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热必清凉茶和广东凉茶廿四味凉茶是一样的吗?效果好不好?

如果说东北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酒,四川人的血液里流淌的是红油,那广东人血液里一定都是凉茶。

嗯,没错!大广东人不仅爱老火汤,还爱凉茶。

比如好多人都说成长的标志是从学会饮酒开始,而对广东人来讲,成长的标志应该是从自己买凉茶饮开始。

广东人大概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童年阴影,面前是一碗黑乎乎的廿四味,老妈站在一旁监督,轻描淡写地说:不苦,捏着鼻子喝了。

如果哪一天广东人开始自己到街上找凉茶喝,那么说明他真的长大了。

说起凉茶,许多朋友并不陌生,北方人喝凉茶多是瓶装和罐装的,比如加多宝,王老吉......

在广东人眼里,这些都不是凉茶好么,这是饮料啊,兄dei。广东人的凉茶既不凉的,也不是茶。

广东的凉茶,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到岭南,为了治疗当时的瘴疠,他专心研究岭南各种瘟病医药。

后世医学家根据葛老遗下的专著和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中的丰富经验,逐渐研究出了拥有深厚岭南文化的凉茶,配方一直流传到现在。

以前广东的凉茶铺可以说相当密集,每方圆五百米必有一家。凉茶铺和咸杂铺、米铺并称广东三大店铺。

在广东人心中,喝凉茶和吃饭一样重要。

如今一些传统老字号凉茶铺都发展成了连锁店铺,像黄振龙、黄志强、邓老凉茶、清心堂……还有一些与传统糖水结合了。

对广东人来说,喝凉茶就是一种享受。

和现在wifi+西瓜+手机的夏天不同,以前的小资生活是,一凉席,一蒲扇,一凉茶等于一整个夏天。

炎炎夏日,闲逛在大街小巷,每转几个路口就有一个凉茶店。

逛累了、口干了、无聊了,随便走进一家凉茶店。柜台上摆满了保温瓶,上面醒目地写着:清热解毒、感冒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一款凉茶,拿起,仰头,吨吨吨吨吨吨一饮而尽,放杯,擦嘴,然后把店主给你的一小包话梅或者陈皮放入口中,嘴里立马苦尽甘来。

但是恕我直言:要话梅和陈皮都不是硬核玩家。

很多地方到广东来的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广东人这么喜欢喝凉茶?因为……因为广东人怕上火啊。

你知道广东人有多怕上火吗?来来来,我来和你形容下。

真的……我之前深圳老板,夏天顿顿苦瓜,说是下火

广东人吃块饼干都要说上火的

真的是,吃一场肯德基,回到家都会瑟瑟发抖,赶紧把牛黄解毒片拿出来

我妈认为除了酱油和盐,其他的调味品都上火,所以做菜基本只用这俩连糖都很少放,中午吃番茄牛肉丸煮乌冬,牛肉丸吃了一口告诉我,这调料太上火了,不吃!

作为漂泊在广东10余年的人,至今不是很理解广东人指的上火是什么滋味,说一颗荔枝三把火,火锅上火,吃辣椒后喉咙会上火,橘子吃了喉咙发炎。

我是广东人,我感觉我一天365天,360天都在上火

神奇的广东人不仅怕上火,他们还认为所有身体问题都是因为上火,上火可以解释一切。

我和广东男朋友说,我很久没有来大姨妈了

我:早餐买了一碗关东煮

潮汕舍友H:你不怕上火吗

广州舍友F:你这是上火了

我:昨天和我男朋友吃了麻辣烫

潮汕舍友H:你是真不怕上火的嘛

广州舍友F:我长痘了,又上火了

潮汕舍友H:你上火了,绝对是上火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广东人为什么这么容易上火?

这就有多方面的原因了。

首先从气候来看,广东坐落于中国的华南地区,全年气温照射较长,属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再者从地理位置来说,广东又沿海,在这里居住的人长时间受海风侵扰。

所以广东是又热又湿,不上火才怪。

而且广东人的上火是湿热,比干燥地区的“上火”更难治,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一直以来都怕上火。

我一个河南的朋友,以前每天吃辣椒从来不上火,来深圳生活两年,每天左右一杯菊花茶,右手一碗绿豆汤,火气没见消过。

没有什么病是喝凉茶治不好的

虽然害怕上火也很容易上火,但是牛逼的广东人有他们自己的妙招,那就是喝凉茶!

