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欲衰之矣衰是什么意思思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
①禘(d&):一种极为隆重的祭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灌:祭礼开始时,向代表受祭者献酒的仪式。
孔子说:&举行碲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宕,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举办典礼要注重实质
在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并且祭礼有很多种,如天地、祖先、各行业的祖师等,都要定时进行祭拜,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知恩报恩的精神,告诫人们不能忘记养育了我们的天地和祖先,以及创造了文化和技能的先师等。由于祭祀属于精神层面的修养,因此对于心态的培养特别重视,只有诚心诚意才能不断提高。在本章中,鲁公正是失去了这份诚心诚意的庄重,所以孔子才不愿冉看下去了。
祭祀重在意诚,可是,鲁国国君在刚开始举行碲礼时,多少还有些敬意。可是,等到献完酒以后,君臣就都懈怠下来了,虽然仪式尚在,但都成了虚文,内心没有一点儿恭敬虔诚的意思,只要稍有德行之人都是看不过去的。在孔子看来,当时鲁国内的社会文化严重衰败,几乎所有人都无视礼乐制度的存在。在举行祭祀典礼的时候,僭礼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君臣在祭祖之时缺少应有的恭敬之心,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这让孔子很失望。
祭祀之礼,现在已经淡化许多,但仍有大量遗存。比如,为逝者举办隆重葬礼,在先人的忌日上坟,在清明或中元节为先人上坟化纸,这些活动,都是深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在举办这些仪式时,不是讲究场面多大,花费多高,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深深的哀思、真挚的怀念。如果离开这种情怀,只注重形式,便失去意义而毫无价值。从国家政府层面上说,像国家领导人去世时的追掉会、伟人的忌日纪念活动,还有清明时节政府组织的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同样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这价值必须由真情实感来体现。如果是虚应故事,就会变成自欺欺人的花架子。这样的活动,多源于古代的祭祀之礼,所以应该理解这些仪式的真正精髓所在,把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继承下来并加以发扬。
除此之外,国家、政府和民间,也会举办不少庆典,这些庆典本质上都是中国礼仪文化的继承,也有存在的价值和举办的必要。但要把这些庆典办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了解中国礼仪文化的精神本质所在,理解这些活动的真义所在,怀着敬诚之心,加以诚挚纪念。如果只注重其夕卜在形式,而忘记这些活动的本质,无异于买椟还珠,舍本逐末。遗憾的是,现在的有些活动外表看隆重而热烈,实际上却没有几个人投人真感情。这已经丧失了最为宝贵的传统礼仪精神,应当警醒。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道德经赏析8(可编辑),道德经赏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的奥秘,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全文,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道德经视频,道德经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道德经赏析8(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说:“对于禘礼的仪式,第一次献酒过后,我就不愿意再看了。”有人问禘礼的规定。孔子说:“我不清楚。清楚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时,就会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吧。”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自己的掌心。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面前一样,祭祀神灵就像神灵在面前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参加祭祀活动,那就和没有进行祭祀一样。”
王孙贾问道:“与其向奥神谄媚,不如向灶神谄媚。这指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有用了。”
【圣贤智慧】
针对当时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对礼的普遍冷漠和亵渎,孔子提出了批评。国君在主持祭祖仪式时已经显得无精打采,敷衍了事;士大夫已经忘记了最重要的祭祀礼;老百姓则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来有选择性地祭祀神明。这一切,都让孔子感到痛心。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那些看似陈腐的仪式,而重要的是丢掉了内心深处的虔诚和恭敬。
现在社会的我们比古人内心更焦虑,更浮躁。海德格尔说的好,当下我们人心理的普遍特征就是一个“烦”。西方把上帝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在东方,孔家店被推翻。勇往直前的现代人似乎无所不能。忽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实在很空虚。没有什么可以相信的,没有什么可以寄托的。活着似乎就是为了满足各种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我们在此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寻找内心深处的安宁和满足真的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保持对世界尊重的虔诚,将使我们活得更踏实。
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欢迎转发,广种福田。
中国企业传统文化落地系统首选品牌
微信公众平台:fuhuiguoxuetang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什么意思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文学类认证行家
文学类行家
采纳数:5390
获赞数:39394
1992年毕业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愧于才疏学浅,遂于2000年再入陕西师范大学,进修教育硕士。
1、原文全文应该是: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2、【注释】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3、【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4、【评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5、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的第9条。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Field1992双鱼
Field1992双鱼
采纳数:1096
获赞数:3960
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什么意思褅祭的仪式,自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 (孔老二说的话)祶礼是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周成王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莫大的功勋,特许他举行祶祭。虽然如此,但毕竟于礼不合。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原文全文应该是: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2、【注释】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3、【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4、【评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5、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的第9条。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only776969
only776969
擅长:暂未定制
1、原文全文应该是: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2、【注释】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3、【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4、【评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5、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的第10条。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1条折叠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 辛弃疾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九骑奔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贴子: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 辛弃疾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 · 辛弃疾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甚矣吾衰矣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