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狼爸萧百佑视频的评价褒贬不一呢?

面试热点解析:对“狼爸虎妈教育方式”的思考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华图教育
   热点概述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被她骂成垃圾,也不准看电视或有玩伴的长女,17岁的蔡思慧已获哈佛和耶鲁录取,已决定上哈佛大学。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
   相关评论
  @对于中国家庭教育中的成才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啸认为,对于家长来说,不要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要看看孩子幸福吗,他在班里被同学们接受了吗,不要老是看中分数,在那种向分数看齐的畸形成才观下,不要说成“才”,成“人”都很危险。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不论是“虎妈”,还是更早前的“哈佛女孩”、“耶鲁男孩”,这些都是个案。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我们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如果没有“孩子进北大”,谈到这种“三天一顿打”的体罚和棍棒教育,舆论和公众必会很不屑,必然会立场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摧残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应该被抛弃,不能随意打骂孩子,要尊重孩子。可是,因为有了“孩子进北大”的诱惑,有了这个炫目的教育成果的遮掩,人们便是非不分了,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和理智。一俊遮百丑,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进北大,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尊重教育的规律,而是以“教育的成果”来判断。家长为了孩子进北大,可以不择手段。。
  @古人说,“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思想发展的速度不同,思维基础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就决定了一点:对不同的孩子就必须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有过10年的教育职业经历,深知教育方式“因人而异”的重要。育人,同治病一样,不同的病症、不同的身体、不同的环境就得使用不同的药物甚至“药引”。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硬了就有可能发生过激反应,那你要是用“猛药”必然出差错;有的孩子,可能只差一张纸捅破,必须要用佛教“棒喝”的方式,那就得凭借“狮子吼”了。
  萧百佑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的大门,这并不意味着他成功了,也不意味着他的教育方式成功了,这只能代表他的教育方式适合他的三个孩子进入北大校园的路径。其他,则意义不大。其实我感觉萧百佑也算幸运,他并没有遇到特殊的孩子,否则他的育儿经历不一定是这个样子。假如别人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强行使用“狼爸”的手段,说不定就会发生悲剧。
  @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亲人,也是孩子的老师。在国外如法国,甚至通过“子不教,父受罚”的法案,对那些没有能让自家孩子走正道的父母予以经济惩处。可见,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古今中外皆然,只是严的尺度有大有小,严苛又分体罚、恶骂、压逼诸多种类,能不能严苛,用什么方式来严苛,这个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形而定。因此,教育还是要回到教育的基本常识上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棍棒出才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教育专家分析认为,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常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海无涯苦作舟”、“树不修不成材”这些教育观点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很多家长只问孩子分数,在功利化的教育观中,把自己的意志硬性强加给孩子,为了所谓的“成功”去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尊严,而这种“鸡毛掸子教育”也是目前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一种共性错误。
  @“狼爸”之前有把女儿“骂”进美国名校的“虎妈”,他们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既有媒体炒作的因素,更源于社会心理对“蜜糖式”家庭教育的一种反思。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打也不是,骂也不得,久而久之,孩子娇纵,心理承受与生存能力欠缺,有的甚至丧失了基本的敬畏与感恩之心。在这种情境下,“虎妈狼爸”式教育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
  @在目前通行的应试教育“大旗”之下,是不怎么讲究学生们全面发展的,而且检验教育和教学成果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也是分数,以及分数这一唯一衡量标准之下的“进名校、上北大”,而后就是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只有名校或一流学校”毕业生,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实现成功价值。这正是时下应试教育判定学生成功和教育是否成功的“路线图”。在这样的成才“路线图”之下,家长们往往别无选择。所以,“中国狼爸”的出现,与该家庭教育的传统有关(“狼爸”也是被其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打上名校的),但更与应试教育之下的成才模式和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 模拟题
  从之前把女儿“骂”进名校的“虎妈”到如今把孩子“打”进北大的“狼爸”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正确的教育模式、成功教育定义的大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 参考解析
  “狼爸”、“虎妈”随着媒体的报道,名扬大江南北。他们所宣扬的极端的教育方式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宣扬支持,有人抨击反对。支持者认为“狼爸虎妈”的教育成果还是很“显著”的,孩子纷纷进入名校,这是多少家长、多少孩子们的愿望;反对者则认为“狼爸和虎妈”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一种“棍棒”教育,是早已经被淘汰、被否定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出现这样的争议我认为是很正常的,每个人对于成功教育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自然认定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狼爸虎妈”产生的喧闹的背后所隐含的广大家长们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迷茫,以及目前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不完善。