在广东没有什么病是喝凉茶治不好的,广东人生病了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是先去喝一碗凉茶再说。

什么?你感冒啦?喝凉茶!

什么?你便秘啦?喝凉茶!

什么?你失恋啦?喝凉茶!

可是凉茶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广东人每次让外地朋友喝凉茶都要制造大型网骗现场,他们会很负责任地拍胸膛对你说:没事,这个可以壮阳!不苦的。

真的爆炸好喝,我每次喝一点点,舍不得喝完,含在嘴里慢慢品;

特别点名癍痧,就像coco奶茶三兄弟一样,炒鸡好喝;

送盆友最好的礼物就是请他和凉茶呀;

但是不少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尤其是凉茶中的荣耀王者——癍!痧!

黄振龙凉茶馆的癍痧是最出名的,它是用“28”味中药熬制而成。消暑清火可以喝,喉咙痛和感冒四肢酸痛也可以喝。

不过这玩意极苦!到底有多苦?看看这位网友描述的就知道了。

外地人一直不明白一碗中草药熬成的凉茶,苦到怀疑人生,为什么广东人却喝得一脸满足。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作为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广东凉茶是外地人吃不得的苦!

来源:深圳微时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炎炎夏日,碰上熬夜加班又吃了一大堆垃圾食品,没什么比喝上一碗正宗凉茶更让广东人安心的了。

一碗凉茶下肚,整个口腔顿时充满了浓郁的苦味。舌尖微麻,咂一咂嘴,刚刚的苦劲不用过多久便开始回甘,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

不用怀疑,凉茶就是广东人的救命水。

凉茶,广东人的夏日特饮

广东凉茶的“威名”早已传遍全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广东人是怎么将这种用草药熬制、卖相味道皆不佳的汤药视为一种日常饮料的。

在COCO和喜茶占领各大商业街前,凉茶铺的身影早就出现在了广东的大街小巷。所以以前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广东的凉茶铺比米铺还多。

每每在宽敞一点的老街,就可以找到一间老式的凉茶铺。面积仅两三平方米的小铺面里设施简单,柜台上放着几个瓷碗或玻璃杯,几个铁壶,几张写了凉茶种类的小牌子。

顾客放下几块钱,拿起一碗浓黑的凉茶,轻皱眉头咕噜咕噜喝下去,然后舔舔嘴心满意足地离开。

规模大一点的凉茶铺,装饰得古朴典雅,柜台上摆上两个葫芦形的大铜壶,金光闪闪。顾客到了店面往往不会急着离开,点上一碗凉茶或一盅龟苓膏,坐着慢慢喝完。

在凉茶大本营的广东,老字号的凉茶铺可能只有附近的街坊知道,还有的逐渐发展成为了连锁店铺,像邓老凉茶、念慈庵、潘高寿、深晖、晨光、黄振龙……

对于广东年轻人来说,最高兴时是发现喜茶不用排队,而是上火的时候,能在附近的商业区中找到一间“黄师傅”,喝下一杯凉茶。

广东人的谎话:这凉茶一点都不苦

就像不能相信四川人说“这火锅一点也不辣”一样,也不能相信广东人说的“这凉茶一点也不苦”。要知道,广东人从小喝到大,味觉已经跟其他地方的人不太一样。

微博上的一位网友对凉茶的介绍十分真实:

作为广东人的居家必备凉茶,癍痧在广东凉茶界的地位,就如同珍珠奶茶在奶茶界的地位一样长盛不衰,因为它最符合广东人对凉茶的要求:够苦。

那种灌装味甜的凉茶,哈哈哈哈……对广东人来说,就像个玩笑。

清热解毒、祛湿除癍、消暑散热、化痰止咳、开胃消滞……外表漆黑浓厚、入口苦涩非常的癍痧疗效显著。即便再苦,广东人也是甘之如饴。

广东凉茶种类非常多,除了癍痧,还有了廿四味、夏桑菊、五花茶等一众优秀“作品”。虽然一般的广东凉茶都以祛暑败火气、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为主,但根据不同的配方,广东凉茶在功效上还是呈现出一些差别。比如罗汉果茶的主要功效就是减轻咽喉疼痛,而人参菊花茶则能益气健脾、补血安神。

