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禅吸树枝的管子吸了下手会怎样

禅宗公案大全(1-170)
1. 只手之声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着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2. 断指求法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门,求菩萨的庇护,便无法抚养长大。现在你已经度过了厄运,可以还俗,继承叶家香火,我与你母亲已为你安排好一门美满姻缘,你又何必执意回到寺里过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听后,不觉悲痛万分,一方面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利用佛门,以保全儿子生命。如今厄运一过,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盘里,捧着去见双亲,长跪不起的请求道:“孩儿已身入佛门,为正信弟子,此生誓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双亲大恩大德,孩儿当时时祈愿回向,却绝不再还俗成家。今断二指以示决心,请双亲成全我的愿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盘里血渍斑斑的两截断指,知道其意志坚决再难更改,只好让慧寂返回佛门。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佑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出世,成为沩山灵佑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沩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示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中国人对出家为僧,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出家生活清苦,有的人认为必定受什么刺激,才会看破红尘。殊不知“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如顺治皇帝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仰山慧寂禅师若无大心大愿,不能入佛门为僧,怎能成为一代宗师!
3. 大机大用
有一次,百丈怀海禅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时,站在他的身旁,马祖道一禅师转眼注视着绳床的角上挂着的拂子,怀海禅师顺着马祖禅师的眼光说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开这个作用!”
  马祖道一禅师道:“你以后要如何接引学人?”
百丈怀海禅师拿下拂子,竖了起来。
马祖道一禅师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开这个作用!”
怀海禅师就把拂子挂到原来的地方。
忽然,马祖禅师振威大喝一声,震得怀海禅师的耳朵聋了三天。
后来,怀海禅师住持百丈山,因为山岩险峻高绝,所以又叫大雄山。
一天,百丈怀海禅师对弟子开示道:“禅教大法不是微小的事,我从前被马大师一喝,耳聋了三天。”
黄檗禅师听老师这么说后,不自觉地吐出舌头。
百丈禅师问道:“你以后不是要继承马祖的禅法吗?”
黄檗禅师答道:“今天老师举出这个公案,使我们见到马祖禅师的大机大用,但是还不能了解马祖大师,假如继承他的方法,以后将会接引不到学人了。”
百丈禅师说道:“如是!如是!见解与老师一样,见解超过老师,才可以承当禅教大法的传授,你有些地方超过了我。”
黄檗禅师听后,便恭恭敬敬地礼拜着。
后来沩山禅师问仰山禅师道:“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
仰山禅师道:“此是显大机大用。”
沩山禅师道:“马祖座下出八十四位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禅师道:“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皆是倡导之师。”
禅门的大机大用,主要就是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吾人在生活里,要能自由、自主,要能圆满、喜悦,
精神和物质要合一,内心和外境要一如,随佛道而不成佛,随众生而不入众生,只讲开悟,只讲机用,此即所谓禅!
赵州从谂禅师,山东人,十八岁时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时,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问道:“你从哪里来?”
  赵州:“从瑞像院来。”
  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赵州:“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南泉禅师于是坐起来,对赵州颇欣赏,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谁是你的师父呢?”
  此时,赵州恭敬地顶礼三拜后走到南泉的身边,非常关怀地说道:“冬腊严寒,请师父保重!”
  于是南泉禅师非常器重他,因赵州是以行动来代替语言。从此,师徒相契,佛道相投,赵州成为南泉禅师的入室弟子。
  有一天,赵州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南泉:“平常心是道。”
  赵州:“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欲真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下体悟,『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说是非耶?”
  赵州禅师自小就聪明颖慧,出言吐语,自有禅味,一句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赢得了南泉普愿禅师的欣赏,即至问他是有主的沙弥还是无主的沙弥,他不用一般的语言回答,他用行动表示,顶礼、侍立,这不就是无言说的禅风吗?赵州禅师的禅,重在自我肯定,自然随缘,所谓从平常心流露,不做斧凿,自有一番禅心慧解!
5. 去了依赖性
德山宣鉴禅师,四川剑南人氏,参龙潭崇信禅师悟道。德山禅师初到龙潭的时候,因为受点心婆子的教训,似乎牢骚满腹,在山门外大声叫道:“说什么圣地龙潭,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崇信禅师在山门内应道:“你已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闻此应声,有所契悟。从此,德山禅师随侍龙潭崇信禅师参禅。
  一日夜晚,德山禅师站在崇信禅师身旁,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你怎么不回去休息?”
  德山禅师向门外走了几步,回头说道:“外面天黑!”
  龙潭禅师点了纸烛给德山禅师,德山禅师正想用手去接,龙潭禅师一口气又把纸烛吹灭,德山禅师于此大悟,立刻向龙潭禅师顶礼,良久不起,龙潭禅师便问道:“现在一片漆黑,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说道:“弟子心光已亮,从此不再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德山禅师悟道后,侍奉龙潭禅师三十余年,八十四岁圆寂!
  德山禅师为了不同意禅门顿悟的说法,特地担了他的《金刚经》批注,到南方挑战,刚到南方,被点心婆子一番教训,指示他参访龙潭禅师。德山禅师未能服膺顿悟的禅道,总因众生一向对自我的自信不够、肯定不够,而总希望诸圣加被,渐渐觉悟。他以为不见龙不见潭,但崇信禅师告诉他,已到了龙潭,这便是给他一个当下即是的感受。崇信禅师又把烛光吹熄,这也说明了不可依赖别人,一切要靠自己,德山禅师终于顿悟,即刻表明心迹,依赖性一除,所谓心灯亮了。
6. 禅心经语
日本道元禅师,三岁时丧父,八岁时丧母,从小就由叔父收养,十四岁时在建仁寺出家。
  我国宋朝时代,道元禅师来我国留学,当船在庆元港停泊时,一位年约七十多岁的老禅师上船来购买木耳。道元禅师很亲切地跟他招呼,言谈中知道老禅师名叫有静,是浙江阿育王寺的典座(煮饭),于是就对他说道:“禅师!天色已暗,您就不要急着赶回去,在我们船上过一宿,明天再回去吧!”
  有静老禅师也非常有礼的回答道:“谢谢您的好意,明天阿育王寺里正好煮面供养大众,今天特地出来买木耳,以便今晚带回,赶着明天应用,所以不方便在此过宿。”
  道元禅师道:“就算您不在寺里,难道就没有人代理吗?”
  有静老禅师道:“不,不能让人代理,我是到了现在这种年纪才领到这分职务的,怎可轻易放弃或请人代理?何况我未曾获得外宿的同意,不能破坏僧团的清规。”
  道元禅师道:“您已是年高德邵的长者,为什么还要负责典座这种职务呢?应该安心坐禅,勤于读经呀!”
  有静老禅师听后,开怀大笑,说道:“外国的青年禅者,你也许还不了解何谓修行,请莫见怪,你是一个不懂禅心经语的人。”
  道元禅师羞愧地问道:“什么叫禅心经语?”
  有静老禅师不做思索,立刻答道:“一二三四五。”
  道元禅师再问道:“什么叫修行?”
  有静老禅师咬字清楚答道:“六七八九十。”
  道元禅师在宋代时,到我国来学法,走遍我国名山丛林,后在浙江天台寺如净禅师处得法。回日后,努力弘扬禅道,成为曹洞宗的开宗祖师,着有《正法眼藏》、《普劝禅仪》等禅门重要著作。道元禅师初到我国时,即遇到有静这位老禅和子,可以让他知道中国禅林里真是藏龙卧虎,一个煮饭的老者,禅风高峻,深不可测。
  什么叫禅心经语?什么叫修行?有静老禅师回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当然这不一定指的什么,也可以说“一即一切”,“一二三四五”还不够包括禅心经语吗?
