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是不是怀男孩比较娇气很娇气啊

最近听公司同事心疼自家女儿上初三,睡得晚起得早,我就有些纳闷,我今年也才20多,也不算和校园脱节太久吧。

我们上学的那个时候,无论冬夏,谁不是天不亮就要起床上学的?我记得下着大雪,依然是6点半出门,7点要求准时上早读。至少,在那个时候,我父母没有心疼我起床早,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甚至有比我起得更早的人,而且我们的教室是没有空调的,大家也没有觉得多苦啊。

可能有人会说高中辛苦点正常,小学不应该,但是我们小学也是这样的,从来没有家长抱怨学校上学早,也没有家长说老师不好,也没有这么多的矛盾。我就问问,你们的小孩是自己上下学还是接送的,我当时小学2年级就自己上下学了,我也没觉得有多委屈啊。

还有关于做作业这件事,我高三的时候,9点半下晚自习,到家10点半开始写作业,一直要写到凌晨1点半,实在太困撑不下去,就先睡两三个小时,4点半在爬起来写作业。

对比现在工作后的状态,我觉得在学校那种可以吃苦和努力的状态是这辈子最宝贵的时间,也是人生中最好的状态了。这个社会,比你优秀的人很多,比你能吃苦的人也有很多,你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呢?我从来没有因为努力而后悔过,我也没有因为吃苦而疲惫过,最让人疲惫的其实是懒惰!

  对此现象,不少家长担忧:这会给我的孩子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就连向来严肃的《半月谈》都忍不住发话了,发文《“娘炮”之风当休矣》。文中写到:“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不知从何时起,青少年追捧的小鲜肉明星们开启了妩媚、阴柔模式,曾经备受70、80后喜爱的铁骨铮铮、爷们儿形象的男性形象已经显得有些落伍。在开放多元的社会对美的定义确实应该兼容并包,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对美的选择。只是作为家长实在不解,“娘炮”这股风气究竟会对我们的孩子怎样的影响?小鲜肉明星们会不会把我们的孩子“带偏”?或者真如网上段子讲的那样“少年娘则国家娘?”

  其实,在美国也有类似“娘炮”的说法,比如英语中的sissy、Nancy Boy都有男性偏女性化的意思,不过在美国这几年,无论是看他们的娱乐圈还是亲身接触身边成长起来的男孩子, “Nancy Boy”们也只是口头玩笑或青少年的斗嘴中居多,现实生活中还真是少见“娘炮”。在美国,无论是上一辈的家长还是这一代的青少年,喜欢的男性形象百年不变:健硕、阳刚、热爱运动的肌肉男。

  常听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娇气、柔弱了。为什么美国人在养育男孩儿方面没有“跑偏”,他们的男孩长大后更“爷们儿”、“有男人味儿”?

美国偏爱健硕、阳刚、热爱运动的肌肉男

  首先,当然是两国家庭结构的不同。

  物以稀为贵,国内大多家庭模式是父母加上两方长辈共4-6人,当这些人只有一个孩子可以宠爱时,男性特有的一些品性特征就会被弱化。

  在美国很少有家庭只生一个孩子,非独生子女家庭促成家长的男孩有自己必须的责任与承担。我不少美国朋友的儿子,在四岁时会帮家长照看弟妹、做家务赚零用钱,但同样年龄的孩子国内的朋友还需要给孩子追着哄着喂饭。

  除了家庭结构不同,整个社会对磨砺孩子性格与意志所提供的资源也大不相同。

  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应该常听到“童子军”这个词,影视剧里的男主角常以是一名童子军而骄傲。美国童子军(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简称BSA)是20世纪初美国成立的一个民间组织,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野外训练和活动把美国人认为的重要价值观——如自尊、公民意识及生存技能传授给少年儿童。

  BSA是美国文化中众所周知的事物。在登上月球的12名宇航员中,就有11名曾是是童子军成员;美国前总统福特曾说过:“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没有童子军精神,我不会成为一名好运动员,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海军军官,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参议员,更不可能成为一名随时都能做好一切准备的总统。”

