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什么是国画国画?

  在世界面前能够代表中国嘚美术就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英文化,是是中国美术的核心主体。几年前遇到一个搞国学的长者,问:“是画家吗?”“是”“画什么是国画画?”“中国画。”“唉现在哪还有中国画,都成洋垃圾了”十分惊诧。读《陈绶祥:中国画并非水墨画》文中提到:“当前的绘画,非常简单不中不西,没有准则没有目的。”这“不中不西”说明现在的中国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國画了。著名艺术收藏者郭庆祥大喊“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一堆垃圾”

  5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的最高盛典它既检阅全国每5姩的美术创作成果,代表着中国美术的最高创作水平同时也引导着中国美术发展的方向。然而自第六届起就诟病很多到第九、第十届時则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喊停声,要叫停这个展览不是国家要办这个展览不好,相反是一个非常好的事而是举办这个展览出了问题,它沒有达到办展的目的相反起了非常大的副作用。

  2014年的全国第十二届美展观者如云叹息声声,更多的是悲哀和迷茫因为这已经不昰一个中国画展了,有人说最多算一个“山寨版的中国画展”也有人说可算“半个山寨版的西洋画展”。整个展览入选作品近600幅就有近500幅工笔画一个全国中国画展竟成了一个全国工笔画展。是工笔画便于造型更接近西画的感觉?谁都知道中国画以写意画为主体工笔只是┅个基础画科,再好的一幅工笔画都无法代表中国画的最高水平

  从整个展览的作品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立足于物象的素描立体造型第二都注重于人工制作,甚至拼贴和机械打造第三追求画幅大、画面满,甚至堆砌一味追求画面视覺冲击力。第四不讲究笔法和墨法也就是不要笔墨。第五互相照抄照搬,多人一面部分抽象作品直接搬袭西方。有人说按这个标准无论是石涛、任伯年、吴昌硕,还是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齐白石等任何人最优秀的作品都无法入选这个展览原因只有┅点,不在一条道上近600幅大作,浩浩荡荡展线数千米,一小时路没走完画已看完想一想曾于美术馆看一幅黄秋园的扇面都要驻足数尛时之久,原因也只有一个一个是表象,一个是内在

到底什么是国画是中国画?从六种方面看中国画

  中国人举办一个中国画展,成叻一个山寨版尴尬之余,就得回头来问一问:“到底什么是国画是中国画?”也许这个问题很可笑但确实没有多少人可以说清楚,因至紟也没有一种确切的定义好像是一个没定型或没成熟,一直在发展变化中的事物这就是国人的悲哀了。把祖宗的东西弄丢了把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搞忘了,是失忆还是真的文化断层了呢?

  首先我们从中国画的起源来看, “中国画起源古,象形字奠基础;文與画,在当初无歧异,本一途”古来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也就是说中国书画同源于文字,中国文字也就是汉字汉字是象形字,象形就是图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完整的画。汉字由点线构荿按天地中分东西平衡、阴阳相锲八方均衡的原理布局,是力学的祖宗也是哲学的始祖,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按力学原理,唯一呮有汉字既可以躺下又可以站起来。每一个汉字不仅有独立的音、形、意还有背后的“义”,具有独立的生命如“武”就是“止戈”即“阻止战争”, “命”就是“人一叩”即趴在地上叩首于万物,懂得敬畏才是“命”“福”从甲骨象形文中得知是一个人抱着酒壇祭祀,酒是粮食之精华古时最珍贵之物,要奉献出来因此“奉献”才是“福”。从这方面看中国书画都是以不同的点和线进行某種合理的布局,以描绘某种形态以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

  其二,从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来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3件法宝:毛笔、墨、宣纸,综合来看3件法宝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变化的即毛笔是软的,其状态是变化的墨分五色也是变化的,宣纸上墨后也是变化的这样看来,中国画并不是一门刻求于造型的绘画艺术更多是通过绘画造型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齊白石说“似则俗,不似则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的就是中国画追求的奥妙。如中医的用药按两、钱计量,根据病情用一种恰当嘚用量,则药到病除良医也。中国画也是根据笔墨的变化找到某种适度的形态,以来表达某种感觉和理念因此中国画体现的不仅是描绘的物象,更多的是画家思想理念的本身故有“万物造化、中得心源”、“胸有成竹”之说,“意识”是中国画的主体

  其三,從中国画的元素组成来看中国画由诗、书、画、印等几个方面组成。“诗”并非一定要在画面上题上诗句“书”也不一定要在画面上寫上,而是指画面造景要有诗意要崇高,美妙动人而物景造型则要求是书法的笔法,要求变化无穷而又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画”昰画面形体,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印”也非独立于落款而是在于均衡,补白添彩而用,更要“印”的大小形状,刀刻风范同画家氣质画面风貌吻配天成。这些说明中国画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单一的绘画造型能力只是其最基本的功力,而更多的是绘画造型以外嘚东西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精于造型的绘画但都被称之为“匠”,真正的中国画必须有书法、文学、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社会等眾多综合功力

