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怎样写才能觉得文章比较有文采2000以后的文章大多是糟粕,有种无病呻吟的感觉。你们怎样写才能觉得文章比较有文采畅销书的质量好吗?

5.7K5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7671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优秀作文《批判中国教育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批判中国教育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批判中国教育的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对中国教育的批判》1800字应试教育,只求分数,不求能力;只求眼前,不求将来。既害个人又害集体,既害国家又害社会。
如果说“苛政猛于虎也”,那么,“应试教育与虎国猛”。说它猛如虎,也不无有道理啊——很多意志薄弱者或“虔诚信徒”就曾经倒在应试教育的“苛政”之下。就拿高考来说,一些考生在应试教育的“栽培”下不知素质教育是何许人也。眼中只有分数,心中只有名利,倘若高考落榜,心理便不能自控,只是一味地悲观失落一味地叹息自责一味地怨天尤人一味地自我伤害,甚至做出种种傻事,走上不归之路,,,,这不能不说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但这绝不是无稽之谈。去年8月《广州日报》便报道了一篇关于一位青年不敢面对高考放榜之日而从高楼上纵身跳下当场死亡的社论。社论指出,该生学习成绩一向优异,平时也很听放话,但令记者和广大读者费解的是他居然会在放榜前几天轻生。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费解的,在应试教育下,他能不视分数较生命重要吗?而普遍文章载称,很多高考考生为了多考几分,在高考前几在连夜熬战,完完全全地一连几天处于紧张的复习状态之中,甚至“废枕忘食”,以致在短期内急出病来。有的由于紧张过度而得了精神分裂症,有的由于终日忧心仲仲徨惑不定而夜夜失眠难安,还有的严重到精神失常而发痴发狂。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一切都是为发分数吗?分数低就要入地狱吗?考得不好就不能做一个好人吗?只有考得高分才问心无愧吗?考得不好就等于没有出路了吗?难道做分数的奴隶值得吗?我不以为然,也不见得事实就是如此!一些专家教授分析高考弊病时则说:很多考生由于“中毒”太深,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导致考场上考生心理压力异常的大,一道题不会做或一道貌岸然题做错了就悲观泄气,情绪不能自控,进而大慌,慌起来便是脑子空白得只剩“分数”二字,然后,便会有头痛发热,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沮丧,大小便失禁,哭泣甚至晕倒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确会引起大家发笑甚至喷饭,但是,笑过喷过之余,我们(不,应该是整个社会)是否会为之深思与反思呢?!
应试教育人只认分数不认能力,就像教孩子只认母亲不认父亲一样,使“受害者”思想意识低下目光浅薄,气量短小,胸襟狭窄,可谓新“愚民政策”。面对这些,学生只是无可奈何,“屈膝投降”。有同情心慈悲心的教师,却不能也不敢可怜学生帮助学生,只能摇头叹气地惟命是从,一而再,再而三地误人子弟。大多数家长不关心孩子成绩,不关心孩子学习,不关心孩子前途,一直忽视孩子,冷落孩子,自然也不知素质教育是何许人,即使一些家长十分关心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前途,也只是应试教育的“帮凶”。他们不但没有“爱莫能助”之心,而且用“四大绳索”把孩子拴得更紧,自以为孩子在学校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如果在家再对孩子实行应试教育,那么一定收到双倍之效!于是,“滥施酷刑”,把孩子逼得走投无路。君不见,很多富家子弟不想读书而想出外寻觅自由,而不少还偷偷地离家出走呢!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得辛痛无比,累苦不堪,活得更是索然无味,如笼中羁鸟,比当代打工仔打工妹更惨,,,,而那些学校领导,应试教育主义者,实行“苛政”和“愚民政策”的“统治者”,对这些却视而不见。每年高考,如果“成绩”喜人,则全校领导大张旗鼓,烟酒相庆,一醉方休,连《章程》里规定务必销声匿迹的烟花炮竹也在碰杯声中游离于校园间,令人无法辨清这到底是庆功还是聚英会。如果说是庆功会,那么何功之有?应试教育的结果也值得庆功?该庆高考“分数”还是“上线录取学生”?这刚刚“中举”的考生是否国家需要社会紧缺人民期盼的人才?如果是聚英会,那么何英之有?英者是曾经接受到应试教育而现在为社会“复制”了一批“精英”的精英?是那些目光远大用心良苦的应试教育主义工作之“统治者”?真是不可思议!但是,高考考得不好的时候,学校反而认为一切是学生懒惰所致,或者认为平时“强化训练”得不够,或者认为是生活条件优越的“负效应”,甚至把一切罪责都归咎于电子游戏机身上,风风火火地报告上级,要求全国严禁电子游戏机,吓得世界软件专家比尔·盖茨不敢在中国大力发展生产电子游戏机软件,损失惨重,更害得不少有发展头脑和眼光的电子游戏机室老板竞相破产或关门大吉,,,,可是,殊不知欧美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电子游戏机摆出街头巷尾,也不见得就引得当地学生们不吃不喝不拉不撒而荒废学业。在这里,我不妨评一评电子游戏机,还它个清白;如果不是学校实行应试教育,使学生苦于“统治”,苦于“坐牢”,苦于“输灌”知识,学生便不会过于执著地向往追求“自由”生活,也不会狂热地迷恋于电子游戏机,从而不会轻易放弃学习,荒废学业。           注:
作文二:《总是有人批判中国的教育》1900字总是有人批判中国的教育,其实我觉得那真的都是片面的。为什么呢?你学习不好就批判中国教育,那是当然。就让你这么批判下去,真的等那天中国把高考取消了,美的是谁?你不能说没有你把。可中国教育虽然不好,但也要一步一步改,何况他还有它好的一面。你说,因为一部分人的抗议,中国高考取消了,真的学习好的同学怎么办呢?十年寒窗,他们辛辛苦苦读了十多年,突然说“中国高考取消了,你们都现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说他们能人受得了吗?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也许我们不能理解,所以有时我们也许没有评说中国教育的权利。况且如今中国人口数量多得惊人,如果不采取似乎“千里挑一”的方法的各种考试,如何去挑人?我国又用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世界不就更乱套了。那时候,人人似乎都一样,你说你和别人没了一点差距,那用人单位怎么选择?难道只能看人长得顺不顺眼了不成?所以高考等等的考试还是要有的,不能完全否定中国教育制度,只不过中国教育应该改革了,值得我们深思。 那中国教育制度应该怎么改呢?说实话,我根本没有说的权 利,但我如今站在一个同学的角度上,还是结合自己的实况来反映反映吧。 现在中国教育的压力很大,真的很难说清楚。我就说说我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例子。 听过一个类似笑话的东西,说:“中国同学和外国同学共同作一道题,大概好像是问钟表表针绕几圈之后究竟会到几点的题,当时中国学生立即用公式在那儿算,而外国学生立即掏出表转了起来。”我觉得这真的反映了两个地区学生的差异,似乎也在表现着中国学生真的似乎很聪明,却不会实践,只会似乎是“嚼别人口里的东西”,而不会自己去发现。你说如果中国学生没有学过那个公式,他会不会想到去转表针呢?也许它真的就放弃了。也许这也能片面地解释中国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就是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没有创新,只会跟着别人的步子走,就永远不会发明,就得不了奖。当然我也不是在说我们要的什么奖项,只不过是说明我们也许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制度了,我们的教育也许真的很死。 韩寒说“其实不打算搞理科工作的人念数学到初二就行了”(好像是这么说的,我也不大确定。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也不敢说这句话对不对,但我想说也许我们真的不必要去学那么多用不到的东西。初二学什么方程组,可我们根本用不到,或是说想不起来用。所以说也许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只不 过当********才选拔的考试的一个前奏罢了。你说说,谁明天去买半斤********蛋,今天先拿张纸拿根笔去立方程?谁会在买双鞋前先算微积分? 尽管这样,还有很多人说什么用这张方法锻炼人的思维,我觉得这也许能锻炼人的思维,但我们不必要非这么练吧!其实这也不是锻炼思维的唯一方法。你说大侦探福尔摩斯一定要先算上十年数学才能有思维断案吗?你能说不学几年数学就连人的思维都没有了吗?所以我觉得我们也许没必要学那么多,除非我们用得着。 有的人学了一辈子英语,最后也没出过国,也没用过英语。难道你学英语只不过是为了考试吗?如果不考试你会不会去学? 我觉得在我们放弃一些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去拾起一些东西。比如说我国的古文,我国的一些民间艺术,其实那也是我们宝贵的财产,为什么就不知道去珍惜呢?! 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就是说进去容易,但是想毕业就不一定也很简单了,所以在他们那些学生小时候可以锻炼思维,大学时去学些东西。而中国的大学正好和美国的相反,在人生青春几年都投入到了学习,然而进了大学后混了几年就出来了,只不过多了张文凭,就开始闯荡天涯了,闯荡社会了,可你知道这 张华丽的文凭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价值?也许只不过就是金钱和一张叫做“文凭”的废纸罢了。当然这里不能把文凭叫做“废纸”,因为我也在等着它,尽管我再怎么批判他,但还是要向他屈服。哎!人生的无奈,生活的悲哀,我也只能
认了。 接着说中国教育,如果能够让人在专业领域树立学识,也许会更好。“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人把自己喜欢的一课认真的学,仔细的钻,那你说以后中国哪方面的人才还缺,哪方面的技术部精湛,哪方面的水平不突出。那时候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也就全面发展了。现在教育是说什么培养综合性人才,结果是人人什么都搞,那个也没搞得太好,那个也没什么特长。结果是劲儿没少废,但也没大用,最后还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什么突出也没有,就一直落后着。也许现在我们不落后,但如果在专业领域我们也培养户专业人才,树立我们自己的大旗,那岂不是更好?你能不能说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就把不会为学的爱因斯坦给踢了,能不能说就把不会英语的中国作家的文章给删了?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所以说综合性人才,不是要什么都综合,也要综合的有道理,否则所谓的“综合”只能是片面。 也许我也自己的角度说的也不是很恰当,但我还是想说说,中国教育,确实值得人反思,确实该好好想想了!教育改了,我们生活也会改的,社会也会变的,也许一切会更好!
