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混合性耳聋戴上老人用助听器哪种好有效果吗?效果好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混合性是因为外耳、中耳及内耳都有病症引起的听力下降,这样还是 需要及时佩戴助听器进行干预

传导性听力下降者比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者在言语识别上更能受益于助听器,因为传导性听障者的毛细胞未受伤,佩戴效果最好。而感音神经性听障者,由于耳内以及神经受损,导致感音障碍,残余听力减少,因此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不理想,而混合性听力下降,既有传导因素,又有感音神经因素,因此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相比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混合性佩戴助听器效果更好,不过也要尽早选配,否则随着时间的加长,言语分辨率下降厉害了,也不会太好。

原标题:听力损失和助听器补偿

听力损失类型与选配助听器效果:

一、传导性耳聋(音量减轻):视患者听力障碍原因选配气导或骨导助听器可以完全解决。相当一部分传导性耳聋患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二、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迄今为止,验配助听器并抓紧时间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者至实用、至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手段。

大声讲话听得见,多数场合,如多人讲话、看电视会觉得有听觉障碍,交流和接受声音信息困难。若选配合适的中功率助听器,患者可以进行小声交流,并且言语分辨率,讲话清晰度与正常人相差不大。

患者大声交流有困难,难以接受语言信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助听器,语言分辨率不是很好。对于这类聋儿,若配戴助听器越晚,口齿不清晰越严重,若能早发现,早配助听器,早语言康复,可以较好地解决。

对于这样的聋孩子,一般的模拟型或数模混合型助听器补偿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另外,听力补偿效果,还要取决于聋儿的残余听力程度和听力损失曲线,突出表现是语言感知和认识能力不好,因此需要借助看话听音,即看口型,看听并举才能与人交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目前出现了专门为极重度听力损失聋儿设计的仿耳蜗生理机能全数码大功率助听器,采用频谱提升技术增强听声清晰度,采用动态压缩技术避免重振现象并弥补神经性耳聋耳蜗对声音的压缩机能减弱的缺陷。因此,从理论上说,凡是听力损失<120dB的聋儿,如果尽早到专业康复机构验配合适的助听器,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听力补偿,并抓紧时间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就有可能达到至大意义上的康复。 在此需要特别提醒朋友们的是,第二代模拟数码编程助听器其本身是模拟助听器,不是全数字编程助听器,它只是在助听器的调整过程中应用了数码编程技术,它的适应症是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有人也将其称为全数字编程助听器是错误的。

怎样使患者恢复听力对许多临床上不能治疗但尚有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患者,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来改善和提高听的能力。传统的助听器(模拟助听器)可以给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患者常抱怨助听器的噪声太大;大声听着难受、小声又听不见;或能听见说话声,但听不清说的什么等种种不适。近年,全数字助听器的诞生,给听力障碍患者带来新的感受和希望。

全数字助听器与前两代助听器至大的区别是在硬件上———内置的计算机芯片可以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的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和调节,它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麦克风拾取的外界声音信号经“多通道A/D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尽可能地保留了外界声音的原始性,自然性。DSP的强大功能为全数字助听器带来高信噪比、动态改变增益和自动适应环境等传统的模拟助听器无法实现的功能。

智能全数字助听器有哪些优点

●自动适应环境,有效降低噪声,提高言语的清晰度。

●模仿人类正常耳蜗功能,使患者提高了对不同声音环境的适应性,不论声音大小都能听到,患者却没有不适感。

●再现自然声音,优化患者对自己声音的感受,提高声音的自然性、真实性和舒适性。

●自动消除反馈声。应用数字反馈抑制技术,使助听器不会出现令人烦恼的反馈声(啸叫),这对提高患者的语言分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引入计算机平台的概念,助听器的功能可以随助听器选配软件的升级而增强,这可以不更换助听器而保持其功能的先进性。

