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解释一下吗? 山水题画诗100首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许美, 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 一半到家开。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 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秧,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 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十分春态,付于明年.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己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后世夸嫱施。造化无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1、美人如花隔云端。 2、云想衣裳花想容。 3、花径不曾缘客扫。

4、雨打梨花深闭门。 5、黄四娘家花满溪。 6、云破月来花弄影。

7、年年岁岁花相似。 8、有花堪折直须折。 9、枫叶荻花秋瑟瑟。

10、烟花三月西扬州。 11、落花时节又逢君。 12、东风夜放花千树。

1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14、我花开后百花杀。

15、日出江花红胜火。 16、霜叶红于二月花。 17、映日荷花别样红。

18、低花树映小妆楼。 19、行到中庭数花朵。 20、木末芙蓉花

21、隔江犹唱《后庭花》。 22、宫女如花满宫殿。

23、借问梅花何处落。 24、春城二月未飞花。 25、人闲桂花落


咏荷诗歌四首翻译-咏荷花诗词 宋人咏荷诗词比较宋人咏荷情感之比较 荷,茁于夏季,素喜清流,意蕴雅幽,花色多呈纯白或粉红,花瓣宜单宜重。多为高洁、坚贞、淡泊、隐逸、闲适等美好情操之象征,有时也借用以抒发离愁悲苦怨恨之意。历来为中国的文人墨客所偏爱,如《诗经》里以荷花喻面容姣好之女子,《楚辞》中荷花作为香草象征芳洁之志,宋之前纵多诗人曾借荷花谱写或甜蜜或凄美的恋曲··. 待荷到了宋,当然也荡漾在词里诗间,有托荷言志,有借荷抒情。有离愁别恨,有聚喜圆欢;有壮志难酬,有国仇家恨;有隐逸自适,有避世逃离;有烟笼云绕,有剑影刀光··。 本文旨在以作者借荷传达的不同情感来比较分析宋人的不同咏荷诗词。 一、借荷花赞美女子及恋情美好之形象。 如陆游的《采莲曲》 : 采莲吴妹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倾鬓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诗人技巧高妙,既写人,也写荷。“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可谓荷中有人,人中有荷,人与荷的形象交相辉映,合二为一,难以分离。既写出了荷的青翠,也写出了人的娇羞灵动。 杜衍的《雨中荷花》 :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诗人喻荷为人,借女子翠绿的衣裳,淡香的胭脂来烘托荷叶的翠碧,荷花的清香,生动的描写出“一一风荷举”时荷的灵动与生气。也映射出一雅致、活波的少女形象。 张耒的《鸡叫子·荷花》 :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平静的池中,荷叶如碧玉般晶莹,风过时,荷叶飘摇着如碧绿的云朵游曳荡漾,荷花如水宫中的仙子,争奇斗艳的秀着她们的红妆,像踩在一块明亮的镜子上一样轻巧的踏着凌波微步。这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诗人营造了一个静谧安宁的空间,尽管“拥扇”、“摇柄”、“斗红妆”、“踏明镜”等一系列轻快的动作有违幽静之说,但从整体的氛围来看,它却动中有静,闹中显静,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女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性情。 二、借荷花传达遁世隐逸自适等芳洁之志向 如杨万里 《玉井亭观荷》 : 蕖僊初出波,照月稚犹怯。 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 馆之水精宫,环以琉璃堞。 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 青笔尖欲试,绿牋皱还摺。 老龟大於钱,辛勤上团叶。 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栖。 诗人以荷起笔,描绘了荷娇羞的神态,再刻画了水珠在荷叶里嬉戏的情景,然后眼波转动,定格在荷旁的龟身上,龟本欲爬上荷身,却忽然闻见人的脚步声,于是连忙没入水中隐藏。这首诗以含蓄的手法侧面刻画了诗人的优闲隐逸的生活,看似写荷的形态、龟的动作,然而在被这细小日常的风景覆盖的表象下隐藏着诗人自在、闲适的心灵。龟闻人履声便入水栖身,这个动作也影射出诗人自己厌惓世事人情逃离避世之举。 苏澈《盆池白莲》 : 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 道人无室家,心迹两萧然。 我住西湖滨,蒲莲若云屯。 幽居常闭户,时听游人言。 色香世所共,眼鼻我亦存。 邻父闵我独,遗我数寸根。 潩水不入园,庭有三尺盆。 儿童汲甘井,日晏泥水温。 反秋尚百日,花叶随风翻。 举目得秀色,引息收清芬。 此心湛不起,六尘空过门。 谁家白莲花,不受风霜残。 诗人开篇便以“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直接赞美荷的高洁,然后再描述自己的隐居地的环境:住在西湖之滨,荷如云朵囤积般繁多,荷的颜色与香气世人所共见。在秋天已过了百日之久后,荷的叶子仍然迎风起舞,秀色袭人,搅得人心荡漾,让摒弃红尘潜身修行的绩果成空。结尾处,诗人自问:这是谁家的白莲花呀?竟然不受风霜的摧残。用诘问的语调以自家白莲花的顽强勇敢映射出自己的不怕打压欺凌的坚强。表达了诗人守护灵魂净土的芳洁,与黑暗势力斗争抵抗的坚决。 周敦颐的《爱莲说》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将莲花定为花之君子,将自己比作莲花,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诗人也有些自知之明,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后继无人。愿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粹洁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三、借荷花表达仕途失意、丧国失家之落寞 康与之《洞仙歌令》 : 若耶溪路。别岸花无数。欲敛娇红向人语。与绿荷、相倚恨,回首西风,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加入收藏夹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动态信息 崤函教坛 | 资源库 | 教育论文 教案设计 课例点评 课件集锦 | 电教科技 学教指导 父母学堂 孩子乐园 枫叶原创 惜时增效 视频聚焦 | 育贤文学 平安鼎原 老子书院 博雅琴韵 首页 -> 孩子乐园 -> 艺术欣赏 -> 正文 诗解花中四君子――梅 、兰、菊、竹 作者:洪培欣  Z 来源:XSK 点击:4650次 评论:0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忆江南诗题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