作文三:《中国教育现象批判》5600字作者:老操戈
文章来源:ywtd.cn
点击数: 272
更新时间:2006-11-4
一、重点学校:非民主与平等的教育
民主与平等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而教育则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播。当教育的目的与实质有违于民主与平等,成为阻碍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桎棝,这种教育制度就该休矣!当教育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取消重点学校教育制度时,欣闻上海市将取消重点学校的举措,广大的学生及家长不禁拍手称快。
重点学校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穷国要办大教育,在经费不能兼顾整体教育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部分学校,重点学校便应运而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为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它是“应试教育”、“贵族教育”!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与义务教育、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绊脚石!
重点学校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畸形聚集,其实是对财政收入的挥霍,是对老百姓血汗的盘剥。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升学率与所谓的政绩,加大对重点学校的硬件与师资投入,重点学校大修楼堂馆所:什么多功能讲演厅、多媒体教室、高档学生公寓……而更多的普通学校中,有些学校则全校找不出一块瓷砖。重点学校吃成“肥头大耳”,普通学校则“面黄肌瘦”!人为地制造教育的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某市区政府2000年投资七千万修建一重点学校新校,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该市区同年年底却发生一普通小学校危房坍埸事故,所幸的是,只砸伤二十余名学生。
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制造教育资源、受教育机会的不民主与不平等。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将同类学校划分等级,重点学校教育资源垄断,造成教育硬件、师资、生源不均,普通学校便输在起跑线上,导致教育的恶性竞争。普通学校为了与重点学校竞争优质生源,便办 “重点班”,以此成为自己的卖点,吸引学生与家长。所以,重点学校制度极大地打击了普通学校师生的极积性,是对多数普通学校师生人格与自尊的严重伤害与践踏。试问有多少普通学校师生与家长能在别人问及自已或子女工作、学习的学校时,能昂首挺胸,面带骄傲与自豪?
重点学校是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是教育的一颗毒瘤。重点学校把政府重点投入的资源优势,轻而易举变成招收“择校生”谋利的工具。在人们普遍的意识中:要找好工作,就要上重点大学,要上好大学就得上重点高中……乃至幼儿园也要上重点。因为家长们谁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重点学校毕竟是少数,招收生数量也有限,重点学校的招生就成为了一种钱权交易和谋取福利的手段。某市重点学校校一个年级招收八个班,可只有两个班是计划内招生,其它则为“择校生”,每生少则一、两万,高则五、六万,只择校收入该校就达八百多万,这笔巨额经费用来干什么?所以才有某重点学校校长上任才三月,就风风光光地到国外去考察学习了一翻!也才有招生期间重点学校里领导的“条子”满天飞!也正因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收入的巨大反差,教师削尖脑袋往重点学校挤,“没本事”挤进去的,便变着法子“挣”钱,搞有偿“家教”。某地不是曾出现教师课堂教学“留一手”,课后有偿“家教”补的现象吗?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瞄准每一个学校,不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将始终受到损害,何谈社会文明与进步?
让我们担心的是:上海在取消重点学校时,将代之以“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称谓,会不会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二、教育怪胎:“带薪就读”与“钱学生”
每到七至九月的招生考试季节,各初中学校便热闹非凡,学校校长和班主任有时要接待几批招生学校的说客或招生“串串”,招收优秀生源,劝说中考尖子报读自己学校。你减免学费,我便减免学费、书本费,他更甚,一切全免,每月还补发少则百十无,多则三、四百的生活费,于是便有了“带薪就读”生。为了挖到优秀生源,各学校费尽心机,纷纷使出自己的“绝活”,以各类手段在媒体大势渲染或大肆吹嘘自己的的中考或高考成绩在全市、全省排名第几。让人奇怪的是:有时不同学校会同时出现几个第一。仔细一打听,原来各校计算的方法不同。你算升学总人数,我便算重点上线,他算本科上线……你语文单科第一,我则有数学状元,他是优生率第一……当然是怎么算对自己有利便怎么算,搞得学生和家长们一头雾水。更可笑的是,某市一学校在电视上打出这样一条广告:热祝贺XX学校在市X诊考试600分以上XX人,全市前十名我校占X名。这样的宣传,无疑成为了一种噱头!更有甚者,为了抢到优秀生活,在中高考装点学校门面,有些学校在中高考前夕,不惜以重金诱惑,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从其它学校挖优秀学生,弄得一般学校的校长、毕业班班主任夜不成寐,食难甘味。
是这些学校真正富裕了,发了“善心”要扶持中国的教育,救济贫困生?如果我们这么想,就大错而特错了!那么,这些“带薪就读”生,巨额广告费谁来买单?学校不是傻子,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方面是许重金诱惑优秀生源,花巨额广告费作宣传;另一方面则以“双语”教学、“实验班”、“火箭班”、“小班”教学等为幌子,大量招收“钱学生”(高价生),每生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单”当然由“钱学生”们来买!
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本无可厚非。但当这种竞争在教育“产业化”的误导下,以“利”字当头时,这种竞争便沾上了浓重的“铜臭味”,变成没有规则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使我们的教育变了味。一网友在网上撰文一针见血指出其危害:“一是使不少学校不得不拿出人力、物力对付这种恶性竞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二是使一些学校不练内功走邪路,千方百计在不正当竞争上打主意,不利于教育水平的真正提高;三是误人子弟,一些学校恶性竞争得逞,造成了教学质量高的假象,蒙骗了一些不知情、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和学生,使他们不惜花钱上所谓的好学校,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四是导致资金、学生等教育资源畸型聚集,影响了一般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教育承载着人类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它是公益性事业。当我们把办学作为一个投资产业,当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钻进了“钱”眼时,恐怕遭殃的就不仅仅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了……
笔者想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请加强教育监督,规范教育竞争;家长,面对纷繁的教育宣传与招生广告,请睁开你的慧眼,捂紧你的“钱袋子”!
三、双语教学:不能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的异化和背叛
在改革开放,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外语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越显重要。当有人提出“懂计算机、会驾驶和掌握一门外语”是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技能时,我们的基础教育便为了迎合人们从众的胃口,掀起“双语”教学的狂潮!放眼望去,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冒出诸多外国语学校、双语学校、国际学校……有的学校或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这些学校(班)的共同特点是“双语”教学(大多以英汉教学为主),宣传与国外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就读学生毕业可报读合作学校或公或私留学,以此为卖点,吸引不少家长不惜高价让子女就读。
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重要性,勿庸为疑!但凡事皆有度,超过了这个度,便成了坏事,害事!我们的教育从来就重视外语教学,基础教育从初中开始便开设了外语课程(城市从小学),高校也有外语学院,培养外语高级人才,难道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入世”之需吗?如果不能,可以加大外语教学的课时量,也没必要搞什么“双语”教学!这样的“双语”教学又如何理解呢?是不是上语文课、数学课教师、学生要一句汉语一句外语?这样的课堂又是不是有违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呢?如果不是以上形式的教学,仅是开设一门外语课程,增加课时量;或多学一两个版本的外语教材,便称“双语”教学,这样的“双语”教学又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世盗名呢?
现实的“双语”教学,其实是“乱收费”的一个幌子,一块遮羞布!不管是公立或是私立学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学生要进“双语”教学校(班),就得掏价格不菲的“择校”“择班”费,这笔费用便成了学校福利的主要来源。它已成了“教育腐败”的一种主要表现!
当我们的教育大兴“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民族文化传统与精神的异化与背叛!现实生活中,汉民族传统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等还有多少节日的气氛?相反,却引进了诸多的洋节,什么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不一而足,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笔者在某外国语学校宣传橱窗上见到这样一行文字:“学校每年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如果中国的土地上最“隆重”的节日不是国庆节,春节,我们还是汉民族吗?所以,有识之士便发出这样的呐喊: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民族语言与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往,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可我们的文字与语言却正受到外国语言与文字的污染和侵略。不信?请上街头路尾看看形形色色的广告招牌,还有多少是我们的方块字和汉语拼音?又有多少人开口闭口不是“yes or no”?更有甚者,笔者竟然在网上看到“汉语是婴幼儿语言”这样的观点!笔者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一个民族到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字遭受异化与侵略,而我们的教育还无动于衷,甚至推波助澜时,难道我们的教育不值得反思?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语言与文字都不能保护,这个民族在偌大的地球上,还能挺直自己的身躯吗?
爱国主义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借老师韩麦尔先生之口在亡国时这样呐喊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笔者不愿去评说哪个国家的语言最美,我想:有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民族的语言最美。只是,我们应该感谢都德,他提醒我们:“双语”教学,不要弄丢了中国人钥匙!