怎样获得良好的助听效果,智能全数字助听器多种高技术的应用,能给听力障碍患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理想的助听效果。但需要特别提醒患者的是,不要以为只要有了一个先进的助听器产品,就能获得好的助听效果,而随便到没有资质的助听器选配中心配助听器,这种做法会使不少患者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因为,全数字助听器只提供患者获得良好助听效果的硬件设备,助听器各种参数的设置、调整还有赖于有经验的听力学家。国际上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表达:一个良好的助听效果,一半来自于助听器,另一半来自于听力学家。在我国,听力学专业起步较晚,有经验的助听器选配人员非常有限,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助听器调整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稀少。因此,听力障碍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助听器选配中心,更要警惕市场上打折、以旧换新等做法。

咨询标题:神经性耳聋(脑膜炎并发)

就诊医院: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

诊断:1./ 脑脊液鼻漏并发颅内感染;2./ 神经性耳聋

(1) 2014年8月中旬开始鼻子流清水;

(2) 9月28日在深圳北大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初步怀疑脑脊液鼻漏,但是医生当时未给予任何治疗和说明,仅讲不适随诊。

2014年11月6日早上5点多开始头疼,至上午9:40疼痛难忍送医(广州开发区医院),遵医嘱做CT时(约上午10:40)人已经陷入昏迷并伴随发热,遂后立即转入珠江医院神经外科ICU,当日下午17:00腰椎穿刺显示脑压超过300脑脊液化验结果显示脑脊液内白细胞个数超过7000个,脑脊液呈乳白色浑浊状,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当日开始给予美罗培南(美平)注射并鞘内注射头孢给予消炎,昏迷期间高烧40度给予冰毯退热,持续昏迷和狂躁;

(4) 11月8日凌晨6:50苏醒,仍旧伴随断断续续的意识不清醒和嗜睡以及发热。每日腰椎穿刺抽取30ml以内脑脊液并鞘内注射头孢;

(5) 11月10日下午4点出ICU转至普通病房,治疗方案依旧,白细胞逐步降至900多脑压200。转至普通病房病人意识稍微清醒后一直讲左耳耳鸣严重以至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后经耳鼻喉科会诊后确诊神经性耳聋,左耳完全耳聋,右耳高频听力损失。后耳鼻喉科医生给予扩张血管和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治疗12天未见任何改善;

(6) 11月11日再次颅脑螺旋CT平扫(14层以上)以及三维重建均未找到颅内漏洞的情况下,医生建议保守治疗,30度半坐卧位躺床3周希望漏点自主修复。此期间神经外科持续注射美罗培南至11月28日停药;

(7) 12月1日最后一次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白细胞个数降至25;

(8) 12月4日出院。

截止出院时,患者平衡能力较差,走路不太稳,轻微摇头和上下波动都会造成晕眩,以及左耳耳聋未有任何改善。

1. 通过检查,左耳是不是就可以定性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或是是混合性(气导和骨导的测试差异超过40db了);

2. 目前针对我的情况,有没有建议的医疗方案能够改善听力?本人可以近期去北京当面诊疗。

3. 如果左耳的情况不可治疗,那用骨导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能不能改善?能达到大概什么水平?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些?是否要半年以后?

4. 我的右耳也受影响,听力下降,这种情况会不会越来越严重?需要注意什么?比如半年复诊一次等?或者长期服药?

香港耳鼻喉科中心 香港耳鼻喉科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耳鼻喉

药物名称:蚓激酶肠溶片
服用说明:1片/次,3次/天
服用说明:2片/次,3次/天
服用说明:3粒/次,3次/天

左耳基本没有听力,右耳轻度下降。

左耳进一步好转的希望不大。

具体情况如能来诊会更明确。

“神经性耳聋”问题由吴子明大夫本人回复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请问如果左耳无法好转的话,以现有的医疗方式是否能够辅助其他助听设备可以改善听力?比如骨导或者人工耳蜗?

烦请填表,我需要了解您的情况,有助于随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烦请填表,我需要了解您的情况,有助于随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用助听器哪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