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我姓杨的名字由一地迁入现居住地巳一四代,求各位老师赐一对联贴到祠堂要有以上含义,请指教谢谢!

发现信息价值
【百姓家史】圪针沟迁入山西定襄留晖任氏祠堂重修
22:28 原创发表在
【百姓家史】圪针沟迁入山西定襄留晖任氏祠堂重修 4月5日戊戌清明举行奠基仪式请数百户宗亲捐款留芳 七岩野史任复兴
山西省定襄县留晖任氏祠堂奠基仪式,4月5日上午在留晖村西南角1957年迁移来的任氏祠堂扩大的地基上举行。参加仪式的有本族十三世任利文、任存贵等十五人。
留晖任氏,是明洪武初从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移民雁门关内,传至第六世任九粟配张氏再移定襄留晖。仪式开始前,众宗亲到附近南圪台连二坟祭拜明中期的始迁祖任九粟的坟墓,祷告奠基仪式即将举行。
在热心本族各项事业的十三世长辈任利文等倡导下,阖族盼望多年的重修留晖任氏祠堂,已经迈出第一步——在村纠首们,利用宗亲捐出几笔重修任氏祠堂专项款中的6500元,买下了1957年任氏祠堂旧址西边楊正的一块宅基地,1957年旧祠堂基地面积由0.495亩地,向西扩展到共1.184亩,东西宽24.15米,南北长32.35米,共781.25平方米,庭院宏敞,为重修与民国留晖任氏祠堂格局相似的祠堂,创造了空间条件。 1928年民国十七年创修的任氏祠堂,占地一亩多,坐南向北,南面容房是购买赵村杨姓富商的厅式瓦房七间拆建,北面祠堂门是整体拆迁本族十五世任仁功典卖的内院门牌楼,一进门盖有立碑的北厦子。1957年任氏祠堂迁入今址,占地面积由1亩多缩小到东西宽10米,南北长32.35米,太狭小。买下的杨正这块地東西寬14.15米,南北長32.35米,折合0.686亩。
一期工程,拟恢复民国创修祠堂的规模格局,坐北向南,南端修祠门、门房和碑廊的厦子,正面修钢筋混凝土一层容房7间(北面房背后留1米宽滴水扫雪),供族人四时八节婚丧嫁娶跪拜奠祀。比古式砖瓦房结构省钱结实,加上目前建筑材料涨价等因素,预计约需资金50万元,与本村上等宅子的投资相似。
留晖任氏,安土重迁,五百年已经繁衍18世,也有迁居军家贝、簸箕仉等村,还有许多发展到省外、口外、国外。恪守家风,人才辈出。任氏入谱的已婚成家成功的,约400余户,意味着老户小户,每户平均捐善款千元以上,劝捐工作异常艰巨。 这是一项感恩祖先、行好积德、光前裕后、发旺后世的美事。1928年走东口草地成功的有识之士——多伦县商会会长、大股十一世任黄宝(官名体怡)首倡,创建任氏祠堂,声明资费先承让族众随愿布施,所缺概由他包底。其孙子孙女瑞徵、瑞成、瑞昭等,出于民族大义,奋起抗日,成阖族当代兴旺人家的翘楚。
河曲县七百年的巡检司任氏,走内蒙鄂尔多斯开快餐店起家、房地产和煤运致富的任玉英,巾幗不让须眉,2011年夏天为老家带头倡捐20万元。族人纷纷响应,分别捐功德款1000元、5000元、1万元、5万元至10万元不等,共收功德款120万元。蒋村乡东力村梁氏,近年重修了两进四合院砖瓦古式祠堂,铁矿老板梁某,带头捐款160万元。 愿阖族有识之士蜂起响应。人有贫富,情无疏亲,辈分长幼,地无远近,纷纷捐赠,帑赀必丰。捐款金额1000元以上者,户主将铭刻到碑上,流芳百世。在募集善款修任氏宗谱取得成功基础上,殿宇高耸的留晖任氏祠堂,必定能重新屹立于留晖村西南的风水宝地! 重修山西省定襄縣留晖任氏祠堂筹备小组 日农历二月二十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七岩野史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2.4K1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K1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銆婅瘲璇嶄笘鐣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祝姓萧山什么时间迁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