这绝不是哗众取宠,绝不是危言耸听!
四、减负,谁来为教师减负?
当我们慨叹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呼吁为他们“减负”,让他们绽开阳光般的笑脸时,殊不知我们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也正不堪负重,气喘吁吁!谁来为我们的教师减负?
广大的一线教师不堪工作压力重。尤其是中学教师。工作时间长:早上五、六点起床,带早操,守早自习披着星星;晚上九、十点归家,守晚自习,将学生带回寝室睡着戴着月亮。时不时还要值班守学生午餐。更不用说几个班每周的几十节课,要备课查资料,上课,全批全改作业与试卷,遇上月考期考统考,累得直不起腰。这还只是劳形之苦。更要承受劳心之苦:优生要巩固,中等生要提高,弱差后进生要转化,于是谈话、家访苦口婆心;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一不留神,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中高考质量下滑,大小领导便小会批,大会点名,更有甚者还会被裁员下岗,遭末位淘汰。
不堪经济负担重。我们承认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与提高,但与所有行业与部门比,其收入仍居中下水平,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尽管中央再三强调不得拖欠教师工资,但仍有一些地方,半年十个月领不到救命糊口的薪水。年青教师工资低,中老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也经常捉襟见肘。进修学历一年两三千,教师常规培训一年几次,培训一次教材费、培训费几十上百;职称评定计算机、普通话要考级,论文要鉴定,答辩,最后还有三、四百的评审费。职称评下来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还有各种摊派与硬性捐款:与教学无关的报刊要订,修桥铺路要摊派又几十上百不等,灾区、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学生要捐款又是几十上百不多,等等不一而足。教师一年的工资有几个几十几百甚至于上千。教师成了唐僧肉,谁都可以割一块下来。
不堪安全责任压力重。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乃育人之地,安全责任牵涉千家万户,关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学校和教师从不敢懈怠。在传媒报道各地发生的一系列安全责任事故后,学校及教师们尤有视草绳如毒蛇之感,个个杯弓蛇影。于是,学生上学放学要接送,校门口的无证饮食摊点要驱赶,学生上下楼道、就餐就寝要守护,教育违纪学生要“润物细无声”,面对有些家长的不解与无理责难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否则,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轻则赔礼道歉书面检讨,扣发那点可怜的奖金,重则通报批评记过处分,下岗待业。笔者当地一乡镇中学,学生中午违纪翻墙外出游泳溺水而亡,学校本无过失,可最终调解下来得承担无过失赔偿高达近四万元的费用。安全责任就这样地令学校与教师不尴不尬。
下面是笔者在网上以“教师健康”为关键词搜索得到的一组枯燥数据:
到2030年,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率将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死亡人数从500万增加到1700万,这其中的1/3是早亡的中年人,而这1/3中的绝大多数是教师等脑力劳动者。
杭州市教科所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大于非毕业班教师。
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育工会的支持下,上海瑞美医疗保健中心历时3个月,对985名中小学和大专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男性701名,女性284名,平均年龄48.9岁。结果提示:教师群体罹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再次为罹患肿瘤的危险性;本次教师体检发现罹患肿瘤危险的教师人数为占25.5%;罹患心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47.6%;罹患脑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占48.9%。教师们的以下健康指标也不容乐观:脑供血不足的人数为482人,机体疲劳缺氧状态的人数为218人,高血脂的有214人,高血糖的有21人,高血压的为136人,患有脂肪肝的有214例,男性教师中患有前列腺肿大的有341例,女性教师中患有妇科疾病的有209例。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睡眠障碍的355人,疲劳状态的218人,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功能不足并影响肺部血液循环的人数有189例,有消化道功能不全的人数有805例,咽炎和鼻部过敏的人数有731例,有颈椎病的人数更高达616例。
教师乃教育的脊梁,可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却以本已脆弱的双肩承受着如此之重。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脊梁不堪负重而轰然坍塌,我们的未来还有多少希望?
作文四:《中国教育批判》2400字中国教育批判(教育咨询与策划)
叶顷城. 唐山老师              徐士华. 广东教师                日照中学董校长  舞之恋. 教师                     快乐姐姐_中学教师            幸运星照前程. 教师  心灵港湾229副校长         张迎曦的教育教学              兴高采烈. 广西  潇洒老太                         安徽安庆鲍文顺校长           沈丝 辽宁大学教师  化学工程                          清虚恨水                            江苏小学教师  好老师厚德载物               彩月满天飘 湖北老师      栖霞秋紫枫 讲师             不知我者何所求               泪的流淌                                 黑木健 四川教师              教学空闲 安徽教师          迟老师数学(辽宁)        jshalds 江苏南通               师
张公百忍 湖北教师          天边的云95                      xjlibo480新疆副校长         宁静空间                          克旗新庙中学                   合
○龙虎盟●                      快乐航船                          教育指南针                      飘香兰花 泸州教师             笛韵声声                         fxxwjx                              靓丽世界语文教师              花语梦 内蒙老师                秋水依叶                             秦绪斌老师                               大象无形_道                      鸿慧文琦瑞 山东教师        舒声意气 河南教师            三羊开泰123                      阳光教师                                  菲儿NO1 黑龙江教师         柔情似水缘                         莒县四中生物组                  走进生命课堂                      教育论坛                             飞翔的眼睛                          青火争山                                   xjlibo4朋友                        我爱生活123 教师
走出来的教育者                       方圆天地 广东小学              快乐语文家园  无限风光在娴峰  儿童欢乐部落格  易中天老师的博客  我的作文革命  红粉娃娃 山西教师  ly148888 辽宁教师  李鸣老师 上海  心灵空间 广东教郧西周兵  细雨轻花  陈映义  勉县九冶中学  天堂里的百教作文的笨叔叔  王顺文 石柱教师   和风吹拂  巴南鱼洞二小教师博客邹存乐 天津教师
wmb163 四川教师           王老师数学                          全新的自我  竹石小榭                         蓝天126                               浪漫静音  王晓飞                             真如书屋如如                      朱文鹏 关注成长  塔营子学校                      为快乐而努力                      怎么做好老师  天天好心情 石柱教师      串串雨思 石柱教师             江南一叶飘 教师  固守的灵魂                       刘老师数学 铜梁                    寒雨 石柱教师  同学陈军 石柱教师          重庆杨家坪中学               冰雪磬儿 河北教师           学
xulongmarch 教师                师
淞淞                                         睿睿 广东潮州教师            高中数学空间                      翟大卫 教师                         长
于丹老师的博客                   教育资源空间
xiejuan520 教师                  向往蓝天 石柱教师                书墨飘香 教师       辛庄中网络班主任                                  个众 陕西榆林教师                 国信希望小学                           人生要靠自己 教师                   贞德好象你 教师                       mengyuyinuo 河北教师 石柱教师  淡泊宁静 山西教师  雪域高原0713 教教育论文管理  飘香兰花 教师  教师之家  马文武 校雨轩 教师  同学红磷
作文五:《中国教育批判》700字我曾经读过一本可以称为“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经典的书——《人是如何学习的》,书中一个“鱼就是鱼”的寓言故事,我以为很能说明“何谓建构主义”——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条鱼,他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他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在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问题是:当青蛙在描述时,鱼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样子?“鱼就是鱼”书中画出了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所作的图画表征: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机遇和危险是并存的。(见该书第19页)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想到:为什么“对鱼而言,青蛙描述岸上的东西,它总离不开鱼的形状”呢?道理很简单:在鱼的脑子里,“初始概念”——或者说先在的知识结构——在起着作用。那么,进一步问: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有效,靠什么?不靠别的,而只能是建筑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初始概念”(即“现有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以便充分利用这种“结构”的有利一面,尽可能改变不利一面,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学习的目的!
——如果这一理解没有大错,那么,在我看来,无论是“讲授式”还是“探究式”(顺便说一下:“建构式”的说法不科学),都需要掌握“建构主义”,都能够运用“建构主义”!——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说“建构主义并不神秘、不难理解”!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宝库中,不乏“建构主义”的传统——尽管没有“建构主义”这张标签!
作文六:《中国作文批判》21700字中国作文批判
当我们热衷于赞美各种各样的优秀作文时,是否该认真地反思一下这些所谓的优秀佳作呢?从建国后的各种政治运动、到阶级斗争为纲的文艺路线;从大跃进年代的浮夸风,到“文革”时期的社论和大字报;从改革开放时的假大空套,到个性文本的逐渐出现——中国作文,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话语颠覆——重建”的历险。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是没有自主话语的,因此就没有好的作文,更没有好的文学。话语的颠覆,给中国作文套上了至今犹在的枷锁!
在这一期杂志里,我们集中了本刊编委和特约编辑中最强的力量,组织了强大的阵容,对中国作文来了一个“大清洗”式的批判。我们无意于哗众取宠、耸人听闻地夸大中国作文病态的现实;也无意于袖手旁观、冷嘲热讽中国作文扭曲的状况;我们更无意于居高临下地乱下结论、一棒打死。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指出弊病所在,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是我们的真实心态和最初动机。
诚然,我们也不否认我们在作文上所取得的成就,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成就将会更大、更多。不过,在今天,我们倘若不敢承认、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敢做深层次的反思的话,那才是最大的危险——对自己和他人!
