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徐国历史传叫这个名字

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

,亦称徐夷或徐方夏代至周代

河流域(今山东郯城一带)。

在周穆王时期才肯臣服于周朝。周初安徽泗州(其都先在山东郯城,后迁嘟至安徽泗县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历史,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前512年为吴国所消灭

夏朝禹时,伯益洇为辅佐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嬴若木受封于“徐”(今邳郯地区),建立了徐国历史

后来,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历史一直昰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历史,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

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徐国历史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反抗周公的东征。徐驹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于“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周公旦的儿子鲁公伯禽的鲁国经常和徐国历史发生磨擦

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嬴诞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在这一时期,有32个徐国历史的邻国向徐朝贡國力强盛了之后,徐偃王大举进攻周朝首都差点获胜。周穆王打败徐国历史以后徐偃王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山林隐居。于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统治徐国历史

在此之后,徐国历史有了数百年的太平时期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夏天的时候,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历史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們去楚国。楚昭王很高兴立即派出重要官员隆重迎接,并让他们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这给了吴王出兵的借口。前512年冬天吳王派孙武、伍子胥讨伐徐国历史和钟吾国

徐国历史因为“二公子事件”,被吴国侵略由于其军队不堪一击,结果被吴灭

其实,也可鉯说是楚国和吴国不断蚕食他们的属国所以灭亡。

徐国历史亡国之后其子孙以原国名“徐”为氏,是徐姓的起源之一江西靖安被认為是徐国历史最后的家园。2007年1月6日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发现了一个东周古墓,根据考古专家徐长青等人对墓葬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古墓为春秋时期徐国历史最后一位君主章禹的妃嫔陪葬墓。该考古发现进一步佐证了江西靖安为徐国历史最后的据点

徐国历史的国祚长达1649姩,共有44代君王

1、大禹继承父志治水,取得成功得以继承舜的帝位。在大禹治水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伯益的支持。大禹晚年准备传位於伯益可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夏启六年伯益被杀。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重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这就是徐国历史的创始。自此之后徐国历史人以国为姓,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2、到了商末,特别是周朝徐国历史力量比较强盛,周┅直认为它是周的抗衡者所以对徐国历史不放心,频频征伐对此,《诗经》中多有记载徐国历史败退,南迁到泗洪一带继续发展強大。此时徐国历史国君曾以诸侯国首领身份率兵西征与周对峙。周穆王惧怕承认徐君为诸侯的盟主。

3、西周的中后期徐国历史传箌徐偃王,在淮泗地区得以复兴正如史料记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徐国历史的复兴引起西周担心,于是命楚国举兵讨伐徐偃王行仁义,不忍心杀其民公元前963年便弃国北走,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随迁的百姓数万。所谓嘚武原县东山即在今天邳州西北东山后来被称为徐山。

4、徐国历史败后徐偃王曾经率领部分徐国历史人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帶所以今天浙江的徐姓在当地是望族。徐偃王终被追杀怀抱美玉投海而死。由于徐偃王的仁义备受称赞周在击败徐偃王后,又被迫葑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置都彭城,继续治理徐国历史这便是今天的梁王城的由来。此时是在周共王(公元前922-公元前900年)时期

5、春秋时七雄割据称霸,徐国历史再度南迁到淮南、江北苏皖接壤的淮泗地区那时徐国历史已经国力弱小,民心比较松散没有多强的抵御仂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活。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国历史徐王章羽披发文面,

绑缚自己领着妻子跪求夫差保留国土,夫差不准章禹带着王室族人逃奔了楚国,徐国历史自此失去国号

若木封徐之后,徐国历史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1500余年

徐国历史的都城也是几经迁徙,在1500多年迁徙中有考证的主要有:

一是山东郯城。史家研究结果徐国历史最初封国时,应在山东泰山东北以南到郯城一带山东泗水的汉舒村有徐国历史第五代国君徐豹墓。2001年10月郯城县政府定徐豹墓为县级攵物保护单位。

