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本科取得文学或理学学士服什么颜色但我是法学学士可以吗?

学士服和硕士服的区别 ?各种颜色的学士服代表什么含义

又到一年毕业季,长春各大高校毕业生纷纷身穿上学士服,摆出各种另类姿势,拍摄毕业照,动作搞怪风趣。

学士服和硕士服的区别 ?各种颜色的学士服代表什么含义

学士服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由世纪九成学位服国标版发展而来。

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一般认为: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经、管、理)--灰色、工--黄色、农--绿色、医--白色、军事--红色六大类,采用不同的六种饰边颜色区分。但是中国关于垂布颜色并无官方统一规定。如北大经济、管理相关学位获得者着粉色垂布,清华经济、管理相关学位获得者着黄色垂布。

学士帽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缀有黑色流苏。学位帽的造型,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大学普遍采用的方型造型,含有书本(代表知识)的意义。在颜色上,不分学位级别和校长、导师,一律使用黑色,显得庄重、沉稳。戴学士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造型酷似中国的灯笼穗,悬挂于学位帽上。采用流苏,既为世界

各国学位服所常见,合乎世界惯例,又使得学位服在庄重大方的同时,透出活泼和飘逸之感,更与学位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学位帽的秃呆之嫌,而且又通过流苏区分出学位的级别和标志出着装者是已获学位还是在校生。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士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在学位级别的划分上,博士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流苏为黑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这种色彩的界定,与学位袍是交相呼应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学士袍为黑色。穿着学士袍,应自然合体。学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学士袍应该搭配垂布穿着。

垂布,又称披肩,是由连颈帽演化而来。一方面使学位服整体上富于变化,起到特有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垂布标识出所获学位的不同学科归属和授予学位的学校。

垂布造型为三角兜式,面料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富贵,吉祥。垂布佩戴在学士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士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在穿着学士服的时候,一定不能随便选取垂布颜色,因为不同颜色带有不同含义。

学士服和硕士服的区别 ?各种颜色的学士服代表什么含义

硕士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这四部分组成。学位帽为方型黑色,含有书本(代表知识)的意义。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含有书本(代表知识)的意义。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 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 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 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答:学位服介绍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校长服为红、黑两色。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③:垂布按文、理、工、...

答:你说的应该是学位袍的垂布颜色吧,这个和学科有关:文学:垂布为粉色工学:垂布为黄色理学:垂布为灰色农学:垂布为绿色医学:垂布为白色军事学:垂布为红色另外,学位袍根据流苏来区分学位:学士:流苏为绿色硕士:流苏为蓝色博士:流苏为红色 麻烦采纳,谢谢!

答: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 苏 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

答:学士服的颜色与穿法。不同学科的学士服的区别主要在于饰边的颜 色,下面介绍一下学士服颜色的分类: 绿色:农学学士 灰色: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理学 学士 黄色:工学学士 粉色:法学学士,文学学士 白色:医学学士 红色:军事学学士 学位服...

答: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的区别&学位服的式样和意义 学位服介绍 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

答:学士服是黑色为主体,除了领子有些其他颜色外,都是黑的。 硕士服是以蓝色为主体,正面中间部分为黑色带状。 这是最容易从外观分别的。

答:颜色不一样。学士服是黑色的,硕士服是蓝色的。 不同学科的学士服的区别主要在于饰边的颜色。

答: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的颜色含义及意义 简单介绍 资料一: 农学学士服绿色,理学学士服灰色,工学学士服黄色,管理学学士服灰色,法学学士服粉 色,文学学士服粉色,经济学学士服灰色。 资料二: 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

答:学位服介绍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

答:管理学学士,无固定的颜色衣服。 学士服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由世纪九成学位服国标标版发展而来。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一般认为...


原标题:又到美本选校“焦虑”季,这三大职业方向的孩子最好选择文理学院!

今年的美本申请马上就要开始选校了。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不少准备留学的家庭会陷入莫名焦虑。焦虑背后的大背景不乏以下两点:

  • 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在学年,赴美留学中国学生突破32万,而且其中有41.3%是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留学仅占37.5%)。
  • 申请文理学院人数增加:过去往往是综合性大学申请不到了,再来补充申请文理学院,现在越来越多学生都是直接将文理学院定位第一目标。

▲年留美人数再创新高,首次突破一百万,达到1043839人,比上一学年增长7.1%。

  • 竞争激烈。当“留学大军”拼标化拼到一个天花板的时候,我们开始对于美国大学申请的筛选机制有了重新的认知,开始变着法子培养国际教育体系认同的“优秀的孩子”。
  • 选择恐惧症。以前只会捧着《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发布的美国综合大学排名从上往下数的学生家长,开始发现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个美式精英本科教育系统的新世界,并开始对最能代表美国文理学院精神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这个词开始翻箱倒柜式研究。

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备受推崇的“博雅教育”是否是文理学院独有?我们家孩子又该如何打赢美本申请这场恶战呢?

