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牌赫莲娜绿宝瓶怎么样怎么样?

  好多年前在网上就流行着这么一篇帖子,八的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牌子,在自己国家只是个廉价品牌,但是到了咱们 TC 却摇身一变,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想在 TC 把自己塑造成一高档品牌,该帖子所列出的其他几个牌子楼主记不太清,只记得提到了哈根达斯和宜家,作者把这两个牌子写得在美国如何如何地廉价。当时看了感觉作者讲得太过夸张,要知道,美国的人均收入是 TC 的好多倍,貌似十倍左右,一根哈根达斯的冰激凌三十多元人民币,在美国还要便宜很多,三十多元占 TC 人均月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占美国人均月收入的百分之多少?这说来还是一个生活水准和物价的问题。而且那篇帖子的作者举出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哈根达斯在美国很多地方没有专柜,只是放在冰箱里出售。仅仅因此就定义哈根达斯在美国是廉价品牌,是非常站不住脚的。不能一刀切,觉得高档的牌子无论在哪里都必须放在自家专柜和专卖店出售,那我反问一下,某些小型长的免税店地方也不大,里面不照样有卖香奈儿,迪奥?该帖子的作者看到了,是不是又要说香奈儿和迪奥在外国也是廉价品牌?还有就是宜家,宜家在美国也不是说便宜到地摊货的水准,在中国也不是定位高端,总的来说,宜家在国内为的定位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差距的只是国内外的人均月收入而已。
  总之这篇帖子提到的几个牌子是我们一般爱上网的人基本都知道的牌子,而现在楼主我忍了多年,终于忍无可忍,想向各位筒子,尤其是各位爱美的女筒子们揭一下皮,那就是欧莱雅集团旗下所谓的“顶级”品牌赫莲娜 Helena Rubinstein,简称 HR。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7次 发图:0张 | 更多
  前排?  
  没了?  
  @可比酷比 2楼   没了?  -----------------------------  明天继续八!
  没了?  
  楼主能把当时那帖子找出来吗?
  HR被欧莱雅收购之后 路线真的变的很奇怪 也开始讲究全效这种很虚的东西了
被弄的半死不活的了 在米帝早就全线撤柜了 以前东西据母上说 是比兰蔻同等级的东西要好用 现在不知 其实欧莱雅集团最好用的牌子 应该是她家走美容院的一个牌子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不高
  HR是我目前很爱的一个牌子啊
  还要等到明天=-=
  ***钱多人傻好么?  
  HR的小绿瓶貌似口碑不错啊
  @灭卡卡 9楼   HR被欧莱雅收购之后 路线真的变的很奇怪 也开始讲究全效这种很虚的东西了 被弄的半死不活的了 在米帝早就全线撤柜了 以前东西据母上说 是比兰蔻同等级的东西要好用 现在不知 其实欧莱雅集团最好用的牌子 应该是她家走美容院的一个牌子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不高  -----------------------------  求院线牌子名字,一直对兰蔻 HR 无感~~~
  开头声明:本人十分尊敬赫莲娜品牌的创始人——赫莲娜鲁宾斯坦女士,在此先向她老人家表示敬意。我在这里要八的只是赫莲娜这个牌子,对牌不对人。  七八年前,当我对化妆品还停留在“小白阶段”,“只会相信广告”的阶段的时候,我也是疯狂地痴迷赫莲娜的。  因为它是全世界第一大化妆品集团里最最顶级的牌子啊,地位还要在兰蔻之上。(宝洁虽然总的资产比欧莱雅大,但是宝洁的重点是放在家居个人用品这一块,所以在“化妆品”这一类中,欧莱雅集团才是第一,雅诗兰黛集团第二,资生堂集团第三)。  而且赫莲娜女士可以说是美容界的开山鼻祖,尽管现在美容化妆品牌多如牛毛,但是想想看在接近一个世纪之前,根本没有人想过会把化妆美容用来做“商业化赚钱”的,赫莲娜女士成了第一人,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赫莲娜女士不仅是成功将化妆美容商业化的第一人,而且她在产品配方方面,很多也是开山鼻祖,如第一个将维生素C融入护肤美容。  而且在赫莲娜品牌最辉煌的时候,当时和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竞争白热化的时候,雅顿的市场策略就是疯狂的广告轰炸,铺天盖地地宣传。而当时媒体评论赫莲娜女士,则是用的“和雅顿女士相比起来,赫莲娜女士是成天躲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言辞。由此可见,赫莲娜女士对产品的那份精神,根本不是其他竞争品牌能相比的。毕竟消费者买的是产品,不是广告。光凭这一点,赫莲娜女士就会比竞争者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尊重。  但是可惜的是,赫莲娜女士对于公司的管理,直到去世前不久还是大权在握,导致她去世之后,她的儿子没有足够的经验,无法打理公司的业务。