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为什么要嫁个初婚女嫁二婚男幸福率的呢?传统的中国人在现代一点也不传统,多少好男儿不嫁。

在传统思想里,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也可以随时休妻,但女人却不行,女人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种传统思想在女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到了现在还有很多女人宁愿忍受一地鸡毛的婚姻也不敢离婚,害怕离婚之后自己被万人唾骂,被亲朋好友说三道四,所以还一直在看不到未来的婚姻中苦苦煎熬。

受这样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会对离异女人有偏见,什么二手货,破鞋,烂女人这种词语都是用来形容离过婚的女人的,这些话让很多想离婚的女人望而却步。

每个女人都渴望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可并不是每个女人都那么幸运能遇见良人,若遇人不淑,还不如主动提出离婚,还自己自由。

一般来说,初婚和二婚有这3大区别,你认同吗?

1、在择偶标准上的区别

初婚女:在找对象的时候比较挑剔,一定要嫁给爱情,如果遇不到真正爱的人,她们宁愿单身。在她们思想里,爱情至上,为了爱情可以抛弃一切,甚至不惜和父母闹翻也要和爱的男人在一起。

二婚女:在找对象的时候比较谨慎,会从各方面考量男人,比如经济实力,家庭背景,前段感情为何离婚等,而且考虑的这些因素都很现实,不再只考虑爱情了。毕竟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她们害怕再次受伤,所以会比较认真的考虑要不要开始第二段婚姻。

2、在与男人相处过程中的区别

初婚女:总觉得自己是小仙女,就应该被男人宠着,惯着,一旦男人冷落了她,她便会使出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来博得男人的关心和疼爱。

二婚女:二婚女比初婚女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会在婚姻中更懂得承担,不会像头婚那般作天作地,而且会给男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3、在家庭责任感上的区别

初婚女:毕竟小两口刚结婚,想把小家经营好,就需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为了小家努力奋斗,小两口始终一条心,不会有别的花花肠子。

二婚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二婚女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之后,会变的更加小心翼翼,在和丈夫相处的过程中,会变的精于算计,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给自己留好后路,很难做到夫妻同心,难交心。

人人生而平等,不管是初婚还是二婚,都有重新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离过婚的女人想要再次获得幸福,首先就要做到自信,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路上终会收获你想要的爱情!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00后”男女比例失调 未来会不会一女共嫁二夫?

男女比例失调是中国在进入19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近年来,性别比例失衡更是加剧。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负责人:张明)

原标题:震惊|1300万男生找老婆困难,15个男人分1个女人的现实将不在是玩笑!

据专家预计中国将有1300万男生找不到老婆 ,然而,造成性别比例失衡加剧是什么原因?男女比例为什么会失衡?重男轻女导致男女比例失衡这个问题自从计划生育之后就一直存在,近些年来更是越发的严重了!

性别比例失衡加剧是什么原因

刚刚集体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批“00后”,将在两年之后陆续迎来适婚年龄,然而,他们将遭遇一个挑战:性别比失衡。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00后总人口大概1.46亿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将近1300万。其中,每一个年龄段男生大约比女生多100万左右,甚至更多。

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陆杰华指出,男性人口基数多于女性,使得婚姻挤压问题将更加严峻。“一方面整体男性多,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出现很多难以找到结婚对象的男性。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等因素,均会影响未来社会婚姻状况。”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根据各地发布的统计报告,不少地区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超过30岁。

“00后”男女比例失调

2000年出生的00后,现在正好18岁,大多数在今年正式步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也即将进入适婚年龄。然而,根据国家人口普查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118.23(女=100,以下同),其中男生783万,女生662万,男生比女生多121万。

此后几年,男女比例一直在117-121之间。2001年出生的男女比例为118.45,男生773万,女生652万,男生比女生多120万;2002年出生的男女比例为118.9。而到了2009年,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达到了121.06,男生为858万,比女生多150万。

这一数字远超“80后”的水平,80年代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基本在102以下。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这一数字快速上升,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1995年之后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超过了110。

这一男女比例不平衡并未在进入2000年后止住,反而有上升的势头。其中年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8.66,2006年到2010年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为119.1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出生的总人口大约1.46亿,其中男生7952万比女生6688万,多出1264万。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认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在106,也就是100个活产女婴,大概对应于106个活产男婴。

但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以来逐渐升高。普查数据显示,到1990年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0,也就是男生比女生比例是1.1:1。而2000年出生性别比数据在120左右,也就是男女生比例接近1.2:1.。

“正常情况下,出生后男性比女性的死亡水平要高一些,但中国的情况相反,反映了社会对男孩的偏好和对女孩的歧视。‘00后’性别比大幅失调的结果是男多女少,使得男性选择配偶的竞争激烈起来,有部分家庭贫穷的男性没有办法成婚。这对社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姜全保说。