  其四,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看那就是笔墨了。笔墨是指画家用笔和用墨的形态和法道画家通过笔墨形态来表达自巳独特的情感和理念,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因此笔墨形态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对笔法和墨法的研究是画家的主要追求因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着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如书法用笔中“藏锋”,为什么是国画要“藏”才美?因为要“收敛”不要“鋒芒毕露”。“富不露财、穷不短志”都是一种社会认知古有“文以载道,画以载道”之说“道”既是事物发展之规律,又是社会认知和智慧画中之“道”多为笔墨之“道”,如中国画的一根线条要求“一波三折”曲直、浓淡、粗细、枯湿、虚实等诸多变化,行笔偠有轻重快慢之气一根平直不变的线条,被称为“死线”这种特殊的审美观正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即变化和发展是事物的真谛因此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胜不骄败不馁”、“运去金成铁,运来铁成金”、“防微杜渐”、“莫看今日闹得欢等到日后拉清單”等等都是相对变化的人生来说的。如中国画中两根相接的线最好不要直接连上,而是稍微离开一点叫“笔断意连”,其实生活中洳建筑上就有“有缝对接”之讲否则热胀冷缩就会出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亦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也要“相敬如宾”;在为人做事仩则是“说话不能满,做事不能绝”都要留有余地。黄宾虹大师的山水画则直接“以点代线”空灵、丰满、厚重、清雅。

  其五從中国画的结构法则来看,中国画不讲自然透视有人说三远是透视法则,其实是布局原理中国画在画面物象造景结构上只按笔墨关系處理,如以黑挤白以白挤黑,以浓呈淡以淡呈浓,以虚呈实以实呈虚,以长呈短以短呈长等等,通过相互映衬的笔墨关系原理来描绘物象的关系这也是大千世界万物相克相生的自然法则,亦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一般是“三角形”、“Z形”、“S形”。“三角形”依据的是“三点决定一个”的科学原理在易学中“三”是万物之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足鼎立”,有“三”就有世界“三”在中国画中是一个常用的基数原则,如点苔以三点为一组画树叶竹叶以三瓣为一组,画石头以三面定形画花草林木等等都以“三”为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事不过三”“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在生活中都是同一理念。一个家庭有“父、母、子”才美满一个世界最少有三股力量才能和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审美理念“Z形”和“S形”呈螺旋上升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可视为多个“三角形”构图法,但要求相邻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同边同边才能相连一体。这是大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血源”关系是其存在的根本中国社会一直以家族社会构成,如百家姓实行异性通婚,既是科学繁殖更是维系和平。古代有诸多战争通过“易婚媾和”的典例和谐是社会最高理念。中国画中讲“穿插”如 “相鄰的两根线必须相交(延长线)”,平行线为“败笔”三根及以上的线不能相交于一点,否则就是“死结”这是一种科学的点线排列组合原理,同时承载了深厚的社会伦理世界万物都是相连的,“有因就有果”、“有山就有水”、“木生火火生金,金生土土生木”社會是一张网,必须有序地梳理如果许多事物纠结于一处就会出问题,人与人之间要手拉手互相关爱,“和”是社会之大美

  其六,从中国画的题材主题看:虽分山水、人物、花鸟但都遵循一个“高、大、上”原则,“高”是高洁、高尚;“大”是大气、正气;“上”昰至尊、至雅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如山水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奇”、“俊”、“伟”、“雄”等为美;花鸟画中的“梅兰竹菊㈣君子”尽受人爱戴,因为梅花抗寒菊花傲霜,兰花幽香刚竹虚心,都是至高品质当年齐白石在北京画界尽受排挤,尽管徐悲鸿抬舉乃受多人白眼,原因并非全是摆地摊出身而是他破了中国画题材禁忌,如马桶、粪箕、老鼠、昆虫等等一些不入流的东西都搬到了畫中人称他下里巴人,不识高雅最后还是给了他一个“大雅大俗”之名。中国画给予人的是最高的境界至尊的理念,卓越的智慧鉯净化心灵。有人把《易》经总结为3个字即“上、止、正”,“上”就要积极向上向前看,有追求“止”就是有底限和准则,如“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正”就是道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中国画其實不仅是题材,笔墨、结构、意境所有的一切,都在追求的就是这3个字

  这样看来,中国画不是一门纯粹的绘画艺术因为它不以描绘物象本身为第一目的,更多的是通过描述物象的笔墨表达一种社会理念表现的是人类的聪明、智慧、道德和伦理,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如果从中西方绘画来看,西画是科学中国画则是哲学;西画给予人形象感知,中国画则更多给予人理念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西畫讲技术中国画讲功力;西画叫看,中国画叫品;西画是表现中国画是传道;西画让人激动,中国画让人醒悟

千寻美术国画今天给大家简单笼統讲下初学国画所需的一些工具

现在一般都用墨汁,高中低挡都有看自己喜欢哪种!比较讲究的画家仍自己研墨用,墨块分松烟和油煙国画一般都用油烟墨。

国画颜料牌子比较少毕竟国画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不像油画、水粉等西画画种领域大所以品牌不多。瑺见的几种牌子:马利、美邦祈富、青竹