(相比雅诗兰黛集团在家族集成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很多晚辈都是在很年轻时就在企业担当了重任,所以创始人埃斯泰路德夫人(抱歉,我不喜欢把她的名字翻译成中文的“雅诗兰黛”,品牌翻译艺术化我能接受,但我不喜欢把人名像品牌名字那样艺术化翻译)去世之后,晚辈们都能很好地继续打理家族企业)。  后来赫莲娜女士的儿子,把赫莲娜品牌卖给了高露洁,高露洁把赫莲娜买过去之后,却经营不善,后来又转手以便宜得吓人的白菜价卖给了一位私人,后来直到1989年才辗转卖给了欧莱雅集团,然而赫莲娜品牌的噩梦,并没有因为攀上欧莱雅这个财大气粗的后娘就从此结束……  前几年,出国留学,一到了那边的国际机场,一进免税店,第一个就冲着小姐问 Helena Rubinsterin?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Ok,因为免税店的品牌,肯定是没有商场全的。  后来到了市区,去各大高级商场一问,得到的回答是,早在前几天就已经退出这个国家,还有的BA几年前也在赫莲娜做过的。  当时我还一声哀叹,想肯定是这个国家的消费者,无知,没品位!  但是后来知道,赫莲娜,竟然在非常崇尚护肤的中国台湾也撤柜了,中国台湾的消费者可是相当热衷于美容化妆啊,进驻台湾的国际品牌,要比亚洲大部分国家多很多,而且如果在台湾卖得不好赚不到钱,那些国际品牌还会继续在台湾吗?  当时我强迫自己去相信,赫莲娜退出台湾市场,可能是个例吧。  但是再后来,得知赫莲娜竟然然在英国,美国,加拿大,还有很多西方国家都全部撤柜。我才不禁捏了一把汗——如果说赫莲娜这个西方品牌在亚洲部国家撤柜,可能是出于“水土不服”,但是竟然在它的发源地,欧洲,也撤柜,那说明了什么问题?网上有在欧洲的网友说,赫莲娜惨到在撤柜前,在丝芙兰打五折都很少有人问津……  试想一个可谓业界开山鼻祖的国际化妆品牌,如果产品真的效果好,又有全世界第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作坚实的后盾,怎么会在全世界这么多国家都撤柜???  前几年,有个达人和我闲扯时说到赫莲娜,他说作为同一家集团的高端品牌,赫莲娜和兰蔻走的是不一样的路线,赫莲娜:  1,包装相对不算华丽,类似于美容院专业产品的包装,给人很专业的感觉。  2,产品的功效都是相对单一,不太会强调“全效”的概念,如当时维生素C系列是给光泽,维生素A(Power A)系列是给皱纹,活力修颜系列是给松弛,胶原蛋白给细纹,还有美白,补水,控油等几个少数系列。都是给人专业,踏实,不浮夸,把本职工作做好,针对性地解决皮肤问题的感觉。  而大家看现在的赫莲娜,包装也开始越来越华丽,宣传也越来越天花乱坠,严重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之前的那种专业,专一的形象荡然无存!  之前网上就有很多人哀叹,欧莱雅集团太急功近利,被欧莱雅集团收购后的赫莲娜,已经不是当年赫莲娜女士掌权时期的赫莲娜了。赫莲娜女士当年足不出户,成天在实验室做实验,与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伊丽莎白雅顿成天注重于广告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现在的欧莱雅,你又花了多少资金和精力在研发和改进配方?  纵观现在,赫莲娜其实就勉强靠中国大陆,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勉强维持。中国消费者是比较容易受广告影响,广告吹得神,东西相对好卖。而日本人,是疯狂地崇拜欧美白人文化,白人丢过去的垃圾,他们都当宝贝。而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小城市,可能中国和日本的游客会比较多,所以也才能维持下去。  相比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港这几个市场,中国市场无疑是最大的,所以赫莲娜的领导层一定在背后偷笑,太感谢中国的消费者了!
  其实中国市场救活一些濒死挣扎的欧美牌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说当年摩托罗拉的手机部门濒临倒闭,也是给中国市场忒救活的。唉,谁叫咱们中国消费者那么天真善良呢?  之前回国,帮几个老同学带了点护肤品,还有同学问我有没有赫莲娜。唉,又要花口舌解释一番。但是也可以看出,欧莱雅集团在中国,还是花了很多精力,在广告宣传,和网络炒作上来捧赫莲娜的,毕竟中国市场是它最后的,唯一的救命稻草……  PS: 今年5月我打去赫莲娜中国部门的客服(),请他们解释一下为何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撤柜,甚至包括它自己的发源地欧洲,客服小姐给出的答复是对不起,她们不懂中国市场以外的事件。——看这架势,不由让我联想到了咱们中国的银行,在收费上是向发达国家看齐,动不动新加个不合理的收费项,美其名曰"国际惯例"。但是收费“国际化”了,那服务呢?能和收费成正比吗?现在赫莲娜也是如此,在中国做广告,总是会自夸当年在欧美多么多么风光(当然了,都是发生在中国市场以外的嘛)。好了,现在在欧美很多国家都撤柜了,同样是自己发生在国外的事,对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就对报喜不报忧咯……  总之,赫莲娜这个牌子在创始人在世的时候,可以绝对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化妆品品牌,占据美国市场的近半壁江山,比起伊丽莎白雅顿还要更胜一筹,那时雅诗兰黛还羽翼未丰。  