第一辑  程式化
古有八股文,今有作文程式化,作文程式化的表现是把作文的写作当成一种既定格式,一种套路,一种模范,不管是什么题目,都可套用。此祸患尤为深重。甚至已成为教师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法宝。据说,几乎所有的重点中学教师对中学生作文的程式进行过细致的研究,然后让班上的学生人手一种,详加演练,于是乎,每一个同学都对自己的这一套路熟悉到不假思索、下笔成文的地步。
一、引析联结
“5=0”,这看来岂不荒唐!的确这个算式在数学上是不成立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式子却是成立的。
你看这幅漫画,一个人为了找水挖了五个坑,但个个都没接触到水面,结果,一滴水也没找到。这不是意味着他的劳动成果为零吗?这漫画给人一个启示: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事半功倍,甚至像这幅漫画上的人一样毫无意义的徒劳。
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办好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都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要经过艰苦劳动才能达到目的。这就要求在办事的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铁棒之所以能磨成绣花针,是因为坚持不懈地磨;滴水之所以能穿石,也是因为它坚持不断地滴。只要有毅力,什么事都好办。现在有一些自学的青年,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决心很大,但学了几天,觉得单词难记,不好学,就冷了下来。这种“五分钟热度”,是什么也办不成的。
总之,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坚韧的毅力。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5=5”,而不要“5=0”。
(1983年,广西考生)
“引、析、联、结”是诞生于80年代早期的著名的作文模式之一,曾几何时,这种文本样式几乎统治了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与写作的全部,甚至被当做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而写进了课本。这种自上而下推行一种写作程式的举措造就了大批擅长此道的考生,也极大地扼杀了作文的个性化、话语的灵动性、表达的创新性。应该说“引、析、联、结”式作文的崇高地位与辉煌成就,古今中外,罕有匹敌——也许只有那盛行过七百余年的“八股文”可与之相提并论。
可想而知,当作文本或高考试卷上充满了相同面孔的作文——大约有二三百万份之多时,批改作文或给其打分将变成怎样一种状况: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人一腔,,,,老师只能通过极其个别的词语或句子判定一篇文章的好坏。那情形不亚于走钢索,那境况不亚于在炼狱!     文本2:
贵在持之以恒
在炎炎的烈日下,一个农民挥汗挖井。他挖了好几个坑,然而却都中途罢手,最后他终于放弃了这块底下有水的土地,另觅佳处找水去了。
这是一幅漫画展现给我们的情景,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恒心的人是一事无成的,办事贵在持之以恒。(引)
所谓有恒心,就是一个人在认准目标之后,必须集中精力,锲而不舍,一直干下去。无论学习或工作,恒心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的圣哲们在这方面有过许多论述。
宋朝王安石和友人游褒禅山之后,由于没有看到那险远处的“世之奇伟瑰怪”而饮恨长叹,后悔自己没有持之以恒,并留下了这篇著名的游记来警戒后人。
正像王安石所说的那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这险远之处的“非常之观”光凭热情与决心是见不到的,必须行万里路,闯万道关!如果缺乏恒心是根本达不到目的,历史上无数事实都验证了这个道理。
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曾耗费了极大的心血。她要把十几吨的沥青一点点地进行处理,方能提炼出一克珍贵的镭来。当时有人劝她放弃这个“愚蠢的打算”,但居里夫人仍然坚持着。终于,世界上的第一克镭提炼出来了。如果居里夫人缺乏恒心,是不会完成此项壮举的。(析)
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万里长征,也是靠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恒心,一步步走下来的。倘若没有那种坚韧的精神,也是不能想象的。(联)
勿庸赘述,恒心是可贵的;如果我们办事浅尝辄止,见异思迁,是绝对不会成功的。(结)      怎样具备“恒心”呢?首先要认准目标,然后不懈地干下去,不动摇,不徘徊,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祖国“四化”建设的大业在向我们招手,只要我们拿出恒心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完成祖国给我们的大任,看到“世之奇伟瑰怪的壮观”。      (1983年,云南考生)
虽然“引、析、联、结”式作文形成了“一统江湖,千秋万代”的宏阔场面,但写作作为一种独抒性灵、彰显个性、彪炳自我的艺术,仍然在寻找突围的方向!文本2就是一个例子。在完成了“引、析、联、结”的填空后,作者把议论的方向转折到“怎样具备‘恒心’呢”上。看似画蛇添足,实则展示了创新的精神。这篇作文成了当年轰动一时的满分作文,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击节赞赏,就是因为那个设问句是成千上万篇文章中惟一的一句。
二、妈妈的手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手:蒲扇似的大手,白胖胖的小手,勤劳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最爱妈妈那双勤劳的、充满着爱的手。
记得去年冬天,有一天正下着大雨。我打着伞回家。一不小心,伞掉进了淤泥里,被泥巴弄得很脏。回家后,我怕妈妈骂我,想洗干净。但这样冷的天,下水该多冷啊!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悄悄地把伞放到门角落里。
夜晚,我正在里边屋里写作业,忽然听到一阵刷刷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清晰,那么有节奏。我循声走过去,看见妈妈正蹲在厨房的水龙头旁,吃力地刷着、搓着那把沾满了淤泥的伞。我望着妈妈那一上一下的动作,心里感到十分内疚,觉得她仿佛不是在刷洗伞上的污点,而是在刷洗我心底那不爱劳动的污点呀!
天气真冷,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突然,我看见妈妈手中的刷子掉下来了,就急忙走过去,拉住妈妈的手。啊,我这才发现,妈妈的手背又红又肿,高高隆起,手指也肿大了,整个手湿漉漉的,冷冰冰的。我连忙用双手紧紧握住妈妈的手,说:“妈妈,我来刷吧!”妈妈轻轻地回答:“你去学习吧,我刷就行了。以后你小心点。”听了妈妈的话,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回到桌旁,继续写作业。我写得很认真,很专心。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来到我的身边。她笑着说:“看看你的作业。”她把双手在围裙上用力擦干净,就拿起我的作业本仔细看起来,然后慢慢抬起右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高兴地说:“好孩子,你进步了,,,,”这时,我觉得妈妈的手热乎乎的,是那样温暖,充满了无限的慈爱。我完全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了,,,,写完作业,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无数双妈妈的手在晃动:将衣袖一直挽到臂膀,在冰冷的水中用力搓洗衣服的手;早晨,提着篮子去买菜的手;夜晚,在灯下批改作业的手;深夜,缝补衣服的手,,,,
如果说“引、析、联、结”是议论文写作的模式之一,那么“妈妈的手”就是典型的记叙文写作模式。这种文本的源头正是那篇著名的散文——《一件珍贵的衬衫》。
一件珍贵的衬衫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那是1972年8月3日的夜晚,,,,
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
在文本3、4中,如果我们把中心词语换掉,比如把“妈妈的手”换成“一件衬衫”,把“一件珍贵的衬衫”换为“一枚书签”。文本照样成立。“妈妈的手”这类作文样式,看上去极为隐蔽,可是仍然被老师和广大中学生朋友所掌握,运用得极为娴熟,成了作文技法中密不示人的法宝。再看下面几个文本——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尝试的机会,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去尝试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当教师的尝试。
那是一年前的事了。当老师的妈妈临时要到外地开教研会议,又正值学校在进行期末复习,妈妈忧心忡忡,想到自己走了,留下学生单独复习实在不放心。那几天我正好放假在家,望着一筹莫展的妈妈,我灵机一动,冲口喊道,,,,
忘不了的一处景观
生活中总有许多东西能在你记忆中驻留片刻,而大多数就像荷叶上露水般,轻轻划过,不留一丝痕迹。真正难忘的,总是拨动了心底最深的那根弦,它永远铭刻于心灵最深处。      今年夏天,我参加上海市三好学生夏令营来到了井岗山,也曾为漫山遍野的翠竹而心醉,也曾被山上的无名英雄纪念碑而感动,也曾为红军战斗的地方而震撼,,,,而最让我忘不了的,却是那道独特的景观。
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钓鱼,有的人喜欢野炊,有的人喜欢集邮,,,,说起我的兴趣爱好,你肯定会感到吃惊:我喜欢吹芦笛!说到这个兴趣爱好嘛,得先讲一个故事。      那是,,,,
以“妈妈的手”来为这一文本样式命名,是因为《妈妈的手》是较为著名的一篇。这种模式总是有严格的开头、中间、结尾技术,并且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但有一条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称赞、歌颂的立意中心。一般而言,这种歌颂都有强烈的言不由衷、为文造情的倾向。  三、卒章显志
很多年以前,我们曾一度极力推崇一种叫“凤头、猪肚、豹尾”的作文写法和文本样式。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是指文章开头精巧、内容丰满、结尾有力。问题在于,当我们搜肠刮肚寻找漂亮的词语,为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效果时,我们开始了高唱颂歌,开始了一到文章结尾便禁不住“口痒”的毛病:
为了伟大的祖国,同学们,我们应该,,,,
为了民族的复兴,我们将,,,,
或者,我们干脆省去了无谓的过渡,直接喊起了口号:
社会主义祖国万岁!
向×××同志学习!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我们常常在艺苑、文苑、科学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惊叹于满腹锦绣、一身绝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横溢的才华、鬼斧神工般的技艺,却很少想到他们在结出硕果前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园丁剪枝、浇沙丘苦心培育,也更少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的厄运。何况在实际生活中,居心叵测的“毁树人”远远没有绝迹,而有的人也清楚地懂得毁树容易种树难的道理,却仍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毁树人的角色。不是吗?以学历、资历压人的教条主义,在人才队伍问题上的本位主义仍旧阴魂不散!
