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爬茱萸峰几小时茱萸峰玄帝宫抽签准吗,都抽的什么签

云台山——仙风道骨茱萸峰

2017年国庆 河南云台山)

 茱萸峰是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最高峰,俗名小北顶,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锅由而得名。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

传说中的真武大帝就是在这里苦苦修行后成了正果,因此这里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来自河南省多座城市甚至外省市的善男信女们常来此烧香求愿,而神仙们多会满足这些虔诚信徒祷告时的祈求,据说十分灵验。

2017106日一大早,我们在服务区坐上景区摆渡车直奔云台山第一站——茱萸峰。

从山下乘车处至茱萸峰停车场,要途径14个隧洞,分别是山水迎宾,翠屏清辉,太行苍壁,指点迷津,云海仙舟,群洞叠彩,华峰遗梦,宝塔映辉,云岚绝腾,脉旺百晨,曲径通幽,瀛观三秀,佛龛兆祥,丹凤朝阳。 

汽车在盘旋的山路上疾行,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眺望远方,云雾迷蒙,大大小小的山头若隐若现。

忽然眼前一暗,原来汽车驶入了隧道,又深又长的隧道从山腹穿过,仅容两辆车通过,据导游说,这样的隧道共14个,其中一个连转两个弯,称为“叠彩洞”。司机师傅的开车水平高超无比,在穿越大大小小14个隧道的盘山公路上行使的速度非常快。

我精心看着,每一个隧道都有一个名字,还标着是第几号洞。我们共穿过了14个洞,才来到了茱萸峰的入口处。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地方,乘车在这样路又陡、弯又急的隧道里急行还是平生第一次。

站在宽阔的停车场,仰望苍穹,四周的山将此地围成一口锅状。

入口处的高台上,仙风道骨的一代诗人王维右手持一书卷抚于胸前,左袖悠然甩向后面,极目远眺,似在思索什么。他的座基正面刻有他的简介和那首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绕过石像,背后是崎岖陡峭的山路,此时,晨曦透过密密的绿叶洒落下来,斑斑驳驳的,空气很是清爽,一阵幽雅的琴音飘过来,是《高山流水》,似乎山头就在前面不远处。我们一鼓作气登了几十级,腿都软了,仰望,青山削翠,碧岫堆云,一座红色角亭掩映在绿树丛中。

走走停停,终于到了小亭,此亭名为“憩亭”,是供游人休息的地方。亭柱上有一副对联:“行程莫计待将明月迭湿声;景色休论自有春风熏人醉”。

我们坐在亭里,惬意地欣赏这美景,但见云雾缭绕,其轻如絮,其动如烟,其薄如纱,蜿蜒起伏的群山裹在云里,朦朦胧胧,迷蒙俊秀,身边层峦叠翠,疏枝横斜,无章有韵,美不胜收。

循着《高山流水》的音乐,踏在石阶上,并不觉得热,山坡上茂密的树成了天然遮阳伞,不多时,我们就到了药王洞,洞口朝向东北,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一千多年来,孙思邈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受到老百姓的称颂。

洞口东侧有古红豆杉一株,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名木,有两人合抱粗,高约20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另有“厨灶洞”、“阎王洞”、“黄泥洞”等十余个洞穴。 景点内的名泉一斗水,泉状若小井,水涌平地面,终年不涸不溢。另外,杜鹃峰、浮丘峰、翠微峰、云门峰也都各具特色。

在洞口,有经济头脑的云台山人挂了三幅像,玉帝居正中,王母娘娘居右,药王居左,香烟缭绕,倒也壮观。

路边立一唐代诗人王维的塑像。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是有了王维的诗后,此峰改名为茱萸峰的,还是此前就叫茱萸峰,不得而知。题目中的“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并非行政区划。

抬头望,山势险峻,直插云天,漫山植被茂密

还有四百米的台阶,就可达到山顶了。接下来的路几近九十度,直上直下的,也没有护栏,且很窄,我告诫大家,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