7. 还重吗?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在前面走的师父,忽然握住那位妇女的双手,那位妇女尖叫了起来。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一个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掉头不顾一切地奔逃。徒弟满空,背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经过很久,跑过几条山路,村人无法追上这师徒二人。在一条静寂的山路边,师父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很重!”
  对前途目标,不够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嫌远、嫌难、嫌重是必然的,如果对前程有信心、有眼光、有担当,就会感觉不远、不难了。
8. 荣枯一如
药山禅师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他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9. 师姑是女人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
  大众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合大众问道:“昨夜是谁自称已开悟了,请站出来!”
  智通走出来,直下承担地说道:“是我!”
  归宗:“你是悟了什么呢?”
  智通:“我悟的道不能说。”
  归宗:“如来降世,为示教利喜,总可方便一说。”
  智通禅师低声细语地说道:“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师姑,是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师姑是女人的问题,自古就没有人怀疑过,但智通经过千辛万苦,才懂得这问题。
  越是平常的道理,越是不平常,智通悟的,当然不是师姑是不是师姑,女人是不是女人,主要的是智通悟到了真如佛性不变的道理,但这种道理确实是不好说的,说了也等于白说,不如来一句“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这一句话多么平凡,又多么微妙!
22. 三种人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引他们呢?你们应想到对盲、聋、哑三种人怎么好说禅呢?假如对盲者振揵槌、竖拂尘,他又看不见;对聋者说任何妙法,他又听不见;对哑者问话,他又不会言表,如何印可?如果没有方法接引此三种残障人士,则佛法就会被认为不灵验。”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一个学人,就将上面玄沙禅师的开示,特地向云门禅师请益。
  云门禅师听后,即刻道:“你既请问佛法,即应礼拜!”学人依命礼拜,拜起时,云门就用拄杖向他打去,学人猛然后退。
  云门说:“汝不是盲者!”
  复大叫:“向我前面来!”
  学人依言前行。
  云门曰:“汝不是聋者!”
  云门停了一会道:“会吗?”
  学人答曰:“不会!”
  云门曰:“你不是哑者!”
  学人听后当下有省。
  吾人本来不聋、不盲、不哑,但心地不明,终于成为盲聋哑者,今日若能多几位云门禅师,方便揭开学人心地,朗朗乾坤,不就是在当下吗?
23. 虔诚的心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因为时近黄昏,其它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要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半夜,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象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此训示,颇为感动而钦敬不已,并且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弟子,对佛像的雕刻,其技艺也独树一帜!
  “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岂单指刻佛像,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虔诚的心和敬业的精神。
24. 真正的自已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你参加我的法会有多久了?”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经有三年之久。”
  法眼:“为何不特别到我的丈室来问我佛法呢?”
  监院:“不瞒禅师,我已从青峰禅师处领悟了佛法。”
  法眼:“你是根据那些话而能领悟了佛法呢?”
  监院:“我曾问青峰禅师说:学佛法的人,怎样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青峰禅师回答我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说得好。但是,你并不可能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意吧!”
  监院:“丙丁属火,以火求火,这就是说凡事要反求诸己。”
  法眼:“你果然不了解,如果佛教是这么简单的话,就不会从佛陀传承到今日了。”
  监院听后,非常气愤,认为禅师藐视了自己,便离开了法眼禅师。
  中途他想:“禅师是个博学多闻的人,而且目前是五百人的大导师,他对我的忠告,一定自有其道理。”
  于是他又返回原处,向法眼禅师忏悔,再次问道:“学佛的人真正的自己是什么?”
  法眼:“丙丁童子来求火。”
  监院闻言,突然有所领悟。
  同样的一句话,有两种不同的层次,可能有更多的层次。天上的月亮,小偷与恋爱中的情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真理,不要钻牛角尖,“反求诸己”固然重要,广为通达更重要。
25. 放逐天堂
一休禅师行脚在外,由于天色已晚,就借宿农庄。深夜被一连串的哭声吵醒,原来是邻家的主人因病去世,一休便说:“真是不幸,我去诵卷经超度他吧!”  
由于这位亡者生前是以捕鱼捉鸟杀生为业,故卧病时,常为过去的杀业而不安,其家属就要求一休禅师能作法,让死者上升天堂吧!
  一休禅师诵完经,就在一张纸上题了字,让死者握在手中,并告诉他的家人说:“好了!亡者会到天堂的,你们放心吧!”亡者家属对一休如此关照非常感动,但也很好奇,到底一休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呢?于是打开字条,只见上面写着:“这个人所犯的杀生罪业,如须弥山那么多,恐怕连阎罗王的帐簿上也找不出地方可以记了。”
  死者太太看了,内心非常难过,为什么一休禅师要如此捉弄人呢?
  一休:“你先生的杀业,你不承认有如须弥山那么多吗?”
  “我承认,只是难过没有方法可以超度他吗?”
  一休:“我本以诵经为他消罪解业,但你却那么要求,所以我才写信告诉阎罗王,像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实应放逐到天堂去,免得在阎罗王的帐簿上记不完而麻烦,你先生拿了信,必定可以到天堂的!”
  一休禅师的话,实在对世人最好的教育。
26.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位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分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小偷觉得遇到这种和尚,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禅师不是没有东西,禅师拥有的是别人偷不去的无尽宝藏。世间上的人只是知道聚敛,人为财死,心为物累,你有钱了,连小偷都不放过你,不如拥有自家本性里的无限智能宝藏,又有什么人能偷得去呢!
27. 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28. 八风砍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30.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
31. 无情说法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
云岩:“有情听!”
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
云岩:“无情能听到。”
洞山:“你能听到吗?”
云岩:“假如我能听到的话,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洞山:“为什么呢?”
  这时云岩举起拂尘,对洞山道:“你听到了吗?”
  洞山:“听不到。”
  云岩:“我说的法你都听不到,何况是无情的说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问道:“无情说法出自何典?”
  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不是记载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吗?”
  洞山听后,不禁失声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终于心有所得,便作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所谓无情说法,见到天空的明月,忽然兴起思乡之念;看到花落花谢,不禁有了无常之感;巍巍乎,山高愿大;浩浩乎,海宽智远。这不是无情跟我们说法吗?因此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33. 肯定自已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盘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肯定自己”这是禅者的一大课题!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间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而今仰山禅师的禅,超越信仰,超越对待,“一切都是魔说的”,如此肯定自己,还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34. 寸丝不挂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雪峰初见时问道:“从什么地方来?”玄机回答道:“大日山。”
雪峰用机锋语问道:“太阳出来了没有?”
玄机不甘示弱道:“假如太阳出来的话,会把雪峰给融化了。”
雪峰见其出语不凡,再问:“你叫什么名字?”“玄机。”
“一天能织多少?”“寸丝不挂!”
当玄机礼拜而退时,才走了三五步,雪峰道:“你的袈裟拖在地下!”
玄机听后,赶快回头看一下袈裟的衣角。雪峰哈哈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玄机和雪峰的对话,可以看出禅的不同境界,玄机的话是捷辩,不是禅;雪峰禅师的一句“好一个寸丝不挂”,那才是禅机!
35. 深不可测
有一位研究经律论的三藏法师,问大珠慧海禅师道:“请问吾人本性真如到底变异与否?”大珠禅师:“会变异!”
三藏法师:“您错了。”
大珠禅师:“你有没有真如?”
三藏法师:“当然有。”
大珠禅师:“如果你说真如不变动,那么你一定是个平凡的僧人。你难道没有听过真的修道者,可以转三毒贪瞋痴为三学戒定慧,转六识成六种神通吗?转烦恼成菩提,转无明为佛智吗?如果你说真如无变异,你就是外道!”
三藏法师语塞,认输说道:“这么说来,真如就有变动了。”
大珠禅师:“如果说真如有变动也是外道。”
三藏法师:“您刚才说真如有变动,怎么现在又说不变?”