如今,近代历史上在化妆品行业创造辉煌的三位传奇式的女强人都已蒙主招恩,或许只有雅诗兰黛的创始人路德夫人可以含笑九泉,而赫莲娜和雅顿夫人九泉之下看到自己辛苦创立的品牌被后人糟蹋得到如今这种地步,能含笑九泉吗?  再看现在,雅顿虽然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好歹还是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有专柜,东西也货真价实;雅诗兰黛被创始人的后人继承得很好,辉煌依旧,成了数一数二的全世界最畅销的高档化妆品牌;再看赫莲娜呢?数一数现在在全世界总共有多少国家有卖?超过二十个吗?而且再看赫莲娜的产品,除了看家的睫毛膏之外,之前看家的几大系列都被欧莱雅给阉了,而且价格是连年飞涨!2004年时兰蔻的美白精华卖780元,赫莲娜的卖795元,但是自从后来赫莲娜出了晶钻美白精华,价格一下子涨到1380元,涨了接近一倍。那不禁要问了,价格涨了差不多原来的双倍,那美白的效果和速度也是原来的双倍吗?  再看最近几年,赫莲娜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撤柜,但是东西的价钱却在直线地飞涨!欧莱雅高层或许意识到这个牌子命不久矣,乘着现在中国的大部分购买者还被蒙在鼓里依旧认为赫莲娜是很高端的牌子,就赶紧乘着现在能吸多少血,就吸多少吧!要是哪一天赫莲娜的皮被揭了,钱就不好骗了!  楼主的这篇帖子最初是发在 Yoka 时尚和 onlylady,但是这两个论坛的运营背景都是和欧莱雅集团有着很大的利益往来的,所以楼主发表后不久,竟然被删除,而这两个论坛上很多骂人吵架人身攻击的热门帖子,管理层不删,偏偏要删我这篇无名小卒发表的完全描写事实,遵守国家法律的博文,其中的原因明眼人一看便知了。后来楼主打越洋电话去 Yoka 时尚投诉,问我究竟违法了哪一条国家法律,帖子才被恢复。不过由此可见,这篇文章刺痛了某个利益集团,他们非常害怕公众得知帖子里所写的内容。
  @灭卡卡 9楼   HR被欧莱雅收购之后 路线真的变的很奇怪 也开始讲究全效这种很虚的东西了 被弄的半死不活的了 在米帝早就全线撤柜了 以前东西据母上说 是比兰蔻同等级的东西要好用 现在不知 其实欧莱雅集团最好用的牌子 应该是她家走美容院的一个牌子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不高  -----------------------------  @慧恚
00:43:01  求院线牌子名字,一直对兰蔻 HR 无感~~~  -----------------------------  杜克 Skinceutical
  哎,为啥啊
  @灭卡卡 9楼   HR被欧莱雅收购之后 路线真的变的很奇怪 也开始讲究全效这种很虚的东西了 被弄的半死不活的了 在米帝早就全线撤柜了 以前东西据母上说 是比兰蔻同等级的东西要好用 现在不知 其实欧莱雅集团最好用的牌子 应该是她家走美容院的一个牌子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不高  -----------------------------  @慧恚
00:43:01  求院线牌子名字,一直对兰蔻 HR 无感~~~  -----------------------------  杜克 Skinceutical
  没用过,还想着哪天试试呢。不过娇兰令我很满意了
21:22:36  HR的小绿瓶貌似口碑不错啊  -----------------------------  你要知道,欧莱雅集团在我们中国的各大论坛上,尤其是 Yoka 时尚和 onlylady 上,是请了很多枪手的。  你说一般的消费者,就算再怎么喜欢一个牌子,买回来顶多拍几张照片放上博客就已经算比较少的了,还有谁会拍那么多的照片,而且照片拍摄的方式和角度都貌似很专业。有的还把产品倒在纸上,涂在手上,再拍照对比放上网。要知道那些护肤品都是很贵的,有的几滴就要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真正的消费者,就算是贵妇,贵妇有钱但是也不会一定爱浪费,谁会把这么贵的产品滴在手上再“无私奉献”放上网晒给网友看?要知道真正经常消费这些产品的贵妇都是很低调的,很多都是不怎么上网发帖混论坛的。而且很多发这些帖子的人都有个什么测试皮肤含水量的机器,请问作为一般人就算是爱买化妆品的,有几个家里有这种机器?——答案,全部都是化妆品的枪手,伪装成的粉丝!
  LZ的想法很有点内容,占位蹲坑。本人很中意雅顿~~~
  @paperairplane
01:23:01  LZ的想法很有点内容,占位蹲坑。本人很中意雅顿~~~  -----------------------------  雅顿的艾地苯系列真的很不错,但是不懂为什么在国内红不起来,没花钱请网络枪手也是一个原因。
  欧莱雅就是走大众路线的吧
  lz了解很多呢  
  看热闹
  来看看'兰蔻旗下的奥洛菲呢?一样是渣渣吗?  
  。。。  
  咔咔  
  蛮认同楼主的说法,欧莱雅旗下的HR定位好奇怪,不过楼主有些言辞过激烈。  其实现在HR影响力在中国也不行了吧,要不是网上还有些吹捧,真没什么人知道这些牌子了,一些小白只知道雅诗兰黛、兰蔻 囧。赫莲娜里面最出名的还是睫毛膏~我是很追求睫毛膏极致效果的人,用过HR的睫毛膏,真心好用啊,勉强算的上无可替代。
  mark。话说雅顿在我们这的银泰撤柜了。。。也还是经营不善啊!  