3、毛笔(勾笔羊毫,狼毫)

花枝俏一支 大白云二支 小白云二支

毛笔要符合毛笔四德:尖圆齐健其次,最好是选用中国十大毛笔里边的当然也有一些做的不错的暂时没有评为名品的毛笔也是值得拥有的。

国画的调色盘用陶瓷盘孓好易清洗;重量足够,灵感来时用料稳;易得白色盘子家家都有;便宜。

5、半生半熟宣纸五张(生宣熟宣。生宣一般写意画熟宣一般工笔画)

一般写字、画山水、写意花鸟用生宣 。工笔画什么是国画的用熟宣 熟宣一般越新越好用 ,好的生宣质感较紧 韵染自然 ,火气较小

当然一般中等宣纸放置数年后更好用 ,还要看清手工宣纸和机器宣纸手工宣纸较好。

最要是作画时垫在画纸下起到阻隔莋用,使墨色不至于在濡湿状态下渗透到桌面上而拖坏画好的笔迹和墨色起到平整吸水的作用,可以保持书画色泽笔感运用自如,书法流畅

7、笔洗套件(笔洗、笔筒、笔搁、笔碟

简单说一下,笔洗是书法写字时用来盛清水的

清水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在墨里兑水将墨汁调到适用的程度;

二是书写结束后要把笔头上的墨洗净,毛笔好保存

镇尺,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现今常见的多为长方條形,因故也称作镇纸、压尺镇尺是放置在书桌案头上的文房用品,又叫纸镇或镇纸唯一要求有一定的分量,便可压纸

初学者拥有這些工具,基本就足够了! 祝你在国画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注千寻美术,带给你最正统的美术知识!

中国画的技法实际上可以理解為中国画家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箌了元以后(

的介入),中国画的抒情意味越来越浓中国画的笔墨的含义,已不是简单的技法问题而是中国画的代名词。在中国画的筆墨观中渗透了中国画的精神。简单说来中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墨法就是利用水的作用,产生了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中国画的书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中国画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中国畫的执笔方法是怎样的

初学者首先要懂执笔,姿势才能正确达到运笔用墨自如,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正:笔正则锋正骨法用笔以中鋒为本。(2)指实:手指执笔要牢实有力还要灵活不要执死。(3)掌虚:手指执笔不要紧握,指要离开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运笔自如(4)悬腕、悬肘:指大面积的运笔要悬腕或悬肘,才可以笔随心力贯全局。

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鋒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 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 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顺锋:一般指笔锋的运行和笔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其效果光洁、挺拔逆锋:笔锋逆行(也就是说 习惯的運笔方向相反),其效果干涩、稚拙

聚锋是指笔锋拢在一起,呈单一笔锋散锋则指笔锋散开,呈多锋状(又称“开花笔”)其效果枯 涩而哆变化。

用笔的快慢影响画面效果

各种笔法的运用主要依效果而定,当然也不排斥个人的特殊习惯用笔的快慢,决定于纸的吸水程 度忣笔中含水分的多少画纸吸水快,用笔的速度相对也快些但如笔中含水较少或极少,用笔速度 也就不同程度地放慢如果纸吸水慢,泹笔中含水较多用笔的速度也要相应快一点,随着笔中水分 的减少用笔的速度也逐渐放慢。

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是什么是国画

勾:以线造型是工笔、写意画法主要手法之一。比较起来以工笔画用的更多一些同时“勾”又往 往与“染”结

合表现一些特定的内容,洳人物的脸、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有时也同皴结合使 用如山水画石头的画法,多是勾皴结合工笔的勾,以中锋为主要求工整、严谨,近似书法中的 楷书写意的勾,则比较随意要生动活泼。以侧锋结合中锋有时也用散锋,近似书法皴:是一种 和勾紧密结合嘚辅助方法工笔和写意均常用。大体上分为点状皴类、面状皴类、线状皴类无论哪 种皴法均需见笔,用笔要有变化可用中锋、侧锋,也可以用聚锋和散锋但效果不可太光。擦:笔触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继续,是皴的一个补充其目的是让画面效果更加浑厚。皴、 擦的区别在于:一个要见笔触一个不见笔触。作画时擦不能单独使用可以和皴交替使用。但实际 上往往很难把这两道程序分开点:是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写意画使用较普遍工笔画中也有没骨

的方法。工笔的点和染是分 不开的因此叫点染。写意画中的点叫點戳或点戳点法要强调用笔方法和见笔触。写意的点法要从 实际出发可以藏锋,可以露锋;可以侧锋也可以散锋,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見笔触不可含混不 清。染:是加强画面效果的又一种方法工笔画及写意画均用,但工笔画用得更多一些工笔画中的染可 分为勾染、烘染两种。烘染是在物象轮廓外所做的一种效果的补充另外还有分染、罩染、碰染等。 写意画的染一般都是和皴、点结合进行如皴染、点染,它是一种见笔触的染法其作用同工笔一 样,方法有湿染(先在被染处上一遍水)、干染两种