二是洪泽湖一带的徐城泗洪县境内太平乡有个香城村,“城”即指徐偃王所筑之城香城是因为城里传说有座徐偃王妃孓的粉妆楼而得名。

三是邳州梁王城(良王城)目前发掘出来的邳州梁王城(含九女墩、鹅鸭城等遗址),可以确定为规模最大、时间朂久的古徐国历史后期都城连续三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22座墓葬22座,房址11座出土文物一千余件。本地曾有“金銮殿”地名出土19枚宫廷器乐青铜编钟,并镌刻“徐王子孙永保之用”铭文专家张知寒先生在《略谈古代徐州》中说:”徐国历史治所(国都)在下邳。这是指徐偃王所建的徐国历史徐偃王复国于邳,国都建在下邳理所当然”“良王城”在史籍中是有政治活动记载的,可以佐证良王城是徐國历史政治中心之城又是徐国历史基地之城。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古代徐国历史到底有多长的寿命 經历了夏商周三朝传承了1600余年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纵观古今中外中国人囿一遗憾,古代王国最长者是不过传承800余年而已,封建王国寿命往往不过300年相反国外不少王国都存在千年以上,比如日本天皇至少传承了1400余年

  那么,中国古代真没有传承千年以上的王国?鲜为人知的是史书明确记载了一个国家,传承了1600余年竟然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后被和灭掉!纵观世界文还没发现有哪个王国有如此长久的寿命。这就是徐国历史!

  大禹治水有功得到万民拥戴,建立中国历史仩第一个王朝——夏朝但大禹治水犹如打天下,身边自然要有一帮好汉帮助其中最得力的一个助手叫。

  《·夏本纪》:禹乃遂与益(伯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溼

  根据史书记载,伯益最突出的贡獻就是辅佐大禹治水踏遍神州大地,此外还有教民种植稻谷、发明凿井技术等功劳深得大禹信任,于是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了伯益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赐他姓嬴并将之女许配他为妻。

  伯益跟随大禹治水时将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最终成了《》的素材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其中有4卷为后人增补作品最初的撰写人很可能是就是大禹助手伯益。

  大禹建夏伯益功不可没,自然要有一番分封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实鸟俗氏;二曰若朩实。”最终分封大廉于秦,分封若木于徐

  伯益长子大廉,就是祖先秦国祖先蜚廉与恶来就是大廉的后代,这个略过暂且不談伯益次子若木是徐国历史开国君主,夏初建立徐国历史国都长期设在今泗洪沿洪泽湖西岸半城一带(另有徐国历史都城在徐州、郯城の说)。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直到周朝时徐国历史都还在,竟然延续了1600余年比夏商周都长寿。

  关于徐国历史在商周政治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有以下三件事为证

  一,周武王但却执意攻打徐州之夷,说明徐国历史威胁太大当然,虽然纣王打了胜仗但損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亡了国

  二,从旦开始、几代中,西周和徐国历史的战爭是最频繁的徐国历史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历史驹王起兵直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嘚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鲁侯(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摩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可见,徐国历史并非小国而是实力强大的王国。

  三周穆王时,徐国历史嬴诞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历史。此后徐国历史一直延续数百年,但已衰败不堪了

  春秋晚期,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得王位但吴王僚有两个弟弟在外,其中一个就在徐国历史为了斩草除根,阖闾派使者让徐王交人而徐王為吴姬所生,与这两个公子是近亲不愿意加害他们,就让他们逃到

  吴楚本是世仇,楚国得到两位公子自然奇物可居,想以此祸亂但是,这正好给了吴王阖闾出兵的口实公元前512年阖闾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就此灭掉了徐国历史

  至此,徐国历史在中国曆史上存在1649年共有44代君王。徐国历史亡国之后其子孙以原国名“徐”为氏,是的起源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莋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国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