男女比例失调有什么后果

先从形成原因说说:城市的男女比例比较正常,鲜明对比的主要在农村,农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换位思维,你如果是农村人,肯定想生男孩,而且越是计划生育普及的比较完善的地区,比例越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孕后B超,如果得知是女孩就打掉,生出来就掐死。导致非常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由此发展,15个男人分1个女人的现实将不在是玩笑。

独生子女政策带来了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社会的生育率会逐渐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会加剧生育率的下降。除了低生育率,独生子女政策还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即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大致在103:100到107:100之间,这基本上处于正常范围。80年代中后期,性别比开始持续偏离正常值,90年代以后,男婴和女婴比例一直超过110:100,甚至有好几年超过了120:100。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5.88:100,这跟正常值105:100的差别有多大呢?为方便计算起见,我们假设全社会生一孩、二孩、二孩的家庭各占三分之一,不考虑其他因素,平均来说3对夫妻生6个孩子,出生率为2。但下一代的这6个孩子可以组成多少对夫妻呢?如果男女比例恰好是100:100,那么这6个孩子恰好能组成三对夫妻。如果男女比例是200:100,也就是说,有4个男孩,2个女孩,那么只能组成两对夫妻。依此推算,如果男女比例是105:100,可以组成大约2.93对夫妻,比上代减少了2.3%;而如果男女比例是116:100,只能组成2.78对夫妻,比上一代减少了7.3%。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这5%的差距意味着将有数千万男性无法找到匹配的女性。按照学者李建新推算,到2020年,2234岁男性人口将比其婚配的女性人口多2600万。

2600万找不到老婆的光棍。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数字作何感想。婚姻是个匹配市场,也就是说,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一般情况下,上流阶层的男子去找上流阶层的女子,中产阶级的男子去找中产阶级的女子,社会底层的男子去找社会底层的女子。如果男女比例失调,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上流阶层的男子会“屈尊”,去找中产阶级的女子,中产阶级的男子会找社会底层的女子,匹配到最后的结果,剩下来的是谁?

首先,人们寻找配偶的难度会增加。其次,传统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受到威胁,容易引发婚外恋、同性恋等社会现象。第三,造成劳动力市场失调,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由于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就业时间长于女性,如果男性多于女性,等于间接增加了劳动力资源的供给量,这将加重女性就业压力

其次在女多男少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女性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而委曲求全和自己并不满意的男性在一起生活。这些女性因为能力强,所以收入比丈夫高。因此,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激化,长时间的压抑会令双方都有可能出现失控行

印度社会科学研究所一位人口问题专家告诉记者:“男人找不到妻子,各种社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他指出,当男人不能通过合法婚姻得到和谐的家庭生活时,反社会情绪必然随之产生,社会稳定会受到威胁。

那么,会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呢?其中一个直观的影响可能是结婚率下降。从年度数据看,2005年到2013年,结婚率在持续上升,从6.3‰上升到9.92‰。但是此后结婚率进入下降通道,2017年全国结婚率只有7.6‰。

2018年一季度,全国结婚对数为301.7万对,这一数据和2017年一季度的319.8万对、2016年一季度的345万对、2015年一季度的360万对、2014年一季度的412.8万对、2013年一季度的428.2万对相比,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

在结婚率下降的同时,初婚年龄在快速提升。2012年之前,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自2012年开始,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3年开始,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

姜全保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的转变,结婚率下降,不婚率提高,出生率下降,这在发达国家是正常的规律,包括中国周边的日本和韩国都已经证明这一点。

他建议,避免结婚率快速下降,除了要延长产假、给予一定生育补贴等措施外,还要降低住房成本,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房价高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高房价是阻碍人们结婚和生育的一个非常不利因素。”

同时,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女生比例在持续上升,1997年是37%,2010年是50.8%,基本上以每年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2016年普通本专科女生比例达到了52.53%。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市情研究中心主任马小红指出,目前,00后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但是很多男生在中考、高考都被淘汰掉。“但是尽管女性在大学比例更高,因为在就业市场上存在歧视,导致女性不断通过高学历提高职业竞争力,从而推迟婚龄。这样女生不婚率在提高,结婚后怀孕生子的时间在拉长,几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育龄妇女生育时间非常有限。”

“外国一些国家干预的生育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新加坡的结婚减税、优先申请组屋(类似中国经济适用房)。”她说。

学界的研究还给出两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一是在采取“一孩半”政策(第一胎是女儿即可在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的广大农村地区,数据显示第二、第三胎的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男婴与女婴比例高达150:100,甚至达到180:100。二是1997年广东农村地区的生育政策由“两孩”收缩到“_孩半”,短短几年,出生性别比急剧攀升。从2010年,直到2030年之后,中国很可能会经历男女比例失调的洪峰。这将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可曾做好了准备?

不说了,小编还没老婆的人在这讲了一大堆,越讲越心酸!找老婆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婚女嫁二婚男幸福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