大珠禅师:“如果您清清楚楚地见到自性,就会知道真如和万物的关系,您说变也是,不变也是。如果你没有见性的话,说变也不是,说不变也不是,如今一听人说真如会变动就做变的解释,又听说不变就做不变的解释。你怎能称为杰出的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听后非常惭愧地说:“禅,真是深不可测!”
禅,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不是动,也不是静;变而不变,不变而变;此即是彼,彼即是此;这不是一笔胡涂帐,这是禅的一统天下!
36. 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的坟墓,唐代宗时,曾赐颁“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家称这位守墓的禅僧为塔主。  
有一次,誉满天下的临济禅师来到达摩祖师的墓边,临济禅师应是达摩祖师的第十一代传人,塔主见面后就问道:“请问长老!您法驾光临,请问您是先礼佛呢?还是先礼祖呢?”
临济禅师道:“我到此目的,既不礼佛也不拜祖!”
塔主听后非常不解地问道:“请问大德!佛陀及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反问道:“您为佛陀与祖师这么讲话,佛陀与祖师有什么恩惠给你吗?”
塔主一听,茫然不知所答。许久,塔主请问道:“那我该如何自处呢?”
临济禅师开示道:“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
塔主又问道:“如何才是佛法平等呢?”
临济禅师以三祖僧璨禅师的《信心铭》中的偈语说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塔主终于言下大悟。
临济禅师得法于黄檗禅师,黄檗的“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的禅境,临济一定深有所契。今见达摩祖师的塔墓,以至尊的无求之礼,契入祖心,而塔主不知,用对待的差别知见之心,问先礼佛抑或先礼祖,临济禅师不是佛与祖均不礼,而是自性中的佛与祖早就打成一片,所谓佛与祖已无分无别,何必妄加恩仇执着呢?
有一位管刑法的官员陈君,年老辞职还乡,为信佛因缘,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中事不知长官会得也吗?”
陈君应声道:“会得!”
法演禅师问道:“会得声?会得意?”
刑官陈君不能答。
一日,圆悟禅师自外返寺,问道:“听说老师用艳诗和官员陈君谈论佛法,不知他会也吗?”
法演禅师道:“他只认得声,不能会得意!”
圆悟禅师道:“诗中意思,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又要说他不能会意?”
法演禅师答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你道会也不会?”
圆悟禅师听后,心有所悟,作礼退出时,忽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鼓翅鸣叫,圆悟自语说道:“此亦不是声。”遂再回法演禅师丈室,以诗偈呈明心得道:“金鸡香锁锦绣帏,竺歌丛里辞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听后,大喜道:“此佛祖大事,非小根器所能造诣,我为你欢喜。”
这首古人的艳诗,从字面上看,目的只是求认得声音,但诗的含意,却不是以认声为足,这是要闻声的人,能体会发声的人呼叫小玉的本心,由认声而能通达心源深处,由认声而能彼此两心相结。
既是两心相结,那就无声胜有声了。
38. 快乐与痛苦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都离不开:“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生病了,在病中不时叫说:“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好看呀!”
昙照:“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记得当初你有一次,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你还面不改色,那种无畏的样子,视死如归,你那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时都讲快乐、快乐,为什么到生病的时候,要讲痛苦、痛苦呢?”
昙照禅师对住持和尚道:“你来,你来,你到我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轻地问道:“住持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都是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39. 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深深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着后面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听懂了生活上的快乐之道!
禅的境界是自主、解脱、安静、快乐,但禅也是促进快乐的泉源,钱少没有关系,只要有禅,禅里的宝藏很多;没有爱情,禅里有更多美化的爱情;没有名位,禅里的名位更高,只是禅者,重要的是改变观念。
40. 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么生会?”
桂琛禅师答道:“既曰唯识,又曰唯心,那就作唯识唯心会好了。”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说道:“理则是矣,无如破坏事相了,唯识唯心并不破坏宇宙万有。”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道:“那请问老师,您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道:“桌子!”
桂琛禅师摇头道:“老师不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不唤作桌子,桌子者,乃是假名假相。”
玄沙禅师立刻改口气道:“的确‘这个’不是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则唤做桌子,做成窗子则唤成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仍是木柴。”
桂琛禅师不住地点头,但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道:“此‘这个’非木柴,非窗子,此乃山中大树。”
玄沙禅师见桂琛禅师正要开口,举手制止,故又再说道:“此亦非大树,此乃一粒种子为因,再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实则树木窗椅,乃宇宙万有之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道:“宇宙万有,仍是唯识唯心。”
玄沙禅师道:“汝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
桂琛禅师与玄沙禅师所论,涉及到唯识、性空、禅等学理,但玄沙禅师最后仍会归“禅心”,因桂琛禅师既从唯识而转归参禅,对过去所知所学不能舍去,怎能入禅?如一茶杯,已留有其它汁液,如今再装茶水,总会变味,桥路虽然相通,但仍应桥归桥,路归路,平等中示现差别,差别中亦平等。
41. 一窒六窗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里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躁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里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
“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他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地说道:
“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契入。
吾人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久被尘劳封锁。好比明镜,尘埃遮盖,哪里能显现明镜的光照?真心不显,妄心反而成为自己的主人,时时刻刻攀缘外境,所谓心猿意马,不肯休息。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为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拟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人体村庄一室六窗,从此怎么平安?
42. 今天不方便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金牛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不悦地说道:“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无不按照一定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是从哪里里来的?为什么连这点基本的礼节行仪都不懂?”
临济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礼打招呼了吗?”
金牛禅师听后,更加不悦这种回答,刚要开口,临济禅师就动手用禅杖打金牛禅师。
金牛禅师此时若有所悟,但临济禅师却又忽然道:“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禅师顺手一掌打去,口中道:“我此时倒很方便!”
临济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禅师就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里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座主不以为然地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仰山禅师和沩山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两位禅师的对话,最初都以礼相见,但一言不合,拳杖相打,但他们互传了方便与不方便的消息,什么是方便?什么是不方便?只有两位禅师心中知道,但仰山禅师、沩山禅师却讨论他们谁占了上风?谁居下风?这就犯了无事生非的错误,在真正禅者的眼中这只是“无风起浪”而已。
43. 不能代替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道,是什么?你们要如何回答?”
惠然禅师马上就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
临济禅师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谁能想象,我的正法眼藏,以后却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处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
说完,就坐在法座上端然而寂,时为唐咸通七年。
临济禅师入灭后,惠然禅师非常不解地说道:“老师平时对来访者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老师也大喝一声呢?”
临济禅师忽然又活回来:“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惠然禅师急忙跪叩说道:“老师!请原谅,请住世给我们多多指导。”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
说后,临济禅师真的就入灭了。
禅者,最不喜欢人模仿,所谓依样画葫芦,终究不像原样。黄檗禅师的棒、临济禅师的喝、赵州禅师的茶、云门禅师的饼,各家接待学人有各家的家风,不是依样可学。禅者要能“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一切都要自家重新来过。
44. 谁知道你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
龙潭:“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
比丘尼:“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相的一天!”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你是女众,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比丘尼于言下有省。
男女只是假相,在吾人平等的本性上,哪里有男女的假相呢?因为被男女相所迷,所以吾人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不是看的,是从内心修证才能体会的。
45. 方外之交
杭州净土院的药山惟政禅师,持律甚为精严,曾接引太守李翱皈依佛法,也曾入朝为唐文宗解释“蛤蜊观音”之事。但生性淡泊,不喜应酬,朝中大臣经常争相供养,禅师均借故推辞。
禅师与蒋侍郎颇为深交,一日,蒋侍郎对禅师道:“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几个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当代学者名士,恳请禅师能拨空前来普洒甘露,演说妙法,则我等不胜荣幸!”