  这个贴不说我还对欧莱雅的形象很好  果然,会做生意的又有多少个是好的
  楼主我想问下,我25岁混合型皮肤用什么牌子好?现在香奈儿和希思黎混着用。都是保湿的,系列名称忘了。  
  @国庆天天撸
01:39:29  欧莱雅就是走大众路线的吧  -----------------------------  欧莱雅是集团的名字,巴黎欧莱雅是欧莱雅集团下面的一个大众化牌子,欧莱雅集团还有很多高端牌子的。你应该去充充电。
  @猴子头上那个箍_
01:48:25  来看看'兰蔻旗下的奥洛菲呢?一样是渣渣吗?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兰蔻旗下?这是啥意思???
  @olivr
02:08:46  蛮认同楼主的说法,欧莱雅旗下的HR定位好奇怪,不过楼主有些言辞过激烈。  其实现在HR影响力在中国也不行了吧,要不是网上还有些吹捧,真没什么人知道这些牌子了,一些小白只知道雅诗兰黛、兰蔻 囧。赫莲娜里面最出名的还是睫毛膏~我是很追求睫毛膏极致效果的人,用过HR的睫毛膏,真心好用啊,勉强算的上无可替代。  -----------------------------  我哪里言辞激烈了?不信你去问问在欧洲美国的筒子们,我说现在有卖赫莲娜的国家估计不超过二十个,都是保守估计的,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有十个左右。
  @灭卡卡
02:32:27  HR被欧莱雅收购之后 路线真的变的很奇怪 也开始讲究全效这种很虚的东西了
被弄的半死不活的了 在米帝早就全线撤柜了 以前东西据母上说 是比兰蔻同等级的东西要好用 现在不知 其实欧莱雅集团最好用的牌子 应该是她家走美容院的一个牌子 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不高  -----------------------------  呵呵,赫莲娜“半死不活”,“走华而不实的全效路线”是我先在网上提出来的,你是之前看过我发的那篇文章吧?
  @olivr
02:08:46  蛮认同楼主的说法,欧莱雅旗下的HR定位好奇怪,不过楼主有些言辞过激烈。  其实现在HR影响力在中国也不行了吧,要不是网上还有些吹捧,真没什么人知道这些牌子了,一些小白只知道雅诗兰黛、兰蔻 囧。赫莲娜里面最出名的还是睫毛膏~我是很追求睫毛膏极致效果的人,用过HR的睫毛膏,真心好用啊,勉强算的上无可替代。  -----------------------------  @月光和云海
02:35:50  我哪里言辞激烈了?不信你去问问在欧洲美国的筒子们,我说现在有卖赫莲娜的国家估计不超过二十个,都是保守估计的,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有十个左右。  -----------------------------  我可能没形容好,你的内容看着非常靠谱,只不过语气有点激动,容易被人烦~我也希望楼主能好好发完自己想说的内容~~
  闲的 这也专门来个帖子  
  默默赞一个,lz说的大实话,HR以前的辉煌现在真的是没落了,五年前还能买到HR,现在HR到处都已经没有专柜了。但不管营销怎么折腾,对HR的敬意还是有的。以前的HR好东西是真心多,那时候别人都不知道HR听我说起HR还说哪家烂货。
  腐国没见过,倒是在芬兰见到了专柜
  腐国没见过,倒是在芬兰见到了专柜
  表示在欧洲见到过啊  
  我朋友才在米国的某个网站买过一瓶小绿瓶  
  它家的睫毛膏对我来说无可替代啊!其他的就不喜欢了  
  这个帖子讲的好专业喔~  By the way,杜克 Skinceutical真心平价。  
  @马甲最美丽 47楼   表示在欧洲见到过啊  -----------------------------  欧洲是有几个国家有,淘宝就有芬兰机场代购,但是很多筒子们说法国都撤柜了。
  @月光和云海 51楼   欧洲是有几个国家有,淘宝就有芬兰机场代购,但是很多筒子们说法国都撤柜了。  -----------------------------  法国2010年就撤柜了,同样的价格,买sisley啊,或者加点钱买la prairie这样的多好呢。
  睫毛膏确实好用。护肤品一般般
  。  
  主贴没仔细看,不过提起HR就火大!  我有我们这儿一个商场的贵宾卡,我们这儿赫莲娜不知道搞什么活动,给有贵宾卡的会员发短信说可以去领取试用装,我当时还纳闷,我是商场会员又不是赫莲娜的,怎么这次撒网撒的这么大,然后我还真是吃多了撑的过去了,到了以后说要看短信,看吧,看完短信说必须要买满500还是600才能领取这个试用装,我擦,短信里为什么不说,是要穷死了吗用这种方法拉人到柜,我还收到过la mer、雪花秀、娇兰、香奈儿的短信,都是看完短信直接给,没人用这种贱招。  打电话去HR公司投诉,人家的答复概括起来就是这是我们本地专柜的行为,公司事先不知情,也和他们无关,高贵冷艳的说声抱歉,你还想怎么着?……一千万头草泥马在心中奔腾
  sisley怎么样?
