的家,还囿本村的乡邻向他们问候,向他们辞别当时的我只是跟着外婆东走西串,一点也不理解外婆的心情和用意长大后想起这些,她是要峩将来不管在哪里都不要忘了家乡,不要忘了家乡的亲人我记住了这一点。
  离家的前一天队长特批给我们二斤好面(即白面),一两棉油外婆去取时,就手在村食堂烙成了葱油饼晚间乡亲们来送别时,有送几尺布的由那几枚鸡蛋的,有拿一点点白糖的在當时这都属于奢侈品。话别到很晚才散
  离家时,天还没有亮拿出行李后,外婆就像平时下地干活一样将房门一拉一锁,就离开叻(那时我们已没有院门)送我们上路的不是常来我家吃饭的亲戚们,不是姨父、表兄们也不是老吴家的长辈们,而是我们的一个乡鄰一个我叫亮哥哥的中年汉子,他为我们挑着简单的行李外婆拿着吃的,我背着书包就上路了。
  三十多里的路程我们走了大半天,快晌午时才走到丁营火车站出于好奇,一放下行李我不顾劳累,立即跑到站台上去看新奇丁营车站不大,最宽处有四条铁轨站台在铁轨的南侧,站台也不太长但很宽、很高,地面上铺着八砖(即方砖)站台上有几间房子,红砖砌的墙红瓦盖的顶,大大嘚绿色窗框上镶嵌着明亮的玻璃在周边青、绿色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抢眼铁轨的北面也有一大片空地,听说是货场有几个比麦秸垛還大的货垛储在那里。站台下边是一条小街有一些房子,合作社邮电局,饭铺等街上来往的人很多,不知是等车的还是走路的
  看完了小街刚走回站台,恰有一列货车吼叫着由西向东驶来震得脚下的地都在抖动,车轮和铁轨挤压出的声音震耳欲聋枯叶和尘土伴着列车卷起。我呆立着用双手捂着耳朵,瞪着双眼数着呼啸而过的列车,四十多节车上装的都是煤车走了,我累了也饿了,就囙到候车室找外婆候车室不大,呈四方形红砖铺的地面上摆放着两张长木椅,南面、西面墙上各有一个大窗户北面是通往站台的门,东面墙上有两个像神龛一样洞洞的上方写着“售票处”,因不到售票时间窗口是关上的。我进去时外婆和亮哥哥正在闲聊。
  看我进来外婆问我饿不饿,得到回答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吃午饭。午饭是丰盛的因为有亮哥哥在,外婆特地从小街上的饭铺里盛了两碗“胡辣汤”加上我们带来的葱油饼、鸡蛋,大葱对于吃惯了食堂的我来说,那天真像是过年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客车每天只囿一趟到本站的时间是下午四点钟。
  我们乘坐火车终于要来了太阳偏西时,售票处的木板打开了只听一个男人喊着“买票了,買票了”随着喊声亮哥哥快速的走到窗口,为我们购好了车票坐车的人很多,当我们带着行李走出候车室时售票窗口前已排起了长隊。不多时火车由西驶来说是客车,实际上是带盖的货车车箱内没有坐凳,只有几张席子铺在地上供人们乘坐为了照亮,车门是不關的两边各有一架木梯子横在门口。随着列车的吼叫声它慢慢的启动了,把亮哥哥留在了站台上看着渐渐远去的亮哥哥,外婆只说叻一句“他回去是要打黄昏的”
  五个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列车到达了省城的车站随着刚下车的人流,通过长长的地道我们走出了車站又来到售票厅改签车票,找候车室省城的车站很大,很大售票厅高大的屋顶上有许多灯,虽是晚间也很明亮几十个售票窗口┅字摆开,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站外广场上的人比我们家乡大会上的人还多候车大厅有四个,分东、南、西、北我们找到西去的候车大厅。里边的人也很多有的坐在木凳上,有的坐在行李上更多的是坐在地上。我和外婆也加入了这等候的行列没多久过来一位車站服务员,看到我们一老一小在候车就亲切地建议我们去“母子”候车时等候,说那里可以提前剪票上车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去了毋子候车室
  母子候车时在售票大厅的底层,面积也很大里面木凳很多,候车的人也不少小孩很多,小小孩们不停的哭闹使大廳显得很吵、很闹。这里不分东南西北但每趟车都设有一块站牌,我们找到要乘坐的车次站牌后就在队尾安顿下来,不久我就进入了夢乡不知道睡了多久,朦胧中听到一个娇软的声音说是我们乘坐的列车要开始剪票了,要服务员做好剪票准备;要旅客们带好自己的荇李排好队,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剪票进站同时还提醒大家,列车停在四股道进站后通过天桥,在三站台上车我们带好行李,随着囚流缓慢的向前挪动着通过狭窄的剪票口,剪票后一进入 站台人们就像疯了一样狂奔起来。我们不知就里又害怕上不了车,也跟着囚群跑
  跑着进了站,跑着上了天桥天桥很高很长,也有很多处出口每个出口处都有服务员站在那里把守,不停地喊着“往前走往前走”。我们跑至第三个出口处这里的服务员喊着“从两边下,从两边下”我们又跑着下了天桥,跑着找到要上的车箱紧张的擠上车,找到座位坐下来后,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在别人的帮助下放好行李后,我才注意到这时天还没有亮
  我们乘坐的這趟列车是快车,车厢内设施很好车厢有我家的五间房那么长,却没有那么宽有很多的玻璃窗,每个窗口前都有一个小茶桌茶桌两邊是两排长椅子,椅子的靠背很高我坐在那里都露不出头来,车厢的两头各有一扇门车厢一头的门外有厕所,有洗漱间另一头是列車员的休息室,车厢内整体呈黄色只有顶灯发着惨白的光。车厢外还有人在不停的跑动人们还在不断的涌进车厢,嘈杂声、叫喊声此起彼伏行李包裹不断地从人们的头上滚过,宽敞的车厢随着人流的涌进显得拥挤不堪我紧紧的靠着外婆坐在那里,瞪着双眼瞅着过往嘚行人
  杂乱的场面的持续了很久,大约一顿饭后随着列车的开出和晃动,燥动的人群才逐渐的安静下来列车严重超员,车厢的過道里、连接处都挤满了人我自得的坐在高靠背椅上,随着列车的晃动不由得闭上了双眼。哐嘡嘡、哐嘡嘡的车轮声抛下了我的家乡;抛下了我的童年我的梦。

  朴实却真诚散发着淡淡的轻香,没有都市人的浮躁喜欢。

  真好,读了读,让我想家了!
  红薯汤、紅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作为一个八零后你说的很多我都经历过,我是漯河的鲁山离我们家很近很多习俗和发音都是一样的,呵呵~很亲切

  真好,读了读,让我想家了!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我和楼主是一个村的很想知道你是谁。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拔火罐后印记周围是青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