惟政禅师推辞,蒋侍郎不允,不得已,勉强承诺前往。第二天侍郎派人前来迎接禅师时,惟政禅师已不在寺中,迎者遍寻禅师不着,但见其经案上留有一偈,偈云: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
为僧只合居岩穴,国士筵中甚不宜。
迎者将此偈呈交蒋侍郎,蒋侍郎不但不怪他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禅师,认为惟政禅师才是他真正的方外之交。
出家人的性格,个个不同,有的发心在各阶层弘法度众,经中称为“人间比丘”;有的喜欢居住在深山丛林,经中称为“兰若比丘”,这就是大小乘的悲愿不同所致。人间佛陀的释迦,经常活跃在王公大臣的周围,但也容弟子大迦叶经常山林水边静坐。故《高僧传》中,有义学比丘、弘传比丘、持律比丘、神异比丘等不同。禅门大师的风格,有为当朝国师者,有隐遁不出者,但均能树立佛法有益于众生,不必同一形象。
46. 一起活埋
临济义玄禅师有一次与大众出普坡(劳动)时,看到黄檗禅师远远地走过来,就拄着锄头不动地站在那里。黄檗禅师看到后就问:“你是不是太累了?”
临济禅师:“我还没有开始工作,怎么就说累了呢?”
黄檗禅师将手中的棒子随手向临济禅师打了过去,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的棒子一推,就把黄檗给推倒了。
临济禅师赶忙对黄檗禅师说:“对不起,我把你推倒了,现在,我拉你起来!”
当临济禅师正要拉的时候,黄檗禅师道:“不必了,我根本就没有动,何必你拉?”
临济禅师将手缩回,黄檗禅师就叫道:“维那(相当于训导长的僧职)!维那!快把我扶起来!”
维那赶快向前去扶起黄檗禅师,并说道:“老师!您怎能原谅这个无礼的临济呢?”
黄檗禅师刚爬起来,一听此话,立刻就举手打维那,临济禅师在旁锄地说:
“其它的地方都是火葬,可是我这里却是一起活埋。”意指参禅要把动静、来去、荣辱、起卧等对待分别的意识,全部抛弃。
后来,沩山禅师听到此事,就问仰山禅师道:“黄檗禅师打维那,不知其用意如何?”
仰山禅师回答道:“真正的小偷跑掉,却让追捕的人挨揍。”意即超越的人永远解脱,拘泥的人只有挨打了。
禅门的打骂,我们不可用世俗的观念来衡量,因为禅师们的打骂,其实是在“接心”,是在“传法”,黄檗禅师举棒要打临济,其实要把禅法交给他负担,临济禅师推拒,意即自己早已直下承当,何必传受?临济举手要拉黄檗,黄檗禅师只有说我在如如不动之中,何劳你拉?维那的挨打,只怪他多嘴,不懂得禅心罢了。
47. 石头狮吼
当石头希迁禅师刚来南台时,次日就对怀让禅师道:“昨天我来到你这里,有一个荒唐的青年禅僧,如如不动地坐在石头上面。”
怀让禅师听后问道:“你有没有弄错?”
希迁禅师道:“没有弄错!”
于是,怀让禅师就吩咐侍者道:“你到山门外调查一下,坐在石头上的那个禅僧是谁?假如是昨天刚来的那个青年禅僧,你就责备他玩弄什么玄虚?假如他承认,你就问他说:‘石头上的东西,移植后还有活的可能吗?’”
侍者就用这句话回报希迁禅师,希迁回答说:
“诸佛如来的世界里,没有可搬动的东西,也没有死活这句话。”
于是侍者回来将希迁的回答报告怀让禅师,怀让禅师自语似地说道:
“这个禅师,他的后代子孙将使天下人的嘴噤若寒蝉。”
接着他又派侍者去考问希迁道:“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希迁:“谁绑住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净土?”
希迁:“谁污染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涅盘?”
希迁:“谁把生死给了你?”
侍者回来把这些问答报告给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听后双手合十,一言不发。
六祖惠能大师门下两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已是当代宗师,而他们都认为:“在那石头上能听到狮子的吼声。”
石头希迁禅师,对于讨论问题,以问作答,正如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说法。所谓束缚,原来是自己束缚了自己;所谓污染,原来是自己污染了自己;所谓生死,原来自己沉沦生死苦海,并不是由谁造成。本是石头如如不动,无死无活,我们定要庸人自扰,所以要怀让禅师叫我们听听石头上的狮子吼声!
48. 自古艰难在一忘
赵州禅师问沩山灵佑道:
“什么是历代禅宗祖师的意图?”
沩山禅师叫侍者道:“快把椅子拿来!”
赵州禅师说:“自从我成为一寺之主以来,还没有见过一位真正的禅者。”
此时,正有一位学僧在旁,问道:
“假如碰见真正禅者,你将要怎样?”
赵州禅师说道:
“一把有一千钧力量的弓箭,不会为打一只水沟里的老鼠而发射。”
学僧再问:“什么人是诸佛的师父呢?”
赵州禅师道:“南无阿弥陀佛。”
学僧问:“南无阿弥陀佛是谁呢?”
赵州禅师道:“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的弟子。”
学僧把这话问长庆禅师说道:“赵州禅师说南无阿弥陀佛是他的弟子,究竟是引导对方的话呢?还是放弃对方的话呢?”
长庆禅师说:“假如向两头探索,就不明白赵州的真义。”
学僧道:“赵州的真义是什么呢?”
长庆禅师终于弹出一指。学僧不明其义,继续随赵州参问。
有一次,赵王请赵州禅师说法,赵州登上说法宝座,开始诵经。学僧在旁问道:“人家是请老师说法,不知老师为什么诵经?”
赵州禅师道:“难道佛门弟子不可以诵经吗?”
又有一次,大家在诵经,赵州禅师忽然端坐不动。
学僧:“为什么老师不诵经?”
赵州:“幸亏你对我说‘诵经’,否则老僧几乎都忘掉了。”
在禅门古德中,赵州是一位非常风趣的人物,他不为打一只老鼠发射他的弓箭,他自语做阿弥陀佛的老师,你请他说法他在诵经,你在诵经他在禅思。他不是与人随便唱反调,禅者要超越对待,而且要做到一个“忘”字,忘你、忘我、忘情、忘境、忘是、忘非、忘有、忘无,“自古艰难在一忘”,诚信然也。
一休禅师的弟子珠光一向有打盹的习惯,致使在公共场合里常常失态,为此他非常苦恼,便前去请教医生,医生劝珠光应多喝茶;珠光听从医生的指示,而后果真不再打盹了。因此,他逐渐喜欢喝茶,且认为喝茶时也应具备礼节,于是创立了“茶道”,而有茶祖之誉。
完成“茶道”之后,一休禅师就问道:“珠光!你是以何种心态在喝茶呢?”
珠光答道:“为健康而喝茶。”
于是,一休禅师便给他“赵州吃茶去”的公案:“有学僧请示赵州禅师以佛法大意,赵州答道:“吃茶去!”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珠光默然!
于是一休禅师叫侍者送来一碗茶,当珠光捧在手上时,一休禅师便大喝一声,并将他手上的茶碗打落在地。然而珠光依然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珠光向一休禅师道过了谢便起座,走向玄关。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作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此他去,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沈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与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在日本所流行的茶道、剑道、拳道、书道、花道等,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赵州茶”,在中国禅学史上是有名的公案。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所谓无心之茶的里面,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另有一番世界,《般若心经》云:“以无所得故。”此之谓也。
50. 为师胸怀
宗演禅师还是云水僧时,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师座下参禅,某个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宗演就利用俊涯禅师外出时,躺在寺院的走廊上,伸展着四肢睡着了。不久,俊涯禅师回来了,看到宗演那种“大”字状的睡相,不禁大吃一惊。同时,听到脚步声的宗演也惊醒,但已来不及回避,只好厚着脸假装继续睡觉。
“对不起!对不起!”俊涯禅师轻声地说道,并小心翼翼地绕过他的脚边,走进客厅。宗演此时则惭愧得冷汗淋漓!从此,一分钟也不敢放逸,朝夕精进参禅!