为此,今天请来了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如今又在上海某著名公立高中国际部教数学和担任升学指导的Jovi老师,她从自身经验出发,做一次精彩的线上分享讲座,希望能帮众多焦虑的爸妈们理清思路、找准定位。

选学校只看排名不看"规模"可不行

首先,我们开门见山的切入主题,开始文理学院与综合性大学的分类比较

我们都说美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各类的院校多达四千余所,如果就简单分为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独立的文理学院以及两年制社区大学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第一部分,我会先和大家一起把美国大学做一个分类梳理。今天主要聊的是研究型综合大学和独立的文理学院两大分类。

在对以上两类美国高等学院做系统的分类之前,我想要先对博雅教育做一个解释,这也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文理学院教育的根基。

大前提博雅教育≠文理学院

博雅教育是对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一种翻译,也有有翻译成通识教育或人文教育。博雅教育是一种基础而全面的,着眼于全人的教育,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或者是技能的一种传授。

博雅教育的授课方式有什么特点?

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通常博雅教育要求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修满6-8门课程,其中必须包含经典阅读与思辨写作,这也是博雅教育的核心的课程。

在完整的博雅教育系统中,对于教学涉及的科目也有要求。其中通常要求人文学科两门,包括像语言、文学、传媒、戏剧、艺术史等等;自然科学一门,包括生物、科学、物理、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两门,包括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数学一门。

博雅教育在学制上的独特性

一般学生会在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之后,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学生未来也会从事各自专门职业。这里我要指出一点就是,博雅教育不会以无专业精英作为教学目标,而且所提供的专业,依然是有文理的区别。

比如我自己在大学本科期间修的两门专业中,其中就有一门是数学。不过在文理学校的数学专业,相对而言比较笼统,更偏重于理论,也不会像研究型大学那样,把数学细分为纯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甚至专门的数学教育等等。

更多关于博雅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我会着重放在后面文理学院这块来讲。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的一点是,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以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见长,但是博雅教育不仅限于文理学院。相当一部分的美国大学,尤其是一些私立研究型大学,都会开设基于博雅教育的School of Liberal Arts学院。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等,都有开设下属人文学科的本科教育。 甚至对于哈佛、普林斯顿等“大牛”学校来说,他们其实也只提供博雅教育,而非技术类的一个专业本科的教学。

所以我想明确指出的是,博雅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是一种本科教育的模式,不限于学校的性质。在讲清楚这个大前提后,再谈留学生对于美国高等学院的分类、对比、择校才是有意义的。

分类学校规模决定校园氛围

从个人的主观经验出发,依据我身的择校经历,以及目前在指导学生选择申请学校过程中的了解,我将美国的高等院校大致的分成下面的几类。

我们所说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指专注于本科阶段博雅教育的院校,大部分此类学校提供四年制本科的学习,毕业生最高取得学士学位,当然近年来也逐渐有一部分文理学校,开始开设了研究生的项目。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理学校,指向四年学校,而且是独立办学的。

针对文理学院,我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由于文理学院规模都不大,所以在同一地区的文理学院们会组成一个校际联盟来共享教学资源,学术项目,课外活动,研究设施,甚至是实习就业资源。这么做让这些学校能够保持小型学校氛围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大型学校的资源。

其中包括已经为国内熟知的七姐妹女校(七所比较著名的只招收女生的学校)为代表的,以性别为特色的学校。同样还有只招男生的学校,比如瓦伯西学院(Wabash College),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个文理学院。

另外还有以学科为特色的学校,包括在理工科上非常出名的Harvey Mudd College(哈维穆德学院)、Lafayette College(拉菲特学院);在国际政治方面相当强的一个Macalester College(玛卡莱斯特学院)、Middlebury College(明德学院)等等;还有音乐学特长的Oberlin College(欧柏林学院)。另外我要提一下我自己的一个学校Lake Forest College(森林湖学院),它是文理学院之中非常少的有教育类专业的院校。

一般在校本科生总人数在两千人左右。其中有我们已经熟知的像有Williams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等。