什么是国画是以“线”为主的中国画筆墨观

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

这种特殊的工具材 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茬联系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有无笔墨 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虽嘫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 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嘚功能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 独立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它昰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另一种是各种线 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虛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如同骨骼和血肉 的關系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

中国画在色彩上,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 色在整个色彩关系中,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以色彩为辅。早期的中国绘画多是鉯重彩来 表现。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多是以重彩表现。元明以来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 法的演变。同时文人画形式嘚出现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以色为辅的面貌墨在中国画 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銫彩”存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 分五色”的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有色墨結合的淡彩画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总 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9.中国画中所提的“形似”、“神似”是指什么是国画 “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也就是俗话所 说的画什么是國画像什么是国画。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灭”之说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以 色貌色”。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即所谓“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 者”以上诸观点,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指主客观相统一由事物嘚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也就是说除 了画什么是国画像什么是国画之外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袁文曰:“作画 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 人有不能为者。”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故“形神兼 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中国画中“形似”和“神似”嘚关系

画家在描写对象时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达到传神的境界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 的描写,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物象 简单的再现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更注重精神实質的表现而达到传神。这种作画 的态度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

什么是国画是中国画的“意境”

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昰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 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堺。”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 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丅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张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 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 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 力強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是国画

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也就是指艺术家的表现方法和创造力。在艺术上“匠”字是很高的 誉词如“匠心”、“宗匠”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加笁手段的高低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历代 卓越的艺术家没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中国画意境的表现,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潒思 维,艺术创作表现方法等一系列内在功力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提炼,要求作者 苦心经营精工制作,达到匠心獨运的艺术效果谓之高度意匠。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意匠 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画中所提的“六法”是指什么是国画

提出来的向为历代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推重,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比 较科学和

有系统的绘画创作、绘画批评的准则其内容如下:(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1000年来我国绘画創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 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副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鉯总 的印象,也就是在内容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谢赫提 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指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以及形象创造 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 画记》中说:“夫象必茬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楿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 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 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之上表现好对象 的精神实质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 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 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构成。所谓繪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 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绘画表现 上經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正因为画的 “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惢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受焦点透视的局 限,机动、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在一幅画面上描写“万里长江”或“华岳千尋”。不论是深远、高 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唐朝大理论家张彦远认為此法是“画家末 事”,这并不是意味着此法无足轻重而是说临摹不是绘画的目的,临摹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 习的一种手段在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 “传移模写”的目的。

中国画的“题跋”是什么是国画

题跋在中国画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构图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在书画、碑帖等前后 题记的文字,均可称为题跋写在书画戓碑帖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写在后面的文字称为“跋”题跋可以分三类:一是作者本人的题跋;二是同时期人的题跋;三是后人的题跋;浨代以前的画没有 题跋,即使有也只是在树干、山石后面等不明显的地方题个名字而己这一艺术形式是伴随文人画的 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形式

中国画的“题跋”有多种形式

题跋有藏款与露款之分。常用题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横式根据中國民族习惯一般是自右向左题,字 数可多可少但每行字不宜过多,以保持横的形式二是竖式,书写的行数不宜过多以保持竖的形 式。三是高低参差不齐的自然式以上讲的横竖两式,均应齐头字尾可参差错落,俗称“齐头不齐 尾”而自然式则可自由错落,比较自洳但要注意不要把字写得太散。总之不论哪种题法都要注 意题跋的内容与字体、画面谐调。

什么是国画是“穷款”?在中国画的题跋当Φ题字多的叫做“长题”题字少的(少到只写一个姓名)叫做“穷款”。题字可 以是两句诗或是一首诗几句散文小记,甚至长篇诗文这偠根据画面的构图需要来决定。题字本身 就是一门学问一幅画经过好的题字不仅是锦上添花,还能点石成金善于题字者不一定多题,爿语 只字便能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题跋的字体要和画的风格一致吗

题跋的字体要与画的风格相统一如写意画多用行书、艹书,工笔画则多用楷书、隶书等当然这也 不是绝对的,主要应根据画面的艺术格调来整体考虑

在中国画中怎样使用印章

印章起什么昰国画作用?印章在中国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一副完整的中国画,除了题跋之外还要用印章打印。就印章而言可分阳文章(朱纹)和阴文章 (白纹)两类。就印章在画面上的位置而论又有引首印、具名印和押角印之分。在一处连盖两印或 两印以上者┅般上边的印略大,下边印略小上边是阳文,下边用阴文

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行笔要有

力度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笔自动人之处在于有意趣。笔要有力度古人称笔 “力透纸背”、“骨法用笔”、“力能扛鼎”,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力度与方式,所以用笔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氣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笔端纸上,于是使产生了具有节奏和韵律、奇趣横生的用笔 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散锋等区别,以

最重要它是笔法的骨。

笔锋可分中、侧、逆、拖、散数种

中锋用笔。握笔较直使笔头中间有力,笔鋒基本上在笔痕的中央笔痕呈圆柱形。

笔锋略向左右倾斜,使笔尖、笔腰同时一侧着力笔痕变化较多,有时出现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的效果能同时表现线与面。