  下面是从网上查到的一篇文章,强调不代表楼主的观点:  2003年,作家Lindy Woodhead撰写的一本名为《War Paint》的双人传记引起轰动,该书聚焦于美容界两位传奇女性Elizabeth Arden与Helena Rubinstein之间的明争暗斗,展现20世纪现代美妆业起步时期的光鲜与残酷。最近,这本畅销传记即将被搬上百老汇舞台。一战前拉开序幕的这场好戏一直轰轰烈烈地持续到1960年代二人相继去世。虽然相互竞争长达50年,但令人惊奇的是,两位美容界女王一生中从未谋面。只是但凡其中一位成功推出新产品,另一位必然不甘示弱地谋求更大的成功。HelenaRubinstein曾说:“我的产品加上她的包装,一定可以支配全世界的女人。”  脱胎换骨  在传记中,Woodhead把Helena形容为“口若悬河的大话精”。她为自己精心营造了一个“身穿白大褂,手拿试管,昂起下巴,斜视镜头”的“美容科学家”。她宣称自己是波兰克拉波夫市的一个权贵家族的后裔。青年时期的她带着12瓶祖传秘制的“克拉科夫面霜”去了澳洲——这种“克拉科夫面霜”专为女性研制,能令肌肤在烈日下也像喝饱了水一般。但事实远非如此:她是煤气商人的女儿,家中有12个孩子,24岁那年远渡重洋去往澳大利亚,弄到一个假文凭。  Elizabeth Arden也算不上一个诚实的姑娘。本名Florence Nightingale Graham的她比Helena小9岁,从加拿大多伦多来到纽约,第一份工作是在第五大道的一间沙龙当收银员。她先是与一位专钓金龟婿的Elizabeth Hubbard小姐同住。6个月后,她让对方卷铺盖走人,却私自保留下她的芳名,又将自己的姓氏改得与某铁路巨头相同。新名字Elizabeth Arden结合了女性的优美与上流社会的尊贵,令她脱胎换骨,身价大增,便于在光鲜亮丽的美容行业里大显身手。  31岁那年,Helena在墨尔本开设了自己的第一间商店,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触角伸及新西兰、伦敦、巴黎和纽约。令Helena起家的就是那几瓶“经过改良后的克拉科夫面霜”。Helena很清楚,吸引女性的不是化妆品的成分,而是品牌效应与营销手段。“克拉科夫面霜”包装上的“祖传迷方”、“特制成分”等字眼异常诱人,其实这种普遍、便宜且有效的原料就是澳洲随处可见的绵羊油。Helena也深谙媒体之道,她在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地做宣传,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女人们口中“尊贵的Rubinstein夫人”。  Helena Rubinstein的墨尔本商店开业7年后,29岁的Elizabeth Arden在纽约第五大道开了一家药店,向女性推销一种装在金色与粉色瓶子里的“威尼斯面霜”。不久后,她将大门刷成红色,请来一流的室内设计师,将药店改头换面为Elizabeth Arden沙龙。与Helena不同的是,Elizabeth的产品从未以“某种神秘原料”或“×××肌肤实验室”作为卖点。她的拿手好戏是产品包装、命名,以及优质的沙龙环境——推开那扇标志性的红色大门,女性就能享受“尊贵奢华”的沙龙服务。  强者之路  早在美国的女性拥有选举权之前,Helena和Elizabeth就将自己打造成了百万富翁,她们的美容沙龙是美国梦的圣殿,她们的发家史和好莱坞电影一样富于传奇性,彪悍的人生闪烁着金钱与权力的光芒。但二人的私人生活并不顺遂。Helena与丈夫Edward Titu与养育了两个儿子。夫妻二人均是是移民至美国的波兰裔犹太人。这是一场失败的婚姻,他是个文人,她是个商人;他沉迷于书与女人,她担当起养家糊口的强悍角色;他广泛结交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她忙着收藏豪宅、珠宝、艺术品与时装。Helena曾向助手抱怨过丈夫的交际圈:“我怎么知道这些知识分子是无价宝?我可没有时间读他们的闲书。对我来说,他们是一群神神叨叨的人,还要我为他们的晚餐付钱!”1930年,二人分手,男方移民去了法国,开办了一家小型出版社。  Elizabeth 的第一任丈夫Tommy Lewis 是她的品牌销售顾问。她出差考察一处温泉spa疗养地,Tommy却乘机勾引了她的下属,带着那个姑娘吃喝玩乐,甚至还用公款报销。第二任丈夫MichaelAvelanoff长得十分英俊,但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混迹纽约社交界的小白脸,伪装成欧洲落魄贵族的后裔,以俘获有钱女人为生,同时性取向不明,与多名男子有染。不过根据传记作者Woodhead的调查,Elizabeth 毕生的挚爱是一位热衷于养马、体形略微肥胖的女名流。另外,Arden一生没有生育,而Helena的小儿子兼得力助手Horance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这两个家庭生活不幸的女人都极力倡导女性自立,并为女性选举权与平等的职场待遇奔走疾呼。Elizabeth 曾说过:“如果一个女人一生凄惨,往往是因为她缺乏两件东西:一是工作,二是消费实力。”离婚后的Helena 则在接受采访时说:“女人,有责任留住青春。我们要活得激情澎湃,旅行、努力工作、挣钱、与某人坠入爱河,还有生儿育女。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虽然Helena对文人圈子兴趣索然,但在丈夫的熏陶下还是受到了先锋艺术的影响。