  首先,对于题目中提到的“狼爸虎妈”极端的教育方式,我认为需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一个特点是“家长主导型”,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路线,并利用一些惩罚手段去维护家长的权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虽看似“暴力、专制”,却也隐含了“狼爸虎妈”对于孩子们的关心和对于孩子们成才的重视。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教育的结果表面上看起来是成功的,孩子们进入了名校,但是决不能因此去宣扬和推广。因为进入名校并不是断定一种教育方式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是否真正获得了成功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狼爸虎妈”之所以受到有很多家长的追捧,主要原因是大家对于成功教育的判定标准就是考高分、进名校,根本原因则是应试教育在中国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造成高校招录以分数为主,学校也是以育知为本,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考分,家长们更是“择校成风”,盲目追求名校,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时极其不利的。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10年国家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成才。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各地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方向,为各级教育部门提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应把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把“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因材施教;
  家长们也应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利之上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
  总之,社会各界都需要认识到身上肩负培养优秀下一代的责任感,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其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卜范龙)
12-02-06·
12-02-06·
12-01-17·
12-01-17·
12-01-17·
12-01-13·
12-01-13·
12-01-05·
12-01-05·
11-02-28·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听“狼爸”萧百佑解读“打”背后的故事_沪江英语学习网
网页版学习工具
“狼爸”专访(上)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是传说,鼓励加惩罚才是最好的家教方式!
沪江网:首先很感谢萧百佑先生,也就是传说中的“狼爸”来到沪江网接受我们的专访。 您“狼爸”的形象非常鲜明--“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您用这种比较传统的、严格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不是与您自己的经历有关?请解释一下您的家教方法。
狼爸:先要向沪江网的网友以及上海的朋友们问个好!其实“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是大家对我的传说。实际上不可能三天一顿打。可能一天就三顿打,可能三天也没有一顿打,是“孩子错就必打”这个概念。我觉得所有对于孩子有助的家教方法要综合起来用,比如鼓励的、激励的、关爱的、包括体罚的加起来,前拉后推的让孩子往前走,这种家教方法才是最好的家教方法。而恰恰“狼爸”的这种家教方法就是这种家教方法。
0到3岁很关键!集体环境很重要!
沪江网:刚刚您也说了,未必是三天一顿打。但是外界对于您的观念还是停留在您拿着鸡毛掸子出现在媒体上的样子。很多人对于您“打”的教育方式上存在争议和不理解的。没看过您的书的人一定会被您“打孩子”概念所吓到。其实看过您的书《所以,北大兄妹》就会发现您的理念并非字面上如此极端,您更注重的是一种教育,对于子女的一种培养,对他们的爱。所以我们想请您谈谈您的教育模式!
狼爸:其实很简单,有了孩子之后,0到3岁怎么办?中国人对于“三”这个概念很重视,这有一定的科学在里面。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古时候的臣子家里有长辈病故,皇帝就会让他回家守孝。为什么是三年?孔子老人家说:对于小孩子来说,妈妈爸爸抱了你三年。你不懂得吃,不懂得穿,不懂得怎么想,不懂得怎么跑。有病也不能自理。到三岁之前,爸爸妈妈都含辛茹苦。如今老人家去了,做孩子的就必须守孝,回报那三年,三年是这么理解的。
所以0到3岁很重要。在孩子的0到3岁,要给孩子一切正常的、能让他健康成长的物质上的需要和身体上的照顾。0到3岁中亲子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跟隔代的爷爷奶奶一起,这样一家人在一起时的亲热是小孩子最幸福快乐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接受亲情信息的时候。然后就是3到6岁,3岁开始就应该启蒙了。老传统的蒙学就是从3岁开始,包括胡适、鲁迅这些才子,中国大部分文武的人才都是3岁启蒙的。蒙学的东西多了,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就有“三字经”之类。从那时候起,小孩就可以接受这些了。我永远主张,把小孩从3岁起就送到幼儿园去。
有很多人会问独生子女怎么带?你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在集体的环境里面,幼儿园里面所有的教育辅导都是可以减弱独生子女难教这个问题。所以,学前的0到6岁中3到6岁就可以托去幼儿园。周末或者假期回家,父母给孩子一些亲情为主的活动或者是对孩子进行兴趣培养,这样可不会占用过多他将来的时间来打好基础。0到3以及3到6岁这两个阶段占很大的部分,属于第一部分。这是一个亲情的培养、子孙三代人感情培养的稳定期。稳定期过好了,这个家庭就会幸福,小孩也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习惯,这非常重要。
6岁开始就是开智不是启蒙了。孩子就要入学。小学到初一或六年级就应该在父母的关怀下读书。这个关怀不是说对于他学习上知识结构上过多的干预。这要交给老师,信任老师。那么父母要干预孩子什么呢?要教他礼义廉耻,简单的善恶观、是非观、美丑观,给孩子多一些对于社会问题的思想。现在的小孩与我们那个年代已经有差异了。现在的小孩信息量很大。智商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营养吸收都比过去的父辈祖辈更加优异。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对于孩子需要的信息量上要做一些梳理,给孩子一些初始的价值观念。
到了十二岁开始,也就是真正的初中开始,他所有的习惯就已经形成了。他形成了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形成了一个基本定型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到了他初中到高中的阶段,就完成可以用一种放马南山的方法了。伴随着父母对于孩子物质以及身体生理上的关怀,孩子就有了好成绩、好品格,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好人、好学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北大”“清华”只是符号 心智、品格都得到正确塑造才是成功!