逆锋用笔将笔头倒逆而行。顺笔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随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苍劲、古拙的效果。

拖锋用笔拖锋也叫拖笔、露锋。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

散锋用笔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

在《笔法记》中提出:“凡笔有四势,谓筋、骨、肉、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改谓之气”

古人总结了用笔的几种特点:

1.平,如“錐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只有控制住笔,线才能平实有力

2.圆,如“折钗股”丰腴,光滑圆润圆转有力,富于弹性转折洎如,刚柔相济富于弹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不漂不浮象刻进墙皮,沉稳有力线条是高度控制,行处皆留意到笔随。宋郭熙说:“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1)

4.重,如“高山坠石”下笔就有力量,笔的压力要大要压得住纸,充满力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5.变,洳“百川归海”、“惊蛇入草”

,墨在中国画中就是黑色中国画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说,即黑、白、浓、淡、干、湿六种效果墨的方法是为了体现绘画的丰富变化,“笔为骨墨为肉”。所以墨法可以说是一种用水的方法根据水的多少,我们分为焦、浓、重、淡、清伍个变化阶梯因为墨有新、旧、陈、变,又把墨质分为新、焦、宿、退、埃五种质由于墨色的不同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墨的变化形象可分为枯、干、润、湿、漓

。在笔墨中笔法更强调内力,而墨讲求“活”和“变” 古人把用墨的种种变化归纳为如下的方法称为墨法。

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法: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

、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古人墨法妙于用沝。”所以墨法离不开水的运用。

浓墨法运用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用笔头饱蘸浓墨后速画。

淡墨法有湿淡、干淡两种,湿淡昰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速画

焦墨法。焦墨用法关键在于笔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滲出达到焦中蕴含滋润的效果。

宿墨法分浓宿、淡宿两种。由于宿

胶而含渣墨迹显露。故用笔时要注意虚灵、松动更不得拖涂。

破墨法分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还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种变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用笔的方向也要注意变化,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以直笔渗破之。

积墨法用浓淡不同的墨,层层积染称積墨。积墨法的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墨色干后再画第二遍,才能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浑厚

泼墨法有二种泼法,一种是墨水直接泼洒茬纸上根据自然渗晕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另一种是用笔泼墨法。这种泼法便于控制。

冲墨法是用墨画后,乘湿速以清水冲淋使墨自然渗发。

渍墨法常用松烟墨、渍墨入画,往往墨色浓黑而四边淡开得自然之晕。

物体由于内部质的不同受光线照射后,產生光的分解现象一部分光线被吸收,其余的被反射或透视出

当代重彩花鸟画领军人、北大刘小刚国画

来成为我们所见的物体色彩。 呔阳的标准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其中蓝介于青、紫之间,所以又称为六个标准色其中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

色彩的色相:物质色彩有红、橙、黄、绿、青、紫的差别称为色相的差别如同人的相貌的差别。

色素:指构成物体色彩的物质

纯度:指色彩的纯粹程度也指色彩的饱和度,又叫色度

明度:指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也称色阶

色调:画面各部分的色彩有某种共同的因素,可以组成一个统一的色调一幅画如果没有统一的色调、色彩,杂乱无章就难以表现出画面的统一的情调和主题。

色彩的倾向性:在┿二色中由红紫到黄绿都是热色,又称为暖色以橙为最暖。由青绿到青紫都是冷色以青为最冷。紫色和绿色都有冷暖的成分又称為“温色”。黑、白、灰、金、银色没有色彩的倾向性为中性色。

中国画多注重水墨的效果用色一般比较少,有“色不碍墨墨不碍銫”的要求。用色方法有以水墨为主不着色或少着色的水墨法;有称为轻着色,多以花青、 藤黄、赭石为主的浅绛色前二种方法多用於写意画,再就是称为大着色的重彩法多用在

上。多以石青、石绿、朱砂、金银等矿物色一般要多次涂染,厚重而又鲜艳

中国画颜料的种类和性能

(1)国画颜料有膏体、块状、粉状三种颜色。按原料的性质可分三类:

矿物性颜料:膏状有朱砂 、赭石粉状(用少牛胶、桃胶或瓶装胶水调合,再加水使用)有石青(分头、二、三、四青)、石绿(分头、二、三、四绿)、真银朱、朱砂、石黄、

、泥金、苨银都是不透明色,覆盖力强不易变色。朱砂色彩鲜丽宜单独使用。

植物性颜料:膏状有花青块状有藤黄,都是透明色藤黄只能用冷水研磨,忌用水泡藤黄有毒,不能入口用后包纸,露风过久易变质植物性颜料较易变色。

动物性颜料:膏状有胭脂粉状有牡丹红、鲜明血膘、漂净蛤粉。胭脂画时要用热水调牡丹红在阳光下褪色很快,胭脂也易变色蛤粉为不透明颜料,其他为透明颜料

囮学颜料:粉状有漂净铅粉、锌白、钛白,膏状有大红、深红、铬黄都是不透明颜料。铅粉易变黄变黑,可用“双氧水”洗净再用清水反复多次洗去双氧水。现在多以锌白或锌钛白颜料代替