俊涯禅师圆寂后,宗演慢慢成为一代宗师,领导三百学僧参禅,因为想到过去老师对自己的慈悲,连在走廊上睡觉都不责备,所以他待学僧一向都比较宽容。
后来,年老的宗演禅师,每日为教育学僧而操烦,日夜无法成眠,不得已,利用静坐的时候,小眠片刻。
有一次,在宗演座下习禅的一位学僧就批评道:“我们的老师宗演禅师,每天打坐的时候都有打瞌睡的习惯,我们问他为什么禅坐的时候打瞌睡?老师回答说:&“他是去见古圣先贤,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这样的批评在学僧中流传很广,甚至后来学僧也学着利用禅坐时睡觉,宗演禅师仍不厌其烦地鼓励学僧好好用功。
学僧不服气道:“我们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就如孔子梦见周公一样。”
宗演禅师毫不生气地问道:“你们见了古圣先贤,他给了你们一些什么开示?”学僧无言以对,但均有所悟。
学僧和老师的境界,终究不一样。宗演禅师承受老师的慈爱,故也以慈爱摄受学人,但教育只有慈爱的摄受,没有威力的折服,不易养成尊师重道的心性。但宗演禅师的爱心,加上禅味,一句古圣先贤给了你们什么开示,终于折服学僧不能和老师比了。
51. 菩提本无树
当五祖弘忍想将大法衣钵传给弟子们继承的时候,先告诉弟子们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后从偈子中所呈现的境界来判别对方是否见道,见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钵,成为六祖。其中最受大众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众看了都赞叹神秀境界很高,但五祖却批评说:“作得不错,但是尚未见道。”
这时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半夜里也请人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认为他才是见到诸法空性,悟入佛道的人,因此把大法衣钵传给了他,成为禅宗的六祖大师。
从这两首偈子可以看出禅秀的境界虽然很高,但是仍然不免于有相有为,有所造作,而惠能大师则体证“诸法无所得空”的智能,世间上的一切本来无所失,又何来所得呢?一个在“有”上用功夫,一个在“无”上见真章,难怪五祖要将衣钵传给惠能。
52. 禅非所知
智闲参沩山禅师,沩山问道:“听说你在百丈禅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是真的吗?”智闲:“不敢。”
沩山:“这是世间上聪明的辩解,对了生脱死,毫无帮助,现在我问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智闲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沉思甚久,故请示道:“请禅师为我解说。”
沩山:“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干你事,我若为你说破,你将来眼睛开时,会骂我的。”
智闲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经典,想从中找寻答案,但始终都不可得,故发誓说:“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学了,作个到处行脚的云游僧吧!”
智闲于是辞别沩山,到南阳,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就留了下来。有一天正在除草时,偶然弹起一块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一声。智闲因而大悟,于是便回房沐浴焚香,遥拜沩山禅师道:“老师!您对我恩惠胜于父母。如果你那时为我说破这个秘密,哪里有今天的顿悟?”故写一诗偈寄给沩山禅师。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禅,不从慧解入门,而从体悟下手。禅,不是言语说的,不是文字写的,各人说的是各人的,各人写的是各人的。禅,离开语言文字,向上一着,当可透个消息,参!
53. 能大能小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54.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归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55. 一休与五休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也要休,涅盘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看,你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呢!”
信徒认为四休也是很好。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为了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的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56. 南泉救鹅
唐朝李翱拜访南泉禅师,问道:“古时候,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里饲养着一只小鹅。后来鹅渐渐地长大起来,终于没有办法从瓶中出来。事既如此,而这个人的本意却又不想把瓶打破,同时也不想把鹅伤害,请问禅师假如是您的话,究竟要怎么办?”这个时候,南泉禅师突然叫道:“李翱!”
李翱乃自然地回答道:“在!”
南泉禅师微笑地道:“出来了!”
吾人自性本是天真自然,无染无缚,只因妄自分别,终日为名枷利锁所囚,若想跳出烦恼深坑,重获自由自在生活,即如瓶中之鹅,何能安然而出?若能当下认识自我,不坏一法,即明自性本来,就是逍遥自在,所谓“若能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57. 一与三
玄沙师备禅师有一次向雪峰义存禅师说道:“有拄杖子吗?向你化缘一支拄杖子。”
雪峰禅师慷慨地回答道:“我有三支拄杖子,你拿一支去好了。”
玄沙禅师惊讶地说道:“每个人都只有一支,那你为什么却有三支呢?”
雪峰禅师解释道:“三支有三支的用处。”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道:“是即是,我却不如此用法。”
雪峰禅师问道:“那你作么生用呢?”
玄沙禅师答道:“是三是一。”
此时,轮到雪峰禅师不以为然,他道:“三是三,一是一;三不是一,一不是三;是三是一,是一是三。此事如似一片田地,一任众人耕种,大家无不靠此为生,是一是三,你怎可只说是三是一?”
玄沙禅师道:“你凭什么说是一片田地?”
雪峰禅师用手在虚空中一画,说道:“看!这就是一片田地!”
玄沙禅师道:“是即是,我不这么说。”
雪峰禅师问道:“你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玄沙禅师道:“那是各人的事,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
雪峰禅师问道:“既然人人如此,为什么跟别人借拄杖子,何不用自己的拄杖子呢?”
玄沙禅师下一结语道:“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当来的则来,当去的则去,用一支拄杖子助他,莫用三支拄杖子累他!”
禅宗说的拄杖子,应该是人人本具的清净本性,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不可说一,岂能说三?你无,我夺却你的,你有,我就给你;禅师与禅师之间,只是一来一去,一去一来,何必分别二三呢?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优婆先那的比丘尼,有一次在山洞中禅坐时,忽然大声呼喊着在对面岩窟中的舍利弗尊者,当舍利弗来到他的面前时,他说道:“舍利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起初并没有注意,后来才看清是一条毒蛇,我被牠咬了一口,我马上就会死去,趁毒气在我身上还没有回转时,请您慈悲为我召集邻近的大众,我要向他们告别!”
舍利弗听后,看看优婆先那,很疑惑地道:“怎会有这样的事?我看你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被蛇咬了的话,脸色一定会变的。”
优婆先那态度仍很安详地说道:“舍利弗尊者!人的身体是四大五蕴所集成的,没有主宰,本就无常,因缘所聚曰空,空无自性,我是体悟到这个道理,毒蛇可以咬我的色身,牠怎么可以咬真理的空呢?”
舍利弗听后,非常赞赏优婆先那,他道:“你说得很对,你是已经得到解脱的圣者,肉体痛苦的程度,你可以用你的慧解支持着你不变的真心。人们如果要修道调心,进入不生不灭的涅盘,对于肉体的死亡,像毁去毒针,象是重病得愈。死,可以死的是色身,不是死亡真我的生命。临死不变,生死不二,这是以智能的眼光观看世相,出离火宅,实在是无限之美!”
人在生死烦恼中,有恐怖、颠倒,但人如证悟禅观,或契入空慧的时候,就能进入不惧不贪图的境界了。如优婆先那所说,毒蛇可以咬伤色身,怎能咬到空慧禅观呢?