沪江网:您的三个孩子都考入了北大,你是否认为孩子一定要上“北大”才算成功?在您看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才算成功?
狼爸:这个问题非常好!接着刚才说的,“北大”“清华”是一个符号,是好学校。不说成功与否,一个学生能考上肯定成功,学习阶段的成功,应该作为目标。但是如果考不上也不叫失败。小孩的成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心智方面的,就是心理以及智力方面的健康是一种成功;另外,品格方面的成功。这两方面的塑造是家长、老师最大的目标。这两方面都有成果了就叫成功。回过头来说,“北大”、“清华”就是成功。“复旦”、“同济”也叫成功,同一个级别的成功。不过大家现在以“北大”、“清华”为代表来说这个事情。但是这个成功是孩子学生阶段的成功,不是他人生的成功。如果孩子高考考到了“北大”都不敢说是成功,那这个社会就很恐怖了,就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感了。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教 爱与教是两回事!
沪江网:我们之前谈了独生子女的问题,谈到了成功,但是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养不教父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中国的古话。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家长走自由放纵路线,家里都是独生子女,舍不得打骂。“中国式”教育越来越不像“中国式”教育了,现代“中国式教育”呈现过度溺爱状态,很多案例警示着这些过度放纵孩子的家长一直惯着孩子似乎存在弊端(张国立儿子吸毒事件、上海一名留学日本的孩子机场袭击母亲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现象?
狼爸:我很喜欢张国立老师的电视作品。他儿子的事件以及日本留学生事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歌唱家的儿子的事件等等。这些不是中国的专利,全世界都有这种现象。其实大家都说溺爱导致了教育的失败。这句话肯定对,但是简单化了。这二十多年来调教过这么多孩子,我的宗旨就是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教。溺爱没错,爱没错,只是“教'缺失而已。当然有后期社会环境的影响,但这里我们只说家教,家教的失败。任何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子女。但是“爱”与“教”是两回事,父母不教不等于不爱。教坏了也不等于爱的不对,只是“教”得没有方法。
刚才那两个例子,张国立老师的儿子的状况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的儿子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是一个有些作品的年轻演员。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对于年轻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承担的评判过于表面化了。他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之后,我们没有走到过这一代人的群体里面。这一代演艺群体大部分是好的,但是非常多这种现象--醉驾、吸毒、非正常的男女关系、潜规则……为什么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这个圈子里面呢?就是这个圈太浮躁了。今天唱一首歌,明天就可以赚一百万。造星的产业链太多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错了。
我对于孩子的引导,比如六年前出来一个“超女”李宇春,当年我的小孩还小,我就对我的子女说:这些不是你要学的。他们只不过是有个强大的商业网络在后面推他们出来。他们过早的被推出来了。他们将来终有一天会醒悟,发现自己单薄的时候。整个中国几千年能够沉淀下来的,记得住的演艺人员有哪几个?无非就清末那几个,秦淮八艳。为什么能够记得住她们?她们真的是才女。她们的修养在中国估计已经没有了。中国没有陈圆圆了,中国没有柳如是了。柳如是琴棋书画学好再出来。她守生如玉的气结、英烈的行为先不说,单说她的才艺,人家学很多。柳如是的字画拍卖很高价钱。所以她修养到了那一步才敢出来。现在的“春晚”那些小孩子,小小年纪就被称为“艺术家”,这不是乱来吗?这是害了那些孩子。家长一定要跟小孩说清楚,要么不要让他看,杜绝这种现象。要么给他看也行,但是要讲清楚,这只是给你提供快乐的一种过程,不是追逐的对象。