她眼窝深邃,颧骨高耸,形象非常鲜明,达利、毕加索与萨瑟兰都为她画过肖像,Cecil Beaton还多次为她拍摄了时装照。传奇时装编辑DianaVreeland曾在其自传中提到,在一次上流社会的艺术沙龙上,女宾们都优雅地坐在一起聊艺术,只有Helena Rubinstein和Coco Chanel站在壁炉边,抽着烟、叉着腰聊生意,气场强大得像两个男人,吓煞了那些养在深闺的阔太太们。1912年的一次宴会上,Helena坐在一位气质纤弱的男士身边,他突然问她:“是不是上流社会的女人喜欢买口红,而交际花们喜欢买眼影?”Helena答道:“你脑子有问题吧。”但随后她才知道这位男士就是作家Marcel Proust。不过,Helena直率到有些粗鄙的性格并没有引起文艺圈的反感,她开设巴黎的美容沙龙是法国女作家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经常出没的地方,后者的笔下曾盛赞那儿的瑞典式按摩,还将Helena本人形容为一位“敢作敢为的女性”。  Elizabeth的社交生活则没有那么传奇。她主要和上流社会的太太团混在一起。她们邀请她参加社交盛世赛马会,而后她也开始搜集名马,还在芝加哥修建了一座大型的私人马场,可惜的是,1946年这所马场付之一炬,22匹良驹葬身火海,令她心碎了好一阵。不过据说通过驯马,Elizabeth琢磨出了一套识人的方式,用以招聘、训练以及解雇店员。
  香粉战争  Elizabeth 与Helena均在二战期间迎来事业高峰,东宫西宫的传奇也在这个时候形成,那时她俩都已年过花甲。战争的爆发使得市场对护肤品与化妆品的需求不减反增:Helena的儿子Horance与军方搭上线,美军指定由Helena Rubinstein为沙漠作战部队提供防晒霜,以及掩护用的化妆品和清洁剂,一车车印有“HR“商标的特殊化妆品被送上了前线。而这一时期的Elizabeth Arden则更关注留守后方的女性们。她推出了一款名为“Montezuma”的唇膏,包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海军陆战队女兵的V形臂章。战争巩固了美容业,正如当时Elizabeth Arden的广告软文中写的那样:在恐怖错愕之时,战火纷飞之中,死亡威胁之际,哀鸿遍野之间,唯有唇上的那一抹惊艳的红色可以带来些许安全感。  两人一生都在从事她们挚爱的职业,也创造了杰出的成就。Helena Rubinstei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防水睫毛膏,而Elizabeth Arden则研制出经典的八小时面霜。1960年代中期两人相继去世,后来居上者立即瓜分了她们的山河:以美甲服务起家的Charles Revson抢占了化妆品市场;比她俩更具野心的Estée Lauder用强势的并购手段雄踞业界。  Helena Rubinstein和Elizabeth Arden的巅峰对决时代就此过去。如今,两间品牌分别被财力雄厚的美容集团收购——HR隶属L’Oréal,EA则由FFIFragrances掌控。  根据2009年上映的美容纪录片《香粉与荣耀》中记载,Elizabeth和Helena在世时曾多次隔空互相挑衅。Helena讽刺Elizabeth没品位:“你怎么能相信一个喜欢粉红色的女人的品味呢?一把年纪了还染什么金发!”Elizabeth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回击道:“把脸上那两条黑杠杠(指Helena的粗眉)擦干净了再出来说话吧!”  正如正在筹备中的这部百老汇舞台剧所宣传的那样:Helena和Elizabeth故事的背后,潜藏着“美国梦的脆弱性”。冰冷的商业机器将两人塑造成神话;而在她们死后,又无情地将神话撕得粉碎。  1965年,Helena Rubinstein逝世。有人记得,Elizabeth Arden领着一小队工作人员经过第五大道的HR沙龙门口时,喃喃自语道:“可怜的Helena。”她的声音充满哀伤,眼神却闪烁着得意之光。不过几个月之后,她便也撒手人寰;一直被她俩视作“小字辈”的Estée Lauder现身葬礼,对着媒体说了几句悼词。有人回忆起葬礼现场:女星Greer Garson 泪流满面,Lauder小姐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楼主真敬业,不睡觉哇  
  @八卦小马甲呀 53楼   主贴没仔细看,不过提起HR就火大!  我有我们这儿一个商场的贵宾卡,我们这儿赫莲娜不知道搞什么活动,给有贵宾卡的会员发短信说可以去领取试用装,我当时还纳闷,我是商场会员又不是赫莲娜的,怎么这次撒网撒的这么大,然后我还真是吃多了撑的过去了,到了以后说要看短信,看吧,看完短信说必须要买满500还是600才能领取这个试用装,我擦,短信里为什么不说,是要穷死了吗用这种方法拉人到柜,我还收到过la mer、雪花秀......  -----------------------------  正如在网上看到另外一个MM说,欧莱雅近几年正在抓紧时间榨取赫莲娜最后仅剩的一点点商业价值呢,赫莲娜撤柜的国家越来越多,价钱却是一直飞涨,欧莱雅有可能打算最后狠狠地捞一把,然后把赫莲娜给卖了!
  @认同和接口 57楼   楼主真敬业,不睡觉哇  -----------------------------  彼此彼此,你怎么也不睡?