为了祖国的四化更早地到来,让“种树人”更多些吧!
追本溯源,“卒章显志”的“祸”源大概就是“引、析、联、结”的“结”。因为大多数以“引、析、联、结”为结构的文章总是采用文本8式的结尾。假如我们由此上溯还可以找得更远,那就是冗长的报告或社论的结尾。惯听报告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听到台上开始高呼口号,他就准备好巴掌,等喊声未歇,便立刻热烈地鼓掌。然后,他就知道:又一个报告结束了!
金竹乡瀑布群
是啊!青山孕绿水,绿水出奇景。我由此想起了“山青水秀”、“穷山恶水”两个对比鲜明
的成语。由我们这个小家联想到人类这个大家,由吓通这个小村联想到地球这个大村。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一方面,人类以其高度发达的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另一方面,人类也把地球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森林被毁,水资源严重匮乏,臭氧层出现空洞,,,,不要说交通发达的大中城市,就连我们生活在交通闭塞的小县城,都明显感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过去号称风景秀丽的山城,如今触目所见山头光秃,遍地垃圾,惟一的一条溪河,也是污水长流。
在返城的路上,面对这里的参天古木,潺潺溪流,花草虫鱼,走兽飞禽,我疾呼:人类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地球只有一个,破坏它,等于破坏人类自身。保护我们的地球吧!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吧!
很多时候,“卒章显志”式的作文在结尾时所表达的愿望或呼喊的口号,听上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道我们不希望“四个现代化”早日实现吗?难道我们不想保护地球吗?可是,我们总不能一到文章就高声呼喊这些口号吧?没有口号的结尾就不能算结尾吗?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卒章显志”式的写作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写作思维,使我们成了口号的重复者,成了鹦鹉!丧失了独立的个性!
文本10:
人活着,就应如同火。神州的文明,华夏的繁荣,需要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不断散发光与热,释出情与爱,迸发力量的火花,接过历史的火把,登上岁月的火车,拾起时代的火种,投入到巍巍祖国的博大胸怀,焚身以火,就像一只涅槃的凤凰,飞向生命的最高境遇,震撼整个世界。捐躯赴国事,犹死亦应值。烈火永不灭,生命终有时。让我们携手同行,将有限的生命化为不灭的熊熊烈火吧!
文本11:
“无意”之中的启示
世上万物,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正如《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引申到我们今天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改革要除旧创新,当然缺少不了那些冲锋陷阵干大事业的闯将;同样,改革要稳步发展,更缺少不了那些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从小事做起的普通劳动者。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
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以这两件“无意”之中的小事为借鉴,摒弃旧的思想,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将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厦增砖添瓦。
四、杨朔模式
六七十年代,有一位散文家与他的作品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他就是杨朔。在杨朔的散文中,哪怕是一名山里老人,也能让人联想到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哪怕是一名打鱼的老头,也是一位出口成章的诗人和豪情万丈的艺术家。在杨朔那些精致的文章里面,我们几乎看不出作为人的作家本人的感情,而文章中所反映的感情却都表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为了文章,就得这样写!
有人说“杨朔的散文是一种未被清理的公害”——
在散文领域,杨朔散文是典型的“单调散文”。一是单调的叙事模式: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如《荔枝蜜》这篇极受推崇的典范之作,中学语文课本的“预习提示”中这样分析说:“这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记叙文,文章由荔枝蜜的香甜,联想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再由蜜蜂辛勤的采花酿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这个感情变化的过程,是作者对蜜蜂仔细观察和深入认识的过程,更是
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以事推理,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和揭示哲理的过程。全文一线贯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这样的论述几乎适用于杨朔所有的散文,只需要把蜜蜂改为别的什么东西就行了。这样的写法,中学生很容易领会,但却值得怀疑:真的诗情和哲理,不是僵死的、被线索组织起来的材料,而是散文中自由的、动态的有机成分。如果说整篇散文是一流清泉,那么诗情和哲理应该是清泉中活泼的游鱼。杨朔的散文中,只有一串草绳吊着的死鱼。于是,千姿百态的行文方式消失了,只剩下一种比八股还要八股的现代八股——杨朔的叙述模式。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杨朔模式”而写的:
文本12:
夕阳的后面
我并不喜欢夕阳,但每当夕阳西下之间,却总要看上它几眼,为什么?不知道。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爱看夕阳,可每每看夕阳,总会想起夕阳的后面是漆黑的黑夜,心中不免有些害怕。
如今,我又坐在了夕阳的面前。啊,夕阳的确很美!绯红的颜色染红了天空,织出了彩霞,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套,,,,可它毕竟是夕阳,一个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经过几番挣扎,它还是一步一步往下坠,终于坠入了大山,接踵而来的是黑夜。
我望着夕阳,想到了自己——自己的原来和现在,真是一落千丈,心中很伤感。夕阳,你真像我,几番拼搏,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伤感至极竟脱口而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不知谁吟出朱自清的诗句来,回头一看,爸爸已坐在我的身后。“爸,您也看夕阳?”“我喜欢夕阳。”“夕阳的后面是黑夜吧?”“夕阳的后面仅仅是黑夜吗?”
我心中一震,是呀!夕阳的后面仅仅是黑夜吗?夕阳就是了结吗?不!
朝阳、夕阳一起一落,夕阳、朝阳一落一起,这不正像人生吗?人生一起一落,一落一起本是小事,何须太惆怅呢?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即将站起来的时候,我会排除一切影响我前进道路的事情,也更不会因为种种杂事,来消除我的信念。
本辑小结:
在这一辑中,我们看到了众多面目可憎的文本,分析了它们的祸害,有的甚至指出了其根源。我们只是希望在作文写作中,千万莫陷入程式化的泥淖!同时,希望我们的老师真正高举“创新”的旗帜,引导学生书写真正的生活,表达真正的生活体验。
因为——当表达成为模式,我们就失去了真我!
第二辑  矫情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一开始写作文,就开始了造假!我们的作文本便是“假作文”的仓库,我们自己就是“假作文”制造商。更重要的是,这些“假作文”无一不是矫情之作!      什么是矫情?与“为文造情”者有什么区别?
矫情就是虚假的感情,指在作文中抒发一些莫须有的情感,试图打动读者的一些做法。而为文造情则是作文矫情化的一个表现。
问题在于我们从小就被指导着说假话、抒假情,也早已经习惯了说假话,抒假情。倘若不这样表达,我们仿佛失掉了灵魂,不知道如何下笔了!你看,我们不是成了傀儡吗?——被我们自己牵着!
一、胡编乱造
抛妻弃子之谜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而飞出一两个金凤凰,箫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箫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箫顺都会在端午节前的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箫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箫顺端午节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箫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箫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
箫家婆媳整天的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箫顺的妈始终坚信:“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地挪到了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箫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抗“非”一线的箫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箫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2003年,江苏考生)
记忆深处的一棵树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一片真情在蓝天,深情藏沃土,,,,”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便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出那棵记忆深处的树。
那是一棵杉树,它植根生长在姑爹家的门前。妈妈告诉我,那是姑爹结婚时栽的纪念树,比我大十多岁呢!姑妈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傻孩子,它是在长心啊!”“长心?什么是长心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望了望蓝蓝的天,我想也许是科学术语吧!姑爹姑妈都是林业管理人才。
不久,姑爹姑妈双双调到会理的一个大林场当管理人员,临走时,姑妈拍了拍我的肩,告诉我,杉树是优质木,不是一下就成材的,需要长年的生长。于是他们走后,我常去看看那树,看它是否长粗了。
几年过去,姑爹回来了,跟他回来的不再是慈祥爱笑的姑妈,而是一张凝滞了姑妈笑容的黑白照片。姑妈再也不能回来了,艰苦的生活和落后的医疗条件,无情地夺去了她仅三十几岁的生命。姑爹也变得十分消瘦,双手是那样的干瘦黑黄。我含着泪,在树上挂了一朵小白花,姑爹在风中久久凝视,,,,
姑妈埋后不久,姑爹又去了会理。噩耗又一次传来,姑爹也去世了,,,,
姑爹姑妈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林业管理,他们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要过国家一方木材,就是这棵杉树也是他们出钱买的。
今天,这棵杉树终于长粗了。望望那依旧蓝蓝的天,我终于明白了:“它是在长心,姑爹
姑妈都溶了进去!”