我对于“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解是什么?人只有两面,一个是善的一面,一个是恶的一面。不可能永远是善也不可能永远是恶。善恶是一个人的两面,哪个为主而已。刚出生的小孩呢,既没善,也没恶。处于一个临界点。“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不是善恶的善,而是什么都没有,是“无”。什么样的家长、社会、老师、政治背景给这个孩子的引导、教育、灌输。孩子的心是空灵的,看你装什么进去。如果环境以善、正向为主了,就可以把孩子引到正向去。如果以负面为主了。就会把孩子引到负面去。就是这么简单。当然会有摇摆过程,或者螺旋过程。不是一生永远是善,也不是一生永远是恶。最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我们说的家教就是以家庭、父母、祖辈给孩子些什么,这个最重要。这与物质、文化无关,只跟父母的品德、道德文化水是非观有关。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和熏陶很重要,就像好家教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一样水到渠成,不管什么家庭,只要你对于小孩没有真正的教育,他成为一个反面的人物也是势在必然。这就是12年预言,就是12岁以前,你的父母干了什么。张默的事就要问张国立在张默12岁以前干了什么(有没有好好教育他)。
相关热点:狼爸拎鸡毛掸上《有请主角儿》引激烈辩论|周群|李小冉|有请主角儿_新浪娱乐_新浪网
狼爸拎鸡毛掸上《有请主角儿》引激烈辩论
今晚,“狼爸”萧百佑推到了舞台中央,他将亲身讲述自己是如何“把孩子打进北大”的,而他的教育观点几次引发嘉宾不满。
  新浪娱乐讯 辽宁卫视《有请主角儿》自开年播出以来,引发了观众收视热情的同时,当事人的非凡经历以及尖锐观点也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今晚,《有请主角儿》将颇具争议的“狼爸”萧百佑推到了舞台中央,他将亲身讲述自己是如何“把孩子打进北大”的,而他关于“孩子就得打”“交朋友要严格审核”等教育观点,更是几次引发嘉宾、观众不满,当最终还原萧百佑打孩子的场景时,嘉宾马丁更是当场突然怒折“家法”——鸡毛掸子,紧张气氛达到顶点。
  拎鸡毛掸子上《有请主角儿》
  “狼爸”萧百佑体罚 引激烈辩论
  本期《有请主角儿》节目中,宣扬“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中国狼爸”萧百佑自信满满地拎着鸡毛掸子走上舞台,随后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对于限制孩子交朋友、不能随意打开冰箱等“奇葩家规”,萧百佑表示:这是对孩子辨别是非的性格培养,然而,萧百佑的观点引发了嘉宾马丁和夏东豪的不满,两人频频向“狼爸”发起“奇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体罚”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现场简直变成了一个辩论场,火药味十足,为了缓解现场紧张的气氛,唯一的女嘉宾周群讲述了自己打孩子后悔的亲身感受,说到动情之处,竟让她现场流下了眼泪,然而,萧百佑仍坚持打孩子是没有错的。
  萧百佑坦言,自己一直在各种争议中前行,多半是指责他打孩子、暴政,却鲜有人看到他对孩子的陪伴。他自信是全天下陪伴孩子最多的父亲,四个孩子,从出生到12岁他几乎都是全程陪伴。在回答爱人和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时,萧百佑也表示: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氛围必不可少。父爱如山,威严而深沉,母爱如海,宽容而细腻。
  “狼爸”萧百佑:在家我就是皇上
  马丁被打 怒折鸡毛掸
  为了让观众能更客观地看待“狼爸”萧百佑的体罚教育,嘉宾主持周群提议由萧百佑现场还原在家里是怎么实施“家法”的,马丁自告奋勇希望亲身体验,扮演萧百佑大儿子的角色。只见狼爸萧百佑正襟危坐,放言:“在家,我就是皇上!”马丁双手捧上鸡毛掸说:“爸爸我错了,请打我”。随后,萧百佑举起鸡毛掸子打向马丁的手掌心。马丁受罚后,竟愤怒地折断了狼爸手中的鸡毛掸,并称:“我坚决反对打孩子!刚才,我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要打过来的鸡毛掸,都觉得很恐慌,更何况是孩子?!打只能带来恨和所谓的成功,不能带来爱和永久的幸福,如果你想打自己的孩子,高高举起手中的鸡毛掸子,法律和道德会折断你手中的刑器。”
  《有请主角儿》作为辽宁卫视“家”主题系列节目中最尖锐的一个,透过当事人的视角,还原事实,更让观众在多视角的冲击中,去感受和反思各方观点。对于 “狼爸”的教育理念,有人愤怒——李小冉在节目中曾表示不想再看到他!当然也有人支持——王刚就在节目中表示要和萧百佑请教育儿经。到底“中国狼爸”萧百佑4个12年积累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真谛呢?今晚,敬请锁定辽宁卫视《有请主角儿》。(责编:小桂子)
水煮娱专栏
明星也是人,说句实话,我们谁都没有权利永远围观谁的人生。狼爸萧百佑是个伪君子!_百度知道
狼爸萧百佑是个伪君子!