  1965年,Helena Rubinstein逝世。有人记得,Elizabeth Arden领着一小队工作人员经过第五大道的HR沙龙门口时,喃喃自语道:“可怜的Helena。”她的声音充满哀伤,眼神却闪烁着得意之光。不过几个月之后,她便也撒手人寰;一直被她俩视作“小字辈”的Estée Lauder现身葬礼,对着媒体说了几句悼词。有人回忆起葬礼现场:女星Greer Garson 泪流满面,Lauder小姐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  Estée Lauder 就是雅诗兰黛,当年被赫莲娜和雅顿视作的“小字辈”,后来却创造了全世界仅次于欧莱雅的第二大化妆品集团。虽然楼主并不是很喜欢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牌子,和它的广告宣传炒作方式。  而相比之下现在的赫莲娜已经在苟延残喘,雅顿也成了“一线品牌中的平价品牌”。
  说到海蓝之谜 La Mer,有谁知道它也是后来被雅诗兰黛集团收购的?  之前雅诗兰黛的创始人路德夫人就曾经拜访过海蓝之谜的创始人,有意要收购,但是海蓝之谜的创始人不同意,他认为海蓝之谜的面霜不适合大量工业化地生产,只能小规模地讲究精益求精地生产,才能确保产品的完美品质。  可惜后来同样也是后代守不住家业,海蓝之谜创始人去世后,他的女儿经不起路德夫人金钱的诱惑,终于答应把海蓝之谜卖给了雅诗兰黛集团。  我有一位年长的朋友有幸多年前,在海蓝之谜没有被雅诗兰黛收购时就买过它家的面霜,她也说之前的比现在的要好多了。
  @月光和云海 24楼   雅顿的艾地苯系列真的很不错,但是不懂为什么在国内红不起来,没花钱请网络枪手也是一个原因。  -----------------------------  雅顿还没枪手啊?什么24小时8小时白手指的,都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的那么红  雅顿在国外才是真真的三流品牌吧,几个mall里面有她家专柜啊?而且她家柜台跟网店还是不同的系统,不能互相退货的,简直不可理喻,给售后发邮件就没回过只能打电话去追问,这种服务在国外品牌里面,不是一般的奇葩。。。
  @月光和云海 24楼   雅顿的艾地苯系列真的很不错,但是不懂为什么在国内红不起来,没花钱请网络枪手也是一个原因。  -----------------------------  真心觉得雅顿物美价廉的飘过  从护肤品到化妆品  还有香水系列也很不错  俺很喜欢这个牌子  兰蔻护肤品没用过 化妆品太太太一般。。。
  @我纠结我不纠结 62楼   雅顿还没枪手啊?什么24小时8小时白手指的,都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的那么红  雅顿在国外才是真真的三流品牌吧,几个mall里面有她家专柜啊?而且她家柜台跟网店还是不同的系统,不能互相退货的,简直不可理喻,给售后发邮件就没回过只能打电话去追问,这种服务在国外品牌里面,不是一般的奇葩。。。  -----------------------------  雅顿在专柜买太不划算啦。。。
  Helena Rubinsterin
加拿大有卖的,不便宜啊,怎么楼主听谁说的啊
……我前两天还想买HR的小绿瓶……好险……
  用摩托罗拉的表示有一种中枪的感觉……  
  问问茱莉蔻怎么样,我姐在用这个牌子  
  HR在日本卖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
  @我是可爱的小瓜马 64楼   雅顿在专柜买太不划算啦。。。  -----------------------------  没在专柜买过,话说她那根本不能算是专柜吧,就是在mall里面摆个柜台而已,跟官网都没什么关联的,叫啥专柜。。。
  @我纠结我不纠结 70楼   没在专柜买过,话说她那根本不能算是专柜吧,就是在mall里面摆个柜台而已,跟官网都没什么关联的,叫啥专柜。。。  -----------------------------  在超市买比较划算。。。
  马克  
  @烟老爷 65楼   Helena Rubinsterin
加拿大有卖的,不便宜啊,怎么楼主听谁说的啊  -----------------------------  我去官网搜了一下,北美确实都撤柜了。
  幸亏啊,正好想使个劲给俺娘来个HR精华呢!杜克,我要关注一下,不知道雅诗兰黛旗下的悦目之源怎么样,很长草的,我们这没有专柜,官网比代购又贵很多!  