按药材使用数量,广东凉茶可分为“单方”和“复方”。“单方”就是只使用一种药材熬制的凉茶,像罗汉果茶、金银花茶等。“复方”就是用多种药材熬制,比方说癍痧这一凉茶里,就包含了蒲公英、葛根等十几味药材。

虽然广东人喜欢苦味的凉茶,但广东凉茶里也有不苦的,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等的口感就非常甘甜。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菊花雪梨水,既消暑解渴,又不怕增加热量,丝毫没有喝奶茶或肥宅快乐水的负罪感。

广东人,为什么爱喝凉茶

饮料种类这么多,为什么凉茶独得广东人恩宠?最重要的原因是上火,在广东也叫“热气”。大部分广东人怕“热气”,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上火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广东天气太湿热了,加之地势低平,水汽不容易扩散,而凉茶有祛湿除热的功效。

《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宋代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

根据中医理论,广东地区,高温季节与多雨季节同属一个时期,炎热湿润气候超过了机体的调节限度,就容易诱发如脾胃湿热、湿温、暑湿、肝胆湿热等湿热症候。广东人经常提及的“上火”其实就是“湿热”中“热”的体现。

早在东晋时期,道学医药家葛洪来到岭南,就感受到岭南地区气候湿热,瘴病流行,于是他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湿病医药,留下了针对岭南气候特征的大量医学专著。

岭南人民根据葛洪的医学理论,结合百姓在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以药性寒凉、解暑消毒的中草药熬水来喝,形成了具有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凉茶。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面对一些类似“湿热”的疾病,很多广东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喝凉茶。

几乎每个广东人的家里都有几个常用的方子,哪个小朋友口舌生疮、大便异常,长辈便会看着症状煲个凉茶,然后满脸慈祥地看着小朋友皱着眉头喝下。

2005年,凉茶登上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名声大振。黄振龙、加多宝等品牌也逐渐将“凉茶”这种传统饮料商业化、市场化。不过,“老广们”怀念的仍旧是老式的煲凉茶和喝凉茶方式。

老式凉茶的“仪式感”首先体现在器皿的选择上。普通的煮菜煲汤的不锈钢锅是不行的,一定要用老旧的带着陈年茶渍的陶瓷锅,最好是那种带有两个开口的,茶水沸腾后会往外噗噗噗冒气的凉茶锅。

另外,广东人对于煲凉茶的每个步骤都非常讲究:一两A、三两B,二两C,三碗水煲成一碗,切记,C是后下,停火前十分钟左右才能放入。

电影《家有喜事》里,就曾经调侃过这一过程:

“你这儿子没什么事,他不过是间歇性的停经,我想用半斤黄猄、半斤北芪、半斤田七、半斤苹果,半斤橙,两碗水煮剩半桶水,不用喝,倒掉就行了。”

凉茶的药力靠火候,所以每次要煲足5个~6个小时,煲制过程中不能离开半步,要用竹棍拌匀,保持药材的味道均匀。煲好以后,还要焗上一段时间,等待药味的渗出。

这样煲出的凉茶色泽浓郁,药材里的味道完全渗出,用瓷碗盛着,配着陈皮,一口饮下……嘶,那滋味确实销魂。

别看广东人说“凉茶不苦不苦”,其实哪个广东人小时候没有被老妈逼着喝凉茶的回忆呢?

有句话说得好:“在广东,有一种上火是你妈觉得你上火。”被妈妈拉到街上凉茶档喝凉茶,是所有广东人都经历过的。当哪一天广东人开始自己到街上找凉茶喝,说明他长大了。

对很多广东人来讲,凉茶不仅仅是身体不舒服时的“救命水”,更是一种回忆。独自在外闯荡,外地没了凉茶铺,身边也没有了那个一直督促着你喝凉茶的人。

但是,上火了,别忘了喝凉茶,看医生,自己照顾好自己。

你喝过正宗的广东凉茶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授权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57254.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廿四味凉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