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不写七擒孟获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推荐于

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使孟获心服口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完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东吴孙权占地利,北魏曹操占天时,而蜀国需要靠人和,所以平定西川,完成鼎足局面,然而蜀国的都城在益州,诸葛亮抓住孟获,需要他来守住南蛮,以固定局面,然而要使孟获完全归附蜀国,光光靠武力不行,需要他心服,所以要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本回答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 鲁佳推荐

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使孟获心服口服

我认为应该是诸葛亮分七次擒了孟获的七圆大将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理由竟然是要以攻心之计为主?

  古代之一《演义》中,蜀汉丞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孟获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于历代正史,散落于乡俚民间。

  历史上的孟获,三国时首领,建宁(今云南曲靖)人,生卒年代不详。《》本传以及后朝的官定正史中均未记述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书中有零星记载。

  历史上的孟获为南中豪强,深受当地人所信服,他本来臣服;入蜀之后,南中孟获也因此臣服刘备,成为蜀汉的一部分。真实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七擒孟获”中所形容的那样的有勇无谋之辈,正好相反,他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且性格豪爽,为人仗义,雄才大略,在军事上御下有方。他以南中三郡的云南、永昌和建宁为依托,广揽部落才俊,积蓄力量,时刻等待着崛起的时机。

  李恢攻入益州郡一带之后,原本要发生在李恢和之间的战斗,变成了李恢和孟获的遭遇战。李恢孤军深入,与孟获叛军接战后互有胜负,不得已据守孤城昆明。孟获乘机占据地利把昆明包围得铁桶一般。也正因为诸葛亮与李恢、合兵之后反复权衡,觉得孟获在当地夷、汉人中威望都很高,于是才毅然决然对孟获采取“攻心为上”之策,定计将其生俘,并纵归使其再战。“”,乃后人杜撰。但孟获感于诸葛亮不杀的,兵败师疲之后,乃,死心塌地归降蜀汉,当是历史事实。

  桀骜不驯的孟获,担任蜀汉高官之后,对蜀汉幼帝和诸葛先生真诚拜服,五体投地。故而终诸葛亮之世,直到蜀后主降魏,他居官一生,均兢兢业业,造福乡梓,有大功于南方彝族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相互之间的大融合。诸葛亮病重,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当面嘱咐他说:“我虽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这天正是立夏时节,孟获是个直性爽快人,一经答应,就要做到,从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

  数年后蜀汉后主阿斗降魏;再后,晋武帝司马炎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然带了亲兵护卫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此人,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量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决不答应的。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届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饭给他吃,此时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饭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两大碗,等孟获到来称人,都比上年重了几斤。而从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饭和称人便在民间传开,相沿成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代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中,七擒孟获一事也算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故事,流传久远,无人不知。现在不仅是电影、电视都采用了这些情节,大加渲染,连一些史学著作与史学论文也多提及此事。我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情么?

  先看看官方史书记载。由蜀入晋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南征一事的记载极为简略,只有20个字: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如此简略的记事,自然不会提及孟获之事,然则七擒一事从何而来?据笔者所知,此说来自两部史书,一部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另一部也是东晋史学家的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两书都记载了不少民间传说,所以内容比较丰富。诸葛亮南征一事,《三国志》只有20个字,《华阳国志》却有700多字。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把七擒孟获一事写进《三国志》的注文,这个故事也就随同《三国志》而长期流传。不过,裴松之也只是把这一类民间传说作为史料记载下来,以供参考,也并没有对此轻易加以肯定。七擒孟获一事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大呢?

  回忆40多年前的大跃进时代,笔者曾经在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跑过不少地方,竟然听到过“八擒孔明”的说法。当地民间的这种传说显然是针对“七擒孟获”而来的。当时觉得好笑,认为荒诞不经。后来认真思考,觉得这种说法倒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作为汉族,听到“八擒孔明”的说法,觉得好笑,难以相信;那么,作为彝族,听到“七擒孟获”的说法,是不是也会觉得好笑,难以相信呢?事实确实如此。在我们和彝族朋友相处久了,了解他们的许多民情风俗,生活习惯之后,就会发现“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完全不能相信。彝族民风强悍,不会轻易屈服。而且,作为首领的孟获一旦被俘,放回之后就失掉了重新担任首领的资格,大家不会再拥护你。岂能容你一再被俘,一再放回,仍然当你的首领!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看来,传说的产生,是汉族地区有人为了歌颂诸葛亮的战功而编造的。流传之后,经过说书、演戏的传播,一再夸大,一再渲染,最后就成了《三国演义》中所写定的样子,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人,而让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他面前顶礼膜拜,说出“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这样的话来。但从真实的历史看来,“南人”并非真的“不复反”,边境上的冲突仍然常常发生,只不过是诸葛亮坚持怀柔政策,“恩威并济”,取得粗安而已。

  这个并不真实的故事,当然会引起“南人”的不满,于是,“南人”的子孙们就针对这个故事创作了“八擒孔明”的故事来进行抵制。只不过他们手中缺少传播工具,所以七擒之说传播久远,八擒之说只局限于一地而已。这种既不真实又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七擒孟获”之说,最好早日停止传播,从我们的书场上、剧目中清除出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