  最小的幼童军活动从6岁就开始了,今年夏天朋友的儿子Ken就参加了幼童童子军活动,包括团队做游戏、猜谜、做手工、有限距离内的出游或巡回露营;Ken的哥哥曾在10岁时也参加少年童子军的活动,项目包括地理、艺术、运动、工程、林业、旅游等20项,还需要自己“干活”筹钱去购买童子军的制服。两个孩子的独立性和成熟度远超同龄人。

  想想我们的孩子6岁时在干什么?家长陪着做作业、出门爷爷奶奶帮忙背书包、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却很少在性格、意志、团队合作方面得到锻炼。

  当然,上述两点现象有其历史原因,身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有限。不过,在如何养育出“正常”画风的男孩这件事上,美国在培养人的方式和态度上有两点我还是很认可的,对国内的家长也有参考价值。

  第一,父亲务必多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美国没有出现“娘文化”很重要的一点与美国家庭中父亲育儿的参与度正大幅提高有关。

  与中国妈妈们经常抱怨的“丧偶式育儿”相反,美国父亲参与育儿的比例较过去20年有了大幅度提升。美国在家工作的爸爸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200万,是1989年的2倍,其中有21%表示他们的动因是为了更多照顾家庭。

  “娘炮”孩子与父亲的缺失没有必然联系,但各种研究早已证明,在成长中父亲对孩子性格、品性、意志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畅销育儿书《养育男孩》这本书里,作者同时也是澳大利亚著名的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写到,男孩的成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6岁,是温柔岁月,这个阶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阶段是6-13岁,男孩开始尝试着做男人,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父亲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此时是在儿子心目中树立英雄形象的关键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14岁到成年,向男人转变。男孩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

  可以说,男孩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会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爱别人、会通过观察父亲的行为来学习如何感受一切。

  身为父亲也许觉得陪伴孩子就是“疯闹”,殊不知自己的一切早已对孩子潜移默化。

  第二,帮孩子炼就一颗高包容度的心。

  在美国生活越久你越能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度非常高。在美国人眼里一个群体只有cool or uncool这样的评价,没有“特殊”、“另类”这样的标签。在这种氛围里,Nancy boy、sissy、womanish这些词会慢慢去贬义化,形成一个“中立”的群体。

  美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喜欢从小培养孩子这样一种看法: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人与人是不同的,没有谁应该被当作特殊去看待(或者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和共融,而非judge、排斥、轻视。

  我曾在游泳时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美国妈妈带着十来岁的儿子去游泳,男孩的双臂被截肢,但蛙泳、蝶泳游的很好。旁边一位印度妈妈看到后就夸奖这个女孩,对她妈妈说:“你儿子真棒,他一定付出了很对努力。”男孩的妈妈淡定的说:“游的好的人都要付出很多努力,我的孩子也只是其中之一。”

  她丝毫没有想要卖惨博得同情、走身残志坚这种路线,只是把孩子当成普通人一样去看待,并且希望别人也如此。

  在学校,这种“当成普通人一样去看待”的教育也特别多。最常做的是老师会从小教育学生在职业上不要存在性别差异对待。朋友Bruce的儿子不到两岁,前两天Daycare的老师就请来了警察局的警务人员来给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职业,是一位女警官。

女警官、男幼师并不稀有

  而在美国的Daycare里男幼师并不是什么“稀有品种”,经常能看到医院里男护士更是常见。在这样的教育和环境中,我们眼中的“稀有群体”在孩子那里也会变得稀松平常。

  美国标准的阳刚男孩从来不仅仅是热爱体育、有肌肉、说话声音粗旷这些表面特征,在他们看来,即便一个男孩儿外形阴柔、声音细腻、爱玩洋娃娃,只要他是一个有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的人,以及你是不是对各种群体能不带着有色眼镜、而是选择张开双臂与他们共存共融,这两点才体现一个男人真正的man power。

  本文转载自“阅读第一”。“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树妈读童书,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实习编辑:宁珊 责任编辑:张粉霞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不是怀男孩比较娇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