这次真是名副其实的“攀登”了,因太陡,右手需抓住固定在崖壁上的铁链子。记不清爬了多少级石阶,又到了一块比较平缓的山脊处,喘几口气继续前行。再经过一段陡立的石梯,双脚终于踏上了峰顶。

峰顶有道教建筑真武殿、玄帝宫与娘娘殿等

站在峰顶极目四望,山高谷深,峰峦叠嶂,逶迤起伏,云锁雾绕,莽莽苍苍。山峦、树木,都匍匐在我们脚下,姿态各异的白云伸手可及,一种豪迈油然而至,终于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气概。

大片大片的云海,婷婷袅袅,变幻莫测,在空气中飘浮、流动,天地万物全部笼罩在弥漫的云雾中,心净如水,再无凡心俗念。俯视人间,恍若梦中。身后是玄帝宫,真感觉自己作了仙人一般。

看来,爬山的乐趣不在于山顶有什么,而在于征服的过程。战胜心理的障碍,挑战生命的极限,本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下山的栈道或悬于崖,或凿于壁,奇陡,奇险,即使不是垂直的,也有七十来度。上山累,下山更不轻松。

车启动了,透过车窗,我向峰顶望了最后一眼:挺拔耸立的山峰,被轻纱似的雾霭,遮住了俊秀的面庞……


云台山,国家AAAAA级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园区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与山势山形变化各异、上下差异明显,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云台山上溯夏商,下至明清,文人墨客不绝于此,唐代称覆釜山,到了金代时,称之为云台山,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现代,竹林七贤隐居山中,对中国园林从宫廷走向大自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004213日,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41月,云台山景区被列入资源型城市重点旅游区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云台山在远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

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

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嶂石岩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

原标题:河南这个不到1300米的山峰,因一首唐诗名扬海内外!你可知?

因为一首唐诗而被大家熟识的山峰,有小伙伴知道是河南哪座山吗?猜不到不要紧,跟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句是唐朝大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时候创作的,而写这首诗的地方就是河南焦作云台山茱萸峰,因为一首诗让这座山峰名扬海内外,成为思念亲人的象征之地。

茱萸峰位于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海拔1297.6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茱萸峰因王维诗作而闻名,其实也是众多文人墨客和僧道修行的圣地,在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周边的人都会来茱萸峰上插茱萸,喝黄酒,来祈福辟邪。

茱萸峰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三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罕见的名木。

茱萸峰也是我国著名的中草药出产地,这里由于土壤适宜,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大家所推崇的千年补养第一方“六味地黄丸”就是采用怀地黄和怀山药为主要成分。怀药也称为了很多游客来这里所选购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在茱萸峰下有很宽阔的停车场,其实茱萸峰停车场的海拔高度差不多就有1000米。到这里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到达,攀登茱萸峰实际上只需要登上差不多300米的净高,但这300米全是山路,光是台阶就有1600多阶,想要在茱萸峰俯瞰云台山的美景还是需要有一定毅力的。

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海拔1297.6米的茱萸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在这里可以看到景区大巴来到茱萸峰所走的盘山公路。

在登临峰顶的沿途中还有很多同心锁和红黄的绸带,同心锁代表锁住爱情,绸带上写着人们彼此的祝福。由于茱萸峰是这个游览区域最高处,因而峰顶也是拍摄云台山日出和日落的绝佳位置。

云台山在道教系统中被称为“北顶”,为道教圣地。据说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

玄帝宫主要由“真武殿”、“娘娘殿”和“财神殿”组成。“玄帝宫”始建于唐代,时称“玄元庙”,是云台山道教的最主要道场,历代屡有毁圮,现存的建筑多为近年重建。

游云台山不可不去茱萸峰,登茱萸峰峰巅,不但可以观赏最美的风景,更有最值得珍藏的家国情怀。


   茱萸峰为云台山最高峰,海拔1308米,道观玄帝宫位于峰顶,我同事设计,他要求我为他拍几张照片;于是,我不畏山高路陡,奋力攀登,大汗淋漓,完成朋友所托。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台山茱萸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