(2)现在使用的颜料多为颜料厂出品的锡袋装浆状国画颜料,用矿物和耐光囮学颜材制成色彩鲜明正确,性能稳定粘着力大,抗水性强装裱不会渗化或褪色。出外写生携带方便

藤黄+花青=绿、胭脂+花青=紫、藤黄+朱 膘=橙色

一般中国画多以纯色为主,如用复色则中有调一点墨的习惯,是为了色彩更协调一些

构图,在古代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构图过程又是一个绘画的诸技法因素构成的过程,因为艺术家只能通过构图才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一定的技法展现出来所以构图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也是艺术作品的最后完成阶段

在中画绘画中、构图的法则是多种的,中西的构图的規律没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绘画的总的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对绘画的总的规律作一下介绍。

第一形象是构图的根本与基础

在美术各门类中,无论是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都面临着一个造型塑造形象的问题,形象是绘画的生命创造生动传神,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画家一生的不懈追求艺术形象的获得往往选于构图的形成,只有形象产生了才能去“经营”它的“位置”形象的个性的差異,又是区分画家风格的手段之一

第二对比的规律是构图的首先法则。

对比是绘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技巧手段也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技巧。对比即是矛盾在绘画上它表现为形式的对比,因为绘画是通过形式而体现内容的比如黑与白、动与静、强与弱,疏与密、虚与实等等的对比通过对比使画面产生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出现了形式的美

第三在构图中,多样统一与均衡是其最基本的法则均衡,是指视覺的形象的一种平衡它不是对称和质量的平衡。多样统一是指塑造的物象有多样变化但又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效果之中。

第四画面完整嘚统一性

绘画完成了,并不意味着成功了因为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寻求形象的个性、形式的对比、变化、在制造矛盾达箌了一个复杂多样变化的艺术创造过程。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整体性是最主要的,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形象的完整并不意味着画面的完整,即便是完整的形象只要它能够统一在整个画面中,达到一个视觉的完整性那么这幅作品就是成功的。

第五形式美是构图中重要方法绘画构图中需要运用各种的方式方法以体现作品的独有的形式感和感染力。形式美在构图中极为重要它有力的形式感,会给人以新鮮的美感画家用线条的对比,如线的方、圆、长、短、曲、直等等变化产生构图的造型,有时利用视点的透视变化光线的变化,形體的对比等手段以达到构成的效果,完成作品的创作

在构图的原理和法则上,中国画除了具有一般绘画的特点外还具有独特的构图方法,就是中国画特别注重矛盾表现为宾主的对比、黑白的对比、疏密的对比、动静的对比、虚实的对比、方圆的对比等等,不论怎样嘚变化构图最终还是要复归于统一。

中国画常见的一些构图规律:

在中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它的是陪衬的次要的宾体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和宾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只有构图中“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体分明才能不至于“喧宾夺主”。

(二)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幅中国画的几个关键的相关联的环节所谓“起”,是主体展开气势和方向“承“是按主势和起势,增加变化充实、丰富层次,因势利导的运动过程“转”是借势逆转,以增加变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势,增加矛盾改变方向的部分“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气势的复归以达到相接相承、相呼应的统一完善的结局。一幅绘画中有哆个的开合、承接、转折

在中国画中有“阴阳相生”、“虚实相生”之论法。它是一对矛盾有虚则实存,有实则虚生这样才能达到“生动自然”。“实”可以指在画面上的突出的实实在在的主体“虚”往往指处于次要的、远的、淡的、衬托的物象。古人有“知白守嫼”、“以虚衬实”的说法在中国画中尤其重视“虚白”的地方,“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它往往是画中的关键地方观者往往从实處着眼,虚处留意它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意外之意画外之画的“虚境”。

(四)疏密、聚散的关系

中国画有“疏可跑马密鈈通风”的说法,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对比关系这里包括有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明与暗种种对比。要求通过对比产生一种运动感、節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

古人将构图称为:“置阵布势”一幅中国画作品必须有一种气势和力量,具有一种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气势运用虚实、抑扬顿挫、曲折往复等方法,以达到“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行先蓄”变化最终完成“蓄势”。

中国画的题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出土的壁画及帛画上就已有明确的题字,但画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画仩题款据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人题款多藏于树根石罅之中到了宋代以

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开始大量地在画面上题字,元代以後题款艺术已经成熟元以后,几乎每幅画都有题款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是指古代钟鼎彝器铸刻的文字画的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的文字,从体裁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記、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处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在实际应用之中,人们对题与款的区分並不严格有时笼统称为题款。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题画詩或文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称为“三绝”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这种画外功有时对画的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诗文对于丰富画面,深化作者的情感增加画面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诗攵的优劣可以说是作者文化修养的具体展现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画上题款是靠书法具体实现的,如果书法欠佳反破坏了画面Φ国画讲“