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到另外一个净土,主要是空慧禅观一转,刹那是永恒,污秽是清净,烦恼是菩提,生死是涅盘了。
59. 尚有一诀
了堂真觉禅师是大和人,十七岁出家,二十三岁参于上野报恩寺大源宗真禅师而大悟,并嗣其法。四十岁时为参禅访道,就渡海拟来中国,当船出发不久,进入大海时,突然碰到台风,风急雨强,满船乘客都惊慌失措,感到大难临头,唯独了堂禅师端庄打坐,口中并念起“或漂流巨海,龙雨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其安定自若的音声影响全船的人心,皆不约而同地镇定下来,甚至有人跟他同声唱和观音圣号,其音响彻云霄,比风浪声音更大。当船平安地抵达鹿儿岛时,全船一致尊称了堂禅师为“活佛”。
了堂禅师接引学人常以“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为机用。有一天,一位学僧前来请示洞山五位诀(五位诀即:一、正中偏;二、偏中正;三、正中来;四、兼中至;五、兼中到),了堂为其详解尽析之后,问道:“会了吗?”
学僧回答道:“非常谢谢老师,会也!”
了堂禅师又道:“已经会了,那很好,可是五位诀以外,尚有一诀,不知会也不会?”
学僧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了堂禅师道:“这一诀你千万要记住,就是你若到别处去参学,不可向人说从我这里听了五位诀的说法!”
了堂禅师一生最赞赏达摩祖师,常赞曰:
叉手当胸是什么?梁王不识老胡禅;
廓然无圣止谛语,无限灵光照大千。
“不要随便做传声筒”,的确是做人处事的一诀,谚云:“是非只为多开口。”蒋经国先生曾有一例,他说:抗战期间,日机轰炸重庆,初传是一架飞机,再传十一架飞机(是和十音近),三传九十一架飞机(与就是一架音近),传言误会,良可畏也。道的会意,如人吃蜜,甜度自知,言说不能尽意,“廓然无圣止谛语”,即此之诀也。
61. 三掌断三际也
唐朝的宣宗是一代英明君主,俯仰佛教,拥护三宝,修复旧寺,广兴佛法。他未做皇帝之前,遭武宗猜忌,便诈死潜逃,到香严禅师门下剃发作小沙弥。
有一天,师徒二人游庐山瀑布。香严禅师吟道:“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小沙弥随口续上两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禅师笑道:你这个小沙弥是做不成了,你还是要作皇帝的哟。
后来沙弥到盐官齐安禅师那里参禅,当时黄檗希运禅师在那里作首座。沙弥见黄檗禅师拜佛,便问:“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
禅师洒脱,不作拜佛想,却是常拜。
沙弥说:“用礼何为?”此语已落断灭空,这也是着相,着了非法相。禅师打了他一掌,他嗔心一起,怨道:“太粗生!”
他没在这一掌下开悟,反说禅师太粗暴了。禅师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打两掌。
后来沙弥果然作了皇帝,但还没忘这个茬。黄檗禅师圆寂后,宣宗竟谥他“粗行禅师”。宰相裴休是黄檗禅师的入室弟子,知道这三掌的故事,便向皇帝上奏:“三掌为陛下断三际也!”
宣宗毕竟是信佛的皇帝,于是就将黄檗禅师改谥为“断际禅师”。
62. 出口示相
有僧人问灵观禅师:「什么才是佛?」
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
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
灵观禅师连忙说:「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
僧人恭敬的说:「感谢师父慈悲,伸舌提示我,法身遍及四方,无所不在。」
灵观却回答:「喔,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最近舌头上生了一个疮,给你看看!」
63. 百年钻故纸
唐朝古灵神赞禅师,本来在福州大中寺受业,后来出外行脚,因受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开悟,但之后又回到大中寺。曾经教导他的师父问他:「你离开我这,在外头学了些什么?」神赞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于是师父便派他担任一些杂务的工作。有一天,师父正在窗下看佛经,刚好有只蜜蜂想要飞出去,但几次冲撞都被纸窗挡住,神赞在一旁见状便有感而发说:「世界如此广阔,但却不肯出去,一直钻着这张纸,要到哪一年才出得了。」于是随口颂了一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师父听了神赞所颂的偈,便放下佛经问他:「你在行脚时遇见何人?我前后见你几次说话都与过去不同。」神赞回答:「我蒙百丈和尚指点开悟,特地回来报答您的慈德。」师父于是宣告徒众准备斋席,请禅师说法。
64. 三唤四唤
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个儒生极其排佛,妻子却笃信佛教。丈夫听妻子终日念佛十分厌恶,怎奈无法可施。一日心生一计,在家大唤其妻名字不止,其妻厌而生怒,问儒生为何唤其名,儒生回答道:「我叫你几声你就烦了,你每天叫阿弥陀佛,他难道不觉得烦吗?」
我们念佛的本意是为了沉淀心灵,由念佛的专一而生定,由定生静,由静而生慧。有句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若是我们念佛的时候注重的只是佛菩萨的名讳,只是口中的声韵,就丧失当初原本的用心了。如果能做到: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哪在乎所念的音声大小,所称的名号多寡,都不失如来本意。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
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66. 初祖达摩
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九月二十一日从广州上岸,这时中国的梁武帝是个非常喜欢佛教的皇帝,十月一日,达摩受梁武帝之邀来到首都南京。梁武帝问:"我自即位以来,供养佛僧,建造寺庙,抄写佛经,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达摩说:"这根本没有功德可言。你所说的只是世俗的小果报而已,谈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圆融纯净的智慧,它的本体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十月十九日,达摩自知与梁武帝法缘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后来,梁武帝想派人去追,也为时已晚了。
达摩渡过长江,便到了嵩山少林寺,他整天面壁而坐,精神集中,屏息诸缘。
正光元年十二月,有一位名叫神光的禅僧,为了求法,就通宵站在洞外不动。
达摩:"你一直站在雪中,究竟有什么心愿?"
神光:"但愿师父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请教我佛法吧!"
达摩:"诸佛为求无上的悟道,不惜花费无限的时间去修行。你凭极小的决定,怎么能求到大法,我想你是很难如愿的。"
神光取刀断臂,达摩:"诸佛为求法,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生命当生命。你断臂求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
神光:"请师父为弟子安心。"达摩:"你拿心来,我将为你安心。"
神光:"我已寻了很久,可是我找不出心来。"
达摩:"假如你能够找到的话,那又怎能算是你的心呢?我已经给你安好了心,你现在明白了吗?"
神光:"明白了。诸法本来空寂,因此菩萨才不动念,不动念才能登涅盘之岸。"于是,达摩就收神光为弟子。
公元五三六年,达摩觉得应该离去了,便召集弟子,达摩:"你们谈谈自己的悟境吧!"