  赫莲娜在新加坡早就撤柜了。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花开富贵儿 75楼   幸亏啊,正好想使个劲给俺娘来个HR精华呢!杜克,我要关注一下,不知道雅诗兰黛旗下的悦目之源怎么样,很长草的,我们这没有专柜,官网比代购又贵很多!  来自UC浏览器  -----------------------------  之前我也是很长草,买了很多,唯一觉得好的是他的米白去角质霜,其他都很鸡肋  我用过他的泥娃娃,一般般,韦博士洗面奶用起来超级快,韦博士精华用了会长痘痘,韦博士面膜用了挺清凉,但是不知道有啥效果,保湿面霜擦手挺好,擦脸太油又黑,奇迹面膜太干,一饮而尽晚上的,味道不错,但是油死了!没啥好效果!眼霜我用的是去眼袋的,一般般~~~
  先马克再看
  呃。。。上个月刚买了只50ML的小绿瓶,眼见已经下去半瓶了,目前看不到任何改善,还琢磨着是不是自己用得时间太短的缘故。本来预备这次路过T3再捎一瓶,听你这么说,看来没啥必要了。  楼主赶紧八,外加介绍30岁抗老保养品。  另外,T3出关 Lamer cream 100ml 特价1800还是1900来着,我想回去时屯一瓶,请楼主给点意见。
  马克,很感兴趣  
  hr只是营销方面有问题,经营不善,新推出的价格逆天的产品很坑人,但经典产品物有所值,睫毛膏眼部卸妆小绿瓶之类的,看成分表分析配方也是很不错的。
  确实,很早前用过HR的POWER A 和维C,特别是POWER A,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效果那叫一个惊艳!可后来这两个系列就莫名其妙的销声匿迹了。  然后就是现在那个球状的极致之美系列,价格更贵,都上4位数,貌似最新的一个神马精华国内售价是2K多了。。。
  坐等八卦~~~~~~~~~~~~~
  我只关心要是HR真倒闭了,上哪去找那么好用的睫毛膏啊。。。
  @月光和云海 24楼   雅顿的艾地苯系列真的很不错,但是不懂为什么在国内红不起来,没花钱请网络枪手也是一个原因。  -----------------------------  也曾想下手用这个系列,但总担心现在就用的这么高端,将来真到了4、50岁可怎么好,只能用蓓丽海蓝之类的了么?或者到了那时,自然会有更好更强的产品被研发出来
  @月光和云海 38楼   呵呵,赫莲娜“半死不活”,“走华而不实的全效路线”是我先在网上提出来的,你是之前看过我发的那篇文章吧?  -----------------------------  这个还这没有 她被收购之后半死不活 变成爹不疼娘不爱是公认的吧  只是可惜了现在变成这样  不过HR在国内专柜也应该不多啊   其实我一直搞不明白  为什么这些牌子针对40.50岁妈妈级的产品  看网上总是一些小姑娘说用户体验
  写的很好支持一下。原来背后水这么深。我就说奇怪呢为什么HR很出名但是生活中又好像没见几个人在用呢。雅顿不错蛮好用的。雅诗大众路线。  
  HR我只用过他家豹纹睫毛膏,也是跟风买的,没宣扬的那么好但也不差,我妈是HR的忠实粉丝,据我妈反应,他家的护肤底妆都是相当的好呀,当时他家在欧洲撤柜的时候,正是我在法国和比利时两边跑的时候,在布鲁塞尔确实没什么人抢,尤其是华人,也是因为那个城市没有学校,几乎没有留学生的缘故,但是巴黎,就不是一般的抢了,于是,我在巴黎根本没抢到任何战利品,倒是在布鲁塞尔给我妈屯了不少,他家确实是很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欧洲人就显得很一般了,不过就我妈的反应,人家的产品也真的是好用,后面我给我妈换了雅诗兰黛白金系列,她却一直叫喊着不好,还想接着用HR,HR的粉底,也是我妈一直怀念到今天的东东,其实我最烦的是兰蔻,没什么好用的东西,还搞得很高端的样子,完全没有性价比可言,但中国人也特别的喜欢,我觉得买他家真的是白花那么多钱
  @月光和云海 37楼   我哪里言辞激烈了?不信你去问问在欧洲美国的筒子们,我说现在有卖赫莲娜的国家估计不超过二十个,都是保守估计的,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有十个左右。  -----------------------------  LZ说的是事实呀,我在欧洲这么多年了,几年前HR在欧洲同一个时间全线撤柜,后来就真的消失了,直到今天也没看见呀~~有HR在卖的绝对不到20个国家,10嘛,我比较同意,这牌子真的挺可怜,最后成这样了,我就是很后悔当时撤柜的时候,5折呀,屯的太少了~~~
  我前几天还想买hr的眼霜,是看了一篇对比眼霜的博文之后长草的。但sephora竟然没有,我很还奇怪呢?为什么在法国只能在hr的网上买他们家的东西!
  这贴真的很8呀,原来雅顿曾经也是要走高端系列呀~~现在他家可完全是平价了,可是他家的东东性价比蛮高的,我个人很喜欢他家,之前的那个晚上用的capsule和现在的8小时系列,我都很喜欢呢,但是雅顿在法国很不受用的,不管是在sephora还是marionnaud都被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落满了灰尘,而且产品种类也挺少的,sold的时候,他家打折打的也挺狠的,唉,再怎样也是美国更白菜吧,好想去美国大屯一把NARS呀~~~
  眼霜很好用哎。。可惜了  
  欧洲我去过的国家绝对超过10个吧。。。20个?除了东欧也不知道欧洲有木有那么多个国家(如果要算那些梵蒂冈之类的我没话说),HR没有说得那么惨吧?价格确实比兰蔻贵点,睫毛膏比兰蔻好用点……
  在澳门威尼斯人看到hr专柜,没感觉,回来后当时看了小蛮写的绿瓶很长草,去日本玩的时候东京遍地找,木有找到。最后请法国留学朋友带回来,居然回答没有柜台。。。我就囧了。。。原来是这样啊。。。  对了lz,说说valmont吧!!  
  回复第69楼,@邻家的屁怒吕  HR在日本卖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  --------------------------  为嘛我走遍了银座和涉谷没找到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赫莲娜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