考了萧的几个子女的求学之路,里面有一定的水分,就是他们如果在大陆或按大陆各省的标准衡量,可能根本上不了北大。其次,虽然他们不可以与大陆各省市的考生完全对等,但实力也确实不...
考了萧的几个子女的求学之路,里面有一定的水分,就是他们如果在大陆或按大陆各省的标准衡量,可能根本上不了北大。其次,虽然他们不可以与大陆各省市的考生完全对等,但实力也确实不错。以他们在香港和美国的经历和教育,自主、自立性很强,不可能是靠萧的鸡毛鸡毛掸子打出来了。我断定,萧从来就没有打过孩子,更不用说三天两头的打。这么多孩子真的淘气,他能打得过来吗?那他家里岂不是每天都像屠宰场一样嚎叫?萧一定在撒谎!在误导国人。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大家看看狼爸的痴呆孩子是如何考进北大的2010年高考河南的报考人数是95万人,北大在河南一共录取了122人,其中包括医学部和国防生,也就是说北大在河南的录取率低于万分之一。而2010年香港报考港澳台联考的人数是800人,北大在香港录取了18人(文科5人,理科13人),也就是说北大在香港的录取率高于五十分之一,是河南的两百倍。此外,参加港澳台联考这800名香港考生自身素质就不怎么样,都是被香港和欧美高校淘汰的落榜生,也就是说人家是在别无选择之下、在业余时间准备一下这个考试,而狼爸的孩子是从三岁开始就准备这个考试。狼爸自己说为了培养孩子,变卖了公司资产,给孩子请一个小时2000块钱的家教。而北大里有很多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别说一个小时2000块钱的家教,就是高中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他们的家庭都承担不起,要靠学校减免和资助。
您分析的非常精辟。这些数字特别有说服力,不用您解释都能让任何读者明白。所以说狼爸就是一个牛皮爸。最重要的是,希望大陆的家长不要盲目相信、模仿,不要相信他有什么神奇的家教。就是运气好。如果你也花2000元请家教,很多人都会破产的,结果孩子也没送入北大清华。再说了,北大清华也不是什么顶尖大学,在国际上是二流、三流的吧。上别的大学就没有出路吗?
hjphjp321123
hjphjp321123
采纳数:358
获赞数:1947
现在中国教育,要么过分宠爱无原则妥协、要么就是过分专制和暴力
<span class="wgt-replyer-all-uname
"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687b05e07578
<span class="wgt-replyer-all-card-name3 wgt-replyer-all-card-names" data-href="https://zhidao.baidu.com/usercenter?uid=687b05e07578
采纳数:455
获赞数:36684
擅长:暂未定制
我觉得肯定打过,不过打进北大确实是误导,那分数如果在河南省高考很可能连二本也上不了。
萧百佑的孩子没有在美国和香港的经历,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在大陆读的,他们一家实际上走的就是跨国高考移民的路线,假洋鬼子。口号:三天一顿打,后门进北大
获赞数:169
擅长:暂未定制
狼爸的教育方式很好,像他这样严格管理,孩子都自觉了,所以你说整天被打是不会出现的,孩子不能太惯。
知道贡献者0987
知道贡献者0987
采纳数:1809
获赞数:62373
擅长:暂未定制
4条折叠回答
其他5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爸萧百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