道副说:"依我的见解,不要执着文字,但也不离于文字,这便是道的妙用。"达摩说:"你得到我的皮毛了。"
总持比丘:"依我现在的见解,犹如庆喜看见了佛国,一见便不须再见。"达摩说:"你只得到我的肉了。"
道育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依我所见,并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到我的骨了。"
最后轮到神光,他只是作礼叩拜,然后仍回到原位,并未说话。达摩说:"你得到我的真髓了!"于是,神光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接续了达摩祖师广度众生的事业。
&&& 达摩偈云: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67. 荷泽神会
荷泽神会(公元670年-758年)是湖北襄阳人,俗姓高,他对维护慧能的法统及禅宗的通俗化的贡献很大,并使得提倡顿悟的南禅压倒了渐悟的北禅。
他十三岁时便去参拜慧能。慧能:"你千里跋涉而来,是否带来你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你带来了,那么你应该知道它的主体是什么?你说说看。"神会:"这东西就是无住,见就是主。"慧能:"你这小和尚,词锋倒也敏利。"
神会:"师父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慧能打了他三柱杖,问他:"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神会:"我感觉也痛,也不痛。"
慧能:"那我是也见,也不见。"神会:"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慧能:"我见,是因为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是因为我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至于你不痛,那么你便像木石一样没有知觉;如果是痛,那么就像俗人一样会有怨愤之心。见和不见,都是两边的执着,痛和不痛都是生灭的现象啊!你还没有见到自性。"
神会听了大为惭愧,立刻向慧能行礼。慧能谆谆地教导他:"你如果心迷不见,就请教大德高僧。你如果心悟见性,就依法修行。你自迷不悟,却来问我见与不见,我悟不能代替你悟;你悟也不能代替我悟。为什么不自证自见,反问我见与不见。"神会再次行礼,礼拜了上百次,求师饶恕。从而成为慧能最虔诚的信徒。
一天,慧能向众人说:"我有一个东西,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名也没有字,没有背也没有面,你们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神会:"这是诸佛的本源,我的佛性。"慧能:"告诉你无名无字,你偏要叫它本源佛性。你也只能做一个注解佛法的和尚。"
68. 南岳怀让
南岳怀让,陕西金州人,公元677-744年,俗姓杜。十五岁出家先学律宗,后到嵩山拜慧安为师,慧安介绍他到曹溪去见慧能。
慧能问:"你从哪里来?"怀让答:"我从嵩山来。"
慧能问:"来的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怀让答:"说他是东西就不对了。"
慧能问:"是否还须要加以修证呢?"怀让答:"我不敢说不可以修证,但可以说决不会污染。"
慧能问:"你的看法正好和我的相同,这个不会污染的,乃是佛菩萨要我们留心维护的。"
怀让便在慧能门下,跟随了十五年。后来便来到南岳,大大宏扬禅学。
他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就是马祖道一。
69. 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四川成都人,俗姓马,在佛教僧侣中,以俗姓称祖的,可能就是他了。
马祖十二岁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到南岳拜怀让为师。
一天,怀让看马祖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
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作什么呀?"怀让:"我磨砖作镜子啊。"马祖:"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怀让:"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马祖无法回答。
怀让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马祖听了怀让的启示教诲,就好象饮了醍醐一样清醒。从此,马祖才真正悟了道,便跟随怀让整整十年。马祖离别怀让后,便到江西去作方丈,在怀让的六位入室弟子当中,只有他得到了心传。
70. 日面佛,月面佛
马祖道一得了重病,有一次院主来探望他,问:"大师近来身体可好?"马祖道一:"日面佛,月面佛。"二月一日,洗头沐浴,结跏跌坐,而逝。
只要活得明心见性,随缘任运,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寿,都不虚度此生。
(注:日面佛的寿命为一千八百岁,月面佛的寿命只有一昼夜。)
71. 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禅师是福建人,为马祖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后住江西百丈山,世称为百丈禅师。四方禅僧,纷至踏来,席下人才济济,如沩山、希运等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宗师。
怀海参见马祖大师后,成了马大师侍者。每次施主送斋饭来,怀海一揭开饭盒盖的时候,马大师就拈起一块烧饼,问大众:"是什么?"每回都这样。就这样,怀海在马祖身边呆了三年。
72. 听音入理
一次,怀海禅师上堂说: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身圆成。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灵光独自闪耀,就可以脱离尘世的牵累。本性显露,真理永恒,无须拘泥于语言文字,心性清净,没有污染,本来就已圆满完成。所以只要远离虚妄尘缘,就可以觉悟。
有一天,众人都在外面劳作,突然一个和尚听到了鼓声,便扛起工具,大笑而归。百丈怀海感慨道:"真是一个好释子!与观音菩萨听音入理有同工之妙!"百丈禅师回去后问那个和尚:"你刚才明白了什么道理?"和尚说:"刚才肚子正好饿了,一听到鼓声,我便赶紧回来吃饭。"百丈听后,哈哈大笑。
73.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又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天下闻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他总是亲自实践带头劳动,年老了也不停止在外劳作。
据说百丈怀海禅师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有一次,弟子们把他的农具悄悄地藏起来了,想让他休息,百丈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养着我呢?"所以,当天他没有参加劳动,也没有吃饭。百丈怀海就这样告诫他的弟子们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名言。
74. 野狐禅
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忽然有一天不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75. 山下水牯牛
南泉普愿参见马祖道一后,才顿然得鱼忘筌,到达游戏三昧的境地。一天,南泉给众僧舀粥。马祖过来问:"桶里是什么?"南泉说:"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马祖就不再吭声了,从此别的和尚也不敢再考他。
南泉普愿离开马祖后,栖止于池阳南泉山,一住三十年。有一天,南泉上堂来说:"我自小就养了一头水牯牛,想向河东放牧,可它要吃别人的水草;想向西边放牧,也要吃别人的水草。所以不如将就着,在这儿吃点草吧,可是却又总找不到。"
一次,南泉在山上干活,有一个和尚过来问:"到南泉那儿去的路怎么走?"南泉举起他的镰刀说:"我这把镰刀是花了三十块钱买的。"和尚说:"我不问你镰刀,我问你到南泉那儿去的路怎么走?"南泉说:"这镰刀我用得正快!"
南泉普愿要谢世了。有位弟子问:"师父百年以后到哪里去?"南泉普愿说:"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去。"那弟子说:"我也跟师父你去,行吧?"南泉说:"你要跟我来,就一定要衔上一根草。"
76. 曹山本寂
曹山本寂,福建人,是曹洞宗的又一创始人。他抛弃尘缘,投入洞山良价门下,洞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本寂。"洞山问:"哪个呀!"他又说:"不叫本寂。"由此深得洞山器重。
后来,他辞别洞山到曹溪,再回到江西的吉永。因为他非常仰慕曹溪慧能的英名,将自己所住的山叫曹山。
僧人清税说:"我孤独贫困,请老师拯济。"曹山说:"清税和尚,你过来。"清税走上前,曹山禅师就说:"泉州白家酒,你吃了三盏,吃后还说没有沾唇。"
一次一个僧人对曹山说:"学生浑身是病,请老师医治。"曹山答:"我不医。"僧人问:"为什么?"曹山说:"我要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僧人说:"难道和尚没有一点慈悲心吗?"曹山说:"我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的人。"
有一次,曹山禅师听到钟声就叫到:"哎哟!哎哟!"弟子问他:"师父这是怎么啦?""那钟声打中我的心啦。"弟子无言以对。
有一个弟子问:"世间什么最贵重?"曹山回答说:"死猫的头最贵重。"弟子问:"为什么呢?"曹山说:"因为从没有定过价钱。"
僧人问:"我抱璞投师,请老师雕琢。"曹山答:"不雕琢。"僧人又问:"为什么不雕琢?"曹山回答:"要知道曹山是好手。"
他曾做过一首偈子:
枯木龙吟真见道,骷髅无识眼刚明。
喜识尽了消息尽,此人哪辨浊与清。
77. 德山宣鉴
德山宣鉴禅师,四川人,俗姓周,幼年出家,曾精研佛法,尤其擅长讲解《金刚经》,故有周金刚之称。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十分兴盛,便不平道:"佛学如此博大精深,即使修行一辈子,也难以成佛。南方的妖魔竟敢胡诌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要捣毁他们的老巢,灭绝这些邪种,以报答佛恩。"于是,他挑着《青龙疏抄》离开了四川。在湖南澧阳的路上,他看到一位妇人在卖饼,当时他肚子有点饿了,就停下担子,想买点心,妇人指着他的担子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书啊?"德山道:"是《金刚经》。"妇人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就送你点心吃,如果答不上来就请你走开,没有点心吃。《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也不可得',不知道你点的是哪个心?"周金刚顿时哑口无言。
随后,他到龙潭崇信禅师那里去,一进法堂他就大声嚷嚷:"久闻龙潭大名,到此一看,即不见潭,也不见龙。"崇信躬身道:"你已经亲身到了龙潭。"德山无法回答,就留了下来。
一天夜里,德山宣鉴侍立在龙潭身旁,龙潭禅师说:"夜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德山宣鉴便往外走,刚出去又回来说:"外面好黑。"禅师便点起一支蜡烛给他。他刚伸手接,禅师就一口吹灭。德山顿时大悟。
第二天,龙潭对大众说:"这里有个汉子,牙齿好像剑树,张着血盆大口。一棒打不回头。他日异时,在孤峰顶上,树立我的道法。"德山宣鉴悟道后,便把《金刚经疏抄》等在法堂上一把火烧了。他感叹道: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意思是:穷尽了玄理佛论,也不过像放在虚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了世间机巧,也不过像投入巨壑中的一滴水珠。)
德山宣鉴悟道后上堂说:"说得出来也三十大棒,说不出来也三十大棒。"德山的棒与临济的喝,形成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
有人问:"什么是菩萨?"德山宣鉴就用棒子打他:"出去!别到这里来拉屎!"