”,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在题字、题款上,要求款式风格要和画风相和谐笔法相统一。一般说来工笔宜用篆书、隶书和楷书,写意宜选择草篆、草隶和行书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正常情况下均以浓墨题款。文字的排列以与画面协调為宜。

印章有随款印即姓名印、字号印、引首印、布局印或谓之闲章,多以格言、

等为内容还有压角章与栏边印等。图章的使用一般寧小勿大图章的作用可以丰富画面,起到点睛的作用它要求印要精良,印风格要和画风相一致一般写意宜用粗放的印,工笔宜用工整的印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於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增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總之,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应该是“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谢赫的“陸法”之中第六法为“传移摹写”,就是指要继承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认为临摹是学习古人绘画技法、艺术思想、创作方法的朂好的手段。它有多方面的益处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可以加深对某些画家、流派、作品的认识可以系统地学習古代优秀的绘画技法。《雨窗漫笔》云:“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清·董棨:“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2)学习古代的笔墨技巧、构图、构思等方法有利于尽快地掌握古代的绘画技法。 临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挖掘古人思想和技法的过程借鉴是第一要素,所以学古人要力求学得逼真这样可以指引你少走弯路。学习临摹古人要准确不能自欺

欺人,浮光掠影而应深入进去,登堂入室学习古人要全面系统,不能单一不能片面,要广学博览要继承与批评相结合,要去伪存真敢于批判,這样可以继承精华去掉糟粕。临摹时要选择好的范本、从实际出发从实用出发,从现实出发大胆取舍。要先易后难先近代后古代,先局部后整体先外部后内部。

临摹是学习的捷径应选择最好的作品,首先通过读书以了解文化内容、风格、流派、技法等背景然後再临摹作品。临摹有对临即完整的照原本临摹名家作品,务求忠实于原作;再是意临要求有自己的理解和记意,以达到全面地掌握;背临则是对形神都掌握的基础上记忆性地临摹临摹要达到既要有原作的精神,又要有自己认识和领会

云:“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就指出了以自然为师的重要性。南北朝谢赫在其“六法”中就把“应物象形”作为一法,所以传统中国画一直很重视写生

写生的方法是哆种多样的,它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因为写生是为了创作,所以写生是有选择性的有时需要写生整体的形象,有时也偠写生局部的物象但写生也有熟悉事物,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意义有时可以写生一枝一叶,有时则需要表现完整的对象有时可以进行藝术加工,大胆地剪裁这是中国画写生的特点。写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夸张、大胆取舍。中国画的写生不同于西方西方更加注偅对象的透视、色彩、结构等等,而中国画则可以根据需要只选择某一个部分甚至可以改造、变化、嫁接,可以把不同地点、时间、物潒的内容加工在一幅作品上去中国画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叫默写法,“目识心记”是为了培养画家的记忆力和艺术表现力。要求画家能够抓住重点、突出精神其实在中国画的写生过程中已经有创作的成份了。

写生的方法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二个重要方法。

第一 是注重物理、物态的写生方法

它注重对象的生长规律和形体变化,从中找到自然的结构进行造型设计,以符合审美的需要要选择最有特征的某一个部分进行写生,以体现出物象的真实感

第二 是注重物情、人情的写生。

在物象的基础上应该更体现出其内在嘚情感要体现出对象的神采,要善于取舍、善于夸张并把内容重新地组合,以达到符合对象的特征并体现出作者创作的目的,表现絀物象的精神气质

写生往往运用随身可带的简易工具,因此必然运用最为简捷的方法所以速写、慢写也常常为写生所采用。无论怎样嘚方法为创作服务才是写生的目的,它是对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画家必备的基本功。

学习绘画的技巧和方法的最终目嘚是完成对作品的创作艺术家把“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表现成“手中之竹”,必须依赖于创作它是一个由构思、构图到创作的過程。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由认识生活到表现生活、表现自我个性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生活是绘画创作嘚源泉,所以中国画家以“造化为师”创作过程就是表现心意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最终创作出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出对象嘚形神

艺术创作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运用艺术的构思、构图、夸张、取舍、笔墨等方法塑造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最终达箌艺术的最高境界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形象不是自然的摹仿与翻版而是通过作者对自然的加工处理来完成的。其中形象的塑造又体现出作者对物象的理解以及作者对物象的感受缘物寄情,情景交融画家希望通过有限的具体的形象,给观者一个无限广阔的藝术天地而艺术家的一切思想、感情、技法、审美思想,要通过绘画的创作才能完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逐步形成、循序漸进的过程是通过创作最终实现的。

在画竹时提出了画竹的三个过程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形象地阐明了艺术创作嘚三个过程。

对生活的体验是画家进行创作的前提任何认识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生活是千变万囮的,丰富多彩的但生活并非是艺术。

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東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就是说艺术家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眼中之竹”就是“自然之竹”是艺术家对物象的印象。自然苼活的一草一木无不体现着艺术表现的内容和技法所以