它那生气勃勃的躯体,是姑爹姑妈生气勃勃的精神,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
也就在那天,他给父亲上坟。当他跪在父亲坟前时,那无草的坟再也不沉默了。狂风吹起了坟上的花圈,将一层一层细土吹走了。坟越发低矮了。他抬头望了望,满天飞沙,混沌一片。忽然他向父亲倒了一杯酒大声说:“爹!儿子永远是山里的孩子。孩子要让大山变绿,让您歇凉。”
那年他考上了林业大学。四年后,他又回到了故乡,回到父亲的坟前。那坟更矮了。他发动群众植树造林,自己教授科技知识,每天早出晚归。几年下来,他脸也黄了,人也瘦了。群众劝他别干了,说这里的老人都是种树种老的,但山还是秃的。他的大学同学也劝他别干了,让他到科研所去,年薪十万,然而他都拒绝了。他说:“我在这里种树不图钱。只图完成祖祖辈辈未完成的事业。秃山告诉我,你不能走,山需要你。黄河告诉我,只有你留下,才能彻底改变我的面貌。我父亲的坟告诉我,这里的山山水水、老人小孩都需要你。面对众多的期待,我决不能走。”
时间依旧流转,树依旧往山上种。只是每个山头都留下了树影。接着就是春风,接着,,,,大家欢呼不已:那久违的绿色,,,,
他慢慢俯下身子。在一片树荫的下面跪下来。放下花朵,对着父亲的坟说:“爹!儿子看您来了。您看一看那些树吧!看看那些青山吧!为了它,儿子做出了珍贵的选择。”  (2002年,湖南考生)
上面三个文本是胡编乱造的典型样本,看上去仿佛是微型小说,容易混淆视听,影响读者的判断:这到底是文学创作呢,还是胡编乱造?就算是虚构吧,可谁规定了写作文不能虚构?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是很容易回答的,因为只要仔细推敲文章的细节,立刻就知道真相——现在还有“童养媳”这样的婚姻制度吗?姑且不去评论姑妈姑爹的忠心报国之心,单是两人同时壮年身亡的情节,也是有悖于生活真实的。文本中那个关于放弃10万元年薪而开发西部,植树造林的优秀大学生,只能说是一个拙劣的童话故事的主角!
为什么我们要编造这样的故事?是什么促使我们热衷于编造这些故事?除了我们头脑中那些从小被灌输的表达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我们的虚伪和自私——为了分数!不错,社会需要树立正面形象。所以我们就不惜代价地迎合这种虚伪,塑造了这些光辉形象。你看,这样一来,在我们的笔下,已经不是在写人,而是在造神了!他们不爱钱,不爱好的工作环境,不怕牺牲,,,,
可是,生活呢?生活的真实在哪里呢?作文可以虚构,但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就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请看下面一段文字,是怎样让一个人在面临生死关头贪嘴吃一只草莓的!
人生只在呼吸间
一个人在荒野中遇到一只老虎,于是他拼命地奔跑,那只老虎却紧追不舍。那个人跑到一处悬崖之上,双手攀着一根野藤,让全身悬在半空中。他抬头仰望,只见那只老虎仍在向他怒吼,而他只有一根枯藤赖以系命。就在这时,有一只白鼠和一只黑鼠在上面啃噬那条枯藤。他忽然看见附近峭壁上有颗鲜美的草莓,于是他一手攀藤,一手摘下草莓,将之送入了口中:味道好美呀!
现实中很少有人品尝得到这“草莓”的美好滋味,因为我们的眼里只看见凶猛的“老虎”和狡猾的“老鼠”,对近在咫尺的草莓却视而不见。其实这颗草莓就在我们轻柔的呼吸间生
长着。它就像是一颗炙热的心,燃烧着对生命最热切的渴望,蕴藏着对人生最真切的感悟:珍惜即刻的美好,随缘即是福。
二、制造悲情
当我们觉得一直造神可能有问题——显得过于做作和虚假时,我们又开始了“创新”,谋求更直接有效的文本样式,于是乎,一大批悲情的摧泪弹式的文本就制造出来了。      文本5
——钓甲鱼
往事如烟,笼上心头,片刻的缥缈之后,脑际里充斥的是那风雨黄昏。就是那次风雨中的垂钓,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增强了我刻苦学习的信念。
那还是在我上高一的时候,一向慈祥能干的父亲患了肝癌,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又怎能不明白最后的结局呢?无数的黑夜,我难以入眠,满脑子尽是如何治父亲的病。于是,学习成绩也由班级里的前五名降到后二十名。然而,无可奈何,泪打枕湿的长夜何人晓得?
课后一偶然的机会里,我听别人说鳖很昂贵,一百多元一斤。这,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父亲治病的花费大约在七千元左右,这笔钱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不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每天能钓一只甲鱼,一个月的钱,我就能为父亲治病了。于是我无限留恋地告别了自己心爱的校园辍学了。
钓甲鱼的良机是风雨黄昏,漫长的祈盼后,我等来了风雨黄昏。扛着竹杆,戴着草笠,坐在河边耐心地等待着神圣的甲鱼吞饵。然而整整一个下午,我失望了,没有一个甲鱼上钩。眼看一无所获回家,我哭了,我恨自己无能,作为家里的长子,竟不能出力,竟无可奈何地坐视父亲的病日重一日。当时的心已碎了。
不知何时,憔悴的父亲深情地站在我后面,满腹心事地打量着自己狼狈不堪的儿子:“回家吧!甲鱼是不吞鱼钩的,它的口很小,不能钓。你的心我懂,父亲的病能好的。明天你返校学习吧!咱家里再穷也要供你上学。别为父亲担心,我不会撇下你们而去的。”然而混浊的泪水已顺着他苍老的面颊流了下来。
不知何时,更不知过程,我又回到了学校。然而,不久,我慈祥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我不在他身边,他是喊着我的乳名去世的。母亲说父亲最后的一句话是:“伟考上大学后,让他到我的坟头上烧把纸,让我也高兴高兴。”
正是为了记住和实现父亲的遗愿,在尝试钓甲鱼的艰辛之后,我意识到了生活的艰难;也正是在那次难忘的风雨垂钓之后,我开始了自己半工半读的高中三年。
今天,在考场上,我永不会忘那次尝试,那次钓鳖的尝试,那次人生转折点的尝试,那次给我鼓气、促我奋进的尝试。
我不会忘记那风雨黄昏的垂钓,不会忘记那生命之舟的启航,,,,
(1998年,山东考生)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真是祸不单行!三年前,父亲因救一落水小孩而壮烈牺牲。面对如此沉痛的噩耗,我的心在流泪,在滴血,我怒苍天,我愤斥大地。但我没有哭,我明白自己的目标,我明白父亲的心愿。咬咬牙,我要努力下去!尽管前路茫茫,还有荆棘,但是雄才出自磨难。只要我有坚韧之品格,则世间有何不可达者?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确信这也是一条真理。
(1998年,湖北考生)
我们的父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有的献出了青春的容颜和乌黑的青丝,有的献出了健康完整的身躯,有的不眠不休几十天,不回家门几千个日夜,,,,看着,看着,我哭了。我想到了隔壁陈叔叔,他是医生,中年丧妻,曾经为了抢救病人耽搁了女儿的治疗,四岁的女儿因为高烧变成了痴呆儿,他无怨。他是医生,知道女儿一生就将如此走下去了,有人劝他送女儿去福利院,他不肯,为女儿端尿擦身一丝不苟。常常半夜从医院回来,立刻抓紧分秒为女儿第二天的伙食忙到晨光微露,但他毫无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辈啊!他们不向祖国要些什么,却将无悔的赤诚献给祖国!
1949年到1994年,45个年头,我们的父辈曾有过如日中天的辉煌,却又渐渐走向“夕阳无限好”。如果说,我们的祖国是浴血奋战的创业者,我们的父辈就是平凡伟大的建设者。那沧桑的眸子饱含着希冀和期待,正敦促我们认认真真地思考:怎样来接好这下一班?
(1994年,上海考生)
现在我回来探望他了,他已在病床上笑离尘世。这最后一次选择让我泪如雨下。章老师呀,您为何还是微笑如常?就在那天上午,为了给同学们上好作文课,他领着五年级的学生到村东的河边去看荷花,谁知一个调皮的男孩偷偷跑去摘莲子落入了深水中,几个刚学会游泳的小孩准备去救,章老师却一把拦住他们,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被救的孩子在他的遗体旁呜咽,他那微笑着的脸仿佛在说:孩子,要珍惜生命;孩子,要好好学习;孩子,,,,
章老师,我如今已在高考考场上。我说过一定要考个好大学。您的许多学生也都立业的立业,求学的求学。您可以无憾了。但是,您能不能告诉我,您一生那么多次选择,甚至最后不惜生命的选择,难道不历经痛苦,难道没有后悔过吗?
章老师离世时的微笑将化作一颗恒美的珍珠,成为我人生中作重大抉择时的法宝。  (2002年,江西考生)
为了给父亲治病,儿子放弃学业去钓甲鱼——故事本身很能摧人泪下,父母双亡的故事所在皆是,老师为了救学生而死亡,,,,我们还有多少摧泪弹没制造出来?