"什么是佛?"德山宣鉴回答:"佛是西天老骚狐。"
德山宣鉴有一天在堂上说:"我这里没有佛,没有祖,达摩是老臊胡,释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工,什么等觉、妙觉都是凡夫,菩提智慧、涅盘境界都是系驴的木桩。十二类佛经是阎王簿,是擦疮的废纸,什么四果三贤、初心十地都是守坟的鬼,自身难保。"
临终时,德山宣鉴告戒徒子徒孙道:
扪空追响,劳汝心神。
梦觉觉非,竟有何事!
(意思是:追逐虚空幻响,只会徒劳你们的心神,梦中醒来,才会觉悟到它的虚幻,明了本来无事的道理。)
78. 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是禅宗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他俗姓俞,浙江会稽人。从小在五泄山默禅师处披剃出家,慧性颖发。二十一岁去嵩山受具足戒,此后先参南泉普愿禅师,又参沩山灵佑禅师,最后在云岩昙晟禅师处问无情说法而获得印可。唐宣宗(公元859年)大中末年,入新丰山行化众生,最后在筠州(现江西高安)洞山教化,弟子甚众,名满天下,和弟子曹山本寂,共同创立了有名的曹洞宗。入灭后赐谥号为:"悟本禅师"。
洞山良价少时就非常聪颖,有一次,他随师父念般若心经,当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洞山忽然抬手摸着自己的脸问师父:"我明明有眼耳鼻舌,经中为什么说没有?"
79. 马大师有伴就来
普愿禅师设斋祭祀马大师,问众僧道:"马大师来吗?"大众无话可答。洞山:"等到有了伴就来。"普愿:"你虽然年轻,却很可以培养。"洞山:"和尚不要把良民降低为贱人!"
80. 无情说法
良价禅师辞别沩山后,直接拜访云岩昙晟禅师。问:"无情说法,什么人能够听到?"云岩:"只有无情能够听得见。"良价:"你和尚听得到吗?"云岩:"我如果听得见,你就听不到我说法了。"良价:"我为什么听不到?"云岩竖起拂子说:"可听到吗?"良价:"没有听到。"云岩:"我说法你尚且听不到,更不要说无情说法了。"良价:"无情说法,出在哪个典故?"云岩:"你难道没看到《阿弥陀经》说:水鸟树林,全都念佛法。"良价对此有所省悟,于是说偈云:
也大奇,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如用耳听终难会,
眼处闻时方得知。
81. 难得不相见
良价辞别云岩昙晟禅师,云岩问:"哪里去?"良价:"虽然离开和尚,还没有决定停留的地方。"云岩:"莫非到湖南去?"良价:"不。"云岩:"莫非回家乡去?"良价:"不。"云岩:"什么时候回来?"良价:"等和尚有了住处就回来。"云岩:"从此一别难得相见。"良价:"难得不相见。"
82. 睹影悟道
洞山临走时,又问云岩禅师:"师父百年之后,一旦有人问:'画了和尚像吗?',我该如何回答?"
云岩:"只要向他说:'就这样。'"&洞山听了不语,云岩见此情形,郑重地说:"你承当这件事,务必谨慎小心。"
当时,洞山良价不解,后来因为过河时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一下子彻底领悟云岩所说意旨,以前的疑惑顿时全然冰消雪化,随即作了一首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83. 不明大事最苦
洞山问僧人:"世间什么最苦?"
僧人回答:"地狱最苦。"
洞山说:"不对!"
僧人问:"老师的意思是……?"
洞山说:"穿着一件僧衣,而不明了大事,这才是最苦的。"
84. 如何避寒暑
有弟子问洞山良价:"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
洞山回答:"可以到没有寒暑的地方。"
弟子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
洞山回答:"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真可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雪峰有一次搬柴,把一捆木柴往洞山良价脚下一扔,
  洞山就问他:"这捆木柴有多重?"&雪峰说:"地上的人都提它不起来。"&洞山说:"那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雪峰哑口无言。
  洞山临终时,对众僧说:"僧家无事,在临行之际,不可喧动。"
  说毕,端坐而逝。
85. 不知最亲切
法眼文益,浙江余杭人,俗姓鲁,是法眼宗的创始人。幼时便出家,跟随希觉律师学法,后来嗣法于罗汉桂琛禅师,后住持金陵清凉院。
  文益到福州参谒长庆慧棱禅师,未能彻底明了。后来和绍修、法进三人打算走出岭外,路过地藏院,被大雪阻住去路,只得稍作停歇。围炉烤火时,罗汉桂琛禅师问:"你们打算到哪里去?"文益说:"行脚去。"桂琛问:"为什么事行脚?"文益答:"不知道。"桂琛感叹道:"不知最亲切。"
86. 一切现成
雪停之后,文益前来告辞,桂琛禅师把他送到了寺门口,说道:"你平时常说'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就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且说说,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
文益:"在心内。"桂琛:"一个四处行脚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头安放一块大石头呢?"
文益被窘,一时语塞,无法回答,便放下包裹,留在地藏院,向罗汉桂琛禅师请教难题。一个多月来,文益每次呈上心得,罗汉桂琛都对他的见解予以否定。直到文益理尽辞穷,罗汉桂琛才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这一句话,使文益恍然大悟。
87. 无丝毫着重
僧人:"什么是僧人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
文益:"如果有丝毫着重,就不叫僧人。"
88. 取舍之心成巧伪
僧人:"一天十二个时辰里,怎样作为,才能和道相应?"
文益:"取舍之心成巧伪。"
89. 几时和道不一致了
僧人问:"怎样表露,就能和道相应?"
文益反问道:"你几时表露,就和道不相应?"
90. 这你也有
有人:"什么是诸佛的奥理玄旨?"
文益:"这你也有。"
91. 十方圣贤都进入
学人:"十方圣贤都进入此宗,什么是此宗?"
文益:"十方圣贤都进入。"
92. 问指答月
僧人问:"手指就不问了,什么是月亮?"
文益反问:"哪个是你不问的手指?"
那僧又问:"月亮就不问了,只问什么是手指?"
法眼文益说:"月亮。"
僧人不解地问:"学生问手指,和尚为什么回答月亮?"
禅师解释说:"因为你问手指。"
93. 第一义
有人问:"什么是第一义?"
文益说:"我如果告诉你,就是第二义。"
94.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文益禅师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老兄你怎么理解?"
修山主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文益禅师:"这样领会,又怎么能行呢?"
修山主问:"那么,和尚你又是怎么领会的呢?"
文益禅师:"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修山主便礼拜。
95. 随顺时令节气
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96. 门上写门字
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
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说:"门上应该写门字,&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
97. 道眼不通被眼堵
因为开挖水进,被沙塞住泉眼,文益禅师见机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文化的精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