反观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除去学校的规模上一般明显超过文理学院以外,他们与文理学院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研究型的学校以学术研究拉动教师,因而学校的办学的焦点在学科的建设,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以及为各个专业领域人才提供科研和学术的环境。

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分类,我还是会选择基于学校的规模。因为有时候小型的研究型学校,在本科教育阶段,与文理学院有着不少的相近之处。

包括我们熟知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以及与之相应的同样级别大学,的像是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主要是公立大学,不少学校在校本科生人数超过万人。其中包括加州大学系统的各个分校,密西根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私立的学校有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

以私立为主。他们的特点是规模相对较小,通常在校本科生的人数在三到四千。这类的学校包括乔治城大学、埃默里大学、波士顿学院,圣母大学、布兰戴斯大学等。

我想再次强调,以上分类基于学校的规模,而并非学校是否有名,虽然我举的例子基本上是排名前五十,其实远远不止这一些。

研究型大U和独立文理学院的区别

由于我个人在文理学院和研究型大学两类学校都有学习和生活经历,接下来从学校规模、办学焦点及我个人认为对留学生很重要的几个方面出发,解释两者的差异。

对一个刚满18岁,去异国他乡留学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的就是一个学校的氛围。孩子对新环境的印象,决定了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去融入和适应。

由于校园环境、区域规模的客观因素,文理学院的校园氛围更紧密,学生受到的关注度相对高。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不出一个学期就差不多能把我们学校的机构设置摸透。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理学校,从教授到工作人员,甚至是行政人员都对学生非常热情。由于大部分文理学院是寄宿制,学生打成一片也会相对容易。我们以前常开玩笑说读文理学校像是读了一所高中,这是文理学院所能提供给学生的氛围上的安全感。

在这一点上,研究型大学(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是很难做到的。通常研究型大学会把新生分为更小的单位,或是按照宿舍楼,或是按照学院等较小的范围组织活动。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研究型大学的校园氛围会比较的分散,在入学的第一年,你确实会遇到很多新的同学、朋友。但是我们也开玩笑说,有些同学见过一次面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见面的机会。

其次是学习内容上的差异,也是我们择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上文我对博雅教育的简介里面也有提及。

课程要求学生把经典作家当作是一个特殊的老师,通过学生与经典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或是通过讨论班同学之间的对话,进行交流和思辨。这样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写作,增进学生自己的思考判断,并进一步了解自己。

有不少学生或家长会担心文理学院专业性较弱的问题,在我看来,目前大部分文理学院提供的专业是很全面的。但与此同时,要选这些专业的你,同样可以在研究型大学的人文学院里学习。

当然有部分的专业内容,是不包含在博雅教育的范围内的。例如理工类、建筑类、经管类等。如果你有以上具体的职业需求的话,我会建议你选择有相关优势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另外,如果你有志于未来继续深造到商学院、法学院,甚至医学院的学生,文理学院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虽然许多文理学校不提供直接对口的职业类专业,但依然会提供很优质的商、法、医准备课程。尤其对于许多美国中上阶层家庭来说,如果孩子愿意往这三大职业发展,有不少就会选择就读文理学院。

如果把这一点说的更实操一些,就是:

  • 如果孩子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志向,在择校时务必考虑学校的优势专业(专业排名);
  • 但如果孩子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的话,完全可以考虑从文理学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院入手,作为探索个人兴趣的起点平台。

就业继续深造VS职场达人

前面已经谈到,两类学校根本的区别是校园规模和办学的焦点。其中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方向是为美国输送接受了大学本科教育的职场精英主力军。

所以无论是从求职单位认可度,还是校友的网络来看,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直接就业方面是很强势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文理学校有就业上的劣势,由于文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高,近年来文理学院就业形势也是越来越好。不过在文理学院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在美国,研究生院对于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反响很好。

另外,文理学院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小班化的课堂,这也创造了学生和教授直接接触,甚至是合作的机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实现和教授“师徒制”的学习状态。在研究型大学里,这种学习模式是只针对研究生的培养里才有的。

说到就业,不少家长会问孩子回国就业的问题,这个我也想要分两种情况来讲。

  • 如果说你是直接找工作,不管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岗位还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市场销售岗位,用人单位考虑的主要是毕业学校声誉、校友网络、工作意愿等,有时候海归的优势可能只在于英语能力强一些吧。
  • 还有一部分的孩子会选择回国创业,在这一点上我相信留学生有很强的优势。我这么说是基于我个人对博雅教育的信仰,博雅教育最显著的特色,是培养一个人更高级的综合的素养。这种素养,只有放在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情景里面,才可以得到体现。