当我写下“本应如此”这四个字时,也许就在之前的一刹那,我仍然没能说服自己,说服自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上天的宠儿,但就在自己的笔在这纸上——也许在我的心上刻下这四个字时,我突然有了一种轻松感,有了一种清风掠过身体的清爽。
我是痛恨上天的。父母关系的不和也许是不罕见的,父母的早亡也许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又不是大人们自己愿意这样,但我还是喜欢把我父母的不合与疼我的母亲的早逝看成是上天的捉弄。母亲是在我12岁那年无奈地跳下了村头的那个可恶水库,再也没能上来。听村里人讲母亲跳了四次,前三次都是在路人的全力救助下才上来的。但她还是又跳了一次,这次她是铁了心的。也许只有我才能感受得到母亲的内心,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但她也无法摆脱那恶魔般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折磨,母亲终于解脱了。我心中是无法恨我母亲抛下了12岁的我,因为我知道母亲走的路永远是正确的,不然她怎么会教我要拥有一颗正直的心,教我走好自己的路,但我还是不顾一切地冲向了母亲长眠的水库。这次是父亲把我牢牢地阻挡,我当时疯了一样地向外跑但还是被锁在了房中。我的泪水早已尽了,就像那干涸的河流,只是沙土在飞扬,我不能原谅父亲没有去救母亲,我也不能原谅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我的童年命运,我无未能再去接受这个世纪,这个黑色的世界。我烧掉了我在这12年中所拥有的所有东西——衣服、书、影集,终于我发现了母亲的信,也许当时母亲是用泪水
与血写成的:孩子,为了母亲,再活三年,这三年是你为我活着的。
现在我已经18岁了,6年都过去了,是两个3年,但渐渐地在心中有了这样一句话:      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时也应把“活着”看成是一个工作,也许会走得更真实。      现在我写下这些,也就是代表着自己本应如此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没什么不真实的。      这就是真实的选择。
也是我本应如此的选择。
(2002年,湖北考生)
你听,在这篇高考满分作文里,作者一边在造摧泪弹,一边还在调侃:“父母的早亡也许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可是“我”仍然乐此不疲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得一个较高的分数——这就是潜台词!
三、美化自己
美化自己是另一种矫情。自从作文界号召“文中有我”之后,“我”就多起来了。那些光芒四射的正面形象也开始由他人转为自己。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的美好感情、道德情操,不正显得“我”很可爱吗?难道不可以凭这一点赢得较高的分数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我试着从床上爬起来,天啊!眼前有几万颗金星,脑里就像刺进了无数根钢针,“这难道还能上吗?”我问自己,“算了,别逞强了。”我刚想躺下,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诗:“凌寒独自开。”于是我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心中不断地对自己说:“不就是发一点烧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又是一阵昏晕,我咬着牙,开始扶着床头向前走,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班长连忙跑过来对我说:“别太勉强,我正说服那个轻病号,让他上吧?”我笑了一下,说:“班长,我真的没事,汇演绝对能上,你就等好吧!”班长好像也受了鼓舞似的,冲我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汇演我们班得了第一。
坚韧这种品格体现在人们的身上便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人们排除万难,激流勇进,它使一个民族在坎坷中崛起振兴,怪不得它有穿透亘古的力量,激励我们向前迈进。  (1998年,天津考生)
在阳光下成长
我也曾经祈求上帝:在普照人间的光辉中,赐给我一点点儿微光吧!然而,上帝并没有答应我这微不足道的要求,一味地赏赐我痛苦和艰辛。但是,我们共产党却把世间最温暖最慈爱的阳光普照在我的身上,把我从步入地狱的阶梯上,领回了人间天堂。
就在我刚刚出院的那天,老师和同学们便买了许多营养品来看望我,并且送来了全校师生为了我更好地康复而捐的资金。老师又告诉我,以后上学,我可以免交学费和一切学杂费。同学们还商量着,每天上学放学都有人来接送我。那天,我哭了,,,,
哦!我已经走出了生活的误区,我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了。
我要顽强地沿着党的阳光照耀下的光明大路走下去。我坚信:在这条路上,我会一天比一天长大,一天比一天长高的,,,,
(1998年,北京考生)
在文本11中,不但“我能走出生活的误区,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且“我还要歌颂共产党,我要顽强地沿着党的阳光照耀下的光明大路走下去”。这就不单是美化自己了,更是把肉麻当有趣了!
是他给了我力量
看看那山顶,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陡然而生。我动摇了。转过身去,刚想走回头,一个声音叫住了我:“姐姐,别半途而废呀!”
树林中钻出一个小男孩,大约八九岁,穿着件乳白色汗衫,红扑扑的脸上嵌着双如泉水般清澈的大眼睛。“千万别走回头路呀!”清脆的声音中透出坚定的信念,“你累了吧!这只手杖送给你!”一根青色竹制手杖递到我手里。“先前我碰到几个人,也想往回走,我也送他们手杖。”定睛一看,手杖上面刻着几行字,是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啊!多好的词啊,仿佛给我身上注入了无限力量,使我振奋。抬起头,刚想感谢这位可亲的小弟弟,却再也不见他的踪影了。但是那声音,却仍萦绕在我的耳边:“别半途而废呀!”
为了表达“我”勇敢顽强,“我”简直成了孙悟空一样的神仙了,说来一个小孩就来一个小孩,而且让小孩教育“我”,“给我力量”,然后让他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且,那小孩似乎就躲在树林中,专门给别人送手杖!他是为什么呢?看来,为了表示“我”的坚强,“我”是什么办法都可以想的!
我选择,那一双布鞋
窗外,狂风大作,雨点如豆子般敲打着玻璃。
明天,我就要高考了,我辗转反侧睡不着,望着灯下妈妈那瘦削的脸,那一根根的银发,我的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到底,姑姑的爱和妈妈的爱,我选择哪一个?
昨天早上,姑姑陪我逛商场,购物,有钱的姑姑浑身珠光宝气,她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还配了一双红皮鞋,漂亮极了。
昨天早上,妈妈在窗外,正为我做着那双布鞋,一针一线地做着,仿佛想要倾注自己一生的心血。
昨天中午,姑姑领我到凉爽的饭店吃饭,在这里,我第一次吃到了比萨饼、肯德基。这是我在家里想都不敢想的。
昨天中午,妈妈在我家厨房,一刀一刀地给我切细面,等我回来吃。她是那样的专注,仿佛要把她的爱,她的一切都给她的女儿。
昨天下午,姑姑用豪华轿车将我送到村口,却不进村,我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还有那红皮鞋,快步跑进了村。
桥的那头,夕阳下,母亲的身影瘦小,那黝黑的脸庞反射出紫色,妈妈真美。妈妈快步跑过来,抱住了我。
原来,姑姑是我的亲妈妈,当年的她嫌弃我是个女孩,将我送给了我现在的妈妈。现在,她又想培养我。
“唉,好好休息,明天还要考试呢!”妈妈笑着对我说,边说边给我铺平了被子。我的心里有一股暖流,不管她是不是我的亲妈妈,她对我的关怀,她对我的爱,是我感受到的。      明天,我会穿上妈妈做的布鞋上考场,参加高考。
明天,我会吃着妈妈做的面,给她讲些有趣的故事,让她享乐后半生。
明天,我会让妈妈住上像姑姑家一样的房子,我要告诉别人:女儿不差。
明天,我选择,那一双布鞋,我选择那份纯朴的爱,不是用金钱能买的。
感情的玻璃杯,碎不得!我当然选择完好的情感的玻璃杯。
(2002年,陕西考生)
“我”不嫌贫爱富,因为养母给了我真正的母爱。连这都可以拿出来卖弄,那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是的,我们没理由反对别人称赞自己的美好操守,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个顽固的东西在作怪
——我们希望这世界充满爱,充满温情!于是,我们便无法拒绝别人赞美自己!所以,我们便基于这样的理由,读着并制造着矫情的美文!
本辑小结:
在这一辑中,我们总结了矫情的一些表现,也许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但相信从选文和分析中,我们能读出这样的感受,矫情文该休矣!因为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写作,我们将不再有尊严!据说某老师在批阅高考作文时做了一个统计:平均每百份试卷中,写父母双亡的作文竟有30多篇!当然,从根本上分析,我们的确应该看重作文的分数,可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不是乞丐呀!
在此,我们呼吁同学们不再造假,不再编造光辉的故事,还作文一个真正的生活面目,还生活一个真正真实的情境!