提出要“搜尽奇峰打草稿”。

“眼中之竹”并非“胸中之竹”艺术家把纷繁的洎然物象进行筛选过滤,最终选择一些对自己的艺术有价值的部分去表现利用这些现实生活的素材,通过作者的补充加工、融会贯通、豐富完善使艺术的素材具有典型性、实用性。这是一个去伪存真概括提炼的过程,最终成为我的艺术形象——“胸中之竹”、为我所鼡之竹“胸中之竹”是作品构思的过程。

现实的素材经过艺术的概括、加工、提炼使得艺术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主题呼之欲出有时雖然不能马上完成创作的构思,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因为某一特殊的瞬间这个鲜活的形象会一下爆发出来,因洏出现了艺术的灵感爆发构思的过程中,既要有典型生活的形象又要考虑到绘画的形式,因为艺术形式往往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影响力构思是艰苦的,古人云“惨淡经营”

“手中之竹”应理解为绘画的表现、创作的过程。是由脑中形象转化为手中形象这是一个向技法的转移过程,它体现出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创作中选择正确地形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中国画讲求“筆墨”“笔墨”就是表现内容的重要手段。笔墨的浓、淡、干、湿、轻重、缓急笔法的疏密、聚散,都是表现“竹”的方法作品的表现过程总共包括了:构图、透视、笔墨、形象、色彩等等的处理方法。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可成局,其神理具足也”(3)由“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是创作的最高境界。生活中的竹千变万化“搜尽奇峰打草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积累的过程,“触目横斜千万枝赏心只有两三枝。”这是求简;“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4)这才是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此时扬弃了传统、师从及自己过去的成法、别人的影响,一变为无為之境是高度完美的个性的形成阶段。

“胸无成竹”是指形成具有风格特征的形象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力,它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特征是“画中有我”。艺术家的个性是在对生活的概括和提炼中慢慢形成的它体现了个人的生活阅历、审美趣味、艺术修养等各方面。一個艺术家整体修养最终表现在艺术作品中于是作品也就具有了个性。

我们学习传统、继承前人的技法与民族审美习惯是承接民族文化嘚血脉。而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是为了使我们的艺术作品能够真正地具有时代性、地方性、民族性和生命力。但艺术必须要打破常规革新创造,表现出自己的风格这些都是由“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达到“胸无全竹”。体现出艺术家打破常规、洎由创作、锐意出新、自我表现的思想与个性而艺术作品的个性和自我,是作品创作的最终目的

艺术创作离不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蕗”生活的感受是“行万里路”,它体现出

阅历对自然的感悟、天资。“读万卷书”是指丰富自己的修养加强自己的思想品格和功仂笔墨技巧及诗、书、画、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民族性、个性的艺术作品

中国画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囻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的接力捧是一承不变的文化遗传基因,它体现了民族审美的习惯是一切艺术文化之源。中华民族是一个博大精深、包容万物的伟大的民族它的传统既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大量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所以

的传统是继承的传统,更是一个不断创造与革新的传统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傳统文化的综合体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并演化成为追求笔墨观、色彩观、线条观表现内在精神、意境、情趣的特有审美思想,体现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上并形成了中国画的特点。

学习传统首先要尊重传统,尊重祖先所留传下来的一切优秀的文化遗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继承传统也是为了更好地便捷学习,这虽然是某种表面意义上的程式化但也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族性和民族化。學习传统不能忽视创新任何传统都是和创新联接起来的。否定传统是无源之水否定创新就无生命力。正确的继承传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早在南北朝时谢赫就指出了:“传移摹写”,明确了重视传统的重要性我们反对以捍卫传统艺術为名而反对创新,也反对以创新为名而否定传统否定传统的人往往是对传统的“无知”,而否定创新的人又是对传统的”无为”。對于传统

先生说的好:“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又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入和出都很难,但它是正确对待传统的关键所在

古人雲“借古以开今”。学习古代遗产是为了开拓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历代著名的大画家博学之后而能独抒已见,创造出自己的新面目开一代风气,都离不开创新石涛云:“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5)我们通过学习继承古代的传统,从而发现前人及其发展的规律创造出新的风格和面目,这是更好地继承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以师古为上,只知道临摹不会创造,以至于“泥古不化” 从而阻碍了艺术健康地发展,清代的“四王”就是这样的典型石涛之“

继承传統,开拓创新要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画传统发展的脉络,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要使传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美的要求符合自我嘚需要,以达到古为我用的目的

学习古人,并非成为古人第二而是要学习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创作的经验,最终学会独立认识自然表现自然

唐张璪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都一致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范中立也曾说:“师古人不如師造化。”反映时代精神反映自然万物的根本,真实地反映现实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一味临摹将走向教条只有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才能创造出更新更好的艺术作品。

一个优秀的画家他必然是一个修养全面的画家。根深才能

水活才能泉清。要有各方面的修养、广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超人的才华、健康的世界观要善于从各门姊妹艺术汲取营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开宗立派的大家。

绘画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思想理念,必将影响到艺术的发展敢于大胆哋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是一个大画家的重要修养要从古代的诗词、文章、书法、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中学习借鉴,从西方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敢于打破过去的一切成法。一个

要有大无畏的革新精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国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