生活质量安全、活动及多元化

最后一方面的比较,就是留学生在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综合性研究大学和文理学院有着显著的差别。

在校园安全这一点上,我是偏向于文理学院的。首先文理学院大多地处城郊,相对来说是安静祥和的区域,外加文理学院校园整体人数少,构成简单,一般校园里面也很少有陌生人,总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

因此我们也很少会听到文理学院的留学生遭遇绑架类案件吧!不过美国所有的校园都是配有警卫的巡逻,学校有安全的措施,大家也不要太过担心。

除了学习以外,学校组织的日常活动,也给留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感受美国文化很好的机会,在这一方面运动精神是美式价值观的一个很好载体。

提到运动文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就当仁不让了,甚至不少代表美国去参加世界级比赛的专业运动员,也会潜伏在一些体育传统类的学校里。所以在运动文化方面,文理学院就显得相对比较薄弱,有时候文理学院还会被笑称为nerdy school(书呆子学校)。

除此之外,文理学院的学生活动还是很丰富的,而且会更加个性化一些。比如我个人有一个音乐学位,所以我在大学本科期间有相当一部分的业余生活,是和共同以音乐为兴趣的美国同学们一起度过的。

最后我想简要提一点,文理学院虽然招收学生不多,国际生比例较低,但又是因为学校规模小的客观原因,不出很长时间,新生就能够和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留学生深度接触。而且,文理学院的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也十分尊重各国的文化礼节,因此文理学院校园建设会做的非常国际化。

反观综合类的大学,即便有些学校留学生比例看似不低,但由于美国学生总体人数高,尤其是一些州立的大学,它们作为美国主流院校的研究型大学,当然会更加的美国化(而非国际化)。因此留学生的社交群体更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同胞圈内,反而不能体验到学校的多元化了。

总结一下两大类学校各自的优势吧!

  • 文理学校对于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基于文理学院高质量的本科教学;
  • 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他们多元的校园文化、广泛的校园网络,以及更加深入的专业化的本科教育,也是吸引留学生的一个方向。

我个人经历了博雅教育,也经过几年的工作,现在回头想起来,我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一种可以拨开某个知识(事件)的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问题,看待我周围世界,更好的去理解我与世界关系的能力。

在这里,我特别想要提醒那些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家长,如果说初高中教育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个性的养成,那么大学就是一个孩子人格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博雅教育能够给孩子带来的,也是我自己收获到的。

前面大概把美国本科教育的精神、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分类与区别梳理了一下,最后简单聊一下美国大学申请准备的一些问题。

在准备申请前,这些事情不能忘

在准备出国前,我希望大家有一些对于自我的目标:

  • 首先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在美国的教育做一个合格的人。所谓合格的人,包含比如说参与到美国的教育环境中去,通过在课堂讨论、演讲、文书写作等,锻炼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另外,也要在课外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社交能力,并养成文明礼貌。
  •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的孩子要进一步去做一个个性化层面的探索,并发现自己的独特性。这可能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它鼓励你不断尝试,让你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热爱与擅长。
  • 最后,我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通过留学这件事情,发现我可以给这个世界贡献些什么。发现一种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使命感。

基于以上三个高目标,我也想讲几个方面具体的高中阶段的申请准备:

  • 第一点,希望我们有留学目标的学生,在高中的阶段,要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个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标化考试技巧的学习,更重要是在生活、学习中努力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全方位浸润式的一种语言的培养。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看英语新闻、杂志、书籍,甚至美剧、电影来养成。
  • 第二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繁忙的高中留学申请准备阶段,不要忽略继续保持个人兴趣的培养。我们一直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我做了老师以后,越来越了解到兴趣是学生的核心驱动力。如果现在的我们反观过去,我们更能觉察到,曾经我们对于某个不经意间的行动,都是从兴趣为出发点来着手的。

说到兴趣,我还是不得不提一种隐性能力的培养,就是对于一个世界的好奇心,对于别的文化感到好奇,对更广阔的世界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能让一个学生到了美国以后,在留学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当我们面对陌生事物或人,我们能够先要去了解它,才可以评判说,这个东西的好与坏,而不是一下子说这个东西我接受或拒绝。

最后,我希望能提醒各位家长,尽管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但还是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当我们把他送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有很多的问题是自己要面对的。当他连照顾自己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也会反过来影响他的学业。

想开启跨入梦校的大门的第一步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学学士服什么颜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