第三辑 煽情
“煽情”就是渲染、煽动他人应和某种感情,在感情上做足文章。具体点的例子是:电视上那些煽情高手一边说着煽情的话,一边眼睛里闪着泪花。于是掌声就潮水般响起来了。一个节目又成功了!我们写作文时大加煽情,道理与节目主持人做节目相同。
秋天到了,看到一枚树叶落了下来,煽情高手就会泪花闪闪地说:叶落归根,海外的游子啊,你可听见祖国母亲的呼唤?一棵小草从一块石头下探出绿芽,煽情者就说:我突然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为了绿化祖国大地,它是多么顽强啊!如此等等。
“煽情”与“矫情”的区别是前者是以小变大、变泛滥,后者是无中生有、装腔作势。比方本来是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溪,突然山洪暴发,泥流滚滚,就是煽情;本来是一片戈壁荒漠,突然草木茂盛,柳暗花明,就是矫情。
一、睹物滥情
秋风吹在大地上,大地张开怀抱迎接秋天的馈赠:所有的一切都不知不觉地换上了金色的外衣,似在争妍斗艳。秋风吹在柳树上,柳条带着已变色的树叶,潇洒地摇摆着,用无数条手臂和风拥抱。秋风吹过荷塘,塘里的荷叶顿时摇晃起来,伴着荷叶散发出来的清香,和流水应和着,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看!果园里被染透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鸭梨,亮晶晶的葡萄挂满枝头,炫耀着自身的魅力,是多么地诱人啊!原野则被染熟了,大而饱满的玉米,笑弯了腰的高粱,沉甸甸的谷子都不负众望。农民在地里兴奋地收获着他们的硕果,随之播种下来年的希望,因为他们相信有播种、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啊!多么壮观的景色呀,只见从东往西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后面的红色尾灯,在夜幕下就像是一条奔流的河水,飞快地从桥下流过,向远方奔去。从西往东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前面的银白色的照明灯,亮晶晶地闪烁跳跃着,像是一条银白色的河流,正从正前方的高坡上流过来,给人一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这时我站在桥头放眼望去,夜幕下,一条红色的河从东往西不停地奔流;一条银色的河,从西往东急驰而过,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这不就是马路上的河吗?我抬起头刚要问爸爸,爸爸正会意地朝我点头呢!是啊!这是一条马路上奔流的河,它流淌着几代人美好的梦想与希望。望着这条“奔流的河”,我不禁
心潮翻滚,这记载着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奔流的河啊!激励着我们,召唤着我们。我多想快快长大,把自己融汇其间,做一朵小小的浪花,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献出自己的力量,,,,      寒风拂面,夜已深了。然而我周身不时荡起一阵阵暧流,我将记住这美好的夜晚,记住这“奔流的河水”。
奔流的河,在我心中汩汩流过,,,,
突然有一天,我在我的屋子里发现了一只迷茫的蜻蜓,它拼命地飞向玻璃窗,撞到玻璃上,在上面挣扎许久,才恢复神智。然后在房里转上一圈,再鼓起勇气,再次向玻璃上飞去,,,,      就在这一瞬间,好像一道光亮划过我阴郁黯淡的心房。生活本该是充满崎岖、充满坎坷的,只要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失败又何妨,只要跌倒了再爬起来,勇敢地面对挫折、面对生活,前途依然光明辉煌。也从那一刻起,我又看到了希望,找回了我的理想,找回了我的自信。我该是敢上青云的雄鹰,我该是敢下大海的巨龙,只是让生活欺骗了我的心,只是让眼泪模糊了我的眼,但风雨之后,依然是晴天,月缺之后依然是月圆。我已走出了思想的误区,重新扬起生命的帆船,去追寻我的理想,去实现我的心愿。
上面三个文本中,作者都是看见了某物,突然心潮澎湃,联想丰富起来,把眼前所见一再拔高,与社会主义建设,歌颂他人等联系起来,这种造作的做法就是煽情的主要特色之一。      比如文本1中,“秋”不但是概念化的表现,也是人们长期用来煽情的对象,类似的情况可以推广到春、夏、冬、泥土、渡船、桥,,,,从这方面讲,万事万物都可用来煽情,都可用来表达汹涌的激情。不过,这些所谓激情都是言过其实、无病呻吟而已。如:
当我们流连于五彩斑斓的鲜花所绽放出的娇美容颜时,当我们充满敬意的目光徘徊于苍翠茂盛的树木遒劲的枝干时,当我们沉浸于沉甸甸的丰收漾起的金色喜悦之中时,你可曾留意它们所依附的泥土?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红壤,还是松花江边的黑土,人们都很难将泥土与任何赞美之词联系起来。但你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么鲜艳,树木为何这般葱茏,稻麦为什么如此可口?
因为它们都深深植根于泥土。现在,朋友,请你把鉴赏的目光留一点给泥土吧:就是这色泽暗淡、质地粗糙的泥土,源源不断地将蕴藏于体内的养分默默奉献,才哺育了这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绿色世界。它从未得到过半句赞美,甚至常成为人们厌恶的反面典型,如荷花的高洁品行就是通过对泥土污浊的贬斥而凸现的,但泥土却毫无怨言,仍毫不吝啬地奉献着自己哺育万物的乳汁。
每一粒泥土都是一首奉献的诗,每一颗泥土都默默吟唱着无私之歌。
目光穿越这身为万物之母的泥土,我看到了在土地上默默耕耘了几千年的农民,是他们开辟出土地,是他们使泥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他们亮晶晶的汗水润泽了土地,也是这些从狗尾草、蟋蟀草中选出稻麦来的人们,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然而这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这为苍凉大地织上锦绣的农民,却吃着粗劣的食物,穿着粗糙的衣服,他们的名字也不曾被载入史册,甚至被人们鄙视为“下里巴人”“乡巴佬”,但他们还是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用无私的汗水谱写着生命的奉献之歌。
平凡的泥土与平凡的农民发挥着惊人相似的不平凡的作用:自然界的万物都依赖于泥土的奉献,而人类璀璨的文明之花,同样依靠农民生生世世的劳作所提供的养分。
我赞美平凡的泥土,更赞美用自己的行动将无私奉献的泥土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农民!      有谁会“把鉴赏的目光留一点给泥土”呢?而且在作者笔下,“每一粒泥土都是一首奉献
的诗,每一颗泥土都默默吟唱着无私之歌”,这种感情的泛滥,真不啻洪水猛兽!
二、小情泛滥
上了公共汽车,发现几个小青年没有给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让座,我们就大加感慨:这真是世风日下,这种人真是垮掉的一代,祖国的重担,人民的重托如何能承担得起哟!      这种极度的愤怒是煽情!
上了公共汽车,发现几个小青年争相给老人或抱小孩子的妇女让座:我们就大发感概:这几个小青年身上闪亮着一种公然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他们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这种极度的称颂也是煽情。
可是,这正是我们作文中常有的表达形式。
冬天里的一把火
“你的基础有点差,不过补补课,完全可以赶上去,考高中不成问题。”
“补课?”我不敢奢望。总以为“开小灶”都是佼佼者享有的特权,而我?
“张老师,我,,,,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不知说什么好。
“怎么?还有什么难处吗?”张老师给我整了整衣领,依然温和地说到。
我无语了,蓦地,只觉得阵阵春风暖上心头。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做梦也没想到衣着寒碜、成绩不佳的“丑小鸭”会得到如此的关爱。我哽咽着紧紧地紧紧地握住了张老师的手,这双捏惯了粉笔的手多像一个火炉,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走入张老师的家中,我不禁惊呆了:张老师一家三代四口人,挤在一间总共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家中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外,便再也没有其它家电了。这就是笑容可掬好似没有一丝烦恼的张老师的家吗?我真的不敢相信。小小的方桌旁还坐着另外几个和我一样的同学。我鼻子酸酸的,除了努力学习,我还能说什么呢?
漫长寒冷的冬季,我的心中却犹如点着一支火炬,那熊熊的火焰,驱逐着一切黑暗与严寒,点燃了我的激情和信心。在那个温馨的小屋内,我集中了全身心的注意力去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讲解、每一句教诲。每一天,我胸中都涌动着渴望和希冀,怀着感恩和信念努力学习、学习。我终于抬起了头:我不笨!每天晚上,当我回头看到昏暗的路灯下那个瘦小的身影——张老师在目送我们回去,都不禁热泪盈眶。老师啊,有您爱的火把,再冷再黑的夜晚我们也不会怕啦。
怀揣着老师的爱,我走过了冬天。当春天再一次来到了人间,我的英语成绩就像拔节的翠竹一样天天向上。站在英语知识竞赛的领奖台上,我望着台下张老师灿烂的笑容,心中好似挂着一轮太阳——那是老师的爱和我无尽的感激。高中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一瞬间,我再一次流泪了,朦胧中又看到了那个瘦小的身影,,,,
老师啊,您的爱,似冬天里的一把火,永远燃烧在我心头!我也将会接过这圣洁的火把,让它永远燃烧下去,越来越旺,越来越灿烂夺目!
热爱老师、歌颂老师的感情应该发扬,但我们不应该把老师过分神圣化。你看,在我们的作文写作中,在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本中,有多少这样的炽热情感啊!而且,这种赞颂的感情泛滥下去,何时是尽头呢?
母爱·回报
读到此,我心潮汹涌。同一种力量也感召着我,我的母亲那喷薄着的热血同样注入了我的血脉中。我不由得想起母亲教我做人的往事。她虽没有在我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却告诉我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她虽没让我经受茅屋草堂的贫困,却告诉我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她虽没有“光阴白待成过客”的经历,却经常告诉我“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并力争用自己一言一行给我示
范;她虽没向我表白要为我付出一切,却每每深夜伴我苦读。此时此刻,她正伫立于考场大门外,心跳与我同一节奏。想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禁加快,脑中涌现出另一个伟大的母亲——祖国。祖国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子孙。她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她的爱。于是,所有的思绪化成一种动力——为母亲、为祖国而奋斗的动力。
对于生我养我的母亲的爱,对于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的伟大祖国母亲的爱,我会去回报,会去挥洒我的才智和热血——一生一世,永远不变!
(2002年,吉林考生)
如文本6中所说的一样,“我”的母亲是平凡的,但“她那喷薄着的热血同样注入了我的血脉中”,可这种平凡的母爱竟至于一下子跳跃到“另一个伟大的母亲”——祖国上去,于是,感情的洪流又一次席卷了我们:“祖国母亲用他那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子孙。她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她的爱,,,,”这种牵强附会的本领,非得脸皮厚才能实现啊!
我们这个班
当你走进我们的教室,你就会看见在讲桌的左上角放着一盆石榴花,那是一个同学为美化教室献出的:在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幅标语,上面写着张海迪的名言:“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这也是同学们写的。这一盆花、一幅标语值不了多少钱,但在学习张海迪之后,同学们热爱集体,争为集体作贡献的心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吗?一盆花,一幅标语不也是我们班的新气象吗?
朋友,请原谅我的笔太笨拙,把这些非常感人的新气象叙述得平淡无奇。如果你有机会的话,就请到我们班上来,到那时,在你的眼前出现的不仅仅是几块抹布、一盆花、一幅标语、一位“金不换”,在你眼前出现的将是茁壮成长的一代新人和争芳吐艳的百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篇大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